测电阻的几种方法总结

合集下载

电阻测量六种方法

电阻测量六种方法

电阻测量六种方法电阻是电路中常用的基本元件,电阻的测量是电工实验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以下将介绍六种测量电阻的常用方法。

1.电压-电流法电压-电流法是最常用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采用电压-电流法时,先将待测电阻接入电路,然后通过测量并计算电阻两端电压与流过电阻的电流之比,根据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电阻的值。

具体测量步骤如下:-用直流电压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

-用电流表测量流经电阻的电流。

-根据欧姆定律R=U/I,计算电阻的值。

2.桥式测量法桥式测量法是一种精确测量电阻值的方法。

其中最常用的是维也纳电桥法和魏恩桥法。

这些桥式测量法都是利用电桥平衡原理,通过调节电桥上的各个参数,使得电桥两边电压相等,从而测得电阻的值。

桥式测量法可以排除掉电压、电流计的误差,因此比较准确。

3.示波器法利用示波器测量电阻是另一种常用的方法。

电阻与电流、电压有一定的关系,当电流通过电阻时,会有一定的电压降。

示波器法利用示波器对电路中电流、电压信号进行观测和测量,通过计算电压降和电流之比,得出电阻的值。

4.交流电阻测量法交流电阻测量法是通过在交流电路中测量电压、电流,计算得到电阻值。

在交流电路中,电阻的阻抗是频率相关的。

利用此特性,通过测量电压、电流的相位差和幅值,得到电阻的阻抗值,再根据阻抗与电阻的关系计算出电阻的值。

5.电桥法电桥法是一种测量电阻值的经典方法。

它使用了匝数恒流电桥、自平衡电桥等电桥来测量电阻。

通过调整电桥的各个分支电路中电阻的数值,使得电桥平衡,即电桥两边电压相等,进而测得电阻的值。

6.标准电阻比较法标准电阻比较法是一种准确测量电阻的方法。

它利用已知准确值的标准电阻与待测电阻进行比较,通过测量电路中流过不同电阻的电流或电压,并将测得的数值对比标准电阻,从而得到待测电阻的准确值。

以上是常用的六种测量电阻的方法。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情况和使用限制,根据具体的实验和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能够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测量电阻的7种方法

测量电阻的7种方法

测量电阻的7种方法电阻是电路中常见的元件,用于控制电流的流动和电压的降低。

为了准确测量电阻的数值,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下面将介绍电阻的七种常用测量方法:1.电桥法:电桥法是一种常用于测量未知电阻值的方法。

它利用电桥平衡原理,通过调节已知电阻来达到桥路平衡,从而计算未知电阻的数值。

例如,使用韦氏电桥、韦恩电桥或均分电桥来测量电阻。

2.恒流法:恒流法利用电流电压关系来测量电阻。

通过将已知电流通过未知电阻中,测量其电压降,就可以计算电阻的数值。

常用的方法有串联电路法和并联电路法。

3.电压比较法:电压比较法是一种常见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它利用已知电阻和未知电阻在相同电流下产生的电压进行比较,从而计算未知电阻的数值。

4.电流比较法:电流比较法通过将已知电流分流,一部分经过已知电阻,另一部分经过未知电阻,再通过对比两个电压降,来计算未知电阻的数值。

5.桥式方法:桥式方法是一种常见的测量电阻的方法,它使用已知电阻和未知电阻之间的电压或电流差来计算未知电阻的数值。

常用的桥式测量方法有麦克斯韦电桥、维尔斯通电桥等。

6.综合法:综合法是一种结合多种测量方法的方法,用于测量特殊类型的电阻。

例如,用恒流法先测量电阻的大致数值,再用电桥法进行精确测量。

7.数字万用表法:数字万用表是一种集电压、电流、电阻、频率等多个测量功能于一体的仪器。

使用数字万用表可以直接测量电阻的数值,无需其他传统的测量方法。

这种方法简单、便捷,适用于快速测量电阻。

总之,以上是电阻的七种常用测量方法。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测量精度。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可以提高测量电阻的准确性。

初中物理多种方法测量电阻

初中物理多种方法测量电阻

初中物理多种方法测量电阻测量电阻是物理实验中常见的实验之一,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1.电流-电压法(欧姆定律法):这是最常见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可以通过测量电流I和电压V来计算得出。

首先将待测电阻连接到电路中,然后通过电流表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再通过电压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

最后根据欧姆定律的公式R=V/I计算得出电阻值。

2.桥式测量法(维尔斯通桥法):维尔斯通桥法利用了电压跨越平衡法来测量电阻。

这个方法需要使用一个维尔斯通桥电路,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连接在一起,通过调节已知电阻和测量电阻之间的比例,使得维尔斯通桥电路平衡。

当桥平衡时,可以通过测量平衡的条件得到待测电阻的值。

3.电流比较法(毫伏法):这个方法适用于测量较小电阻的情况。

通过将待测电阻与一个已知电阻串联,接通电流源,测量两个电阻之间的电压。

然后通过欧姆定律可以得到待测电阻的电流。

接着能够根据已知电阻和待测电阻之间的电压比例计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

4.阻值表法(利用标准电阻):这是一种更为精确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利用已知阻值的标准电阻通过连接到待测电阻,并通过电流源提供电流或者电压,然后通过测量电压差或者电流的大小推导出待测电阻的阻值。

5.万用表测量法:使用万用表也可以测量电阻。

将待测电阻与万用表的测量端口相连,选择电阻档位,然后读取显示屏上的数值即可得到电阻的阻值。

总结:以上是几种常见的测量电阻的方法,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在实际进行测量时,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和所拥有的实验仪器,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电阻的测量。

电阻测量的6种方法

电阻测量的6种方法

电阻测量的6种方法一、电压法测量电阻电压法是最常用的电阻测量方法之一。

该方法基于欧姆定律,即U=IR,其中U为电压,I为电流,R为电阻。

在测量电阻时,通过施加一个已知的电压,然后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可以计算出电阻的值。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各种电阻测量。

二、电流法测量电阻电流法是另一种常用的电阻测量方法。

该方法基于欧姆定律,同样使用U=IR的公式,但是在测量时,通过施加一个已知的电流,然后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电阻的值。

和电压法相比,电流法的原理相同,但是测量方式不同,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三、桥式测量法桥式测量法是一种精确测量电阻的方法。

该方法使用了电桥的原理,通过调节电桥的参数,使得电桥平衡,即电流通过电桥为零。

通过测量电桥平衡时的参数值,可以计算出未知电阻的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高精度测量电阻的情况,例如在实验室中进行科学研究。

四、电位差法测量电阻电位差法是一种基于电势差测量电阻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了电阻两端的电势差与电流的关系,通过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势差和电流的值,可以计算出电阻的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测量小阻值的情况,例如测量电路中的接触电阻。

五、电磁感应法测量电阻电磁感应法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现象测量电阻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改变电阻中的电流,产生磁场,然后测量磁场的变化情况,从而计算出电阻的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非接触测量电阻的情况,例如在高温或高压环境中进行测量。

六、温度补偿法测量电阻温度补偿法是一种校正电阻测量误差的方法。

由于电阻的值和温度有关,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电阻的值也会发生变化。

为了减小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可以通过测量电阻和环境温度的值,进行温度补偿计算,从而得到准确的电阻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精确测量电阻的情况,例如在工业生产中的质量控制。

电阻测量有多种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

无论是使用电压法、电流法还是其他方法,关键是根据测量对象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并进行准确可靠的测量。

8种测电阻的方法及原理

8种测电阻的方法及原理

8种测电阻的方法及原理
测电阻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下列举8种常见的方法及其原理:
1. 电表测量法:使用电表测量电阻值,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来计算电阻值。

电表将电流经过待测电阻后,测量电压的大小,再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阻值。

2. 桥式测量法:使用维尔斯通电桥或韦恩电桥等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通过调节桥路中的电流、电压或电阻,使桥路平衡,根据其平衡条件计算出待测电阻的值。

3. 相位差测量法:使用交流信号测量待测电阻的相位差。

相位差测量仪器将输入的交流信号分成两路,经过待测电阻和标准电阻后,再通过相位差计算待测电阻的阻值。

4. 双电压源法:在待测电阻两端接入两个不同电压源,通过测量两个电压源之间的电压差和流过待测电阻的电流,计算出电阻值。

5. 恒流法:通过串联一个恒定电流源和待测电阻,测量电压降,再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阻值。

该方法适用于较小的电阻值测量。

6. 差动测量法:通过测量两个电阻之间的电压差和电流,计算出待测电阻值。

该方法避免了测量电源电压的误差。

7. 瞬态法:待测电阻两端加一个瞬态电压源,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响应时间,再根据响应时间计算电阻值。

8. 气体放电法:通过加大电压,使待测电阻发生放电,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关系,计算电阻值。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较高阻值的电阻。

测量电阻常用的6种方法

测量电阻常用的6种方法

测量电阻常用的6种方法一、伏安法测电阻是电学实验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用于测量未知电阻、电阻率和电表内阻等。

在实验中需要选择合适的电压表和电流表,并正确连线。

例如,在一个实验中,需要测量一个约为10Ω的电阻,可以选择电压表V1量程为6V,内阻约为2kΩ,电流表A1量程为0.6A,内阻约为0.2Ω,和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0Ω,最大电流为2A。

为了获得更精确的测量结果,需要测量多组数据,且两表读数大于量程一半。

二、伏伏法测电阻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在缺少合适的电流表时使用。

在实验中,可以使用已知内阻的电压表代替电流表。

例如,在一个实验中,需要测量一个约为600Ω的电阻,可以选择电压表V1量程为~500mV,内阻r1=1 000Ω,电压表V2量程为~6V,内阻r2约为10kΩ,和电流表A量程为~0.6A,内阻r3约为1Ω。

此外,还需要定值电阻R和滑动变阻器R,以及一个单刀单掷开关S和若干导线。

在测量中,需要保证两只电表的读数都不小于其量程的,并能测量多组数据。

的并联电路使用。

所以选择的电表是A12)实验原理图如下图所示:3)根据安安法测电阻的公式,可得到测量R x的表达式为:RxU1R+r1I2r2I1I2R本文介绍了两种电路测量方法,一种是伏安法测量待测电阻阻值,另一种是半偏法测量电表内阻。

伏安法测量待测电阻阻值时,采用外接法,改装的电压表电压量程为2.6 V,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

为了保证电表读数不得小于量程的三分之一,电表应选择A、B。

半偏法测量电表内阻时,先不连接变阻箱或将变阻箱阻值调为零,使电流表或电压表的读数调至满偏,然后再串联或并联上电阻箱,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表示数为满偏刻度的一半,则认为电阻箱的阻值与待测的电流表或电压表电阻相等。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对于测量电流表内阻:1.将电阻箱的电阻调到零;2.闭合S,调节R,使电流表达到满偏;3.保持R不变,调节R,使电流表示数为满偏刻度的一半;4.由上得到电流表内阻RA=R。

电阻测量的六种方法

电阻测量的六种方法

电阻测量的六种方法
电阻的测量方法有哪些呢?
1.万用表测量法
把万用表转换开关拨至电阻挡(×1,×10,×100,×1K),选择适当的量程,两表笔短接后旋转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零刻线上,然后两表笔分别接触待测电阻的两端,从万用表指针所指的数值即可知道电阻值。

(注:电阻值等于指示数值乘以所选量程的倍数)
2.伏安法
器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电源、待测电阻和导线。

测量方法:用电压表测出待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U,用电流表测出通过Rx的电流I,则Rx=U/I。

伏安法测电阻有内接法和外接法两种。

3.伏阻法
器材:电压表、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R0、阻值未知的电阻Rx、开关、电源和导线。

方法一、改接电表法:即通过移动电压表的位置来测量电阻。

方法二、开关通断法:即通过某些开关的闭合或断开,改变电路的连接情况来测量电阻。

4.安阻法
器材:电流表一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R0、开关、电源、待测电阻Rx和导线。

方法一、改接电表法:即通过改变电流表的位置来测电阻。

方法二、开关通断法:A.短路法;B.开路法;
5.安滑法
器材:电流表、已知最大阻值为R的滑动变阻器、开关、电源、待测电阻和导线。

6.伏滑法
器材:电压表、已知最大阻值为R的滑动变阻器、开关、电源、待测电阻Rx和导线。

测电阻的特殊方法20种

测电阻的特殊方法20种

测电阻的特殊方法20种1.桥式电阻测量法:使用电桥测量电阻值,常见的有维尔斯通电桥、韦恩电桥等。

2.变比电桥测量法:通过变比电桥的变压比来间接测量电阻值。

3.硬度诱导法:利用表面硬度与规定冲击负荷下的冲击深度比值与电阻成正比的关系进行测量。

4.敏感电流比率法:根据物体的电阻值与流过物体的电流及电源电压之比,计算得到阻值。

5.电感电阻法:通过测量线圈两端的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计算得到电阻值。

6.交流电阻测量法:使用交流信号测量电阻的方法,常见的有串联法、卡尔简法等。

7.直流电阻测量法:使用直流信号测量电阻的方法,常见的有电压法、电流法等。

8.电位差法:通过测量电阻两端的电位差以及通过电阻的电流,计算得到电阻值。

9.称重法:通过测量电阻所支撑的物体的重量与参考物体的重量的比值,计算得到电阻值。

10.电带电阻法:利用带电体与待测电阻之间的电势差和电流之间的关系测量电阻值。

11.拉伸法:通过拉伸导线使其变细,测量其电阻变化来计算原始导线的电阻值。

12.电机测量法:利用测量电动机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之差,计算电阻值。

13.热电方法:利用热电效应来测量电阻值,如热电阻、热电偶法。

14.磁感应法:利用电阻材料内部磁感应强度和电流的关系,测量电阻值。

15.声波测量法:通过测量电阻材料中传播声波的速度和频率,计算电阻值。

16.变频测量法:通过改变频率,测量电阻材料的阻抗值,计算得到电阻值。

17.阻抗测量法:利用交流信号测量电阻材料的阻抗,测量得到电阻值。

18.激光干涉法:利用激光干涉效应测量电阻材料的长度和电阻值。

19.电容测量法:通过测量电容材料的电容和电阻的关系,计算得到电阻值。

20.电化学测量法:利用电化学方法测量电阻材料的电导率和电极电势,计算得到电阻值。

这些方法中,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电阻测试场景,充分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测量出电阻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A图1R X0I IXI VUAVR X0图2I A I X0IUU A U X0电阻测量一、伏——安法伏安法是用一个电压表V和一个电流表A来测量电阻,其测量原理:R X=UI。

实际测量中有电流表外接法和电流表内接法两种电路。

设电压表V内阻为R V,电流表A内阻为R A,待测电阻真实值为R X0,测量值为R X,通过R X0的电流为I。

测量时,电压表V的示数为U,电流表A的示数为I。

1、电流表外接法:小外偏小2、电流表内接法:大内偏大3、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的改进如图3、图4的两个测电阻的电路能够消除电表的内阻带来的误差,为什么?怎样测量?二、测电阻的几种特殊方法1.只用电压表,不用电流表图3图4图6方法一:伏——伏法----是用两个电压表(其中一个内阻已知,另一个内阻未知)测量电压表的内阻。

测量电路如图5所示。

电路满足:R V1》R ,R V2》R 。

设电压表V 1内阻R V1未知,电压表V 2内阻 R V2已知;电压表V 1示数为U 1,电压表V 2示数 为U 2。

由图5可得:R V1=11V U I R V2=22V UI 通过电压表V 1、V 2的电流为I V1=I V2由以上三式得:R V1=12U U R V2 方法二:伏——伏——R 法(变式:伏——伏——R X 法)伏——伏——R 法是用两个电压表(内阻均未知)和一个定值电阻R 0测量电压表的未知内阻。

测量电路如图6所示。

电路满足:R V1》R ,R V2》R ,R 0》R 。

设电压表V 1示数为U 1,电压表V 2示数为U 2,电压表V 2的量程电压大于电压表V 1的量程电压。

实验测量电压表V 1的内阻R V1。

由图6可得:R V1=11V U I R 0=00R R U I 定值电阻R 0两端电压:U R0=U 2—U 1图5通过电压表V 1和定值电阻R 0的电流相等:I V1=I R0 由以上四式得:R V1=1021U R U U -变式:伏——伏——R X 法是用两个电压表(一个内阻已知,另一个内阻未知)测量一个未知电阻R X 。

测量电路如图7所示。

电路满足:R V1》R ,R V2》R ,R X 》R 。

设电压表V 1示数为U 1、内阻已知为R V1, 电压表V 2示数为U 2,电压表V 2的量程电压大 于电压表V 1的量程电压。

实验测量电阻R X 。

由图7可得:R X =XXU I U X = U 2—U 1 I X =I V1=11V U R由以上三式得:R X =2111V U U R U - 方法三:如果只用一只电压表,用图3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出未知Rx的阻值。

具体的作法是先用电压表测出Rx 两端的电压为Ux ;再用这只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为U0。

根据测得的电压值Ux 、U0和定值电阻的阻值 R0,可计算出Rx的值为: R X = U XU 0 R 0表达式推导过程:图7⎩⎪⎪⎨⎪⎪⎧ 思路一:⎩⎪⎨⎪⎧ ∵ I X= I 0= U 0R 0(串联电流相等)∴ R X= U XI X= U X ⎝⎛⎭⎫ U 0 R 0= U X U 0R思路二:⎩⎨⎧ ∵ R X R 0 = U X U 0(串联分压规律)∴ RX = U XU 0 R 0用这种方法测电阻时一只电压表要连接两次。

方法四:如果只用一个电压表,并且要求只能连接一次电路,用图4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出未知Rx的阻值。

具体的作法是先闭合S1,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X ,再同时闭合S1和S2,读出这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

根据测得的电压值UX 、U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 0。

根据分压公式可计算出R X 的值:R X = U XU -U X R 0表达式推导过程:⎩⎪⎪⎨⎪⎪⎧ 思路一:⎩⎪⎨⎪⎧ ∵ I X= I 0= UR 0= U -U XR 0(串联电流、电压规律) ∴ R X= U XI X= U X⎝⎛⎭⎫ U -U XR 0= U XU -U XR思路二:⎩⎨⎧ ∵ R X R 0 = U X U 0 = U X U -U X(串联分压规律、电压规律)∴ RX = U XU -U X R 01. 方法五:如果只用一个电压表,并且要求只能连接一次电路,用图5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出未知R X 的阻值。

具体的作法是先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调至B 端,闭合开关,记下电压表示数UX ;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调至A 端,记下电压表示数U。

根据测得的电压值UX 、U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 AB ,可计算出R X 的值:R X =U XU -U X R AB以上方法,需要测量两次电压,所以也叫“伏伏法”;根据所给器材有电压表和一个已知阻值为R 0的电阻或一个已知最大阻值为R AB 的滑动变阻器,所以又叫“伏阻法”。

表达式推导过程:⎩⎪⎪⎨⎪⎪⎧ 思路一:⎩⎪⎨⎪⎧ ∵ I X = I AB = U AB R AB = U -U XR AB(串联电流、电压规律)∴ R X= U XI X= U X⎝⎛⎭⎫ U -U XR AB= U XU -U XRAB思路二:⎩⎨⎧ ∵ R XR AB= U XU AB = UXU -U X(串联分压规律、电压规律) ∴ R X= U XU -U XR2.只用电流表,不用电压表方法一:安----安法------是用两个电流表(其中一个内阻已知,另一个内阻未知)测量电流表的未知内阻。

测量电路如图8所示。

电路满足:R A1《R ,R A2《R 。

设电流表A 1内阻R A1未知,电流表A 2内阻 R A2已知;电流表A 1示数为I A1,电流表A 2示数为I A2。

由图8可得:R A1=11A A U I 电流表A 1、A 2并联。

所以:U A1=U A2=I A2R A2 由以上两式得:R A1=221A A A I R I ⋅ 方法二:安——安——R 法(变式:安——安——R X 法)安——安——R 法是用两个电流表(内阻均未知)和一个定值电阻R 0测量电流表的未知内阻。

测量电路如图9所示。

电路满足:R A1《R ,R A2《R ,R 0《R 。

设电流表A 1示数为I A1,电流表A 2示数为I A2, 电流表A 2的量程电流大于电流表A 1的量程电流。

实验测量电流表A 1的内阻R A1。

由图9可得:R A1=11A A U I 电流表A 1、R 0并联。

所以:U A1=U R0 U R0=(I A2—I A1)R 0 由以上三式得:R A1=2101A A A I I R I -⋅ 变式:安——安——R X 法是用两个电流表(一个内阻已知,另一个内阻未知)测量一个未知电阻R X 。

测量电路如图10所示。

电路满足:R A1《R ,R A2《R ,R X 《R 。

设电流表A 1示数为I A1、内阻已知为R A1,电流表A 2示数为I A2,电流表A 2的量程电流大 于电流表A 1的量程电流。

实验测量电阻R X 。

由图10可得:R X =XXU IU X =I A1 R A1 I X = I A2—I A1 由以上三式得:R X =1121A A A A I R I I -方法三:如果只用一只电流表,用图6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出未知Rx的阻值。

先后用电流表测出通过R 0和R X 的电流分别为I 0、I X ,根据测得的电流值I 0、I X 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 0,根据分流公式可计算出R X 的值为:R X = I 0I X R 0表达式推导过程:⎩⎪⎨⎪⎧ 思路一:⎩⎪⎨⎪⎧ ∵ U X = U 0 = I 0R 0(并联电压相等) ∴ R X = U X I X = I 0R 0 I X = = I 0I X R 0 思路二:⎩⎨⎧ ∵ R X R 0= I 0 I X(并联分流规律)∴ R X= I0 I XR 0方法四:用图7所示的实验电路也可以测出未知R X 的阻值。

先闭合开关S 1,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 0,再断开S 1闭合S 2,读出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X 。

根据测得的电流值I 0、I X 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 0。

根据分流公式可计算出R X 的值:R X = I 0I 2R 0表达式推导过程:⎩⎪⎨⎪⎧ 思路一:⎩⎪⎨⎪⎧ ∵ U X = U 0 = I 0R 0(并联电压相等) ∴ R X = U X I X = I 0R 0 I X = = I 0I X R 0 思路二:⎩⎨⎧ ∵ R X R 0= I 0 I X(并联分流规律)∴ R X= I0 I XR 0方法五:如果只用一个电流表,并且要求只能连接一次电路,用图8所示的电路也可以测出未知R X 的阻值。

具体的作法:是先闭合开关S 1,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 1,再同时闭合S 1、S 2,读出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2。

根据测得的电流值I 1、I 2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 0。

计算过程如下:设电源电压为U,当只闭合S 1时,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U=IR,可得U=I 1(R X + R 0)①; 当再同时闭合S 1、S 2,R 0被短路,这时有:U=I 2 R X ②。

联立①②解方程组得:R X =I 1I 2-I 1 R 0方法六:如果只用一个电流表,并且要求只能连接一次电路,用图9所示的电路也可以测出未知Rx的阻值。

具体的作法: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调至A 端,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 A ,再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调至B 端,读出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I B 。

根据测得的电流值I A 、I B 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 AB 。

同样可计算出R X 的值:R X =I BI A -I B R 0以上方法,需要测量两次电流,所以也叫“安安法”;根据所给器材有电流表和一个已知阻值为R 0的电阻或一个已知最大阻值为R AB 的滑动变阻器,所以又叫“安阻法”。

总之,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基本原理是测定电阻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电阻的电流。

在缺少器材(电流表或电压表)的情况下,我们可用间接的方法得到电压值或电流值,仍然可以测量电阻的阻值。

因此,在进行实验复习时要特别重视原理的理解,这是实验设计的基础。

3.半偏法半偏法测量电路有限流电路电流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和分压电路电压半偏法(测电压表内阻)两种测量电路。

1、限流电路电流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测量电路 如图11所示。

设电流表G 的内阻为R g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 路的有效电阻为R ,电阻箱接入电路的有效电阻为 R 0。

实验中应满足:R 》R g ,R 》R 0。

实验时,合上电键S 1,断开电键S 2,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 使电流表G 指针满偏。

根据全电路欧姆定律得:I g =g ER R r++ (R 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有效电阻)保持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有效电阻R 不变,合上电键S 2,调节电阻箱的电阻为R 0,使电流表G 指针半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