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通用技术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知识点复习

合集下载

通用技术综合知识点2(紧密复杂版)

通用技术综合知识点2(紧密复杂版)

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流程是一项活动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事项或行为进行的程序。

包含环节与时序。

对生活工作: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使我们生活变得有序、合理,为我们的安全提供保障。

(例:洗衣、煮饭与烧菜的流程安排、碘盐和味精佐料的加放流程、青霉素注射流程等)对生产:运用科学合理的流程可以有效地组织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保证安全生产、保护环境等。

(例:自动流水生产线的发明、农业庄稼的种植流程)流程中工序的作业方式——串行和并行。

上一道工序完成之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串行。

几项工作同时进行——并行。

⑴时序:过程的经历中,各环节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先后出现、完成。

这种时间顺序关系,称为时序。

(例:买票→候车→检票→上车。

)⑵环节:活动或事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依据某种特征或方式,可将该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小过程,称这些小过程为环节。

流程图有文字表达、表格表达、图示表达、模型表达、动画演示等。

识读流程图的要点:⑴找流程的环节,明确每个环节的功能和作用;⑵弄清流程中时序的体现与特征;⑶流程是技术的核心概念之一。

不同的流程,产生的效益往往不同,“理解流程就是质量”、“流程就是效益”等。

总体上:流程设计应该要研究内在属性与规律。

具体的:流程设计的基本因素主要有材料、工艺、设备、人员和资金、环境等。

材料: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加工处理方法。

工艺:不同产品的工艺要求各异,流程设计也不同。

设备:生产设备的水平往往决定了流程的自动化水平。

人员和资金:不同的技术水平和必要的资金影响生产的过程、质量和周期。

环境:关注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以及环境对生产的反作用。

间的时序,要标注时间。

画流程设计框图的一般方法:⑴根据对事物的内在属性和规律的分析,以及有关的考虑,将流程的全过程,按每个阶段的功能、作用的不同,分解为若干小过程——环节,并用方框表示环节。

⑵按照每个小过程应该经历的时间顺序,将各环节依次排开,并用箭头线连接起来。

例:小铁锤的锤头加工流程图:下料→划线→锯削→锉削→划螺孔中心线→钻孔→攻丝→倒角→淬火→电镀。

(完整word)高中通用技术会考复习用书(全)教材6

(完整word)高中通用技术会考复习用书(全)教材6

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复习纲要流程的含义流程的分析流程的设计流程的优化复习内容一、流程的含义1、流程的概念流程是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活动,这些活动以确定的方式发生或执行,导致特定结果的实现。

2、流程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Ⅰ、在日常生活中,科学合理的流程,可以指导我们正确的做事,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有序、合理,为我们的安全提供保障。

生活中的流程对工作质量往往有着重要影响(如在家中做饭,何时放菜,何时加盐,对菜的营养和口味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Ⅱ、在工农业生产中,我们要依据一定的流程来组织生产、管理企业。

对于生产过程,有加工流程、组装流程、包装流程、质量检查流程、安全生产流程等;对于企业经营过程,有原材料采购流程、史称销售流程、财务工作流程等。

运用科学合理的流程可以有效的组织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保证安全生产、保护环境等。

流程中工序的作业方式——串行和并行。

串行工序的特点是,上一道工序完成之后才能进如下一道工序。

并行工序是多人或多台设备同时工作,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3、流程的分类(1)工作流程:反映了完成一件事情、一项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有序的工作或活动的全过程。

(2)工艺流程:反映了从原料投入到成品产出,通过一系列工艺或加工环节,顺序地进行生产或制造某种产品的全过程。

二、流程的分析1、流程中时序与环节的概念时序是指在一系列步骤中的时间上的先后顺序。

我们把完成某个具体目标、组成某项生产或某个活动过程的若干阶段或小的过程称为环节。

2、流程的描述为了使流程的描述清晰可见,我们一般采用流程图来表达流程。

依据流程的性质以及人们的表达习惯,流程图有文字表达、表格表达、图示表达等方式,有些场合还可用模型表达、动画演示等。

3、流程图流程图是用图形和简单的文字来描述流程。

以下是简单的方框流程图的符号环节检测点或决策点 开始/停止时序(流向)4、 绘制流程图流程图的绘制是在已经确定了流程的环节和时序后,利用预先约定的流程图的集合图形或符号绘制出来。

2024高考通用技术基础知识复习必修2第2单元流程及其设计课件

2024高考通用技术基础知识复习必修2第2单元流程及其设计课件

3.流程设计的步骤
知识点四 流程优化的基本要素
1.含义 在流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需要对流程进行不断的改进,以期取得最佳效 果,这一过程称为流程的优化。 2.目的 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降低劳动强度、节约能耗、减少环境污染、 保证安全生产等。 3.总体思路 流程的优化应在综合考虑各项指标的基础上,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点指标 的优化,综合权衡,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班级组织结构图没有时序,不符合流程的含义。
典例 2 (2023年浙江6月选考)某厂瓦 楞纸箱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如 图所示。下列对该流程的分 析,正确的是( D ) A.晾制纸板后必须经过模切才 能制成纸箱 B.印刷与模切的时序可以颠倒 C.模切与粘箱是并行工序 D.晾制纸板与钉箱是串行工序
30
晾晒 衣服
7
(1)机洗衣服和晾晒衣服这两个环节必须采用___串___行工序,电饭锅煮饭与
洗、切、炒菜同时进行,则这两个环节采用了__并____行工序。
(2)小明妈妈完成全部家务所需最短时间是___4_7__分钟。
(3)收拾房间与洗、切、炒菜这两个环节的时序__可__以__(选填“可以”或“不
可以”)颠倒。
要素,结合实际需求进行合理 的流程设计,并用流程图表达 出来
水平三 水平一
流程的优化
分析流程优化过程中的基本
(1)分析流程优化的基本要素 要素,结合技术需求对已有流 水平二
(2)进行简单的流程优化
程进行优化
水平三
教材研析·固基础
知识点一 生活、生产中的流程
1.流程的含义 流程是一项活动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事项或一种行为进行的程序,可以 理解为是为了一定的目的去做事情的顺序。人们在处理问题时,合理的时 序和程序过程,就是流程。 (1)流程就是做事的顺序。 (2)科学合理的流程是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保障。 (3)科学的流程不是自然形成的,是设计、改进的结果。

通用技术高考专题复习 第二单元

通用技术高考专题复习 第二单元

高考专题复习讲义⑥:第二单元 流程与设计 第三单元 系统与设计高三( ) 姓名号次一、《流程与设计》基本内容1.在编制计算机程序时,经常要用程序流程图来表示算法,流程图中的方框、菱形框表示一定的,箭头表示程序流动的 。

流程中工序的作业方式有串行和 。

2.对流程的改进过程,称为流程的 。

流程优化涉及到工期优化、工艺优化、成本优化、技术优化、优化等优化指标。

二、习题训练1.下列事例中,没有体现流程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是:( ) A.班级的功课表 B.班级里的壁挂式时钟 C.银行窗口前的一米黄线 D.十字路口的红绿灯2.下列流程图中的个别时序颠倒而对结果影响不大的是:( ) ABCD3.如图所示是用来收割庄稼的农具——镰刀,它由刀身和木手柄构成,刀身带有小锯齿。

手工制造镰刀,一般有以下几个环节:加热锻打成形;安装木手柄;热处理(提高硬度);制齿。

制造镰刀合理的流程是:( )ABCD4.氢气燃烧实验的流程如图。

小李在实验室做该实验时,将试管中收集好的氢气未经验纯就直接点燃,导致试管炸裂。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 )。

A .盛装氢气的试管太小B .验纯环节是可有可无的C .有些流程的环节是不可缺少的D .氢气燃烧实验是危险的,不该在实验室操作5.法兰是以钢材为材料制造的用于管道等的连接器件。

从制造工艺看,有切削法和少切削法两种加工方法。

切削法就是将圆钢直接在车床上切削成型,然后再钻孔而成。

用切削化加工法兰的特点是 ()A .工艺简单B .生产效率高C .材料利用率高D .切削时间短6电池的硬件组装环节可以省掉,这种流程优化属于( )A .工期优化B .技术优化C .成本优化D .质量优化7.因临时工作需要,小黄要在窗门边的横木条下安装一盏白炽灯用于照明,电线已经绕在横木条上(如图甲所示)。

图乙、图丙是工具和材料,图丁是常规连接的灯座和电线。

小黄设计“电线接上灯座”的部分操作流程图如下,请你在虚线框内将操作流程图补充完整。

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二知识点大全

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二知识点大全

高用技术会考知识点总结班级第一单元走进技术世界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展的改造。

它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开展人的作用[保护人]〔例:原始人随身拾磨制好的石器,现代人对疟疾、天花、肺结核等疾病不再恐慌〕[解放人]〔例:体力解放:自行车、燃动力、电力,手机——信息传递〕[开展人]〔例:爱迪生、袁隆平〕2、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a技术促进社会的开展。

技术丰富社会文化容。

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

是推动社会开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3、技术对自然的价值:c〔1〕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

〔例:都江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2〕人类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无视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3〕技术的开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例:物料的再循环工艺〕技术的根本特性: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

创新是技术开展的核心。

每一项技术的问世都是创新的结果。

技术的开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创造。

技术创新是一个困难而曲折的历程。

〔例:显示器的不断开展属于技术革新,王选创造激光照排系统属于技术创造。

〕2.技术的两面性:a任何事物客观上都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

它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

〔例:电池可以带来光明和动力,也可以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网络技术方便人们交流沟通,但也有人利用网络犯罪。

B超技术可以用于医疗,但也有人进展胎儿鉴别〕3.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b4.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作用:a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

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局部。

专利在产权保护制度下对技术活动的重要性知识产权制度允许专利所有权人对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性,使其专利技术和产品在一定时间独占市场,从而得到丰厚的回报,保持创造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趋向良性循环专利的特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专利申请步骤: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公布阶段→实审阶段→授权阶段对"技术的未来〞的追思和憧憬,既不需要技术迷惘中的旷世悲怆,也不需要技术崇拜中盲目乐观。

高二通用技术二地质版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第一节“了解流程”和第二节“流程分析”

高二通用技术二地质版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第一节“了解流程”和第二节“流程分析”

高二通用技术二地质版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第一节“了解流程”和第二节“流程分析”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本节是地质版《技术与设计2》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第一节“了解流程”和第二节“流程分析”的内容,由于本学期时刻短,把两节内容整合于一节学习。

充分认识流程是本单元的重中之重,是后面进行流程设计和优化的基础,因教材中的流程实例学生不熟悉,也较为复杂,引不起爱好,不利于学生认识流程,因此选择了学生相对熟悉、易于同意的汽车生产、泡菜制作、取款机取款、奶粉生产、等实例进行分析。

充分认识流程能够绘制和识读流程图,是本单元的重中之重,是后面进行流程设计和优化的基础。

了解流程对生活和生产的意义。

为流程设计中应考虑的因素及流程的优化做了铺垫。

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明白得时序和环节的概念,把握流程的含义与意义,并学会阅读简单的流程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生活、生产中简单案例、明白得环节和时序的概念,归纳流程含义与意义,了解流程表达。

通过生活中的流程活动加深对这些知识的体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让学生参与课堂亲身经历活动,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②通过流程中时序的学习,培养学生优化组合的意识。

3、教学重、难点重点:明白得流程中环节和时序的概念,把握流程的含义。

难点:简单的流程表达。

二、学情分析:流程在生活与生产中处处可见的,学生尽管不知流程的名称,但实际上已进行过流程设计及执行过流程。

假如按照书上的内容讲有些案例不贴近学生生活,学生一定不感爱好,因此,一切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形与爱好动身,设计一些合理的情形,对书上的内容进行了部分改变,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摸索,将学生的思维全部引导到课堂中来。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创设问题情形通过妈妈烙饼事例,让同学们帮妈妈运算一下烙三张饼要用多少时刻。

引发学生摸索通过,让学生感受到流程就在周围。

(二)流程的含义1、把大象装进冰箱总共分几步?---简单过程生答:分三步。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通用技术)知识点复习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通用技术)知识点复习

技术与设计1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第一节技术的价值1、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

保护人:技术为人提供了抵抗不良环境,防止侵害的手段和工具.解放人:依靠技术解放或延长了身体器官的功能。

发展人:技术促进了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

第二节技术的性质1、技术的性质有:①目的性:任何一项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例:助听器的发明)②创新性: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常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

(例:显示器的革新与电视机的创新)③综合性:任何一项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

④两面性:任何事物客观上都具有两面性.它既可以带来好处,也会带来危害。

例:电池(可以带来光明和动力,但也可以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网络技术(方便人们交流沟通,但也有人利用网络犯罪)B超技术(可以用于医疗,但也有人用于胎儿鉴别)克隆技术(克隆人体器官用于医疗,但也会挑战人类伦理道德)核技术(可以用于发电,但也会用于战争)空间技术(可以用于科学实验、卫星通讯,但也会产生太空垃圾)转基因技术(可制造符合人类要求的动植物,但可能会产生负作用)⑤专利性:保护技术发明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例:复印机的专利壁垒)2、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

科学侧重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现(科学回答“为什么")。

科学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

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技术侧重利用和合理地改造自然,力求有所发明(技术是解决“怎么办”)。

技术通过试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并实现优化。

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例如:科学活动有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运动定律;技术活动有瓦特发明蒸汽机、贝尔发明电话、莫尔斯发明电报、纳米技术等。

高中《通用技术》广东版必修二复习讲义资料

高中《通用技术》广东版必修二复习讲义资料
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功能、符合使用者对 设计对象的稳定性和强度要求,安全因素,公众和使用者的 审美需求,使用者的个性化需要,对设计对象的成本控制要 求和一定的使用寿命等。对于任何结构的设计安全是至关重 要的因素。
步骤:确定结构设计方案———绘制简单结构设计草 图———做出模型或原型
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知识点
铰连接是指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处不能相对移动,但可 相对转动。如门与门框的连接;
刚连接是指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处既不能相对移动,也 不能相对转动,具体有榫接、胶接、焊接等,如固定铁床架 的连接。
第一章(结构与设计)知识点
三、结构的设计:
结构设计应以一种或几种功能的实现为基本目标,应 满足设计规范,满足使用者的基本需要。
素。生产活动中的流程设计的基本因素主要有材料、工艺、 设备、人员、资金和环境等。不同行业的流程设计中考虑 的基本因素各有差异。
第二章(流程与设计)知识点
3、流程设计的步骤:
①首先要明确设计的目的和任务,明确流程所应遵循的 内在变化规律。
②要分析现有材料、设备、资金、人员、工艺和环境等 因素。
③列出流程涉及的主要事项,并进行初步的排列。 ④分析各事项(步骤)之间的先后顺序,合理地安排流 程的时序和环节。 ⑤选择一个合适的表达方式画出流程图,对于有严格时 间的时序,要标注时间。
第二章(流程与设计)知识点
一、流程的涵义:
1、流程的概念:流程是一项活动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 事项或行为进行的程序。任何流程都反映了一定的时序, 体现出一定的环节。 ⑴ 环节:活动或事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依据某种特征或 方式,可将该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小过程,称这些小过程为 环节。 (2)时序:过程的经历中,各环节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 先后出现、完成。这种时间顺序关系,称为时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
一、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
1、流程的含义:
流程是一项活动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事项或行为进行的程序。

包含环节与时序。

任何流程都反映了一定的时序,体现出一定的环节。

⑴环节:活动或事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依据某种特征或方式,可将该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小过程,称这些小过程为环节。

如:切种、布种、掩种环节,冲片和印片环节等。

(2)时序:过程的经历中,各环节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先后出现、完成。

这种时间顺
序关系,称为时序。

如:先切种→再布种→后掩种;买票→候车→检票→上车。

2、流程对生活工作、生产的意义:
对生活工作:科学合理的流程,可以指导我们正确地做事,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是
我们的生活变得有序、合理,为我们的安全提供保障(例洗衣、煮饭与烧菜的流程安排,碘盐和
味精佐料的加放流程,青霉素注射流程等)。

对生产:运用科学合理的流程可以有效地组织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保证安全生产、保护环境等。

(例:自动流水生产线的发明、农业庄稼的种植流程)
流程中工序的作业方式——串行和并行。

上一道工序完成之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串行。

几项工作同时进行——并行。

3、常见的流程表达方式(流程图):
流程图有文字表达、表格表达、图示表达、模型表达、动画演示等。

4、流程图的识读和分析:
识读流程图的要点:⑴找流程的环节,明确每个环节的功能和作用;⑵弄清流程中时序的体现与特征;⑶流程是技术的核心概念之一。

不同的流程,产生的效益往往不同,“理解流程就是质量”、“流程就是效益”等。

二、流程的设计
1、流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⑴提高效率。

⑵提高质量。

⑶保证安全。

⑷节省资源。

⑸提高管理水平。

⑹提高经济效
益。

⑺其他,如注意环保、方便操作等。

2、流程设计中的基本因素:
总体上:流程设计应该要研究内在属性与规律。

具体的:流程设计的基本因素主要有材料、工艺、设备、人员和资金、环境等。

不同行业的流程设计中考虑的基本因素各有差异。

材料: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加工处理方法。

工艺:不同产品的工艺要求各异,流程设计也不同。

设备:生产设备的水平往往决定了流程的自动化水平。

人员和资金:不同的技术水平和必要的资金影响生产的过程、质量和周期。

环境:关注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以及环境对生产的反作用。

3、流程设计的基本步骤:—见右图
注:流程设计的基本要素是环节和时序;对于有严格时间的时序,要标注时间。

第一步:首先要明确设计的目的和任务,明确流程所应遵循的内在变化规律。

第二步:要分析现有材料、设备、资金、人员、工艺和环境等因素。

第三步:列出流程涉及的主要事项,并进行初步的排列。

第四步:分析各事项(步骤)之间的先后顺序,合理地安排流程的时序和环节。

第五步:选择一个合适的表达方式画出流程图,对于有严格时间的时序,要标注时间。

4、学画流程设计的框图:
画流程设计框图的一般方法:
⑴根据对事物的内在属性和规律的分析,以及
有关的考虑,将流程的全过程,按每个阶段的功能、
作用的不同,分解为若干小过程——环节,并用方
框表示环节。

⑵按照每个小过程应该经历的时间顺序,将各
环节依次排开,并用箭头线连接起来。

例:小铁锤的锤头加工流程图:下料→划线→锯削→
锉削→划螺孔中心线→钻孔→攻丝→倒角→淬火→电镀。

小铁锤的锤柄加工流程图:下料→磨削圆头→板牙套丝
→电镀。

三、流程的优化
1、流程的优化及目的:
在设计和实施流程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不
断的修改和完善,这种对流程修改的过程,叫做流程的优化。

目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降低劳动强度、节约能耗、减少环境污染、保证安全
生产等。

2、流程优化的内容:
○1工期优化:例——书本P55(制作台灯的工期优化)
○2工艺优化:例——书本P55(法兰加工工艺优化)
○3成本优化:例——书本P56(配送路线安排的成本优化)
○4技术优化:例——书本P57(银行自动取款机的发明)
○5质量优化:例——书本P58(洗衣流程的优化)
注:工期优化目的是为了缩短加工时间。

主要手段是在不改变工艺的条件下,将某些环节的串行改为
并行。

3、流程优化的条件:
⑴内部条件:对流程内在机理的深入了解。

(例:对洗涤原理的了解,就会在流程中安排两次漂洗)
⑵外部条件:流程优化要建立在设备和工艺水平的提高或完善,以及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的基础上。

(例:只有在具备锻压设备时,才可能将法兰盘的加工改为少量切削加工)
4、流程优化过程所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对一个流程的优化,可以是整体的全面优化,也可以是对某一个指标进行优化。

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某一个指标得到了优化,而使另外的指标下降了。

比如,技术优化,可
能使成本提高。

成本优化了,也可能使质量下降。

因此,在进行流程优化时,要综合平衡,
以取得整体优化的成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