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重点总结 期末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期末试卷

生物化学期末试卷

生物化学期末试卷《生物化学》试卷一、术语解释(每人2.5分,共20分)糖异生作用;电子传递链;酮体;脂肪酸的ω-氧化;糖酵解作用;dna的半保留复制;主动运输;密码子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5分)1.在64个密码子中,有三个是终止密码子,分别是、、和。

2.高能键是指水解后释放的能量大于化学键的化学键。

3、ala、asp和glu都是生糖氨基酸,它们脱去氨基分别生成、和。

4.有五种氨基酸可以分解成丙酮酸。

5、三种芳香族氨基酸合成的共同起始物是和。

6.同位素标记显示嘌呤碱基的N1、C2和C8来自,n3和n9来自,c4、c5和n7来自,c6来自。

7.嘧啶合成的起始原料磷酸氨甲酰的合成需要用作氨、尿素的供体循环中的氨甲酰磷酸是由作为氨的供体,它们分别由氨甲酰磷酸合成酶ⅰ和ⅱ催化,前者存在于内,后者存在于细胞质中。

8、糖酵途径中的三个主要调节酶是、、。

9、合成糖原的前体分子是,糖原分解的产物是。

一10、线粒体内膜上能产生跨膜质子梯度的复合体是、和和。

11.腺嘌呤核苷酸分子的从头合成需要分子氨基酸参与反应,这些氨基酸分别是、和。

12.糖酵解产生的NADH+H+必须依赖于一个或多个系统进人线粒体,分别转变为线粒体中的和。

13、大肠杆菌中,转录的终止子有两种类型,分别是和。

14、atp合酶由fo和f1两部分组成,前者的功能是,后者的功能对15、.一碳单位代谢的运载体是,其生成的重要酶是。

16.糖酵解途径中的两个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分别由和组成催化。

17.长链脂肪酰辅酶A由线粒体携带,限速酶为。

18.体内的脱氧核苷酸是催化还原反应的酶是。

三、单选(勾选)√ 在正确答案前,总共20分)1。

NDP葡萄糖是糖原合成酶催化合成糖原的原料,指acdp―葡萄糖budp-葡萄糖cadp-葡萄糖dgdp-葡萄糖etdp―葡萄糖2.Refsum病患者血清和组织中的植酸浓度较高,以下哪种途径异常2A脂肪酸β-氧化B脂肪酸α-氧化C脂肪酸ω-氧化D脂肪酸的活化3、下列关于脂肪酸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葡萄糖氧化提供脂肪酸合成。

生化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生化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生化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酶的催化作用主要依赖于:A. 酶的浓度B. 酶的活性中心C. 底物的浓度D. 酶的分子量答案:B2.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核酸?A. DNAB. RNAC. 胆固醇D. 脂多糖答案:C3. 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能量最多的阶段是:A. 糖酵解B. 丙酮酸氧化C. 三羧酸循环D. 电子传递链答案:D二、填空题4.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是指由多个多肽链通过_________相互连接形成的结构。

答案:非共价键5. 细胞膜的流动性主要归功于其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

答案:磷脂分子三、简答题6. 简述糖酵解过程中产生的ATP与氧气无关的原因。

答案:糖酵解是细胞内葡萄糖分解产生能量的过程,它不依赖于氧气。

在糖酵解的第一阶段,葡萄糖被磷酸化为葡萄糖-6-磷酸,这个过程消耗了两个ATP分子。

在第二阶段,两个3碳的丙酮酸分子被产生,同时产生了4个ATP分子。

因此,糖酵解过程总共产生了2个ATP分子,这个过程是厌氧的,不需要氧气参与。

7. 描述DNA复制的基本过程。

答案:DNA复制是一个半保留的过程,首先需要解旋酶将双链DNA解旋成两条单链。

随后,DNA聚合酶识别模板链并沿着模板链合成新的互补链。

新的链以5'至3'方向合成,而模板链则以3'至5'方向。

复制过程中,原始的两条链作为模板,每条链合成一条新的互补链,最终形成两个相同的DNA分子。

四、计算题8. 如果一个细胞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消耗了1摩尔葡萄糖,计算该细胞释放的能量(以千卡为单位)。

答案:有氧呼吸过程中,1摩尔葡萄糖可以产生38摩尔ATP。

每摩尔ATP水解释放的能量为7.3千卡。

因此,1摩尔葡萄糖通过有氧呼吸产生的总能量为:38摩尔ATP × 7.3千卡/摩尔ATP = 277.4千卡。

五、论述题9. 论述细胞周期的四个阶段及其在细胞生长和分裂中的作用。

答案:细胞周期包括四个阶段:G1期、S期、G2期和M期。

生物化学考试重点总结

生物化学考试重点总结

生物化学考试重点总结
1. 生物化学基本概念
- 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多糖、脂质
- 酶:催化生化反应的生物催化剂
- 代谢路径:物质在生物体内相互转化的路径
2.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 蛋白质:结构、功能、种类、合成和降解
- 核酸:DNA和RNA的结构、功能、复制和转录
- 多糖:单糖、二糖、多糖的结构、功能、合成和降解- 脂质:脂肪酸、甘油三酯、磷脂的结构、功能和代谢
3. 代谢途径与调控
- 糖代谢:糖酵解、糖异生、糖原代谢
- 脂肪代谢:脂肪酸氧化、甘油三酯合成、脂肪酸合成- 蛋白质代谢:蛋白质降解、蛋白质合成、氨基酸代谢- 核酸代谢:DNA和RNA的代谢途径及调控机制
4. 其他重点知识点
- 酶动力学:酶的活性、酶动力学参数、酶抑制剂
- 信号转导与调控:细胞信号传导、信号通路、蛋白质磷酸化- 生物膜:细胞膜结构、跨膜转运和信号传导
5. 实验技术
-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PCR、DNA测序、蛋白质电泳
- 生物化学分离和分析方法:色谱技术、质谱技术、光谱技术
以上是生物化学考试的重点内容总结,希望对你的备考有所帮助。

祝你考试顺利!。

生物化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酶的催化作用机制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酶降低反应的活化能B. 酶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C. 酶在反应中被消耗D. 酶具有高度的专一性2. DNA复制的起始点通常位于:A. 启动子B. 增强子C. 复制起始点D. 终止子3. 以下哪个是真核细胞中mRNA的5'端修饰?A. 磷酸化B. 甲基化C. 乙酰化D. 糖基化4. 细胞色素c属于以下哪种蛋白质?A. 结构蛋白B. 酶C. 载体蛋白D. 信号蛋白5. 以下哪个过程不涉及蛋白质合成?A. 转录B. 翻译C. 磷酸化D. 糖基化6.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主要功能是什么?A. 传递信号B. 储存能量C. 保护细胞D. 催化反应7. 以下哪个是细胞呼吸过程中的电子传递体?A. NAD+B. FADC. CoAD. ATP8. 细胞周期的哪个阶段DNA复制发生?A. G1期B. S期C. G2期D. M期9. 以下哪个是细胞凋亡的信号分子?A. 胰岛素B. 细胞因子C. 凋亡诱导因子D. 生长因子10. 以下哪个是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主要场所?A. 核糖体B. 内质网C. 高尔基体D. 溶酶体答案:1. C2. C3. B4. B5. C6. A7. B8. B9. C 10. 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______。

12. 真核细胞中,mRNA的3'端通常具有______。

13. 细胞膜的流动性主要由______和______的组成特性决定。

14. 细胞呼吸的最终产物是______和______。

15. 细胞周期中,细胞分裂发生在______期。

答案:11. 核糖体12. 多聚腺苷酸尾巴13. 磷脂双层,胆固醇14. CO2,H2O15. M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酶的催化机制。

17. 描述细胞周期的主要阶段及其生物学意义。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注意: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前面括号内)1. DNA的合成是通过下列哪种方法实现的?A. 双螺旋模型B. 三磷酸酯键C. 管柱结构D. 三酸丙酮2. 下面哪种物质在蛋白质合成中扮演着搬运氨基酸的角色?A. mRNAB. tRNAC. DNAD. rRNA3. 哪种物质在细胞内起到催化作用,加速化学反应的发生?A. 葡萄糖B. 酶C. 血红蛋白D. 维生素C...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40分)(注意:将符合题意的括号内的字母代号填写在括号内)1. DNA是双链的,RNA是单链的。

( )2. DNA和RNA都是由核苷酸构成的。

( )3. 脱氧核糖核酸(DNA)是决定遗传性状的物质。

( )...三、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 请简要描述DNA和RNA的结构和功能。

DNA(脱氧核糖核酸)是由核苷酸构成的双链分子,呈现出双螺旋结构。

它是遗传信息的主要携带者,在细胞内负责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RNA(核糖核酸)是由核苷酸构成的单链分子,分为mRNA、tRNA和rRNA等不同种类,它们在蛋白质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

2. 请简要说明酶的作用机制和重要性。

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它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速反应的进行。

酶能在温和的条件下催化复杂的生化反应,而无需高温和强酸碱条件。

酶在细胞内起到调节代谢的作用,是维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关键因素。

...四、解答题(每题30分,共60分)1. 论述核酸的特点和功能。

核酸是生命体中重要的大分子,包括DNA和RNA。

它们由核苷酸单元组成,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

核酸的主要功能是存储和传递遗传信息,DNA是遗传物质的携带者,而R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起到模板和搬运物质的作用。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B...二、判断题1. 正确2. 正确3. 正确...三、简答题1. -DNA:双螺旋结构,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RNA:单链结构,参与蛋白质合成2. -酶:降低活化能,加速反应进行,调节代谢...四、解答题1. -核酸特点:由核苷酸构成,双螺旋结构核酸功能:存储和传递遗传信息...Format the response politely and professionally。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1、蛋白质中氮的含量约占多少?A、6.25%B、10.5%C、16%D、19%E、25%2、下列哪种结构不会随着蛋白质变性而改变?A、一级结构B、二级结构C、三级结构D、四级结构E、空间结构3、中年男性病人,酗酒呕吐,急腹症,检查左上腹压痛,疑为急性胰腺炎,应该测血中的哪种酶?A、碱性磷酸酶B、乳酸脱氢酶C、谷丙转氨酶D、胆碱酯酶 E、淀粉酶4、酶与一般催化剂相比,具有哪些特点?A、能加速化学反应速度B、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C、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D、反应前后质和量无改变 E、对正、逆反应都有催化作用5、酶原之所以没有活性是因为A、酶蛋白肽链合成不完全B、活性中心未形成或未暴露C、酶原是普通的蛋白质D、缺乏辅酶或辅基E、是已经变性的蛋白质6、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哪些?A、酶浓度B、底物浓度C、温度D、溶液pHE、以上都是7、肝糖原能直接分解葡萄糖,是因为肝中含有哪种酶?A、磷酸化酶B、葡萄糖-6-磷酸酶C、糖原合成酶D、葡萄糖激酶 E、己糖激酶8、下列哪种不是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形式?A、机械能B、热能C、ATPD、电能E、化学能9、防止动脉硬化的脂蛋白是哪种?A、CMB、VLDLC、LDLD、HDLE、IDL10、下列哪种不是血脂?A、必需脂肪酸B、磷脂C、脂肪D、游离脂肪酸E、胆固醇11、一分子软脂酸在体内彻底氧化净生成多少分子ATP?A、38B、131C、129D、146E、3612、下列哪种不是脱氨基的方式?A、氧化脱氨基B、转氨基C、联合脱氨基D、嘌呤核苷酸循环 E、以上都是13、构成DNA分子的戊糖是哪种?A、葡萄糖B、果糖C、乳糖D、脱氧核糖E、核糖14、糖的有氧氧化的主要生理意义是?A、机体在缺氧情况下获得能量以供急需的有效方式B、是糖在体内的贮存形式C、糖氧化供能的主要途径D、为合成磷酸提供磷酸核糖E、与药物、毒物和某些激素的生物转化有关15、体内氨的主要运输、贮存形式是什么?C、氨基酸中的氨基和羧基可以通过肽键连接起来。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4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4

一、单选题:1、ATP含有几个高能磷酸键()A、1个B、2个C、3个D、4个2、糖酵解途径中的最主要的限速酶是()A、磷酸果糖激酶B、己糖激酶C、葡萄糖激酶D、丙酮酸激酶3、一分子乙酰CoA彻底氧化可产生()ATPA、12个或10个B、38个或36个C、15或13个D、20个或18个4、血浆脂蛋白中的高密度脂蛋白是指()A、CMB、VLDLC、LDLD、HDL5、下列哪种脂蛋白中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含量高()A、VLDLB、LDLC、IDLD、CM6、体内酮体合成的原料是()A、胆固醇B、甘氨酸C、乳酸D、乙酰CoA7、降低血糖的激素是指()A、胰高血糖素B、肾上腺素C、胰岛素D、生长素8、下列哪种脂蛋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A、LDLB、HDLC、VLDLD、CM9、氨的贮存及运输形式是()A、谷氨酸B、天冬氨酸C、天冬酰胺D、谷氨酰胺10、血氨的主要代谢去路是()A、合成尿素B、合成谷氨酰胺C、合成嘌呤D、合成嘧啶11、ADP中含有几个高能磷酸键()A、1个B、2个C、3个D、4个12、一分子12碳的脂肪酸彻底氧化可产生()ATPA、96个B、38个C、12个D、130个13、血浆脂蛋白中的极低密度脂蛋白是指()A、CMB、VLDLC、LDLD、HDL14、下列哪种脂蛋白是转运内源性胆固醇/酯的()A、VLDLB、LDLC、HDLD、CM答案:BAADB DCBDA AABB二、填空题:1、维持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肽键;2、体内碱性最强的氨基酸是精氨酸;3、磷酸戊糖途径主要生理作用是提供了NADPH+H+和磷酸核糖;4、一分子丙酮酸彻底氧化可产生15 ATP;5、乙酰CoA在体内可合成脂肪(酸)、胆固醇、酮体等化合物;6、体内胆固醇合成的原料是乙酰辅酶A ,限速酶是HMGCoA 还原酶;7、八种必需氨基酸是苏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赖氨酸、缬氨酸和苯丙氨酸;8、体内胆固醇可转变成为胆汁酸(盐)、类固醇激素、VitD3等化合物;9、体内的主要供氢体是NADPH+H+ ,高能磷酸键的供体是ATP 。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生物化学》期末考试题A一、判断题(15个小题,每题1分,共15分)( )51、蛋白质溶液稳定的主要因素是蛋白质分子表面形成水化膜,并在偏离等电点时带有相同电荷2、糖类化合物都具有还原性( )3、动物脂肪的熔点高在室温时为固体,是因为它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比植物油多。

( )4、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副键是二硫键。

( )5、ATP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

( )6、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时,抑制剂与酶结合则影响底物与酶的结合。

( )7、儿童经常晒太阳可促进维生素D的吸收,预防佝偻病。

( )8、氰化物对人体的毒害作用是由于它具有解偶联作用。

( )9、血糖基本起原靠食物提供。

( )10、脂肪酸氧化称β-氧化。

( )11、肝细胞中合成尿素的部位是线粒体。

( )12、构成RNA的碱基有A、U、G、T。

( )13、胆红素经肝脏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水溶性增强。

( )14、胆汁酸过多可反馈抑制7α-羟化酶。

( )15、脂溶性较强的一类激素是经由过程与胞液或胞核中受体的结合将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下列哪一个化合物是糖单位间以α-1,4糖苷键相连:()A、麦芽糖B、蔗糖C、乳糖D、纤维素E、香菇多糖2、下列何物是体内贮能的主要形式( )A、硬酯酸B、胆固醇C、胆酸D、醛固酮E、脂酰甘油3、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下列哪个:( )A、多肽B、二肽C、L-α氨基酸D、L-β-氨基酸E、以上都不是4、酶与一般催化剂相比所具有的特点是( )A、能加速化学回响反映速度B、能缩短回响反映到达均衡所需的时间C、具有高度的专一性D、回响反映前后质和量无改E、对正、逆回响反映都有催化作用5、经由过程翻译进程天生的产物是:( )A、tRNAB、mRNAC、rRNA D、多肽链E、DNAA、1B、2C、3D、4.E、57、糖原分子中由一个葡萄糖经糖酵解氧化分解可净生成多少分子ATP?( )A、1B、2C、3D、4E、58、下列哪一个进程首要在线粒体举行( )A、脂肪酸合成B、胆固醇合成C、磷脂合成D、甘油分解E、脂肪酸β-氧化9、酮体天生的限速酶是( )A、HMG-CoA还原酶B、HMG-CoA裂解酶C、HMG-CoA合成酶D、磷解酶E、β-羟丁酸脱氢酶10、有关G-卵白的概念错误的是( )A、能结合GDP和GTPB、由α、β、γ三亚基组成C、XXX聚合时具有活性D、可被激素受体复合物激活E、有潜在的GTP活性11、鸟氨酸循环中,合成尿素的第二个氮原子来自( )A、氨基甲酰磷酸B、NH3C、天冬氨酸D、天冬酰胺E、谷氨酰胺12、下列哪步反应障碍可致苯丙酮酸尿症( )A、多巴→玄色素B、苯丙氨酸→酪氨酸C、苯丙氨酸→苯丙酮酸D、色氨酸→5羟色胺E、酪氨酸→尿黑酸13、胆固醇合成限速酶是:( )A、HMG-CoA合成酶B、HMG-CoA还原酶C、HMG-CoA裂解酶D、甲基戊烯激酶E、鲨烯环氧酶14、关于糖、脂肪、蛋白质互变错误是:( )A、葡萄糖可转变为脂肪B、蛋白质可转变为糖C、脂肪中的甘油可转变成糖D、脂肪可转变成卵白质E、葡萄糖可转变成非必需氨基酸的碳架部分15、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强弱取决于:( )A、抑制剂与酶的结合部位B、抑制剂与酶结合的安稳水平C、抑制剂与酶结构的相似程度D、酶的结合基团E、底物与抑制剂浓度的相对比例16、红细胞中还原型谷胱苷肽缺少,易引发溶血是缺少( )A、果糖激酶B、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C、葡萄糖激酶D、葡萄糖6-磷酸酶E、己糖二磷酸酶17、三酰甘油的碘价愈高表示下列何情况( )A、其分子中所含脂肪酸的不饱和水平愈高B、其分子中所含脂肪酸的不饱和水平愈C、其分子中所含脂肪酸的碳链愈长D、其分子中所含脂肪酸的饱和程度愈高E、三酰甘油的分子量愈大18、真核基因调控中最重要的环节是( )A、基因重排B、基因转录C、DNA的甲基化与去甲基化D、mRNA的衰减E、翻译速度19、关于酶原激活方式正确是:( )A、分子内肽键一处或多处断裂构象改动,组成活性中央B、通过变构调节C、通过化学修饰D、分子内部次级键断裂所引起的构象改变E、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结合20、呼吸链中氰化物抑制的部位是:( )A、Cytaa3→O2B、XXX→O2C、CoQ→CytbD、XXX→CytC1E、XXX→Cytaa3三、多选题(10个小题,每题1分,共10分)、基因诊断的特点是:( )A、针对性强特同性高B、检测灵敏度和精确性高C、实用性强诊断规模广D、针对性强特异性低E、实用性差诊断范围窄2、下列哪些是维系DNA双螺旋的主要因素( )A、盐键B、磷酸二酯键C、疏水键D、氢键E、碱基堆砌3、核酸变性可观察到下列何现象( )A、粘度增加B、粘度降低C、紫外吸收值增加D、紫外吸收值下降E、磷酸二酯键断裂4、服用雷米封应适当补充哪种维生素( )A、维生素B2B、V—PPC、维生素B6D、维生素B12E、维生素C5、关于呼吸链的叙述下列何者正确?( )A、存在于线粒体B、参与呼吸链中氧化还原酶属不需氧脱氢酶C、NAD是递氢体D、NAD是递电子体E、细胞色素是递电子体++6、糖异生途径的关键酶是( )A、丙酮酸羧化酶B、果糖二磷酸酶C、磷酸果糖激酶D、葡萄糖—6—磷酸酶E、已糖激酶7、甘油代谢有哪几条途径( )A、生成乳酸B、生成CO2、H2O、能量C、转变成葡萄糖或糖原D、合成脂肪的原料E、合成脂肪酸的原料8、未结合胆红素的其他名称是( )A、直接胆红素B、间接胆红素C、游离胆红素D、肝胆红素E、血胆红素9、在分子克隆中,目的基因可来自( )10关于DNA与RNA合成的说法哪项正确:( )A、在生物体内转录时只能以DNA有意义链为模板B、均需要DNA为模板C、复制时两条DNA链可做模板D、复制时需要引物参加转录时不需要引物参加E、复制与转录需要的酶不同四、填空题(每空分,共15分)1、胞液中产生的NADH经和穿梭作用进入线粒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是α-氨基酸。

细胞;几乎一切生活着的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第一章生物化学与细胞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概念及区别a原核细胞没有清楚界定的细胞核,而真核细胞有一双层膜将核与细胞其他部分分开。

b原核细胞仅有一层(细胞)膜,真核细胞内有一完善的膜系统。

c真核细胞含有膜包被的细胞器,原核细胞没有。

d真核细胞通常比原核细胞大f原核生物是单细胞有机体,真核生物可能是单细胞,也可能是多细胞。

第二章到第四章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1、α-氨基酸概念α-氨基酸分子中的α-碳(分子中的第二个碳)结合着一个氨基和一个酸性的羧基,,α-碳还结合着一个H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

2、确定氨基酸的构型L-型D-型规则a-COO-画在顶端,垂直画一个氨基酸,然后与立体化学参照化合物甘油醛比较,a-氨基位于a-C左边的是L-异构体,位于右边的为D-异构体,氨基酸的一对镜像异构体分别为L-型D-型异构体。

3、酸碱性氨基酸的名称及总体特点4、含有的巯基的氨基酸(含S基团的氨基酸)半胱氨酸(α-氨基-β-巯基丙酸)侧链上含有一个(-SH)巯基,又称巯基丙氨酸。

-SH是一个高反应性集团。

因为S原子时可极化原子,巯基能与O和N形成弱的氢键。

5、氨基酸在酸碱中的两性电离,等电点所有氨基酸都处于电离状态。

在任意ph下,[共轭碱]/ [共轭酸]([A-]/ [HA] )可用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ph=pk+lg([A-]/ [HA] )等电点:氨基酸的正负电荷相互抵消,对外表现净电荷为零时的pH值。

6、氨基酸的几个特征化学反应及用途由a-氨基参加的反应(1)与亚硝酸反应用途:Van Slyke法定量测定氨基酸的基本反应。

(2)与甲醛发生羟甲基化反应用途:可以用来直接测定氨基酸的浓度。

(3)和2,4—二硝基氟苯的反应用途:用于蛋白质中氨基酸的鉴定。

(4)和丹磺酰氯的反应用途:用于蛋白质中氨基酸的鉴定。

(5)和苯异硫氰酸酯的反应用途:用于蛋白质中氨基酸的鉴定。

由a-氨基和羧基共同参加的反应(1)与茚三酮反应用途:常用于氨基酸的定性或定量分析。

(2)成肽反应7、肽键: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缩合,除去一份子水形成的酰胺键。

肽:两个或两个以上氨基酸通过肽键共价连接形成的聚合物。

8、肽平面的定义肽平面又称肽单位,使肽链主链上的重复结构。

是由参与肽键形成的氮原子、碳原子和它们的四个取代成分:羰基氧原子、酰胺氢原子和两个相邻的α-碳原子组成的一个平面单位。

9、蛋白质二级结构概念及三种二级结构的特点定义:是多肽链借助氢键排列成沿一个方向具有周期性结构的构象。

二级结构的分类a-螺旋b-折叠b-转角(1)α-螺旋的特点:右手螺旋=每一圈螺旋有3.6个氨基酸残基,螺距为0.54 nm;=每一个氨基酸的C=O键中的氧和后面第四个氨基酸的N-H键的氢形成氢键;=R基指向螺旋的外部。

(2)b-折叠的特点:维持β-折叠的力量:链间的氢键β-折叠的形状:1)肽链呈现锯齿状2)几乎完全伸展,按层平行排列。

β-折叠有平行式和反平行式两种形式。

=平行式:两条链的走向相同=反平行式:两条链的走向相反反平行式更稳定氨基酸残基中的R基在折叠面的两侧交替出现。

(3)b-转角的特点:由四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第一个氨基酸残基的-C=O 和第四个残基的–N-H 之间形成氢键。

10、蛋白质的三级结构蛋白质分子处于它的天然折叠状态的三维构象。

三级结构是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盘绕、折叠形成的。

作用力:疏水相互作用、氢键、范德华力、共价交联、静电引力。

11、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多亚基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实际上是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亚基)以适当方式聚合所呈现出的三维结构。

由多条独立肽链通过非共价键所结合形成的结构形式。

单个的肽链称为亚基或亚单位。

维持亚基之间的化学键主要是疏水力。

多个亚基聚集成寡聚蛋白;12、疏水相互作用力概念蛋白质中的疏水基团彼此靠近,聚集以避开水的现象。

非极性分子之间一种弱的、非共价的相互作用。

这些非极性分子在水相环境中具有避开水而相互聚集的倾向。

13、超二级结构及结构域的概念也称基元,是二级结构的组成结构,这类结构存在于大量的各种不同的蛋白质结构中具有一种特定功能或是作为大的功能单位结构域的一部分。

结构域:三级结构内由几个超二级结构单位组成的分立的,独立折叠的结构单位。

14、抗体——体内能够识别外来物质的蛋白质,又称为免疫球蛋白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是高度特异性,二是多样性15、蛋白质的变性作用环境的变化或是化学处理都会引起蛋白质天然构象的破坏,导致生物活性的降低或丧失,这一过程称为变性变性的本质:变性是空间结构的解体, 非共价键被破坏,肽键没有被破坏生物大分子的天然构象遭到破坏导致其生物活性丧失的现象。

蛋白质在受到光照、热、有机溶剂以及一些变性剂的作用时,次级键受到破坏,导致天然构象的破坏,使蛋白质的生物活性丧失。

蛋白质的复性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变性的生物大分子恢复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构象的现象。

17、波尔效应P144CO2浓度的增加降低细胞内的ph,引起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氧亲和力下降的现象。

备注:1、氨基酸的分类(根据R基分类)R基为非极性的氨基酸—不带电荷,不亲水(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R基为极性、不带电荷的氨基酸,亲水,R基含有羟基、巯基、酰胺基(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R基为极性、带有电荷的氨基酸。

=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碱性氨基酸(组氨酸,精氨酸,赖氨酸)碱性氨基酸是极性的,在等电点以下带有正电荷,具有强亲水性。

酸性氨基酸是极性的,在等电点以下带负电荷。

含有巯基的氨基酸:半胱氨酸2、氨基酸的性质(1)物理性质a. 紫外吸收b.立体异构和旋光性除了甘氨酸外,氨基酸都是立体异构的。

天然存在的氨基酸都是L-型的。

旋光性:有15种是右旋的,4种是左旋的。

c. 熔点异乎寻常的高熔点:甘氨酸:232 ºC,乙酸:16.5 ºCd. 溶解性,溶于水而不溶于很多有机溶剂。

(2).化学性质a、两性电离b、等电点pH<pI pH=pI pH>pIc. 化学反应3、蛋白质的分子结构蛋白质的构造——一级结构肽键连接的氨基酸序列蛋白质的构象——(低级)二级结构一级结构盘绕折叠成有规律的二级结构——(高级)三级结构二级结构进一步折叠形成更复杂的空间结构超分子结构——四级结构有2个以上成三级结构的肽链组成4、层析:也称为色谱,其基本原理是分析样品作为流动相经过固定相时,样品的各个成分与固相进行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使得样品中各个成分在固相中的迁移率产生差别,从而达到分离样品的目的。

(柱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定义:按照在移动相(可以是气体或液体)和固定相(可以使液体或固体)之间的分配比例将混合成分分开的技术。

透析:通过小分子经半透膜扩散到水(或缓冲液)的原理,将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分开的一种分离纯化技术。

电泳:电泳分离蛋白质是利用带电荷不同的蛋白质在电场中的迁移率的差别达到分离得目的。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电聚焦电泳,双向电泳)第五章酶1、酶作为催化剂的特性(相对于其他催化剂)效率高:比非生物催化剂高103~1017倍具有特异性对环境敏感条件温和:室温、常压、温和的pH2、酶的命名和分类=习惯名称。

例:谷丙转氨酶;葡萄糖氧化酶根据酶催化的反应、作用的底物、酶的来源命名。

=系统名称。

例:L-谷氨酸:α-酮戊二酸氨基转移酶;β-D-葡萄糖氧氧化酶=EC编号。

例:EC2.6.1.1;EC1.1.3.4按照所催化的反应分类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裂合酶,异构酶、连接酶3、比活的概念和计算:每毫克蛋白含有的酶单位数。

量度酶纯度比活力=总活力单位/总蛋白mg数= U(或IU) mg蛋白4、酶的活性部位酶中含有底物结合部位和参与催化底物转化为产物的氨基酸残基的部分。

活性部位通常都位于蛋白质的结构域或亚基之间的裂隙或事蛋白质表面的凹陷部位,通常都是由在三维空间上靠的很近的一些氨基酸残基组成的。

概念:活性部位(又称活性中心)1) 与酶的催化作用直接相关的区域称为活性部位。

2) 包括:催化中心和结合中心。

活性部位的特点:在整个酶分子中占的比例很小酶分子内部的固定形状的孔洞或者缝隙是有空间结构的三维实体具有柔性或可运动性5、米氏方程数字意义:米氏常数Km为反应速度达到最大速度vmax的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米氏常数Km的特点和意义:Km与酶和任何反应物的浓度无关。

Km受反应条件影响,例如底物种类、温度、pH值等等。

Km的化学意义:可以反映酶和底物的亲和力。

6可逆抑制的分类及对反应常数的影响 竞争性抑制剂 非竞争性抑制剂 反竞争性抑制剂(1) 竞争性抑制作用抑制剂与酶的底物结构相似,可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部位,阻碍酶与底物结合形成中间产物。

抑制程度取决于:抑制剂与酶的相对亲和力和与底物浓度的相对比例.本质——底物和抑制剂的“竞争”。

可以通过增大底物浓度来消除。

竞争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影响(2)非竞争性抑制作用 抑制剂与酶活性部位外的必需基团结合,底物与抑制剂之间无竞争关系,但酶-底物-抑制剂复合物(ESI )不能进一步释放出产物。

特点:不能通过增大底物浓度来消除非竞争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影响(3)反竞争性抑制作用 抑制剂仅与酶和底物形成的ES 结合,使ES 的量下降。

既减少从ES 转化为产物的量,也同时减少从ES 解离出E 和S 的量。

反竞争性抑制对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影响7、酶原:通过有限蛋白水解,能够由无活性变成具有催化活性的酶前体。

酶原的激活:酶原经过一级结构的变化变为有活性的酶的过程。

8、酶催化反应的机制a 酸碱催化b 共价催化c 靠近与定向效应d 底物变形 多催化基团协同作用 金属离子协同作用第六章 辅酶和维生素1在代谢中起关键作用的维生素(1)尼克酸和尼克酰胺(维生素PP) 尼克酸和尼克酰胺,在体内转变为辅酶I 和辅酶II (或称NAD+和Vmax (不变)Vmax/2Km K'm[S]v加竞争性抑制剂VmaxV'max (变小)Km(没变)[S]v加非竞争性抑制剂NADP+)。

能维持神经组织的健康。

缺乏时表现出神经营养障碍,出现糙皮病(又称癞皮病或神经性皮炎)。

维生素PP和NAD+ 和NADP+NAD+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又称为辅酶I) 和NADP+(烟酰胺-腺嘌呤磷酸二核苷酸,又称为辅酶II )是维生素烟酰胺的衍生物(2) 核黄素(维生素B2) 核黄素(维生素B2)由核糖醇和6,7-二甲基异咯嗪两部分组成。

缺乏时组织呼吸减弱,代谢强度降低。

主要症状为口腔发炎,舌炎、角膜炎、皮炎等。

多种重要脱氢酶的辅酶=核黄素和FAD和FMNFAD(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和FMN(黄素单核苷酸)是核黄素(维生素B2)的衍生物,功能:在脱氢酶催化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起着电子和质子的传递体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