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量分析 表

合集下载

高处(脚手架)作业工作安全分析(JSA)记录表

高处(脚手架)作业工作安全分析(JSA)记录表
安全带系带不规范,脚下踩滑、手中持物、未抓牢
坠落、摔伤作业人员
6
1
1
6
上脚手架爬梯时一步一个台阶禁止跨越多个台阶攀爬;
禁止手中持物;
安全带双钩交替移动;登上脚手架后立即将双钩安全带,挂在脚手架上部钢管上

移动到作业点,
安全带系带不规范脚下踩滑
坠落、摔伤作业人员
6
3
4
72
在移动过程中必须保持安全带处于高挂低用状态;
作业点下方禁止站人,并在附件拉设警戒带,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工器具传递过程用铁丝等进行绑牢,防止坠落。

在脚手架上开始施工作业(根据涉及到的动火、管线打开、吊装等高危作业项目进行添加分析)
安全带系带不规范;警戒不规范,人员随意进出
坠落、摔伤、砸伤作业人员及其他人员
6
3
4
72
持安全带处于高挂低用状态,挂在架杆上部钢管上。
禁止手中持物;脚下踩实缓慢。

清理现场
清理工器具等未佩戴防护手套、未注意周围障碍物、未抓牢掉落
划伤、砸伤、碰护手套、注意周围障碍物,缓慢进行;抓牢工器具;

安全带双钩挂于架杆上,双钩交替移动
当移动过程中,如遇到障碍需摘除安全带时,应先摘除一个安全带跨过障碍,悬挂安全带后再摘除另一个安全带。

使用绳子将工具等提到脚手架上。
安全带系带不规范;未拉设警戒;工器具未绑定牢固
坠落、摔伤作业人员
6
1
1
6
保持安全带处于高挂低用状态,挂在上方架杆上;

坠物砸伤
6
1
1
6

临时线无破损、磨光机前安装漏电保护器、作业人员佩戴防护眼镜等劳保用品

作业Jsa分析

作业Jsa分析
6
货物失控,导致严重后果
吊车司机操作时要看清指挥人员并明白手势,必须专人指挥
7
起吊
人员被吊钩碰到,绳套从勾内滑出、物品调运时碰撞伤人或损坏设备
人员指挥吊车时需配合好,人员需站到安全位置、检查吊钩防脱钩处于正常状态,系好足够长的牵引绳到合适部位,牵引绳另一端不能打结。
8
货物重心不均产生倾斜,被吊物品碰撞旁边的物品,导致损坏、人员被起吊物挤压受伤
1、氧气瓶、乙炔瓶应按照规定期限进行检验,并在有效期内; 2、气瓶应配备完好防振圈、安全帽、阻火器等,避免发生摔断瓶阀或瓶体脆裂;氧气表、乙炔表应检查完好,定期进行校验,并在有效期; 3、气瓶之间及气瓶与周围易燃易爆物应保持足够安全距离;气瓶应有稳固的防倾倒措施; 4、作业前,检查冷切割机及手动切割工具完好,无安全缺陷,可以正常使用。
2
施工前,未按规定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或安全教育缺乏针对性;未进行现场安全技术交底或交底不清晰。
施工前,应按规定对施工人员进行针对性较强的安全培训教育;应进行作业程序、安全措施、危害告知、应急预案的交底,交底要清晰、全面、具体,有操作性,并签字确认。
3
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或证件过期;未穿戴劳动防护用品进行作业。
36
受限空间内切割作业: 1、在受限空间内进行用火作业、临时用电作业时,同时进行其他可能散发易燃气体、易燃液体的作业。
2、在受限空间内进行刷漆、喷漆作业或使用可燃溶剂清洗等其他可能散发易燃气体、易燃液体的作业时,使用的电气设备、照明等不符合防爆要求,没有强制通风;未设置安全监护人或未佩带便携式可燃气体报警仪随时进行监测。 3、施工人员未穿戴劳动防护用品进入有毒有害受限空间作业。
14
人员站立不当被货物砸伤
人员注意站位,不要站在吊物或吊臂下方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分析报告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分析报告

01
02
03
04
加强时间管理教育
学校和家长应引导学生合理安 排时间,制定学习计划。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 对作业的兴趣和责任感。
作业难度分层
根据学生能力,设置不同难度 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
求。
减少外部干扰
家长应监督学生,减少外部因 素的干扰,如限制使用手机、
规定游戏时间等。
作业完成情况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作业完成度对成绩的影响
学生是否按时完成作业以及作业的完整度都与学习成绩有着密切的关系。通常来说,能够认真完成作 业的学生在学业上的表现会更加优秀。
作业质量对成绩的影响
除了完成度和完整性外,作业的质量也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高质量的作业反映出学生对所学 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思考,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
04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与学习成绩关联性 分析
作业成绩与考试成绩相关性分析
作业成绩与考试成绩呈正相关
研究发现,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与他们的考试成绩之间存在 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学生如果能够认真完成作业 ,他们在考试中的表现也会相对较好。
作业难度与考试成绩相关性
不同难度的作业对考试成绩的影响也有所不同。适中难度的 作业能够更好地预测学生在考试中的表现,而过于简单或过 于困难的作业可能无法准确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作业完成时间分 布
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能够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其 中,70%的学生在作业发布 后的第一个星期内完成, 20%的学生在第二个星期内 完成,剩余10%的学生在学 期末完成。
作业难度与完成 度关系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作业难 度与完成度之间存在一定的 正相关关系。难度较高的作 业,完成度相对较低;而难 度较低的作业,完成度相对 较高。

数学测量作业分析报告

数学测量作业分析报告

数学测量作业分析报告一、引言数学测量作为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课程中的基础内容之一。

通过测量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

本报告旨在对某一数学测量作业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反思和改进的机会。

二、作业分析本次数学测量作业共有五个问题,涵盖了长度、面积和体积三个方面的内容。

具体分析如下:1. 长度测量问题一要求学生测量一根木棍的长度,并进行单位的转换。

题目设计合理,能够激发学生对长度测量的兴趣。

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学生没有正确使用尺子或丢失尺子的情况,导致测量结果出现偏差。

此外,题目要求学生进行单位的换算,有一些学生完成时没有考虑到精确度的问题,例如忽略了小数点的位数。

建议在日常的教学中加强测量工具的使用和单位的换算,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2. 面积测量问题二要求学生用尺子和面积测量器测量一张纸的面积,并进行单位的换算。

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操作测量工具,并计算出面积的数值。

但在单位换算方面,有少数学生仍然存在混淆的情况,例如错误地使用了平方英尺而不是平方英寸作为单位。

这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加强单位换算的训练,提高学生对不同单位的理解和使用。

3. 体积测量问题三要求学生估算和测量一只水杯的容积。

该问题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理解容积的概念。

然而,一些学生估算时的精确度较低,导致测量结果与实际容积相差较大。

建议在课堂上进行一些容积的实际测量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提高估算的准确性。

4. 多种测量方法问题四要求学生利用不同的测量方法测量座椅的高度,并比较结果。

该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

在实际操作时,大部分学生按照题目的要求,使用了不同的测量方法,并得出了相似的结果。

然而,有一些学生没有探索多种测量方法,导致测量结果的准确度不高。

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各种测量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总结与展望通过对数学测量作业的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在测量工具的使用、单位换算和估算能力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教案作业检查情况反馈表

教案作业检查情况反馈表

教案作业检查情况反馈表2010学年第二学期教案作业检查情况反馈表首先从整体分析,每个人都能认真对待自已工作,对自已的本职工作尽心尽力,这点从教案上可以体现出。

1、首先课时齐全,课型齐备,作业认真批改,考试后成绩有分析,做到不脱节,在课前就能准备好教材教具和实验器材。

2、大部分教师能够体现出教学重难点,教学程序设计合理,思路明了、清晰,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3、能充分利用文本知识,有效利用文本素材来设计问题,把知识的重难点和问题联系起。

有效解决知识的重难点,并能提高学生在课堂上思维能力,能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已的见解。

4、课堂作业布置合理,并能根据学生特点采用分层作业,而且大多数老师能认真批改作业,并针对学生错误之处进行认真校正,并对后进生同学能提出学习目标。

作业上稍有进步,及时鼓励学生,使学生体验到学习乐趣和成功感。

总之每位老师的教案各有特色.陈丽老师教案尤为突出,1、详案达到100%,反思性也达百分之百。

在三维目标设计合理,教学重难点设计上符合大纲要求,2、能结合学生生活中常识、来设置问题情景。

3、充分利用文本例子并结合学生已学过知识来构建知识板块。

4、难点上能步步引导学生并能过多种灵活教学方法,使难点得到突破。

这点能通过她的教案一目了然。

5、课堂作业练习合理,很好体现出分层性,体现面对全体学生,优化优秀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

6、并且能及时批改作业。

对每节课不足之处都能进行深刻剖析、亮点进行总结。

年轻教师是值得大家效法。

王秋霞老师纵所周知,该老师一贯对自已的岗位兢兢业业,这从她的教案、字迹工整,细腻、清晰、使人看了赏心悦目。

2、并且得到充分体现1对教材处理比较到位,符合新教材特点和大纲要求,创设问题情景,从而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分析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三维目标具体明了,有针对性。

探究过程具有较强操作性。

4、作业能及时批改,认真校正。

5、反思较全面,能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和自已的在课堂感觉,及时写下反思。

作业成本法及案例分析

作业成本法及案例分析

10908.8
16020 6780 3272.7
小计
545.45 1090.88 2.67 1.13 327.27
42436
21818 43635.2 56070 23730 13090.8
品种 小麦 稻谷 玉米 合计
数 量 1.3 0.6 2.1 4
收入 2456.8 1047.36 3527.47 7031.63
RCA简介
资源消耗会计(Resource Consumption Accounting,RCA)是将以数量为基础的作业 成本法(ABC)和德国成本方法——弹性边际成 本法(GPK)相结合的一种新尝试的会计方法。 RCA重新整合了资源和作业的分析。与ABC强调 的作业基础不同,RCA以资源为根本,依据成本 消耗的因果关系将成本从资源分配到产品。 RCA的基本原理主要有以下三个核心部分:资源 视角、以数量为基础的方法以及对成本性态的划 分。
作业成本法应用基本步骤
一、确认作业消耗资源,划分直接成本间 接成本。 二、识别、定义作业中心。 三、确认资源分配方式。 四、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 五、进行作业管理。
粮食流通企业作业成本法案例分析
某企业经营小麦、稻谷、玉米,当月经营量分别为1.3、 0.6、2.1万吨,收入为2456.8、1047.36、3527.47万元, 成本为2449.18、1044.24、3520.91万元。工资42800元,
作业项目作业成本动因成本总额成本动因数量作业成本分配率订单作业订单数量327276054545购销作业订单数量6545360109088仓储作业储存数量10684840000267调运作业经营数量4513640000113结算作业订单数量196366032727计算各品种成本作业成本作业成本分配作业动因消耗作业成本元小麦订单作业545451054545购销作业10908810109088仓储作业2671300034710调运作业1131300014690结算作业327271032727小计69036稻谷订单作业545451054545购销作业10908810109088仓储作业267600016020调运作业11360006780结算作业327271032727小计42436玉米订单作业545454021818购销作业10908840436352仓储作业2672100056070调运作业1132100023730结算作业3272740130908小计158344品种数量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小麦132456824491869072稻谷06104736104424424112玉米213527473520911583928合计7031637011332698968可见按作业成本法分配的费用与按数量分配有较大的差异

期末作业完成量分析总结

期末作业完成量分析总结

期末作业完成量分析总结一、引言期末作业是每学期结束阶段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期末作业的完成量进行分析和总结,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期末作业完成量进行分析和总结,希望对学生和教师在今后的学习和教育中有所启发和帮助。

二、相关理论和研究1. 期末作业完成量的定义:期末作业完成量是指学生在期末阶段完成的作业数量和质量的综合指标。

它既包括作业的数量,也包括作业的质量。

作业数量一般指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所完成的作业数量,作业质量一般指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影响期末作业完成量的因素:期末作业完成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

个人因素指学生个体的能力、兴趣、动机和学习策略等;环境因素指学习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教育因素指教学质量、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等。

3. 相关研究:有学者对期末作业完成量进行了一些研究。

例如,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和情绪状态对期末作业完成量的影响;分析不同学科和年级学生期末作业完成量的差异;研究教育要素对期末作业完成量的影响等。

这些研究对我们了解和改进期末作业的完成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期末作业完成量分析1. 作业数量的分析:期末作业数量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统计不同学科和年级学生期末作业的完成量,并与学校和课程要求进行比较。

例如,在高年级学生和理工科学生中,期末作业的数量可能较大,而在初年级学生和文科学生中,期末作业的数量可能较少。

其次,分析学生在不同科目中的期末作业完成量。

例如,一些学科可能需要学生完成大量的书面作业,而另一些学科可能需要学生进行实验和实地调研等作业。

最后,关注学生完成期末作业的时间分布。

例如,在期末阶段是学生作业量最大的时间段,教师可以通过合理安排学生的作业时间,避免学生在期末阶段过多作业累积。

5年作业批改和家访情况统计表

5年作业批改和家访情况统计表

一、概述作业批改和家访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并进行有效的解决。

对于教师而言,作业批改和家访是一项繁重而又必不可少的工作,因此对其进行统计和分析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二、作业批改情况统计1. 作业批改数量统计根据统计表显示,本学期教师共批改学生作业5000份,平均每名学生的作业批改数量为8份。

其中,语文作业占比30,数学作业占比25,英语作业占比20,其他科目作业占比25。

2. 作业批改时间分布作业批改主要集中在周一至周五的晚上,其中周三和周五的作业批改量较大,分别占比20和25。

3. 作业质量分析通过对作业批改情况的统计,发现学生的作业整体质量良好,90的学生提交的作业能够达到教学要求,其中80的学生的作业表现优秀,10的学生的作业需要进一步指导和辅导。

三、家访情况统计1. 家访频率统计本学期教师总共进行了200次家访,平均每名学生接受家访的次数为3次。

家访主要集中在周末,占比60,平时晚上的家访占比40。

2. 家访目的分析家访的主要目的包括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与家长交流学生学习情况、了解学生身心健康情况等。

通过家访,教师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 家访效果评估通过家访,教师发现学生家庭环境对学习的积极影响,家长对学生学习的重视程度高,80的学生表现积极向上,学习态度认真;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学生家庭对学生学习的忽视和消极影响,占比20,有必要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和指导。

四、作业批改和家访的对比分析1. 作业批改与家访的关联性家访与作业批改紧密相连,作业批改不仅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能察觉到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从而为家访提供了更为具体的内容和指导方向。

2. 作业批改和家访的互补性作业批改和家访是相互补充的,并非简单的重复工作。

作业批改是针对学生学习内容的反馈,而家访更注重学生的个人情况和家庭环境,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