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经济动物疾病防治学复习资料
特种经济动物

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复习资料特种经济动物:指具有特有经济用途和经济价值,能为人类提供特殊产品,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具有不同驯化程度的人工规模化养殖的动物。
特种经济动物的分类:1、按经济用途分类:毛皮动物类、药用动物类、观赏动物类、肉用动物类2、按自然属性分类:特种哺乳类、特种珍禽类、水产类、其它(节肢、环节、昆虫)驯化:引入动物对新环境适应的复杂过程。
驯化方式:早期发育阶段的驯化、个体驯化与集群驯化、直接与间接驯化、生活环境适应性驯化、性活动周期驯化、食性的驯化技术:人工环境的创造、食性训练、群居性形式、休眠期的打架、就巢性的克服、诱发排卵短期胚胎游离期饲养管理的要点:①饲养方式多种多样②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③养殖的笼、箱、舍、池、场地满足生活习性需要④建防逃设施⑤搞好清洁卫生和疾病防治个体驯化:集群驯化:鹿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偶蹄目、反刍动物亚目、鹿科经济价值:医用价值、食用价值、观赏价值、工业价值分类及分布:鹿亚科、白唇鹿亚科、毛冠鹿亚科、獐亚科、麂亚科分布在我国的:梅花鹿、水鹿、黒鹿、马鹿、麋鹿、獐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梅花鹿:东北、华南、南方、台湾等地马鹿:东北、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西藏等地生活习惯:鹿性情胆怯,反应灵敏,易受惊吓;行动敏捷,善奔跑;嗅觉和听觉灵敏,视觉较差。
采食后1~2小时反刍喜采食各种草本植物和乔木、灌木的嫩枝叶、柔软枝条和树皮、喜盐。
鹿品种:梅花鹿(世界有13个亚种)我国有4种:东北、四川、华南、台湾马鹿:东北、天山、塔里木马鹿饲养的阶段划分:生茸前期(1~3月)、生茸期(3月下旬~8月上旬)、配种期(8月中旬~11月下旬)、恢复期(12月上旬~1月中旬)生茸前期和恢复期叫越冬期。
不同阶段的饲养管理⑪生茸期:①防寒保暖、防暑降温②搞好卫生,做好疾病控制(注射卡齐苗:出生、断奶1岁、2岁龄各一次)③按年龄、体重、体况、生产性能不同合理分群④环境:安静、防炸群⑤“二定”定时定量,先洗食槽后喂料,先喂精料后喂粗料,“观”观察鹿采食情况⑥梅花鹿和马鹿相同时期饲料组成配比不同;同一品种不同时期配比也不同⑦观察鹿脱角、生茸情况。
特种经济动物要点_自考_

一、名词解释:1、特种经济动物:指家养动物以外的,而且又有养殖价值的,并且可被人工驯养的各种野生动物。
2、幼兔:从断奶至3月龄这一阶段的小兔。
(是兔的整个生长期内死亡率再高的时期)3、青年兔:指出生后4月龄到配种这一阶段的家兔。
(一般在4个月龄之内喂料不限量,5个月龄以后适当控制精料,防止过肥)4、童鸽:从离巢群养到性成熟配对前这一时期的乳鸽。
二、家兔:1、家兔起源于(欧洲野生穴兔)。
2、根据其经济用途分为(肉用)、(皮用)、(毛用)、(皮肉兼用)和(观赏用)。
3、(獭兔)原产于法国,是一种世界著名的天然彩色的珍贵皮用兔。
4、毛用品种目前全世界只有一种,即(安哥拉长毛兔),原产于土耳其的安哥拉省。
5、家兔发情全年都有,以(春秋季)为主。
6、妊娠诊断的方法:(试情法),(摸胎法),(称重法)。
7、家兔的分娩:家兔分娩多在(夜间),整个过程约需(20~30)分钟。
8、母兔产后每天有规律地哺乳(一次),时间约(5分钟)或更短。
9、根据家兔的生活习性,阐述其饲养管理措施。
○1昼伏夜出:白天尽量给家兔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条件,以保证其休息,并保证夜间喂给足够的料草和饮水。
○2胆小怕惊:要保持兔舍环境的安静,饲养管理要定时,定人。
○3群居性差:幼兔期若混群饲养,在性成熟前应隔离饲养,做到一兔一笼,既可防止斗争,又可避免早配和乱配。
○4穴居性:建造牢固的兔舍,以便管理。
啮齿性:应经常喂些坚硬的饲料。
○5喜干怕湿,耐寒怕热: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5~25度。
○6嗅觉,味觉,听觉灵敏,视觉较差。
10、家兔的食性和消化特点。
○1食草性和耐粗饲性:饲料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动物性饲料在日粮中所占的比例不超过百分之五。
喜食用粉料加工成的颗粒料,且喜食含脂肪及带有一定甜味的饲料,可在日粮中拌入适量的甜菜丝或制糖副产品及适量的植物油,以提高适口性。
○2食粪性:有吃自己所排软粪的特性。
可从中获得其所需的部分B族维生素和各种氨基酸,使食物得到充分的利用。
动物疾病防治员技师试题理论资料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动物疫病防治员技师理论知识试卷 注 意 事 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60题。
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
每题1分,满分60分。
) 1、敬业就是(C)。
A 、热爱本职工作 B 、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C 、乐业、勤业、精业 D 、诚实守信、办事公道 2、对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动物检疫员应该( )。
A 、予以开除 B 、予以撤职 C 、继续留任 D 、予以免职 3、颌下淋巴结属于( )。
A 、头部淋巴结 B 、颈部淋巴结 C 、胸部淋巴结 D 、腰部淋巴结 4、动物的颈浅淋巴结有( )。
A 、背、腹两组 B 、背、中、腹三组 C 、只有一组 D 、只有一个 5、皮肤上较大的、按压褪色的红色疹块,可能为( )。
A 、猪丹毒引起的出血 B 、猪丹毒引起的充血 C 、猪丹毒引起的淤血 D 、猪丹毒引起的水肿 6、抗体与相应的抗原( ),并出现肉眼可见的反应现象,因抗体存在于血清中,故称此反应为血清学试验。
A 、在体外一定条件下相互排斥 B 、在体外任何条件下均可发生特异性结合 C 、在体外任何条件下都会相互排斥 D 、在体外一定条件下可发生特异性结合 7、以下关于煮沸消毒错误的是( )。
A 、消毒时间应该从水沸腾后算起 B 、消毒过程中可以加入新的消毒物品,时间不变 C 、消毒物品应该保持清洁,消毒前可以清洗D 、消毒有套叠的物品或一段开口的物品应当拆开分放8、对猪丹毒可疑猪应进行药物预防,观察( ),表现正常时可认为健康。
A 、3天B 、1周C 、2~4周D 、4~5周 考 生 答 题 不准超过 此 线9、对于狂犬病,说法正确的是()。
【精品】特种经济动物题库(1)

特种经济动物题库(1)填空题A1. 特种经济动物:是指家畜、家禽以外被人工驯养的,具有特殊用途和功效,经济价值较高的一类动物。
2. 鹿的配种方法包括自然交配、人工授精两种。
3. 特种经济动物按自然属性分类中,其中特种兽类主要包括其药用价值和皮用价值比较高的哺乳类动物;特种珍禽主要包括其肉用价值、蛋用价值或观赏价值比较高的鸟类动物。
4. 公麝的饲养目的是获得高产、优质的麝香和种用价值较高的公麝,其中麝香和精液产生以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为物质基础5. 雉鸡的饲养分为育雏期、育成期、种用期三个阶段。
B1. 特种经济动物按用途分为毛皮动物、药用动物、观赏动物、肉用动物、实验动物和伴侣动物六类。
2. 举出7种鹿的常见品种:梅花鹿、马鹿、白唇鹿、坡鹿、黑麂、水鹿和驼鹿。
3. 乌骨鸡的四种常见传染病是新城疫、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和禽流感。
4. 鹿的配种方法包括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两种,其中自然交配的最佳配种方式是单公群母。
5. 幼鹿的饲养目的是提高仔鹿成活率,减少疾病发生,加快育成鹿的生长。
C1. 特种经济动物按自然属性分为特种兽类、特种珍禽、特种水产和特种昆虫四类。
2. 麝香和精液产生以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为物质基础,公麝在泌香期和配种期特别需要甘氨酸、蛋氨酸和含硫氨基酸。
3. 在公鹿繁殖过程中,分别包括配种期、越冬期和生茸期三个重要时期。
4. 雉鸡的常见普通病有鸡白痢、禽巴氏杆菌病、曲霉菌病、硒缺乏症和生物素缺乏症。
5. 麝香具有通诸窍、开经络和透肌骨等药用价值。
D1. 我国麝共有5种,包括林麝、马麝、原麝、黑麝和喜马拉雅麝,其中林麝是饲养的主要品种,其次是马麝。
2. 在母鹿在繁殖过程中,包括配种期、妊娠期和产仔哺乳期三个重要时期。
3. 公鹿的饲养目的是获得高产、优质的鹿茸和种用价值较高的种公鹿。
母鹿的饲养目的是保证母鹿健康,提高繁殖力。
4. 难产的治疗方法有充气助产法、按摩挤压法和破卵助产法三种5. 根据鸡马立克氏病病变发生部位和临床症状,分为神经型、内脏型、眼型和皮肤型。
动物疫病防治员(高级)复习题(附参考答案)

动物疫病防治员(高级)复习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下列是禽流感病毒英文简写的是()。
A、AIVB、IVC、VID、AA正确答案:A2、人畜共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哪几个方面()。
A、传染源特征B、传播途径特征C、易感动物和易感人群特征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3、疫点、疫区、受危胁区和封锁令由()划定公布。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B、市地畜牧兽医行政部门C、省畜牧兽医行政部门D、农业部正确答案:A4、兽医处方笺应当记载下列事项:( )、开具处方日期及开具处方执业兽医注册号和签章。
A、畜主姓名或动物饲养场名称B、动物种类、年(日)龄、体重及数量;(三)诊断结果C、兽药通用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及休药期;D、以上三项正确答案:D5、犬无明显的腹痛症状,腹腔有较多积液,腹底部穿刺,腹腔穿刺液混浊,离心,沉淀物显微镜下可见大量白细胞、脓球和细菌。
则该犬最可能患的疾病是()A、急性弥漫性腹膜炎B、肝硬化C、膀胱破裂D、慢性弥漫性腹膜炎正确答案:D6、病料正确的保存方法,是病料保持()或接近新鲜状态的根本保证。
A、新鲜B、病理C、送检D、染病正确答案:A7、牛皮下注射的部位一般宜选择在()A、颈部中、下1/3交界处B、颈中部C、股内侧D、颈部上1/3、中交界处正确答案:D8、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治疗可用抗生素或()药物防制继发感染。
A、抗真菌B、抗病毒C、抗寄生虫D、磺胺类正确答案:D9、()也就是不要让易感动物与传染源接触,并且进行预防接种,对于控制传染病的流行能起很大作。
A、保护易感动物B、消毒C、预防D、治疗正确答案:A10、纯净甘油50份,生理盐水50份,混合后,经高压灭菌得到的是50%()缓冲液。
A、甘油磷酸盐缓冲液B、甘油缓冲液C、生理盐水缓冲液D、甘油生理盐水正确答案:D11、MD的预防和控制是一个较复杂的技术过程,安全防范MD,应当通过()来实现,仅仅依靠以疫苗接种为主体的生物防预体系的建立,而忽略环境卫生及动物的遗传因素等都可能造成免疫失败。
特种经济动物疾病防治作业

练习作业参考第一章犬、猫的生物学特性1.经济动物疾病学的概念?2.犬的生物学特性有哪些?3.猫的生物学特性有哪些?第二章临床诊断技术1.犬猫等宠物疾病临床诊断技术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对建立正确的诊断?2.常见姿势异常有哪些表现?其临床意义如何?3.眼结膜颜色变化及其临床意义?4.呕吐检查的内容有哪些?呕吐检查在犬猫疾病诊断中有何意义?5.排粪动作及粪便检查的内容、异常现象及其临床意义?6.临床上如何判断心脏功能的好坏?7.犬猫等宠物肺部听诊音有何特点,常见的病理性呼吸音的种类、性质及其临床意义第三章实验室检验技术1.掌握各种常见实验室诊断的方法及诊断意义。
2.血液的采集及处理方法。
3.血常规检验、血液生化检验、尿常规检验、粪常规检验的操作方法及诊断意义。
第四章传染病1.犬、猫传染病的综合防制措施有哪些?2.区别诊断犬传染性肝炎(ICH)与犬瘟热。
3.犬瘟热病的概念、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措施。
4.犬细小病毒病的概念、类型、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特征、诊断和防制措施。
5.猫瘟热的概念、临床特征、病理变化、治疗原则6.猫弓形体病的概念、临床特征、病理变化、治疗原则7.猫传染性贫血的概念、临床特征、病理变化、治疗原则8.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9.免疫接种、坏死杆菌病的概念10.犬传染性肝炎的概念、临床特征、治疗原则11.狂犬病及临床特征12.肉毒梭菌中毒症的概念及临床特征13.皮肤真菌病的概念、临床特征、诊断要点14.水貂瘟的概念、病理特征、诊断要点、防治措施15.水貂阿留申病的概念、病理特征、诊断要点、防治措施16.水貂病毒性肠炎的概念、病理特征、诊断要点、防治措施17.狐狸自咬病的概念、临床特征18.观赏鸟发生新城疫病时,应采取哪些防制措施19.观赏鸟痘病毒是怎样感染观赏鸟的,疾病特征是什么?怎样预防?20.鹦鹉热是由什么病原体引起的?临床主要症状是什么?怎样诊断和预防?第五章寄生虫病1.寄生虫感染宠物常有哪几种途径?2.蛔虫的致病作用有哪些3.常见的寄生虫性皮肤病的概念、临床特征4.犬是犬恶心丝虫病的概念及临床主要症状5.犬、猫患肺毛细线虫病时,临床主要出现什么症状,6.犬、猫常寄生哪些绦虫?其致病作用有哪些?怎样进行防治?7.如何防治犬、猫弓形虫病?8.犬、猫患螨疥病时,主要症状是什么?怎样诊断与防治?9.发生犬、猫寄生虫病时,采取哪些综合性防制措施?10.犬疥螨病的概念及临床特征11.如何防治球虫病?第六章内科疾病1.咽炎的概念、主要症状、诊断要点、治疗原则2.肠阻塞的概念、主要症状、诊断要点、治疗原则3.肠痉挛的概念、主要症状、诊断要点、治疗原则4.胃肠炎的概念、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5.肠套叠的概念及临床特征6.支气管肺炎的概念、热型、临床特征、诊断要点、治疗原则7.支气管炎的概念及临床特征8.间质性肺气肿的概念及临床特征9.大叶性肺炎及临床特征10.动物贫血的原因、分类、临床特征、诊断要点、治疗原则11.心力衰竭的概念、临床特征、诊断要点12.泌尿器官疾病的临床症状、诊断要点13.血尿的概念、临床特征、诊断要点、治疗原则14.肾炎的概念、临床特征、诊断要点、治疗原则15.膀胱炎的概念及临床特征16.中暑的概念、诊断要点17.脑膜脑炎的治疗原则、临床特征18.动物营养代谢病的发生特点19.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B1缺乏症的临床特征。
特种经济动物学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1.特种经济动物的概念【狭义的经济动物是指除家畜、家禽以外,由人类饲养和保护,其本身或其产品有较高经济价值又有不同生物学特性的一类由野生变为驯养的动物。
【特种经济动物:人们习惯上把具有某种特殊经济性状且价值很高的经济动物称为特种经济动物;通常是指具有特殊的药膳用、毛皮用、肉蛋用和观赏用等价值,并能产生较高经济效益的动物。
【任何一种动物的养殖要发展成一种产业,都必须经历抓捕驯化、小群饲养、适度规模养殖和集约化生产四个阶段。
【在经济动物的生产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市场不规范,炒种倒种现象十分严重。
二是研究工作相对较少,品种选育、繁殖、饲料加工、畜禽舍设计与规划、环境控制等养殖技术的水平相对较低。
三是产品加工相对落后,产品规格化程度低,销售渠道不畅,常因产品无法转化,造成价格暴跌,挫伤养殖户的积极性。
四是缺乏正确的宣传和引导,【稳定毛皮动物饲养,积极发展药用、肉用动物,加快发展伴侣动物和观赏动物,是未来我国经济动物的发展趋势。
复习思考题:1、特种经济动物的定义。
2、特种经济动物的分类方法3、特种经济动物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4、促进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应采取的措施【鸽子属脊索动物门,鸟纲,鸽形目,鸠鸽科,原鸽属,家鸽种。
【按家鸽经济用途分类大体可分为肉用、通信、观赏(体态、羽色多种多样)三大类。
【《鸽经》是清代一部记载鸽子的专著。
【乳鸽肉质细嫩味鲜美,蛋白质和能量均居多种肉食之首,鸽肉易消化,吸收率高。
素有“一鸽胜九鸡”的美誉。
【繁殖力:年度要求繁殖12只以上。
雏鸽30日龄体重在500g左右【贺姆鸽:其肉质好,产仔多,耗料少。
以其耐粗放善孵育而优于其他良种。
【石歧鸽:耐粗放,性温驯,骨软,肉嫩,味美【杂交王鸽:利用杂交优势易生产商品乳鸽,但遗传不稳定,易发生品种退化,必须不断进行选育,以保证其优良性状的稳定遗传。
【引种肉鸽时请注意以下几项原则:①不买杂交一代的商品鸽②要求公鸽体重700—900克,母鸽体重650—750克,30日龄乳鸽500克以上③不买3年以上的种鸽④注意当地是否有疫情【保健沙中需加3%一5%的食盐,每只每天给盐量不超过0.2克。
特种动物饲养管理复习资料

绪论一、名词解释:1. 特种经济动物:具有某种特殊经济性状且价值很高的经济动物。
P1二、填空:特种经济动物的价值:药膳用、毛皮用、肉蛋用和观赏用。
按动物的用途可将特种经济动物分为毛皮动物类、药用动物类、观赏动物类和伴侣动物类。
三、简答1. 特种经济动物的特点答:P1 1.有地域的特异性,即特种经济动物对生活环境有特殊的要求,因此在地域分布上表现出一定的特异性。
2. 其特异性具有相对性,即有些动物在某一区域是特种经济动物,而在另一区域则是传统养殖品种。
3. 驯化历史较传统家畜禽晚。
4.有特殊的价值,如药膳用(鹿、麝、蝎子)、毛皮用(水貂、狐狸)、肉蛋用(肉鸽、牛蛙)和观赏用(猫狗等宠物)2. 发展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的意义答:P3 1. 发展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2. 发展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是当前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3.增加出口创汇,支援国家建设4.有利于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
3. 特种经济动物存在的困难和问题P4 (发展措施也可根据这几条来讲)1. 评价标准不明确,市场不规范。
2. 品种繁育,饲料加工,环境控制等方面的研究不足。
3. 特种经济动物产品加工落后,销售不畅。
4. 缺乏正确引导,生产稳定性差。
4. 促进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发展的措施1. 建立良种繁育体系,提高品种质量2. 增加科技投入,促进规模化生产3. 加大产品开发力度,提高经济动物产品的市场占有力。
第一篇第一章鹿一、名词解释茸鹿:凡是生产的鹿茸有药用价值的鹿称为茸用鹿或茸鹿毛桃:梅花鹿公鹿生后第二年长出锥形角。
保姆鹿、代养母鹿:当初生仔鹿得不到亲生母鹿直接哺育时,可为它寻找一性情温顺、母性强、泌乳量高的产仔母鹿作为保姆鹿。
能哺乳非亲生仔鹿的产仔母鹿叫代养母鹿。
断奶仔鹿:P16 从断奶到当年年底的仔鹿。
育成鹿:生后第二年的幼龄鹿。
二、填空1. 鹿分类地位:哺乳纲、偶蹄目、反刍亚目、鹿科2. 我国共9属15种,梅花鹿、马鹿、驯鹿、麋鹿等P63. 养鹿主要目的:获取鹿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种经济动物疾病防治学消毒:是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死或消除环境中致病微生物达到无害化。
消毒的种类:疫源地消毒(分为临时消毒终末消毒),预防性消毒免疫接种:是指激发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抵抗力,使易感动物转化为不易感动物的一种手段。
免疫接种的途径:注射(静脉注射,皮下注射和,皮内注射、肌肉注射)、点眼、滴鼻、刺种、擦涂,饮水等免疫接种的一般原则1.确定疫苗免疫程序: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按照免疫程序执行,才能更好地发挥免疫作用,有效地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制定免疫程序要考虑如下因素1.充分掌握各种疫苗的免疫时间和各种疫苗接种的间隔期。
2.要按照传染病流行季节和接种疫苗后抗体维持时间的长短,确定免疫的时机。
3.母源抗体的水平4.动物的健康状态和对生产能力的影响5.疫苗的种类和各种疫苗间的相互干扰作用6.免疫接种的方法和途径。
2.选择免疫疫苗种类:用于预防动物传染病的疫苗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灭活苗,是病毒或细菌灭活后制成;一类是活毒疫苗或弱毒疫苗,是用毒力较弱一般不会引起发病的活的病毒或细菌制成。
弱毒疫苗按生产过程不同,又分为湿苗及冻干苗2种,一般来说湿苗的生产及使用简便,但不能长时间保存;而冻干苗却相反,制造过程较复杂,但保存期长,一般可以保存2年左右。
3.确定疫苗免疫途径:免疫接种的途径有多种,包括点眼,滴鼻,刺种,羽毛囊涂擦,擦肛,皮下或肌内注射,饮水,气雾,拌料等,在生产实践中应根据疫苗的种类,性质,疾病特点及使用的方便性和经济性等多方面考虑来选择最佳的免疫接种程序。
4.接种剂量与接种时间:最好按照厂家的推荐剂量进行接种。
疫苗接种量低于常规剂量将达不到所需要的免疫水平。
但也不能片面追求免疫剂量,剂量过大可引起免疫无反应性或免疫麻痹,过量的疫苗基质还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5.疫苗的使用:使用疫苗时应该于临用前才由冰箱中取出,稀释后尽快使用。
稀释疫苗时必须使用合乎要求的稀释剂,除个别疫苗要用特殊的稀释剂外,一般用于点眼滴鼻及注射的疫苗稀释剂是灭菌生理盐水或灭菌蒸馏水。
稀释疫苗时,应该用注射器把少量的稀释剂先加入疫苗瓶中,充分振摇使疫苗均匀溶解后,再加入其余的稀释剂。
接种时,吸取疫苗的针头要固定,注射时做到一只一针,以避免通过针头传播病原体。
免疫接种的注意事项:1)免疫接种应于动物健康状态良好时进行,若在发病的动物群使用疫苗时,除了那些已证明紧急预防接种有效的疫苗外,不应进行免疫接种2)免疫接种时应注意接种器械的消毒,注射器、针头、滴管等在使用前应进行彻底清洗消毒。
接种工作结束后,应把接触过活毒疫苗的器具及剩余的疫苗浸入消毒液中。
以防散毒。
3)接种弱毒活菌苗前后各5 d,动物应停止使用对菌苗敏感的药物,接种弱毒疫苗前后各5d,应避免用消毒剂饮水。
4)同时接种一种以上的弱毒疫苗时,应注意疫苗间的相互干扰,以免使疫苗的功效降低,重者导致免疫失败。
5)做好免疫接种的详细记录,记录内容至少应包括:接种日期、动物的品种、日龄、数量、所用疫苗的名称、厂家、生产批号、有效期、使用方法、操作人员等,以备日后查询6)为降低接种疫苗时对动物的应激反应,可在接种前1 d用0.0025%维生素C拌料或饮水。
7)疫苗接种后应注意动物的反应,有的疫苗接种后会继发引起相应疾病的症状,应及时进行对症处理常用治疗技术:注射给药(注射给药是防治动物疾病时最常用的给药技术)口服给药(口服给药是动物常用的给药方法之一)感染:又称传染,是病原体对动物体的一种寄生过程,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并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反应。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动物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传染途径:垂直传播水平传播:直接传播间接传播传染病的发展过程:潜伏期(最危险),前驱期,明显期(发病期),转归期(恢复期)炭疽病: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炭疽病遍发于世界各地,常呈现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最典型症状自然孔出血,血液不易凝固呈煤焦油状,可视黏膜发绀,尸僵不全。
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的细菌引起的各种疾病的总称。
猪仔猪副伤寒,禽鸡白痢,马副伤寒,牛羊副伤寒巴氏杆菌病:又称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常以败血症和出血性炎症为主要特征,多与其它疾病混合感染或继发。
猪-猪肺疫;牛-出血性败血病;禽-禽霍乱布鲁氏菌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波浪热或波状热。
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兽共患性全身传染病。
损伤生殖系统造成流产,死胎,畸形,不孕。
成年动物易感,牛羊鹿易感。
犬瘟热:有犬瘟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呼吸系统,消化系统。
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眼结膜炎,发热,鼻锻龟裂,腹泻,粪便混血恶臭粘液状,眼鼻分泌物增多。
伪狂犬病:又名阿氏病,传播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胎盘,乳汁,交配,擦伤的皮肤。
狂犬病:特征表现为恐水,又称恐水病,疯狗病。
人兽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
神经表现明显,全身麻痹痉挛。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表面或血浆中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性传染病。
主要症状黄疸,贫血,黏膜苍白,发热,血尿,。
口蹄疫(五号病):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的急性传染病。
最主要的病理变化“虎斑心”,主要症状是在舌面,齿龈,嘴唇,口腔粘膜,鼻镜出现大小不同的水疱,水疱通常会破溃,破溃后结痂,结痂面常有红色糜烂,水疱还会蔓延至蹄部,蹄部水疱也会破溃结痂导致跛行。
水貂病毒性肠炎:又称泛白细胞减少症或传染性肠炎,是以出血坏死及急剧下痢,白细胞高度减少为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急性型典型特征:主要表现为高烧,下痢,排出混有血液,粘液(多呈乳白色,少呈鲜红色或红褐色甚至黄绿色)的水样便,或脱落肠黏膜样的稀便,有的出现管型(粘液管)便,白细胞高度减少,所以称泛白细胞减少症。
慢性型典型特征:病貂耸肩弯背,被毛蓬松,眼睁不圆,有的眼裂变窄,眼成斜视,排粪频繁但量少,粪便为液状,常混有血液,呈灰白色,粉红色或绿色。
自咬症:长尾肉食动物多见念珠菌病:俗称鹅口疮,是由念珠菌引起的一种以皮肤或黏膜(尤其是消化道黏膜)上形成乳白色凝乳样或黄色假膜样病变。
特效药,制霉菌素。
鸽毛滴虫病有类似症状。
传染性支气管炎:1.呼吸型:病鸡常看不到前躯临诊症状,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并迅速波及全群。
4周龄以下的鸡常表现伸颈,张口呼吸,喷嚏,咳嗽,啰音,全身衰弱,精神不振,食欲减少,羽毛松乱,昏睡,翅膀下垂。
个别鸡鼻窦肿胀,流黏性鼻液眼泪多。
逐渐消瘦,健康鸡发育不良。
5~6周龄以上鸡,突出的临诊症状是罗音,气喘和微咳,同时伴有减食,沉郁或下痢等。
成年鸡出现轻微的呼吸道症状,产蛋鸡产蛋量下降,并产软壳蛋,畸形蛋,鸽子蛋或粗壳蛋,蛋的质量变劣,蛋白稀薄如水样,蛋黄和蛋白分离以及蛋白黏着于壳膜表面。
部分病鸡经常归巢而不产蛋,即所谓“伪产蛋鸡”出现生假蛋现象。
2.肾型:多发生于2-4周龄的鸡,呼吸道临诊症状轻微或不出现,或呼吸临诊症状消失后,病鸡极度沉郁,连续排白色水样粪便,迅速消瘦,饮水量增加。
剖检主要病变是花斑肾,切开后有石灰渣样物流出,肾小管,输尿管因尿酸盐沉积而扩张。
严重病例,尿酸盐沉积可见于其他器官表面。
3.腺胃型:临诊表现主要为发育停滞,腹泻,消瘦。
剖检主要病变是腺胃肿大胃壁增厚,胃黏膜水肿,充血,出血,坏死,肠道内粘液增多,法氏囊,脾脏等免疫器官萎缩。
鸽瘟:由Ⅰ型副黏病毒引起的,主要症状观星状。
马立克氏病:肿瘤性疾病。
鸭病毒性肝炎:鸭病肝炎病毒引起的主要损害肝脏,表现为肝脏的变黄变脆。
球虫病:是在高温多雨季节由于肠道感染一种或多种球虫引起动物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内发生的以肠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原虫病。
典型症状为便血血痢球虫的生活史:孢子生殖(外生性发育),裂殖生殖(内生性发育,无性生殖),配子生殖(内生性发育有性生殖)。
球虫单宿主寄生。
绦虫:双宿主寄生,幼虫成为囊尾蚴。
弓形虫病:是由龚地弓形虫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主要损伤生殖系统造成流产。
肝片形吸虫病:是由肝片形吸虫寄生于动物肝脏,胆管引起的人兽共患病。
小叶性肺炎:又称支气管肺炎或卡他性肺炎,发生位置主要为肺小叶,表现为弛张热。
大叶性肺炎:又称纤维素性肺炎或格鲁布性肺炎,发生位置主要为整个肺叶或几个肺叶。
临床上以稽留热,铁锈色鼻液为特征。
大叶性肺炎的病理过程:1.充血水肿期:肺毛细血管扩展充血,肺泡和支气管内积有大量白细胞和红细胞,剖解肺增重,暗红色,挤压有红色泡沫状液体流出。
2.红色肝变期:大量红细胞,纤维蛋白及脱落的上细胞充满肺泡及细支气管,质地坚实如肝脏。
剖解肺叶肿大,暗红色,切面干燥,粗糙颗粒状,近似肝脏。
3.灰色肝变期:肺叶切面为斑纹装呈大理石样,剖解肺肿胀,切面干燥,充血消退,红细胞大量溶解消失,实变区颜色由暗红色变为灰白色,投入水中完全下沉。
出现高稽留热,铁锈色鼻液。
4.溶解吸收期:肺泡内积存的纤维蛋白可经嗜中性粒细胞崩解后释放出的蛋白溶解酶液化,分解为可溶性蛋白质和分解产物,被吸收或排除。
胃肠炎:胃炎和肠炎相伴发生的一种疾病仔兽消化不良:哺乳期仔兽发生的以腹泻,奶酪样粪便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仔兽消化不良粪便中有机酸及氨含量变化:单纯性消化不良时,粪便内由于含有大量低级脂肪酸,故呈酸性反应。
中毒性消化不良时,由于肠道内腐败菌的作用致使腐败过程加剧,粪便内氨的含量显著增加,呈现碱性。
瘤胃积食:采食过多的粗纤维饲料或容易膨胀的草料。
瘤胃臌气:采食了大量易发酵产气的饲料。
分为泡沫性和非泡沫性。
创伤性心包炎:是由于坚硬而锐利的金属异物穿透心包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化脓腐败性炎症过程,包括心包壁层和脏层的炎症,常伴发横膜炎,胸膜炎及腹膜炎,有时伤及到肝脏,脾脏,肺脏及心脏。
反刍动物,鹿常见。
尿湿症(湿腹症):排尿困难,频频排尿,阴茎尿道肿胀,敏感,尿道口红肿。
尿结石:排尿困难,尿频,呈点滴状或淋漓状排出。
孕中断的一种疾病。
类型:排出:死胎,活胎不排出:浸溶,干尸化疝:是指腹部的内脏从异常扩大的自然孔道或病理性破裂孔脱至皮下或其他解剖腔的一种常见病。
常见疝的种类特点营养代谢性疾病是营养性疾病和代谢障碍性疾病的总称。
营养性疾病是指动物所需的某类营养物质缺乏或过多(包括绝对性的和相对性的)所致的疾病。
代谢障碍性疾病是指因机体内的一个或多个代谢过程异常,导致机体内环境紊乱而引起的疾病。
维生素A缺乏症:是由维生素A或其前体(胡萝卜素)缺乏或不足所引起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上皮角质化,夜盲。
维生素D缺乏症:又称佝偻病。
佝偻病与软骨病的区别是佝偻病发生于幼龄,软骨病发生于成年。
硒-维生素E缺乏症:又称白肌病。
维生素C缺乏症:又称红爪病。
临床症状为发病初期,仔兽四肢水肿,关节粗大,趾垫肿胀,随后,貂脚趾出现疱疹状病灶,潮红水肿,甚至蔓延到腹部,臀部,肩胛部,破溃,严重时会烂掉趾爪尾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