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禁毒防艾教案
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一)

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一)
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是为了让青年学生认识到毒品和艾滋病的危害性,从而增强他们的预防意识。
本教案将会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观察反思毒品对人的伤害
1. 邀请专业人士讲解毒品的种类、构成以及对人的危害。
2. 观看宣传片,了解毒品滥用后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的破坏。
3. 施加学生的反应和感受,让他们就如何预防毒品向家人和朋友提出建议。
二、认识并预防艾滋病危害
1. 通过讲座,了解艾滋病的传播方式、预防方案。
2. 在家庭、社区中学习如何协助感染艾滋病的亲友,并尽力避免道德背离,避免对感染者的歧视和排挤。
3. 组织志愿者团队,为感染者提供可靠的帮助和关心。
三、社区反毒防艾宣传工作
1. 观看社区反毒防艾宣传视频,了解互相帮助对经济、身体和心理造成的损害。
2. 参加社区反毒防艾宣传主题活动,了解社区对毒品滥用和艾滋病感染具有的风险。
3. 分析社区信息,讨论针对毒品滥用和艾滋病感染的防治对策,撰写防治论文或寻找社区合作机会。
通过此教案的实施,学生将会深刻认识到毒品和艾滋病对人的危害,
提高他们的预防意识,从而实现来化解一些矛盾。
同时,学生也将会逐渐形成反对毒品和艾滋病的意识,积极参与社区宣传,做好预防工作,让社会充满阳光、积极和向上的力量。
禁毒防艾教案

禁毒防艾教案班级:高三(1)班课时:1课时(45分钟)教案主题:禁毒防艾教案目标:1. 学生了解毒品和艾滋病的危害性;2. 学生了解禁毒和防艾的重要性;3. 学生学会正确拒绝毒品和保护自己免受艾滋病侵害的方法;4. 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责任心。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用图片和视频展示毒品和艾滋病的危害性,引发学生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
二、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对毒品和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包括毒品的种类、危害性,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等。
三、案例分析(10分钟)教师给学生分发几个相关案例,让学生小组讨论并展示讨论结果。
案例内容包括一个人染上艾滋病的原因和后果,一个年轻人染上毒品的经历以及其对他自己和家庭的影响等。
四、拒绝毒品和防艾技巧培训(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拒绝毒品和防艾的技巧,并给学生示范演练,学生进行模仿。
五、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提醒学生要时刻保持警惕、远离毒品和艾滋病。
教学重点:1. 学生了解毒品和艾滋病的危害性;2. 学生学会正确拒绝毒品和保护自己免受艾滋病侵害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毒品和艾滋病的危害性,认识到自己应该远离毒品和做好艾滋病的预防工作。
教学手段:图片、视频、案例分析、示范演练。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的结果,了解学生对毒品和艾滋病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同时,设立小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延伸:学生可以通过进行小组演讲或者参加校园活动等方式,将学到的知识传播给其他同学,加强宣传与教育的力度。
禁毒防艾班队主题教案

禁毒防艾班队主题教案第一篇:禁毒防艾班队主题教案禁毒防艾中队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知道吸毒成瘾会导致艾滋病,如何预防艾滋病。
3、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
【重点难点】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如何预防艾滋病。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学生观看禁毒教育宣传片光盘,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吸毒摧残人生: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吸毒者会自伤、自杀、自残。
2.吸毒毁灭家庭: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二)、进一步了解毒品及艾滋病的相关知识1.毒品的种类。
2.毒品的危害。
3.如何预防艾滋病。
(三)、讨论小学生如何防止吸毒?1.交流收集的资料。
2.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小学生如何防止吸毒?(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即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
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四)、教师总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
预防艾滋,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时刻记住,一旦染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毒品这东西碰都不能碰。
(五)、作业:1.制作禁毒防艾宣传手抄报。
2.写一篇禁毒防艾的学习心得。
第二篇:禁毒防艾班队会活动教案“认识毒品危害,一生远离毒品”班队会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禁毒防艾教案

禁毒防艾教案教案标题:禁毒防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毒品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危害。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反毒意识,增强抵制毒品的能力。
3. 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防艾意识。
教学内容:1. 第一课:毒品的危害- 毒品的定义和分类- 毒品对个人身体和心理的伤害- 毒品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危害- 毒品在社会上的现象和危害2. 第二课:禁毒宣传与教育- 禁毒法律法规及其执行- 禁毒宣传教育的重要性与方法- 如何正确拒绝毒品的诱惑- 身边禁毒典型事例的分享与讨论3. 第三课:艾滋病的认识与预防- 艾滋病的定义和传播途径- 如何正确预防艾滋病的感染- 理解并尊重艾滋病患者的权益和需求- 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普及与宣传4. 第四课:禁毒与艾滋病的关联- 毒品注射与艾滋病的传播- 毒品滥用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影响- 禁毒与艾滋病防治的相关政策与措施- 学生制定参与禁毒与艾滋病防治活动的计划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毒品和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信息。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形式,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3.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禁毒宣传和艾滋病防治相关活动,通过亲身经历感受禁毒和艾滋病防治的重要性。
4. 多媒体辅助: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教学评估:1. 组织学生完成禁毒与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问答测试,检查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参与禁毒宣传和艾滋病防治活动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实际行动能力和态度转变程度。
3. 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或个人写作,评估学生对于禁毒与艾滋病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4. 结合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学习反馈,评估教学效果并做出相应调整。
教学资源:1. 教材:相关毒品和艾滋病防治方面的教材、教辅资料。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设备用于播放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
3. 禁毒宣传资料:海报、手册、视频等宣传资料。
禁毒教案初中2018

禁毒教案初中2018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毒品,健康成长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
二、教学重点1. 毒品的危害。
2. 如何抵制毒品。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刻理解毒品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毒品的决心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刻理解毒品的危害。
3. 视频教学法:观看禁毒教育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毒品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
2. 毒品危害部分:(1)讲解毒品的危害,包括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2)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刻理解毒品的危害。
3. 如何抵制毒品部分:(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2)教育学生遵守法律法规,自觉抵制毒品。
4. 禁毒教育视频观看:观看禁毒教育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5. 总结与反思:(1)引导学生总结毒品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培养学生自觉抵制毒品的决心和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毒品危害的认识程度。
2. 学生自觉抵制毒品的决心和能力。
3. 学生遵守法律法规的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禁毒宣传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邀请禁毒志愿者来校讲座,增加学生的禁毒知识。
3. 开展禁毒主题班会,强化学生的禁毒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深刻理解毒品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培养学生自觉抵制毒品的决心和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做出贡献。
禁毒防艾 教案

禁毒防艾教案教案标题:禁毒防艾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毒品和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2.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毒品和艾滋病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
3. 培养学生拒绝诱惑、远离毒品和艾滋病的能力。
4. 提高学生预防毒品和艾滋病的意识。
教案内容:一、引入(10分钟)1. 利用图片、视频或实例引起学生对毒品和艾滋病的认识和兴趣。
2. 发起问答,激发学生对主题的思考。
二、毒品知识介绍(15分钟)1. 讲解什么是毒品和常见的毒品种类。
2. 讲解毒品的危害,包括对个人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的影响。
三、艾滋病知识介绍(15分钟)1. 简要介绍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2. 强调正确使用避孕措施的重要性,以预防艾滋病和其他性传播疾病的传播。
四、探讨毒品和艾滋病的危害(20分钟)1. 学生小组讨论毒品和艾滋病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危害。
2. 每个小组展示讨论结果,交流和分享。
五、如何拒绝毒品和艾滋病的诱惑(20分钟)1. 分析常见的毒品和艾滋病诱发因素。
2. 分角色扮演情境,学生们表演如何拒绝诱惑和拒绝毒品和不安全行为。
六、预防毒品和艾滋病的重要性(10分钟)1. 强调预防胜于治疗的原则。
2. 分享成功的预防毒品和艾滋病案例,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远离毒品的信念。
七、总结和复习(10分钟)1. 概括本节课的学习要点,强调学生对毒品和艾滋病的正确认知。
2.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持续保持对毒品和艾滋病的预防意识。
教案评估:1. 在教案中设立问题,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
2.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并提供及时反馈。
3.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文章或制作海报,总结学习到的关于禁毒防艾的重要性。
教案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社会活动,如参观禁毒防艾宣传展览等。
2.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或学校相关组织的志愿者活动,提高对禁毒防艾工作的参与度。
3. 定期组织主题讲座或座谈会,邀请专家为学生提供更深入的禁毒防艾知识。
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

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教案一:时间:40分钟地点:班级参与者:全班学生教学目标:1. 了解禁毒和防艾的重要性。
2. 掌握预防毒品和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3.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拒绝不良诱惑的能力。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 (5分钟)教师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你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它们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你们知道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如何传播?步骤二:知识讲解 (2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讲解以下内容:1. 毒品的种类和危害:向学生介绍常见的毒品种类,如大麻、冰毒、海洛因等,并详细讲解它们对身体、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2. 艾滋病的预防知识:向学生介绍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如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并强调正确的预防方法,如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共用注射器等。
步骤三:案例分析 (1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毒品和艾滋病在社会上的案例及其对当事人和家庭的影响。
- 某些人是如何误入毒品和艾滋病的陷阱的?步骤四:自我保护技能学习 (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并总结出以下的自我保护技能:- 对于毒品和艾滋病宣传中的谎言要保持警惕,要学会辨别真相。
- 坚定立场,拒绝毒品和不良行为的诱惑。
- 学会拒绝邀请,不轻易接受陌生人的赠品和邀约。
步骤五:总结 (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所学内容,并强调参与禁毒和防艾的重要性。
扩展活动:1. 学生可以开展禁毒和防艾主题的宣传活动,如制作海报、写文章或进行宣讲等。
2. 鼓励学生与家人分享今天所学的知识,提高家庭的意识和保护能力。
评估方式: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主动提问的能力,结合学生的小组讨论情况进行评估。
幼儿园大班禁毒防艾教案13篇

幼儿园大班禁毒防艾教案13篇《幼儿园大班禁毒防艾教案13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第1部分禁毒防艾的教案一【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它有什么危害,教育他们怎样自觉防范,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防微杜渐,远离毒品,塑造美好人生.(2)通过班务对话,使学生了解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中的有关知识,增强法律意识.二【教学准备】(1)提前一星期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毒品的相关内容和涉及到的法律法规.(2)制作演示文稿.【活动形式】生生、师生对话、讨论、交流,教师小结三【教学过程】教师:今天我们班会课的主题是远离毒品,珍惜生命.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些同学可能不以为然,认为与我无关.然而,近几年来,毒品已经进入学生中间,你们即将进入中学,为了更好增强防御能力,我们就要了解毒品以及的危害.1、课件出示:认识毒品师: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那些呢?谁能说一说呢?(指名回答)鸦片、海洛因学生:我查找过的资料,毒品,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学生:我们经常见到和听到的最主要的毒品好像有鸦片、吗啡、海洛因、摇头丸、可卡因、大麻等.学生:许多药品如果服用不当也会变成精神毒品呢!常见的有“舒乐安定片”、“安非他明”、含可待因的“止咳糖浆”等.目前,这1类毒品因作为医药品经常使用于疾病治疗方面,所以常常被人们忽略]放松警惕,导致长期服用,形成毒癖,危害自身健康.师: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谈话.)2、出示画面二:毒品的危害.师:毒品给自己、家庭和社会乃至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并且青少年已成为毒品的主要受害者.据国家禁毒委员会统计,目前我国的吸毒者中,35岁以下青少年占全部吸毒者的851%.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复杂多样,如不健康心理、好奇、同伴和朋友的劝诱、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但对毒品无知,是他们误入毒海的1个最常见的原因,同学们把你查到的有关内容说一说,让大家一起来了解.学生1:对毒品无知、好奇:有1个初三年级的学生,为考个好高中,每天学习、复习到很晚,感觉很疲劳.这时,有人拿来一点“白粉”,告诉他:“吸了这个就能精神百倍.”孩子信以为真就吸了.结果,没有几天便染上了毒瘾,不仅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身体也全跨了,最后他没有走进理想的中学,而是进了戒毒所.学生2:1个年仅14岁的吸毒者说:“我根本不懂什么是毒品,没有人告诉我毒品有多可怕,我认为吸毒和吸烟一样.”学生3:有一名年轻的医生,接触了很多吸毒者,对他们既憎恨又不解,认为:凡事都能戒断,戒不成是因为没有毅力.他要以身试毒,为他人作出“榜样”.没想到,他吸食毒品后,同样戒断不了,成了海洛因的俘虏.最后,他自杀了,留下一句话:“别学我!”学生4:经受不住他人、特别是“朋友”的劝诱,青少年易受群体影响,盲目结成“哥们儿”或“姐们儿”关系,相互效仿.吸毒亦是如此,许多吸毒的青少年都说:“我是看见别人吸,自己才吸的.”或:“他们吸都没事,我就尝一点,以为不会出问题的.”学生e:寻求刺激:云南省号称“百万富姐”的李某,为寻求刺激,追求不良时尚而染上毒瘾,吸光了全部家产.昔日云南省家喻户晓的“第一火锅女”,如今流浪街头,一无所有.学生5:不健康的逆反心理:有的孩子对老师、家长的告戒置若罔闻,越说毒品不能沾,他就越要去尝尝,最后是自食其果.教师:家庭成员的不良影响:父母吸毒的不良环境使子女吸毒者明显增加,小小年纪便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师:相信这么多触目惊心的吸毒案例会增加同学们对毒品危害的感性认识,那么作为青少年尤其是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预防毒品、远离毒品呢?简而言之,就是说当有人利用不同的形式、打着不同的招牌向你提供毒品时,你会怎样做?学生:直接拒绝,一定要学会说“不”;学生:找借口溜走;学生:提出反对意见或转移话题;学生:秘密报案(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拨打报警电话110);学生: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要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师:我们既然知道了毒品的很多知识,那么我们怎样远离毒品、拒绝毒品?(1)认清毒品的危害,坚定禁毒决心,积极参加禁毒斗争;(2)遵纪守法,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自觉规范日常行为;(3)从日常小事做起,杜绝吸烟、泡吧等不良行为习惯,自觉抵制毒品侵害.教师:毒品危害甚烈,祸国殃民,一朝染毒,断送前程.同学们,为了国家,为了家庭,也为了我们自己,请远离毒品!我希望我们同学从小要有防范毒品的意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我也有理由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毒品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成长的道路越走越顺!第2部分幼儿园活动班会策划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田东县教育系统2012-2014年创建“无毒校园”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按照上级相关要求,真正把禁毒工作任务、措施和责任落到实处,认真做好“不吸毒校园无毒品”的毒品预防教育活动,防止毒品犯罪的渗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三班三生教育活动设计(禁毒防艾)
《相互关爱,共享生命》
设计意图:
1、了解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共同特征,认识毒品的危害,并学会如何远离毒品,如何拒绝毒品,如何防止吸毒。
2、让幼儿知道吸毒成瘾会导致艾滋病,让幼儿学会如何预防艾滋病。
活动目标。
1、了解毒品,认识毒品的危害。
2、知道如何远离、拒绝毒品,如何防止吸毒及预防艾滋病。
活动准备:
有关毒品图片、禁毒宣传图片、演示文稿和录像。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毒品是全球性的灾难,其危害非常大,同时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
不容忽视的是,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温床!
二、毒品及艾滋病相关知识:
1、图片欣赏——认识毒品。
提问:看了这些图片,有什么感受呢?大家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毒品都有哪些?谁能说一说呢?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
2、毒品的共同特征:
(1)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强制性地使吸食者连续使用该药,并且不择手段地去获得它:(2)连续使用有加大剂量的趋势:(3)对该药
产生精神依赖及躯体依赖性,断药后产少戒断症状(即断药后会出现“脱瘾”症状):(4)对个人、家庭、社会都会产生危害性结果。
3、图片欣赏——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吸毒者会自伤、自杀、自残。
(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毒品给自己、家庭和社会乃至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并且青少年已成为毒品的主要受害者。
据国家禁毒委员会统计,目前我国的吸毒者中,35岁以下青少年占全部吸毒者的85·1%.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复杂多样,如不健康心理、好奇、同伴和朋友的劝诱、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
4、图片欣赏——吸毒与艾滋病的关系:
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温床。
这是因为:1)吸毒者常常共用针管、针头,引起艾滋病毒的经血液传播。
吸毒者毒瘾上来,常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凑在一起共用一副注射器,别说消毒,连起码的清洗都来不及。
如果其中有一个人是艾滋病毒感染者,注射器就会被污染,艾滋病毒就会在其他吸毒者中传播。
2)吸毒者的性行为往往是很混乱的,性乱交引起艾滋病毒的经性途径传播;3)吸毒者的体质下降,身体免疫力差,也为艾滋病毒的感染和发病创造了条件。
5、思考讨论并回答:怎样远离毒品?怎样拒绝毒品?怎样防止吸毒?
6、老师小结:
(1)认清毒品的危害,坚定禁毒决心,积极参加禁毒斗争。
(2)遵纪守法,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即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并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自觉规范日常行为。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4)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5)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
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6)从日常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7、吸毒成瘾会导致艾滋病,如何预防艾滋病?(老师讲解)
(1)洁身自爱,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不涉足色情场所,不要轻率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预防艾滋病意识;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尝试吸毒。
(2)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灸,手术。
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纹身,美容。
(3)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的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
(4)注意与艾滋病病人的接触,给艾滋病病人采血及注射时,注射器应采用一次性用品,病人的血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彻底焚烧。
病人的器皿及医用器械要专人专用,如病人的刮胡刀、牙刷、
毛巾、茶杯等应专人专用,排尿、排便后要用肥皂洗手,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活动延伸:
向周围的人宣传毒品的危害及如何预防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