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土壤环境保护规划》基础资料附表(1 6)

合集下载

区域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规划资料收集清单及表格

区域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规划资料收集清单及表格

《XX市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规划》收集资料清单附件:XX市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规划背景资料调查表一、XX市层面调查表表1 XX市2020年人口调查表*化率=城(镇)常住人口/全市(镇)常住人口的比重。

④填表单位:XX市统计局表2 XX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及运行情况(2020年)*二、县(区)区层面调查表*人口*况对内容进行添加,如果没有则填“0”;单位:万元。

**集中式供水指以一个或几个居民点为单元,用管网统一送到各家各户或集中供水点的供水方式;分散式供水指以一户或几户为单元,用手压井、筒井、大口井、集雨、引泉等设施供水,或无设施直接取用河水、溪水、塘水、泉水等。

表6 XX区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调查统计表(2020年)(丰水期)缺乏资料时,氟超标可通过直观调查是否存在因长期饮用当地水造成的氟斑牙、氟骨病患者确定;砷超标可根据水利、卫生部门确定的病区范围,及其是否存在因长期饮用当地水造成的角质化皮肤病患者判断;未经处理,直接取用或供给江河水、湖泊水、水库水、坑糖水、沟渠水等地表水的为饮水不安全,异色或异味严重的为Ⅳ类及超Ⅳ类地表水;异色或异味严重的地下水,开采离污废水排放点或污染河道很近的浅层地下水为污染严重的地下水。

其他饮水水质问题包括直接饮用细菌超标、铁锰超标的地下水等。

⑶饮水不安全人口以其最不利问题进行填表,一般情况下只填一栏;乡镇不安全问题差异较大时可分别填,但不得重复。

表6XX区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调查统计表(2020年)(枯水期)资料确定。

缺乏资料时,氟超标可通过直观调查是否存在因长期饮用当地水造成的氟斑牙、氟骨病患者确定;砷超标可根据水利、卫生部门确定的病区范围,及其是否存在因长期饮用当地水造成的角质化皮肤病患者判断;未经处理,直接取用或供给江河水、湖泊水、水库水、坑糖水、沟渠水等地表水的为饮水不安全,异色或异味严重的为Ⅳ类及超Ⅳ类地表水;异色或异味严重的地下水,开采离污废水排放点或污染河道很近的浅层地下水为污染严重的地下水。

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要求

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要求
第 2 章 评价原则......................................... 6 2.1 科学性............................................ 6 2.2 协调性............................................ 6 2.3 差异性............................................ 6 2.4 层次性............................................ 6 2.5 动态性............................................ 6 2.6 可行性............................................ 7
7
监测、土壤污染调查监测等生态环境数据,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和地下 水调查评价等成果数据。对有矢量数据的成果尽量直接收集矢量数 据,对于没有矢量数据的成果资料进行数字化,统一为二次调查数据 库所采用的 1980 西安坐标系,建立评价基础数据集。
3.3 剖析资源环境突出问题
依据资料收集及基础调查工作,全面分析区域资源环境本底情 况,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资源、土地资源、地质环境、生态保护、 环境安全、经济与社会发展等方面,梳理资源环境要素特点及存在的 突出问题。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是国家出台土地调控政策的重要依据,也 是编制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土规划等空间规划的必要基础性工 作,可为规划方案的形成及合理性评判提供重要支撑。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的基本任务是在区域资源禀赋、生态条件和 环境本底调查等基础上,通过识别国土开发的资源环境短板要素,开 展综合限制性和适宜性评价,判定区域土地综合承载状态,提出区域 土地综合承载力提升对策。

(环境管理)省级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编制大纲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

(环境管理)省级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编制大纲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

附件省级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编制指南1 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指导各省(区、市)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

2 编制原则2.1 落实责任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是组织实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的责任主体,对本行政区域详查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要统筹各方力量、科学安排详查工作,确保按期保质完成任务;要建立工作机制,将详查相关工作的责任分解落实到市级和县级人民政府,确保为详查工作提供必要的、准确的、可靠的基础支撑。

2.2 规范统一各省(区、市)应依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及相关技术文件,编制本行政区域《实施方案》,确保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和规范要求开展本行政区域详查工作。

2.3 上下结合国家和地方上下结合,共同确定本省(区、市)实施方案具体目标和工作任务。

在确保完成国家规定详查任务的基础上,各省(区、市)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求,适当增加调查内容。

2.4 部门协作各省(区、市)环境保护部门牵头,会同财政、国土资源、农业、卫生计生等部门,充分利用各部门已有调查成果,发挥各部门的专业优势,强化部门间协作配合,确保统一有序推进详查工作。

3 编制依据(1)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2)关于印发《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的通知(环土壤〔2016〕188号);(3)省级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4)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系列技术文件。

4 工作准备4.1 人员准备各省(区、市)环境保护部门会同国土资源、农业等部门组织专业人员成立《实施方案》编写组,参与编写的人员应熟悉本行政区域内土壤环境特点和土地利用现状,掌握土壤污染基本状况,了解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情况。

4.2 资料准备各省(区、市)应收集《实施方案》编制所需要的必需资料和辅助资料。

必需资料包括:各省(区、市)相关部门已经开展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更新数据等相关成果及资料;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空间位置遥感核实结果;省、市、县三级环境保护重点监控企业名单;关闭搬迁的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名单;地方已掌握的污染和疑似污染农用地(包括污水灌溉区)的分布;灌区和灌溉水源的信息等。

水土保持规范

水土保持规范
项目区内的水土保持现状:项目区内现有水土保持 设施的类型、数量、保存状况、防治水土流失的效 果等。扩建项目还应详细介绍上一期工程的水土保 持情况(包括水土保持开展情况和存在问题)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项目建设区(开发建设项目建设征地、占地、使用及管辖的地域 )
征占用管
直接相关、必然发生
深度要求:与主体同步,一般为可研。补报方案应 达到初步设计及更深的要求
分期建设项目分期编报水土保持方案
项目概况-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建设项目名称、项目法人单位、 项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应附平面位置图)、建设 目的与性质,工程任务、等级与规模,总投资及土 建投资,建设工期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并附主体 工程特性表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主要内容
水土保持方案的主要内容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的介绍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水土流失预测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主体工程评价及水土保持工程界定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局 典型设计的要求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 保障措施及结论
其他问题
工程建设涉及移民拆迁安置及专项设施改、迁建规 模较小的,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根据移民与占地规 划,在主体工程水土保持方案中提出相应要求,明 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提出水土保持措施布局与设 计,估列水土保持投资;规模较大的,单独编报水 土保持方案
煤电联营、煤电铝等项目,应按行业分别编报水土 保持方案
土弃渣场、取料场的布置、施工组织、施工方法与 工艺等评价。 d)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功能分析与评价。 e)工程建设与生产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 f)结论性意见、要求与建议。
主体选址及布局的要求
选址(线)须兼顾水土保持要求,宜避开生态脆弱区、泥石 流易发区、崩塌滑坡危险区、固定半固定沙丘区,以及易引 起严重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的地区,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水 土流失

涉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生态影响专题报告编制指南(试行)

涉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生态影响专题报告编制指南(试行)
4.2 现状调查 涉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项目,其生态现状调查应严格按照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 19-2011)一级评价要求进 行,调查内容包括评价区域主要生态问题,生态系统类型、结构与功 能,非生物因子特征(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水文及水文地质), 生物多样性现状、国家级和省级保护物种、珍稀濒危物种和地方特有 物种的类型、分布和保护状况等。具体调查内容可依据建设项目影响 特点、涉及自然保护区类型、主要保护对象等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调查方法以野外实地调查为主,卫星遥感监测与文献资料收集 为辅,实地调查应依据国家正式发布的相关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 国家或行业标准、技术规范。实地调查坚持科学性、定量性、代表 性和保护优先性原则,尽可能不损伤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严禁对 国家重点保护物种进行损伤性采样。 4.3 数据分析 生态现状调查中采集的相关数据,必须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数据 记录与汇总、可采用Excel等软件及GIS等技术进行信息管理和制图, 采样、计算失误造成的离群数据和异常值的判断和处理执行《数据的
1 适用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涉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生态影响专题报 告(以下简称《专题报告》)编制的范围、总则、工作程序、主要内 容和技术要求。 本指南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管辖的其他海域内所有涉 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建或改(扩)建项目生态影响专题报告的编 制。涉及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的新建或改(扩)建项目,如需编制生 态影响专题报告的,可参照本指南。 对于涉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工程的变更,应重新编制《专题 报告》。 2 涉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 指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除社区居民传统的生产生活(如
—5—
不得低于1000米范围作为重点评价范围,具体情况可依据项目类型、 影响情况和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的不同而灵活选择。评价时段应包 括施工期与运营初期(3-5年),矿山开采等特殊项目应增加退役期。

规划基础资料收集清单

规划基础资料收集清单

规划基础资料收集清单资料收集主要内容一、文字资料 1、上层次规划资料。

2、规划区土地利用规划(国土局提供)3、最新规划区1:2000 至 1:500 的地形图。

4、其她专业规划包括:《XX 经济分区规划》、《XX 交通规划》、《XX 电力规划》、《XX 电讯规划》等。

5、关于本规划区发展纲要,发展计划与发展定位等相关政府文件及决议。

二、表格资料(调查情况见附表) 1、综合状况 2、人口状况 3、建筑状况 4、道路及交通设施状况 5、土地状况 6、市政设施状况 7、行政部门状况 8、教育设施状况 9、文体设施状况 10、医疗卫生设施状况 11、商业设施状况 12、人防设施状况 13、企业状况 14、规划区仓库调查表 15、规划区人口情况统计表16、规划区劳动力就业状况调查表 17、规划区水利工程设施一览表 18、规划区现状人口性别、年龄状况调查表 19、规划区七岁以上文化程度统计表 20、规划区居住面积情况统计表 21、规划区各类建筑质量调查统计表 22、规划区现状道路广场一览表 23、规划区给排水管网现状一览表 24、规划区供电设施一览表 25、规划区邮政、电讯、广播电视情况调查表 26、规划区绿化一览表 27、规划区公厕与其它环卫设施一览表 28、规划区环境污染情况统计表 29、规划区建设项目调查统计表 30、规划区医疗卫生设施调查表 31、______年气象资料编号:规调 xxx-01 综合状况 1、区域及城区气象基本情况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规划区及集镇建成区的气象资料:包括温度、湿度、降水、蒸发、风向、风频、风速、日照、冰冻等(近期资料); 3、规划区风玫瑰图(最新的)、风向与风速频率统计表; 4、气象站与气象观测环境条件及保护范围等资料; 5、自然灾害情况概述; 6、规划区地形图(比例1/500 及 1:2000) 7、规划区用地评价,即新发展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地震基本烈度等资料; 8、城区发展历史演变图,上次规划实施情况及存在问题总结,已批准的总体规划说明书及总体规划实施后情况总结以及规划的实施情况评价; 9、对本次规划编制的技术要求; 编号:规调 xxx-02 人口状况 1、规划区总人口; 2、规划区劳动力总量,从事一、二、三劳动力比例,剩余劳动力情况; 3、规划区总人口,其中非农业人口及常住(一年以上)无户籍人口数; 4、规划区内人口结构情况(分性别、年龄、劳动、民族、文化)《人口普查资料》;5、规划区内人口现状分布特征、人口密度;6、规划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7、5-10 年规划区总人口递增情况; 规划区内历年人口情况统计表年份总人口 (人) 其中男 (人) 女 (人) 非农业人口比重(%) 农业人口比重(%)备注:请于月日前完成把所有资料收集工作。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定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定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定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报批稿)国家林业局二○○三年三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技术标准 (4)第三章森林经营区划 (19)第四章调查方法 (21)第五章统计与成图 (32)第六章质量管理 (35)第七章调查成果 (37)附表格式1.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2.各类森林、林木面积蓄积统计表3.林种统计表4.乔木林面积蓄积按龄组统计表5.生态公益林(地)统计表6.红树林资源统计表7.用材林面积蓄积按龄级统计表8.用材林近成过熟林面积蓄积按可及度、出材等级统计表9.用材林近成过熟林各树种株数、材积按径级组、林木质量统计表10.用材林异龄林面积蓄积按大径木比等级统计表11.经济林统计表12.竹林统计表13.灌木林统计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调查目的与任务为了统一全国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技术标准,规范调查范围、内容、程序、方法、深度和成果等技术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等制定本规定。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是以国有林业局(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单位为调查单位,以满足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

其主要任务是查清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与分布,客观反映调查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综合分析与评价森林资源与经营管理现状,提出对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与利用意见。

调查成果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额,进行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制定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林业发展规划,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指导和规范森林科学经营的重要依据。

第二条调查范围与内容一、调查范围森林经营单位应调查该单位所有和经营管理的土地;县级行政单位应调查范县级行政范围内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

二、调查内容(一)调查基本内容包括:1.核对森林经营单位的境界线,并在经营管理范围内进行或调整(复查)经营区划;2.调查各类林地的面积;3.调查各类森林、林木蓄积;4.调查与森林资源有关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因素;5.调查森林经营条件、前期主要经营措施与经营成效。

swat模型讲义

swat模型讲义

第四讲 Google Earth 中河流的数字化及其格式转换 ................................................................... 31 4.1 Google Earth 描述 ............................................................................................................. 31 4.2 GoogleEarth 中河流的数字化 ............................................................................................ 32 4.3 kml 格式到 shp 格式的转换 ................................................................................................ 33 第五讲 子流域的划分 ...................................................................................................................... 37 5.1 启动 ArcSWAT 分区模块....................................................................................................... 37 5.2 子流域的划分 ..................................................................................................................... 3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环境保护规划项目包括:土壤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制修订项目、土壤环境保护能力建设项目、土壤环境保护项目、污染土壤(包括污染场地)治理修复示范项目。

土壤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制修订项目和土壤环境保护能力建设项目,重点在省级层面上(个别市如土壤污染特别严重的例外),各市重点在土壤环境保护项目、污染土壤(包括污染场地)治理修复示范项目上提出项目。

项目提出后要进行投资估算,规划的投资难点是不知道做这个土壤保护或治理需要多少钱,但是可以100万就做100万的事,比如出现污染事件,给你1000万也是做,500万也是做,只是规模面积不同。

要做好项目,关键是前期工作做得怎么样,大家填报项目的时候,可以向当地这方面的专家人员请教。

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环科院是我厅土壤环境保护规划技术依托单位,技术力量雄厚,大家可以遇到问题可以请教他们。

黎宁博士:134********
谢华博士:159********
附件:
附表1:_____________省(区、市)土壤环境保护规划项目汇总表联系人:____________ 通讯地址:_____________ 电话(手机):_____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______ E-mail:_________________
附表2:_____________省(区、市)土壤环境保护规划项目分类汇总表
附表3:__________________省(区、市)土壤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制修订项目信息表
附表4:__________________省(区、市)土壤环境保护能力建设项目信息表
备注:1)土壤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土壤环境监测网络体系所需设备的购置、设施建造、人员培训以及和建立土壤环境监测能力相关的项目;2)土壤环境执法监督能力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土壤环境保护执法装备购置、土壤环境保护执法队伍能力以及和建立土壤环境执法监督能力相关的项目;3)土壤环境事故应急能力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土壤环境突发事故应急监测网络、土壤环境应急指挥系统以及土壤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和应急装备等;4)土壤环境宣传教育能力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土壤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培训等所需的设施、设备、材料等。

附表5:__________________省(区、市)土壤优先保护区域重点项目信息表
备注: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是指项目可研、初步设计、环评等开工建设前的有关工作,下同。

附表6:__________________省(区、市)污染土壤治理修复示范项目信息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