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学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学案

第8课古代的发明和发现学习目标1.识记古代四大发明;《九章算术》、十进位制记数法;《石氏星表》、浑仪;四大农书;《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2.掌握古代科技进步的基础知识,特别是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认识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3.联系数学、生物、地理等相关学科知识,认识我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以及处于世界先进行列的地位。

4.分析古代科技在16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

预习内容(一)四大发明1.造纸术:。

2.印刷术:。

3.火药:。

4.指南针:。

(二)数学成就1.《九章算术》(1)内容:。

2.珠算①。

②。

(三)天文历法1.发展原因:。

2.表现(1)。

(2)。

(3)。

(4)。

(5)。

(四)农学研究1.四大农书。

2.《齐民要术》(1)内容:。

(2)地位:。

1.战国时期:。

2.东汉末年:。

3.明朝:合作探究时间科技发明占全世界比例公元前6世纪以前57.4%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150%年公元前1年—公元400年62%公元401年—1000年71%公元1001年—1500年57%公元1501—1840年4%1.为什么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6世纪之间,古代人在科技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2.结合本图表和所学知识,概括古代科技的特点。

3.古代的经验科学领先世界一千年,但是为什么没有产生近代实验科学?课堂练习1.下图中,北京奥运会的火炬“祥云”以“渊源共生,和谐共融”为创意,造型以传统的纸卷轴为创意,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A.法家思想与造纸术B.墨家思想与活字印刷术C.儒家思想与活字印刷术D.儒家思想与造纸术2.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

”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3.以下历史上的重要思想文化成就体现“墙内开花墙外香”这一特点的有()①印刷术②指南针③火药④《清明上河图》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新60周年国庆阅兵式中,100毫米突击炮、新型远程火箭炮、歼-10、空中预警机等一些新装备盛装亮相。

高中历史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学设计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学设计历史组:饶建军(一)理念本课内容属于古代科技史,因而教学中要应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一分为二地分析和认识中国古代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文化观和世界文化观。

同时,在教学设计中依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理念进行教学。

学生学习方法主要采用观察学习法、思辩学习法和中外比较法。

(二)分析一、对学生的分析:高二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中国古代政治史、经济史的基础,而且初中也曾经学过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相关内容,对中国古代科技有一定了解。

学生通过看书基本上能把握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主要表现,本课难点在于分析古代科技成就巨大的原因,学生应在此下功夫。

二、对教材的分析:教学重点: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教学难点: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基础知识,特别是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

2、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3、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并从中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把学生分成4个小组,在自学指导的引导下进行自学,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图片和资料进行讨论学习,从而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形成初步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

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科学的思想。

四、自学指导(黑板展示)1、分组学习:第一小组:简述火药和指南针的用途及传播路线,并说明它对欧洲产生什么影响? 第二小组:简述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用途及传播路线,并说明它对欧洲产生什么影响?第三小组:我国古代有哪些主要的数学成就?为什么它们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第四小组:中国古代有哪些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记录?古人是用什么工具来观测天象的?2、请第一和第二组的同学认真阅读课文第一目内容,第三组的同学阅读第二目内容,第四小组的同学阅读第三目内容;阅读时要结合教材上的图片、资料进行思考.8分钟,最后看谁回答最完整.(四)课堂教学一、导入:实物—纸提问:1、最早是哪个国家发明的?中国.在纸没有发明之前,最早的书写材料有哪些?它们有哪些不足?2、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发明和古代科学家?二、学生在自学后回答:(12分钟)第一小组:火药的用途:唐末用军事. 传播路线:公元13世纪时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指南针的用途:北宋用于航海. 传播路线: 公元13世纪时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影响:火药在欧洲的应用与发展,推动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使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 指南针的使用,促使西欧人开辟了新航路,西方用殖民征服的方式开始将世界联结成一个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整体.第二小组:造纸术的用途:成为新的书写材料. 传播路线:公元4世纪时传入朝鲜日本再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和非洲.活字印刷术的用途:提高印刷的速度. 传播路线:公元8世纪传入日本, 公元12世纪传入:埃及,公元13世纪传入欧洲.影响: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第三小组:数学成就: 《九章算术》和珠算先进成就: <九章算术>采用了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这些命题的解法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运算方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四大发明)课件人教必修3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四大发明)课件人教必修3

北宋毕升发明胶泥印刷 术
毕 昇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火药研究始于古代炼丹,古人为 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炼丹术的目的 和动机荒谬可笑,但实验方法有可取之 处,最后导致火药发明。恩格斯高度评 价了中国在火药发明中的首创作用: “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 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 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 欧洲。”

材料再现
•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晦阴观指南 针。 • ──《萍洲可谈》
• 是夜洋中不可住,维视星斗前迈,若晦冥则用指 南浮针,以揆南北。 •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 有以硫黄、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 及烬屋舍者。 • ──《真元妙道要略》
实战演练
• ◆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 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这句话 反映出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造纸流程: 纤维备料--
制浆-洗选 漂白--
配浆-上网成纸-烘干压光-切割包装。
• 公元105年,蔡伦 改进造纸术。制成了植 物纤维纸,取代了竹
木简和帛,为纪念蔡伦 的功绩,人们把这种纸
叫作“蔡侯纸”。
• 原料:树皮、麻头等
学习探究:“李约瑟的困惑”

英国科学家、中国科技史大师李约瑟博士在《中国

科学技术史》中彻底推翻长期称霸国际史学界的
• “西方中心论”,为中国科技讨回公道。李约瑟困惑:中国古代科学技 术遥遥领先,为何到16世纪却衰落了?

①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极大的限制和束缚了社会生产
力的发展;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ppt课件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ppt课件

西汉 前期,中国已经 (1)_____ 有了纸 造纸术 (2)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蔡侯纸 ” 造出“_______ 雕版 (1)隋唐之际,出现_____ 印刷术 _______
促使欧洲造出活字印刷 文艺复兴运动 (2)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 机,推动_____________ 印刷术 金时代 和宗教改革,促进思想解 胶泥活 放和社会进步 (3)北宋毕升发明_______ 字印刷术 _________
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
杠杆。 ——马克思
请分析: 1.材料说明司南最迟发明于何时?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 挥了辨别方向的功能。 提示:战国。生产(采玉)、导航、迷信活动(或看风水)。 2.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
提示:马克思指出了古代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 ,在欧洲
2.(2013·江苏学业水平测试)英国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认为:
“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 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 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培根意在说明四大发明( A.促进西欧近代化进程 C.导致教会权威的弱化 B.标志西欧近代史的开端 D.成为新航路开辟的根源 )
禁政策则阻隔了中西方文化交流;传统“重道轻器”观念也对
知识分子产生了负面影响。
【要点归纳】
中国传统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差异及原因 1.差异: (1)中国的传统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中国传 统科学严格讲是经验科学、描述科学,侧重于把人类同自然界 长期斗争的经验进行积累、整理;西方近代科学把系统观察和 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结合,形成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系统的
(×)
提示: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古代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重大科技成就
一、四大发明 二、数学 成就、形成过程、 三、天文历法 地位及意义 四、农学 五、医学
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得以产 生发展的社会条件和这些伟大发明 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根本原因 (1)得以产生发展的社会条件:① 北宋时期封建经济在唐代的基础上 获得进一步发展,推动了我国传统 科技的发展,使伟大的发明在当时 取得了突破性进展。②北宋文化的 繁荣对印刷业提出了新要求,促使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1)从成就上 看,全面繁荣,多种成就领先世界。(2) 从内容上看,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 的探究不够。(3)从研究方法上看,主要 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 验。(4)在科技运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 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有效地 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 力的意识。(5)从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 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学等方 面。
中国古代科技(明代以前)取得辉煌 成就的原因和明清时期走向衰落的原因
(1)辉煌的原因:①源泉:中国古代人民积 累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成为古代科技发展 的源泉。②政治: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为科技的发展提 供了社会条件。③经济:古代劳动人民的 辛勤劳动,封建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不 断进步,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④政策:政府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科技 也给予一定的关注。
课本习题提示
一、学思之窗:当四大发明传到西方不 久,正赶上西方国家开始发生社会转 型的演变,商品经济的发展开始撕裂 原本就不稳定的欧洲自然经济,资本 主义因素正在不断萌生滋长。中国先 进技术的传入,极大推动了这一进程 的演进。为西欧率先迈入近代社会的 门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江苏省南通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学案: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江苏省南通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学案: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学习目标】1. 概述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问世、传播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2.学习制作表格呈现学习要点的方法。

3. 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学习重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学习难点】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自主先学】四大发明(1)造纸术:①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

②105年,东汉宦官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等便宜易得的原料造出便于书写纸,这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2)印刷术:①隋唐之际,出现了印刷术,宋代人们已经使用了技术,宋刻本被后世视为珍品。

②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它既经济又便捷,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

(3)火药:①中国古代在炼制丹药时发明了火药。

②,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

③为了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在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4)指南针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战国时期的“”;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2. 影响:(1)造纸术传入欧洲,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和小牛皮,促进了的发展。

(2)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战胜阶层。

(3)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迎来了时代的到来。

(4)印刷术大大推动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和,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交流促学】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

”《鬼谷子·谋》称:“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惑,指迷失方向)也。

”材料二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材料三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

”回答:1.从材料一看,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从材料一、材料二看,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它辨别方向的作用?2.据材料三,马克思所指出的中国三大发明对欧洲社会转型起了怎样的影响?【反馈评学】1.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速度。

耿晓亮 第8课__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耿晓亮 第8课__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高二历史导学案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学习目标】1.概述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2.认识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学习模块】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四大发明过程贡献造纸术(王朝)时,中国已有纸;东汉时,书写材料经历了一场革命出现了(人称的)“”。

推动了欧洲。

印刷术隋唐时,中国出现了印刷术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推动了和,促进了欧洲思想解放和世界文化的发展。

火药,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朝为抵御辽、西夏、金的进攻,广泛使用。

对欧洲起到一定作用。

指南针时发明“司南”;时,指南针用于航海。

为提供了条件,继而为殖民扩张和开拓提供了条件。

怎么学?四大发明多产生于中国封建社会上升、强盛的汉唐时代,这与其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相关联。

学习任一时期的科技思想文学艺术的发展状态及特征,一定要洞察其后的社会背景(时情与国情)。

四大发明可通过列表把握其演进脉络和世界影响。

学会了吗?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这话反映出A.中国古代发明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B.西方资产阶级将利用这些发明进行侵略扩张C.在特定条件下科技发明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向D.三项伟大发明蕴涵着资本主义发展因素【合作探究】四大发明在西欧从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它在中国近代沦落了,没有能够向在西欧那样促进社会的飞跃性进步。

这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科学技术要转化为生产力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请思考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包括:(以近代中国为例说明)①社会制度:②政治局面:③经济发展水平:④思想观念:【当堂检测】1、下面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A 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B 火药传入欧洲,使欧洲城堡不堪一击,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C 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

D 印刷术的传播,促进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必修三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必修三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禁锢了思想, 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
政治:当时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中国现 代科技的产生。 中国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不利 于科技成果的产生、推广和应用。
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禁锢了思想, 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 “闭关”政策:阻碍了东西方文化的正常交流。
政治:当时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中国现 代科技的产生。 中国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不利 于科技成果的产生、推广和应用。
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禁锢了思想, 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 “闭关”政策:阻碍了东西方文化的正常交流。 经济:明清时期,封建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对科技的发 展提出迫切要求和推动力。 科技结构自身的缺陷制约着中国科技的发展。
2.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哲学家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 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 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 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 材料二 马克思评论:“火药、指南针、印刷 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 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 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变 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 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四大发明对世界 文明进程的影响。
必修三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一、四大发明
一、四大发明
□造纸术:
□指南针: □火
药:
□印刷术:
一、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作出哪些贡献?
□造纸术:取代欧洲书写材料,促进了欧洲文
化的发展。
□指南针: □火
药:
□印刷术:
一、四大发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材解析:必修3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一、学法指导1.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意义的科学技术四大发明,传播到世界后,推动了人类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在中国和欧洲的作用和地位大不一样,这给我们一个深刻启示:科技发挥的效益和作用取决于社会环境。

研究古代四大发明的优势和缺陷,科学地继承历史文化遗产,对促进我国的文化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中国古代数学、天文、历法、农学等科技门类的发展,与农业文明息息相关;中国古代医药学相当发达,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中医中药至今仍在世界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对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启示。

二、知识结构三、重难点分析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1)内容: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2)影响:①造纸术使纸张很快代替了欧洲中世纪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和小牛皮纸,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②火药推动了欧洲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使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还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③指南针的使用,使西欧人开辟了新航路,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④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总之,四大发明对欧洲经济、政治和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从此,西欧率先进入近代社会,整个世界在其推动下,逐步从古代向近代演变,奠定了在近代世界史的中心地位。

(3)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命运为什么会有不同?①中国是由于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阻碍;③科举制度、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阻碍先进技术发挥作用;④西方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重商主义,对外扩张等促进了西方科技的进步2.中国古代的发明与发现3.关于中国古代科技(1)领先世界的原因①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长期相对稳定的政治格局为科技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环境。

②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促进科技的进步。

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为科技进步奠定了基础,也对科技发展提出了要求。

③各民族间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④教育和科举的发展促进了科技进步。

⑤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刻苦钻研、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富于智慧和创新精神。

⑥明清以前,中国历代统治者大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2)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衰落,整体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是当时中国落后的社会生产关系和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地束缚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②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中国封建统治者历来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朝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

压制了手工业的发展,不利于科学技术成果的产生和推广。

④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统治,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

不利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与发展。

⑤明清时期,欧洲的科技迅速发展。

4.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认识(1)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

然而中国的科技成就大多是对生产经验和自然现象的简单总结。

它未能使中国在迈向近代化的过程中独领风骚,更没有使中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质的变化。

(2)中国古代科技是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之上的,科技一旦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就是去了发展的动力。

同时,为巩固大一统封建专制统治,古代统治者重视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的教化,教育中缺乏自然科学教育的成分,使中国古代史去了研究自然科学的条件。

(3)中国古代数学、天文、历法、农学等科技门类的发展,与农业文明息息相关。

(4)中国古代医学相当发达,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

中医中药至今仍在世界医学领域张有重要地位。

(5)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我国古代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不能说明其作用不大,只能说明任何重大科技发明创造,只有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发挥着改造社会的巨大作用。

(6)明清时期我国科技继续发展,而西方文艺复兴后科技也在迅速发展,但二者并不等同,我国明清时期的科技属于传统科技,而西方的是近代科技;中国明清时期的科技属于古典的应用科技,而西方的属于实验科学。

5.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1)从科技内容上看,应用性强,而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2)从研究方法上看,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

(3)从科技使用上看,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意识。

(4)从科技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息息相关的农学、天文历法以及医学等方面。

四、易混易错点辨析例一:四大发明之所以是中国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是因为四大发明()A.是西方早期早起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B.在推动人类进步的过程中作用巨大C.发明的过程比较艰巨D.领先世界的时间最长,足以令中华民族骄傲至今答案:B辨析:C项、D项只是表象,较易排除,四大发明在推动西方向近代社会迈进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A项包含在B项中。

故答案为B。

例二:关于中国古代发明和发现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记录哈雷彗星的国家②《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③《齐民要术》是世界现存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④《本草纲目》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答案:A辨析:《齐民要术》是中国而不是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中医学的奠基之作是《黄帝内经》。

故答案为A。

例三: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这段话反映出() A.中国古代发明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B.西方资产阶级利用这些发明进行侵略扩张C.在特定条件下科技发明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D.三项发明蕴含着资本主义发展因素答案:C辨析:A项表述错误,世界文明是多元的;B项与题干内容不符;D项表述错误,三大发明是在封建社会产生的;C项科学的体现了马克主义观点。

故答案为C。

例四:假若你生活在北宋末年,从理论上讲,你可以看到哪些技术的运用()①用活字印刷术印刷麻纸书籍②利用火药开山采矿③运用指南针航海④翻阅《授时历》计算日期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答案:D辨析:《授时历》是元朝郭守敬编制的,排除④。

故答案为D。

例五:韩剧《大长今》的播出,使中医再度蜚声海内外,下列关于中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①《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②《伤寒杂病论》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③《伤寒杂病论》提出辨证施治地方法④《本草纲目》被后世医学家誉为“万世宝典”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D辨析: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的是《本草纲目》;被后世医学家誉为“万世宝典”的是《伤寒杂病论》。

故答案为D。

五、体验高考例一:(2007年高考广东卷)我国古代科技的主要特点是()A.政府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B.实用科技发达C.普遍重视科学实验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答案:B辨析:解题时注意抓住“主要”二字进行分析。

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主要是由农耕经济的发展决定,政府作为组织者对古代科技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是中国古代科技多是经验的总结,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科学实验。

故答案为B。

例二:(2005年上海单科4)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呈汉武帝,所用竹简需两人抬进宫。

以后改变携书不方便现象首先得益于发明了()A.造纸技术B.雕版印刷C.制墨技术D.活字印刷答案:A辨析:纸发明以前,人们用于书写的材料主要是竹、木简或帛。

纸出现在西汉前期,大规模用于书写的纸在东汉“蔡侯纸”出现以后。

故答案为A。

例三:(2009高考山东基本能力测试)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书籍的发展,下列左侧是繁体“书”字,其活字应该是答案:D辨析:注意活字印刷的活字是篆刻时是反着的。

故答案为D。

例四:(2009高考浙江文综)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步,一些图书馆的纸质历史文献已经以电子文本的形式提供利用。

我们应如何历史地看待这一现象?A.现代发明比古代发明更为重要B.造纸术的发明已经失去历史意义C.历史文献不应该采用时髦的电子文本D.不论是纸质文本还是电子文本,《论语》终究还是《论语》答案:D辨析:电子文献具有多媒体信息存储和传递功能、检索方便、信息存储容量大等优点;纸质文献则更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更具有权威性等优点。

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各有特色,优势互补,在很长的时期内将共生共存。

工具发生了变化,那仅仅是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而已,但是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它们对保留民族文化遗产都有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

故答案为D。

例五:(2008年高考上海卷A组)中国古代由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B.纸、火药、活字印刷、司南C.火药、活字印刷、司南、纸D.活字印刷、司南、纸、火药答案:A辨析:“司南”的发明时间是在战国时期,“纸”的发明是在西汉,“火药”的发明时间是在唐朝,“活字印刷”的发明时间是在北宋。

故答案为A。

六、演练广场一、选择题1.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技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

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B.收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D.经济停滞倒退2.最早用赤道坐标表示恒星位置的是()A.毕昇B.徐光启C.石申D.郭守敬3.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一半来源于中国”。

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宋代科技成就是()A.地动仪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D.罗盘针4.我国古代历法制定受到重视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发展的需要B.统治者的提倡C.科学家的爱好 D.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5.四位学生在作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了一个小题,你觉得哪些最适宜()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历程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④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A.①②③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6.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A.西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B.隋唐时期已经有了活字印刷的书籍C.唐朝时期发明管状火器“突火枪”D.宋代在航海交通上已经普遍使用指南针7.鲁迅说:“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这句话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中国迷信思想盛行B.外国资本主义发展C.中国自然经济发展不需要科技D.社会环境决定了科技作用的发挥8.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

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