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个案分析:午睡的习惯
中班个案观察分析:一个不爱午睡的孩子

中班个案观察分析:一个不爱午睡的孩子
个案观察:小明(化名)
一、基本信息
1. 年龄:4岁
2. 性别:男
3. 家庭背景:父母双职工,家中有爷爷、奶奶照顾
4. 入园时间:半年前
二、观察记录
1. 晨间活动:小明在晨间活动中表现活跃,喜欢参与各种游戏和活动,与其他小朋友互动良好。
2. 上午课程:小明在上午的课程中注意力较为集中,能够认真听讲,但在午睡时间总是不愿意躺下休息。
3. 午餐:小明食欲较好,能够按时吃饭,但有时会挑食。
4. 下午课程:小明在下午的课程中注意力较上午有所下降,容易分心,但仍然能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5. 放学后:小明放学后在家中表现活泼好动,喜欢与家人互动,但在晚上的睡眠时间总是难以入睡。
三、分析与建议
1. 原因分析:
(1)生理原因:小明可能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精力旺盛,不容易感到
疲劳。
(2)心理原因:小明可能对午睡产生抵触情绪,认为午睡是浪费时间,或者对午睡的环境不适应。
(3)家庭环境:小明在家中可能缺乏规律的作息时间,导致他无法适应幼儿园的作息安排。
2. 建议:
(1)与家长沟通:了解小明在家中的作息情况,提醒家长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
(2)调整午睡环境:为小明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午睡环境,帮助他逐渐适应午睡。
(3)增加活动量:在上午课程中适当增加一些活动量,让小明在中午时能够更好地放松身心,提高午睡的质量。
(4)引导小明认识到午睡的重要性: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让小明了解到午睡对身体和大脑的好处,增强他午睡的积极性。
幼儿午睡案例分析1

个案记录
不睡午觉的轩轩
案例:
我们班的轩轩小朋友是个中午从来不睡午觉的孩子,每天中午都在自己的小床上折腾的不亦乐乎,不是半个身子探出去扒扒纸箱子,就是嘴里咬着被子角。
有时候想到了什么开心的事情,自己就在床上翻来覆去的嘿嘿笑,被子经常翻到地上,影响了班中其他小朋友的午休,但是每当老师到他身边时,他就会开始打哈欠,揉眼睛,用行动告诉老师,您别看我了,我太困了,要睡觉了。
老师一旦走开,就又开始扒箱子。
措施:
由于轩轩爱扒纸箱子,我们每次搬床的时候都会把他的床靠外放置,把枕头换个方向,这样中午睡觉的时候,轩轩就看不到箱子了。
对于被子总是被他翻到地上,我也去想了一个办法,每次轩轩把被子弄到地上时,我都会去把被子捡起来,叠整齐后盖在他的身上,然后告诉他,小被子老是掉到地上就不干净了,轩轩中午不能盖脏被子,再掉下去就要拿去清洗了,轩轩不想没有被子盖,为了能不把被子弄到地上,每次都把手规规矩矩的放好。
分析某一幼儿园社会社会学习过程的案例

分析某一幼儿园社会社会学习过程的案例第一篇:幼儿园案例分析观察地点:中一班午睡室观察时间:每次午睡时间观察记录:第一次与晨晨接触,你肯定会觉得她是个特文静的小女孩,可从平时的观察与了解中发现她十分的活泼、调皮,精神劲特足。
就拿每一天的午睡来说吧,她总是那个唯一一向睡不着的孩子。
针对晨晨这种情景,我对她做了如下观察:观察1:幼儿已经睡下很久,大部分幼儿都沉沉地睡熟了,但我还是不断地听到有在小声地哼唱。
这是谁呢?寻着声音找过去,原先晨晨还没睡着。
观察2:幼儿午睡不久就发出均匀的呼吸声,大部分都沉睡在甜甜的梦乡中,这时我忽然听到谁在睡梦中的哭声,之后就听到带着哭腔的告状声:“晨晨掐我!”原先又是晨晨在睡不着的时候惹事了。
观察分析:晨晨从小就没有午睡习惯,在幼儿园里时间长了还好,但如果放假回来,便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睡不着。
和她家长联系,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从来不午睡,家长也忙,懒得哄她睡午觉,久而久之便养成了她不爱午睡的习惯。
教育策略:俗话说得好:“一口吃不成胖子。
”而坏习惯也不是一天两天能改得掉的。
对此,在教育晨晨时我没有一下子要求她改掉不午睡的坏习惯,而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
她开始睡不着,我就坐在她旁边,有时拍拍她,有时给她讲一首小故事,帮忙她睡眠。
慢慢地她能睡一会儿了,但不一会儿就会醒,醒来以后就在床上翻来翻去,我就让她起来做一些安静地游戏,如看书。
不让她觉得睡觉是一件苦恼的事。
等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她入睡的速度快了、时间也长了。
2、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其良好午睡习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园配合是教育幼儿最好的渠道。
如果单在幼儿园午睡,而星期天及节假日在家不午睡的话,那她永远无法构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为此,我和家长联系,要求家长和幼儿园配合,使孩子能在在家中也养成午睡习惯,这样不间断地进行培养、教育,也就慢慢到达了预期的目的。
第二篇:幼儿园案例分析观察记录观察时间:11. 观察对象:全班幼儿观察资料:观察反思:作为教师,我们要乐于观察孩子,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要老是以一种老眼光看待孩子的表此刻每一天,我都看到孩子们给我的惊喜,他们每一天都在成长,都在提高在这天的活动中,每一个说的孩子都那么认真,主动的说,没有往时的吵闹,每一个听的孩子也都那么专注,就连平时老是喜欢抢玩的唐一都学着尊重同伴,虽然想玩,但还是默默的站在后面看着等待,这难道不值得我为他的表现鼓掌喝彩么!这给了孩子们一个表达爱的机会,向同伴、向教师表达自我的爱。
小班幼儿养成午睡的好习惯案例分析

小班幼儿养成良好午睡习惯案例分析工作单位:晋城市健健幼儿园长治园性别:女姓名:宋蓉蓉小班幼儿养成良好午睡习惯案例分析晋城市健健幼儿园长治园宋蓉蓉幼儿要拥有健康身体与良好的午睡是分不开的。
但是,由于刚入园幼儿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午睡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幼儿不喜欢午睡或假装午睡以及睡眠质量低等,使老师们伤透了脑筋,如何照看幼儿,让幼儿在园午休睡得好,提高幼儿的午睡质量,一直是老师们讨论的话题.下面我就如何照看幼儿午睡案例进行初浅的分析、小结。
幼儿午睡情况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调查分析通过家长问卷调查,入园前有的幼儿中午在家有成人陪着玩,有的幼儿中午在家自己看电视、录像,有的由家长陪着午休……,幼儿约有50%没有午睡的习惯。
午休观察:幼儿刚刚入园午休时间,大都睡不着,有的在悄悄抹眼泪、有的咬被角、有的只是静静的躺着、有的却拉同伴的被子、小声说话......故意干扰他人,还有的刚躺下一会儿就起来小便好几次。
观察分析:为什么大部分幼儿没有养成午睡习惯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家长不够重视,幼儿中午时间运动量过大,头脑兴奋,幼儿在家睡觉没规律,想玩就玩,玩累了就睡。
此外,有午休习惯的幼儿刚来园因为环境的变化也影响到幼儿午睡。
因为幼儿还不习惯在幼儿园里午睡,特别是小班的孩子,从熟悉的有安全感的小家庭来到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中,别的方面都能很快的适应,但午睡却久久不能适应。
例如:李佳音小朋友来园不久就对幼儿园里很多生活上都适应得很好,但在午睡时就是不睡觉,我问她时,她说:我想和爸爸妈妈睡,我怕我睡着了,老师就走开了。
孩子因为没有熟悉感或安全感而影响到午睡的质量。
采取措施:家长和幼儿园要密切配合,了解幼儿平时在园午睡的时间,周末回家也要按时督促孩子上床午睡,哪怕孩子在家午睡的时间不长,但让其形成良好的生物钟,有了家长们的配合,孩子的午睡习惯才会有所提高。
在幼儿园我给孩子营造宽松的午休氛围。
在带孩子散步后,要求小朋友入厕,然后进入卧室,安顿好他们躺下,要求慢慢闭上眼睛,听老师讲故事,当幼儿把注意力集中在听故事时,他们的情绪也会随之平静下来,这样可以为幼儿入睡找个过渡。
幼儿园不睡午觉案例的深入分析

幼儿园不睡午觉案例的深入分析幼儿园不睡午觉案例的深入分析序号一:案例背景介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出现了幼儿不愿意午睡的现象。
这给教师和家长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因为午睡是幼儿园教育的一部分,是帮助孩子们恢复体力和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环节。
然而,有些幼儿却拒绝睡觉,导致校园安静时间无法得到充实利用,孩子们下午容易疲倦,学习效果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序号二:可能原因探讨为了深入了解这一情况,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孩子们不愿意午睡的原因。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1. 生理需求不同:每个孩子的睡眠需求可能有所不同。
有些孩子确实不需要那么长的午睡时间,而有些孩子可能有不同的睡眠习惯,例如在晚上很晚入睡,早上也很晚起床,所以对于午睡并没有太强的需求。
2. 家庭环境影响:幼儿的睡眠习惯往往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
如果孩子在家庭中习惯了不午睡或者午睡时间较晚,那么在幼儿园中就很难适应午睡的规定。
另外,一些家庭的生活作息规律不规律,也可能导致孩子在幼儿园中无法适应固定的午睡时间。
3. 环境不适应:有些幼儿可能对幼儿园的环境不适应,包括陌生的环境、床位和气氛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孩子们难以放松并进入睡眠状态。
4. 孩子个性特点:有些孩子天性活泼好动,难以安静下来。
这意味着他们不适应静坐在床上并入睡的要求。
他们可能更愿意进行其他活动,如玩耍、看书等。
序号三:解决方法分析既然我们了解了一些潜在的原因,那么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以下是一些建议:1. 了解孩子的睡眠需求:教师和家长可以观察孩子们的生理表现,以确定他们的睡眠需求。
如果孩子们在校期间表现出活跃和精力充沛的状态,那么他们可能不需要长时间的午睡。
如果是这种情况,可以考虑缩短午睡时间或改为安排其他休息活动。
2. 家校合作:家长和教师应该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午睡问题。
教师可以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的睡眠情况,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
家长也应该配合幼儿园的规定,积极引导孩子在幼儿园中接受午睡。
健康教育天天午睡教案中班

健康教育天天午睡教案中班
《健康教育天天午睡教案中班》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养成午睡的良好习惯。
2.培养幼儿爱护自己,关爱他人的意识。
3.认识午睡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介绍午睡的好处,培养幼儿的午睡习惯。
难点:引导幼儿探讨午睡对身体健康的好处。
三、教学准备:
1.教学资料:图片、视频。
2.教学器材:幼儿床、枕头、毯子等。
3.教学环境:幼儿园午睡区域。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睡觉的好处,介绍午睡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引导幼儿探讨午睡对身体的影响。
2. 操作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在午睡区域做适当的伸展运动,让幼儿感受到午睡前身体和精神上的放松,为午睡做好准备。
3. 情感交流
通过分享午睡的好处,让幼儿明白午睡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爱护自己,关爱他人的意识。
4. 活动总结
教师鼓励幼儿定期午睡,并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培养幼儿的午睡习惯。
五、课后延伸
教师布置家庭作业:“和家人一起享受午睡的乐趣”,鼓励幼儿在家与家人一起午睡,并记录下午睡后的感受或体会。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旨在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促进他们身体健康,增强免疫力,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游戏中去。
同时也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
幼儿园中班个案分析记录【汇编版】

【导语】幼⼉园教育的内容是⼴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艺术等五个⽅⾯,还可按其它⽅式作不同的划分。
各⽅⾯的内容都应发展幼⼉的知识、技能、能⼒、情感等。
下⾯为您搜集了幼⼉园中班个案分析记录【汇编版】,希望对各位有帮助!幼⼉园中班个案分析记录【⼀】 ⼀、个案基本情况:星⼉是⼀个漂亮的⼥孩,今年刚转到我们中班。
刚来园时没有看到她与其他的幼⼉有什么区别,最明显不⼀样的⼀点是⼊园第⼀天,其他幼⼉哭闹只有她⼀个⼈不闹不说也不哭。
星⼉在活动时很少与其他幼⼉⼀起玩耍,只是⼀个⼈默默的坐着看别⼈玩;上课时集体回答问题有时很积极,⽽在⽼师单独提问时却再也不说话,任凭你怎样引导也没有什么⽤,她只是⽤害怕地⽬光盯着你看。
早上⼊园时从来不问“⽼师早”。
游戏时星⼉总是⾃⼰单独地玩,只要有⼈邀请她她就⽤害怕的⽬光看你,总也不参加你的游戏。
⼆、问题⾏为简述 经过家访和幼⼉来园的观察,星⼉⾃理能⼒较强,午睡起床叠棉被的速度很快。
但和幼⼉交往⽅⾯较差,特别是在⼈多时⽆论怎样引导,什么活动她也不参加。
三、个案分析 该幼⼉问题存在的原因如下: 星⼉⽗母做⽣意从⼩由外婆领养,外婆教养⼦⼥的原则是,只要不磕碰着孩⼦,其他都不重要。
星⼉学说话时,外婆家事忙顾及不上,⼜很少让其与外界接触,只是拿玩具让其⾃⼰玩耍。
⽽星⼉⽗母因⽣意忙很少能照顾到孩⼦,以⾄让其养成了不爱说话、怕羞的⼼理。
现在星⼉来到陌⽣的环境,故产⽣恐惧⼼理。
由于⽣活环境单⼀,星⼉⼜缺少同龄的玩伴,使其不知如何与同伴交往,缺少⼀定的⽅法和经验,这更加加重了她的⼼理上的紧张。
由此可见,对该幼⼉的矫治必须从⼼理治疗着⼿,先消除她的⼼理紧张,再进⼀步提⾼她的交往能⼒,使其逐步适应幼⼉园集体⽣活。
四、辅导过程 对幼⼉: 1、建⽴良好亲密的师⽣关系,⽇常⽣活中多关⼼帮助他,增强孩⼦对⽼师的信任,从⽽消除她对⽼师的⼼理紧张。
2、⽇常⽣活中仔细地观察,利⽤讲故事、表扬、⿎励的⼿段对他进⾏教育和引导,并带她与其他班的幼⼉及教师多接触。
个案跟踪分析表

观察的时间所进行的活
动
背景简述
案例分析 王昱阳小朋友是一个较为活泼好动的小朋友,这类幼儿是有强烈的表演欲,通过与小朋友的交流,发现他在家睡觉也会有这样的情况。
他不善与老师交流,如果教师采用冷处理的方法,可能会使他变得更孤僻。
案例实录(幼儿游戏行为与表
现)
策略探寻实录一
王昱阳一会将头抬起来看其他小朋友,一会趴在床头摸一摸,玩一玩自己的鞋子。
嘴巴里还唱着自己喜欢的歌曲。
实录二
在我的提醒下,幼儿能够自主地进行午睡。
1.借此机会让他多上台来表演表演,宣泄出他的表演欲,转移他的注意力。
2.不要只在没人欣赏的情况下表演,鼓励大家对他的表演做出评价。
3.同时做好家园沟通,与家长共同纠正幼儿睡觉时的这一习惯。
幼儿园个案跟踪分析记录表
3月14日被观察对象
午睡观察记录教师
午睡时间,王昱阳小朋友躺在了自己的小床上不吵不闹,刚开始我以为他肯定会睡觉的,结果,等了一会,好多小朋友都睡着了,王昱阳却开始不停地找旁边的小朋友说话,还唱起了歌,不管我怎么说他都没用,他的嘴巴还是在念叨。
我说你这样会影响其他小朋友午睡的,他就张着小眼睛朝我看了看,又继续念他的儿歌或歌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个案分析:午睡的习惯
日常表现:平时都没有午休的习惯,喜欢在床上玩,还会持续影
响其他的小朋友。
幼儿已经睡下很久,绝大部分幼儿都沉沉地睡熟了,但我还是持续地听到有谁在小声地哼唱。
这是谁呢?循着声音寻过去,
原来李希还没睡着。
幼儿午睡不久就发出均匀的呼吸声,绝大部分都沉睡在甜甜的梦
乡中,这时我忽然听到谁在睡梦中的哭声,接着就听到带着哭腔的告
状声:“张叙掐我!”原来又是李希在睡不着时惹事了。
观察分析:
李希从小就没有午睡习惯,在幼儿园里时间长了还好,但如果放
假回来,便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睡不着。
和她家长联系,家长反映孩子
在家从来不午睡,家长也忙,懒得哄她睡午觉,久而久之便养成了她
不爱午睡的习惯。
教育策略:
1、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促动其形成良好睡眠习惯。
俗话说得好:“一口吃不成胖子。
”而坏习惯也不是一天两天能
改得掉的。
对此,在教育李希时我没有一下子要求她改掉不午睡的坏
习惯,而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
她开始睡不着,我就坐在她旁边,有时拍拍她,有时给她讲一首小故事,协助她睡眠。
慢慢地她能
睡一会儿了,但不一会儿就会醒,醒来以后就在床上翻来翻去,我就
让她起来做一些安静地游戏,如看书、做手工等。
不让她觉得睡觉是
一件苦恼的事。
等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她入睡的速度快了、时间也长了。
2、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其良好午睡习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园配合是教育幼儿的渠道。
如果单在幼儿园午睡,而星期天及节假日在家不午睡的话,那她永远无法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为此,我和家长联系,要求家长和幼儿园配合,使孩子能在在家中也养成午睡习惯,这样不间断地实行培养、教育,也就慢慢达到了预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