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材料工艺学复习题.docx

电子材料工艺学复习题.docx
电子材料工艺学复习题.docx

电子材料工艺学复习

1、触变性:剪应力保持一定的时候,表观粘度随剪应力作用的持续时间减小,剪切应变速率增加的性质。

2、胚釉适应性:陶瓷胚体和釉层有相互适应的物理化学性质,使釉面不剥脱不开裂的性能。

3、烧结的驱动力:①宏观驱动力:粒界或表面积减小从而使能量降低的趋势;②微观驱动力:粒界或表面的曲率差而产生的化学位梯度,导致了烧结过程中所发生的许多变化,主要体现为物质的迁移。

烧结的阻力:①烧结过程中各种物质的扩散;②化学反应或相变的势垒。

4、光刻工艺流程:涂胶—前烘—曝光—显影—坚膜—腐蚀—去胶。

5、真空电子器件种类繁多,起封接件方式:针封、套封、平封。

6、焊接:实现两种金属工件间牢固永久性连接的方法。

分六类:钎焊、氩弧焊、等离子弧焊、电子束焊、激光焊接、超声波焊接。

7、薄膜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物质,它与块状物质一样,可为单晶态多晶态和非晶态。

8、超声波焊接的特点:

①焊接变形小;②能够焊接一般方法难以或者不能焊接的材料;③能焊接细丝、箔片、板及厚薄悬殊的物件;④不能适用金属焊接,还适用塑料焊接及有机化合物之间的焊接。9分析注浆成型的影响因素:

①浆体的性能

②含水量(尽可能小)

③模具质量(透水性要好,强度高)

④强化条件(环境温度,湿度)

10、粉体细度是不是越细越好?为什么?

不是;

粉体越细,表面积越大,塑性越好,与块体材料的自由能差值越大,烧结的宏观驱动力越大,粒子半径越小,作用于粒子表面的力越大,引起物质迁移的力越大,即微观驱动力越大,固相反应越快,有利于烧结。

但是粒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团聚成聚集粒子,聚集粒子内部的结合力强度比相邻之间的聚集粒子的结合强度要大,在少烧结时,聚集粒子会优先烧结,会在其周围形成大的空隙,如果这些空隙不能在后续烧结时消除,会导致烧结体内部存在残余大气孔,聚集粒子也会在烧结过程中生成新相物质,容易导致异常晶粒生长,造成组织结构不均匀,不致密化。11、用传统方法制备陶瓷的方法及特点:

12、烧成制度包括哪些内容,温度制度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是什么作用?

温度制度;压力制度;气氛制度。

升温阶段

保温阶段:有足够的液相,适当的晶粒尺寸,组织结构趋於均一,保温时间还关系到晶体的形成率。

降温阶段

13、列出主要陶瓷成型方法以及其特点和使用条件。

14、分析影响压制成型坯体质量的因素。

①粉料的流动性

②各组分分布的均匀性

③料的自润滑性(加甘油润滑)

④粉体充膜情况(振动填实)

⑤压力参数(加压方式、压力大小、加压速度、保压时间等)

⑥模具质量(表面粗糙度、加工精度等)

15、∮20mmⅹ0.5mm圆片,请问有几种成型方法?说明选择依据。

①挤出成型:挤出∮略>20mm的圆棒,然后烧结,然后外圆加工打磨,最后切片。

选择依据:挤出成型的适用范围为D<=800mm管、棒、蜂窝状或其他异形截面。

②轧膜成型:先制成厚度略大于0.5mm,直径略大于20mm的圆片,然后烧结收缩,加工制成。

③等静压成型。

16、下列制品分别采用什么成型方法?说明理由。

①40ⅹ30ⅹ2mm薄片,致密度>=0.98

②30ⅹ30ⅹ0.2mm薄片,致密度>=0.98

③∮5ⅹ100mm细长棒,致密度>=0.9999

④外径60mm,内径40mm,长200mm,致密度0.55-0.65

解答:

①压制成型;径高比大,致密度要求高。

②轧膜成型;流延成型;比较薄,且致密度要求高。

精细化工工艺学复习题及答案

1、精细化学品的定义是什么? 精细化学品是与大宗化学品相对应的一类化工产品,是指对化学工业生产的初级或次级产品进行深加工而制成的具有某些或某些种特殊功能的化学品 2、精细化学品的分类:精细有机化学品、精细无机化学品、精细生物制品 特点:生产特性,小批量、多品种、复配型居多;技术密集度高;多采用间歇式生产装置;生产流程多样化 经济特性,投资效率高、附加价值高、利润率高; 商业特性,市场竞争激烈、重视市场调研、适应市场需求、重视技术的应用服务、要求技术保密、独家经营; 产品特性,具有一定的物理功能、化学功能和生物活性 3、选择聚合物助剂是应注意:与树脂的配伍性、耐久性、对加工条件的适应性、制品用途对助剂的制约、协同效应 4、常用的塑料加工助剂有增塑剂、稳定剂、阻燃剂、润滑剂、抗静电剂、着色剂、发泡剂 5、DO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TPP磷酸三苯酯、DOA己二酸二辛酯 6、表面活性剂分为哪几类各自具有什么特点?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一般都具有好的渗透、润湿、乳化、分散、增溶、起泡、去污等作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它除用作纤维柔软剂、抗静电剂、防水剂、染色助剂等之外,还用作矿物浮选剂、防锈剂、杀菌剂、防腐剂等 两性活性剂由阳离子部分和阴离子部分组成的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中不电离,其亲水是主要是由具有一定数量的含氧基团(一般为醚基和羟基)构成 7、化妆品的辅助原料有哪些? 表面活性剂、香料、色素、防腐剂、保湿剂、营养剂、防晒剂、收敛剂 8、亲水亲油平衡值(HLB)是指:反应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和亲油基之间在大小和力量上的平衡程度的量 计算:非离子型聚乙二醇和多元醇类(亲水基的分子量*100)/(表面活性剂分子量*5)=(亲水基的分子量*100)/(疏水基分子+亲水基分子量)*5 多元醇脂肪酸酯 20(1—S/A) S酯的皂化值 A原料脂肪酸的酸值 聚乙二醇类 EO/5 EO聚环氧乙烷部分的质量分数 离子型 7+∑亲水基基团数+∑亲油基基团数 9、常用食品防腐剂主要有哪四类?试简要说明 苯甲酸及其盐类食品中可大量食用 山梨酸及其盐类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效果好,毒性低,无刺激性 丙酸及丙酸盐新型防腐剂,对人体无毒副作用 10、日允许摄入量ADI:人一生中每日从食物或饮水中摄取某种物质而对健康无明显危害的量 半致死量LD50值:在动物急性毒性试验中,使受试动物半数死亡的毒物剂量 中毒阈量:能引起机体某种最轻微中毒现象的剂量 11、试画出聚酸乙烯酯乳液生产的工艺流程图 12、(1)试画出溶剂型橡胶胶黏剂生产的方块流程图,并说明生产中的注意事项 P145图5-12 (2)请画出连续生产法生产DOP的示意图 P16图2-2 13、写出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合成反应式 P137

广工15年1月塑料成型工艺及设备C答案

15年1月13日塑料成型模具C卷试题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选对一个得一分,选错一个倒扣1分 1、ABC 2、BC 3、ACD 4、BD 5、AC 二、简答题(共65分) 1、请分析注射成型时保压时间这一因素所造成的影响(10分) 成型周期、制品的表面情况、制品密实度、脱模的难易(每个1.5分),分别加以论述(每个1分) 2、请用框图表示真空成型一次性PP杯子,从树脂到制品的完整的工艺流程。(10分) PP树脂----挤出、-压延、流延告等方法----PP片材------加热------在模具上抽真空------冷却定型-------从片材上切下------一次性水杯(每个步骤酌情给1-2分) 3、挤出成型异型材,其截面结构设计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0分) 形状简单、截面对称、壁厚均匀、减少加强筋的尺寸和个数、平滑过度(每个2分) 4、简述冷压烧结成型的工艺过程。(10分) 粉过筛、加料(一次加完)、加压、卸压、脱模、加热升温、保温、冷却(每个1分,完整性2分) 5、两步法EPS成型时,预发的PS颗粒为什么经过几个小时的熟化(放置)过程。(10分) 因为预发泡后PS颗粒内部负压状态,如果直接成型,会造成成型失败。(5分)而熟化过程而过一定时间,让空气进入预发泡的颗粒之中,以弥补其内部的负压,以使其在成型吹水蒸汽时不会收缩,而成功制成制品。(5分) 6、热固性高分子材料和热塑性的PVC硬板在压制成型时,都采取相同的两段或多段升温方 式,为什么?(15分) 热固性材料采取阶段性升温,可以避免材料在高流动状态下的流失,而高温下又可以使材料达到较高的固化程度,提高制品的性能;(8分)而PVC采取阶段升温,是为了使材料在达到较快降解的温度之前,使材料处于较高、较均匀的温度下,以便升温至层间熔合的温度时,可以较快地进行,以减少PVC降解对性能产生的影响。(7分) 三、问答题(共20分) 塑料成型工艺中有哪几种方法可以生产塑料薄膜,试将它们加以对比。 广东工业大学试卷用纸,共2页,第1页

7-精细化工工艺学试卷A 及 答案

《精细化工工艺学》试卷A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解释名词(每题1分,共15分) 1.精细化工产品:凡能增进或赋予一种(类)产品以特定功能,或本身拥有特定功能的多品种、技术含量高的化学品,称为精细化工产品,有时称为专用化学品(speciality chemicals )或精细化学品(fine chemicals )。 2、精细化率:可以用下面的比率表示化工产品的精细化率: ×100精细化工产品的总产值精细化工产值率(精细化率)=%化工产品的总产值 3、投资效率:投资效率=附加价值/固定资产×100% 4、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食品色、香、味、形及营养价值,以及为加工工艺和保存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 5、胶黏剂:通过界面的粘附和物质的内聚等作用,能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制件或材料连接在一起的天然的或合成的、有机的或无机的一类物质,统称为胶黏剂(adhesive),又称为“胶粘剂或黏(粘)合剂”,习惯上简称为胶。 6、基料:基料是胶黏剂的主要成分,起粘合作用,要求有良好的粘附性和湿润性。作为基料的物质可以是天然产物,也可以是人工合成的高聚物。 7、活性稀释剂:是分子中含有活性基团的稀释剂,它在稀释胶粘的过程中参加化学反应,同时还能起增韧作用。 8、防老剂:为了延长胶黏剂的使用寿命而加入的防止高分子化合物老化的物质,称为防老剂,它包括抗氧剂、光稳定剂、热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变价金属抑制剂等。 9、功能高分子材料:一般是指除了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之外,还具有特定功能(如导电性、光敏性、化学性、催化性和生物活性等)的高分子材料。 10、智能材料:是指对环境可感知且可响应,并具有功能发现能力的新材料。 11、电子信息化学品:通常是指为电子信息产业配套的专用化工材料。 12、助剂:广义地讲,助剂是泛指某些材料和产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为改进生产工艺和产品的性能而加入的辅助物质。狭义地讲,加工助剂是指那些为改善某些材料的加工性能和最终产品的性能而分散在材料中,对材料结构无明显影响的少量化学物质。助剂亦称添加剂或(专用)化学品。 13、精细陶瓷:采用高度精选原料、具有精确的化学组成、按照便于进行结构设计及控制的制造方法进行制造加工的、具有优异特性的陶瓷称精细陶瓷。 14、水处理剂:系指为了除去水中的大部分有害物质(如腐蚀物、金属离子、污垢及微生物等),得到符合要求的民用或工业用水而在水处理过程中添加的化学药品。 15、油墨:是将原稿或印版所确定的图文信息通过印刷转移到承印物表面,以形成耐久的有色图文。 (每题1分,答对基本概念或内容即可) 二、简述题(每小题7分,共70分) 1、简述精细化工新产品的发展规律。 精细化工新产品的发展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塑料成型工艺学思考题答案)

序言及第一章 1.为什么塑料成型加工技术的发展要经历移植、改造和创新三个时期?(P2)第一段 2.移植期、改造期和创新期的塑料成型加工技术各有什么特点? 答:移植时期用移植技术制造的塑料制品性能较差,只能成型加工形状与结构简单的制品.而且制品的生产效率也比较低。这段时问虽然已经出现了几种改性纤维素类热塑性塑料,但其使用性远不如酚醛和脲醛等热固性塑料料,从而使压缩模塑等特别适合成型热固性塑料的制品生产技术;其一是塑料的成型加工技术更加多样化,从前一时期仅有的几种技术发展到数十种技术,借助这几十种技术可将粉状、粒状、纤维状、碎屑状、糊状和溶液状的各种塑料原材料制成多种多样形状与结构的制品,如带有金属嵌件的模制品、中空的软制品和用织物增强的层压制品等;其二是塑料制品的质量普遍改善和生产效率明显提高,成型过程的监测控制和机械化与自动化的生产已经实现,全机械化的塑料制品自动生产线也已出现;其三是由于这一时期新开发的塑料品种主要是热塑性塑料,加之热塑性塑料有远比热固性塑料良好的成型工艺性,因此,这一时期塑料成型加工技术的发展,从以成型热固性塑料的技术为重点转变到以成型热塑性塑料的技术为主; 进入创新时期的塑料加工技术与前一时期相比,在可成型加工塑料材料的范围、可成型加工制品的范围和制品质量控制等方面均有重大突破。采用创新的成型技术,不仅使以往难以成型的热敏性和高熔体粘度的她料可方便地成型为制品,而且也使以往较少采用的长纤维增强塑料、片状馍型料和团状模塑料也可大量用作高效成型技术的原材料。 3.按所属成型加工阶段划分,塑料成型加工可分为几种类型?分别说明其特点。 答:一次成型技术,二次成型技术,二次加工技术

精细化工工艺学复习题(XX6)

★释义: 精细化工:生产精细化学品的工业称精细化学工业,简称精细化工 精细化学品:凡能增进或赋予一种(一类)产品以特定功能、或本身拥有特定功能的小批量、高纯度化学品,称精细化学品。 化工产品附加值::产品产值中扣去原材料、税金、设备和厂房的折旧费后剩余部分的价值,包括:利润、工人的工资、动力消耗以及技术开发等费用。 纳米技术:是指研究电子、原子和分子在0.1—100纳米尺度空间的在运动规律、在运动特点,并利用这些特性制造出特定功能的物质的技术。 是指在纳米尺度的围,通过直接操纵和安排原子、分子来创造新物质材料的技术。即研究100纳米到1纳米围物质所具有的特异现象和特异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制造新材料,研究新工艺的方法与手段。 纳米材料:当物质到纳米尺度以后,大约是在1—100纳米这个围空间,物质的性能就会发生突变,出现特殊性能。这种既不同于原来的原子、分子,也不同于宏观物质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即为纳米材料。 尺度达到纳米级,而性能既不同于其原子或分子,也不同于宏观物质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 感光材料:指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经适当的显影定影处理,能够形成影像的材料。 染料索引:《染料索引》是一部国际性的染料、颜料品种汇编。它将世界大多数国家各染料厂的商品,分别按它们的应用性质和化学结构归纳、分类、编号,逐一说明他们的应用特性,列出它们的结构式,注明其合成方法,附有同类商品名称的对应表。 香料和香精:香料:气味有益的香味质。不仅包括香味物质,有时为了调香的需要往往要采用臭味物质,因此,某些臭味物质也属于香料畴。 香精是香料成品(亦称调和香料) 变色涂料:是指涂层的颜色随环境条件如光,温度,湿度,PH值,电场,磁场等变化而变化的一种特殊涂料。 环保染料:按照生态纺织品的要求,以及禁用了118种染料以来,环保染料已成为染料行业和印染行业发展的重点,环保型染料应包括以下十方面的容: (1)不含德国政府和欧共体及其它Eco-Tex Standard 100 明文规定的在特定条件下会裂解释放出22种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 (2)不是过敏性染料; (3)不是致癌性染料; (4)不是急性毒性染料; (5)可萃取重金属的含量在限制值以下; (6)不含环境激素; (7)不含会产生环境污染的化学物质; (8)不含变异性化合物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9)甲醛含量在规定的限值以下; (10)不含被限制农药的品种且总量在规定的限值以下; 食品添加剂: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胶粘剂:靠界面间作用使各种材料牢固地粘接在一起的物质。 物理吸附:基于德华力、氢键和静电力,它相当于流体中组分分子在吸附剂表面上的凝聚,可以是单分子层,也可以是多分子层。物理吸附一般速度较快且是可逆的。 化学吸附:基于在固体吸附剂表面发生化学反应使吸附质和吸附剂之间以化学键力结合的吸附过程,因此选择性较强。化学吸附一般速度较慢,只能形成单分子层且不可逆。 瓷材料:瓷材料是除金属和高聚物以外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通称。 工业上应用的典型的传统瓷产品如瓷器、玻璃、水泥等。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性能优良的新型瓷。 增塑剂:凡添加到橡塑材料中能使其玻璃化温度降低,塑性增加,更易于加工的助剂即为增塑剂。 LD50值:(半数致死量,亦称致死中量),它是粗略衡量急性毒性高低的一个指标。一般指能使一群被试验动物中毒而死亡一半时所需的最低剂量,其单位是mg/kg(体重)。 ADI值:(人体每日摄入量):它指人一生连续摄入某物质而不致影响健康的每日最大摄入量,以每公斤体重摄入的毫克数表示,单位是mg/kg。 食品安全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定义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有毒、有害物质;

塑料注射成型

塑料注射成型试卷试题下载-样卷.doc 《塑料注射成型》课程考核题库 试卷一 一、选择题 (第1~60题。每题有三或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将其填入答卷纸上。每题1分,共60分。) 1、注塑成型是生产效率()的一种成型方法。 A、低 B、一般 C、高 2、现在用移动螺杆普通注塑机注塑PC塑料,原来注塑机料筒中的残余塑料是RPVC,这时要清洗料筒,应该采用()。 A、拆机清理料筒 B、直接换料法 C、间接换料法。 3、下列三种树脂中,属于热固性树脂是()。 A、在酸性下合成的酚醛树脂 B、在碱性下合成的酚醛树脂 C、ABS树脂 4、EVA是()聚合物的英文缩写代号。 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B、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C、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5、注塑用的热塑性塑料中,在下列三种中,属于热敏性塑料的塑料品种是()。 A、PS塑料 B、RPVC塑料 C、PET塑料 6、下列三种树脂中,在注射成型中必须设置防涎量的是()。 A、PC B、PA6 C、ABS 7、PC塑料的玻璃化温度是()。 A、100℃ B、150℃ C、280℃ 8、在PA中加入玻璃纤维后,其熔体的流动性和原PA相比是()。 A、不变 B、增加 C、下降 9、PMMA具有一定亲水性,其颗粒的吸水率达()。 A、0.03%~0.04% B、0.3%~0.4% C、3%~4% 10、在注塑聚砜(PSU)时,其熔体温度与料筒温度的差别()。 A、较小 B、中等 C、较大 11、加入30%玻纤增强的聚醚砜(PES),在200℃温度下,在高负荷作用下4个月的变形小

于()。 A、0.005% B、0.05% C、0.5% 12、注塑聚苯硫醚(PPS)时的料筒温度为()。 A、180~230℃ B、230~280℃ C、280~330℃ 13、从理论上讲,注塑普通塑料制品时,喷嘴温度比料筒末端(即出料口)温度()。 A、稍高 B稍低 C、相等。 14、注塑机料筒温度分布规律是,由加料斗向喷嘴方向()。 A、逐渐增高 B、逐渐降低 C、两头高而中间低 15、注塑制品具有明显的熔合纹,在下列三种因素中,与熔合纹无关的因素是()。 A、熔料温度 B、注射速率 C、注射机液压油的温度。 16、注塑制品出现脱模困难的主要原因是()。 A、熔料温度太高 B、冷却时间太长 C、模具结构设计得不合理 17、除PVC外,一般热塑性塑料都可采用()表征其熔体流动性。 A、拉西格流动长度 B、挤出量 C、熔体流动速率 18、热塑性塑料注塑制品存在较大内应力后,易产生()。 A、制品表面有黑斑 B、制品表面开裂 C、制品出现熔合纹 19、在下列三种PE品种中,不能用普通注塑机和普通注塑工艺成型的品种是()。 A、LLDPE B、HDPE C、UHMWPE 20、主流道横截面大的成型模具适用于成型()。 A、小规格的注塑制品 B、流动性较好的塑料 C、流动性较差的塑料 21、注塑热塑性塑料时,若模具温度过高,则会使制品产生()。 A、制品粘模 B、制品出现熔合纹 C、制品产生飞边 22、注塑热塑性塑料时,若制品的毛边过多,其原因可能是()。 A、固化剂用量过多 B、材料的流动性过大 C、材料的水分含量过高 23、在工业生产中,在某台注塑机上最适宜的工艺参数的依据是()。 A、符合理论知识 B、符合工艺卡片的数据 C、生产出合格的制品 24、注塑机开模取制品时如有遗留物,会()。 A、提高效率 B、操作延时 C、损坏模具 D、损坏设备 25、在下列参数中,()能使注塑模具合紧。 A、注射压力 B、保压压力 C、模腔压力 D、锁模力

精细化工工艺学复习题

《精细化工工艺学》复习题 一、解释名词(每题1分,共15分) 1.精细化工产品:凡能增进或赋予一种(类)产品以特定功能,或本身拥有特定功能的多品 种、技术含量高的化学品,称为精细化工产品,有时称为专用化学品(speciality chemicals ) 或精细化学品(fine chemicals )。 2、精细化率:可以用下面的比率表示化工产品的精细化率: ×100精细化工产品的总产值精细化工产值率(精细化率)=%化工产品的总产值 3、投资效率:投资效率=附加价值/固定资产×100% 4、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食品色、香、味、形及营养价值,以及为加工工 艺和保存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 5、胶黏剂:通过界面的粘附和物质的内聚等作用,能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制件或材料连接 在一起的天然的或合成的、有机的或无机的一类物质,统称为胶黏剂(adhesive),又称为“胶 粘剂或黏(粘)合剂”,习惯上简称为胶。 6、基料:基料是胶黏剂的主要成分,起粘合作用,要求有良好的粘附性和湿润性。作为基 料的物质可以是天然产物,也可以是人工合成的高聚物。 7、活性稀释剂:是分子中含有活性基团的稀释剂,它在稀释胶粘的过程中参加化学反应, 同时还能起增韧作用。 8、防老剂:为了延长胶黏剂的使用寿命而加入的防止高分子化合物老化的物质,称为防老 剂,它包括抗氧剂、光稳定剂、热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变价金属抑制剂等。 9、功能高分子材料:一般是指除了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之外,还具有特定功能(如导电性、 光敏性、化学性、催化性和生物活性等)的高分子材料。 10、智能材料:是指对环境可感知且可响应,并具有功能发现能力的新材料。 11、电子信息化学品:通常是指为电子信息产业配套的专用化工材料。 14、水处理剂:系指为了除去水中的大部分有害物质(如腐蚀物、金属离子、污垢及微生物 等),得到符合要求的民用或工业用水而在水处理过程中添加的化学药品。 15、油墨:是将原稿或印版所确定的图文信息通过印刷转移到承印物表面,以形成耐久的有 色图文。 二、简述题(每小题7分,共70分) 1、简述精细化工新产品的发展规律。 精细化工新产品的发展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原型发现阶段;(2分) 2)雏形发明阶段;(1分) 3)性能改进阶段;(2分) 4)功能扩展阶段。(2分) 2、食品添加剂主要有哪些作用?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其保藏期和货架期;改善食品感官性状; 有利于食品加工操作;保持或提高食品营养价值;满足某些特殊需要。 (7分,答对主要作用即可) 3、简述食用天然色素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塑料成型工艺学考试复习题

挤出1.以硬质PVC为例说明管材挤出成型加工工艺及其特点以及影响因素(10分)? 答:挤出工艺:物料经挤出机塑化、机头口模成型后,经定型装置冷却定型、冷却水槽冷却、牵引、切割,得到管材制品。(3分)??? 特点:①口模横截面积不能大于挤出机料筒横截面积的40%。②挤出机头有直通式和偏移式两类,后者只用于内径尺寸要求精确的产品,很少采用。③定径套内径略大于管材外径;机头上调节螺钉可调节管材同心度;牵引速度可调节管材尺寸;(4分)④PVC,粘度大,流动性差,热稳定性差;生成热多,结合缝不易愈合,管材易定型。(3分)。 影响因素:温度、螺杆转速及冷却、牵引速度、压缩空气? 2.简述挤出成型原理并讨论提高加料段固体输送速率的措施。? 原理:粉(粒)料,加入挤出机经①加热、塑化成熔体,再经机头口模②流动成型成连续体,最后经冷却装置③冷却定型成制品。(4分)。措施:提高螺杆转速,提高料筒内表面摩擦系数fb,降低螺杆外表面摩擦系数fs(4分)。? 3.简述管材挤出的工艺过程及管材挤出的定径方法。? 答:管材挤出的基本工艺是:物料经挤出机塑化、机头口模成型后,经定型装置冷却定型、冷却水槽冷却、牵引、切割,得到管材制品。(3分)(4分)? 管材的内外径应分别等于管芯的外径和口模的内径。管材挤出的定径方法分为定内径和定外径两种。(2分)? 外径定型是使挤出的管子的外壁与定径套的内壁相接触而起定型作用的,为此,可用向管内通入压缩空气的内压法或在管子外壁抽真空法来实现外径定型。(2分)? 内径定型法是将定径套装于挤出的塑料管内,即使挤出管子的内壁与定径套的外壁相接触,在定径套内通以冷水对管子冷却定径。(2分)? 4.挤出时,渐变螺杆和突变螺杆具有不同的加工特点。已知:PVC软化点75~165℃;尼龙的 熔融温度范围则较窄,约10℃,它们应分别选用何种螺杆进行加工?简要说明理由。(12分)? 答:?PVC应选用渐变螺杆而尼龙应选择突变螺杆进行加工。(4分)?因为PVC是无定形塑料,无固定的熔点,软化温度范围较宽,其熔融过程是逐渐进行的,所以选择熔融段较长的渐变螺杆;PA是结晶性塑料,有固定的熔点,熔融温度范围较窄,温度达到熔点后,熔融较快,应选择熔化区较短的突变螺杆。(3分)? 5.根据挤出理论和实践,物料在挤出过程中热量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物料与物料之间, 物料与螺杆、机筒之间的剪切、摩擦产生的热量,另一个是料筒提供的热量。 6.根据最简流动方程,熔体在螺杆计量段的流动有?正流、逆流、横流和漏流四种? 7.试分析螺杆挤出机生产中产生物料架桥现象的原因。? 答:(1)原料配方中有黏度较大的助剂造成物料结块导致无法下料。? (2)下料段设定的温度过高,引起物料熔化,螺杆无法推进物料,造成物料架桥。 ?(3)喂料系统发生故障,无法正常工作,造成物料架桥。 8.请问为什么挤出机要在料斗座处加冷却装置?? 答:为避免加料斗出现“架桥”现象而影响加料及固体输送效率。? 9.机筒加热和冷却的目的是什么?? 答:加热促进物料塑化;冷却为防物料过热。? 10.什么叫螺杆的长径比?螺杆长径比的增加对物料的加工有何好处??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塑料成型工艺学)考试复习题

1.以硬质PVC为例说明管材挤出成型加工工艺及其特点以及影响因素(10分) 答:挤出工艺:物料经挤出机塑化、机头口模成型后,经定型装置冷却定型、冷却水槽冷却、牵引、切割,得到管材制品。(3分) 特点:①口模横截面积不能大于挤出机料筒横截面积的40%。②挤出机头有直通式和偏移式两类,后者只用于内径尺寸要求精确的产品,很少采用。③定径套内径略大于管材外径;机头上调节螺钉可调节管材同心度;牵引速度可调节管材尺寸;(4分)④PVC,粘度大,流动性差,热稳定性差;生成热多,结合缝不易愈合,管材易定型。(3分)。 影响因素:温度、螺杆转速及冷却、牵引速度、压缩空气 2.简述挤出成型原理并讨论提高加料段固体输送速率的措施。 原理:粉(粒)料,加入挤出机经①加热、塑化成熔体,再经机头口模②流动成型成连续体,最后经冷却装置③冷却定型成制品。(4分)。措施:提高螺杆转速,提高料筒内表面摩擦系数fb,降低螺杆外表面摩擦系数fs(4分)。 3.简述管材挤出的工艺过程及管材挤出的定径方法。 答:管材挤出的基本工艺是:物料经挤出机塑化、机头口模成型后,经定型装置冷却定型、冷却水槽冷却、牵引、切割,得到管材制品。(3分)(4分) 管材的内外径应分别等于管芯的外径和口模的内径。管材挤出的定径方法分为定内径和定外径两种。(2分) 外径定型是使挤出的管子的外壁与定径套的内壁相接触而起定型作用的,为此,可用向管内通入压缩空气的内压法或在管子外壁抽真空法来实现外径定型。(2分) 内径定型法是将定径套装于挤出的塑料管内,即使挤出管子的内壁与定径套的外壁相接触, 在定径套内通以冷水对管子冷却定径。(2分) 4.挤出时,渐变螺杆和突变螺杆具有不同的加工特点。已知:PVC软化点75~165℃;尼龙的熔融温度范 围则较窄,约10℃,它们应分别选用何种螺杆进行加工?简要说明理由。(12分) 答: PVC应选用渐变螺杆而尼龙应选择突变螺杆进行加工。(4分)因为PVC是无定形塑料,无固定的熔点,软化温度范围较宽,其熔融过程是逐渐进行的,所以选择熔融段较长的渐变螺杆;PA是结晶性塑料,有固定的熔点,熔融温度范围较窄,温度达到熔点后,熔融较快,应选择熔化区较短的突变螺杆。(3分) 5.根据挤出理论和实践,物料在挤出过程中热量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物料与物料之间,物料与螺杆、 机筒之间的剪切、摩擦产生的热量,另一个是料筒提供的热量。 6.根据最简流动方程,熔体在螺杆计量段的流动有正流、逆流、横流和漏流四种 7.试分析螺杆挤出机生产中产生物料架桥现象的原因。 答:(1)原料配方中有黏度较大的助剂造成物料结块导致无法下料。 (2)下料段设定的温度过高,引起物料熔化,螺杆无法推进物料,造成物料架桥。 (3)喂料系统发生故障,无法正常工作,造成物料架桥。 8.请问为什么挤出机要在料斗座处加冷却装置? 答:为避免加料斗出现“架桥”现象而影响加料及固体输送效率。 9.机筒加热和冷却的目的是什么? 答:加热促进物料塑化;冷却为防物料过热。 10.什么叫螺杆的长径比?螺杆长径比的增加对物料的加工有何好处? 答:螺杆有效工作长度与直径之比。n一定时,L/D增加,物料在螺杆中运行时间延长,有利于物料塑化与混合,使升温过程变缓;可使均化段长度增加,可减少逆流和漏流,有利提高生产能力。 11.挤出成型是在什么温度之间进行的?物料在什么温度范围容易挤出?挤出温度由什么决定? 答:在黏流温度Tf与分解Td之间挤出成型;范围越宽越易挤出成型。具体温度应根据原料的配方、挤出机头结构、螺杆转速来定。

精细化工工艺学复习题2

精细化工复习资料 一、绪论 1. 精细化学品定义 精细化学品是指对化学工业生产的初级或次级产品进行深加工而制成的具有某些或某些种特殊功能的化学品。 2、精细化学品与专用化学品的区别有哪些? 组成:前者多为单一化合物;后者多为复合物或配合物。 使用性能:前者一般为非最终使用性产品,产品的用途较广;后者一般为最终实用性产品,用途较窄。 制备方法:前者一般相同或类似;后者可相同,也可完全不同。 销售方式:前者按其化学成分;后者按其功能。 更新周期:前者生命期相对较长,更新较慢;后者生命期较短,产品更新快。附加值:后者附加值、利润率高、技术秘密性更强。 3、简述精细化学品的特点? 生产特性:小批量、多品种、复配型居多;技术密集度高;多采用间歇式生产装置;生产流程多样化。 经济特性:投资效率高;附加价值高;利润率高。 商业特性独家经营,技术保密;重视市场调研,适应市场需求;配有应用技术和技术服务。 产品特性具有一定的功能。 二、精细化工工艺基本理论 1. 试述实验室研究与化工生产的主要不同点。 目的:前者迅速打通路线,确定可行方案;后者提供大量产品,获得经济效益。 规模:前者一般尽量小,通常按克计算;后者在市场允许下,尽可能大,一般按吨计。 总体行为:前者研究人员层次高,工资比例较大,故希望方便、省事,不算经济账;后者实用,强调经济指标,人员工资占生产成本比例相对较小。 原料:前者多用试剂进行研究;后者使用工业原料。 基本状态:前者物料少,设备小,流速低,趋于理想状态;后者处理物料量大,设备大,流速高,非理想化。 反应温度以及热效应:前者热效应小,体系热容小,易控制,往往在恒温下进行反应;后者热效应大,体系热容大,不易控制,很难达到恒温,有温度波动和温度梯度。 操作方式:前者多为间歇式反应;后者倾向采用连续化,提高生产能力。 设备条件:前者多用玻璃仪器进行,多为常压,可有无水、无氧操作;后者多在金属和非金属设备中进行,要考虑材质和选型;易实现压力下反应;希望在普通条件下进行。 物料:前者很少考虑回收,利用率低;后者必须考虑物料回收、循环使用和副产品联产等问题。

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本文从总结多年“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方法入手,就探究式教学法和相关的课程建设进行了探索,并对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教学模式;探究式 研究型大学以探究为基础,强化学习、思考、创新、合作和表达能力;以探索、调查和发现为核心,强化师生共同学习、探索和发现的能力。 一、探究式教学法的建立 在课堂教学中,把知识满堂灌给学生,是常见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由于教师讲得过细、过全,而使学生无需动脑,结果实际上是“窒息”了学生的思维。 而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基于探索研究的教学模式。教师把教学重点从传授知识转移到以探索、研究知识为基础的教学上来。学生则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探究为基础,而不是以盲目接受信息为基础进行学习。 探究机制的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即教师是知识建构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学生才是建构的主体。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创造各种利于不断刺激学生渴望探求知识的环境和条件,例如构建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便是很重要的做法。 “多媒体技术”作为计算机硬件和扩展设备以及应用软件知识的基础,它是“计算机组成原理”、“信息论与编码”、“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的延续及深入,又是“数据压缩”、“数字图像处理”、“数字视频技术”等的前驱课程。在授课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将知识点进行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全面探索和研究问题,有益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拓宽,从而帮助学生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够加以综合运用,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立探究式教学法,实施互动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学生起主导作用

精细化工工艺学试卷2

精细化工工艺学试卷2 一、填空题 1.在精细化工工艺学中,我们将准备过程、及产物的后处理合称为。 2.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特点是具有结构,分别称为基和疏水基。 3.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分子内同时含两个亲水性基团,在酸性溶液中呈阳离子活性,在碱性溶液中呈离子活性,在中性溶液中呈活性。4.一种合成材料中常同时使用多种助剂,这些助剂间如果相互增效,称做作用;若彼此削弱原有效能,则称做作用。 5.交联剂在橡胶工业中称为。 6.丙酸的结构式为;在食品添加剂中做剂。 7.一般而言,天然色素比合成色素的安全性更,合成色素比天然色素稳定性更。 8.“三醛胶”是胶黏剂、胶黏剂和三聚氰胺甲醛三类胶黏剂的总称。 9.涂料的生产过程包括原料准备、、、测试、调整、过滤、包装等。 10.在工业生产中,柑橘类精油产品常采用法制取。 11.化妆品常用的基质原料有、粉质原料、、溶剂原料等。

二、选择题 1.复配技术是将单一产品加工成复合的商品,它一般是()过程。A物理B化学C氧化 2.聚乙二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亲水性,分子中聚合度越大,则亲水性越()。 A小B大C不变 3.()的消费量在有机助剂中占第一位。 A润滑剂B增塑剂C抗氧剂 4.DOP代表的表面活性剂的名称是(): A邻苯二甲酸二辛酯B环氧树脂C烷基苯磺酸钠 5.山梨酸在()条件下,具有较好的防腐效果。 A中性B碱性C酸性 6.下面几种抗氧剂中,不属于酚类抗氧剂的是() A维生素E B茶多酚C植酸 7.下面几组单离香料中,可采用硼酸酯法生产的是()。 A香草醛、肉桂醛B丁香酚、百里香酚C玫瑰醇、香茅醇8.W/O型洗面奶指的是()。 A油包水型B水包油型C混合型 9.生产化妆品时,香精及防腐剂一般在()加入。 A开始时B反应升温到最高点时C反应后期 10.()可作为合成材料的阻燃剂。 A聚氯乙烯B磷酸三苯酯C十溴二苯醚

精细化工工艺学复习题及答案

精细化工工艺学复习题及答 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1、精细化学品的定义是什么? 精细化学品是与大宗化学品相对应的一类化工产品,是指对化学工业生产的初级或次级产品进行深加工而制成的具有某些或某些种特殊功能的化学品2、精细化学品的分类:精细有机化学品、精细无机化学品、精细生物制品 特点:生产特性,小批量、多品种、复配型居多;技术密集度高;多采用间歇式生产装置;生产流程多样化 经济特性,投资效率高、附加价值高、利润率高; 商业特性,市场竞争激烈、重视市场调研、适应市场需求、重视技术的应用服务、要求技术保密、独家经营; 产品特性,具有一定的物理功能、化学功能和生物活性 3、选择聚合物助剂是应注意:与树脂的配伍性、耐久性、对加工条件的适应性、制品用途对助剂的制约、协同效应 4、常用的塑料加工助剂有增塑剂、稳定剂、阻燃剂、润滑剂、抗静电剂、着色剂、发泡剂 5、DO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TPP磷酸三苯酯、DOA 己二酸二辛酯 6、表面活性剂分为哪几类各自具有什么特点?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一般都具有好的渗透、润湿、乳化、分散、增溶、起泡、去污等作用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它除用作纤维柔软剂、抗静电剂、防水剂、染色助剂等之外,还用作矿物浮选剂、防锈剂、杀菌剂、防腐剂等 两性活性剂由阳离子部分和阴离子部分组成的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中不电离,其亲水是主要是由具有一定数量的含氧基团(一般为醚基和羟基)构成 7、化妆品的辅助原料有哪些? 表面活性剂、香料、色素、防腐剂、保湿剂、营养剂、防晒剂、收敛剂 8、亲水亲油平衡值(HLB)是指:反应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和亲油基之间在大小和力量上的平衡程度的量 计算:非离子型聚乙二醇和多元醇类(亲水基的分子量*100)/(表面活性剂分子量*5)=(亲水基的分子量*100)/(疏水基分子+亲水基分子量)*5 多元醇脂肪酸酯 20(1—S/A) S酯的皂化值 A原料脂肪酸的酸值 聚乙二醇类 EO/5 EO聚环氧乙烷部分的质量分数 离子型 7+∑亲水基基团数+∑亲油基基团数 9、常用食品防腐剂主要有哪四类?试简要说明 苯甲酸及其盐类食品中可大量食用 山梨酸及其盐类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效果好,毒性低,无刺激性 丙酸及丙酸盐新型防腐剂,对人体无毒副作用 10、日允许摄入量ADI:人一生中每日从食物或饮水中摄取某种物质而对健康无明显危害的量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有关安排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有关安排 2008-12-11 教科办作者:蒋晓艳 各学院、部: 为了做好本学期期末考试工作,现将考试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时间安排: 1、期末考试时间:2008年12月28日、2009年1月5-8日(各科考试时间见附表) 2、批阅试卷及上交成绩单时间:每门课程考试结束后,由课程单位统一组织进行批阅。批阅结束后及时将成绩单上交。截止时间2009年1月11日12:00时。考查课及选修课上交成绩单截止时间2008年12月26日。 3、成绩查询时间:学生可于1月10日- 1月13日网上查询成绩。 4、查卷时间:学生对自己成绩有异议,可在1月12 日申请(截止下午4:30前),学院汇总后统一报到教务科。 5、二考报名时间:1月12日8:00-1月13日17:00。 6、成绩查询及报名网址:校内网址:http://202.199.90.8:8000,校外网址:http://202.97.179.124:8000(不及格者不需报名,参加补考) 7、二考交费时间:1月14日下午2:00-3:30 三教B202(以班级为单位)

8、领取二考(补考)准考证时间:2月11日下午以学院为单位统一到教务科领取。 9、二考(补考)时间:2月 13日、14日。 二、具体要求: 1、各学院要组织好学生期末复习,要进一步加强考风考纪宣传工作。 2、各部门要在考试前把所负责的教室卫生打扫干净,将活动课桌倒放,按照5列6行排列整齐,并保证考试前按时打开教室门。 3、各学院要把每次考试的考场安排、考务人员及巡视人员安排于18周报到教务科。 4、考试结束后,各院部要认真做好批卷工作,及时将成绩单报送教务科。 附:考试时间安排表 辽阳校区教科办 2008年12月11日

精细化工工艺学试题及复习题

1、Cl12H25C8H4SO3—Na+属于两性表面活性剂。( × ) 2、某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为18,比较适宜制造油包水的乳化体。( × ) 3、感光材料的反差性能是指感光材料能容纳的被摄体的反差。 ( × ) 4、邻苯二甲酸(2一乙基己酯)与PVC树脂的相容性很好,因而其塑化效率值高。( × ) 5、胺类化合物作为抗氧剂时,在氨基对位有供电子取代基(如—CH3)时,则抗氧能力加强。( √ ) 1.精细化工生产大多采用( A )操作方式。 A间歇式B连续式C反应式 2.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B )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配伍使用。 A能B不能C不确定 3.AEO代表的表面活性剂的名称是(C )。 A十二烷基苯磺酸钠B季铵盐C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4.助剂与聚合物之间要有良好的(C )。 A相容性B溶解性C化学活性 1、下列产品中,哪些归属于精细化工产品? ( AC ) A、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B、醋酸 C、高纯度氧化铝 D、环氧乙烷 2、下列产品中,哪个为表面活性剂?( C ) A、乙醇 B、食盐水 C、胰加漂T D、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3、选出一个耐燃性能好、毒性较低的增塑剂(作辅助增塑剂用)( B )。 A、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B、氯化石蜡 C、磷酸三甲苯酯 D、环氧大豆油 4、指出下列食用色素中,哪些为天然食用色素? (BD ) A、苋菜红 B、红曲色素 C、胭脂红 D、胡萝卜素 5、氯化石蜡可作增塑剂用或作阻燃剂用,如果主要用作阻燃剂时,共最适宜的氯含量应为( D )。 A、45%. B、50% C、60% D、70% 5.在食品添加剂中,( A )是用量最大的食品添加剂。 A防腐剂B甜味剂C乳化剂 7.甘油单硬脂酸酯是一种(C)。 A着色剂B润滑剂C乳化剂 8.双酚A型环氧树脂胶黏剂所用的固化剂是(A )。 A胺类B盐类C酸类 9.润肤乳或润肤霜中的甘油主要作(C )成分。 A防腐剂B增稠剂C保湿剂 2.在合成材料中同时多种助剂时如果相互增效,则起(B )作用。 A相抗B协同C无作用 3.增塑剂主要用于( A )塑料的加工。 A PVC B PE C PP 4.在食品添加剂中,( B )是用量最大的食品添加剂。 A香精B甜味剂C乳化剂 5.苯甲酸在( A )条件下,具有较好的防腐效果。 A酸性B碱性C中性

塑料成型工艺学复习题

1、简述高聚物熔体流动的特点。由于高聚物大分子的长链结构和缠绕,聚合物熔体、溶液和悬浮体的流动行为远比伤分子液体复杂。在宽广的剪切速率范围内,这类液体流动时剪切力和剪切速率不再成比例关系,液体的粘度也不是一个常此因而聚合物液体的流变行为不服从牛顿流动定律。即非牛顿型流动。 2、举例说明高聚物熔体粘弹性行为的表现。聚合物流动过程最常见的弹性行为是端末效应和不稳定流动。端末效应包括入口效应和模口膨化效应即巴拉斯效应。不稳定流动即可由于熔体弹性回复的差异产生熔体破碎现象。 3、聚合物熔体在剪切流动过程中有哪些弹性表现形式?在塑料成型过程中可采取哪些措施以减少弹性表现对制品质量的不良影响?聚合物流动过程最常见的弹性行为是端末效应和不稳定流动。提高温度,减少剪切应力,增加高温下的流动时间,均化塑料结构,降低其流动的非牛顿性。 4、聚合物很低的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对塑料成型加工有哪些不利影响聚合物很低的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在加工中主要是影响塑料制品中温度分布的不均匀性从而导致制品结构的非均匀性。另一方面,降低制品的生产效率。 5、取向度和取向结构的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温度和剪切应力分布,聚合物受热时间,聚合物的结构因素。 6、取向度对注塑制品的力学性能有何影响?非品聚合物取向后,沿应力作用方向取向的分子链大大提高了取向方向的力学强度,但垂直于取向方向的力学强度则因承受应力的是分子间的次价键而显著降低。团此拉伸取向的非品聚合物沿拉伸方向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均随取向度提高而增大。 取向结晶聚合物的力学强度主要由连接晶片的伸直链段所贡献,其强度随伸直钱段增加而增大,晶片间伸直链段的存在还使结晶聚合物具有韧性和弹性。通常,随取向度提高,材料的密度和强度都相应提高,而伸长率则逐渐降低。 7、试画出挤出成型时,制品取向度的分布图。

精细化工工艺学复习大纲

精细化工工艺学复习大纲2.0 ?Chap1、2 ? 1.精细化学品的定义(公认定义)、精细化工的特点。 ?指一些具有特定应用性能的,合成工艺中步骤繁多、反应复杂、产量小而产值高的 产品。 ?特点:1多品种、小批量2技术密集度高3综合生产流程和多功能生产装置4大 量采用复配技术5投资少、附加价值高、利润大6科学发展、安全发展 ? 2.精细化工的生产特性、精细计量学(书上相关的计算及概念都得搞明白,书上的计 算也许有错)、精细化工新产品的开发的阶段 ?特性:1多品种2多种多样的生产装置和生产流程3技术密集度高4商品性强 ?P14 ?阶段:1选择研究课题2课题的可行性分析和论证3实验研究4中间试验5性能、 质量检测和鉴定 ?Chap3§3.1表面活性剂的定义、结构和特性 ?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具有两亲性结构的有机化合物,至少含有两种极性与亲液性迥然 不同的基团部分 ? ? ?水溶液中浓度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①无机酸、碱、盐。随浓度的增大,表面张力上升 ?②有机酸、醇、醛。随浓度的增大,表面张力下降 ?③肥皂、长链烷基苯磺酸钠、高级醇硫酸酯盐。随浓度的增大,表面张力开始急剧 下降,但到一定程度便不再下降 ?表面活性剂随浓度的变化的运动情况 ?浓度越高,表面活性剂在分子表面聚集越多,表面张力下降。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水溶性表面活性剂 ?Ⅰ.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Ⅱ.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油溶性表面活性剂 ?何为HLB值、表3-1。 ?HLB:描述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性 ?范围适用场合 ?3-6 油包水型乳化剂 ?7-9 润湿、渗透 ?8-15 水包油型乳化剂 ?13-15 洗涤 ?15-18 增溶 ?胶束的形成和作用,何为CMC。

塑料成型工艺学复习提纲-济南大学

第一章绪论 1、国内外塑料和聚合物工业发展概况(综述) 2、建筑塑料及化学建材的发展 3、塑料在各技术领域的应用 第二章聚合物成型的理论基础 1、非牛顿流体的类型和特征? 答:(1)粘性系统在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流动时的特性是:其剪切速率只依赖于所施加剪切应力的大小。根据其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的关系。又可分为宾哈(汉) 流体、假塑性流体和膨胀性流体三种。 特征:<1>宾哈流体:与牛顿流体相比,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之间也呈线性关系。但此直线的起始点存在屈服应力τу,只有当剪切应力高于τу时,宾哈流体才开始流动。宾哈流体因流动而产生的形变完全不能恢复而作为永久变形保存下来,即这种流动变形具有典型塑性形变的特征,故又常将宾哈流体称为塑性流体。 <2>假塑性流体:非牛顿流体中最为普通的一种。流动曲线不是直线,而是一条斜率先迅速变大而后又逐渐变小的曲线,而且不存在屈服应力。流体的表观粘度随剪切应力的增加而降低。即:剪切变稀。 <3>膨胀性流体:流动曲线非直线的,斜率先逐渐变小而后又逐渐变大的曲线,也不存在屈服应力。表观粘度会随剪切应力的增加而上升。即:剪切变稠。 (2)有时间依赖性的系统:这类液体的流变特征除与剪切速率与剪切应力的大小有关外,还与施加应力的时间长短有关,即在恒温、恒剪切力作用下,表观粘度随所施应力持续时间而变化(增大或减小,前者为震凝液体,后者为触变性液体),直至达到平衡为止。 特征:<1>摇溶性(或触变性)流体:表观粘度随剪切应力持续时间下降的流体。如:涂料、油墨。 <2>震凝性流体:表观粘度随剪切应力持续时间上升的流体。如:石膏水溶液。 2、假塑性流体指数定律的几种表达式(课本P10) 3、聚合物熔体的黏度的影响因素? 答:温度、压力、剪切速率。 4、符合指数定律流体在圆形流道中的流动方程(推导流量、压力、几何参数之间的关系)?(P18) 5、符合指数定律流体在狭缝(h/w>20)流道中的流动方程(推导)?(P21) 6、聚合物成型的流动缺陷的种类及产生的原因? 答:(1)管壁上的滑移:塑料熔体在高剪切力下流动,贴近管壁处的一层流体会发生间断的流动,称为滑移。 滑移产生原因: ①剪切速率的径向不均匀分布(靠管壁附近剪切速率最大); ②流动中出现分级效应(即相对分子质量低的级分较多地集中在管壁附近); ③管壁附近的弹性形变的不均匀性(管壁处弹性形变大)。 (2)端末效应:不管是那种截面流道的流动方程,都只能用于稳态流动的流体,但总有不稳态流动。(包括入口效应和离模膨胀) 末端效应产生原因: ①入口效应: 1>.物料从料筒进入口模时由于熔体粘滞流动,流线在入口处产生收敛所引起的能量损失; 2>.在入口处由于聚合物熔体产生弹性变形,因弹性能的贮蓄所造成的能量损失; 3>.熔体流经入口时,由于剪切速率的剧烈增加所引起的速度的激烈变化,为达到流速分布所造成的。 ②离模膨胀: 1>取向效应:聚合物熔体流动期间处于高剪切场内,其大分子在流动方向取向,但在口模处发生解取向。 2>记忆效应:当聚合物熔体由大直径的料筒进入小直径的口模时,产生了弹性形变,而熔体离开口模时,弹性变形获得恢复。 3>正应力效应:由于粘弹性流体的剪切变形,在垂直于剪切方向上引起了正应力的作用。 (3)弹性对层流的干扰: 产生原因:塑料熔体在管内流动时,其可逆的弹性形变是逐渐回复的,如果恢复太大或过快,则流动单元的运动就不会限制在一个流动层从而会引起湍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