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效果比较

合集下载

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效果对比

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效果对比

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效果对比于攀【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9(013)015【总页数】2页(P125-126)【关键词】康柏西普; 雷珠单抗;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作者】于攀【作者单位】110032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药物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的主要药物之一, 但是对两种药物的效果报道不同。

多数认为康柏西普的效果要优于雷珠单抗, 但是也有报道认为康柏西普的起始效果不佳, 或报道有一定的并发症和复发的风险。

作为一种最为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其发病机理与眼部血管炎症有关, 发病症状包括青光眼、黄斑水肿和视网膜新生血管等, 本文所提到的就是黄斑水肿类疾病的治疗[1, 2]。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发病几率约为45% 左右。

因此, 对该疾病的治疗效果就需要进一步进行报道。

本次选取130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 比较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 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130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65例。

对照组男30例, 女35例;年龄35~71岁, 病程4~8周。

实验组男33例, 女32例;年龄36~70岁, 病程4~8周。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为首次注药治疗。

1.2 方法1.2.1 对照组给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

手术前3天, 术眼滴入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6次/d。

术前完成术眼结膜囊冲洗。

之后行眼球表面麻醉处理, 将无菌孔巾铺于表面。

在距离角巩缘3.5 ml颞下部位, 经过睫状体平坦处, 采用玻璃腔体注射0.05 ml雷珠单抗药物治疗, 待其进入玻璃体腔后, 使用无菌干棉签持续按压30 s, 于术后给予抗感染处理,使用无菌眼贴将患眼包扎。

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对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比较

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对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比较

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对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比较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的加剧,眼部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增加。

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

目前,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常用药物,它们在临床上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那么,在这两种药物中,到底哪一种更适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呢?本文将对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在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上的疗效进行比较,希望可以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由于视网膜血管发生阻塞,导致视网膜组织缺血、水肿和出血,最终导致患者视力下降。

而黄斑水肿是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常见并发症,是指黄斑区出现水肿,导致中心视力受损。

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对于患者的视力恢复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康柏西普是一种局部应用的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它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减少血管通透性,从而减轻黄斑水肿。

在临床实践中,康柏西普被广泛用于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一些研究表明,使用康柏西普可以显著缓解黄斑水肿,改善患者的视力。

康柏西普还可以减轻症状、改善视功能、减少复发发作的几率。

康柏西普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晶体混淆、青光眼等副作用。

与康柏西普相比,雷珠单抗属于抗VEGF药物。

VEGF是一种促进血管新生的因子,它在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雷珠单抗可以选择性地结合VEGF,从而抑制其对血管通透性的促进作用,减少黄斑水肿的形成。

研究表明,雷珠单抗可以显著减轻黄斑水肿,改善患者的视力。

临床实践中,雷珠单抗已经成为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重要药物之一。

雷珠单抗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需要定期注射、治疗周期长、费用昂贵等。

在比较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的治疗效果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一方面,需要考虑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

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对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比较

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对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比较

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对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比较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方法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它们分别属于激素类药物和抗VEGF药物,今天我们就来比较一下这两种药物在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方面的疗效。

康柏西普是一种糖皮质激素,其主要作用是抑制炎症反应和减轻组织水肿。

它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和调节血管通透性来起到治疗作用。

在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方面,康柏西普可以有效减轻黄斑区的水肿,改善视力,并且对于一些伴有明显炎症反应的患者效果尤为明显。

现在,我们就来比较一下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在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方面的疗效。

我们来看一下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康柏西普在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研究结果显示,康柏西普可以显著减轻黄斑区的水肿,改善视力,而且其疗效持续时间较长。

康柏西普对于有糖尿病眼病变的患者同样有较好的疗效。

康柏西普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如晶体混浊、眼压升高、感染等,因此在使用时需要谨慎。

长期使用康柏西普也可能出现一些潜在的副作用,如青光眼、晶状体混浊等。

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在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方面都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其疗效持续时间较长。

康柏西普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和潜在的副作用,因此在选择治疗药物时需要慎重考虑。

而雷珠单抗在安全性方面要优于康柏西普,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更受到患者的青睐。

除了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外,两种药物在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同之处。

康柏西普通常需要间隔一定时间进行注射,而雷珠单抗的注射间隔时间相对较长,可以减轻患者的治疗负担。

在选择治疗药物时,患者还需要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治疗需求。

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在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方面都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在选择治疗药物时,患者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治疗需求,结合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效果对比分析

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效果对比分析

G n R H a的观察组 的妊娠率 明显 高于对照组( P< 0 . 0 5 ) ; 同时 ,
观察组 的复发率 明显低于对 照组 ( P<0 . 0 5 ) 。上述结 果证 明
G n R H a 在子 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 使用 , 对改善患 者 的妊 娠情况 、 降低复发率 等具 有积极. 腹腔镜手术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 [ J ] .中国实用
妇科与产科杂志 , 2 0 0 3, 1 9 ( 1 1 ) : 6 6 0 66 - 2 .
[ 5 ] 庞静珊 .腹腔镜联合 药物治疗 子宫 内膜 异位症 合并不 孕的临 床 分析 [ J ] . 2 0 1 6 , 3 ( 2 ): 1 0 7 — 1 0 9 .
子不能有效输送等 , 从而造成不孕 。 对 于子宫 内膜 异位 症合并 不孕症 患者来 说 , 治疗 目的 不 仅为缓解症状 , 更重要 的是使其恢 复生 育功能 。腹 腔镜 手术 治疗法具有微创性 , 因此术后具有机体炎症反应小 , 氧化应激
[ 1 ] B e n a g l i a L, S o mi g l i a n a E, V i g h i V, e t a 1 . R a t e o f s e v e r e o v a r i a n d a ma g e
疗效果 。不仅能 提高 患者 的妊 娠率 , 同时也 能 降低 复发 率。
因此腹 腔镜手术联合 G n R Ha 是此类患者较理想 的治疗 方法 , 值 得临床加 以推广应用 。
参 考 文 献
分裂 、 精卵结合等生殖过程 ; 中度 和重度的子宫内膜异位症 甚 至还会改变盆腔 的正常生理解 剖结构 , 使输卵管发生 粘连 , 卵
[ 9 ] 李攀峰 . 腹腔镜联合药 物治疗 子宫 内膜 异位症 合并不 孕的l 临 床

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短期疗效比较

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短期疗效比较

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短期疗效比较【摘要】本研究旨在比较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短期疗效。

通过对患者特征、治疗方案、疗效评估方法以及短期疗效比较结果的分析,发现雷珠单抗在疗效上具有优势。

安全性方面,两种治疗方案均表现良好。

结论指出雷珠单抗在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未来研究可以探讨更长期的疗效比较及不同患者群体的反应情况,以进一步完善治疗策略。

本研究结果对临床医生在治疗该病种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雷珠单抗,康柏西普,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短期疗效比较,安全性,临床意义,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疾病背景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是一种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变,通常引起视力损害。

黄斑水肿是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

黄斑水肿主要是由于视网膜静脉阻塞导致视网膜组织水肿,进而影响视网膜的正常功能。

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方法有多种,其中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是常用的药物治疗方式。

雷珠单抗是一种抗VEGF药物,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作用,从而减轻黄斑水肿。

康柏西普则是一种新型非固醇抗炎药,主要通过抑制靶向溶酶体酶的活性,从而减轻黄斑水肿症状。

本研究旨在比较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短期疗效,以探讨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势,为医生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1.2 治疗方法介绍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治疗方法有多种选择,其中包括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等药物治疗以及激光治疗等。

雷珠单抗是一种抗VEGF药物,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作用,减少血管渗漏和黄斑水肿。

康柏西普是一种皮质激素,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减轻黄斑水肿来治疗该病。

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机制不同,因此在临床上选用的情况也不同。

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对比观察

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对比观察

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对比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比较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通过对两种药物治疗患者的观察,结果显示,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均在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方面有一定疗效,但康柏西普治疗的有效性略高于雷珠单抗。

1.引言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是一种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其并发症中最常见的就是黄斑水肿。

黄斑水肿不仅会导致视力下降,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失明。

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激光治疗、类固醇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

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中,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是常用的两种药物,它们是通过不同的途径抑制视网膜血管新生、减少血管渗漏,改善视网膜循环。

2.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非缺血型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治疗参考。

3.方法选取符合研究对象的患者共100例,分别采用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每组50例。

观察治疗前后的BCVA(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央厚度(CMT)、眼压、症状改善情况等指标,记录并分析疗效。

4.结果经过治疗,康柏西普组的BCVA提高了2.5行,而雷珠单抗组提高了2行,两组之间BCVA的提高差异并不显著;治疗后,康柏西普组的CMT平均下降了81um,雷珠单抗组下降了61um,两组之间的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眼压方面,两组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差异;康柏西普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优于雷珠单抗组。

5.讨论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非缺血型BRVO继发黄斑水肿均有一定疗效,但在本次研究中,康柏西普的疗效略优于雷珠单抗。

这一结果可能与两者作用机制不同有关,康柏西普是一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VEGF的受体结合来抑制新血管形成,减少渗漏,而雷珠单抗是一种抗VEGF单克隆抗体,通过结合游离的VEGF,阻止其与VEGFR的结合,从而抑制新血管形成,降低视网膜水肿。

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短期疗效比较

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短期疗效比较

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短期疗效比较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是一种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可以导致黄斑水肿和视力障碍。

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是两种常见的治疗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药物,它们在短期内的疗效和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在治疗BRVO继发黄斑水肿方面的短期疗效进行比较分析。

雷珠单抗是一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单克隆抗体,通过抑制黄斑水肿形成的VEGF的释放,从而减轻视网膜组织水肿。

康柏西普是一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拮抗剂,通过结合黄斑水肿相关的VEGF受体,阻止VEGF的生物学活性,从而减轻黄斑水肿。

一项关于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治疗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研究发现,两者在短期内的疗效相似。

在治疗12周后,两种药物组的患者中,BCVA改善0.3以上的患者比例雷珠单抗组为63.6%,康柏西普组为62.9%;BCVA改善15个字母以上的患者比例雷珠单抗组为54.5%,康柏西普组为48.6%。

这表明,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在改善患者视力方面的疗效相当。

而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视力差异并不显著。

另一项研究发现,在治疗4周后,雷珠单抗组和康柏西普组的患者的视力均有所改善,但两者之间并没有明显差异。

而且,在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视力变化也相似。

这表明,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在短期内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

除了视力改善外,对于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治疗,还需考虑药物的安全性。

在研究中,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的安全性也得到了评估。

研究发现,在两种药物治疗期间,患者出现的不良事件方面并无明显差异。

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注射时的疼痛、眼内压升高等,但都是可控的,并未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这表明,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在短期内的安全性相似。

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在治疗BRVO继发黄斑水肿方面的短期疗效相似,且在安全性上也无明显差异。

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药物的价格和便利性等因素来进行权衡。

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短期疗效比较

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短期疗效比较

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短期疗效比较【摘要】本研究旨在比较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短期疗效。

通过对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发现雷珠单抗在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方面表现出更好的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视力和黄斑水肿情况。

而康柏西普在疗效方面略逊一筹,虽然也能改善症状,但效果相对较弱。

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在临床应用中均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需要注意监测和管理。

综合研究结果,雷珠单抗在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方面具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探讨长期疗效及更多患者群体的疗效比较,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数据。

【关键词】雷珠单抗、康柏西普、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疗效比较、临床观察、副作用、短期疗效、启示、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是一种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

BRVO的一种并发症是黄斑水肿,即视网膜黄斑区域液体积聚导致视力减退。

黄斑水肿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焦点,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作为治疗黄斑水肿的药物备受关注。

雷珠单抗是一种抗VEGF药物,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活性,减少血管通透性和新生血管形成,从而减轻黄斑水肿症状。

康柏西普则是一种类固醇抗炎药,通过抗炎和抗血管通透性作用来治疗黄斑水肿。

尽管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在治疗黄斑水肿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二者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的比较仍然存在争议。

本研究旨在比较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在治疗BRVO继发黄斑水肿方面的短期疗效,为临床医生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短期疗效,以明确两种治疗方法在该疾病中的优劣势。

通过比较患者在治疗后的视力改善情况、黄斑水肿吸收情况、视网膜厚度变化、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准确的治疗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
塞的效果比较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分别应用于治疗视网膜静脉阻
塞的效果及其安全性。

方法:在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期间本院接诊的视
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观察对象,通过利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均分为
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雷珠单抗治疗,研究组使用康柏西
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治疗后的视力水平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研究组患者使用康柏西普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康复有效率更高,治疗后
一个月的视力水平明显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三个月
后的视力水平两组接近,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有少量患者出现眼内异物感、眼
压升高、球结膜下出血等并发症,经过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该数据对比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康柏西普应用于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短期疗
效突出,但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的长期效果接近,且两种药物的用药安全性均比
较高。

【关键词】雷珠单抗;康柏西普;视网膜静脉阻塞;视力水平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临床常见的致盲性退行性眼底视网膜血管疾病,表现多样,青光眼、玻璃体出血、视网膜新生血管、黄斑水肿等均是该病的主要类型,视网
膜静脉阻塞发病与年龄、营养缺乏、遗传因素、光线损伤等因素存在密切关联。

有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黄斑水肿在我国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群体中发病率超
过了45%、致盲率高达50%[1]。

因此做好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治疗十分重要,
临床多采取视神经切开术、视网膜凝光手术、玻璃体腔内药物注射等方式治疗,
尤其是玻璃体腔内药物注射,是该病最常见的治疗方式,本次研究分析了雷珠单
抗与康柏西普分别应用于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效果及其安全性,结果展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期间本院接诊的共计80例(80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纳入观察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40眼),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在53-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31±2.12)岁,平均病程为(13.21±1.24)个月;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在53-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62.26±2.11)岁,平均病程为(13.31±1.21)个月。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接受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后均符合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诊断标准;伴随严重的视力下降;患者的意识清晰,可以开展正常沟通;患者及其家属知晓研究相关内容并表示配合;研究获得了院委会的支持审核与监督;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眼部疾病患者;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患者;存在眼部激光手术史的患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近期服用大量激素类药物;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中途失访的患者。

本次研究选择的两组样本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使用雷珠单抗(批准文号:注册证号S2*******生产厂家:瑞士Novartis Pharma Schweiz AG.)治疗,推荐剂量为每次0.5mg (相当于0.05ml的注射量),每月一次给药,连续治疗3个月。

研究组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使用康柏西普(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生产厂家:成都康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治疗,初始3个月,每个月玻璃体腔内给药0.5 mg/眼/次(相当于0.05 ml的注射量),之后每3个月玻璃体腔内给药1次,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通过对比两组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康复有效率、治疗后的视力水平和(使用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研究(ETDRS)视力表对患者的裸眼视力水平进行评估,以所得字母数为最终计量资料)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眼内异物感、眼压升高、球结膜下出血等并发症)得出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统计所得所有相关数据均利用SPSS20.0软件来计算,P<0.05的时候表示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对比
表1可见,研究组患者使用康柏西普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康复有效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对比
组别例
数显效有效无效治疗有效率
(%)
对照组
4
18121075%
研究组
4
2215392.5%
X2---- 4.501
p----0.034
2.2两组患者的预后视力水平对比
表1可见,研究组患者使用康柏西普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治疗后一个月的视力水平明显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三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视力水平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的预后视力水平对比
组别例数一个月后三个月后
对照组4044.24±2.1
1
55.32±2.0 7
研究组4047.81±2.0
9
55.34±2.0 6
t-7.6030.043
p-0.0000.966
2.2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两组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有少量患者出现眼内异物感、眼压升高、球结膜下出血等并发症,其中对照组2例、研究组2例,经过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数据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视网膜静脉阻塞疾病已经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位致盲性眼病,危害性极大,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广泛关注的疾病安全问题[2]。

该病的发病原因复杂,主要为玻璃膜损伤引发视网膜出血,最终形成机化疤痕影响眼部视力,视网膜静脉阻塞疾病的临床治疗重点在于提高血管通透性、促进形成新生血管。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是临床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疾病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使用康柏西普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康复有效率更高,治疗后一个月的视力水平明显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三个月后的视力水平两组接近,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这与徐冰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4]。

综上,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的长期效果接近,但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短期疗效突出,两种药物的用药安全性均较高。

均可适用临床治疗过程中。

参考文献:
[1] 宋华,李景波. 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影响视力恢复的因素分析[J]. 国际眼科杂志,2022,22(3):509-512.
[2] 樊曦,何新芳. 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效果比较[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14):98-100.
[3] 王嫣,张正培,李婕,等. 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对比[J].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22,44(5):377-382.
[4] 徐冰,史喜红,白雪. 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静脉阻塞引起黄斑水肿患者视力情况的影响研究[J]. 检验医学与临
床,2022,19(7):962-9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