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与影响因素
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视力的影响

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视力的影响肖涌【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17(10)33【摘要】目的探讨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视力的影响。
方法选取会昌县人民医院2016年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
对照组患者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观察组患者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视网膜厚度,并观察患者术后前房炎性反应、角膜水肿、高眼压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生活自理能力、健康活动能力、日常社交能力、心理能力)评分。
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BCV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BCV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视网膜厚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视网膜厚度小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术后前房炎性反应、角膜水肿、高眼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健康活动能力、日常社交能力、心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佳,可有效促进患者视力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总页数】2页(P17-18)【作者】肖涌【作者单位】江西省会昌县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4.1【相关文献】1.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功能及视力的影响2.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影响的分析3.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的影响4.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最佳矫正视力、视网膜厚度及并发症的影响5.不同时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患者视力恢复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眼底病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眼底病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摘要】目的分析眼底病患者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药物治疗的效果以及作用机制。
方法本次研究于2019年6月-2020年12月在本院进行,随机选择68例眼底病患者研究,按照随机双盲法分组,每组34例,对照组为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联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分析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最佳矫正视力较对照组高,眼压、视网膜厚度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眼底病的效果比较明显,视力恢复好,改善疾病的情况,要重视。
【关键词】眼底病;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视力;眼压[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conbercept in patients with fundus diseases. Methods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9 to December 2020. 6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fundus disease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p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double-blind method, 3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drug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conbercept. The effect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intraocular pressure and retinal thicknes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conbercept in the treatment of fundus diseases is obvious, the visual acuity recovery is good, to improve the condition of the disease,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Key words] fundus diseases; 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conbercept; vision; Intraocular pressure眼底病包含的疾病较多,主要有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动静脉阻塞、眼底出血等,是多疾病的总称,在患上疾病后,视力会受到影响,而且随着病程时间的延长,对患者的负面伤害会增加,增加失明的风险【1】。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觉功能的影响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觉功能的影响焦建慈【摘要】目的研究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疗效及对视觉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110例(110眼)按1∶1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5例(55只眼)给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对照组55例(55只眼)给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不良反应率为27.27%,显著高于观察组的5.45% (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觉功能,降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期刊名称】《罕少疾病杂志》【年(卷),期】2018(025)001【总页数】3页(P19-21)【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视觉功能【作者】焦建慈【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直第三人民医院眼科河南郑州45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4.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不能及时得到治疗,随着病情的进展,视力呈不可逆下降甚至失明,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1]。
临床上DR的治疗常采用玻璃体切割术,但单纯手术治疗常伴随术中、术后并发症,导致手术效果并不理想。
过往研究发现,这一系列并发症的诱因为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抑制VEGF的高表达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
康柏西康是新一代的抗VEGF融合蛋白,可以显著抑制VEGF的表达,进而达到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的目的[3]。
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DR患者给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旨在探讨其对患者视觉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于视力的影响

目调查患者便秘情况ꎬ及其造成患者腹胀㊁肢体沉重等身体不良反应ꎮ②心理感受:5~12条目主要调查患便秘后患者对饮食焦虑㊁对排便的恐惧ꎬ对外出或旅行时排便与否的担心ꎬ反映出便秘所造成的心理影响ꎮ③焦虑与担心:13~23条目主要调查长期便秘所造成的紧张不安㊁焦虑㊁担心㊁烦躁易怒等情绪改变ꎮ④期望值:24~28条目主要调查患者对排便频次㊁排便通畅与否㊁既往诊治结果的评价等方面的期望值㊁满意度ꎮ便秘相关生活质量量表适用于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相关生活质量的评估ꎬ可以较好的体现患者的健康状况[2]ꎮ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荷包缝合法加疝补片治疗直肠前突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明显㊁确切ꎬ具有创伤小㊁费用低㊁远期疗效稳固等优点ꎬ可改善患者排便困难的症状ꎬ还可改善便秘患者的生活质量ꎬ有较高的社会意义ꎬ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ꎮʌ参考文献ɔ[1]㊀唐清珠ꎬ子树明ꎬ顾成义ꎬ等.STARR手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214例的临床分析[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ꎬ2010ꎬ4(3):281~287.[2]㊀赵贞贞ꎬ林征ꎬ林琳ꎬ等.中文版患者便秘状况评估量表在应用评价中的信效度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ꎬ2010ꎬ45(12):1124~1126[3]㊀王在秋.Bresler术联合PPH术治疗排便梗阻性直肠前突的前瞻性研究[J].山东大学博士论文库ꎬ2014ꎬ24.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于视力的影响曹海静ꎬ㊀王文奇(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ꎬ㊀江苏㊀淮安㊀223300)ʌ摘㊀要ɔ目的:评价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的影响ꎮ方法:将87例(87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ꎬ对照组(n=43)给予玻璃体腔一次性注射曲安奈德0.1mLꎬ观察组(n=44)给予玻璃体腔一次性注射康柏西普0.1mLꎬ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㊁视网膜厚度㊁视网膜功能(N1波潜伏期)以及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ꎮ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CVA㊁视网膜厚度㊁N1波潜伏期观察组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ꎻ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ꎮ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网膜功能及患者视力ꎬ且安全性较好ꎬ值得临床推广ꎮʌ关键词ɔ㊀糖尿病ꎻ㊀视网膜病变ꎻ㊀康柏西普ꎻ㊀玻璃体腔注射ʌ文章编号ɔ1006-6233(2016)07-1129-03㊀ʌ文献标识码ɔ㊀A㊀㊀ʌdoiɔ10.3969/j.issn.1006-6233.2016.07.029㊀㊀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应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视力水平的影响ꎬ报告如下ꎮ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一般资料:本试验的研究方法符合伦理学标准ꎬ且在实施本项研究前医护人员与患者进行了充分沟通ꎬ患者在知情同意基础上签署了知情同意书ꎮ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方法ꎬ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87例(87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ꎮ纳入标准:①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确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ꎻ②单眼发病ꎻ③患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0.1ꎬ无全盲ꎻ④有相对性传入性瞳孔障碍ꎻ⑤年龄18~60周岁ꎮ排除标准:①有其他眼底手术治疗史者ꎻ②合并青光眼者ꎻ③治疗期间可能存在玻璃体损伤及视网膜脱离ꎬ并具备相关手术风险者ꎻ④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ꎻ⑤合并肿瘤㊁血液系统㊁免疫系统及精神疾患等患者ꎻ⑥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以及严重过敏体质者ꎮ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4)ꎮ对照组中ꎬ男24例ꎬ女19例ꎻ年龄24~60岁ꎬ平均(45.5ʃ5.8)岁ꎻ病程0.5~32年ꎬ平均(4.8ʃ1.7)年ꎻBCVA为0.04~0.09ꎬ平均(0.06ʃ0.01)ꎮ观察组中ꎬ男23例ꎬ女21例ꎻ年龄22~60岁ꎬ平均(46.2ʃ6.3)岁ꎻ病程0.5~30年ꎬ平均(5.1ʃ2.2)年ꎻBCVA为0.04~0.09ꎬ平均(0.06ʃ0.02)ꎮ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ꎬ具有可比性ꎮ1.2㊀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康柏西普或曲安奈德玻璃体腔一次性注射治疗ꎬ注射操作方法完全相同ꎬ对照组患者给予曲安奈德注射液(生产企业:昆明积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ꎻ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3021604ꎻ规格:1mL:40mg)0.1mLꎬ观察组患者给予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商品名:朗沐ꎻ生产企业:成都康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ꎻ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130012ꎻ规格:10mg/mLꎬ0.2mL/支)0.1mLꎮ具体操作方法为:表面麻醉ꎬ常规眼部消毒ꎬ开睑器开睑ꎬ进针选在距离角膜缘大约4mm处的平坦部位ꎬ以30#针头向球心方向刺入眼内深4mm处ꎬ针刺过程要注意保证针尖位于玻璃体腔内ꎮ针推出之后以棉棒压迫针眼少许时间ꎬ为使9211㊀㊀第22卷㊀第7期2016年7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河㊀北㊀医㊀学HEBEIMEDICINE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Vol.22ꎬNo.7Jul.ꎬ2016㊀㊀㊀㊀ʌ基金项目ɔ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ꎬ(编号:BK2010419)药物有效成分可以充分作用于后极部视网膜ꎬ要求患者平卧休息1~2hꎬ之后可取半坐位ꎬ为防止药物影响视力检查嘱患者睡眠时取侧卧位ꎮ1.3㊀观察内容: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㊁视网膜厚度㊁视网膜功能(N1波潜伏期)以及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ꎮBCVA采用标准视力表检验ꎻ视网膜厚度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ꎻ视网膜功能采用多焦视网膜电流图(mfERG)进行检查并作好相关记录ꎬ观察内容包括第1个负波(N1波)潜伏期的变化期间ꎬ以刺激开始至该波起始时间视为潜伏期时间ꎻ同时对治疗期间可能存在的相关并发症进行观察并记录ꎬ主要包括是否出现前房炎性反应㊁角膜水肿㊁高眼压等ꎮ1.4㊀统计学处理:本组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处理ꎬ计量资料以平均数ʃ标准差( xʃs)表示ꎬ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ꎻ计数资料以率(%)表示ꎬ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ꎬ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ꎮ2㊀结㊀果2.1㊀注射后疗效: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CVA㊁视网膜厚度㊁N1波潜伏期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ꎬ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BCVA㊁视网膜厚度㊁N1波潜伏期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ꎮ见表1ꎮ表1㊀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观察指标比较( xʃs)时间BCVA对照组㊀㊀㊀观察组视网膜厚度(μm)对照组㊀㊀㊀观察组N1波潜伏期(ms)对照组㊀㊀㊀观察组治疗前0.06ʃ0.010.06ʃ0.02804.2ʃ132.5803.6ʃ129.718.92ʃ4.0818.94ʃ4.11治疗后0.22ʃ0.100.39ʃ0.13342.6ʃ65.4165.8ʃ79.615.97ʃ3.8814.70ʃ4.02ta1.6351.2981.574Pa0.6320.5920.735tb5.9315.9346.325Pb0.0020.0020.001㊀㊀注:a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ꎻb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2.2㊀并发症:观察组前房炎性反应㊁角膜水肿㊁高眼压等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ꎬ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ꎬ见表2ꎮ表2㊀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比较n(%)组别n前房炎性反应角膜水肿高眼压总发生率对照组437(16.3)4(9.3)6(14.0)17(39.5)观察组442(4.5)0(0)1(2.3)3(6.8)χ221.36519.95420.68222.492P0.0010.0020.0010.0013㊀讨㊀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较为典型的慢性进展性疾病ꎬ患者的病程均较长ꎬ在病发早期很容易被其他的眼部疾病特征掩盖ꎬ导致患者漏诊或误诊ꎬ延误最佳治疗时机ꎬ给视网膜造成不可逆的损伤ꎬ使得患者出现永久性的视力丧失[1]ꎮ玻璃体手术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方法之一ꎬ该方法对周围组织的损伤较轻ꎬ具有良好的安全性ꎬ但也有研究认为[2]ꎬ玻璃体手术无法让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重新获得较好的视力ꎬ不少患者的视力较治疗前还有所降低ꎬ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ꎮ对患者给予抗凝㊁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不仅并不能有效改善视力水平ꎬ且患者出现视网膜出血的风险可能增大ꎮ玻璃体腔内直接给药是当前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良好选择ꎬ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其可有效避免传统药物不能透过血-眼屏障的弊端ꎬ可使药物成分能够0311 ㊀㊀第22卷㊀第7期2016年7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河㊀北㊀医㊀学HEBEIMEDICINE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Vol.22ꎬNo.7Jul.ꎬ2016㊀㊀㊀㊀直达病灶ꎬ且眼内局部的药物浓度高ꎬ治疗效果更佳ꎮ当前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常用药物主要是曲安奈德和康柏西普ꎮ曲安奈德对前列腺素有抑制作用ꎬ采用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是通过该药减少患眼周围炎性反应来减轻局部免疫反应对患眼视网膜的进一步损伤来实现ꎬ曲安奈德可以保护眼底ꎬ改善黄斑高度水肿ꎬ利于视力恢复ꎮ肖龙琴等[3]研究显示ꎬ曲安奈德能够通过抑制炎症反应ꎬ下调炎症因子ꎬ抑制新生血管形成ꎬ改善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管张力ꎬ进而改善动脉血流速峰值ꎬ最终延缓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ꎮ康柏西普作为一种人工技术生产的重组融合蛋白ꎬ其可以特异性地结合抗VEGFꎬ进而阻断抗VEGF与抗VEGF受体的结合ꎬ达到阻断眼底部异常增生新生毛细血管的目的ꎬ最终实现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目标ꎮ韩姬等[4]研究显示ꎬ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对患者视网膜功能产生积极影响ꎬ有利于促进术后患者视功能的恢复ꎬ且可提高手术安全性ꎬ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ꎬ对提高术后生活质量也有重要价值ꎮ本研究结果显示ꎬ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的BCVA㊁视网膜厚度㊁N1波潜伏期要明显优于对照组ꎬ观察组前房炎性反应㊁角膜水肿㊁高眼压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ꎬ这说明ꎬ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不仅疗效更优ꎬ而且并发症更少ꎬ安全性更高ꎮ这与上述报道结果基本一致ꎮ相关研究结果表明[5]ꎬ对视网膜病变患者给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液治疗ꎬ可有效改善大多数患者的视力水平ꎬ有助于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ꎮ综上所述ꎬ本研究认为ꎬ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网膜功能及患者视力ꎬ且安全性较好ꎬ值得临床推广ꎮʌ参考文献ɔ[1]㊀滕娟ꎬ陈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的多焦视网膜电图研究进展[J].按摩与康复医学ꎬ2015ꎬ6(20):6~8. [2]㊀颜廷芹.玻璃体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视功能评价[J].泰山医学院学报ꎬ2012ꎬ33(11):799~801. [3]㊀肖龙琴ꎬ胡恩海ꎬ葛正光.曲安奈德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实用防盲技术ꎬ2015ꎬ10(3):104~106.[4]㊀韩姬ꎬ王玲ꎬ刘伟仙ꎬ等.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ꎬ2015ꎬ18(5):502~506.[5]㊀LiXꎬXuGꎬWangYꎬetal.Safetyandefficacyofconberceptinneovascular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resultsfroma12-monthrandomizedphase2study:AUROAstudy[J].Ophthalmologyꎬ2014ꎬ121(9):1740~1747.经导管封堵术经胸微创封堵术及胸骨正中切口修补术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比较艾㊀成ꎬ㊀陈有东ꎬ㊀程远建ꎬ㊀兰建军ꎬ㊀江汝健ꎬ㊀付㊀立(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ꎬ㊀四川㊀攀枝花㊀617000)ʌ摘㊀要ɔ目的:探讨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治疗中3种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ꎮ方法:选取2013年至2015年我院收治的ASD患者ꎬA组为经导管封堵术ꎬB组为经胸微创封堵术ꎬC组为胸骨正中切口修补术ꎮ结果:三组患者手术成功率㊁残余分流以及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ꎻA组住院时间㊁手术时间㊁苏醒时间㊁机械通气时间均相比B组与C组缩短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ꎬ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与C组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ꎮ结论:3种手术方式均能够有效治疗ASDꎬ而经导管封堵术相比其他两种术式手术时间短㊁创伤小㊁安全性更高ꎮʌ关键词ɔ㊀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ꎻ㊀导管封堵术ꎻ㊀经胸微创封堵术ꎻ㊀胸骨正中切口修补术ʌ文章编号ɔ1006-6233(2016)07-1131-03㊀ʌ文献标识码ɔ㊀A㊀㊀ʌdoiɔ10.3969/j.issn.1006-6233.2016.07.030㊀㊀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trialseptaldefectꎬASD)是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一种ꎬ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发病率为第二位[1]ꎮ本次研究通过经导管封堵术㊁经胸微创封堵术㊁胸骨正中切口修补术三种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对比ꎬ探寻最为有效的手术方案ꎮ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一般资料:病例选择范围为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ASD患者ꎬ所有患者年龄均在3岁以上ꎬ入院后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ꎬ肺部血管阻力(PVR)在5woods以上ꎮ经导管封堵术以及经胸微创封堵术患者需要房间隔缺损尺寸在38mm以下ꎬ而在主动脉残余边之外的其他残余边在5mm以上ꎮ根据患者选择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三组ꎮA组患者选择经导管房间隔封堵术ꎬB组患者选择经胸微创房间隔封堵术ꎬC组患者选择胸骨正中切口房间隔修补术ꎮA组患者57例ꎬ其中男19例ꎬ女38例ꎬ年龄11~65岁ꎬ平均(33.18ʃ14.29)岁ꎬ平均缺损大小为(21.65ʃ8.43)mmꎬNYHA平均分级为1311㊀㊀第22卷㊀第7期2016年7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河㊀北㊀医㊀学HEBEIMEDICINE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Vol.22ꎬNo.7Jul.ꎬ2016㊀㊀㊀㊀ʌ基金项目ɔ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ꎬ(编号:20133142)。
玻璃体腔注射康博西普对眼底病的临床疗效及有效性分析

玻璃体腔注射康博西普对眼底病的临床疗效及有效性分析摘要:目的探究玻璃体腔注射康博西普对眼底病的临床疗效及有效性。
方法选取眼底病变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开始时间是2018年11月,结束时间是2019年11月,其中50例视为参照组,另外50例视为研究组,参照组实施对症治疗,研究组添加玻璃体腔注射康博西普治疗,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对于治疗有效率,研究组更高,P<0.05。
对于并发症发病率,研究组与参照组比较,P>0.05。
结论眼底病患者应用玻璃体腔注射康博西普治疗,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康柏西普;玻璃体腔;眼底病;前言眼底病是指眼底血管通透性增加、存在新生血管,为常见眼科疾病,对视力产生影响,严重者可引起失明[1]。
临床在治疗眼底病时多采用对症治疗,结合眼底病发病机制,添加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拮抗剂注射治疗,可提高治疗有效率。
康柏西普为抗VECF融合蛋白药物,可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对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100例患者为对象,探究玻璃体腔注射康博西普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眼底病变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开始时间是2018年11月,结束时间是2019年11月,其中50例视为参照组,另外50例视为研究组。
参照组,22例男性,28例女性;年龄为37-76岁,年龄平均值是(59.93±5.43)岁;病程4-12个月(7.43±2.18)。
研究组,23例男性,27例女性;年龄为36-74岁,年龄平均值是(59.72±5.28)岁;病程4-14个月(7.27±2.45)。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差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参照组实施对症治疗:若患者黄斑变性,使用维生素E胶囊(H20103380;山东威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每次100mg,每天2次;使用维生素C片(H12020171;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每次200mg,每天3次;使用银杏叶片(Z20027949;杨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每天3次,每次2片。
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对患者视力的影响

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对患者视力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对患者视力的影响。
方法以我院近期收治的8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
观察组给予康柏西普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注射液治疗。
对比2组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时的最佳矫正视力、视网膜功能、视网膜厚度与并发症情况。
结果治疗前2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各项指标程度均比对照组好,差异显著(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显著,能更加显著的改善患者的视力,且用药安全性更好。
关键词: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康柏西普是一种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的100%人源化重组融合蛋白,临床使用中具有多靶点、亲和力强、作用时间长等优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方式。
本次研究以我院近期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当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并探究其对患者视力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共有86例。
患者均经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确诊,均为单眼发病,矫正最佳矫正视力(BCVA)<0.1且无全盲,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对性传入J险瞳孔障碍。
所有患者军队本次研究知情同一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眼底手术治疗史患者、合并青光眼者、可能存在玻璃体损伤及视网膜脱离风险的患者、严重心肝肾功障碍者、精神障碍者、血液系统疾病者、免疫系统有缺陷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等。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2组,各有43例。
其中观察组有男25例,女18例,年龄22-60岁,平均(44.9±5.5)岁,病程6个月至28年,平均(5.2±2.1)年;对照组有男24例,女19例,年龄20-60岁,平均(45.2±5.6)岁,病程6个月至27年,平均(5.1±2.0)年。
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眼底病变的安全性及对患者视力影响的研究

DOI:10.16662/ki.1674-0742.2023.04.144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眼底病变的安全性及对患者视力影响的研究汪秀娟,邬义强,詹丽园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七医院眼科,福建南平353000[摘要]目的探究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眼底病变的安全性及对患者视力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七医院眼科收治的100例眼底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类,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内眼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对照组采用雷珠单抗注射液。
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3、6个月时比较两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治疗前,两组BCVA与C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1、3、6个月,两组BCVA逐步提升,CMT逐渐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相邻两时间段的同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7、14 d,两组VEGF水平逐步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相邻两时间段同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00%,低于观察组的12.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4,P=0.505)。
结论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用于治疗眼底病变的患者,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视力程度,降低VEGF水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关键词]康柏西普;眼底病变;视力;VEGF;安全性[中图分类号]R77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23)02(a)-0144-05Safety of Conbercept Ophthalmic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Fundus Le⁃sions and Effects on Patients' Visual AcuityWANG Xiujuan, WU Yiqiang, ZHAN LiyuanOphthalmology Department, the 907th Hospital of the PLA Joint Logistic Support Force, Nanping, Fujian Province, 353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afety of conbercept ophthalmic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fundus lesions and the study of the effect on patients' visual acuity. 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fundus lesions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of the 907th Hospital of the Joint Service Support Force of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from January 2018 to March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They were classified using a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each had 50 patients. Both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received conventional internal eye surgery.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onbercept ophthalmic injec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azumab injection. The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 macular 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 (CMT),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levels, and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t 1,3,6 months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BCVA and CMT in the two groups (P>0.05). At 1,3,6 months after treat⁃ment, BCVA in both groups gradually increased, CMT gradually decreased, ther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adjacent time peri⁃ods within the same group (P<0.05). On the 1st, 7th, and 14th days after treatment, the VEGF levels of the two groups [作者简介] 汪秀娟(1982-),女,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眼底病。
分析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的影响

分析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的影响栗小丽【摘要】目的探讨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视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 01 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DR患者1 04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应用曲安奈德一次性玻璃体腔注射药物治疗,研究组应用康柏西普一次性玻璃体腔注射药物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后N1波潜伏期及视网膜厚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最佳矫正视力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85%,高于对照组15.38% (P<0.05).结论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对DR患者视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安全可靠,适于临床推广.【期刊名称】《罕少疾病杂志》【年(卷),期】2017(024)004【总页数】2页(P27-28)【关键词】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力【作者】栗小丽【作者单位】郑州博爱眼耳鼻喉医院眼科河南郑州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26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属于糖尿病患者最为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近年来,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玻璃体腔内用药途径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由于药物在局部的作用,可以有效克服血-眼屏障,疗效更为确切[1]。
康柏西普是一种化源化重组融合蛋白,它能够与抗血管表皮生长因子进行特异性结合,对新生血管性眼部疾病中具有显著的疗效[2]。
我院对52例DR患者应用了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观察其视力的变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DR患者104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2例。
入组标准:采用影像学检查证实为DR;单眼发病;患眼最佳矫正视力在0.1以下,但未全盲;患者对本次治疗方案知情。
排除标准:眼底手术史者;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治疗时出现大面积玻璃体增殖、机化、积血、视网膜脱离等需要手术治疗者;过敏体质者;哺乳期及妊娠期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与影响因素【摘要】目的:探究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治疗中,应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的临床效果。
方法:以2020年本院收治的64例ROP患儿(64眼)为研究对象;在其入院后均于24 h内常规玻璃体腔注射0.025ml康柏西普(10.00 mg/ml);注射7 d内进行眼底检查,然后结合其实际情况每间隔1-3周检查一次。
本组患者均随访24周以上,针对病情复发(无效)者予以重复注射或激光光凝治疗。
进而观察患儿的视网膜血管变化情况,并分析影响其恢复效果的相关因素。
结果:62例患儿中,进行1次/2次注射治疗患儿分别为52/10例。
经24周治疗后,治愈、好转、复发、无效及加重患儿及占比分别为28例(45.16)、24例(38.71)、9例(14.51)、0例(0.00)、1例(1.61)。
患者治疗中均未出现白内障、眼内炎、青光眼等相关并发症。
经治疗效果影响因素分析可见,首次治疗时间、病变分区/分期以及附加病变均与其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患儿性别、胎龄、首次检查时间、住院时间等无相关性(P>0.05)。
经Logistic回归显示,Ⅰ区病变患儿对比Ⅱ区病变则更容易复发(P<0.05)。
结论:在ROP患儿治疗中采取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病变分区是影响其治疗后复发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影响因素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conbercept in the treatment of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Zhang Hui(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Daqing Oilfield General Hospital,Daqing, Heilongjiang, 163411)[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conbercept in the treatment of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ROP). Methods: 64 children (64 eyes) with ROP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in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0.025ml conbercept (10.00 mg / ml) was injected into vitreous cavity within 24 hours after admission; fundus examination was conducted within 7 days after injection, and then the examination was conducted every 1-3 week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more than 24 weeks, and repeated injection or laser photocoagulation therapy was given to patients with relapse (invalid). Then observe the changes of retinal vessels in children, and analyze the related factors affecting the recovery effect. Results: among the 62 cases, 52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once or twice injection. After 24 weeks of treatment, 28 cases (45.16%), 24 cases (38.71%), 9 cases (14.51%), 0 case (0.00) and 1 case (1.61) were cured, improved, relapsed, ineffective and aggravated. There were no cataract, endophthalmitis, glaucoma and other related complication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reatment effect, the time of first treatment, lesion pision / stage and additional lesion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m (P<0.05), while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with gender, gestational age, first examination time and hospital stay (P>0.05). Logistic regression showed that children with area I lesions were more likely to relapse than those with area II lesions (P<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ROP children, 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conbercept has significant effect, less adverse reactions, and lesion zoning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recurrence after treatment.[Key words] intravitreal injection; conbercept;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clinical efficacy; influencing factors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ROP)是现阶段儿童致盲的重要因素之一[1]。
故此次研究主要分析将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用于ROP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2020年本院收治的64例ROP患儿(64眼)为研究对象;本组纳入患儿男、女比例为34/30;出生孕周26-31周(28.15±1.66)。
1.2方法此次入院患儿均在确诊后24 h内予以接受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需在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后,抽取0.025ml康柏西普(10.00 mg/ml,含康柏西普0.25 mg)在患儿角膜缘后1-1.5 mm进行穿刺注射。
1.3观察指标观察本组患儿治疗效果,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
1.4判定标准疗效评估:①治愈:注射治疗后患儿附加病变有明显减轻,嵴变消失(或变淡),且视网膜血管向周边逐渐延伸生长。
②好转:附加病变有减轻,嵴变消失或变淡,但视网膜血管生长速度较慢,终次随访患儿视网膜周边血管化未完全。
③复发:注射后早期眼底病变有一定减轻,随访中再次病发,出现血管纡曲扩张、新生血管等。
④无效:附加病变未改善,新生血管基本未消退;⑤加重:血管纡曲加重,有出血,甚至发展为视网膜脱离。
1.5统计学方法研究数据均输入SPSS 25.0软件处理。
计量、计数部分以(±s)、%表示,t/χ2检验;影响治疗效果相关因素以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对比以P<0.05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治疗效果在此次治疗的62例患儿中,1次、2次治疗分别为52/10例。
经24周治疗后,治愈、好转、复发、无效及加重患儿及占比分别为28例(45.16%)、 24例(38.71%)、9例(14.51%)、0例(0.00%)、1例(1.61%)。
经治疗及随访,本组患儿均未出现白内障、眼内炎、青光眼等相关并发症。
2.2影响治疗因素分析2.2.1单因素分析经分析,治愈、好转、复发患儿在首次注射时间、首次注射时间、病变分区/分期以及附加病变情况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
见表1:表 1 治疗效果影响单因素分析(n=62)参数疗效统计值P 治愈好转复发首次注射时间(周)39.022.5139.443.8435.212.945.124.007病变Ⅰ457140分区(6.45)(8.06)(11.29).102.001Ⅱ22(35.48)23(37.10)4(6.45)病变分期215(24.19)14(22.58)1(1.61)6.874.039 312(19.35)11(17.74)8(12.90)附加病变有12(19.35)12(19.35)10(16.13)9.923.005无15(24.19)17(27.42)1(1.61)2.2.2多因素分析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可见:病变分区Ⅰ区对比Ⅱ区病变复发几率更高(P<0.05)。
见表2:表 2 治疗效果影响多因素分析(n=62)变量回归系OR值95%可信区间P值数病变分区0.135 1.145 1.056-1.223<0.05病变分期0.0170.3740.154-0.502>0.05附加病变0.0060.4100.187-0.554>0.053.讨论ROP的病发经过一般为两个阶段,其一为患儿出生到矫正胎龄30周,此时由于早产儿接触高氧环境而促使其视网膜血管停止发育[2],进而导致已有血管出现退化,其二即为胎龄矫正后的31~42周,此时由于血管发育退化或停滞[3],也会导致周边部视网膜出现缺氧,增加VEGF分泌量,导致病理性新生血管产生,引发病症[4]。
目前在该病症治疗中,多采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干预,且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5]。
结合此次研究能够发现,在应用该药物注射干预后,本组患儿病症恢复良好,治愈、好转、复发患儿分别为28例、24例、9例,仅有1例患者出现病症加重的情况,后经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后恢复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