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

合集下载

小说人物形象解读

小说人物形象解读

小说人物形象解读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作品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他们不仅是故事发展的驱动力,更是作者对于社会、人生、情感等方面的思考和表达。

通过对小说人物形象的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一、文学人物的塑造方法在小说中,作者通过一系列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使其栩栩如生。

其中,最常见的方法包括:1. 外貌描写:通过对人物外貌的描绘,如面容、体态、着装等,创造出独特的形象特征。

2. 行为举止:通过人物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等来展现其性格特点,如温文尔雅、粗鲁霸道等。

3. 内心描写:通过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矛盾等进行深入分析,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其内心世界。

4. 对话交流: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展现出不同个性和观念之间的碰撞与冲突。

二、人物形象的分类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可以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比较常见的分类方式有以下几种:1. 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主要人物通常是故事的核心角色,他们的命运和行为对故事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次要人物则是在主要人物周围起到衬托和辅助作用的角色。

2. 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正面人物代表着善良、勇敢、正义等正面品质,他们的行为和形象给人正能量;反面人物则代表着邪恶、自私、冷漠等负面品质,他们的存在给故事增加了紧张和冲突。

3. 复杂人物与单一人物:复杂人物内心矛盾存在,他们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而单一人物则更加简单明确,只展示了某种性格特点或特定的行为方式。

三、人物形象的意义与价值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不仅仅是作者虚构的角色,他们还代表着社会的某个群体、某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具有深刻的意义和价值。

1. 反映社会与人性:作为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不仅仅是虚拟的存在,他们的言行举止往往反映了社会的普遍问题和人性的弱点。

2. 彰显思想与情感:作者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情感体验,使读者在情感共鸣的同时,也得到了深刻的思考和启迪。

3. 传递价值观与人生观: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具有一定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展示他们的成长历程和抉择时,也在向读者传递着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和建议。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小说是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中的人物、情节、环境等来传达思想、表达情感。

其中,人物形象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性格、言行举止、经历等都能够为读者带来深刻的印象。

在作家塑造小说人物形象时,常常会注重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产生共鸣。

本文将从几个角度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一、性格刻画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多种多样,有正面的、负面的,也有复杂的,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性格特点。

例如在《傲慢与偏见》中,女主角伊丽莎白·班奈特是一个倔强、聪明、独立的女性,她对待感情的态度也非常坚定;而男主角达西则是一个冷傲、高傲的贵族,他对待珍爱的女人也非常执着。

在小说中,作家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描写人物的内心矛盾,透露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

二、心理刻画小说中的人物不仅是具有某种性格的人,更是活生生的人,有着自己的内心世界。

在小说中,作家往往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思考和反思,揭示出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变化。

例如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男主角盖茨比一直对女主角黛西·布坎南怀有爱恋,但却一直不敢表白,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会成为两人走到一起的绊脚石。

通过盖茨比的内心独白和行动,读者可以深入地了解他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三、环境刻画小说中的人物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生活在某个具体的环境中,环境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家通过描写人物所处的环境、社会背景、人际关系等,表现人物的命运和命运的制约因素。

例如在《孔乙己》中,主人公孔乙己是一个穷困潦倒、孤苦无依的酒鬼,他所处的社会环境非常艰苦。

作家通过孔乙己与周围人的互动,生动地描写了社会中底层人群的生存状况和他们所面临的困境。

通过环境刻画,作家可以更加深入地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立体。

四、遭遇刻画作家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常常会将其置于起伏不定的命运洪流之中,让人物经历各种遭遇。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一)通过肖像、行为、语言、心理、和细节等方面的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1.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是指用精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人物外形各个方面的特点,成功的肖像描写不仅能够使人物凸现在读者眼前,而且可以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遭遇,从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如鲁迅的小说《故乡》中二十年后的闰土肖像描写:“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得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这里的肖像描写使读者感受到旧中国广大农民所经受的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种种重压,感受到他们身心所忍受的无限的痛苦与摧残。

2.行动描写和语言描写。

行动描写与语言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动作和对话的具体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描写方式。

动作描写给读者鲜明的视觉印象使人物形象具体、可感知、生动化;语言描写则易表现行动所不易显示的细微情感、态度等。

总而言之,行动和语言两种形式密切配合,相得益彰。

如《孔乙己》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揭示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性格。

课文多次描写他满口“之乎者也”,反映他受封建教育毒害之深。

孔乙己用“四书”“五经”中的所谓“圣言”为自己辩解,连偷书也说成“窃书不能算偷”。

这些性格化的语言极能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

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里,店小二阻拦鲁达时,是这样描写鲁达的:“鲁达大怒,揸开五指,去那小二脸上只一拳,打得那店小二口中吐水,再一拳,打落两个当门牙齿。

”一个“揸”字,把人物怒不可遏,义愤填膺的形象刻画得微妙微肖,充分表现了鲁达爱打抱不平、济危扶贫的性格特征。

3.心理描写。

小说家在刻画人物的时候,用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活动的。

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其实是内心世界的反映和外露,要准确而深刻地刻画人物,塑造形象就要把人物的外部形态与内心世界有机地统一起来。

如何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如何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如何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1.从分析人物的描写入手。

(1)正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正面描写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来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从而反映作品的主题的描写。

①通过肖像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肖像描写它的作用不只是在于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特征,而是为了更好的以“形”传“神”。

例如《故乡》中对闰土的描写:“十一二岁,紫色圆脸,项带银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这写出的是一个活泼、勇敢、英俊的少年。

而中年闰土却变成:“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有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只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这是一个饱经忧患、历经沧桑,已变得麻木迟钝而又非常自卑的人了。

小说通过对闰土的肖像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他性格的巨大变化,从而揭示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给人民造成了苦难。

②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小说《守财奴》中有几处个性化语言描写,如“咱们中间可有些小小的事情办一办。

对不对,克罗旭?”“是呀,是呀,小乖乖。

我不能让事情搁在那儿牵肠挂肚。

你总不至于要我受罪吧。

”“……我觉得更满意。

我按月付你一百法郎的大利钱。

这样,你爱做多少台弥撒给谁都可了!……”“克罗旭,你这些话保险没有错吗?可以对一个孩子说吗?”句句话语,把一个贪欲十足的守财奴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③通过动作行为刻画人物形象。

如小说《守财奴》中“抢梳妆匣”一处动作描写:“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这一“纵”一“扑”写得生动极了,使人如见其形,如窥其灵魂,把一个金钱狂形象塑造的栩栩如生。

(2)侧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他人的言行,来间接刻画人物的描写。

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对贾宝玉的形象刻画,就使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

林黛玉从王夫人口中得知贾宝玉是一个孽胎祸根,是一个混世魔王;从母亲口中得知贾宝玉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好方法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好方法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方法一、常见考点问法(1)概括某某人物的性格特点,并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2)文中某某人物有什么性格特点?(3)你喜欢某某这一人物吗?为什么?(4)某某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二、方法解读“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答题模式是:根据……语句, 可以看出他(她)……的特点。

三、分析人物形象方法:1.从人物描写方法看。

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理等描写,特别是那些富有特征的细节描写。

2.人物与具体相关的故事情节结合思考,了解人物在各个情节中的表现。

3.结合背景思考。

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要把他们放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

4.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向人物的性格。

5.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示例分析:以鲁迅《故乡》中的人物杨二嫂为例分析1.“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外貌描写,说明杨二嫂老、丑且瘦。

(从人物描写方法看)2. “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动作描写,讨不来,又骂又偷。

表现了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

(从人物描写方法看)3. “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亏伊装着这么高底的小脚,竟跑得这样快。

”表现了杨二嫂的自私、贪婪。

(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4.“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语言描写。

表现了杨二嫂的尖刻、势利。

(从人物描写方法看)5.“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语言描写,表现了杨二嫂的势利、尖刻。

(从人物描写方法看)6.“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

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

”语言描写,表现了杨二嫂的贪婪。

(从人物描写方法看)7.“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如何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如何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如何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小说是一种叙事文学形式。

故事情节、人物和环境是小说的三个要素。

小说的三个要素综合成为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三者是不可分离的。

鉴赏人物形象,要从分析环境入手,看人物命运及其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要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1、从分析环境入手,看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所以然的社会因素。

小说的环境描写包括历史背景、时代气氛、人物风俗以及自然景物等方面,概括的说,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自然环境对人物命运有时也有影响,例如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特别艰苦。

但是决定人物命运的主要的是社会环境。

大家都熟悉的小说人物:范进、鲁提辖、贾雨村、孔乙己、韩麦尔、于勒、马克、吐温、奥楚蔑洛夫、别里科夫、夏洛克、葛朗台、等等,他们的命运与性格无不为环境所决定。

比如《祝福》中的祥林嫂和《荷花淀》中的水生嫂,这两个人物的命运与性格截然不同,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使社会主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们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社会环境里。

而杜十娘被遗弃,那是由于生活在封建统治的时代,尽管做出了抗争,但最终也未能摆脱悲剧的结局。

由此看来,环境决定人物,人物能动地改变着环境,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的。

怎样分析环境呢第一,社会环境往往有复合的因素。

有的作品描写社会环境只侧重在一两个方面,如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方面有专制主义的潮流,一方面有民主自由的潮流,反动潮流和进步潮流矛盾冲突着。

而有的作品描写社会环境,而展现诸多方面,如鲁迅的小说《祝福》,既有封建礼教问题,又有迷信观念问题;既有男女不平等的问题,又有封建贞操观念的问题;既有人心冷漠的问题,又有人们的愚昧落后的问题。

这诸多的问题,在祥林嫂的一生的苦难历程中,时而这种因素起作用,时而那种因素起作用。

她连自己姓名都没有,看出在旧中国妇女没有社会地位,周围的人冷漠、愚昧,迷信。

怪不得有人评论说,祥林嫂非死不可了,不仅憎恨她的人,就是同情她的人也一样把她往死里赶。

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

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

I小说文体知识:小说三要素:情节、环境、人物小说的定义: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常用方法: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小说的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的历史。

人物的性格是在故事情中表现出来又在情节的发展中得到发展的。

了解小说的情节也就掌握了人物性格形成发展的过程,为人物形象的分析提供了依据。

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手: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从侧面描写人物: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

准确、生动、细致、传神的动作描写,可以把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从而有力的表现人物、表达主题。

从细节描写入手: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变化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

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即弄清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等等。

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认识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借助作者态度分析人物形象借助小说中我”的分析小说中的我”有的起叙述或见证人的作用;有的是事件的参与者;有的是小说的主人公。

6、借助人物之间的关系分析人物形象7、借助比较阅读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比较阅读是将文本自身、文本与文本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相同或相异的地方加以比较、分析,同XX求异,异XX求同,深化理解文本的一种阅读方法。

这种阅读方法,运用于分析小说人物形象上,效果很好。

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是同XX求异、异XX求同” 同XX求异”就是对情节进行分析、解剖,从XX找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异XX求同”就是通过甄别、筛选和提炼,找出两文的共同特点。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理清故事情节,掌握文章脉络二、从情节入手,分析人物形象:第一步,分析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第二步,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内心世界;第三步,分析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第四步,理解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只要从情节入手,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分析,就能逐步掌握分析一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要领。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

浅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概念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一、小说对人物的刻画中分析人物形象一)、正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正面描写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来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从而反映作品的主题的描写。

1、语言描写语言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对话和独白。

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言为心声”,鲁迅曾说过:“如果删掉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

”能够让读者从“各人有特色的谈话”中来“推见每个说话人”,这便是成功的语言描写例:1)“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言外之意,以前还一直怀疑是不是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以前还从来没见过!这不是一般的赞美,是赞叹,再确切一点说,是惊叹,叹中有惊。

而且似乎还是由衷的惊叹,因为她用了两个很有分量的词:“真”、“才”,将这惊叹表达得自然、得体,谁也不会觉得空洞肉麻。

2)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明明是外孙女,为什么说不像?而硬要扯成嫡亲的孙女?这样说不是见外了吗?可如果我们联系到特定的语言环境,就会发现她这句话的巧妙之处了。

她讲话时,周围人物除了林黛玉,还有和林黛玉同辈的迎春、探春、惜春众姐妹,还有众姐妹的祖母——贾母,如果她竭力赞美林黛玉,把黛玉捧上了天,那岂不冷落了贾府众人?而她这样表达,既高度赞美了林黛玉,又把三春摆在恰当的位置上,又讨得了贾母的欢心,因而不至于扬此失彼。

可见其用尽心机,刻意恭维,八面玲珑,从而收到了一石三鸟的功效。

看来她还是个心理学家,人际关系专家!她深谙如何掌握住人际关系的平衡。

她的良苦心机,她的八面玲珑,由此可见一斑。

3)第三句话,则转悲为喜了:“只可怜我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讲得好好的,怎么会突然转喜为悲呢?因为这个“心理学家”知道,姑妈去世不久,贾母痛失爱女,心里必定悲痛万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小说文体知识:
一、小说三要素:情节、环境、人物
二、小说的定义: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
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三、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常用方法:
1、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小说的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的历史。

人物的性格是在故事情中表现出来又在情节
的发展中得到发展的。

了解小说的情节也就掌握了人物性格形成发展的过程,为
人物形象的分析提供了依据。

2、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①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手: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
理描写。

②从侧面描写人物: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

准确、生动、细致、传神的动作描写,可以把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从而有
力的表现人物、表达主题。

③从细节描写入手: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变化以及事
物、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

3、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即弄清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
等等。

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认识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4、借助作者态度分析人物形象
5、借助小说中“我”的分析
6、小说中的“我”,有的起叙述或见证人的作用;有的是事件的参与者;有的
是小说的主人公。

6、借助人物之间的关系分析人物形象7、借助比较阅
读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7、比较阅读是将文本自身、文本与文本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相同或相异的地
方加以比较、分析,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深化理解文本的一种阅读方法。

这种阅读方法,运用于分析小说人物形象上,效果很好。

8、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是“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同中求异”就是对情节
进行分析、解剖,从中找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异中求同”就是通过甄
别、筛选和提炼,找出两文的共同特点。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
一、理清故事情节,掌握文章脉络:
二、从情节入手,分析人物形象:
第一步,分析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
第二步,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内心世界;
第三步,分析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四步,理解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只要从情节入手,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分析,就能逐步掌握分析一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要领。

下面即以《装在套子里的人》为例,对这种分析方法作一介绍。

一、理清故事情节,旨在掌握文章的脉络,为分析人物形象打下基础。

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情节结构围绕着“套子”展开,即沿着“生活的套子”(开端)──“思想的套子”(发展)──“婚姻的套子”(高潮)──“死亡的套子”(结局)──套中人还有许多(尾声)这一线索来铺展故事情节,集中塑造一个保守、反动、扼杀一切新思想的“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典型形象。

抓住这一情节结构特点,便找到了分析人物形象的入手处。

二、所谓“从情节入手”,即将故事情节作为分析人物的起点和必由之路。

因为小说是通过一系列曲折生动的情节来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的。

分析人物形象可分以下四步:
第一步,分析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

典型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是指既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特征,又深刻体现一定历史条件下时代、社会的面貌。

通过典型环境的分析,揭示典型人物的形象,让读者关心小说中各种各样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及其命运。

如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对别里科夫关于“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害怕一切新事物的举止的描写以及对其卧室的描写,充分展示了俄国沙皇统治恐怖的典型环境。

这个典型环境不仅烘托了别里科夫胆怯、惧怕新事物而又顽固、凶狠、狡猾的性格特征及落得被嘲讽的下场,而且也揭示了造成这种性格特征及落得这种下场的阶级根源和社会根源。

第二步,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内心世界。

通过语言、行动和内心活动来表现人物性格,是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而人物的不同性格,也主要是通过人物所独有的言行和内心活动表现出来的。

如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通过对别里科夫从楼上跌下来时,“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这一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他虚伪、自欺欺人的特点。

再如《装在套子里的人》通过对别里科夫整天把“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这句话挂在嘴上,晚上躺在被子底下也会“战战兢兢,深怕会出什么事”这一言行的描写,表现他害怕新事物,受不了一点刺激的胆小和保守的习性及其依附于反动统治阶级的思想性格。

第三步,分析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要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这就形成了许多复杂的社会关系。

因此,反映社会生活的小说,常常通过人物之间的关系来表现人物。

阅读小说应该注意主要人物同他周围人物之间的关系。

如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是通过别里科夫同他周围人柯瓦连科姐弟等的矛盾冲突,深刻地揭示了别里科夫把自己装在套子里也要把别人装在套子里的可悲下场,以及由反动腐朽势力灭亡的预兆而激起人们创造新生活的勇气在推动社会前进的这一现实。

第四步,理解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小说主要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

《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是俄国沙皇制度的产物,作者塑造这一典型形象,旨在对俄国丑恶现象的揭露和批判,从而教育人们不要把幻想寄托在死了一两个别里科夫式的“套中人”身上,而应该彻底推翻沙皇制度。

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

列宁曾用“套中人”的故事,对现实生活中的“套中人”进行过有力的嘲讽。

语言描写是对人物对话和独白的描写。

古人说:“言为心声”,语言是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重要手段。

人物的语言描写必须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反映他的思想感情。

行动描写是对人物行为、动作的描写。

作品中的人物是靠动作活起来的。

人物的行为完全受其思想意识制约,写了人物的行动,也就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准确、生动、细致、传神的动作描写,可以把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从而有力的表现人物、表达主题。

肖像描写是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饰等特征的描写,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法。

肖像描写,可写衣饰,可写外貌,可写神态,而最传神的是写人的眼睛。

进行人物描写有两点要注意:
第一、写出人物的外貌特征。

外貌描写,一忌照相式,不分主次全面描述:二忌搬用套语,千篇一律。

写人物外貌,必须抓住人物的特征。

第二、第二、外貌描写应表现人物的内心出界。

外貌描写的目的是刻画人物性格。

成功的外貌描写,读者可以从人物的眼神、表情、姿态中看到他们的个性和命
运。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的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的描写。

准确、生动、细致、传神的动作描写,可以把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从而有力的表现人物、表达主题。

心理描写的目的,跟其他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一样,也是为了展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特征。

景物描写是指对景色和周围陈设的描写。

景物描写应根据主题的要求来决定详略。

景物描写的作用:交代背景,渲染气氛需要景物描写,烘托人物性格可以借助景物描写,推动情节发展也可以用景物描写。

场面描写是指对于在一定场合内,众多人物共同活动的情景的描述。

一个场面,人物众多,事件繁杂,因此,描写应做到有条不紊,或以人物分类,或按人物主次,或点面结合,总之应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其次,一个特定的场合,必有一项中心事件,描写时,应围绕这一中心事件,将全场表现的某种气氛着力描绘出来;第三,描写一个场面。

既要写众多人物的语言行动,也要写环境气氛,所以必须善于运用多种方法和技巧。

人物形象题的词语:
寡言少语、平凡、朴实、纯真、善良、可爱、沉着、冷静、乐观、稳重、害羞、幽默、谨慎、正直、郁郁寡欢、洒脱、循规蹈矩、狡猾、豪放、泼辣、热心、胆小、老实、圆滑、暴躁、勇敢、从容、耐心、踏实、谦虚、勤俭、敬业、诚实、执著、势利……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