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第三册第七课歌曲《大海》教案
第7课大海的歌《大海》教案人音版(2023)音乐二年级上册

一、教学内容
第7课大海的歌《大海》教案人音版(2023)音乐二年级上册。本节课我们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学习歌曲《大海》: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了解歌曲表达的大海主题,学会演唱歌曲,并掌握歌曲中的基本音乐元素。
2.认识音乐符号:复习音符、节奏、音高等基本音乐符号,并学会在歌曲中正确运用。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动作创编。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生活中发现音乐的美”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音乐与生活的联系,分析如何将音乐融入日常生活。
-基本音乐符号的理解与应用:学生需要能够识别并运用歌曲中出现的基本音乐符号,如四分音符、八分音符、音高等,确保在演唱时能准确表达音乐元素。
-歌曲情感的表达:指导学生理解歌曲《大海》所表达的情感,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和面部表情传达歌曲的意境。
2.教学难点
-音准把握: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准确地唱出音高是一项挑战。特别是在歌曲《大海》中的一些较高或较低的音,学生可能难以准确唱出。
4.培养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在创编动作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思维。
5.增强文化理解:通过学习大海主题的音乐作品,使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表达,提高文化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歌曲《大海》的旋律和歌词: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会演唱歌曲《大海》,因此,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的掌握是教学的重点。需要特别强调歌曲中的音准、节奏以及歌词的吐字发音。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7 《大海》 ︳人音版 (五线谱)

《大海》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大海》是一首海的抒情诗、海的赞歌。
歌曲为四三拍,二段体结构。
歌曲的节奏很有规律,其A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描绘了一幅平静、宽广和博大的大海画面。
B乐段与A乐段形成对比,起伏的旋律似大海的波涛,浪与波交融起伏跌宕后又回到宁静的画面,以宣泄对大海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1、能够用优美柔和的声音、适当的力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运用课堂小乐器和肢体动作等来表现音乐中的“大海”,体验歌曲的内涵及意境,提高学生的鉴赏“美”的能力。
3、通过演唱歌曲,表现歌曲,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
【教学重点】能用优美流畅的歌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唱好三拍子节拍和附点节奏。
【教学准备】多媒体、纸、钢琴、双响筒、三角铁、海浪鼓【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导入: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到一个美丽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它的声音。
(播放海鸥、海浪声,学生聆听。
)师:我们惠州也有美丽的大海,在海边我们可以看到些什么?(出示图片)二、欣赏与感受师:大海是多姿多彩的,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浪涛汹涌,看看这两幅图,它们各表示怎么样的大海呢?请学生用纸,表现不同的大海。
(强、弱)三、新课教学1、初次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
同学们回答得真好,老师带来了一首诗要送给大家,同学们听听看是表现怎样的大海呢?像这首优美的诗歌,作曲家们还把它谱写成了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听听看。
2、再次聆听,体会歌曲的节拍律动。
同学们听听看,这首歌曲的节拍规律是强弱弱还是强弱?3、第三次体验,熟悉歌曲的内容。
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双响筒,一边轻轻地打节拍,一边读读歌词。
四、学习歌曲师:一起来学习这首优美的歌曲。
1、旋律模唱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模唱旋律(速度稍慢),教师及时纠错。
2、歌词接唱待学生熟悉旋律后,教师唱前两小节歌词,学生接后两小节歌词。
3、全班跟琴唱歌词,重点指导学生唱好带有附点节奏的小节。
4、跟着伴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用统一、轻柔的音色表现歌曲。
小学二年级音乐《大海》教学设计三篇

小学二年级音乐《大海》教学设计三篇篇一一、学情分析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对什么事物都很感兴趣,但对于音乐知识的了解又显得比较浅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是注重教学常规,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通过音乐习惯的养成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唱歌曲《大海》,学生能感悟词曲中蕴含的“美”,明白要保护大海、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
2、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真正的走进音乐,了解音乐,并在音乐实践中学会鉴赏音乐,聆听音乐,进而喜爱音乐。
(二)过程与方法1、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并在体验中充分展开想像,获得自己独特的音乐理解及感受。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创造,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3、利用集体表演、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三)知识与技能1、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初步掌握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和“x.x”这个节奏型,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感受歌曲的音乐形象,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编活动,能够配合歌曲、乐曲用身体做简单恰当的动作,用体态语言或律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2、让学生感受大海的声音并用自己的声音进行模仿。
聆听歌声时能学生能作出相应的情绪或体态反应。
3、学生能够在律动、音乐游戏和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规律和“x.x”这个节奏型。
四、教材工具多媒体电子教学设备、课件、电子琴(钢琴)、教案五、教学过程(一)听声、看大海沙画表演,导入课题1、教师播放一段大海沙画表演的视频,问学生: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大海)(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模仿大海的声音。
)教师问学生:你见过的大海是怎样的?(学生:有沙滩、有鱼、有海浪、涨潮退潮、海水打在礁石上,贝壳、海螺、帆船等)2、教师播放介绍大海风景的视频片段,让学生感受大海的美丽与神奇。
小学音乐《大海》教学设计【二年级】

小学音乐《大海》教学设计【二年级】一、学情分析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对什么事物都很感兴趣,但对于音乐知识的了解又显得比较浅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是注重教学常规,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通过音乐习惯的养成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唱歌曲《大海》,学生能感悟词曲中蕴含的“美”,明白要保护大海、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
2、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真正的走进音乐,了解音乐,并在音乐实践中学会鉴赏音乐,聆听音乐,进而喜爱音乐。
(二)过程与方法1、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并在体验中充分展开想像,获得自己独特的音乐理解及感受。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创造,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3、利用集体表演、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三)知识与技能1、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初步掌握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和“x.x”这个节奏型,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感受歌曲的音乐形象,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编活动,能够配合歌曲、乐曲用身体做简单恰当的动作,用体态语言或律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2、让学生感受大海的声音并用自己的声音进行模仿。
聆听歌声时能学生能作出相应的情绪或体态反应。
3、学生能够在律动、音乐游戏和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规律和“x.x”这个节奏型。
四、教材工具多媒体电子教学设备、课件、电子琴(钢琴)、教案五、教学过程(一)听声、看大海沙画表演,导入课题1、教师播放一段大海沙画表演的视频,问学生: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大海)(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模仿大海的声音。
)教师问学生:你见过的大海是怎样的?(学生:有沙滩、有鱼、有海浪、涨潮退潮、海水打在礁石上,贝壳、海螺、帆船等)2、教师播放介绍大海风景的视频片段,让学生感受大海的美丽与神奇。
小学二年级音乐《大海》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音乐《大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大海》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旋律•了解歌曲背后的含义和情感•练习对歌曲的合唱和舞蹈演示教学内容歌曲介绍《大海》是一首深受孩子们喜欢的歌曲,旋律婉转动听,歌词简单易懂。
歌曲以一种温柔的语调咏唱了大海的壮阔,展现了它的不同面貌和情感。
歌曲学习1.老师向学生播放《大海》歌曲,引导学生仔细聆听歌曲旋律和歌词。
2.学生跟着老师逐句跟唱。
3.老师辅导学生分组或者个人展示完整的歌曲演唱,要求学生深入体会歌词情感和旋律。
舞蹈演示1.老师指导学生按照歌词中提到的动作进行编排。
2.学生跟着老师编排的舞蹈习惯。
3.老师提出创新设计的要求,根据学生的想法帮助学生创建更具有独创性的动作和姿势。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学生微笑问候,准备心情投入到学习中。
2.老师介绍《大海》这首歌曲的背景,并询问学生之前是否听过这首歌曲。
3.学生班级合唱《大海》前两句,让老师了解学生在歌唱方面的基本水平和掌握情况。
第二步:歌曲学习1.老师播放《大海》歌曲,引导学生仔细聆听歌曲旋律和歌词。
2.学生逐句跟唱,老师在旁边辅导和纠正发音和节奏。
3.学生根据灵感和目的,有目的无意识地演唱整首歌曲。
第三步:舞蹈演示1.老师指导学生按照歌词中提到的动作进行编排。
2.学生练习既定的舞蹈动作,并深入掌握歌曲的情感和意义。
3.学生根据老师和同学的建议,创新设计更有创造性的动作和姿势。
第四步:分享1.每个小组的学生或者单个学生在整个班级面前演唱《大海》完整的歌曲和舞蹈。
2.其他同学肯定演唱和表现,通过分享和探讨加强对自己的认知和理解。
3.老师通过点评,指出每个学生或小组需要改进的部分,鼓励学生保持自信和意志。
教学反思我们在教学中强调了音乐听觉和肢体动作的交互性,即歌曲中的舞蹈动作和表演需要紧密配合。
希望孩子们能够在听歌和演唱的同时思考和感受,理解歌曲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孩子们可以通过交流和分享,让彼此受到启发和帮助,增强团体凝聚力和创造力。
小学音乐人音二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7课大海的歌-二年级音乐《大海》教案

二年级音乐《大海》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大海》,学生能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认识f力度记号,并能正确的运用。
2、学生能感悟词曲中蕴含的“美”,引导学生保护大海、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真正的走进音乐,感受音乐,并准确的表达歌曲所体现的美。
二、教学重难点感受音乐,并准确的表达歌曲所体现的美。
三、教具钢琴(电子琴)、多媒体四:教学过程:(一)看图联想,导入课题1、多媒体出示几幅大海图片,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2、导入这节课的主题——大海3、启发学生说出大海的景色?问:你见过的大海是怎样的?(学生:有沙滩、有鱼、有海浪、涨潮退潮、海水打在礁石上,贝壳、海螺、帆船等)大海的模样是不是总是一样的?(学生:不是一样的,师:有那些不同的情景?)4、多媒体出示不同情景的大海,有风平浪静的大海、涨潮退潮的大海、巨浪翻滚的大海、会舞蹈的大海。
并欣赏各种大海的声音。
(多媒体播放海浪的各种音响效果)(二)学唱歌曲1、老师这里有一首歌,歌中唱到了什么样的大海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老师:“歌中唱到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歌中的大海非常的平静、温柔、美。
3、老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温柔美丽的大海。
”小声跟范唱一遍。
4、老师:这首平静温柔的大海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三拍子怎么打啊?X x x强调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可以拍打身体的不同部位来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现在我看看同学们能不能一边唱着一边来拍。
跟着范唱边唱边拍。
5、处理歌曲同学们,这么温柔,这么美的大海,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速度和声音来演唱?稍慢的速度,柔和、悠长、连贯的声音好,现在让我们用柔和悠长连贯的声音再来演唱一遍歌曲。
6、老师的声音跟你们的声音不一样,想不想听?仔细听,看哪个地方不一样?老师演唱。
提问:“哪里不一样?”出示渐强和减弱记号。
渐强,表示声音由弱变强,渐弱:表示声音由强变弱。
二年级第三册第七课歌曲《大海》教案

二年级第三册第七课歌曲《大海》教案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唱歌曲《大海》中,能感悟词曲里的“美”,明白要保护大海、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同时也懂得海上安全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动画、丝巾感受三拍子韵律感,2.利用图形谱学习附点节奏的难点,3.结合简笔画记忆歌词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4.在体验中充分展开想象,采用集体表演、小组合作等形式表现歌曲,培养合作意识、发展创造性思维。
三、知识与技能:掌握歌曲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和“X·X”的节奏型,自然、有表情地歌唱。
教材分析《大海》是一首海的抒情诗、海的赞歌。
歌曲为3/4拍,二段体结构。
歌曲的节奏很有规律,其A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描绘了一幅平静、宽广和博大的大海画面。
B乐段与A乐段形成对比,起伏的旋律似大海的波涛,浪与波交融起伏跌宕后又回到宁静的画面,以抒发对大海的赞美之情。
由于歌曲采用了疏松的三拍子节奏,旋律显得宽广,有着海的气势,又因旋律多为级进的起伏,音调带着柔和的美,描绘了诗画一般的意境,让人遐想。
本课是融合歌曲、律动、表演、编创为一体的一堂综合课。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也具备初步的歌唱及自我评价能力。
在课堂中加入他们喜闻乐见、形象鲜明的教学方式,如:表现、创造等环节,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情感共鸣,也为歌曲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学习效率。
本课提升点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体验、实践中充分展开想象,采用集体表演、小组合作等形式表现歌曲,发展创造性思维及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大海(一)播放大海视频设问:你心中的大海是怎样的?从视频中你看到了怎样的大海?(二) 揭示课题【设计意图:播放视频,创设一个集听、视、感于一体的情境,努力探寻最大的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逐渐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
】二、歌曲教学声绎大海(一)初听歌曲播放大海动画,要求:随音乐用体态律动表现大海设问:歌曲为你带来怎样的感受?歌曲是几拍子的?(二)用丝巾感受歌曲三拍子的特点要求:感受大海摇晃的韵律感。
《大海》优秀教案(精选5篇)

《大海》优秀教案《大海》优秀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海》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海》优秀教案篇1教学内容:《大海》教材分析:《大海》是一首表示无边无际的大海为主题的儿童歌曲。
歌曲为3/4拍F大调,它借助其他它借助其他姊妹艺术融入画、音乐为一体,让同学欣赏各种形态“海”的画面时,在充溢海的味的音乐声中画一画大海。
通过歌曲对比学习体验歌曲的情感表示。
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并能基本掌握力度“f”,和渐强、渐弱的在歌曲中的表达。
2、通过歌曲对比,让同学领悟不同歌曲的情感处置。
3、通过学唱歌曲《大海》,同学能感悟词曲中蕴含的“美”。
教学重难点:1、力度“f”,和渐强、渐弱的在歌曲中的表达。
2、对同学进行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情感表达。
教学对象:二年级同学教学准备:环境安排、多媒体、钢琴(电子琴)、录音机、打击乐器等教学过程:教学流程设计:环节与内容一、组织教学音乐《大海》录音机/多媒体环境安排——大海;放音乐(《大海》)听音乐做动作(鱼)按位置坐好“U”有序布置,稳定情绪。
二、新课导入听歌曲欣赏图画(或听录音机)录音机/多媒体播放内容聆听表述内容,融入角色。
三、新课开展画海浪黑板音乐播放(《大海》);评价结果([奖]贴鱼在船上)作画音美结合,兴致勃勃。
欣赏多媒体中“海”图画(或听《大海》录音),进行歌曲学习录音机/多媒体聆听感受旋律,体验音乐。
学唱《大海》旋律录音机/多媒体教师(听旋律)范唱同学用M、LA音哼唱旋律哼唱旋律,熟悉情感。
力度“f”、渐强、渐弱歌曲处置黑板、力度记号突出力度记号;评价结果([奖]贴鱼在船上)摆放力度记号突出难点,便于掌握。
创编动作——海浪录音机/多媒体、打击乐器示范个别动作;评价结果([奖]贴鱼在船上)创编动作自由发挥,气氛高涨。
四、知识拓展聆听两歌曲,让同学表达情感:海浪:平静与怒(海啸)《黄河大合唱》、《大海啊,我的故乡》录音机/多媒体音乐播放《黄河大合唱》、《大海啊,我的故乡》对比歌曲,表达不同(动作扮演)发展思维,拓展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第三册第七课歌曲《大海》教案
一、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对什么事物都很感兴趣,但对于音乐知识的了解又显得比较浅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是注重教学常规,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通过音乐习惯的养成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唱歌曲《大海》,学生能感悟词曲中蕴含的“美”,明白要保护大海、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
2.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真正的走进音乐,了解音乐,并在音乐实践中学会鉴赏音乐,聆听音乐,进而喜爱音乐。
(二)过程与方法
1.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并在体验中充分展开想像,获得自己独特的音乐理解及感受。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创造,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3.利用集体表演、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三)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初步掌握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感受歌曲的音乐形象,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
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编活动,能够配合歌曲、乐曲用身体做简单恰当的动作,用体态语言或律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2.让学生感受大海的声音并用自己的声音进行模仿。
聆听歌声时能学生能作出相应的情绪或体态反应。
3.学生能够在律动、音乐游戏和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三、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掌握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规律。
2.加入力度“f”“p”,让学生感受力度记号在歌曲中表达的意境。
3、了解“附点四分音符”。
四、教材工具
白板教学设备、课件、电子琴(钢琴)、教案
五、教学过程:
(一)导课:
1.说说想想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夏季)季节轮回,春姑娘迈着细碎的脚步渐渐离去,夏哥哥哼着甜甜的歌谣慢慢地向我们走来,让我们闭上眼睛静静地来聆听这美妙的音乐。
(播放音乐)优美的旋律总是让人陶醉,睁开你的眼睛看看老师画的是什么?(老师画一副大海的简笔画)
生:大海
师:你们去过大海吗?你所看到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跟大家分享一下吧!生:……
2.聆听诗朗诵:
师:大海是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的地方,它无边无际,向远处望去,海天一线,分不清哪是大海,哪是蓝天。
蔚蓝色的海水被海风吹的哗哗作响,层层海浪手拉手似的,一排又一排地向岸边滚来,既美丽又壮观。
这让我想到一首诗。
你们想看看吗?(播放歌曲音乐,老师朗诵歌词。
)
师:这首诗美吗?大海美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海边感受大海的美景!观看的时候注意,视频中的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二)进入正课: 1.观看《大海》视频
师:老师看到同学们都被海边的美景给吸引了,视频中播放的歌曲带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亲切、温柔)
2. 再次聆听范唱,做小律动。
师:那现在让我们带着刚刚体验到的情感一起随着大海的海浪摇起来吧!
3. 感受三拍子
师:这首歌曲的节拍是几拍子的?强弱规律是什么?
4. 按节奏朗读歌词
师:现在,让我们来按节奏读读歌词吧!老师带读歌词。
(出节奏鼓点)全班一起读歌词。
(出节奏鼓点)
5. 发声练习:
(老师拿出小海螺吹一声)同学们,你们深情的朗诵把海边的海螺也吸引过来了,谁来吹一吹?只有一个海螺,可是大家都想吹,怎
么办呢?来,我们一起变个小魔术,把我们的小手变成海螺。
举起你们的左手像一个望远镜,右手放在左手上
吹“u”。
(1)听,一只温柔的小海螺u———
(2)来了一只快乐的小海螺u u u u
(3)远处一只小海螺u(弱)
(4)近处一只小海螺u(强)
6. 请小海螺们跟着老师的琴声哼唱旋律。
7. 填词演唱
师:现在小海螺玩累了,它想休息一下,把它放下吧!下面我们用温柔的歌声来哄小海螺睡觉好不好,听老师的琴声。
注意轻轻地,宁静地唱歌曲!
8. 你们唱的太好了!再来一遍好吗?注意演唱的再连贯流畅一些。
9. 被你们的歌声感染了,老师也想唱一唱,大家同意吗?(教师范唱歌曲)
10. 刚刚老师在演唱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老师的演唱和同学们的演唱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强有弱)
11. 学习力度记号
f 强p 弱
12. 力度记号处理。
师:要想把歌曲唱的动听,就要唱歌歌曲中的强弱,这首歌给我们
展现了在平静的大海中,有几只小船在游荡。
过了一会儿,海面上好像掀起一阵浪花,在歌曲里哪一句的音唱的最高?(大海呀大海,多大多宽。
)在歌曲最高音的地方是歌曲的高潮部分,就像海浪冲击着礁石,发出“哗哗”的响声,掀起巨大的浪花一样,因此唱的要?(强一点)(出示f)最后一句太阳月亮都慢慢睡着了,是强还是弱?(弱)(出示p)
13. 有感情地演唱
好,我们再来演唱一遍,注意加上力度处理,就像波浪一样高低起伏,有强有弱。
14. 了解附点四分音符
同学们,你们班歌曲的这里有这样一种节奏,你知道是什么
吗?附点四分音符
简单介绍附点四分音符在歌曲中找一找哪些小节中隐藏了附点四分音符?
15. “u”分组唱
小海螺被你们美妙的歌声打动了,它也睡醒了,想加入我们一起来唱这首歌,你们同意吗?现在拿起你的海螺,一组同学唱“u”,另一组同学唱歌词,第二遍演唱我们换过来,准备好了吗?
(三)、引申教学
听辨四段音乐,看看分别是描绘的怎样的大海?神秘莫测的大
海恬静安详的大海
亲切温柔的大海威严恐怖的大海
(四)、德育渗透:
师:大家表演的太好了,老师看出来,你们都很喜欢大海,可是,大海生病了,同学们,我们一起去看看大海生了什么病?好
吗?(播放大海被污染的视频)
师:大海怎么了?我们怎么来帮助大海?
(保护海洋,不乱扔垃圾,大力宣传和普及海洋环境保护知识,不够买珊瑚、海龟等海洋生物制品等。
)
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海洋的保护者,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让海洋永久美丽、家园永久安宁。
(五)、教学总结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生:我学会了《大海》这首歌生:我认识了附点四分音符生:我知道了要保护我们的大海……
师:好,看来,今天同学们都收获满满!让我们在一首《大海啊故乡》的歌声中结束我们今天的课程!大家伴着歌声离开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