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相关计算
物质的量相关计算公式

物质的量相关计算公式咱们在化学这门神奇的学科里,常常会碰到“物质的量”这个概念。
它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帮咱们打开了解物质世界的新大门。
先来说说物质的量(n)的定义,它指的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这听起来有点抽象是吧?那我给您举个例子。
比如说咱们去超市买鸡蛋,咱们不会一个一个去数,而是说买“一打”鸡蛋,这“一打”就是一个集合的概念。
物质的量也是这样,只不过它衡量的是微观粒子,像原子、分子、离子啥的。
那物质的量和其他量之间有啥关系呢?这里面就有几个重要的计算公式啦。
首先是物质的量(n)、质量(m)和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公式是 n = m / M 。
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相对原子质量或者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 g/mol 。
比如说,咱要算 16g 氧气的物质的量,氧气的摩尔质量是 32g/mol ,那物质的量 n = 16g ÷ 32g/mol = 0.5mol 。
再说说物质的量(n)和气体体积(V)的关系,在标准状况下(0℃,101kPa),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 22.4L ,这个体积叫气体摩尔体积(Vm),公式就是 n = V / Vm 。
比如说,标准状况下11.2L 氢气的物质的量是多少?因为 Vm = 22.4L/mol ,所以 n = 11.2L ÷22.4L/mol = 0.5mol 。
还有物质的量(n)和粒子数目(N)的关系,公式是 n = N / NA ,其中阿伏加德罗常数(NA)约为 6.02×10²³个/mol 。
比如说,3.01×10²³个二氧化碳分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那就 n = 3.01×10²³ ÷(6.02×10²³个/mol) = 0.5mol 。
记得我之前教过一个学生,这孩子一开始对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那叫一个迷糊,怎么都弄不明白。
专题四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

再 见!
药品的取用
仪器的洗涤
溶解与稀释
试纸的使用
中和滴定
实验基本操作
溶液的配制
加热
蒸发与结晶
接拆气密性
过滤
微观
×MA ÷MA
宏观
m
N
× NA ÷ NA
n
÷Vm
×Vm
V
气体体积(L)
微粒个数(个)
物质质量(g)
物质的量 (mol)
物质的量浓度 (mol/L) 反应热(kJ)
物 质 的 量 的 主 要 走 向
基 本 公 式
1、物质的量(mol)== 物质的质量(g) 摩尔质量(g/mol) 微粒个数 (个) NA(个/mol) 2、物质的量(mol)==
知识结构体系图解
基 本 概 念 题
B
反 应 热 题
C
气体比例题
3:2
3:2
1:1
1:1
2 :3
39.2
溶液中微粒数题
360
综 合 训 练
在100mlFeBr2溶液中,通入2.24L的标准状况 下的Cl2,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有1/3的Br 被氧化 成溴单质.求原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称量
称量
量取
溶解
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方法
配制溶液
洗涤
定容
装瓶
例5、配置250ml1mol/LHCl溶液,需要12mol/LHCl溶液的
体积是多少?
解:设250ml 1mol/LHCl溶液体积为V1,物质的量浓度为c1, 设12mol/LH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2,体积为V2.
V2= c1 c2 V1
23
5、气体摩尔体积:1mol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0 C和1.01*10 Pa) 的体积都约为22.4L。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1.溶质的物质的量=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x溶液的体积n=c·v2.物质的量=微粒数/阿伏伽德罗常数(n=N/Na)3.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n=m/M)4.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的摩尔体积(n=V/Vm)5.c=1000ρ(密度) w% / M注:n(mol):物质的量;V(L):物质的体积;M(g/mol):摩尔质量;w%: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密度单位:g/cm^36.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使用在稀释溶液时,溶液的体积发生了变化,但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即在溶液稀释前后,溶液的物质的量相等。
7.c混·V混=c1·V1+c2·V2+……+cn·Vn(有多少种溶液混合n就为几)8.同温同压时 V1/V2=N1/N2=N1/N2 正比同温同体积 P1/P2=N1/N2=n1/n2 正比同压同物质的量 V1/V2=T1/T2 正比同温同物质的量 V1/V2=P2/P1 反比同体积同物质的量 P1/P2=T1/T2 正比同温同压同体积 m1/m2=Mr1/Mr2=M1/M2 正比同温同压同质量 V1/V2=p1/p2=M2/M1 反比同温同体积同质量 p1/p2=Mr1/Mr2=M2/M1 反比同温同压密度1/密度2=Mr1/Mr2=M1/M2 正比9.n、V、Vm、N、NA、m、M、c的关系n=m/M=N/NA=V/Vm=cVPS:V----体积 p------压强T-----温度 n ------物质的量N ----分子数 Mr----相对分子质量M------摩尔质量 m-----质量c------物质的量浓度9.关于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转化(推导和演化)C=ρ·ω·1000/M其中,C: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ol/L)ω:溶液的密度,(形式为质量分数,<1)ρ:密度,(单位g/mL)M:物质的摩尔质量,(单位g/mol)c=n/Vn(溶质的物质的量)=ω*m(溶液质量)/Mm(溶液质量)=ρ· V溶液的溶质质量=ω(质量分数)·ρ(密度)·V 故,n(溶质的物质的量)=ω·ρ·V / Mc= n/V=(ω·ρ· V /M) / V=ω·ρ· V /M V=ω·ρ/M若密度ρ单位为1000kg/m^3(国际单位)=1 g/cm^3.。
物质的量及相关计算

链接中考:1.“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
D.1molO3中约含有1.806×1024个氧原子
A.二氧化硫的摩尔质量为64g/mol B.1mol SO2中约含有6.02×1023个原子
3.豆浆被称为“植物奶”,其中含有异黄酮(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
下列有关异黄酮的说法正确的是A.异黄酮的摩尔质量是222g B.异黄酮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2
C.异黄酮中含碳、氢、氧三个元素D.异黄酮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5%
4.通过化学式“CO2”可获得的正确信息是:①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②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③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④二氧化碳的式量为44g;⑤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⑥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⑦二氧化碳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⑧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
A.①②③④⑥⑦B.①③⑤⑥⑦C.①②③⑥⑦D.①②④⑥⑦⑧
5.在m个CO2分子和m个SO2分子中含有相等的
A.氧原子数B.氧分子数C.质量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6.大蒜中主要成分大蒜素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大蒜素的化学式为C6H10S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大蒜素的一个分子由6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3个硫原子构成
B.大蒜素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
C.大蒜素中碳、氢、硫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0:3
D.大蒜素的式量=12×6+1×10+32×3。
关于物质的量的计算

精心整理关于物质的量的计算1、物质的量的基本概念(1)物质的量:表示含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符号:n(2)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
符号:mol①它反映了化学反应的实质;②它把看不见的、不可量度的粒子数(微观量)和看得见的、可量度的质量或体积(宏观量)联系起来了;③它把气体的体积和分子数联系起来了;④可以建立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联系其它各种物理量的一个完整的化学计算体系;⑤由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既是粒子数比,又是物质的量之比,也是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
这种比值较相应的质量比简单,因此,用物质的量的关系进行计算就比较简捷。
=摩尔质量大的质量就大。
=⑥ 1 mol分子(或原子)的质量是1个分子(或原子)质量的6.02×1023倍。
⑦不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不同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
⑧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既是粒子数之比,也是物质的量之比。
?化学反应定律?提示:高中化学计算主要是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学习中要养成把其他物理量转化为物质的量这一思维模式4.有关物理量及符号、单位(1)配制溶液时,需要根据所选择容量瓶的容量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溶质或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溶质。
(2)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这是因为在配制的过程中是用容量瓶来定容的,而容量瓶的规格是有限的,常用的有50 mL、100 mL、150 mL、200 mL、250 mL、500 mL、1000 mL等。
所以只能配制溶液体积与容量瓶容积相匹配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3)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不能直接将溶质放入容量瓶中进行溶解,而要在中溶解,待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恢复到室温时,才能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7、阿伏加德罗常数常考八大方面中含有的氯原子数目(1)考物质的状态:标准状况下,22.4 L CHCl3为3NA为液态错,标准状况下,CHCl3(2)考分子的组成:10 g氖(相对原子质量为2)气所含分子数为0.25NA错,氖为单原子分子(3)考粒子的质量:任何条件下,48 g O3气体含有6.02×1023个O3分子对,质量与条件无关(8)考反应原理:常温常压下,4.6 g NO2气体含有0.602×1023个NO2分子。
液体物质的量计算公式总结

液体物质的量计算公式总结1. 溶质的物质的量=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x 溶液的体积n=c·v2. 物质的量=微粒数/阿伏伽德罗常数(n=N/Na)3. 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n=m/M)4. 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的摩尔体积(n=V/Vm)5. c=1000ρ(密度) w% / M注:n(mol):物质的量;V(L) :物质的体积;M(g/mol):摩尔质量;w%: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密度单位:g/cm^36. c(浓溶液) ·V(浓溶液) =c(稀溶液) ·V(稀溶液) 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使用在稀释溶液时,溶液的体积发生了变化,但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即在溶液稀释前后,溶液的物质的量相等。
7. c 混·V 混=c1·V1+c2·V2+……+cn·Vn(有多少种溶液混合n 就为几)8. 同温同压时V1/V2=N1/N2=N1/N2 正比同温同体积P1/P2=N1/N2=n1/n2 正比同压同物质的量V1/V2=T1/T2 正比同温同物质的量V1/V2=P2/P1 反比同体积同物质的量P1/P2=T1/T2 正比同温同压同体积m1/m2=Mr1/Mr2=M1/M2 正比同温同压同质量V1/V2=p1/p2=M2/M1 反比同温同体积同质量p1/p2=Mr1/Mr2=M2/M1 反比同温同压密度1/密度2=Mr1/Mr2=M1/M2 正比9. n、V、Vm、N、NA、m、M、c 的关系n=m/M=N/NA=V/Vm=cVPS: V----体积p------压强T-----温度n ------物质的量N ----分子数Mr----相对分子质量M------摩尔质量m-----质量c------物质的量浓度10. 关于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转化(推导和演化)C=ρ·ω·1000/M。
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

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n=m/M=V
(g)/Vm=N/N
A=c*V
(aq)
式中n为物质的量,单位为mol;
m为物质质量,单位为g;
M为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V(g)为气体体积,单位为L;Vm为气体摩尔体积,单位为L•mol;
N为粒子个数,NA为xx德罗常数
6.02×10mol-1;
c为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为mol•L-1
-1
-1
23
或者mol•mL;V(aq)为溶液体积,单位为L或mL;-1
物质的量浓度是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简称,通常它是以单位体积里所含溶质B(B表示各种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是一种重要的浓度表示法,符号c(B)。
常用单位为mol/L。
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公式为:
c(B)=n(B)/V(B表示各种溶质)
质量分数(w)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称为溶质的质量分数。
w=m(溶质)/m(溶液)(×100%)m密度的定义式:=V
33
33
密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kg/m)
其它常用单位还有克/厘米1g/cm=10kg/m
溶液稀释的有关公式:
C1(浓溶液)V1(浓溶液)=C2(稀溶液)V2(稀溶液)。
物质的量的计算

高中化学预科三A
裴老师教你学高中化学
课时一物质的量
一、原子结构
二、几个小质量
1个质子的质量1.67 26 *10-27 kg
1个中子的质量1.67 49 *10-27 kg
1个电子的质量一个质子的质量的1836分之一
1个C的质量1。
993 *10-26kg
1个C的质量的1/12 =1.66*10-27 kg
三、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中子数
证明:Ar =
=(a+b)*1.67*10-27kg/1.66*10-26kg
=a+b
四、SI制
五、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单位是摩尔,国际上规定,1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12g12C中所含的C原子数相同,约为6。
02*10 23,把1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称为阿---------------------,符号为------------,用6.02*10 23 mol -1表示,公式:n=N/NA
六、摩可以计量所有的微观粒子
七、1mol O3 中含有?molO ?
个数比=物质的量比
1molCO2中含有多少个电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如果将5mL浓硫酸稀释为20mL的稀硫酸,得到的稀硫酸与原浓硫酸中所含
4.若已知某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ω,溶液的密度为 g/cm3,溶质的摩尔质量为M g/mol,求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布置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的是()
A.将40 g NaOH固体溶解于1 L水中
B.将22.4 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 L溶液
C.将1 L 10 mol/L的浓盐酸与9 L水混合
D.10 g NaOH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250 mL溶液
2.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A.1 L H2SO4溶液中含98 g H2SO4
B.0.5 L含49 g H2SO4的溶液
C.98 g H2SO4溶于水配成2 L溶液
D.0.1 L含24.5 g H2SO4的溶液
3.用胆矾配制1 L 0.1 mol/L的CuSO4溶液,正确的做法是()
A.将胆矾加热除去结晶水后,称取16 g溶于1 L水中
B.称取胆矾25 g溶于1 L水中
C.将25 g胆矾溶于少量水,然后将溶液稀释到1 L
D.将16 g胆矾溶于少量水,然后将此溶液稀释至1 L
4.将5 mol/L盐酸10 mL稀释到200 mL,再取出5 mL,这5 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0.05 mol/L B.0.25 mol/L C.0.1 mol/L D.0.5 mol/L 5.300 mL 0.2 mol/L KCl溶液与100 mL 0.3 mol/L AlCl3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A.1∶3 B.2∶3 C.2∶1 D.2∶9
6.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配制盐酸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俯视刻度线
B.配制盐酸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C.称量4 g NaOH配制0.1 mol/L NaOH溶液1000 mL时,砝码错放左盘
D.NaOH溶解后未经冷却即注入容量瓶至刻度线
7.关于0.1 mol/L H2SO4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1 L该溶液中含有H2SO4的质量为9.8 g
B.0.5 L该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
C.从1 L该溶液中取出100 mL,则取出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 D.取该溶液10 mL,加水稀释至100 mL后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 8.某同学用Na2C O3配制0.10 mol/L Na2CO3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你认为该同学的错误有()
A.①⑤⑥B.②④⑦
C.①⑥⑦D.⑤⑥⑦
二、非选择题
9.(8分)1 L K2SO4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含Mg2+2.4 g,SO2-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则MgSO4和K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11.(8分)常温下,10.0 mL 1.0 mol/L的H2SO4(aq),加水稀释到500 mL,所得H2SO4(aq)的浓度为________mol/L;蒸发浓缩,使溶液的体积为 2.40 mL,所得H2SO4(aq)的浓度为________mol/L.
12.(13分) 实验室欲用NaOH固体配制1.0 mol·L-1的NaOH溶液240 mL:
(1)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称量②计算③溶解④倒转摇匀⑤转移
⑥洗涤⑦定容⑧冷却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本实验必须用到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玻璃棒、
烧杯、胶头滴管、还有________.
(2)某同学欲称量一定量的NaOH固体,他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____ g,要完成本实验该同学应称出____________ g NaOH.
(3)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
(4)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下列操作会引起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
①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②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洒到容量瓶外面
③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④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⑤未冷却到室温就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并定容
⑥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13.(13分)实验室配制0.1 mol/L的BaCl2溶液可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用托盘天平称取5.2 g无水BaCl2晶体.
第二阶段:溶解配制0.1 mol/L的BaCl2溶液.第一阶段操作有如下几步:A.将游码拨至0.2 g处;B.将游码拨至“0”处;C.在天平两边的托盘上各放一张干净的等质量的滤纸,调节天平两边的螺母使天平平衡;D.取走药品,将砝码放回砝码盒内;E.往左盘内逐步添加晶体至天平平衡;F.在右盘上放置5 g砝码.
(1)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B→()→()→A→()→()→()
(2)在E操作中,只缺少量晶体时,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阶段操作,应先将5.2 g BaCl2加适量蒸馏水溶解,溶解过程中使用的主要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然后将溶液转入________中,再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即可得到0.1 mol/L BaCl2溶液.
(4)下列操作使配制的BaCl2溶液浓度偏低的有________.
A.将砝码放在左盘上,BaCl2放在右盘上进行称量
B.选用的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C.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又加水至刻度线
D.整个配制过程中,容量瓶不振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