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课件PPT
合集下载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6.2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你能不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示乘 法结合律呢?
(甲数×乙数)×丙数=甲数×(乙数×丙数)
▲×(__ ★×● (▲ × ★) × ●=__ __)
a ×(__ b × __) c (a × b) × c = __
如果用字母a、b、c表示三个乘数, 则可以写成: (a×b) ×c=a× (b×c)
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 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 作乘法结合律。
根据运算律填空。
(1)165+126=126+ 165
(2)(316+73)+127=316 +
73
(
+
127
)
6
×
35 4 (3)(6×35)×4=
先填空,再想想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45×16=16× 45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5×(14×9) =(5×14 ) × 9 6×13×5 =13×(6 × 5 )
乘法交换律
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这叫作乘法交换律。 如果用字母a、b表示两个乘数,则可以 写成:
a×b=b×a
探究新知二
华丰小学举行跳绳比赛,规定每个班选 派23人参加。每个年级有5个班,6个年 级一共要选派多少人参加比赛? 说一说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你怎样计算?
算法一: 算法二: 先算出一个年级 先算出全校有多少 参加的人数。 个班。 (23×5)×6 23×(5×6) =115×6 =23×30 =690 (人) =690(人) 观察这两道算式的数据和结 果,你发现了什么? (23×5)×6= 23×(5×6)
观察上面的等式,你能再写几个吗?
(23×5)×6= 23×(5×6)
(5×4) ×6=5× (4×6) (36×84) ×12=36× (84×12) (158×68) ×25=158× (68×25)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课件

=16 ×30
=(25 ×4)×37乘法结合律
=480
乘法结合律
=100 ×37 =3700
练一练
根据乘法运算律,在 里填合适的数。 45×16= 16× 45
5×(14 × 9)=(5× 14 )× 9 (6×13)× 5)=13×( 6 × 5 )
课 堂 检 测 (教材第65页第1题)
再写几组这样的算式,算一算,比一比, 你有什么发现?
探究新知
(15×20)×45 =13500 15×(20×45)=13500
(15×20)×45 = 15×(20×45)
(35×15)×2 = 1050 35×(15×2)= 1050
(35×15)×2 = 35×(15×2)
探究新知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与第
690+174=864 583+68= 651 795+367=1162
690 + 174
864
583 + 68
651
795 + 367
1162
+
174 690
864
68 + 583
651
367 + 795
1162
课堂检测
(教材第58页第3题)
3. 38+76+24 =114+24
88+45+12 =133+12
2.用简便方法计算。 295+37+63
=295+(37+63) =295+100 =395
47+58+42+33
=(47+33)+(58+42) =80+100 =180
86+(14+79)
=(86+14)+79 =100+79 =179 18+(159+82)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 运算律-精品教学课件(5课时)

哪两片树叶上数的和是100?连一连。
75
47
19
23
53
81
25
77
哪两片树叶上数的和是100?连一连。
75
47
19
23
53
81
25
77
右表是织金五小 四、五、六年级 的同学参加跳绳 比赛的人数。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29人 46人 54人
三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参加跳绳比赛?
29+46+54=
对口令
300+600=600+300
对口令
35+65=65+ 35
考考你
• 想一想,我们在哪用到过加 法交换律?
加法的验算:
876 + 150
1026
验算: 150 + 876
1026
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验算加法。
跳长绳 踢毯子 跳短绳
56人 40人 60人
这三个项目 一共有多 少人参加?
18+45+55
我们来总结一下: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 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如果用字母a、b表示两 个加数,则可以写成:
a+b=b+a
我们来总结一下: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 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如果用字母a、b、c表示三个加 数,则可以写成:
(a+b)+c=a+(b+c)
第 六 单元
运算律
第 1 课时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参加跳长绳的有40人
参加踢毽子的有56人
从你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提升课件第6单元 运算律(共35张PPT)

×4)
算 = 9 × 100
= 900
50×32 =(5× 10 )×(4× 8 ) =(5× 8 )×(10× 4 )
= 40 × 40 = 1600
48×125 =6×(8×125) =6×1000 =6000
48×25 =12×(4×25) =12×100 =1200
25×44 =(25×4)×11
1.用简便方法计算。
进运 行用
751+256+249
简 加 =256+(751+249)
便法 计运
=256+1000
算算 律
=1256
102+347
=100+347+2
43+155+45+157 =(43+157)+(155+45)
=200+200
=400 417+305
=417+300+5
=447+2
)
(4)46+85+54=(46+54)+85
运用了( 加法交换律 )和( 加法结合律 )
2.算一算,比一比。
45+36+64 =81+64
78+36+22 =114+22
=14
45+(36+64) =45+100
=136
36+(78+22) =36+100
=145
=136
第2课时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
要修多少天
(1000-5×78)÷61=10(天)
答:还要10天才能修完。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其简便计算

试一试
用简便方法计算,并说说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16×15×2
25×(37×4)
=16×(15×2) = 25×(4×37)乘法交换律
=16 ×30
=(25 ×4)×37乘法结合律
=480
乘法结合律
=100 ×37 =3700
练一练
根据乘法运算律,在 里填合适的数。 45×16= 16× 45
5×(14 × 9)=(5× 14 )× 9 (6×13)× 5)=13×( 6 × 5 )
义务教育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六
运算律
第3课时 乘法交换律和结 合律及其简便计算
复习导入
用简便方法计算
77+72+23 =72+77+23 (加法交换律) =72+(77+23) (加法结合律) =72+100 =172
探究新知
3
同学们分成3组踢毽子。
每组5人。
观察上图,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所给的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观察上面的乘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可表示为:
(1) 数=乙数×甲数
如果用字母a、b 分别表示两个乘数,可以写成:
a×b=b×a
4 华丰小学举行跳绳比赛,规定每个班选派23
人参加。每个年级有5个班,6个年级一共要
选派多少人参加比赛?
知识点1:乘法交换律
3
同学们分成3组踢毽子。 每组5人。
?人 一共有多少人在踢毽子?
3×5=15(人) 或 5×3=15(人)
3×5=15(人)
5×3=15(人)
观察比较:这两个算式什么是相同的?
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6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有关的简便计算271-苏教版

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一、创设情景,收集信息
二、在情境中初步感知乘法交换律
(一)收集信息,明确条件问题
问题:从图中你都知道了 哪些信息?你是怎样理解 这些信息的?
二、在情境中初步感知乘法交换律
(二)提出问题,独立尝试解决
问题: 1. 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2. 根据题意,你能列式解答吗? 4×25=100 或 25×4=100
①2×6×5=2×(6×5)
(
)
②1×2+3=1×3+2
(
)
③(25×7)×4=7×(25×4) (
)
④1+2×3=1+
3.
这个游泳池长50m。他每次游多少米? 问题:(1)根据题意,请你列式解答,并思考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2)还可以怎样算?
五、布置作业
作业:第28页练习七,第10题。
四、巩固练习,提升认识
1. 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15×16=16× 15
25×7×4= 25 × 4 ×7
(60×25)× 8 =60×( 25 ×8)
125×(8× 14 )=(125× 8 )×14
3×4×8×5=(3×4)×(
8×
)5
四、巩固练习,提升认识
2.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运算定律?为什么?
二、在情境中初步感知乘法交换律
(三)枚举中验证规律,比较中概括规律
问题:4×25=100 和 25×4=100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你有 什么发现?(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发 现。)
监控:1. 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等式吗?
2. 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一、创设情景,收集信息
二、在情境中初步感知乘法交换律
(一)收集信息,明确条件问题
问题:从图中你都知道了 哪些信息?你是怎样理解 这些信息的?
二、在情境中初步感知乘法交换律
(二)提出问题,独立尝试解决
问题: 1. 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2. 根据题意,你能列式解答吗? 4×25=100 或 25×4=100
①2×6×5=2×(6×5)
(
)
②1×2+3=1×3+2
(
)
③(25×7)×4=7×(25×4) (
)
④1+2×3=1+
3.
这个游泳池长50m。他每次游多少米? 问题:(1)根据题意,请你列式解答,并思考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2)还可以怎样算?
五、布置作业
作业:第28页练习七,第10题。
四、巩固练习,提升认识
1. 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15×16=16× 15
25×7×4= 25 × 4 ×7
(60×25)× 8 =60×( 25 ×8)
125×(8× 14 )=(125× 8 )×14
3×4×8×5=(3×4)×(
8×
)5
四、巩固练习,提升认识
2.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运算定律?为什么?
二、在情境中初步感知乘法交换律
(三)枚举中验证规律,比较中概括规律
问题:4×25=100 和 25×4=100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你有 什么发现?(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发 现。)
监控:1. 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等式吗?
2. 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 精品课件(共24张)

例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25×5)×2 25×(5×2) =125×2 =25×10 =250(桶) =250(桶) 答:一共要浇250桶。 答:一共要浇250桶。
(25×5)×2=25×(5×2)
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 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 2人负责抬水、浇树。
每组要种5棵树, 每棵树要浇2桶水。
我发现了: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 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 数,它们的积不变,这 就是乘法结合律。
你能不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示 乘法结合律呢?
(甲数×乙数)×丙数=甲数×(乙数×丙数)
★ ×● (▲ × ★) × ●=__ ▲ ×(__ __)
b × __) a ×(__ c (a × b) × c = __
第三关:大显身手
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吗? 4×(16×25) 897×25×8 125×37×8
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运算定律?为什么?
4×5=2×10
a+b=b+a
a+b+c=a+c+b
a×b×c=a×c×b 4×6×25=6×(4×25) 1×2+3=1×3+2
挑 战 场
492×5×2
25×166×4 8×5×125×40
问题乐园
例1:负责挖坑、种 两个因数相乘,交换两
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4×25=100(人)或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 25×4=100(人) 来表示乘法交换律吗? 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答:负责挖坑、种 树的一共有100人。 ▲ × ★= ★ × ▲ a × b = b × a 4×25=25×4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6-4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练习课件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课件
第4课时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6 运算律
基础导学练 知识点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1.在 里填运算符号,在 里填合适的数,在 横线上写运用的运算律。
(1)19×23=23× 19 _乘__法__交__换__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5×3×8 =125×8×3 =3000(元) 答:门票收入一共是3000元。
5.中心广场新建了一个长25米、宽18米的长方形花 坛。如果每平方米可以栽4株牡丹,这个花坛一 共可以栽多少株牡丹? 25×18×4 =25×4×18 =1800(株) 答:这个花坛一共可以栽1800株牡丹。
思维拓展练
应用提升练
提升点 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解决实际问题 3.用4辆拖拉机运化肥,每辆每次运35袋,每袋重
25千克。这4辆拖拉机一次一共可以运化肥多少 千克? 4×35×25 =4×25×35 =3500(千克) 答:这4辆拖拉机一次一共可以运化肥3500千克。
4.皮影戏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儿童剧场一 天进行了3场皮影戏表演,平均每场售出125张门 票,那么门票收入一共是多少元?
6.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使下列算式可以运用简便
方法计算,再计算。
25×17×
53×125×
25×17×4
=25×4×17 =1700 (答案不唯一)
53×125×8
=53×(125×8) =53000 (答案不唯一)
(2)35×9×2=9×( 35 × 2 ) __乘__法__交__换__律__和__乘__法__结__合__律_____________________
(3)75×25×4=75×( 25 ×4) __乘__法__结__合__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课时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6 运算律
基础导学练 知识点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1.在 里填运算符号,在 里填合适的数,在 横线上写运用的运算律。
(1)19×23=23× 19 _乘__法__交__换__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5×3×8 =125×8×3 =3000(元) 答:门票收入一共是3000元。
5.中心广场新建了一个长25米、宽18米的长方形花 坛。如果每平方米可以栽4株牡丹,这个花坛一 共可以栽多少株牡丹? 25×18×4 =25×4×18 =1800(株) 答:这个花坛一共可以栽1800株牡丹。
思维拓展练
应用提升练
提升点 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解决实际问题 3.用4辆拖拉机运化肥,每辆每次运35袋,每袋重
25千克。这4辆拖拉机一次一共可以运化肥多少 千克? 4×35×25 =4×25×35 =3500(千克) 答:这4辆拖拉机一次一共可以运化肥3500千克。
4.皮影戏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儿童剧场一 天进行了3场皮影戏表演,平均每场售出125张门 票,那么门票收入一共是多少元?
6.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使下列算式可以运用简便
方法计算,再计算。
25×17×
53×125×
25×17×4
=25×4×17 =1700 (答案不唯一)
53×125×8
=53×(125×8) =53000 (答案不唯一)
(2)35×9×2=9×( 35 × 2 ) __乘__法__交__换__律__和__乘__法__结__合__律_____________________
(3)75×25×4=75×( 25 ×4) __乘__法__结__合__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法有没有类似 的运算定律呢?
猜一猜:乘法可能有 哪些运算定律?小组 讨论。
你用语言描述一下 乘法交换律吗?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 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 叫做乘法交换律。
a×b=b×a
运用乘法交换律,在下面的□里 填上适当的数。
76×89=89×□ 27×□=74×27
a×15=15×□
• 【教学要求】
• ⒈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 律,并能用字母表示,培养学生分析、推 理的能力。
• 【教学重点】
• 懂得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算理,会用 字母表示
用字母如何表示加法 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用简便方法计算
18+77+72+23 =18+72+77+23 (加法交换律) =(18+72)+(77+23)(加法结合律) =90+100 =190
巩固练习
1、判断下面等式中哪些符合乘法结合律
(1)8×(5 ×7)=(8 ×5) ×7
√
(2)5+(12+25)=(5+12)+25 ×
(3)(8 ×5)×7 ×6 =8 ×(5 ×7) ×6 √
2、选择哪种算法简便
(1)28 ×5 ×6 (2)45 ×12
A 先算28 ×5 √ A 先算45 ×2 ×6 √
下面各个等式符合什么运算 定律。请说出原因。
70×30=30×70 30×50×70=30×(50×70) a×600=600×a 60×30=90×20 16×18×67=67× (16×18)
华风小学6个年级的同学参加跳绳比赛, 每个年级有5个班,每班有23人参加。 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 (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做)
乘法也有结合律吗?
能用语言描述一下 乘法结合律吗?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 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 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 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a×b)×c=a× (b×c)
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数。 13×53×34 =13× (□×34)
(42×63) ×56 = 42× (□×□) A×5×C=( ) ×( × )
想想:25×16怎样计算简便? 应用了什么定律?
你会计算吗? 25×5×4×2
利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写出所有和下面算式相等的 式子。
8×6×9=( )
B 先算5 ×6
B 算45 ×3 ×4
(3)25 ×24
A 先算25 ×4 ×6 √ B 先算25 ×3 ×8
你会用简便方法计算吗?
43×2×5 =43×(2×5) =43×10 =430
4×(16×25)
=4×(25×16) =4×25×16 =100×16 =1600
计算下列各题。 39×5×4 15×(4×17) 12×39×5 1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