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综述

合集下载

微生物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微生物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微生物的应用与研究进展微生物是一种生命体,包括了许多单细胞的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等。

微生物从最初的发现,一直以来就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人们在不断探索微生物的特性与用途。

微生物有许多应用,例如生物催化、微生物治疗等,以下将对微生物的应用与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微生物在工业中的应用微生物在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戈登(Gordon)和萨茨(Padbory)在1976年就利用了微生物生产酶,提高了木质素的溶解速度,使得造纸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很大提升。

当今,微生物在葡萄酒、乳制品、制药等行业中的应用也是不可或缺的。

微生物制造能源同样也是研究重点,生物质发酵便可以转化为燃料乙醇或氢气。

二、微生物在医学中的应用微生物在医学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开发出了生物类似物,用于治疗疾病。

微生物本身也具有医疗作用,例如肠道内菌群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识别并攻击入侵体内的细菌。

目前,微生物研究领域较为活跃的是肠道菌群与免疫功能、肠道菌群与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研究,其中代表性的是抑郁症、自闭症等疾病的微生物治疗。

三、微生物的研究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微生物的研究也变得更加深入。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微生物组学。

微生物组学是指对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的数量、种类、功能和分布等信息的研究。

这一领域的技术,如PCR、高通量测序等,通过对微生物基因组的破解与分析,更好地揭示了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种类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

除了微生物组学,微生物的固氮研究也十分热门。

固氮就是微生物把大气中的氮转化为氨等可供植物吸收的化合物,从而促进了植物的生长与生产。

当前,固氮研究已经应用于同化温室气体、提高氮化肥效率等领域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总之,微生物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并且在其研究领域中也有着丰富的进展。

微生物产业的发展,也给未来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了许多新的可能性。

我国微生态制剂市场与研究进展

我国微生态制剂市场与研究进展

我国微生态制剂市场与研究进展一、市场概况微生态制剂是指含有有益菌群的制剂,如益生菌、合生元、益生元等。

这些制剂通过改变人体肠道内菌群的结构和功能,调节免疫系统,维持肠道健康和整体健康。

我国微生态制剂市场近年来迅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从市场上的产品种类来看,目前益生菌市场最为成熟和火爆。

益生菌产品主要通过口服给药方式进行补充,常见的有乳酸菌、双歧杆菌、酵母菌等。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各个企业致力于产品研发和销售推广。

例如,在益生菌市场上,企业在细菌种类、活菌量、生产工艺等方面进行了不断的创新,推出了具有不同特点和功能的产品,如针对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定人群的产品。

合生元和益生元产品在我国市场上发展相对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

合生元产品通过补充肠道善球菌和乳酸菌,提高肠道菌群的健康水平;益生元则是一种非消化性营养物质,可促进有益菌群的生长。

二、研究进展1.益生菌的临床应用研究在临床应用方面,益生菌已经被广泛研究。

研究表明,益生菌可以在改善腹泻、便秘、肠易激综合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例如,一些益生菌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减少感染性腹泻的发生。

而另一些益生菌则可以调节肠道运动,改善便秘症状。

此外,益生菌还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发挥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对肠道疾病起到积极的作用。

2.合生元和益生元的研究进展近年来,合生元和益生元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进展。

研究表明,合生元能够增加肠道善球菌和乳酸菌的数量,改善肠道环境,对于缓解便秘、调节血糖和血脂等方面有一定功效。

而益生元则可以促进有益菌群的生长,调节肠道功能,改善肠道屏障功能等。

此外,益生元还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发挥抗炎、减少肠炎风险的作用。

三、市场前景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微生态制剂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老年人群体健康需求增长迅速,而微生态制剂的市场潜力巨大。

此外,年轻一代对于健康保健品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对微生态制剂的市场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

微生态制剂应用的研究进展

微生态制剂应用的研究进展
禽生 产性 能 以及 优化 生态 环 境 等 优 点 。微 生 态 制
1 微 生 态 制 剂 的应 用 基 础
在正常情况下 , 动物体内的微生物群落保持着
某 种平衡 , 不 同种 类 的细 菌在 体 内的数 量处 于平衡
状态。动物病原微生物多数都是需氧菌或者兼性 厌氧菌 , 一旦肠道微生态系统失调 , 为控制病原微 生 物 的生长 繁殖 , 采 用 有 益 的需 氧 菌株 , 快 速 消 耗
力。
剂通过降低仔猪胃肠道的 p H值 , 可 以提高蛋 白质 的消化 率 。一方 面 , 在动物 的 胃肠道 内 , 较低 的 p H
值 能激 活某 些蛋 白酶 原 的 活性 ; 另 一方 面 , 较 低 的p H值 能降 低 胃排空 的速 率 , 增 加 食物 在 胃 内的
消化滞 留时间 。 有研究报道 , 在断奶仔猪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 剂, T淋巴细胞的转化率提高 J 。
外研究 的热点 … 。
中添加后的优 良表现 , 近1 0多年来无论在动物营 养 学研 究还 是在 畜牧 养殖 实践 中都倍 受 重视 , 同时
在 市场 上也 得 到 了广 泛 的应 用 和推 广 。在 目前 越
来越重视动物养殖健康 、 高效和肉奶蛋安全绿色生 产时 , 微 生 态制剂 发挥 了越 来越 大 的作用 。
有研 究 表 明 , 日粮 添加 微生 态制 剂 能刺激仔 猪 的非特 异性 免疫 反应 , 使得 猪在 强应 激情 况下生 长
性 能 良好 J 。 微生 态 制剂 饲喂仔 猪 取 得 的 良好 效果 在 1 9 4 7
降低胃肠道 p H值 , 有效地抑制大肠杆菌等致病菌 的生长繁殖 , 增强机体 的免疫机能 , 具有预防疾病 ,

国内外饲用微生态制剂的研究进展

国内外饲用微生态制剂的研究进展

国内外饲用微生态制剂的研究进展最早研究和应用畜禽微生态制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7年,蒙哈德(Mollgaard)首先发现使用乳酸杆菌饲喂仔猪可有效的增加仔猪的体重并改善仔猪的身体健康。

然而20世纪50、60年代正是抗生素研究、生产和使用的黄金时期,导致微生态制剂研究和开发工作处于低潮,一段时期以来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80年代中期情况才有了根本性的扭转。

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新兴的饲料添加剂,虽然近10年来发展很快,但其使用效果存在着明显的不稳定和不连续性。

这主要由于缺乏对动物正常及病态状态下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和特性的研究,对肠道做生物和寄主之间的互相作用方面的研究更少。

只有更深入的研究肠道微生物菌群在动物生长发育和保健中所起的作用,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确保新型微生态制剂的高效、安全。

1猪、鸡肠道微生态学的最新研究进展1.1猪、鸡肠道微生物的系统发育和结构组成与所有的脊椎动物一样,仔猪和仔鸡的胚胎处于无菌状态,分娩时由于仔猪受到母体产道、粪便及环境微生物的影响,在出生后的3~4个小时,肠道内开始检出大肠杆菌和链球菌。

兼性厌氧菌作为第一批在仔猪肠道定植的菌株是由于仔猪初生时肠道内环境中高溶解氧。

高氧化还原电位等选择的结果。

动物初生24小时之后,大肠杆菌和链球菌菌数达到108。

48小时仔猪肠道内开始出现可以在微氧环境中生存的乳酸杆菌,72小时专性厌氧菌、拟杆菌开始在肠内定植。

然而以上的描述只是一个理论模式,仔猪体内的菌群发育情况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Muralidhara(1977)的研究报告指出,仔猪出生后4个小时粪便中可以检测出乳酸杆菌,而8个小时之后才检测出大肠杆菌。

Monghan(1992)发现乳酸杆菌和大肠杆菌最初出现在仔猪粪便中的时间各仔猪明显不同,从25个小时开始到出生后7天都有发生。

Katouli(1995,1997)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仔猪的肠道菌来源,发现母猪是仔猪前两周内肠道微生物的主要污染源,然而对大肠杆菌基因型的分析却证明环境因素同样起了很大的作用。

微生物学在医学中的新进展与研究方向

微生物学在医学中的新进展与研究方向

微生物学在医学中的新进展与研究方向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结构、功能、分类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以及其对生物的影响的科学学科。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微生物学在医学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微生物学在医学中的新进展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微生物在人体中的作用微生物在人体中广泛存在,并对人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人体内的共生微生物可以帮助我们消化食物、合成维生素、强化免疫系统等。

其次,它们还参与人体机体功能的调节,例如影响情绪、肥胖率、慢性疾病等。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作为药物的潜在来源,通过创新的研究方法发现新的有效抗生素。

二、微生物与疾病的关系微生物在人类疾病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細菌感染可以导致多种疾病,如结核病、肺炎和腹泻等。

真菌感染也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如念珠菌病和白色念珠菌病等。

此外,还有病毒和寄生虫等微生物也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密切相关。

了解不同微生物与疾病的关系,有助于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三、新进展:微生物组与疾病的关联近年来,研究者们发现了微生物与疾病之间更为深入和复杂的关联。

微生物组是指人体内各种微生物的总体,其中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研究发现,微生物组的失衡与多种疾病发生有关,如肠道菌群失调与炎症性肠病的关联等。

因此,微生物组的研究已成为热门领域之一。

通过深入研究微生物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机制,并且有望开发出更精确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法。

四、新进展:微生物的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微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

CRISPR-Cas9是一种有效且高效的基因编辑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细胞研究。

此外,该技术还可以用于微生物基因组的编辑和修改,从而使微生物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

借助基因编辑技术,研究者们可以改良微生物的产生机制、增强微生物的药物生产能力,甚至针对人体疾病进行精确的基因治疗。

五、未来研究方向微生物学在医学中的研究方向是多样化和广泛的。

微生态调节剂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微生态调节剂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液蛋 白质组数据库 的建立 和不断完善 , 为开发 出新 的结核 性胸腔积 液 的诊 断手段 , 并最终应用 于临床带来新 的希 望。
参 考文献:
[ 钟 南山 , 1 ] 王辰. 呼吸 内科学【 . 版. : 民卫生 出版社 ,0 8 10 1 1 M】 1 北京 人 20 :3 - 3 .
2 326 3-3 .
[]lpmi 7Ke a k K。 oe PEet poei oa a d o r w H l n b l B ck .l r h r s d y n t r : e ig i o co s t m o p o— gs ' e m o e re ] i s y ,0 0 3 ( :1  ̄ 2 . is ra s m u [ . o s s2 1 ,2 ) 8 2 6 td c t JB o a 32
3 总 结 与 展 望
[]o e . o o i :a s t ngn m c i op d c ? a Boeh o 1 9 , : 6D v P t m c t nl l o i a o e sn o s t , 7
医学信息 2 1 年 1 0 1 0月第 2 4卷第 1 O期 Meia If mao . c. 0 1 V 12 . o 1 dclno t n O t2 1. o. 4 N . 0 r i
(E D — O — S S L IT F M 技术 ) 3 例诊 断明确 的胸水标 本 ( 对 3 良性胸液 1 3 例, 恶性胸 液 l 例 , 出液 6 ) 4 漏 例 及部分相应血 清标本进行 检测 , 比 较其蛋 白质成分异 同 , 以探讨其 临床价值 。经检测 2 例渗 出性胸 液 7 标本及 部分相应 的血清标本 , 对获得 的蛋 白信号进行分 析发现 : 并 良恶性 胸腔积液组血 清标 本蛋 白信号没有 明显差别 , 胸液标本 有 但

微生态制剂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微生态制剂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微生态制剂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摘要:微生态制剂是指利用动物体内正常微生物成员或促进物质经特殊加工工艺支撑的活菌制剂。

微生态制剂以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无毒副作用、无残留及无抗药性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

由于微生态制剂的特点是效果好、成本低且不污染环境,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

1947年,外国学者首次用乳酸杆菌饲喂仔猪后发现,乳酸菌可有效改善猪营养状况,增加其体质量。

但微生态制剂一直没有得到深人研究,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逐渐被实际应用于畜禽养殖业。

Lioyd(1997)试验证明,乳酸菌对肠道致病菌有颉颃作用。

Schillinger(1989)发现,乳酸菌可预防消化道疾病并有促进宿主生长的作用。

Sorokulova(1998)研究发现,饲喂益生菌可提高巨噬细胞活性。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和美国饲料管理协会(AAF— CO)(1989)规定了43种允许饲喂的微生物。

我国微生态制剂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农业部(1999)第105号文件公布允许使用的微生物种类是12种。

目前,我国的年使用量已超过l 000 t。

1微生态制剂的定义与分类1.1定义微生态制剂是指利用动物体内正常微生物成员或促进物质经特殊加工工艺制成的活菌制剂。

较早被称作益生素和促生素,国内亦称为微生态制剂。

在美国被命名为DFMs(直接饲用微生物)。

欧盟委员会将其命名为微生物制剂。

根据《动物微生态学》(何明清,1998)理论,机体通过补充外源有益菌群,使消化道内有益菌群迅速生长繁殖,并建立种群优势。

微生物制剂的抗病促生长机制尚处于假说阶段,即菌体自身的蛋白质、维生素及代谢产生的多种抑菌物质和酶类共同实现其促生长作用。

1.2微生态制剂的分类1.2.1 按成分分为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3大类益生菌是有利于宿主肠道微生物平衡的活菌食品或饲料添加剂。

目前,用作微生态饲料添加剂的微生物主要有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放线菌和光合细菌等几大类。

益生元是能有选择性地刺激宿主动物消化道内有益菌的生长,从而对动物产生有利作用的食品或饲料中的不可消化成分,包括低聚糖、微藻(如螺旋藻和节旋藻)及天然植物(如中草药和野生植物)等。

微生物学研究和应用的新进展

微生物学研究和应用的新进展

微生物学研究和应用的新进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微生物学领域也在广阔的新天地中取得了新的成果和发展。

微生物是一类可以裸眼无法看到的微小生物,但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医学、生物技术、环境科学等领域,微生物学的研究和应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针对微生物学研究和应用的新进展进行探讨。

一、微生物学与生物燃料随着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生物燃料作为一种绿色能源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可以被利用来生产生物燃料。

例如,微生物可以将生物基底转化成乙醇、丁醇和甲烷等生物燃料。

此外,微生物可以将糖转化为脂肪酸,进而生产生物柴油。

因此,微生物在生物燃料生产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微生物学与医学微生物是引起人类疾病和疫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微生物抗药性的增加和疫情的爆发,微生物学在医学上的应用越来越重要。

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正在快速发展,为全球卫生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例如,通过微生物群落脉序分析可以诊断出人体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从而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此外,基于微生物学的治疗,例如用肠道微生物移植来治疗严重的肠道感染,也成为新的治疗方案。

三、微生物学与食品工业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应用非常广泛,例如酿酒、酵母发酵、乳酸发酵等,许多高品质的食品都是由微生物工艺制成的。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微生物进行改良,可以改善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获取效率和生产质量,减少生产成本,提高食品工业质量。

四、微生物学与环境工程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微生物在水和土壤中的分解和吸附作用可以有效清除污染物。

例如,微生物可以通过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来提高水质。

此外,在污染物监测、处理和灾害应对等方面,微生物学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影响,研究和利用微生物的环境功效对全球环保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微生物学与农业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态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综述摘要】微生态制剂通过改善菌群失调,维护内环境稳定,抑制有害菌的过度繁殖生长,达到预防治疗因菌群失调引起各种疾病。

微生态制剂在临床广泛应用中迅猛发展。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益生菌;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4-0007-02Review of micro ecological research progress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ang Qinhong.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of Jingzhou City, Hubei Province, Jingzhou 434020, China.【Abstract】Probiotics can improve dysbacteriosis, maintain stable internal environment, inhibit the excessive breeding of harmful bacteria growth, prevent and treat various diseases caused by dysbacteriosis. Probiotics are widely used in clinic, developing rapidly.【Key words】Probiotics; Probiotics; Clinical application of随着微生态理论不断深入研究,微生态制剂(或称微生态调节剂microeclogial modulator)发展非常迅速,70年代德国Volkor rusch在赫尔本建立了微生态学研究所,并从事对双歧杆菌、乳杆菌、大肠杆菌等活菌作生态疗法的研究与应用。

日本、韩国微生态制剂发展较快,风靡日本纳豆食品也是种微生态食品,90年代韩国韩美公司生产销售,加拿大Rosell研究所选育枯草杆菌R179和屎肠球菌R026(妈咪爱)两种菌株应用于儿童消化疾病至今,我国最早使用微生态制剂乳酶生来治疗肠道疾患。

微生态制剂一问世,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欢迎,主要原因是微生态制剂能改善微生态失调,调节人体微生态平衡,起到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主要作用。

1.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根据微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调整生态失调(microdysbiosis)保持微生态平衡(microeubiosis),提高宿主(人、动植物)健康水平的生理性活菌制品(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以及促进这些生理菌群生长繁殖的物质制品。

目前分成三大类型,即益生菌(Probiotics)、益生元(Prebiotics)和合生元(Synbiotics)。

益生菌(Probiotics),是指通过改善宿主菌群生态平衡,达到提高宿主健康水平及有益活菌制剂及其代谢产物。

目前应用于人体的益生菌有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枯草杆菌、蜡样芽肠杆菌、地衣芽胞杆菌、丁酸梭菌和酵母菌、布拉氏酵母菌等。

根据菌株特性及种类,制成多联活菌制菌和单菌制剂。

益生元(Prebiotics)是指能够选择性地促进宿主原籍菌生长繁殖的物质,通过有益菌的繁殖增多,抑制有害细菌生长,从而达到调整肠道菌群,促进机体健康的目的。

这类物质最早发现的是双歧因子(bifidus factor)。

如各种寡糖类物质(oligosaccharides)或称低聚糖。

常见的有乳果糖(lactulose)、蔗糖低聚糖(oligosucrose)棉子低聚糖(oligofaffinose)、异麦芽低聚糖(oligomaltose)、玉米低聚糖(cornoligossacharides)和大豆低聚糖(soybean oligosaccha-rides)等。

这些糖类既不被人体消化系统消化和吸收,亦不被肠道菌群分解和利用,只能为肠道有益菌群如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利用,促进有益菌的生长繁殖,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从而达到调整肠道正常菌群的目的。

如近年应用较多乳果糖等制剂。

合生元(Synbiotics)是指益生菌和益生元同时并存的制剂。

此类制品是以益生菌和益生元同时并用,服用后到达肠腔可使进入的益生菌在益生元的作用下,再行繁殖增多,使之更有利于发挥保健的有益作用。

此类制剂已经在我国面市,并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其中法国合生元是个典型的代表。

2.微生态制剂主要作用微生态制剂主要作用包括:生物化学屏障、免疫屏障、生物拮抗作用、促进代谢与营养吸收、抗肿瘤等[1-2]。

2.1 生物化学屏障肠道内正常菌群直接参与机体生物防御的屏障结构,包括化学屏障和生物屏障,生物屏障是指肠内主要菌群的代谢产物例如乙酸、乳酸、丙酸、过氧化氢及细菌素等活性物质,可阻止或杀灭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的定植。

生物屏障是指定植于粘膜或皮肤上皮细胞之间的正常菌群所形成的生物膜样结构,通过定植保护作用影响过路菌或外来致病的定植、占位、生长和繁殖。

微生态制剂中的益生菌就是这类正常菌群中的成员,可参与生物屏障结构,发挥生物拮抗作用。

2.2 免疫屏障微生态制剂可以作为非特异性调节因子,通过细菌本身或细胞壁成分刺激机体免疫细胞,使其激活,产生促分裂因子,促进吞噬细胞活力或作为佐剂发挥作用[3]。

此外,微生态制剂中的益生菌还可发挥特异性免疫功能,促进机体的B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

2.3 生物拮抗作用微生态制剂具有定植性、排他性及繁殖性。

进入生境后能够卷入机体的微生态体系中,对非机体本身的微生物能够起到拮抗作用,同时使局部环境中氧分子浓度降低,氧化还原电位下降,造成适合正常肠道优势菌生长的微环境,促进厌氧菌大量繁殖生长,最终达到微生态平衡。

2.4 促进代谢与营养吸收微生态制剂中的益生菌(如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等),在机体内能够合成多种维生素,如叶酸、烟酸、维生素B1、B2、B6和B12等。

促进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促进机体对钙、锌、铁和维生素D的吸收,具有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作用。

2.5 抗肿瘤近年研究表明,微生态制剂可促进机体内吞噬细胞的活力,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解肠内亚硝胺等致癌物质,对癌细胞有一定抑制作用。

3.微生态制剂临床应用概括3.1 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疾病因肠道菌群失调引起包括:急慢性腹泻、便秘、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等疾病,微生态制剂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微生态制剂通过增加肠道内有益菌数量和活力,抑制致病菌的过度繁殖,以恢复正常肠道菌群,纠正肠道菌群失调。

3.2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研究表明,乳酸杆菌可以分泌乳酸和抗菌肽类物质抑制和杀灭幽门螺旋杆菌,并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来减轻幽门螺旋杆菌的致病性。

LEE[4]等报道,通过将幽门螺旋杆菌尿素酶基因克隆至载体PTREX1,传染乳酸杆菌,而后表达尿素酶,构建了乳酸杆菌MG1363疫苗。

其中能可溶性表达尿素酶的占菌体总量的6.25%。

以不同剂量口服C57BL/6。

结果发现,人乳酸杆菌在体外对幽门螺旋杆菌毒力株具有明显拮抗作用。

乳酸杆菌具有预防治疗幽门螺旋杆菌作用。

3.3 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的常见、多发病,严重的可以导致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危害儿童的正常生长。

早期运用微生态制剂干预新生儿黄疸已经达成一定共识,微生态制剂通过促进新生儿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降低十二指肠液及粪便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D)活性,阻止结合胆红素水解成间接胆红素。

促进肠蠕动,增加胆红素排泄、减少肠肝循环[5]。

3.4 肝硬化微生态制剂可减轻肝硬化时细胞操作及细胞器变形程度,减慢假小叶的形成速度以及改善肠粘膜功能,改善肝硬化患者症状,促进黄疸消退,降低患者AST 并增高白蛋白,消除内毒素血症,同时可升高双歧杆菌与大肠杆菌比值,对肝硬化的并发症如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也有一定防治作用[6]。

国内研究表枯草杆菌R179和屎肠球菌R026能显著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生长、降低血氨及血浆内毒素水平。

3.5 阴道菌群失调国内大多数微生态制剂应用胃肠道方面疾病,研究乳酸杆菌在PH5.0环境下能够抑制淋球菌过氧化氢酶的作用,进而抑制淋球菌的生长[7]。

乳酸杆菌在维持阴道微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具有一定疗效且不良反应少,为临床提供新治疗方法。

如乳酸杆菌阴道栓4.结论近年来,微生态制剂在临床临到广泛应用,微生态制剂通过调整生理平衡,发挥生物拮抗作用,从而可排除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侵袭。

世界胃肠病组织前任主席爱尔兰国立大学的Eamon EE.Quigley[8]教授报告题目为:“肠道菌群:基础研究对临床的意义”。

报告对肠道菌群的重要性菌群异常可致的胃肠道、代谢性及系统性疾病做了基础与临床等方面的详细解析,提出肠道菌群可作为未来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因此微生态制剂将在21世纪临床上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1]Salminen S,Arvilommi H.Probiltic demonstrating efficacy in clinicalsetting[J].Clin Infrct Dis,2001,32(6):1 577.[2]Saavedra JM.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robiotic agents[J].Am J Clinnutr,2001,73(suppl):1 147.[3]Erika Isolauri.Probiltics inhuman intestinal epithelial barrierfunction[J].Gastroentroloey,2001,121(3):580.[4]LEE MH,Roussel Y,wilks M,Tabaqchali S.Vaccine,2001;19:3927-3935.[5]黄欣,李艳,黄志华.微生态制剂干预新生儿黄疸机制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2,14(1):54.[6]卜淑蕊,关志明,闫柱.调整肠道菌群对肝硬化大鼠肝组织学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1,13(2):83.[7]崔文华,冯莉,宋文惠等.乳酸杆菌在调节妊娠阴道微生态失调的特殊作用[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3,21(2):121.[8]刘迎娣,杨云生,2011北京消化内境节暨13th届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及内镜学术会议纪要[D].胃肠病和肝病学杂志,2011,20(11):10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