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的负荷计算以及注意事项修订稿
中央空调的负荷计算以及注意事项

中央空调的负荷计算以及注意事项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中央空调的负荷计算以及注意事项一,如何自己算面积一般按照每个平方200-220的冷量去计算实际使用面积即可,一般为保温好的,如卧室选择200左右的冷量,客厅相对保温略差,选择220左右的冷量即可。
如果需要制热效果好,那么以每平方250左右计。
制冷量就是每个厂家上内机的制冷(热)量或制冷(热)能力。
(如何计算冷量:内机的制冷量/制热量÷每个平方的冷量或热量=实际平方数)。
二,外墙厚度外墙厚度越厚,保温效果越好,每个人都可以自己测量一下自家外墙的厚度,18-22厘米为普通,通常无保温材料;外墙22-26厘米,通常有一层保温材料,保温效果尚可;28厘米或以上,保温效果较好,通常有二层保温材料,可以略微降低一点空调配置。
三,注意事项卧室的飘窗面积如果超过 1.5个平方或以上,要略微增加一点冷量或热量,一般加20-30左右为宜;高层,如果超过10楼或以上,制热量每平增加30左右为宜,有地暖制冷无需增加。
薄型风管机的使用高度尽量不超过3米-3.3米,天花机的高度尽量不要高于5米,否则影响效果,尤其制热。
玻璃尽量采用双层玻璃,能有效防止冷量热量的消耗,窗帘采用双层的话,一层采用较厚深色系为好,能略微阻止冷热量的损失。
四,末端损耗当中央空调铜管总长超过30米,离室外机最远的一个内机损耗会相对增加,造成效果的下降,弥补措施就是略微加大匹数或冷量,譬如原先应该装一台2500冷量的1匹机型,换成冷量3200或3600的1.5匹机型就可以了。
五,连接率连接率一般是指中央空调所有内机功率冷量的总和与室外机总冷量之间的比值。
现在普通家庭使用空调时,普遍不会出现所有内机空调全开的情形,所以家庭用中央空调的设计中就不会采取外机功率与内机功率完全对应的方案(家用空调和风管式空调为内外机功率完全对应),而是以常用内机数量的功率总和值来选择相应匹配的外机,从而降低购买费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家用中央空调负荷计算

家用中央空调负荷计算1.逐时冷负荷计算应按国家现行《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的要求进行。
2.空调房间或区域的夏季冷负荷,应按各项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确定。
3.空调系统冷负荷,应根据所服务房间的同时使用情况,按各空调房间或区域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确定。
4.在方案设计阶段,一般采用冷负荷指标估算确定,同时参照层高、楼层、窗户面积大小、人员数量等进行修正。
住宅类建筑空调冷负荷估算指标:序单位空调面积冷负荷功能区号(W/m2)1门厅2202客厅2403餐厅2404书房2005卧室2006卫生间2007厨房2308地下室1801)以上估算指标是在层高2.8m以下的数据,层高2.8m以上根据具体高度乘以1.1-1.2的修正系数,对于挑高空间(层高5m以上)一般按不低于300w/m2估算。
2)房间有两面外墙以上估算指标需乘以1.1的修正系数。
3)房间在顶层估算指标需乘以1.1的修正系数。
4)房间外墙玻璃窗户面积超过2m2,估算指标相应乘以1.1-1.2的修正系数。
5)空调制热要求较高的区域估算指标需乘以1.2的修正系数。
6)如房间四周上下均为内墙,估算指标需乘以0.7-0.8的修正系数。
7)如一个房间同时有以上几种情况存在,则将以上各个修正系数相乘再乘以估算指标。
8)小型商用建筑空调冷负荷估算指标:例:中央空调系统配置表面积序号楼层区域m123451F-1F视听室健身区过道客厅过道/楼梯间2单位冷负荷W/m1801801802402002修正系数11111总冷负荷W32404500144060002200型号室内机数量1111制冷量3200630063005600室外机型号RHXYQ10SY1制冷量182582511FXDP32QPVCFXDP63QPVCFXDP63QPVCFXDP56QPVC28.0KW678910113F 合计2F餐厅客卧次卧书房主卧书房1410.414.67.11811.2162.324020020020020020011111.11.1336020802920142039602464FXDP22QPVC FXDP32QPVC FXDP22QPVC FXDP45QPVC FXDP25QPVC111112200320022004000250033584935500修正系数:顶层修正系数1.1,外墙玻璃窗户面积超过3平方修正系数1.1~1.2,侧送侧回修正系数1.1。
中央空调冷热负荷计算简易方法

中央空调冷热负荷计算简易方法1、围护结构传热量QR = K(C TW-TN)·SQR——围护结构传热量(W)K ——围护结构传热量(W/㎡·℃)C——室外计算温度修正系数(冬季取1)TW——室外计算温度(℃)TN——室内计算温度(℃)S ——围护结构外表面积(㎡)朝向修正系数C朝向东南西北上修正系数1-1.31.2-1.51.1-1.5 0.9-1.11.4-1.82、通风换气耗热(冷)量Qh = L·V·(C TW-TN)L――换气量(m3/h)V――空气容积热容,夏季按0.46W·h/(m3·℃)计算,冬季按0.4W·h/(m3·℃)计算3、通过门窗的太阳辐射热QY = C·λ·Sλ――太阳辐射热(直接辐射+散射辐射)S――门窗面积(㎡)C――遮阳系数4、照明热负荷如果按照以往资料,多数办公室照明负荷大于20W/㎡,但是采用节能灯照明负荷一般小于5 W/㎡,所以应参考照明设计进行计算。
对于有门窗的房间,如果透过门窗的辐射热超过50W/㎡(按建筑面积算),房间不需电灯即可满足室内照明的需要。
所以,在设计计算时,太阳透光辐射热大于50W/㎡时,一般不需要进行照明热负荷计算,但是对于跨度大的建筑还是要计算照明负荷的。
5、人体散热量劳动静坐极轻劳动轻度劳动中等劳动重度劳动散热108 134 180 235 407 (W)6、其它散热量包括室内设备散热及其它物料散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
以上六项计算后,把结果相加,所得数值即是建筑物的总冷热负荷。
但是在计算建筑物热负荷时,照明负荷、太阳辐射热、人体散热及其它散热量不能计算在内。
中央空调系统负荷计算(经验数据)

中央空调系统负荷计算(经验数据)人体负荷43W + 建筑负荷60W + 照明负荷40W=143W/平米然后143W+正常每平米100W=243W/平米17×243W/平米=你需要的空调功率这只是一个估算冷指标维护结构可以忽略,然后设备人员这些,大多数时候甲方觉得你就是万能的,设备这些他们很多时候也不是很清楚,你问多了人家还烦。
所以就基本上剩下风量的了。
计算需要查看焓湿图。
不知道大家都是怎么算的,反正我只计算新风和回风的冷湿量。
一般的还行,涉及到超精度的车间就得考虑全面了。
1:因为之前配置空调负荷的时候,比如说宾馆住宅之类的,公司的工程师都说按照200~250w/㎡配置肯定不会错,所以之前也就没纠结如何配置室内机冷量问题。
现在我就想问问这200~250w/㎡冷量是怎么样计算来的。
因为做暖通行也得许多东西也都是经验得来的,没有具体理论实际的算过。
是按照建筑保温,外墙是否被对阳光,是否墙面为玻璃。
人头空调负荷,还是其他一些估测值吗?如果是估测值那么估测的依据又是从哪来的呢求解最好有计算的公式,或者一些经验估值。
谢谢2:可能没有一些案例会说的不清楚,假如说:有一个电影院170平方,146人座的。
设计依据室外35度,室内26度50%湿度,我是这样计算空调负荷对不对,新风负荷没人25m3/h 新风风量:146*25*1.1=4000风量。
q新风=cm*温差=4000*9=36kw。
然后人体空调负荷没人85w,q人=146*85=12.4kw则总冷量=12.4+36=48.4kw。
每平方就是350w左右,但是还有别的根据焓差计算的,我不太懂求解答这是问题一。
问题二:如果考虑新风负荷的话电影院也会有排风负荷,是不是空调负荷还要加上排风负荷新风负荷算错,根据室外空气焓值90kj/kg左右,室内设计焓值58kj/kg左右q=(90-58)*2000*1.29/3600=22.9kw(新风负荷给不了25的人员密度大的时候给15就不错了,或者直接给送风量的10%),人体负荷有显热负荷和潜热负荷,影剧院是静坐你算的应该是差不多的按你的12.4kw计算,除此之外还有围护结构负荷(20%左右),设备负荷(电影院的话我觉得10%吧),照明负荷(基本没有),总的差不多是50kw,除以170差不多两百八九的样子(看样子新风还取多了). 排风没有负荷,排的就是室内空气3:如果是火锅店的话:冷量如何配置?我知道常规经验值在350~450之间,我也知道墙体要是玻璃,火锅发热量大就加大但问题是,这是怎么估出来的,换句话说我感觉这一点不够规范完全是瞎猜的,如果说按350每平方,或380没平但面积大的话冷量会相差很大,空调费用也会加大,所以我就想问有没有精确点的算法。
空调实用负荷计算方法(重要)

室外设计参数
获取准确的室外气象参数,如室外温度、湿 度、太阳辐射等,作为负荷计算的依据。源自计算方法的选取要点一
稳态计算方法
适用于对空调系统进行初步设计和估算,简单易行,但精 度较低。
要点二
动态计算方法
考虑了时间变化因素,能够更精确地计算空调负荷,但计 算复杂度较高。
考虑建筑物的特点
建筑类型
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如住宅、办 公楼、商场等)具有不同的负荷
通过调整,可以优化空调系统的运行 状态,提高使用效果和节能效果,同 时也可以延长空调系统的使用寿命。
在调整过程中,需要考虑室内外温湿 度、空气质量、风量等因素对负荷的 影响,以及人员活动、设备运行等因 素对室内温度的影响。
05
空调负荷计算的注意事项
设计参数的选择
室内设计参数
选择合适的室内设计参数,如温度、湿度、 气流速度等,以满足使用要求和舒适度。
空调实用负荷计算方法(重要)
• 引言 • 空调负荷计算的基本概念 • 空调负荷的详细计算 • 空调负荷的校核与调整 • 空调负荷计算的注意事项 • 空调实用负荷计算案例分析
01
引言
空调负荷计算的目的
确定空调系统的容量
通过计算空调负荷,可以确定空调系统的容量,包括制冷机、冷 却塔、水泵、风机等设备的容量。
更为精确。
03
空调负荷的详细计算
室内设计参数的选择
室内温度
根据使用场合和人体舒适度要求,选择合适的室内温度。
相对湿度
根据室内环境要求,选择合适的相对湿度。
气流组织
确定合理的送风和回风方式,以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和舒适度。
人员负荷的计算
人体散热量
根据室内人数和人体代谢率计算散热 量。
空调负荷估算方法大全

单位:1匹制冷量约等于2000大卡、2324W。
一、比较通俗的计算方法二、较细致的估算方法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
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W/m2空调面积)三、主机机房精密空调区域热负荷计算机房热负荷计算:Q=Q1+Q2+Q3+Q4+Q5机房主要热量的来源1)设备负荷(计算机及机柜热负荷);2)机房照明负荷;3)建筑维护结构负荷;4)补充的新风负荷;5)人员的散热负荷等。
6)其他热负荷分析:1)计算机设备热负荷:Q1=860xPxη1η2η3 Kcal/hQ:计算机设备热负荷; P:机房内各种设备总功耗;η1:同时使用系数η2:利用系数η3 :负荷工作均匀系数通常,η1η2η3取0.6—0.8之间,本设计考虑容量变化要求较小,取值为0.7。
服务器机房设备热负荷=27*0.7*860=16254 Kcal/h网络机房设备热负荷=16*0.7*860=12040 Kcal/h2)照明设备热负荷:Q2=CxP Kcal/hP:照明设备标定输出功率C:每输出1W放热量Kcal/hw(白炽灯0.86日光灯1)根据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要求及实际需求,机房照度应大于5001ux,照明功耗将以20 W/M2为依据计算。
3)人体热负荷Q3=PxN Kcal/hN:机房常有人员数量P:人体发热量,轻体力工作人员热负荷显热与潜热之和,在室温为21℃和24℃时均为102Kcal。
本次设计机房为无人值守机房,不计算人体热负荷4)围护结构传导热Q4=KxFx(t1-t2) Kcal/hK:转护结构导热系统普通混凝土为1.4-1.5 F:转护结构面积t1:机房内内温度℃t2:机房外的计算温度℃在以后的计算中,t1-t2定为10℃计算。
屋顶与地板根据修正系数0.4计算。
服务器机房Q4=[1.5*(26-8.1(共用墙长度))*3.2*10]+ [1.5*(40+40)*0.4*10]=1339.2 Kcal/h网络机房Q4=[1.5*(26-8.1(共用墙长度))*3.2*10]+ [1.5*(40+40)*0.4*10]=1339.2 Kcal/h新风热负荷计算较为复杂,在此方案中,我们以空调本身的设备余量来平衡,不另外计算。
中央空调的负荷计算以及注意事项

中央空调的负荷计算以及注意事项一,如何自己算面积一般按照每个平方200-220的冷量去计算实际使用面积即可,一般为保温好的,如卧室选择200左右的冷量,客厅相对保温略差,选择220左右的冷量即可。
如果需要制热效果好,那么以每平方250左右计。
制冷量就是每个厂家上内机的制冷(热)量或制冷(热)能力。
(如何计算冷量:内机的制冷量/制热量÷每个平方的冷量或热量=实际平方数)。
二,外墙厚度外墙厚度越厚,保温效果越好,每个人都可以自己测量一下自家外墙的厚度,18-22厘米为普通,通常无保温材料;外墙22-26厘米,通常有一层保温材料,保温效果尚可;28厘米或以上,保温效果较好,通常有二层保温材料,可以略微降低一点空调配置。
三,注意事项卧室的飘窗面积如果超过1.5个平方或以上,要略微增加一点冷量或热量,一般加20-30左右为宜;高层,如果超过10楼或以上,制热量每平增加30左右为宜,有地暖制冷无需增加。
薄型风管机的使用高度尽量不超过3米-3.3米,天花机的高度尽量不要高于5米,否则影响效果,尤其制热。
玻璃尽量采用双层玻璃,能有效防止冷量热量的消耗,窗帘采用双层的话,一层采用较厚深色系为好,能略微阻止冷热量的损失。
四,末端损耗当中央空调铜管总长超过30米,离室外机最远的一个内机损耗会相对增加,造成效果的下降,弥补措施就是略微加大匹数或冷量,譬如原先应该装一台2500冷量的1匹机型,换成冷量3200或3600的1.5匹机型就可以了。
五,连接率连接率一般是指中央空调所有内机功率冷量的总和与室外机总冷量之间的比值。
现在普通家庭使用空调时,普遍不会出现所有内机空调全开的情形,所以家庭用中央空调的设计中就不会采取外机功率与内机功率完全对应的方案(家用空调和风管式空调为内外机功率完全对应),而是以常用内机数量的功率总和值来选择相应匹配的外机,从而降低购买费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国内厂商基本把连接率控制在100%---130%之间,也就是内机较外机超配30%。
空调负荷计算讲解

空调负荷计算讲解空调负荷计算是指通过对建筑物进行热力学分析,计算得出空调系统的负荷量,以便正确选择合适的空调设备,并合理控制空调系统的运行,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空调负荷计算的基本知识和相关计算方法。
1. 空调负荷计算的目的空调负荷计算的目的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合适的空调设备:空调负荷计算可以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范围、立面朝向、密闭程度等因素,计算得出相应的负荷量,从而选择适合的空调设备,确保空调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效果。
2.控制空调系统的运行:通过空调负荷计算,可以确定空调设备的负荷量,从而制定合理的空调工作方案,以避免空调设备过度运行,从而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浪费。
3.节能降耗:对于一些大型建筑物或使用频率较高的场所,通过空调负荷计算确定空调系统的负荷量,可以制定节能降耗的方案,达到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目的。
2. 空调负荷计算的基本原理空调负荷计算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通过热量平衡计算方法来确定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的热量交换关系,从而计算出空调设备的冷却量和供暖量。
具体来说,空调负荷计算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建筑物的使用范围:根据不同的建筑物类型以及使用范围的不同,在计算空调负荷时需要对不同的建筑物进行不同的热力学分析。
2.建筑物的立面朝向:立面朝向和阳光的照射方向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物内部的温度分布,因此需要在计算负荷时考虑立面朝向的影响。
3.建筑物的密闭程度:建筑物的密闭程度也会直接影响到室内温度的变化,因此需要对建筑物的密闭程度进行评估。
3. 空调负荷计算的主要步骤空调负荷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搜集建筑物相关信息:包括建筑物类型、立面朝向、密闭程度等相关信息。
2.计算室内传热量:通过计算建筑物内部的热量传递和热量吸收,可以确定室内传热量。
3.计算室内热负荷:根据室内传热量、建筑物人员和设备等因素,计算得出室内的热负荷。
4.计算室外传热量:通过计算室外环境的温度、风速等因素,可以确定室外传热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空调的负荷计算以
及注意事项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中央空调的负荷计算以及注意事项
一,如何自己算面积
一般按照每个平方200-220的冷量去计算实际使用面积即可,一般为保温好的,如卧室选择200左右的冷量,客厅相对保温略差,选择220左右的冷量即可。
如果需要制热效果好,那么以每平方250左右计。
制冷量就是每个厂家上内机的制冷(热)量或制冷(热)能力。
(如何计算冷量:内机的制冷量/制热量÷每个平方的冷量或热量=实际平方数)。
二,外墙厚度
外墙厚度越厚,保温效果越好,每个人都可以自己测量一下自家外墙的厚度,18-22厘米为普通,通常无保温材料;外墙22-26厘米,通常有一层保温材料,保温效果尚可;28厘米或以上,保温效果较好,通常有二层保温材料,可以略微降低一点空调配置。
三,注意事项
卧室的飘窗面积如果超过个平方或以上,要略微增加一点冷量或热量,一般加20-30左右为宜;高层,如果超过10楼或以上,制热量每平增加30左右为宜,有地暖制冷无需增加。
薄型风管机的使用高度尽量不超过3米米,天花机的高度尽量不要高于5米,否则影响效果,尤其制热。
玻璃尽量采用双层玻璃,能有效防止冷量热量的消耗,窗帘采用双层的话,一层采用较厚深色系为好,能略微阻止冷热量的损失。
四,末端损耗
当中央空调铜管总长超过30米,离室外机最远的一个内机损耗会相对增加,造成效果的下降,弥补措施就是略微加大匹数或冷量,譬如原先应该装一台2500冷量的1匹机型,换成冷量3200或3600的匹机型就可以了。
五,连接率
连接率一般是指中央空调所有内机功率冷量的总和与室外机总冷量之间的比值。
现在普通家庭使用空调时,普遍不会出现所有内机空调全开的情形,所以家庭用中央空调的设计中就不会采取外机功率与内机功率完全对应的方案(家用空调和风管式空调为内外机功率完全对应),而是以常用内机数量的功率总和值来选择相应匹配的外机,从而降低购买费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国内厂商基本把连接率控制在100%---130%之间,也就是内机较外机超配30%。
在这个数值间的中央空调选型,确定了室内每个房间区域所需的内机功率总和之后,才能在合理的连接率范围内选择匹配功率的外机。
一般厂家认为的最佳配置是在120%左右的连接率是最合适的。
(PS:多联机外机全部都有一个外机制冷量,比如外机制冷量10000,那么最高130%,外机冷量,就是代表可以连接内机台数的总冷量不能大于13000,以此类推来推算连接率)
如果内机总冷量超过外机冷量比,也就是说的在超配后所有内机全部开启就会发生以下情况
1.如全部内机同开的情况下,每台内机会受连接率的影响而得不到外机全功率支持,造成实际输出冷量效率低下,制冷速度缓慢,甚至达不到设定
温度(还要受环境温度影响)。
2.由于室内机无法达到设定温度,故外机一直处于全功率甚至超功率运转(变频特性),造成压缩机高速运转,而导致机器寿命缩短以及消耗电力大大增加,使用费用飙升。
如何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呢?
1.先确定自己每个房间所需的空调内机功率,根据全屋内机功率的总和选择外机。
尽量不要选用高连接率的设计方案(尽量控制在120%左右,除非有特殊原因)。
2.合理使用家用中央空调,避免所有内机在同一时间段一起开启。
可以先开启急需降温的房间,待房间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再开启其他房间。
3.客餐厅如果单独安装中央空调,并且同时使用,则连接率最大只能为100%,或者多联机客餐厅冷量低于外机总冷量则安全。
封性不好,引起故障概率也高。
比较有代表的厂家日立,大金。
总结:从中央空调本身来说,双转子压缩机和涡旋式压缩机是目前是常见的。
两种压缩机各有优缺点,双转子压缩机优势在于低频,涡旋压缩机的优势在于高频,简单点来说,就是中央空调的配置如果是要内机风口全开的,那么涡旋压缩机的优势就大;如果中央空调的配置是根据实际应用,不会全部使用所有内机风口,那么双转子压缩机的节能性更高,这也就是在大功率的空调系统中,尤其是商务用大匹数外机,采用涡旋压缩机较多,而在小功率,尤其是8匹或8匹以下的外机中使用,双转子压缩机更为常见。
(压缩机可以比作汽车的运行,如果一直是在160公里或以上的速度运行,那么涡旋压缩机的效率最高;而在城市里,路况不好,一直开开停停,时速不可能超过80公里,反而是双转子压缩机的效率更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