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模拟试卷

合集下载

中考九年级文言文模拟语文检测试卷含答案

中考九年级文言文模拟语文检测试卷含答案

中考九年级文言文模拟语文检测试卷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①。

宋人既成列②,楚人未既③济。

司马④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

公曰:“未可。

”既陈⑤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公伤股,门官⑥歼焉。

国人皆咎公。

公曰:“君子不重⑦伤,不禽二毛⑧。

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

寡人虽亡国之余⑨,不鼓不成列。

”(节选自《子鱼论战》)【注】①宋公:宋襄公。

泓:泓水,河名。

②成列:排成战斗队列。

③既:尽,完了,终了。

④司马:官名,指子鱼。

⑤陈:同“阵”,列阵。

⑥门官:国君的卫士。

⑦重(chónɡ):重复,再次。

⑧二毛:头发斑白的人。

⑨亡国之余:亡国者的后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神弗福也福:________②公伤股,门官歼焉股:________(2)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①下视其辙②宋公及楚人战于泓(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②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4)理解文段内容,然后用原句回答。

①甲文曹刿“请见”的原因是“________”。

2024年合肥市蜀山区中考语文模拟检测试卷及答案

2024年合肥市蜀山区中考语文模拟检测试卷及答案

-5-
(3)虚词用错或漏掉。如将《记承天寺夜游》“但少 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者”或“耳”漏掉。为避免 这类错误,复习时就要做到字字落实。 (4)同音异形字记错。如将《钱塘湖春行》“绿杨阴 里白沙堤”中的“阴”写成“荫”。为避免这类错误, 复习时就要注重理解背诵。
1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3-
7.2024年合肥市蜀山区九年级质量调研检测(一)
-4-
默写题四大易错类型及复习方法
(1)形近字掌握不准。如将《三峡》“则素湍绿潭”中的
“湍”写成“喘”。为避免这类错误,复习时就要注重对字
音、字形、字义的把握。
1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
7.2024年合肥市蜀山区九年级质量调研检测(一)
-3-
(2)古代先贤都有自己的忧乐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_先__天__下__之__忧__而__忧_,_后__天__下__之__乐__而__乐_”把百姓的忧乐放 在心中,表达了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宋濂《送东阳马生 序》中“__以__中__有__足__乐__者__,_不__知__口__体__之___奉__不__若__人__也___” 以苦为乐,表明了文章主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0-
7.2024年合肥市蜀山区九年级质量调研检测(一)
-11-
(2)卢梭说:“根本不该为取悦别人而使自己失敬于人。”请你
结合简·爱在桑菲尔德庄园的经历,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全册《语文》中考模拟试卷(第四套)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全册《语文》中考模拟试卷(第四套)
有“足下、先生、大人”等 。
C. 20 1 8 年是农历戊戌年,按传统说法 是属狗的人的本命年 , 据此推算 , 2019 年是农历己亥年,
是属猪的人的本命年。
D. 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称为 "垂岩 ";男子到 二十岁时举行 “加冠” (束发带
帽),表示已经成年 , 后人常用“冠”和“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
6. 综合性学习。(共 6 分)
学校开展以“爱读书、会读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 (1) 【宣传读书活动 】 (2 分)
请你为活动拟定一则宣传标语:
(2) 【调查读书现状】 (2 分)
读书兴趣及占比
读书计划及占比
关注点及占 比
读书笔记及占比
浓厚 13%
有计划 11%
写得怎样 10%
九年级语文
中考模拟试卷(第四套)
本试卷共 27 道小题,计 8 面 。 考试时量为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
一、积累与运用 ( 共 26 分)
1. 下 列 句子中没有错别 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
A. 就连日月也躲开了,任风云勾勒秋的形容 ,悄悄地酝酿 c liang) , 不承望竟浙浙沥沥地下起 一
A. 众目揆揆
B. 别具匠 心
C. 融合
D. 相得益彰
3. 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
Hale Waihona Puke A. 五 四的火炬传到了 当 代青年 的手中,如何照亮和点燃自己的青春,是每个当代青年都要思考
的问题 。
B. 《复仇者联 盟 4 》上映首 日 就以超过 5 亿元票房的惊人成绩,赚足眼球;上映 7 天 17 小时 28

2024年4月厦门市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4月厦门市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4月厦门市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3分)1.补写出以下古代诗文名句。

(10分)(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3)鹏之背,_______________;怒而飞,_______________。

(庄子《北冥有鱼》)(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鱼我所欲也》)(5)《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杜甫勇攀高峰的雄心壮志。

(6)《过零丁洋》中,表现文天祥誓死报国、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7分)甲辰龙年到来之际,不少网友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龙”不再翻译为dragon而是loong。

从“西方龙”到“中国龙”,这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中国龙无论是外部形象还是文化内涵,和西方龙都有天壤甲(A.rǎng B.rǎn)之别。

中国龙,①(téng)云驾雾,飘逸洒脱。

几千年来,它的体态变化无穷,体现了华夏儿女无穷的创造力和无限的生命力,承载了中华民族②(yuán)远流长、璀璨多元的文化。

中国龙,既象征着五千年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进取的精神血脉,也承载着新时代亿万中华儿女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坚定意志和美好愿望。

今天,“枭龙”号战斗机一飞冲天,“蛟龙”号载乙(A.zǎi B.zài)人潜水器探索深海,“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南极凯旋。

中国龙在新的时代焕发着新的光彩。

loong的使用,有利于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九年级文言文模拟语文综合试题带答案

九年级文言文模拟语文综合试题带答案

九年级文言文模拟语文综合试题带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高祖①曰:“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②等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③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④同利也。

项羽妒贤嫉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高祖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⑤;镇国家,抚百姓,吾不如萧何;连⑥百万之军,战必胜,吾不如韩信。

此三杰,吾能用之。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有删改)【注】①高祖:指汉高祖刘邦。

②高起:高祖臣子。

③略:攻占。

④天下:这里指刘邦的部属。

⑤子房:西汉谋士张良。

⑥连:率领。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事无大小,悉以咨之悉:________②性行淑均,晓畅军事晓:________③战胜而不予人功予:________(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①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3)下面对【甲】【乙】两个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诸葛亮两次提到“先帝”是希望刘禅谨记先帝遗志,谨遵先帝安排,言辞恳切,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B.【乙】文中,司马迁通过对话描写,将高祖取胜与项羽失败进行对比,刻画了高祖睿智英明的形象。

C.【甲】文中诸葛亮向刘禅举荐郭攸之、费祎、董允等管理“营中”之事,向宠管理“宫中”之事,安排得十分细致周到。

D.【乙】文中高祖非常有自知之明,他能够很清晰地认识到张良、萧何、韩信各自的长处,并让他们各得其所。

九年级语文模拟试题

九年级语文模拟试题

九年级语文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成语形容人冷静自持?A.横眉冷对千夫指B.半推半就C.无事生非D.泰然自若2.下列词语中,哪一项与其他三项意义相近?A.热辣辣B.鸿雁在天C.爱河蜜月D.荣华富贵3.词语的拼音如下,其中哪一个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A.刺激B.离开C.承认D.控制4.“攀登者嘴唇冻裂"这句话的主语是:A.攀登者B.嘴唇C.冻裂D.句话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的作者是谁?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伍子胥6.下面哪个成语与其他三个意思相反?A.脱颖而出B.孑然一身C.众口一词D.平白无故7.“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中的“贪欢"意味着:A.惊喜B.悲伤C.激动D.沉醉8.下列哪一项是成语的释义?A.原璧归趙B.不知所措C.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D.假公济私A.原璧归趙——传说中赵国失去的“璧"被送回;B.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办;C.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失去一点不要紧;D.假公济私——假装公正,违法违规谋取私利。

9.“言与心违"的意思是:A.不说是非B.言不由衷C.说一不二D.相反无常10.下面选项中,不是常用语的一个是:A.吵吵闹闹B.杀一儆百C.展开思路D.小巧玲珑二、填空题1.补全成语:贵____深____、昂然____头、言____意合2.“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和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请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___________(两个词)?3.请将下列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宾语分别标出。

“我们在青春期有许多疑惑,我们在这个年纪就应该尽力把疑惑解决掉。

"主语:____________谓语:____________宾语:____________三、简答题1.简述你的学习方法,目前你认为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2.为什么每个人的理解不同?部分原因是因为文化背景和个人经验的差异,请举例说明。

3.请从社会意义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简要阐述阅读的重要性。

2024年宁德市九年级语文6月中考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宁德市九年级语文6月中考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宁德市九年级语文6月中考模拟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024.06一、积累与运用(23分)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的名句。

(1)《关雎》中“窈窕淑女,”,有人理解为“文静美好的女子,演奏乐器来亲近她”。

(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通过描写植物的蓬勃生长体现早春富有生机的句子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3)《岳阳楼记》中“浮光跃金,”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了洞庭湖月夜美景。

(4)逐梦路上,难免会遭遇挫折,我们可用李白《行路难》中的“,直挂云帆济沧海”来鼓励自己。

(5)《<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即使是普通百姓,也要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6)小语同学参加“诗文飞花令”网上冲浪活动,主题词是“月”。

请你帮他说出含有主题词的诗句:,。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出土简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物见①(zhèng),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生动体现。

百余年来,随着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与诞生,使出土简牍呈“井喷”之势。

书写在竹简木片上的文字以及凝聚其中的“中华文脉”,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

简牍研究是“冷门绝学”,需要一点“板凳甘坐十年冷”的②(yì)力。

可喜的是,《简牍探中华》主创团队也能够屏气凝神、(),从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萃取题材,不断()。

这使我们看到新时代青年媒体人的严谨.③与专业,也看到他们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更“火起来”的文化()。

期待《简牍探中华》的未来几期,继续以不同维度展示简牍时代的生活图景和文化记忆,提炼简牍文献的历史价值与深邃内涵,将中国历史“简”述给观众,让更多人“牍”懂中华文化。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给③处加点字注音。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精雕细琢推陈出新担负B.精益求精格物致知担负C.精益求精推陈出新担当D.精雕细琢格物致知担当(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百余年来,随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与发展,使出土简牍呈“井喷”之势。

2024年4月福建省九年级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4月福建省九年级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4月福福福九年级福福语文模拟福卷(本卷共21题,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024.4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3分)1.古诗词默写夏小逸根据七年级至九年级所学古诗文,梳理了以下内容,请你帮助他一起补充完整。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 ,不宜异同。

”(2)龚自珍《己亥杂诗》中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句子是:“ ,。

”(3)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草美花繁的语句是:“ ,。

”(4)总有一些精神催人奋进,《雁门太守行》中“报君黄金台上意,”,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忠心让人崇敬。

(5)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以“ ,”两句描写了夕阳西下时潜游的鱼儿争先恐后跳出水面的情景。

二、综合性学习(15分)2.“品诗词文化,悟华夏风骨”,深有感触的夏小逸写下了一段文字,请你帮忙完善。

古语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诗,是感情的渗透;是思想的火花;是理想的光(huī)①______;是智慧的结晶。

它______着汉字的灵魂,像一条潜龙,流动在华夏文明历史长河中。

从诗三百、离骚的源头,到乐府民歌,再到(guī)②______丽宏伟的唐诗宋词,以至现代的新诗、散文诗,诗人们以其幽微的洞察力、______的情愫、精(zhàn)③______的笔墨,显示出多彩的人文精神和历史文化。

______出这悠久的诗意中国,它改变了平凡而美丽的一代代华夏儿女。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①①处相应的汉字。

(正楷字或行楷字)。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凝聚愁肠百结铭刻B.凝结愁肠百结镌刻C.凝聚悲天悯人镌刻D.凝结悲天悯人铭刻(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它改变了美丽而平凡的一代代华夏儿女。

B.它影响了平凡而美丽的一代代华夏儿女。

C.它改变了一代代平凡而美丽的华夏儿女。

D.它影响了一代代平凡而美丽的华夏儿女。

名著阅读(6分)3.忆往昔,夏小逸认识到人生路上最大的幸运是:人生途中有师者指引,有朋友相知相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友情提醒:本试卷分三部分,计22题。

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卷前,请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等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请保持冷静,合理分配时间,注意卷面整洁。

凡答题中印有方格的,答题字数不得超过方格数。

一、积累运用(共25分)⑴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在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救出朱赫来后,因贵族的儿子尼古拉的告密而被白匪关押了起来。

B. 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回忆了少年时读过的一本孝子教科书《二十四孝图》,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效仿的故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卧冰求鲤”。

C.《骆驼祥子》中,虎妞因难产而死。

虎妞的死让祥子彻底丧失了生活的信心,他开始堕落,吃喝嫖赌无所不为,甚至还出卖了他的恩人,最后靠帮人送殡行尸走肉般地活着。

D.《鲁滨逊漂流记》中,一次偶然机会,鲁滨逊抖装饲料的袋子,过了雨天,抖袋子的地方长出了麦苗和稻苗。

-!⑵《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先后游历了小人国、大人国、▲ 、慧骃国四个国家,在小人国利里浦特,党派的阵营是以▲ 来划分的。

(2分)⑶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

(2分)①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扳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

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这段文字出自《水浒传》的第七回“▲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1分)②鲁达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户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从以上言行中,你读出了鲁达▲ 的性格特征。

(1分)4.下面语段中有三处表达错误,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3分)①创建文明城市不仅能够提升市民精神生活的品位,而且可以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②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全市人民参与程度的高低和创建力度的大小是成功的关键。

③我们要树立“镇江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的观念,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的主人翁姿态参与到投身创建活动中去。

④我们要共同维护镇江文明形象,形成助人为乐、扶贫帮困、和谐友善的社会风尚。

⑴第①处语序不当,应改为▲⑵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⑶第③处词语赘余,应删去▲ ,或改为▲5.综合性学习。

(6分)材料一:择校就是在教育资源不够均衡的情况下,选择上一所好的学校。

这种现象在小升初中显得尤其突出。

由于教育水平的差异,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在本学区内上初中,都希望孩子能享受优质的教育。

这样就造成了教育水平比较高的初中成为择校的热门。

材料二:一些家长不惜拼钱、拼人脉进行择校。

为了让孩子在好学校“抢”得“一席之位”,大量孩子就会为升入优质初中而报班补课、考试拿证,一些课外培训因此甚嚣尘上,一些孩子也因此身心俱疲、厌学。

“择校”使一些学校“人满为患”,一些学校“少人问津”,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而“钱择校”“权择校”更带来了“教育不公”“教育腐败”等问题。

材料三:在13亿人口的中国,没有哪件事像义务教育一样牵动每个家庭的心,人民群众希望接受更公平、更高质量的义务教育。

如何破解“择校”难题?“就近入学”是一直强调的举措。

今年年初,教育部就印发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如今又聚焦19个“义务教育招生入学问题”更受关注的大城市,明确要求制定完善的规范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方案。

(1)阅读上述三则资料,请你筛选并分点概括“破解择校,就近入学”的三点好处。

(3分)▲(2)请你根据材料三续写下句,破解“择校”难题。

(要求:句式相同,字数相等)(3分)上句:倾财力择学校家长无奈。

下句:▲ 。

-!二、阅读理解(共45分)㈠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6~8题。

(6分)三衢道中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6.此诗写的是什么季节?从哪些词语可以推知?(2分)▲7.第二句交代了诗人先走▲ ,再走山路,“泛”的意思是▲ 。

(2分)8.最后一句突出表现了初夏时山林▲ 的特点,这首诗诗抒发了作者▲ 的心情。

(2分)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13分)【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选自《出师表》)【乙】齐桓公见小臣稷①,一日三至弗得见。

从者曰:“万乘②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

”桓公曰:“不然,士骜禄爵者③,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

纵夫子骜禄爵,吾庸④敢骜霸王乎?”遂见之,不可止。

——(《吕氏春秋·下贤》)【注】①稷(jì):人名。

②乘(shèng):量词。

古时一车四马叫“乘”。

③骜禄爵者:指看轻功名利禄的人。

④庸:怎么。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①躬.耕于南阳躬:▲ ②猥.自枉屈猥:▲③攘.除奸凶攘:▲ ④一日三至而弗.得见弗:▲10.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

▲11.诸葛亮的“不求闻达于诸侯”和稷的“骜禄爵”的价值取向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答:▲-!12.结合文意,说说【甲】文中先帝和【乙】文中桓公的相同之处是什么?(3分)答:▲㈢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

(12分)有书赶紧读黄以华①曾有报纸说,阿根廷一家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不能等”的文学选集。

说其“不能等”,是因为它是用特制墨水印刷,再用塑料袋密封。

拆封后2至4个月,墨迹碰到阳光和空气后就开始逐渐消退,最后变成不着一墨的笔记本。

出版商以此提醒读者:有书赶紧读!看了这个消息,我从心底敬佩出版商的良苦用心,也由此想到更多。

②古人说“书非借不能读”,只有借别人的书,有了还书期限的限制,有了外在的压力,才会有动力去读完一本书。

如果是自己的书,什么时候都可以读,没有了压力,人便会变得懒散,读书也永远成了一个计划。

由此想到出版“不能等”的书,仿佛也是给读者立了一个还书的期限,有点儿与“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相通了。

③“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以此来劝诫人们读书要趁早,读书不能等,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④但是,在我看来,“不能等”的书也许还有更多含义。

在现代生活中,一些人变得越来越浮躁,对读书失去兴趣。

在他们眼里,读书或许只是升官发财、改变命运的敲门砖,一旦功成名就,敲门砖就该扔掉了。

还有的人浮光掠影,只是满足于在网上浅阅读,搜集奇闻逸事,不愿意静不下心来,实实在在读本书。

在这种情况下,一本“不能等”的书,对他们来说又是一种善意的规劝:读书拖不得,好东西是不等人的,要是不及时抓住,过了这村,就没有这店了。

⑤如果阿根廷这家出版商策划图书时有这种用意,那简直有种与读者心理博弈的味道了。

尽管如此,这种良苦用心只可理解,却不值得效仿。

毕竟图书是传承文明的工具,大家都去出版“不能等”的图书,这个工具就有可能丢失,如果是这样,损失就太大了。

⑥与“不能等”的图书相关,我想到更为多样的一些方式,比如《人民日报》曾介绍过河南固始县采取定期个人述学、群众评学和组织考学的方法,解决干部不爱学、不真学和不善学的问题——形式虽有不同,用意却有相通之处,都在劝人向学,劝人读书。

只是外因毕竟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要想真正读点书,学点知识,关键还在于人自身。

思想问题解决了,时间便像海绵里的水,挤也挤不尽。

⑦不读书的民族没有希望,更希望越来越多的人都抓紧时间读书。

(有删改)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14.文章开头从阿根廷出版社出版“不能等”的文学选集的故事写起,有什么好处?(4分)▲15.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16.文末提到“不读书的民族没有希望”,这句话道出了读书的重要性。

请你结合选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应该怎样做?(2分)▲㈣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

(14分)月光如泪赵丽宏①中国的二胡是一种很奇妙的乐器。

它的结构其实和小提琴差不多。

琴筒相当于小提琴的琴身,琴杆相当于小提琴的琴颈;二胡两根弦,小提琴四根弦;琴马、弦轴,形状不同,功能相仿;弓的造型虽异,可用的都是马尾。

两者发声的原理,也是一样的,弓弦摩擦出声,再经琴身共鸣,奏出千变万化的曲调。

所以有西方人说,二胡是“东方的小提琴”。

其实,这话有所偏颇。

小提琴,据说是由东方弦乐器在西方长期演变而成,到15世纪末才开始逐渐定型。

二胡,最初并不是汉民族的乐器,而是来自西北民族,所以称“胡琴”,意思和胡笳、胡桃、胡椒类似。

然而在西方的小提琴成形之前,中国人早就在拉胡琴了。

宋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马尾胡琴随汉车”这样的诗句。

那时是公元11世纪。

而到元代对胡琴就有更具体的描写,《元史·礼乐志》这样记载:“胡琴……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

”这正是现代人看到的二胡。

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小提琴,是“西方的二胡”。

这当然是说笑而已。

②在中国的民间音乐中,二胡拉出的曲子也许最能撩拨听者的心弦。

我以为,用二胡拉悲曲远胜于奏欢歌。

很久以前,我听过瞎子阿炳用二胡拉《二泉映月》的录音,这是世上最动人的音乐之一。

单纯的声音,缓慢悠扬的旋律,带着些许沙哑,在冥冥之中曲折地流淌。

说它是映照着月光的泉水,并不勉强。

然而乐曲决不是简单地描绘自然,这是从一颗孤独寂寞的心灵中流淌出来的声音,这声音饱含着悲凉和辛酸,是历尽了人间悲苦沧桑后发出的深长叹息。

这是用泪水拉出的心曲,听着这样的音乐,我的心灵无法不随之颤抖。

我想,阿炳当年创作这首曲子,未必是描绘二泉,而是对自己坎坷凄凉一生的感叹。

一把简简单单的二胡,竟能将一个艺术家跌宕的人生和曲折的情绪表达得如此优美动人,实在是奇迹。

在感叹音乐的奇妙时,我也为中国有二胡这样的美妙的乐器而自豪。

后来,我听到小泽征尔指挥庞大的波士顿乐团演奏《二泉映月》。

阿炳的二胡独奏,变成了许多小提琴的合奏。

在交响乐团奏出的丰富的旋律中,我眼前出现的仍是映照着月光的二泉,仍是阿炳孤独的身影,他黑暗的视野中看不到泉水,也看不到月光,然而谁能阻止他向世界敞开一个音乐家的多情的胸怀?谁能改变他倾诉苍凉心境的美妙语言?我看到,站在指挥席上的小泽征尔,深深沉醉在《二泉映月》的旋律中,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光……③十多年前,在旧金山街头,我曾很意外地听到一次二胡独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