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有趣的谐音》
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五组-单元平行阅读之《有趣的谐音》

《有趣的谐音》一、教学目标1.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谐音的表达特点。
2.利用汉字谐音的特点进行运用。
3.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通过课外阅读,体会汉字的谐音表达特色及作用。
三、教学难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及内涵,利用汉字谐音的特点进行运用。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谐音现象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
1.出示网络流行的“马上体”及“蓝瘦香菇”图片,学生猜意思。
2.引导:这些有趣的网络流行语运用了汉字的什么现象,有没有感觉到什么?(二)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创设情景(1)同学们,喜欢过新年吗?,你知道春节家家户户都会做些什么呢?(2)课件出示鱼、福、花瓶和蝙蝠图片。
老师讲述:在民间,每当春节,年画中鱼是最流行的题材,总会有这么一个可爱的小胖小子,抱着一条大大的鱼,也还有人还会贴上这样的图画或剪纸——花瓶和蝙蝠,当然,我们也少不了这一个字——福。
(3)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表示什么吗?师小结:由于以福为吉,在大门上贴“福”字,将“福”字倒过来贴,取“福到了”的口彩。
民间年画中鱼是最流行的题材,以表示年年有余,希望每年的日子都能过得很富余、富足。
蝙蝠则象征着幸福,花瓶意味着平安。
(4)人们这些美好的祝愿,是通过汉字什么特点表现出来的?小结过渡:(利用汉字同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一种有趣的文字运用,这就叫谐音。
)谐音意美好,汉字显神奇。
千百年来,谐音就这样深入人心,在我们的生活中广泛运用。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深入研究这有趣的谐音。
(二)延伸歇后语、笑话,感受文字趣味1.师:现在,拿出我们的阅读材料一,自由读一读,看看从中发现了什么?最好玩的是什么内容?2.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些谐音歇后语,女生读前一部分,男生读后一部分。
3.有时光说不用,你可能还没感觉,一用起来,就妙趣横生了。
试试看!(情景填空,学生根据情景朗读。
五年级语文上册有趣的谐音歇后语

五年级语文上册有趣的谐音歇后语空中布袋------------装疯。
(装风)。
宋江的军师----------无用。
(吴用)。
老太婆上鸡窝--------笨蛋。
(奔蛋)。
卖草帽的丢扁担------留神。
(留绳)。
哥哥不在家----------少来。
(嫂来)。
外甥打灯笼----------照旧。
(照舅)。
雨打黄梅头----------倒霉。
(倒梅)。
半两棉花------------免谈。
(免弹)。
秃顶的男人拿着一把伞------无法无天。
(没有头发,没有天空)。
矮人过渡----------心灵的平静。
(溺水的心)。
马店买猪------事实并非如此。
(不是那个城市)。
阴历十二月的天气--------手脚活动。
(手脚冻住)。
父亲向儿子磕头,这是不合理的。
(没有这样的仪式)。
公厕仍然是石头砌成的,这引起了公众的愤怒。
(导致男性排泄)。
向后穿皮夹克------假装。
(装羊)。
孔子感动了------一个彻底的失败者。
(net是一本书)。
怀孕的女性要走单座木桥------冒险。
(冒险)。
奶奶去世了,儿子绝望了。
(没有叔叔)。
丈夫扇了扇扇子----------凄凉。
(妻子很冷)。
学者的毛巾------输了。
(宪章)。
乌龟爬门槛----------但看此一番。
(但看此一翻)。
不足为奇的是,针头仍然会拿起毛巾。
(不足以悬挂旗帜)。
钝刀断竹--------我想不起来了。
(它不响)。
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胆子。
(好大的掸子)。
磕瓜子磕出臭虫------什n人都有。
(什n仁都有)。
灯草打鼓------------不想。
(不响)。
登高拐杖------不可能是大师。
(做不到)。
在盐店聊天------无事可做。
(太咸了)。
张天师横渡大海不需要船——他有自己的法律。
(自己合法穿越)。
从窗户吹响号角------名气消失了。
(声音在外面)。
龙勋爵感动了------太棒了。
(在海上)。
老九的哥哥------诚实。
(老十)。
空棺材出葬----------目中无人。
有趣的谐音

有趣的谐音万岁爷流鼻血--------正红。
(朕红)。
●. 打破沙锅------------问到底。
(纹到底)。
●. 西瓜地裏散步--------左右逢源。
(左右逢圆)。
●. 脱了旧鞋换新鞋------改邪归正。
(改鞋归正)。
●. 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
(一袋不如一袋)。
●. 碗底的豆子----------历历在目。
(粒粒在目)。
●. 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
(存心不量)。
●. 穷木匠开张----------只有一句。
(只有一锯)。
●. 砖窑裏失火----------谣言。
(窑烟)。
●. 灯盏无油------------枉费心。
(枉费芯)。
●. 钟馗嫁妹------------鬼混。
(鬼婚)。
●. 粪船过江------------装死。
(装屎)。
●. 黏窝窝掺黄莲--------一年一年的苦。
(一黏一黏的苦)。
●. 药铺裏开抽屉--------找玩。
(找丸)。
●. 癞虾蟆跳水井--------不懂。
(噗咚)。
●. 唱戏的骑马----------不行。
(步行)。
●. 炒咸菜不放酱油------有言在先。
(有盐在先)。
●. 吃饺子不吃馅--------调皮。
(挑皮)。
●. 从河南到湖南--------难上加难。
(南上加南)。
●. 打灯笼搬石头--------照办。
(照搬)。
●. 大水冲走土地庙------留神。
(流神)。
●. 耕地裏甩鞭子--------吹牛。
(催牛)。
●. 孩子的脊梁----------小人之辈。
(小人之背)。
●. 航空兵翻觔斗--------颠倒是非。
(颠倒试飞)。
●. 耗子掉到水缸裏------时髦。
(湿毛)。
●. 老和尚住山洞--------没事。
(没寺)。
●. 货轮出了海----------外行。
(外航)。
●. 火烧旗杆------------长叹。
(长炭)。
●. 黄鼠狼钻鸡笼--------投机。
(偷鸡)。
●. 酱缸裏泡石头--------一言难尽。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遨游汉字王国_有趣的谐音

也
一点不出头。
术
十字尾巴弯弯,算算数目少三。
七
十个哥哥力量大,一切困难都不怕。
克
三面有墙一面空,一个小孩坐当中。
匹
再会。
观
飞机上吹喇叭——想(响)得高
四两棉花——谈(弹)不上来自老虎拉车——谁敢(赶)
骑自行车下坡——睬(踩)都不睬(踩)
一点一横长,一撇向西方,并排两棵树, 栽在石头上。
磨
二十四小时,莫当日来猜。
旧
一个字,两个口,下面还有一条狗。
哭
左看马靠它,右看它靠马,两边一起看, 脚踩万里沙。
驼
一阴一阳,一短一长,一昼一夜,一热一凉
明
高爷爷的头,李爷爷的脚,郑爷爷的耳朵。
郭
有水可养鱼虾,有土可种庄稼,有人不 是你我,有马走遍天下。
《有趣的谐音》课件

《有趣的谐音》课件
22.04.2021
生产计划部
学习目标:
1、读准 8个生字词。 2、识别汉字的谐音现象,发现汉字的 谐音用法,体会汉字丰富有趣,感受祖 国文化的美。 3、交流小组合作计划,展示小组合作 成果。
谐音笑话:
“枇(pí)杷(pá)”与“琵(pí)琶(pá)”
有人送枇杷给一个县官,可他在礼单上把 “枇杷”错写成了“琵琶”。县官笑道: “ ‘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 差!”有个客人应声道:“若使琵琶能结果, 满城箫管尽开花。”
有趣的谐音
提示:活动计划一般包括活动时 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参加 人员、分工情况等。
你知道下面图画的意思吗? 连(莲)年有余(鱼)
福 到(倒)
谐音歇后语:
1、外甥(shēng)打灯笼——照旧(舅) 2、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3、小葱拌豆腐—— 一清(青)二白 4、上鞋不用锥(zhuī)子——真(针)好 5、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6、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洗出望外( 喜出望外 ) 衣衣不舍( 依依不舍 )
下阶段活动思路:
(1)继续搜集资料,了解汉字的来历。 (2)搜集因为写错汉字、读错汉字而发生的 笑话或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 (3)策划一次社会用字调查活动,写出简单 的调查报告。 (4)搜集书法作品,欣赏汉字的优美。
巩固练习:
一、补全歇后语: 1、外甥打灯笼—— 照旧(舅) 2、孔夫子搬家—— 净是输(书) 3、小葱拌豆腐—— 一清(青)二白 4、上鞋不用锥子—— 真(针)好 5、四月的冰河—— 开动(冻)了 6、隔着门缝吹喇叭— 名(酒负胜名( 久负盛名 ) 天尝地酒( 天长地久 )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有趣的谐音

有趣的谐音濉溪县刘桥中心学校前吕楼小学孟兰侠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汉字的谐音现象,发现汉字的谐音用法。
2、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增强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想象、记忆等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汉字的谐音现象,发现汉字的谐音用法。
教学难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初步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1、分好学习小组,布置学生搜集谐音性歇后语,谐音对联,谐音笑话。
2、PPT课件,视频,畅言。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发兴趣1、从奥运福娃导入,认识谐音。
2.师:利用汉字同音字或近音字,代替本字,产生的有趣现象,叫做谐音。
3.师: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谐音王国,感受谐音的趣味。
(板书课题)有趣的谐音(生齐读)二、智闯六关,趣识谐音1、第一关:智开谐音门(1)同学们,要想进入谐音王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我们要打开谐音国的城门,城门上有两幅画,只有找出图片中的谐音,城门才能打开。
(课件出示中国春节大门年画。
)(2)学生交流。
福到:门上贴的“福”字贴反了,福“倒”与福“到”谐音。
连年有余:“莲”和“连”谐音,“鲶”和“年”谐音,“鱼”和“余”谐音,表示年年有余。
(3)人们巧用谐音表达美好的祝愿。
进了大门,我们来到“谐音馆”。
2、第二关:闲住谐音馆(1)在第二关“谐音驿馆”内,大家谈的都是歇后语,(板书:歇后语)大家瞧瞧这些歇后语(畅言出示书上谐音歇后语),仔细读一读,认真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
(3)补充谐音歇后语。
宣布答案:①一派胡(狐)言;②老实(十);③妙(庙);④无法(发)无天(4)让学生把课下收集到的谐音歇后语与同学分享.(5)师:歇后语不仅听起来有趣,如果把它们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会使文章的语句增添情趣,显得更加生动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巧填歇后语.(8)师:你能像这样把你知道的歇后语运用到语言环境中来吗?(用歇后语造句)(9)知识加油站:谐音歇后语就是用同音字来代替原来的字,从而更进一步体现它的意义。
五年级语文上册有趣的谐音歇后语

五年级语文上册有趣的谐音歇后语篇一:五年级语文上册有趣的谐音歇后语五年级语文上册有趣的谐音歇后语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宋江的军师----------无(吴)用。
老太婆上鸡窝--------笨蛋。
(奔蛋)。
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
矮子过渡----------安心。
(淹心)。
腊月天气-------动手动脚。
(冻手冻脚)。
饭锅冒烟------------迷糊了。
(米糊了)。
卖布不用尺——存心不良(量)灯草打鼓------------不想。
(不响)。
龙王爷搬家----------厉害。
(离海)。
打破砂锅——征询(纹)到底草把做灯——粗心(芯)高山上敲鼓——四面知名(鸣)歪嘴讲故事——邪(斜)说和尚的房子----------庙。
(妙)。
大水冲走土地庙------留意。
(流神)。
小孩的脊梁----小人之辈(背)。
航空兵翻觔斗- 颠倒是非(试飞)。
耗子掉到水缸裏------时髦。
(湿毛)。
老母鸡抱空窝----不简(见)单。
炉子翻身------------倒霉。
(倒煤)。
五年级语文上册有趣的谐音歇后语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宋江的军师----------无(吴)用。
老太婆上鸡窝--------笨蛋。
(奔蛋)。
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
矮子过渡----------安心。
(淹心)。
腊月天气-------动手动脚。
(冻手冻脚)。
饭锅冒烟------------迷糊了。
(米糊了)。
卖布不用尺——存心不良(量)灯草打鼓------------不想。
(不响)。
龙王爷搬家----------厉害。
(离海)。
2024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有趣的谐音歇后语

71、小猪抢食——吃里爬外
72、虾子掉在盐堆里——忙中有闲
73、癞痢头上长肿瘤——突出
74、大槐树上挂电灯——四方有名
75、掉下井的秤砣——扶不上来
76、阎王的参谋——鬼点子多;诡计多端
77、裁缝干活——忘不了吃
78、蜂蜜待客——给他点甜头
79、霜打的茄子——软不拉耷
五年级语文上册有趣的谐音歇后语9
花椒掉进大米里——麻烦(饭)了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10、墙头上挂狗皮——不像话
11、秃子打伞——无法(发)无天
12、猪鼻子里插大葱──装相(象)
13、蜘蛛拉网——自私(自丝)
14、打破沙锅——问到底(纹到底)
15、西瓜地里散步——左右逢源(逢圆)
15、脱了旧鞋换新鞋——改邪(鞋)归正
16、碗底的豆子——历历(粒粒)在目
17、炒咸菜不放酱油——有言(盐)在先
60、下雪天穿裙子——美丽又动人
61、帽子上面戴斗笠——官上加官
62、庙里的马——精不了
63、牛屁股后的苍蝇——一哄而散;盯上不放
64、壁上的春牛——离不得;跟
65、老婆婆喝稀饭——无耻下流
66、屎盆往脑袋上扣——栽赃
67、菱角碰粽子——尖对棱;奸对奸
68、两响炮升天——想到一块了
69、碓窝吞下肚——实心眼
5、门外吹喇叭——想得开
6、桅杆顶上吹唢呐——四方闻名
7、黑瞎子坐月子——吓熊了
8、丈二宽的长袍——大摇大摆
9、弯藤结歪瓜——孬
10、耗子啃皮球——客气
11、国画馆里倒垃圾——尽废话
12、香炉里长草——慌了神
13、裱糊匠止天——胡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趣的谐音》教学设计
文昌市第二小学语文邢兰兰
一、教材解读:《有趣的谐音》介绍了使用谐音的几种传统语文形式,使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神奇和有趣。
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形象而俏皮的口头用语。
这两部分之间有间歇,说的时候往往只说前一部分,把后一部分(真意所在)隐去,让听的人去猜测,所以叫歇后语。
谐音歇后语的特点是借助同音或音近的联系,产生俏皮风趣的表达效果。
如,“孔夫子搬家”我们会想到他有很多书,而“书”跟“输”同音,所以隐含“净是输”的意思。
谐音笑话《“枇杷”与“琵琶”》则告诉我们汉语同音字多,不能随意乱用,否则会闹笑话。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汉字的谐音现象,发现汉字的谐音用法。
2、开展“有趣的谐音”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增强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想象、记忆等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三、课前准备
1、分好学习小组,布置学生搜集谐音性歇后语、谐音对联、谐音古诗、含有谐音的广告词。
2、课件。
四、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喜欢看《幽默与笑话》,现在老师就给你们看一则笑话,让你们开心开心。
出示故事《“枇杷”与“琵琶”》。
2、请你们自由读读,然后说说你觉得送礼的人可笑在哪里?
3、交流。
4、小结:是的。
这个笑话,是因为汉语中的谐音引起的。
谐音是指字、词的音相同或相近。
咱们汉语同音字多,以后我们更要认真了,可不能随意乱用字、词,否则就会跟这个送礼的人一样闹笑话了。
好,开心过后,咱们一起去遨游“谐音王国”,感受谐音的趣味吧。
二、智闯五关,趣识谐音
1、第一关:智开谐音门
(1)要想进入谐音王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瞧,城门上有一幅画,我们要正确说出图画的意思,城门才能打开。
(课件出示一幅倒贴“福”字的年画。
)
(2)你们仔细看,这画上画的是什么?这“福”字为什么倒过来贴?
(3)是啊,人们就是巧用谐音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4)好,轻松闯过了第一关。
进了大门,我们来到“谐音宾馆”。
2、第二关:闲住谐音馆
(1)在“谐音宾馆”里,大家谈的都是歇后语。
大家瞧这些歇后语,仔细读一读,认真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出示谐音歇后语)
(2)交流。
(引导学生指出谐音字并说出谐音字的妙处,感受谐音歇后语的趣味。
)这些歇后语有一个特点,就是借助谐音,产生俏皮风趣的表达效果。
(3)对,这些歇后语利用了谐音后,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了,多有趣呀。
咱们来背一背吧。
(先叫几个学生背,再让全班齐备。
)夸奖:你们真棒!咱们班的超级记忆大王特多!
(4)老师了解到课前每个小组都搜集了不少谐音性歇后语,哪一组先来出题,考考大家)歇后语是由两部分组成的, 前一部分近似谜面, 后一部分近似谜底, 这两部分之间有间歇,说的时候往往只说前一部分,把含有真正意思的后一部分隐去,让人去猜测。
老师了解到你们都搜集了不少谐音歇后语,现在咱们来开展猜猜歇后语的活动,好不好?谁来说前半句,大家猜后半句?
(5)看来同学们对歇后语很感兴趣,但时间关系,我们课后各小组之间再出题互猜,好不好?
(6)小结:歇后语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好好继承和发扬。
3、第三关:妙探谐音院
(1)同学们,接下来我们来到了谐音书院。
看,学生们正在学习对联呢。
幻灯片出示对联: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
(2)引读对联。
(3)这幅对联也利用了谐音,你们看出来了吗?(指出谐音字)。
(4)这其间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可能你们在搜集资料的时候已经看过这个故事了。
现在老师请一位同学站起来把这个故事讲给在座的所有人听听,好不好?谁来说说?
(5)指名说故事。
(6)小结:是啊,中华汉字源远流长,有些字同音不同义,拥有丰富的内涵。
4、第四关:趣游谐音街。
(1)接下来,我们一起逛“谐音一条街”。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商店、广告也利用谐音,把一些成语、俗语改头换面,用来当广告词,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
(2)你能看出这些短语分别是什么商品的广告词吗?
随心所“浴”(欲)“咳”不容缓(刻)
默默无“蚊”(闻)完美无“夏”(瑕)
“酒”负胜名(久)“骑”乐无穷(其)
一“明”惊人(鸣)别无“锁”求(所)
首屈一“纸”(指)
(3)自由读,然后个别回答,并说出是怎么看出来的。
(4)拓展:让学生说说自己收集的广告词。
5、第五关:乐寻谐音村
(1)同学们,在谐音街的尽头有一个谐音村,这个谐音村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五福娃立在了村口。
课件出示五福娃: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
(2)你们知道吗?这五福娃也运用了谐音呢!他们是怎样利用谐音的呢?
三、畅谈感受,总结提升
(1)我们轻松闯过了五关,畅游了有趣的谐音王国,说说你们有什么收获吧?
(2)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汉字的谐音有了更多的了解。
谐音是我们汉语特有的现象,也正是汉字具有这样的特点,使得我们的表达更加巧妙而富于情趣。
四、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利用了谐音。
课后,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收集更多的资料并把它们整理、编辑,制作成一张“有趣的谐音”为专题的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