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电容测试方案
超级电容模组容量测试方法

超级电容模组容量测试方法1.实验准备:-超级电容模组-直流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开关-计时器-充电电阻、负载电阻2.测试步骤:a)充电阶段:-将超级电容模组与直流电源相连,设定合适的电压。
注意,电压不应超过超级电容模组的额定电压。
-打开开关充电,开始计时。
记录电容模组开始充电时的电压值V1、计时器的初始时刻T1-每隔一段时间(如10秒),记录电容模组此时的电压值Vi和计时器的时刻Ti,直到电压达到设定的电压值Vx。
b)放电阶段:-关闭充电开关,将超级电容模组连接到负载电阻上。
-打开开关开始放电,记录电容模组开始放电时的电压值Vx、计时器的初始时刻Tx。
-每隔一段时间(如10秒),记录电容模组此时的电压值Vi和计时器的时刻Ti,直到电压降至设定的电压值Vy。
3.数据处理:-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计算充电过程中的电容值:容量C=(Qx-Q1)/(Vx-V1)其中Q为电容模组存储的电荷量,C为电容模组容量,V为电压。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计算放电过程中的电容值:容量C=(Qx-Qy)/(Vx-Vy)其中Qy为放电结束时电容模组存储的电荷量。
4.注意事项:-测试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充放电电流和电压范围,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充电和放电过程中,要避免超过超级电容模组的额定电压,以防止损坏设备。
-测试过程中要及时记录和保存数据,以备后续分析和比较。
-在测试之前和测试之后,要对超级电容模组进行外观检查,以确保设备无损坏或漏电等情况。
-容量测试过程中要注意操作安全,避免触电、短路等情况的发生。
这是一种简单但有效的超级电容模组容量测试方法,通过记录充放电过程中的电压和时间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可以计算出超级电容模组的容量大小,从而评估其性能和可靠性。
超级电容器的三种测试办法详解修订稿

超级电容器的三种测试办法详解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性能测试的三种常用电化学方法,欢迎大家一起交流★★★★★★★★★★关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性能测试常用的三种电化学手段,大家一起交流交流自己的经验。
我先说说自己的蠢蠢的不成熟的经验。
不正确或者不妥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批评,共同交流。
希望大家都把自己的小经验,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后面如何解决的写出来,共同学习才能共同进步。
也希望大家可以真正的做到利用电化学板块解决自己遇到的电化学问题。
循环伏安cyclicvoltammetry(CV)由CV曲线,可以直观的知道大致一下三个方面的信息Voltagewindow(水系电解液的电位窗口大致在1V左右,有机电解液的电位窗口会在2.5V 左右)关于很多虫虫问,电位窗口应该从具体的哪个电位到哪个电位,这个应该和你的参比电极和测试体系有关。
工作站所测试的电位都应该是相对于参比电极的,所以不要纠结于为什么别人的是0-1V,而你测试的是-0.5-0.5V,这个与参比电极的本身电位(相对于氢标的电位)以及测试的体系本身有很大关系。
Specificcapacitance(比电容,这个是超级电容器重要的参数之一,可以利用三种测试手段来计算,我一般都是利用恒电流充放电曲线来计算)Cyclelife(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好坏的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参数,因为一个很棒的电极材料应该是要做到既要有比较高的比电容又要有比较好的循环稳定性)测试的时候比较重要的测试参数:扫描速度和电位扫描范围。
电位的扫描范围,一般会在一个比较宽的范围扫描一次然后选择电容性能还比较好的区间再进行线性扫描,扫描速度会影响比电容,相同的电极材料相同测试体系扫速越大计算出的比电容会越小。
恒电流充放电galvanostatic?charge–discharge(GCD)由GCD测试曲线,一般可以得到以下几方面的信息:thechangeofspecificcapacitance(比电容的变化可以从有限多次的恒电流充放电中体现,直观的就是每次充放电曲线的放电时间的变化)degreeofreversibility(由充放电曲线的对称也可以中看出电极材料充放电的可逆性) Cyclelife(循环寿命,换句话也就是随着充放电次数的增多,电极材料比电容的保持率)恒电流充放电测试过程中比较重要的测试参数有电流密度,还有充放电反转的电位值。
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测试方法

potential vs. Ag/AgCl Current(A)
正向扫描
0.00
负向扫描
E1 A
循环1
K;A
-0.40 0.00
40.00
80.00 time(s)
120.00
160.00
循环伏安法的典型激发信号 三角波电位,转换电位为E1V和E2V
-1.00E-5
-2.00E-5
-3.00E-5 0.60
*扫描速度增加时为何电容值下降? 化学 – 离子的吸附脱附和表面活性面积的减少 物理 –膨胀和收缩
3、恒电流充放电测试
从恒电流充放电中可以计算出电极材料的比电容,其依据为公式
C
Q V
it V
其中I为充电电流, t为放〔充电时间,ΔV是放〔充电电势差,m是材料质量.
C
it
(V 2 iR V1 )
dV dt
任意电位处的电容
C
dQ idt i
dV
dV
可得:
任意电位窗口〔V1~ V2内的平均电容
V2 idV
C
V1
(V2
-
V1)
然后按照电极上活性物质的质量就可以求算出这种
电极材料的比容量.
Cm
C m
式中:m一电极上活性材料的质量,g
应该从中间红线开始积分,因为那是电流零点.从公式来看,积分区间为V0-V,即 正扫或反扫的那一段,如果用origin积分的话,也应该只用其中正扫或反扫的那一段 进行积分;也有文献中公式为循环积分,但分母中有个2倍,这样用origin积分时应该 用循环的两段进行积分,面积近似为上述公式积分的两倍,但由于除了一个2倍,因而 计算结果仍为实际的电容.
100
简单的超级电容容量测试方法

简单的超级电容容量测试方法
要测试超级电容的容量,可以使用以下简单的方法:
1. 首先,将超级电容器充电至满电状态。
确保电容器已经完全放电,以避免测试结果的干扰。
2. 使用一个恒定电流源(如电流表和可调电源)将电容器放电。
通过测量电容器在一定时间内放电的电流变化,可以计算出电容器的容量。
3. 连接电流表和电容器,并记录初始电流值。
4. 开始放电,并在一定时间间隔内记录电流值。
可以选择不同的时间间隔,以获得更精确的结果。
5. 根据放电电流的变化曲线,使用以下公式计算电容器的容量:
容量(F)= 电流(A)/ 变化率(A/s)
其中,变化率是指电流的变化量除以时间间隔。
6. 根据上述步骤,可以得到电容器的容量值。
请注意,在测试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并确保正确连接电路和仪器。
如果不确定如何进行测试,建议咨询专业人士或参考设备的说明书。
1超级电容试验设计

实验项目:1. 直流试验● 恒流充放电试验 ● ESR 试验 ● 恒功率试验 ● 工况循环 ● 漏电试验 ● 自放电试验● 循环寿命及稳定性试验 ●直流试验恒流试验目的:检测电容器恒流充放电特性,应该是电容器首先做的试验。
方法:选择一系列电流,使得电容从1/2V W 到V W 范围内充放电时间控制在2~100秒间。
充放完成后保持末电压10秒以建立稳定电压。
每个电流充放电3个循环,取后两个循环的平均值。
步骤:a.根据厂家指定的V W 和C 计算出特征电流I N =C ×V W /30(30秒充电)。
b.取I N 的0.25,0.5,1.0,2.0,4.0,8.0进行试验; 数据处理:a.电容量的确定:W testtest test V t I C ⨯=b.能量密度的确定:M t I M E test test W 36002/=(Wh/kg )V t I VE t e s t t e s t W 36002/=(Wh/L )数据记录确定试验的可重复率图1 恒流充放电机制图ESR 试验1. 目的:2. 试验方法:使用电流中断法。
即在充电电流改变的瞬间测量电压改变值,电压改变值被称为“IR 阶”。
3.试验步骤:恒流充电中电流突然变化或中断,根据充放电试验开始时的电压变化(IR )阶来计算ESR 。
IV ESR IRstep∆=经验表明,ΔV 的读取应该选取10S 稳定期末端和充放电开始后0.01秒以内的电压差值。
ESR 的值应该和电流无关。
4. 数据记录5. 试验图线图2 ESR 测量试验曲线恒功率试验目的: 测试电容在不同放电功率级上的放电性质。
试验方法:控制放电功率,使功率密度在50~1200W/Kg 。
放电试验在0.5V W 到V W 。
根据理论计算,应该放出存储能量的四分之三。
电容器应该以I n 充电,保持电压稳定10秒,然后恒功率放电,到0.5V W 保持电压稳定10秒钟。
每个功率试验进行三个充放循环。
超级电容测试方案

10.备用电源系统测试10.1测试工具及仪器(1)数字万用表FLUKE 289 1台;(2)数字示波器Tektronix DPO3034 1台(含电流卡钳A622,高压隔离探头P5210);(3)数字兆欧表HIOKI 345 1台,VC60D 1台;(4)功率分析仪YOKOGAWA WT1600 1台;(5)耐压测试仪 TOS5101 1台;(6)输出可调超级电容充电机 BN-CDJ350V 1台;(7) 24V直流电源一台;(8)变桨距系统控制柜轴一柜;(9)变桨试验台SY_BJ_T_V3.1 1台;(10)调压器9KV A 1台;(11)PRODIGIT 3257电子负载;(12)滑动变阻器 BX8-27-2.5A 2台;10.2.超级电容单体性能测试10.2.1单体容量测试★测试方法:采用恒流放电法测90V超级电容模块的总容量,由于90V超级电容模块含36个超级电容单体,将总容量乘以36即可得到超级电容单体的容量。
测试电路如图10.1所示。
图10.1. 容量测试电路图放电电流I1及放电电压下降的电压U1和U2见下表。
分级方法应根据分立标准。
★测试步骤:(1)如图10.1进行接线,设定充电机充电电压为150V,闭合F1;(2)断开F3,闭合F2,对超级电容模块C充电。
C达到额定电压后,保持充电机输出30min,以I2=1A电流充电,每15s记录一次150V超级电容模块端电压;以I2’=2A电流充电,每30s记录一次150V超级电容模块端电压;(3)将示波器电压探头接C的正负极端,将电子负载设置为恒流模式,电流值设置为I1=4A放电。
断开F2并闭合F3对超级电容进行放电,每30s记录一次150V超级电容模块端电压。
(4)记录C的正负极之间电压U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10.2示意);UU UR )图10.2. 超级电容模块电压变化 (5)根据公式C1=I1×(t2-t1)/(U1-U2)得到90V 超级电容模块在以I1=4A 放电时的总容量,其中U1=80%UR,U2=40%UR,UR 为超级电容的额定电压;(6)根据公式C2=I2×(t2’-t1’)/(U1-U2)得到90V 超级电容模块在以I2=1A 充电时的总容量,其中U1=80%UR,U2=40%UR,UR 为超级电容的额定电压;(7) C2’=I2’×(t2’-t1’)(U1-U2)得到90V 超级电容模块在以I2’=2A 时充电过程中的总容量;(8)求两次以不同电流放电的计算容量的平均值得到实际的总容量计算公式分别为: C=(C1+C2)/2,C’=(C1+C2’)/2,实际的总容量C3=(C+C’)/2,单体容量C0=C3*36。
超级电容测试系统方案

超级电容测试系统方案
电子负载设置:远端采样打开,电池(电容)恒压功能打开,
Shift+0打开电容测试功能。
设定截止电压,电容计算电压的上下限。
设定放电电流。
按on/off键,开始测试,屏幕显示测试结果。
一键完成测试。
本测量测试:放电时间,放电内阻,放电电量,电容容量。
放电曲线。
放电曲线,请链接上位机软件。
配件及配件功能和软件
配件及配件说明:
接线端子:配件每组具有6个端子,分别接负载、电容和电源。
通讯接口:具有RS232接口接电脑,连接软件。
电压采样:具有32路电压测量端子,测量各个分电容的电压曲线。
温度采样:具有8路温度测量端子,测量电容组在充放电循环时的发热及分布。
连接方法:按照说明书连接好机器,连接好通讯线,设定好软件通讯方式,打开软
件,设定好测量参数及测量次数,开始测试。
测试结果:
1、每次充放电测试时曲线及测试参数结果。
2、每次充放电测试时各个分电压的测试曲线及测试结果。
3、每次充放电测试时温度及温度曲线。
4、每次充放电测试时的结果及判断结果(机器判断合格与否)
5、总体充放电测试的容量曲线。
6、总体充放电测试时电阻曲线。
7、总体充放电测试时温度曲线。
8、总体充放电测试时各分电压曲线。
9、总体充放电测试时可设定判断范围及判断结果。
超级电容测试方法

超级电容测试方法1.静电容量测试方法:⑴测试原理超级电容器静电容量的测试,是采用对电容器恒流放电的方法测试,并按下列公式计算;C=It/(U1-U2)式中:C——静电容量,F;I——恒定放电电流,A;U1 、U2——采样电压,V;t——U1 到U2所需的放电时间,S。
⑵测试程序用100A的电流对电容器充电,电容器充电到最高工作电压止并恒压10秒,然后,以100A的电流对电容器放电,取U1 为1.2V, U2为1.0V,记录该电压范围内的放电时间,共循环3次。
计算每次循环的静电容量,取平均值。
2.储存能量测试⑴测试原理:超级电容器能量的测试,是采用以电容器给定的电压范围,对电容器进行恒功率放电到1/2工作电压的方法进行。
电容器的输出能量W是由恒定放电功率P和放电时间t关系得到的,即:W = P•t⑵测试工序用恒定电流100A对电容器充电到最高工作电压,然后,恒压至充电电流下降到规定电流(牵引型10A,启动型1A),静止5秒后,以恒定功率对电容器放电到1/2工作电压,录放电时间并计算能量值。
循环3次测量,取平均值。
注:恒定功率值确定方法是以标称能量确定的,牵引型2W/KJ,启动型5W/KJ。
3.等效串联电阻测试(DC)⑴测试原理电容器的内阻是根据电容器断开恒流充电电路10毫秒内,电压的突变来测量的。
即:式中:R——电容器的内阻;U0——电容器切断充电前的电压;Ui——切断充电后10毫秒内的电压;I——切断充电前的电流。
⑵测量工序对电容器以恒定电流100A充电,充电至最高工作电压的80%时断开充电电路,用采样机分别记录电容器断电后10毫秒内的电压变化值,并计算内阻,重复3次,取平均值。
4.漏电流测试将电容器以恒电流100A充电至额定电压,在此电压值下恒压充电3h,记录充电过程的电流值。
5.自放电测试将电容器以恒电流100A充电至额定电压后,在此电压值下恒压充电30min,然后开路搁置72h。
在最初的三个小时内,每一分钟记录一次电压值,在剩余的时间内,每十分钟记录一次电压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备用电源系统测试10.1测试工具及仪器(1)数字万用表FLUKE 289 1台;(2)数字示波器Tektronix DPO3034 1台(含电流卡钳A622,高压隔离探头P5210);(3)数字兆欧表HIOKI 345 1台,VC60D 1台;(4)功率分析仪YOKOGAWA WT1600 1台;(5)耐压测试仪 TOS5101 1台;(6)输出可调超级电容充电机 BN-CDJ350V 1台;(7) 24V直流电源一台;(8)变桨距系统控制柜轴一柜;(9)变桨试验台SY_BJ_T_V3.1 1台;(10)调压器9KV A 1台;(11)PRODIGIT 3257电子负载;(12)滑动变阻器 BX8-27-2.5A 2台;10.2.超级电容单体性能测试10.2.1单体容量测试★测试方法:采用恒流放电法测90V超级电容模块的总容量,由于90V超级电容模块含36个超级电容单体,将总容量乘以36即可得到超级电容单体的容量。
测试电路如图10.1所示。
图10.1. 容量测试电路图放电电流I1及放电电压下降的电压U1和U2见下表。
分级方法应根据分立标准。
★测试步骤:(1)如图10.1进行接线,设定充电机充电电压为150V,闭合F1;(2)断开F3,闭合F2,对超级电容模块C充电。
C达到额定电压后,保持充电机输出30min,以I2=1A电流充电,每15s记录一次150V超级电容模块端电压;以I2’=2A电流充电,每30s记录一次150V超级电容模块端电压;(3)将示波器电压探头接C的正负极端,将电子负载设置为恒流模式,电流值设置为I1=4A放电。
断开F2并闭合F3对超级电容进行放电,每30s记录一次150V超级电容模块端电压。
(4)记录C的正负极之间电压U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10.2示意);UU UR )图10.2. 超级电容模块电压变化 (5)根据公式C1=I1×(t2-t1)/(U1-U2)得到90V 超级电容模块在以I1=4A 放电时的总容量,其中U1=80%UR,U2=40%UR,UR 为超级电容的额定电压;(6)根据公式C2=I2×(t2’-t1’)/(U1-U2)得到90V 超级电容模块在以I2=1A 充电时的总容量,其中U1=80%UR,U2=40%UR,UR 为超级电容的额定电压;(7) C2’=I2’×(t2’-t1’)(U1-U2)得到90V 超级电容模块在以I2’=2A 时充电过程中的总容量;(8)求两次以不同电流放电的计算容量的平均值得到实际的总容量计算公式分别为: C=(C1+C2)/2,C’=(C1+C2’)/2,实际的总容量C3=(C+C’)/2,单体容量C0=C3*36。
★合格判据:单体超级电容容量大于设计指标参数350F+20%/-0%,合格;否则,不合格。
10.2.2直流最大内阻测试★简述等效串联内阻是超级电容的主要电气参数之一,当一个电容器被模拟为包括电感、电容、电阻的等效模拟电路时,其中与电容串联的电阻部分即为等效电阻。
超级电容的ESR 主要由电极物质内阻、电解液内阻、接触电阻等组成,代表电容器内部发热所消耗的功率,对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影响比较大。
超级电容的等效模型如下图10.3所示。
其中EPR 为等效并联内阻,代表超级电容的漏电流,影响电容的长期储能性能,EPR 通常很大,可能达到几十千欧,所以漏电流很小。
L 代表电容器的感性成分,它是与工作频率有关的分量。
图10.3.超级电容的等效模型★测试方法超级电容可以等效为理想电容和等效内阻的串联。
放电电流为0时,内阻上电压降为0,超级电容模块的实测端电压等于理想电容的电压:U 测=U 理。
放电电流为I 时,超级电容模块的实测端电压等于理想电容的电压与内阻电压降之和:U 测’=U 理’-IR 。
两式相减,可得:IR+ (U 理- U 理’)= U 测-U 测’。
由于理想电容的电压不会发生突变,U 理’= U 理,因此,通过开始放电时实测电压的突变可得:R=( U 测-U 测’)/I 。
S )U U 图10.4 超级电容端电压特性★测试步骤:(1)如图10.1进行接线,对超级电容模块C 充电。
模块充电至约U0=40V 并保持30min ;(2)将示波器电压探头接C 的正负极端,将电子负载设置为恒流模式,电流值设置为12A 。
断开F2并闭合F3。
记录C 的正负极之间电压U 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10.4示意);(3)根据公式R=△U3/I1得到90V 超级电容模块的总内阻。
根据公式R0=R/36得出超级电容单体的内阻,如图10.4所示。
★合格判据:直流最大内阻小于设计指标参数3.2m Ω,合格;否则,不合格。
10.2.3能量密度测试★测试方法及步骤(1)由充放电过程中电压随时间变化曲线,得到u=u(t),根据公式1()36o t t I E u t dt =∫,分别计算出充电放电过程中超级电容单体吸收和释放的平均能量E1、E2(参见图10.2)。
计算单体平均储能E=(E1+E2)/2; (2)根据公式m E 3600/=α得到超级电容单体的能量密度,其中,m 为单体质量,α单位为Wh/kg 。
★合格判据:能量密度不小于设计指标参数Emax=5.11Wh/kg ,合格;否则,不合格。
10.3 90V 超级电容模块性能测试10.3.1充电测试★测试方法及步骤(1)图10.1中,设定充电机充电电压为90V ,充电电流设置为I2=1A 。
将示波器电压探头接模块正负极,将超级电容模块母线串入万用表电流探头;(2)闭合F2,断开F3,以电流I2=1A 对90V 超级电容模块充电,利用示波器记录充电过程中超级电容模块端电压。
★合格判据超级电容模块电压可以达到90V ,充电过程中,电压变化的线性度良好(如图10.4所示),合格;否则,不合格。
10.3.2放电测试★测试方法及步骤(1)将电子负载设置为恒流模式,电流值设置为I3;(2)按3.1步骤(1)进行充电,充电完成后保持30min;(3)断开F2,闭合F3,超级电容模块以电流I3=4A及I3=12A放电,利用示波器记录放电过程中超级电容模块端电压。
★合格判据放电过程中,电压变化的线性度良好(如图10.4所示),合格;否则,不合格。
10.3.3模块内超级电容单体间均压性能测试★测试方法及步骤打开超级电容模块的盖子,对超级电容模块充电至90V并保持30min,用万用表测量并记录超级电容模块上层18只超级电容单体各端电压。
由于新的超级电容模块采用新的封装,电容布局图如下图所示。
图 90V电容模块内部电容布局图★合格判据我司超级电容采用被动式均衡电路的模块不同单体电压误差小于1%,合格;否则,不合格。
10.3.4 超级电容模块自放电速率测试★简述超级电容的自放电主要是由于存在漏电流,漏电流用来衡量产品的绝缘特性,超级电容器作为储能装置,理想电容在充满电后自然放置,即在无漏电流的情况下,应永远保持满电状态,但实际电容器在制作过程中都会产生一定的漏电流。
漏电流的大小决定自放电特性的好坏。
超级电容器多为储能用。
充有电荷后静置状态下的电压保持能力取决于漏电流,经过相对长的静置时间后,漏电流大的超级电容器保持的电压明显低于漏电流小的。
因此放电时,漏电流大的首先达到放电终了,而漏电流小的仍保持较多的电荷,充电时漏电流小的首先达到充电终了。
★测试方法及步骤(1)对超级电容模块充电至90V,保持30min并静置。
(2)测量并记录静置了10分钟、20分钟、30分钟、1小时、1.5小时、2小时、2.5小时、3小时、3.5小时、4小时、4.5小时、5小时时超级电容模块的端电压。
★合格判据采用被动式均衡电路的模块静置5小时后电压高于35V,合格;否则,不合格。
10.3.5循环充放电测试★测试方法及步骤对超级电容模块充电至90V并保持30min。
在之后的2小时里,对超级电容模块进行随机的循环充放电,之后,模块被放电至大约额定电压的一半并保持2小时。
在测试过程中,测量充放电过程中超级电容模块中各单体及超级电容模块的端电压并判断有无异常情况出现。
★合格判据能正常充电、放电,无异常情况出现,合格;否则,不合格。
10.3.6超温保护测试★测试方法及步骤(可以在高温存储时进行测试)(1)超级电容模块外观检查及电气和机械性能的检测;(2)将超级电容模块放入试验箱中心位置,此时试验箱温度为室温(温度在15~35℃,相对湿度在25%-75%,气压在86-106KPa,温度以20℃,湿度以50%为宜,试验箱体积要求大于5倍超级电容模块体积,超级电容模块与试验箱壁间的距离大于15cm);(3)将试验箱温度调至65℃(温差+/-2℃),留足够时间使超级电容模块温度达到稳定(温度变化率在5min内平均不超过1℃/min);(4)测试超温的信号端口是否有信号输出;(5)试验样品在标准大气压下恢复,恢复时间要足以使其达到温度稳定;(6)超级电容模块外观检查及电气和机械性能的检测。
★合格判据待超级电容模块温度达到稳定,测试超温信号端口有24V信号输出,在超级电容模块回复至低于45℃时,温度检测开关KSD-01F60触点断开,测量超温信号端口无24V信号输出为合格;否则,不合格。
10.4.充电机输入性能测试10.4.1充电机输入电压变化范围测试★测试方法及步骤调整超级电容充电机输入电压,考察充电机输入电压为220Vac±20%(即176Vac-264Vac),负载电流选择为 1A时充电机能否正常工作,在阻性负载下输出能否维持在440V水平,在容性负载下能正常充电且充电完成后超级电容两端电压保持稳定。
接线图如下图10.5:充电机图10.5 充电机输入特性接线图(1)将市电输入交流220V接入调压器输入端,将调压器输出端接入充电机的输入端;(2)将充电机的输出端接到空开F1的输入端;(3)空开F1的输出端接至滑动变阻器的两端;(4)将滑动变阻器调整到440欧,设定负载为恒流模式,恒流值为1A;(5)将示波器电压探头接入充电机的输出端;(6)用万用表的电压探头来检测充电机的输入端电压;(7)给充电机上电,闭合空开F1,调整调压器的输出电压范围为176V-264V,观察输出电压是否维持在440V;(8)将空开F1输出端接上超级电容模块,重复以上(5)-(7)测试步骤,观察充电机的是否能正常充电且充电完成后超级电容两端电压能保持稳定;★合格判据超级电容充电机在220V±20%AC范围变化时在阻性负载下能稳定输出440V,在容性负载下能正常充电且充电完成后超级电容两端电压保持稳定合格;否则,不合格。
10.4.2充电机输入过压保护测试★测试方法及步骤调整超级电容充电机输入电压,考察充电机输入电压为高于220Vac+20%(即264Vac)时,充电机的输出电流调整为 1A充电机是否保护关机,在输入电压低于260Vac时,充电机自动恢复输出,接线图如图10.6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