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系建筑施工企业程序文件汇编(含50430)

合集下载

2020年50430 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全套程序文件(含表格)

2020年50430 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全套程序文件(含表格)

X X X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2020年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本文档根据ISO9001:2015 ISO45001:2018、GBT50430:2017及ISO14001:2015基本要求编制而成内含34个程序文件(含表格),WORD版可编辑目录内部审核管理程序 (6)施工机具与设施管理程序 (17)工程项目投标及合同管理程序 (32)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管理程序 (41)分包管理程序 (52)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程序 (61)工程质量检查管理程序 (82)试验检测及工程质量验收管理程序 (89)检测设备管理程序 (96)分析管理程序 (102)改进管理程序 (107)文件管理程序 (116)工程设计质量管理程序 (133)记录管理程序 (137)能源综合利用管理程序 (141)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145)组织环境分析和相关方管理程序 (157)风险和机遇识别及应对管理程序 (173)知识管理程序 (189)管理评审管理程序 (201)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获取识别与更新管理程序 (213)资源管理程序 (217)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管理程序 (222)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231)信息沟通管理程序 (235)合规性评价管理程序 (241)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 (245)应急准备和响应管理程序 (249)事件管理程序 (259)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管理程序 (266)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程序 (273)质量目标管理程序 (281)运行管理程序 (284)与顾客有关的过程管理程序 (305)内部审核管理程序1 目的为了验证管理体系运行的符合性和实施的有效性,并为管理评审提供客观证据,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3 术语和定义3.1管理体系:组织为实现目标而建立政策、目标和过程的一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要素;3.2审核:系统、独立的获得客观证据并作出客观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标准的程度的过程;3.3客观证据:支持事物存在或真相的数据;3.4审核发现:对收集的违反审核标准的审核证据进行评价的结果。

50430体系认证需准备资料

50430体系认证需准备资料

(三体系+50430)体系认证需准备资料一、施工用计量仪器检定。

二、申请认证的各资质所对应的“在建工程"(必须)和“已完工工程”项目资料各一份。

三、各部门准备资料:行政部(人力资源):1.人力资源管理规定对员工招聘及录用、培训、薪酬、绩效考核等要求。

2。

提供按岗位说明书配置人员,并进行能力确认.3.编写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4。

编写详细的年度培训计划,并做好记录.5.人力资源发展规划6.绩效考核记录.市场部:1.对项目部招标文件进行评审,评审要求补充详细。

2.项目合同交底记录。

3。

编制建筑材料、构配件及设备供方评价标准。

4。

编写工程移交防护与保修服务、服务质量检查验收作业文件。

工程部:1.提供施工图、设计文件验收与技术交底记录。

2.编写应急预案,内容包括:违规事件的报告和处理、与工程建设有关方的沟通方式、应形成哪些记录等等.3.施工机具清单,内容包括: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进场和退场时间等。

4。

施工机具供方评价要求及评价记录。

5。

编写分包管理制度,并对分包方进行评价。

6。

对工程项目进行划分,并提供技术交底记录.7。

补充图纸发放记录,人员能力确认记录,8。

提供电工证。

9.提供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进场验收记录.10.编写施工过程质量检查文件,内容包括:质量检查方法、频次及要求等。

11。

编写突发事故风险应急预案。

12。

编写成品(完工部分)保护方案。

13。

支架焊接、隐蔽工程等确认记录,和监控记录。

14.编写成品(完工部分)保护管理制度,内容包括:成品保护责任、监护人员、保护区域和方法.工程部:1。

编写工程施工中所需的作业指导书。

2。

编写《试验、检测管理制度》。

3。

施工现场质量检验记录。

4。

施工质量检查制度。

5.质量安全事故处理制度技术部:1。

在《设计控制程序》中包含设计服务方面的内容。

2。

补充现场踏勘记录3.设计开发资料(记录)4.进场材料检验记录。

5.进货检验规程.重要危险源及现场控制(现场临电管理、现场防雷措施、现场消防管理、现场监边洞口管理、高处作业管理、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等重要环境因素及现场控制(“水、气、声、渣”管理)。

三体系+50430手册2015版(QES管理手册)

三体系+50430手册2015版(QES管理手册)

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管理手册(依据GB/T19001-2016、GB/T24001-2016、GB/T28001-2011、GB/T50430-2007标准编制)2017-01-10发布 2017-01-10实施XXXXX公司修改控制公司简介X《管理手册》发布令公司《管理手册》是按照GB/T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2016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8001-2011/OHSAS 18001:2007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和GB/T50430-200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写的。

《管理手册》作为公司的法规性文件,适用于公司各职能部门及经营活动,是指导公司建立、整合、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的纲领性文件和行动准则。

要求全体员工必须认真学习、坚决贯彻落实管理体系的各项要求,以管理体系做为公司管理的基础框架,各职能部门要严格履行职责,强制实施《管理手册》,保证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以实现公司的方针和目标。

编写管理手册的目的是以便贯彻执行我们的方针、指导体系的有效运行、为评价我们的管理体系提供基础、为向员工灌输体系要求、证明我们的体系符合标准要求。

管理手册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编写,要全面实施《管理手册》所规定的内容,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

总经理:日期:2017年01月01日管理者代表任命书遵照GB/T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2016《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和GB/T50430-200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的规定,依据公司组织结构与职责的具体情况,特任命XX同志为本公司管理者代表,行使如下权限:1、确保按照标准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2、就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向总经理报告,提出改进措施或方案,以供评审和作为体系改进的基础。

施工单位QHSE体系及50430规范认证流程

施工单位QHSE体系及50430规范认证流程

施工部位三体系(QHSE)及50430认证的流程一、培训流程内审员培训---->基本培训二、咨询流程初访---->签约---->咨询师进驻---->制定计划---->体系建设(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编定)---->文件审定---->运行辅导---->自查及纠正---->评审辅导---->总结三、认证流程提交申请---->签定合同---->体系建设(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编定)---->内部审核及管理评审---->外部审核(认证公司现场审核)---->纠正措施---->注册领证四、QHSE体系及50430规范认证程序1.申请及签订合同1.1.提交一份正式的由其授权代表签署的申请书,申请书或其附件应包括:1)公司简况, 如组织的性质、名称、地址、法律地位、以及有关人力和技术资源。

2)申请认证的覆盖的产品或服务范围。

3)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必要时提供资质证明、生产许可证等复印件。

4)有关QHSE体系、50430规范及活动的一般信息。

1.2.认证中心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30天内作出受理、不受理或改进后受理的决定,并通知受审核方。

申请办理人与认证中心协商以确保:A.认证的各项要求规定明确,形成文件并得到理解;B.申请方与认证中心之间在理解上的差异得到解决;C.对于申请方申请的认证范围,运作场所及一些特殊要求,认证机构有能力实施认证;D.认证中心要求受审核方补充的材料和说明。

1.3.双方签订“QHSE体系及50430规范认证合同”。

1.4.对收到的信息将用于现场审核评定的准备。

认证中心承诺保密并妥善保管。

2.体系建设2.1 公司体系建设2.1.1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编写或修订(再认证),QHSE体系方针、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建立及运行。

2.1.2 岗位职责、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方案、管理文件汇编、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管理制度汇编、应急救援预案汇编、各岗位能力评定标准汇编、记录清单汇总、原材料进货检验规程、采购物资技术要求、工程施工中各大类的各相关工序(或过程)施工所需的作业指导书(或称操作规程)等编写与修订2.1.3 按工程施工各工艺流程和顺序分别写出公司的“环境因素调查表”、“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表”、“危险源调查表”、“危险源辨识和评价表”;并列出“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和“重大危险源清单”。

建筑业三合一含50430管理手册

建筑业三合一含50430管理手册

建筑业三合一含50430管理手册企业治理手册(依据GB/T19001-2008;GB/T24001-2004;GB/T28001-2011编制)( C版)编号: YGJS/SC-2020文件起草小组审核: 治理者代表总经理分发号:2020-1-10公布 2020-1-10实施地址:浙江省******** :312500联系: ****-******* 传真:****-*******前言《治理手册》是依据GB/T 19001-2008《质量治理体系要求》、GB/T 24001-2004《环境治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和 GB/T 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规范》三个治理体系标准,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形编制。

《治理手册》是我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的法规性文件,是指导我公司建立并实施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的纲领和行动准则。

GB/T 19001-2008《质量治理体系要求》、GB/T 24001-2004《环境治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和GB/T 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规范》三个体系标准的差不多原理相同,差不多上按照PDCA循环的原理,实现对治理活动的有效操纵和改进。

我们以GB/T 19001-2008《质量治理体系要求》标准为基础,融入其它标准的要求,建立了以治理手册为纲领,以程序文件为指导,以作业指导书为基础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标一体化文件体系;并将“三标一体”治理体系融入到企业标准化的范畴中,建立标准和谐配套、结构科学合理、条款准确适用、操作切实可行的公司企业标准化治理系统,以推动我公司的治理向市场化、国际化进展的进程。

整套治理体系力求做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籍以促进治理最佳化和治理水平的提高;达到业主及相关方中意和企业连续改进,从而促进我公司安全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和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三体系建筑施工企业程序文件汇编(含50430).doc

三体系建筑施工企业程序文件汇编(含50430).doc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汇编依据(GB/T 19001-2008 idt IS- 9001 :2008 标准GB/T 24001-2004 idt IS-14001 :2004 标准GB/T 28001-2001 及 GB/T 50430-2007 标准) 编写编 制: X X X 审 核: X X X 批 准: X X X 文件编号: JSXX/QES-CX-2011 受控状态:发布日期:2011年4月1日 实施日期:2011年4月1日XX 建设有限公司 发布一、文件控制程序(JSXX/QES·CX01-2011)1.目的为了加强公司的文件管理,确保文件起草、印制、发放、保管等工作统一规范,防止文件的丢失、误传和误用,确保工作场所得到并使用有效版本文件,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及项目部。

3.职责3.1 总经理:负责《管理手册》的审批。

3.2管理者代表:负责《程序文件》的审批。

3.3 总工程师、副总经理:负责三级文件的审批。

3.4办公室:负责《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的管理。

3.5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文件的管理工作。

4.程序4.1 文件的分类和层次4.1.1文件的分类a.管理体系文件: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第三层次文件(如:管理制度、管理办法、管理规定、工作手册等)。

b.合同文件:施工合同、分包文件、供货合同等。

c.技术文件:图纸、施工组织设计、项目质量计划等。

d.外来文件: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技术标准。

e.其他文件:包括公司其他管理文件及上级下发的文件。

4.1.2文件的层次a.第一层次文件:管理手册。

b.第二层次文件:程序文件。

c.第三层次文件:包括管理制度、管理办法、管理规定、工作手册等。

4.2文件的编制和审批4.2.1管理体系文件a.《管理手册》由办公室组织编制,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b.《程序文件》由办公室组织文件编写小组编制、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新版三体系50430管理手册

新版三体系50430管理手册

依据:GB/T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2016《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45001-202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50430-201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工程有限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版本状态:A/0编号:ABC/SC-2019编制:*****审核:*****批准:*****分发编号:012019年06月01日发布 2019年06月01日实施工程有限公司发布目录工程有限公司发布 (1)手册修改页 (1)0.1 前言 (2)0.2 颁布令 (3)0.3 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4)0.4 职业健康安全事务代表聘任书 (4)0.5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指标发布令 (5)0.6公司简介 (7)0.7公司组织机构图 (8)1.目的、适用范围 (9)1.1 目的 (9)1.2适用范围 (9)2.引用标准 (9)3.术语和定义 (9)4 组织环境 (12)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12)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13)4.3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范围 (14)4.4 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14)5 领导作用 (15)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15)5.2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16)5.2.1 制定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16)5.2.2 沟通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16)5.3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17)5.4工作人员的协商和参与 (20)6 策划 (22)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22)6.1.2 环境因素 (23)6.1.3 危险源的控制 (24)6.1.4 合规义务 (24)6.1.5 策划应对质量和环境的风险和机遇 (25)6.2管理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25)6.2.1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 (25)6.2.2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制定 (25)6.2.3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检查与修订 (26)6.3管理体系变更的策划 (26)7 支持过程 (26)7.1 资源 (26)7.1.1总则 (26)7.1.2 人员 (27)7.1.3 基础设施 (27)7.1.4 过程运行环境 (28)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 (29)7.1.6 组织的知识 (29)7.2人员、能力和意识 (29)7.3 沟通(E信息交流,S沟通、参与和协商) (30)7.4 形成文件的信息 (30)8 运行 (31)8.1 运行策划和控制 (31)8.2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32)8.2.1 顾客沟通 (32)8.2.2 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要求的确定 (32)8.2.3 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32)8.2.4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更改 (33)8.3 工程设计 (33)8.4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34)8.4.1 总则 (34)8.4.2 外部交流与沟通 (35)8.4.3 采购 (36)8.4.4 采购信息 (38)8.4.5售后服务。

2020年GBT50430 建筑施工单位管理体系文件汇编

2020年GBT50430 建筑施工单位管理体系文件汇编

X X X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2020年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本文档根据ISO45001:2018 ISO9001:2015ISO45001:2018 以及GBT50430:2017 基本要求编制而成目录内部管理评审管理程序 (6)文件控制程序 (11)记录控制程序 (17)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管理程序 (21)应急准备与响应管理程序 (26)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30)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控制程序 (34)设施和环境控制程序 (41)合规性评价管理程序 (44)法律法规要求及其他要求评价管理程序 (46)信息交流和沟通控制程序 (49)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54)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58)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62)危险源识别及评价管理程序 (67)风险和机遇应对管理程序 (76)持续改进管理程序 (81)参与和协商管理程序 (86)运行控制程序 (93)用电安全管理程序 (98)废弃物管理程序 (103)能源资源管理程序 (111)危险品防护管理程序 (116)噪声管理程序 (122)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程序 (126)施工和服务管理程序 (130)交通和消防安全管理程序 (142)绩效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 (151)外包过程管理程序 (156)承包商管理程序 (160)施工过程验收管理程序 (166)工程竣工验收管理程序 (171)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程序 (175)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180)内部管理评审管理程序1 目的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评审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对公司内部的质量、环境、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的管理评审。

3 术语和定义评审:为实现已确定的目标,确定对象的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

管理评审:最高管理者对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充分性、适宜性进行评价,参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适宜性的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汇编依据(GB/T 19001-2008 idt IS- 9001 :2008 标准GB/T 24001-2004 idt IS-14001 :2004 标准GB/T 28001-2001 及 GB/T 50430-2007 标准) 编写编制: X X X审核: X X X批准: X X X文件编号: JSXX/QES-CX-2011受控状态:发布日期:2011年4月1日实施日期:2011年4月1日XX建设有限公司发布程序文件目录一、文件控制程序(JSXX/QES·CX01-2011)1.目的为了加强公司的文件管理,确保文件起草、印制、发放、保管等工作统一规范,防止文件的丢失、误传和误用,确保工作场所得到并使用有效版本文件,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及项目部。

3.职责3.1 总经理:负责《管理手册》的审批。

3.2管理者代表:负责《程序文件》的审批。

3.3 总工程师、副总经理:负责三级文件的审批。

3.4办公室:负责《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的管理。

3.5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文件的管理工作。

4.程序4.1 文件的分类和层次4.1.1文件的分类a.管理体系文件: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第三层次文件(如:管理制度、管理办法、管理规定、工作手册等)。

b.合同文件:施工合同、分包文件、供货合同等。

c.技术文件:图纸、施工组织设计、项目质量计划等。

d.外来文件: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技术标准。

e.其他文件:包括公司其他管理文件及上级下发的文件。

4.1.2文件的层次a.第一层次文件:管理手册。

b.第二层次文件:程序文件。

c.第三层次文件:包括管理制度、管理办法、管理规定、工作手册等。

4.2文件的编制和审批4.2.1管理体系文件a.《管理手册》由办公室组织编制,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b.《程序文件》由办公室组织文件编写小组编制、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c.《第三层次文件》由主控部门、项目部起草,本部门负责人会审,公司主管领导批准。

4.2.2技术文件a.《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编制,公司工程科负责审核,公司总工程师批准。

b.《施工方案》由各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公司工程科批准。

4.3 文件的编号4.3.1文件管理要建立文件编号系统,具体编号方法详见本程序附件。

4.3.2所有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由办公室统一实施编号。

4.4文件的控制4.4.1办公室对上级下发的及公司下发的所有文件实施控制,建立《文件收文/控制清单》。

每年更新一次并下发给各部门、项目部。

4.4.2 工程科负责对规程、规范、技术标准等外来文件实施控制,建立控制清单,并随时进行更新。

4.5文件的发放、签收4.5.1文件发放前由主管领导识别其适用性并明确发放范围。

4.5.2办公室负责文件的发放,建立《文件发放记录》。

文件发放采用网络发文的形式,对特殊情况进行书面发文。

收文单位在收到文件(网上/书面)后填写本部门的《文件收文/控制清单》,对收到的文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4.5.3办公室应确保在对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岗位和其他使用处获得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

4.6体系文件的使用和保护4.6.1各单位要保持文件清晰,应注明日期(包括修改日期),标识明确、易于查找、妥善保存。

4.6.2 当文件使用人的体系文件破损严重影响使用时,可到办公室办理更换手续,交回破损文件,换取新文件。

新文件仍沿用原发放号码。

4.6.3文件发生丢失,其持有人应申请补发。

4.7体系文件的评审4.7.1文件发布前由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对文件进行评审,不适用则进行修改。

4.7.2管理体系文件的评审应形成文件评审记录。

4.8文件的修改与更新4.8.1修改权限a.《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修改时,应填写《文件更改申请单》,报请管理者代表批准后进行修改。

b.《管理手册》由管理者代表提出修改意见,总经理批准。

c.《程序文件》由各主控部门提出修改意见,管理者代表批准。

d. 第三层次文件由编写部门提出修改意见,公司主管领导批准。

4.8.2修改方式a.修改部门以《文件修改通知单》形式下发更改内容,并确定具体更改方法。

b.局部更改:划改:当更改内容不多,更改字数在30个以内时,采取双划线更改形式。

用双划线划掉要修改的部分,在文件的空白处填写更新内容,并用划线连接新旧两部分;圈改:当更改内容涉及整段变动或更改字数超过30个以上时,应采取圈改方式。

用单线圈起要修改的段落或内容并注明见文件修改通知单。

c.文件经过一定次数修改后或文件需要更新时,由原编制单位确定重新换版、印发。

同时应注明原版本作废。

4.9体系文件的失效、作废、回收和处理4.9.1失效或作废的体系文件由办公室按原发放范围从所有使用场所及时收回,按《文件回收、处理记录表》统一处理。

4.9.2 有保存价值的作废文件或因出于法律、法规要求,保留信息的文件和资料应进行相应的“作废”标识后方可留存。

4.9.3体系文件持有者因工作调动或其他原因离开原工作岗位,应交回持有的文件。

4.10文件的复制4.10.1《管理手册》未经总经理批准不得复制。

4.10.2 程序文件和其他受控文件的复制必须经本部门领导审批并在发文登记表上记录复印的份数及发放范围,资料员负责复制、编号、发放。

4.11外来文件的识别4.11.1对涉及管理体系运行所需的外来文件要做出标识,并对其发放进行控制,按4.5规定执行。

4.12文件的借阅4.12.1文件借阅要填写《文件借阅记录表》,并要在规定的期限内返还。

4.12.2 文件修订状态的识别: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第三层次文件中标明发行版本和修改状态以便得到识别。

5.相关文件5.1控制程序见《程序文件目录》5.2第三层次文件见《第三层次文件目录》6.记录6.1《文件收文/控制清单》6.2《文件更改记单》6.3《文件发放记录表》6.4《文件回收、处理记录表》6.5《文件借阅记录表》附录:A公司第一层次文件编号:JSXX(XX建设)/QES·SC(管理手册)/年份B公司第二层次文件编号:JSXX(XX建设)/ QES·CX(程序)/ 序号/年份C公司第三层次文件编号:JSXX(XX建设)/文件代号/年份/序号D记录编号:JSXX(XX建设)/QESR/标准号/序号二、记录控制程序(JSXX/QES·CX02-2011)1.目的通过记录的控制,为工程质量的符合性和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及绩效提供证据。

2.范围适用公司体系运行所形成的关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面所有记录的控制。

3.职责3.1 办公室:负责与管理体系活动有关的记录的监督管理工作。

3.2 工程科:负责工程记录的监督管理。

3.3 公司各部门、项目部:负责本部门记录的填写、收集、保存工作。

4.程序4.1 记录的形式:记录的形式主要采用书面形式和电子文件形式予以实现。

4.2 记录的标识:公司所有管理体系运行记录以分类编目的形式进行标识,按记录形成的时间顺序进行编号,并将名称、接受日期、移交人等逐项进行登记。

4.3 记录的分类4.3.1记录分为工程记录和管理体系运行记录,工程记录包括:国家及地方规范、标准规定的工程施工、验收必须提供的相关记录;体系运行记录包括: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运行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记录。

4.3.2 与质量活动相关记录。

包括产品监视测量、不合格处置、产品标识与追溯、紧急放行以及让步接收、统计技术应用、质量计划、各种沟通等方面的记录。

4.3.3 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相关记录:包括环境因素与危险因素识别和评价、运行控制、相关的监测、应急与响应措施、相关方调查与评价、对相关方施加影响、节能降耗、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相关记录。

4.4 填写要求4.4.1记录所有栏目必须填写完整,填写及时。

记录内容应确保真实、字迹清晰。

检测数据必须填实测值,记录必须有填写人全名及填写日期。

4.4.4 记录不可更改,只许更正,更正后要签名及填写更正日期,以示对更正负责。

4.5记录收集与保存4.5.1公司各部门、项目部负责管理本部门的各种记录,记录应有专人进行分类管理,在记录保存期限内妥善保管。

4.5.2 记录应分类装袋(盒)存入专柜,注意防火、防潮、防虫咬、防鼠害,必要时要加锁封闭保存。

4.6 记录的保存期4.6.1工程记录:永久性保存4.6.2体系运行记录:保存期限为三年。

4.7 记录的查阅、借阅经保管单位负责人同意,相关单位人员可在保存处查阅。

如需借阅,应经保管单位负责人同意,并进行借阅登记,限期归还。

4.8 记录的销毁4.8.1超过保存期限的记录报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进行销毁,销毁前应做销毁记录:记录被销毁的记录名称、销毁日期、执行部门、执行人(2人以上)等,应保存销毁申请及相关销毁记录。

5. 相关文件——国家及地方规范、标准及其它相关工作程序三、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JSXX/QES·CX03-2011)1.目的对公司施工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确保重要环境因素能得到控制并及时更新相关信息。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和项目部施工活动或服务中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

3.职责3.1管理者代表:审批公司重要环境因素。

3.2工程科:对公司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与评价,确定公司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报管理者代表审批后下发。

3.3 各部门:负责对《公司环境因素清单》与《重要环境因素清单》中涉及本部门的环境因素进行控制。

4.程序4.1环境因素识别4.1.1 公司应识别环境因素,通过评价确定出重要环境因素,从而实施控制。

4.1.2工程科对公司办公活动、施工活动、产品实现等全过程中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填写公司的《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

4.1.3 各部门、项目部负责本部门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

4.1.4 识别时,应识别环境因素的三种时态、三种状态以及六个方面。

(1) 三种时态:a.过去:过去曾发生过,其环境影响遗留至现在的环境因素。

b.现在:现场正发生着影响的环境因素。

c.将来:正在使用的完工工程能产生的环境因素。

(2) 三种状态:a.正常状态:正常施工和维修活动中不断出现的环境因素。

如扬尘、施工噪声。

b.异常状态:非正常但可预见的活动中产生的环境因素如设备开机、停机或维修时。

c.紧急状态:不可预见何时发生,且可能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的事故或紧急情况。

如火灾、爆炸等。

(3) 六个方面: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土地污染、能源、资源的消耗、其他环境因素。

4.2环境因素的评价4.2.1采用的评价方法是:是非判断法和打分法。

4.2.2是非判断法:a.现场管理未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环境因素;b.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的环境因素;c.涉及到地区性突出的环境问题的环境因素;d.化学危险品涉及的环境因素;e.消耗量大的能源、资源消耗;f.有较大节约的潜力的原辅材料消耗;g.一旦发生可能引起重大环境事故或影响的环境因素;h.相关方有合理抱怨的环境因素;i.现有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的环境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