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测试题及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寓言》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寓言》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寓言》阅读测试题1一、填空题。

1.《愚公移山》中愚公要移的两座山分别是太行和。

2.“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愿相信自己的脚”出自寓言故事。

3.《可笑的南歧人》中,南歧人因为喝了当地的水生了病。

4.《高山流水觅知音》叙述了俞伯牙和的故事。

5.《此地无银三百两》中“此地无银三百两”下一句是。

6.“曲调越高雅,唱法就越难,跟他唱的人自然就越少。

”出自寓言故事。

7.模仿美女西施皱眉的丑女叫。

8. 喝酒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就害起病来。

出自寓言故事。

9 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是。

10.《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是一名。

二、选择题。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 南郭先生是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主公?()A.季子投师B.刻舟求剑C.滥竽充数D.纪昌学射箭2. “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A.东施效颦B.邯郸学步C.刻舟求剑D.螳螂捕蝉3.《棘刺母猴》中声称能在棘刺尖上雕母猴的人是哪国人? ( )A.郑国B.燕国C.赵国D.卫国4.“节外生枝,故意卖弄,只会弄巧成拙,丧失原有优势。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A.画龙点睛B.画蛇添足C.叶公好龙D.腾蛇与飞龙5.“朝三暮四”中主人公是谁?( )A.猴子B.狐狸C.蛇D.兔子6.《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谁吃掉了? ( )A.狮子B.老虎C.狐狸D.大象7.《买椟还珠》中“椟”是指什么? ( )A.珍珠B.箱子C.包D.盒子8.“比喻借别人的威风吓唬人。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A.为虎作伥B.亡羊补牢C.狐假虎威D.骑虎难下9.《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谁?( )A.公明仪B.张僧繇C.孙叔敖D.宋元君10.“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A.自相矛盾B.杞人忧天C.塞翁失马D.南辕北辙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鹬蚌相争的结果是老渔翁得到了好处。

()2.“比喻不必要的,没有根据的担忧”出自寓言故事《杞人忧天()3.《叶公好龙》中,当叶公见到真正的龙后非常高兴。

《中国古代寓言》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寓言》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寓言》试题及答案《中国古代寓言》阅读测试题1一、填空题。

1.《愚公移山》中愚公要移的两座山分别是太行和。

2.“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愿相信自己的脚”出自寓言故事。

3.《可笑的南歧人》中,南歧人因为喝了当地的水生了病。

4.《高山流水觅知音》叙述了俞伯牙和的故事。

5.《此地无银三百两》中“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下一句是。

6.“曲调越高雅,唱法就越难,跟他唱的人自然就越少。

”出自寓言故事。

7.模仿美女西施皱眉的丑女叫。

8. 喝酒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就害起病来。

出自寓言故事。

9 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是。

10.《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是一名。

二、选择题。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 南郭先生是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主公?()A.季子投师B.刻舟求剑C.滥竽充数D.纪昌学射箭2. “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A.东施效颦B.邯郸学步C.刻舟求剑D.螳螂捕蝉3.《棘刺母猴》中声称能在棘刺尖上雕母猴的人是哪国人? ( )A.郑国B.燕国C.赵国D.卫国4.“节外生枝,故意卖弄,只会弄巧成拙,丧失原有的优势。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A.画龙点睛B.画蛇添足C.叶公好龙D.腾蛇与飞龙5.“朝三暮四”中主人公是谁?( )A.猴子B.狐狸C.蛇D.兔子6.《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谁吃掉了? ( )A.狮子B.老虎C.狐狸D.大象7.《买椟还珠》中“椟”是指什么? ( )A.珍珠B.箱子C.包D.盒子8.“比喻借别人的威风吓唬人。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A.为虎作伥B.亡羊补牢C.狐假虎威D.骑虎难下9.《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谁?( )A.公明仪B.张僧繇C.孙叔敖D.宋元君10.“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A.自相矛盾B.杞人忧天C.塞翁失马D.南辕北辙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鹬蚌相争的结果是老渔翁得到了好处。

《中国古代寓言》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寓言》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寓言》试题及答案《中国古代寓言》阅读测试题1一、填空题。

1.《愚公移山》中愚公要移的两座山分别是太行和。

2.“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愿相信自己的脚”出自寓言故事。

3.《可笑的南歧人》中,南歧人因为喝了当地的水生了病。

4.《高山流水觅知音》叙述了俞伯牙和的故事。

5.《此地无银三百两》中“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下一句是。

6.“曲调越高雅,唱法就越难,跟他唱的人自然就越少。

”出自寓言故事。

7.模仿美女西施皱眉的丑女叫。

8. 喝酒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就害起病来。

出自寓言故事。

9 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是。

10.《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是一名。

二、选择题。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 南郭先生是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主公?()A.季子投师B.刻舟求剑C.滥竽充数D.纪昌学射箭2. “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A.东施效颦B.邯郸学步C.刻舟求剑D.螳螂捕蝉3.《棘刺母猴》中声称能在棘刺尖上雕母猴的人是哪国人? ( )A.郑国B.燕国C.赵国D.卫国4.“节外生枝,故意卖弄,只会弄巧成拙,丧失原有的优势。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A.画龙点睛B.画蛇添足C.叶公好龙D.腾蛇与飞龙5.“朝三暮四”中主人公是谁?( )A.猴子B.狐狸C.蛇D.兔子6.《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谁吃掉了? ( )A.狮子B.老虎C.狐狸D.大象7.《买椟还珠》中“椟”是指什么? ( )A.珍珠B.箱子C.包D.盒子8.“比喻借别人的威风吓唬人。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A.为虎作伥B.亡羊补牢C.狐假虎威D.骑虎难下9.《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谁?( )A.公明仪B.张僧繇C.孙叔敖D.宋元君10.“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A.自相矛盾B.杞人忧天C.塞翁失马D.南辕北辙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鹬蚌相争的结果是老渔翁得到了好处。

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课外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检测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课外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检测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测试题阅读答案一、填空题。

1.《愚公移山》中愚公要移的两座山分别是太行和。

2.“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愿相信自己的脚”出自寓言故事。

3.《可笑的南歧人》中,南歧人因为喝了当地的水生了病。

4.《高山流水觅知音》叙述了俞伯牙和的故事。

5.《此地无银三百两》中“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下一句是。

6.“曲调越高雅,唱法就越难,跟他唱的人自然就越少。

”出自寓言故事。

7.模仿美女西施皱眉的丑女叫。

8.喝酒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就害起病来。

出自寓言故事。

9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是。

10.《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是一名。

二、选择题。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南郭先生是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A.季子投师B.刻舟求剑C.滥竽充数D.纪昌学射箭2.“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出自哪个寓言故事?()A.东施效颦B.邯郸学步C.刻舟求剑D.螳螂捕蝉3.《棘刺母猴》中声称能在棘刺尖上雕母猴的人是哪国人?()A.郑国B.燕国C.赵国D.卫国4.“节外生枝,故意卖弄,只会弄巧成拙,丧失原有的优势。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A.画龙点睛B.画蛇添足C.叶公好龙D.腾蛇与飞龙5.“朝三暮四”中主人公是谁?()A.猴子B.狐狸C.蛇D.兔子6.《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谁吃掉了?()A.狮子B.老虎C.狐狸D.大象7.《买椟还珠》中“椟”是指什么?()A.珍珠B.箱子C.包D.盒子8.“比喻借别人的威风吓唬人。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A.为虎作伥B.亡羊补牢C.狐假虎威D.骑虎难下9.《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谁?()A.公明仪B.张僧繇C.孙叔敖D.宋元君10.“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A.自相矛盾B.杞人忧天C.塞翁失马D.南辕北辙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鹬蚌相争的结果是老渔翁得到了好处。

()2.“比喻不必要的,没有根据的担忧”出自寓言故事《杞人忧天》。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试题及答案1.XXX先生是哪个寓言故事的主人公?(C)A.季子投师B.刻舟求剑C.滥竽充数D.XXX学射答案:C。

XXX是《滥竽充数》中的主人公。

2.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出现了“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这一教训?(B)A.东施效颦B.邯郸学步C.刻舟求剑D.螳螂捕蝉答案:B。

这一教训出自《邯郸学步》。

3.在《棘刺母猴》中,声称能在棘刺尖上雕母猴的人是哪国人?(D)A.郑国B.燕国C.赵国D.卫国答案:D。

在《棘刺母猴》中,声称能在棘刺尖上雕母猴的人是来自卫国的。

4.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出现了“节外生枝,故意卖弄,只会弄巧成拙,丧失原有的优势”这一教训?(B)A.画龙点睛B.画蛇添足C.XXXD.腾蛇与飞龙答案:B。

这一教训出自《画蛇添足》。

5.下列哪个动物是《朝三暮四》中的主人公?(A)A.猴子B.狐狸C.蛇D.兔子答案:A。

《朝三暮四》的主人公是一只猴子。

6.在《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谁吃掉了?(B)A.狮子B.老虎C.狐狸D.大象答案:B。

在《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老虎吃掉了。

7.在《买椟还珠》中,“椟”指的是什么?(D)A.珍珠B.箱子C.包D.盒子答案:D。

在《买椟还珠》中,“椟”指的是盒子。

8.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出现了“比喻借别人的威风吓唬人”这一教训?(C)A.为虎作伥B.亡羊补牢C.狐假虎威D.骑虎难下答案:C。

这一教训出自《狐假虎威》。

9.下列哪个人物是《对牛弹琴》中的主人公?(A)A.XXXB.XXXC.XXXD.XXX答案:A。

《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XXX。

10.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出现了“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这一教训?(D)A.自相矛盾B.杞人忧天C.塞翁失马D.南辕北辙答案:D。

这一教训出自《南辕北辙》。

11.《愚公移山》中,愚公要移的两座山分别是太行山和(A)A.王屋山B.巫山C.泰山D.沂山答案:A。

在《愚公移山》中,愚公要移的两座山分别是太行山和王屋山。

《中国古代寓言》阅读测试题(含答案)

《中国古代寓言》阅读测试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

1.《望洋兴叹》讲了看到后才意识到自己太渺小了。

2.蝙蝠遇上说自己有脚,是;碰上说自己有,是。

3.《邹公比美》讲了、和都认为邹忌比美,邹忌觉得自己。

4.《郑人买履》中那个买鞋人只相信,不相信。

5.《献鸠放生》告诉我们爱护斑鸠的最好办法是。

6.梁上君子指的是。

二、判断题。

1.叶公喜欢真龙。

()2.《滥竽充数》讲了南郭先生混在齐宣王的乐队里吹竽。

()3.《张承相[与草字》里张承相写的草字只有他自己认识。

()4.《万字》中财主的儿子认为万字就是一万画。

()5.《宣王好射》中齐宣王那张弓要用九百斤力才拉得开。

()三、思考题。

1.世界上坏家伙数不清,为什么只有蛀书虫和蛀木虫得到个“蛀虫”的坏名字?2.楚厉王第二次打鼓,为什么老百姓都不来了呢?3.愚公一家能把王屋、太行两座大山移平吗?为什么?4.读了《折箭》,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四、拓展题。

细读《塞翁失马》,按要求答题:2.在学习生活中,你有和塞翁类似的经历吗?一、填空题。

1.郑国人买了珠宝后,把还给了珠宝商,只留下了。

2.我们的学习假如没有正确的和,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不,就会像在岔路上找羊,结果。

3.《九方皋相马》讲九方皋给相马,找到了一匹的母马。

4.管仲让走在前面踏上了归路,在下面的土层里挖出水来。

5.乐广的朋友得知酒杯里的小蛇不是真正的蛇,而是,病立刻好了。

二、判断题。

1.卖油翁从铜钱孔中往葫芦里倒油,铜钱没有沾上一点油。

()2.束家的猫捉老鼠特别厉害。

()3.《学手艺》中的郑国人先后学会了做雨伞、做水车、找铁造兵器。

()4.如果猫头鹰不改变自己的声音,东边的人也一样会讨厌它。

()5.只要伯乐走到马身边看几眼,这匹马的价格就比其他的马要高几倍。

()三、思考题。

1.吴王执意攻打楚国,为什么听了年轻门客的话就决定不再攻打楚国了呢?2.《搬到越国去》中的邻居为什么说那对夫妻搬到越国去会穷得揭不开锅?3.吴主孙亮是怎么断定蜂蜜里有鼠屎是太监干的?4.驼背老人用竹竿粘树上的知了,就像从地上捡东西一样容易,他是怎么做到的?四、拓展题。

【直接打印】小学必读书目《中国古代寓言》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直接打印】小学必读书目《中国古代寓言》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寓言》阅读测试题班级姓名得分一、填空题。

(30分)1.《滥竽充数》的主人公是。

2.《杯弓蛇影》中,酒杯里的蛇实际上是。

3.《庖丁解牛》中,庖丁进宫为解牛。

4.《纪昌学射》中,纪昌的老师是。

5.《此地无银三百两》中,“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下一句是。

6.《东郭先生与狼》中,那头狼被射中了前腿。

7.《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吃掉了。

8.《田忌赛马》中,设计谋害了孙膑。

9.自己丢了一件黑衣服,就要扒下别人的衣服。

出自故事《》。

10.鹬蚌相争的结果是从中得到了好处。

二、选择题。

(30分)1.《郑人买履》中,郑人为什么没买到鞋?()A.去买鞋没带钱B.去买鞋没带尺子C.去买鞋没带脚的尺码D.去买鞋发现鞋店关门了2.《买椟还珠》中,买主为什么要将珠子还给商人?()A.因为他想买的是那只匣子B.他嫌弃那珠子不好,想换一个C.家里珠子太多,不需要再买了D.价钱谈不拢,商人不想卖给他了3.《井底之蛙》中,在青蛙口中,井底那么好,大鳖却没有进去,是因为()。

A.它不想进去B.它更喜欢待在外面C.它太大了,进不去D.它还有其他事情,没空去4.“比喻机械地模仿别人,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给忘了”的故事是()。

A.邯郸学步B.刻舟求剑C.叶公好龙D.惊弓之鸟5.关于《朝三暮四》的内容,正确的是()。

A.猴子很聪明,能够识破了狙公的诡计B.因为家里非常富有,所以狙公养了猴子C.狙公不喜欢猴子,所以要减少它们的食物D.后来,狙公每天早上给猴子四颗橡树果实,晚上给猴子三颗橡树果实6.《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

A.公明仪B.张僧繇C.孙叔敖D.宋元君7.《狐假虎威》中,老虎没有吃了狐狸,是因为()。

A.狐狸太小了B.它跟狐狸是好朋友C.狐狸说它是上天派来管理百兽的D.老虎觉得狐狸比自己强大,不敢吃狐狸8.《南辕北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先认准方向。

B.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踏踏实实地去做C.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懂得变通,不要固步自封D.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对待,持之以恒9.《截竿进城》中,为了进城,老头儿给卖竿人想的办法是()。

课外必读书《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课外必读书《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

1.《愚公移山》中愚公要移的两座山分别是太行和()。

2.“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愿相信自己的脚”出自寓言故事。

3.《可笑的南歧人》中,南歧人因为喝了当地的水生了()病。

4.《高山流水觅知音》叙述了俞伯牙和()的故事。

5.《此地无银三百两》中“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下一句是。

6.“曲调越高雅,唱法就越难,跟他唱的人自然就越少。

”出自寓言故事()。

7.模仿美女西施皱眉的丑女叫()。

8. 喝酒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就害起病来。

出自寓言故事()。

9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是()。

10.《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是一名()。

二、选择题。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 南郭先生是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A.季子投师B.刻舟求剑C.滥竽充数D.纪昌学射箭2. “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A.东施效颦B.邯郸学步C.刻舟求剑D.螳螂捕蝉3.《棘刺母猴》中声称能在棘刺尖上雕母猴的人是哪国人?( )A.郑国B.燕国C.赵国D.卫国4.“节外生枝,故意卖弄,只会弄巧成拙,丧失原有的优势。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A.画龙点睛 B.画蛇添足 C.叶公好龙 D.腾蛇与飞龙5.“朝三暮四”中主人公是谁?( )A.猴子B.狐狸C.蛇D.兔子6.《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谁吃掉了?( )A.狮子B.老虎C.狐狸D.大象7.《买椟还珠》中“椟”是指什么?( )A.珍珠B.箱子C.包D.盒子8.“比喻借别人的威风吓唬人。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A.为虎作伥B.亡羊补牢C.狐假虎威D.骑虎难下9.《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谁?( )A.公明仪B.张僧繇C.孙叔敖D.宋元君10.“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A.自相矛盾B.杞人忧天C.塞翁失马D.南辕北辙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鹬蚌相争的结果是老渔翁得到了好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测试题
一、填空题。

1.《愚公移山》中愚公要移的两座山分别是太行和。

2.“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愿相信自己的脚”出自寓言故事。

3.《可笑的南歧人》中,南歧人因为喝了当地的水生了病。

4.《高山流水觅知音》叙述了俞伯牙和的故事。

5.《此地无银三百两》中“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下一句是。

6.“曲调越高雅,唱法就越难,跟他唱的人自然就越少。

”出自寓言故事。

7.模仿美女西施皱眉的丑女叫。

8. 喝酒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就害起病来。

出自寓言故事。

9 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是。

10.《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是一名。

二、选择题。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南郭先生是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
A.季子投师
B.刻舟求剑
C.滥竽充数
D.纪昌学射箭
2. “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 A.东施效颦 B.邯郸学步 C.刻舟求剑 D.螳螂捕蝉
3.《棘刺母猴》中声称能在棘刺尖上雕母猴的人是哪国人 ( )
A.郑国
B.燕国
C.赵国
D.卫国
4.“节外生枝,故意卖弄,只会弄巧成拙,丧失原有的优势。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 A.画龙点睛 B.画蛇添足 C.叶公好龙 D.腾蛇与飞龙
5.“朝三暮四”中主人公是谁 ( )
A.猴子
B.狐狸
C.蛇
D.兔子
6.《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谁吃掉了 ( )
A.狮子
B.老虎
C.狐狸
D.大象
7.《买椟还珠》中“椟”是指什么 ( )
A.珍珠
B.箱子
C.包
D.盒子
8.“比喻借别人的威风吓唬人。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
A.为虎作伥
B.亡羊补牢
C.狐假虎威
D.骑虎难下
9.《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谁 ( )
A.公明仪
B.张僧繇
C.孙叔敖
D.宋元君
10.“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
A.自相矛盾
B.杞人忧天
C.塞翁失马
D.南辕北辙
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鹬蚌相争的结果是老渔翁得到了好处。

()
2.“比喻不必要的,没有根据的担忧”出自寓言故事《杞人忧天》。

()3.《叶公好龙》中,当叶公见到真正的龙后非常高兴。

()4.《望梅止渴》叙述的是刘备打仗途中发生的故事。

()5.《染丝》是墨子出游,路过一个染行,看见有人在染丝。

()6.《万字》告诉我们:学无止境,若浅尝辄止,盲目自满,是学不到真本领的。

( )
7.《晏子的车夫》中晏子的妻子说要跟他离婚。

()
8.《螳螂捕蝉》中:“螳螂捕蝉”的下一句是“黄雀在后”。

()
9.《夸父追日》中夸父死后,他的手杖化作了一大片梨林。

()
10.《穆公失马》讲的是秦穆公在韩地打仗时发生的故事。

()
附: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新疆青少年出版社)阅读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普学网)
1.王屋
2.郑人买履
3.粗脖子病
4.钟子期
5.隔壁王二不曾偷
6.曲高和寡
7.东施 8.杯弓蛇影
9.井底之蛙 10.厨师
二、选择题。

1. C
2. B
3. D
4. B
5. A
6. B
7. D 8. C 9. A
10. D
三、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