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经典寓言故事(优秀9篇)

中国古代经典寓言故事(优秀9篇)寓言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情节高度凝练的故事中得到揭示。
山草香整理了9篇中国古代经典寓言故事,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篇一射箭和倒油宋朝有个叫陈康肃的人,十分擅长射箭。
他能够在百步开外射中杨树的叶子,这样的射技举世无双,再没有第二个人能够比得上,陈康肃对自己的本领很是自负。
有一次,陈康肃在自家后花园的场地上练习射箭,引来很多人围观。
有一位卖油的老头儿挑着担子经过,也停下来,放下担子,斜着眼睛看陈康肃射箭,很久都没有离开。
陈康肃的箭术果然名不虚传,射出的箭都射中靶心。
旁边围观的。
人们大声喝彩,手心都拍红了,只有那位卖油的老头儿,仍用斜眼瞅着,只稍微点了下头。
陈康肃见老头儿似乎有点看不上他射箭的技艺,又生气又不服气,就放下弓箭走过去问老头儿说:“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你认为我射箭的技术还不够精吗?”老头儿平静地回答说:“我觉得这也没啥了不起的,只不过你练练的多了,手熟而已。
”陈康肃终于发怒了,质问道:“你怎么敢如此贬低我的绝技!”老头儿也不急,不慌不忙地说:“我是从我多年来倒油的技巧中懂得这个道理的。
我就演示给你看一看吧。
”说完以后,老头儿把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又取出一枚圆形方孔的铜钱盖在葫芦嘴上,然后他用一把油瓢从油桶里舀了一满瓢的油,再将瓢里的油向盖着铜钱的葫芦嘴里倒。
只见那油成细细的一线流向葫芦嘴,均匀不断。
等油倒完了,把铜钱拿下来细细验看,竟然连一点油星子都没有沾上。
在人们一片啧啧称奇声中,卖油翁笑了笑,说道:“我这点雕虫小技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过是手熟而已。
”陈康肃看完了表演以后笑了起来,客客气气地把卖油翁送走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再难的事,只要我们反复地不间断地练习、实践,日久天长,必定会熟能生巧。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篇二一次,野火烧山,黑烟冲天。
凤凰带领百鸟前去救火,远远地看见一只白色羽毛的无名鸟,边飞边喊:“着火了,快快救火。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通用50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通用50篇)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篇1很久以前,只有中山国人会酿酒。
鲁国人想得到酿酒秘方,始终也未能如愿。
后来,有个在中山国的鲁人,设法从一烧锅里弄了些酒糟带回来,在鲁国开了家酒店,把酒糟浸泡在鲁国自己做的一种很不好吃的酒里,然后称说此酒是中山风味。
酒店开张,慕名而来的人很多。
品尝后都说是地道的中山风味。
有几个原先品过中山酒的人也说与原先喝过的没两样。
酒店越开越兴旺,天天座无虚席。
一天,中山国那个烧锅的酿酒师傅恰巧来到鲁国,闻名也来品尝,刚呷了一口,便吐出来了,苦笑着大声说:“和我们烧锅的光糟水一个味,也来混充中山酒。
”客人知道受骗,哄散而去。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篇2宋国有个有钱的人。
有一天下大雨,把他家的墙壁冲塌了一块。
他的儿子说道:"不赶快修补起来,一定会有小偷爬进来的。
"邻家的老大爷也这样警告他。
当天夜里,他家果真被盗贼偷走了大量的财物。
这个有钱人的一家人都夸他的儿子有先见之明,却怀疑邻家的老大爷可能是个盗贼。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篇3过去贵州(黔)这个地方没有驴。
有个多事的人用船运来了一头驴,运来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驴放到山脚下。
一只老虎看见了驴,以为这个躯体高大的家伙一定很神奇,就躲在树林里偷偷观察着,后来又悄悄走出来,小心翼翼地接近驴,不知道驴子的底细。
有一天,驴叫了一声,大虎大吃一惊,远远躲开,以为驴要咬自己了,非常恐惧。
然而,老虎反复观察以后,觉得驴并没有什么特殊本领,而且越来越熟悉驴的叫声了。
老虎开始走到驴的前后,转来转去,还不敢上去攻击驴。
以后,老虎慢慢逼近驴,越来越放肆,或者碰它一下,或者靠它一下,不断冒犯它。
驴非常恼怒,就用蹄子去踢老虎。
老虎心里盘算着:“你的本事也不过如此罢了!”非常高兴。
中国古代精彩寓言故事【五篇】

【导语】寓⾔多⽤借喻⼿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情节⾼度凝练的故事中得到揭⽰。
下⾯是®⽆忧考⽹分享的中国古代精彩寓⾔故事【五篇】。
欢迎阅读参考!中国古代精彩寓⾔故事【篇⼀】 从前,楚国有个⽼头以饲养猴⼦为⽣,楚国⼈都把他叫作狙(ju)公。
每天早上,狙公起床以后都在院⼦⾥给他的猴⼦们分配任务。
他让⽼猴⼦带着猴⼦们跳出去,采摘⼭⾥果树的果实。
晚上,等猴⼦们回来了,狙公就逼着猴⼦们交出它们所采果实的⼗分之⼀。
光靠着这些猴⼦采来的果实,他就可养活⾃⼰,⽽且还略有盈余。
有⼀次⼏个猴⼦觉得⾃⼰⽩⽩⾟苦⼀场,狙公却坐享其成,不愿交出果实,狙公就对它们棍棒相加,⼀阵毒打。
猴⼦虽然觉得每天采摘果实是件苦活,可⼜怕狙公的棍棒,不敢违背狙公的命令。
有⼀天,⼀只不懂事的⼩猴⼦突然问这群猴⼦:“⼭⾥果实累累,难道是狙公亲⼿所种吗?”⼤伙都说:“不是呀,谁都知道这些果树并没有什么⼈去栽种,都是天⽣的。
”⼩猴⼦⼜问:“既然这样,我们⼲吗靠给狙公做苦⼒过⽇⼦呢?”⼩猴⼦话还没说完,猴⼦都已经恍然⼤悟。
当天晚上,猴⼦们趁狙公睡熟之后,悄悄地打破栅栏,弄坏笼⼦。
然后,它们拿上狙公积存的果实,⼿牵着⼿跑进了树林深处,从此再也不回去了。
狙公⼀觉醒来,才发觉猴⼦们都跑光了,他赖以⽣存的⼿段没有了,只得待在家中活活地饿死了。
这个寓⾔故事告诉我们:做⼈要⾃⾷其⼒,如果⾃⼰不付出努⼒,企图依赖别⼈,或者靠剥削别⼈过活,最终只能落得像狙公那样活活饿死的下场。
中国古代精彩寓⾔故事【篇⼆】 宋国有⼀个农民,每天在⽥地⾥劳动。
⼀年四季,早上天⼀亮就起床,扛着锄头往⽥野⾛;傍晚太阳快落⼭了,⼜扛着锄头回家。
他实在是很⾟苦。
有⼀天,这个农夫正在地⾥⼲活,突然⼀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来。
野兔见到有⼈⽽受了惊吓。
它拼命地奔跑,不料⼀下⼦撞到农夫地头的⼀截树桩⼦上,折断脖⼦死了。
农夫放下⼿中的农活,⾛过去捡起死兔⼦。
他⾮常庆幸⾃⼰的好运⽓。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大全(7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大全(7篇)今天,我从书店里买了一本书,名叫《中国寓言》,回到家,我便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其中,我最喜欢《揠苗助长》。
古代宋国有个种田人,他每天都去看他的庄稼,觉得长得太慢。
有一天,他终于想出办法了,于是他便走到田里,把所有种的秧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等到把田里的秧苗全都拔完,他已经累的腰酸背痛,可是他心里非常高兴,以为这样庄稼就长得快了。
回到家他夸口说:“今年的庄稼,那家也比不过我。
”儿子问她:“你有什么好办法?”他骄傲地说:“今天我帮助秧苗长高了。
”儿子好奇地来到田里一看,所有的秧苗都枯死了。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不顾事物本来的规,急于求成,反而把事物弄糟。
?就像我妈妈一样,那年急于求成,给我报了好多课外辅导班,又是奥数,又是毛笔字,又是画画。
每个星期六,星期天连写家庭作业的时间都没有,更没有玩的时间了!就在那学期,我开始厌学,觉得学习糟无味,所以那学期没考好。
?我们做事要三思而后行,不要急于求成,反倒把事情弄糟。
车轮在公路上滚滚向前,方向盘端立于驾驶室内密切注视着前方,时不时地调整着行车方向。
车轮们不高兴了,它们齐声斥责方向盘:“喂,你这个瘦身材圆脑瓜的家伙搞什么鬼名堂,咱哥们几个载着你辛辛苦苦疲于奔命,你可倒好,高高在上享清福也就罢了,还时不时得意忘形的摇头晃脑,让我们随着你的性子左一下右一下的跑,烦不烦人呀?”“你们别责怪,我是在履行职责,”方向盘一边平心静气地对车轮们解释,一边继续关注着前方:“再说了,我这样做也完全是为了大家好。
”“别假惺惺的充当好人,我们可不稀罕,”车轮们更来气了:“我们在路面上跑得好的的,你却横插一手干涉我们的行动!快滚一边去吧,我们的自由自已做主!”“那可不行,追求自由也要有所约束,不然迟早会出事故的。
”方向盘连忙劝说车轮们:“我们只有互相配合目标一致才能保证安全,前方的道路才能越走越顺畅。
”“我们不要什么约束,我们要自由,快还我们自由!”车轮们同声嚷嚷抗议着并和方向盘较起真来。
中国古代寓言的故事十个和道理

十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和它们所传达的道理好的,以下是十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和它们所传达的道理:1. 《老鼠娶亲》故事梗概:老鼠找了一只非常美丽的老鼠新娘,但由于他自己的样貌丑陋,被嘲笑和拒绝。
最后,他请来蛇作为新娘的伴娘,让老鼠新娘看到了丑陋的蛇后,觉得自己的新郎还是不错的。
道理:美丽不是唯一重要的,内在品质和相处态度也十分重要。
2. 《乌鸦喝水》故事梗概:乌鸦渴了想喝水,发现一个瓶子里有点水,但瓶口太窄,无法直接喝。
于是,它用小石子一点一点地把水位提高,直到能够喝到水为止。
道理:智慧和耐心可以解决许多困难。
3. 《愚公移山》故事梗概:愚公和家人住在两座高山中间,为了方便出行,他决定移山。
尽管受到其他人的嘲笑,但他坚持不懈,最终感动了神仙,神仙帮助他实现了愿望。
道理:坚持和毅力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4. 《狐假虎威》故事梗概:狐狸借助虎的威势吓唬其他动物,谁敢违抗就会被虎吃掉。
最后,狐狸被发现并受到惩罚。
道理:借助他人的力量来欺压弱者是不道德的行为,最终可能会自食恶果。
5. 《小毛驴进城》故事梗概:小毛驴听信别人说自己很丑,于是想方设法改变自己的样貌,结果被人骗走了。
道理:自信和自爱是最重要的,不要被他人的看法左右。
6. 《捉鱼儿》故事梗概:一个小孩用手捉鱼,结果被鱼儿引诱到深水区,差点被淹死。
道理:贪心和自负可能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7. 《牧羊女和采蘑菇》故事梗概:牧羊女为了采蘑菇忘记了照顾羊群,结果丢失了一只羊。
道理:做事要分清轻重缓急,不要因小失大。
8. 《猴子捞月》故事梗概:猴子在水中试图捞取月亮的倒影,最终什么都没捞到。
道理: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实现的,不要浪费时间和精力。
9. 《狼来了》故事梗概:小孩子多次恶作剧说狼来了,村民们因此误以为是假的。
当狼真的来袭时,没有人相信他的求救。
道理:撒谎会导致信任的丧失,对于真正的紧急情况可能无法得到帮助。
10. 《鹿角问题》故事梗概:鹿问其他动物自己的角为何落叶,得到不同的回答,最后明白原来自己根本没有角。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优秀9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优秀9篇)越国有一个人出外经商,在返家途中遇见一条狗。
这条狗跑到越人面前,摇首摆尾地对越人说着人话:“我很擅长捕猎野物,只要你对我好,我愿意将猎获的东西与你平分。
”越人见有这等找上门来的好事,不要白不要,于是,很高兴地把狗带回了家中。
狗在越人家中受着很好的待遇。
每天,狗吃着用精米做的饭和肥肉做的菜,越人用款待客人的礼节款待这条狗,指望狗将来会好好回报自己。
可是这狗是个忘恩负义的家伙,它受到越人这般优待不但不存感激回报之意,反而日益傲慢骄横起来,每次捕猎到野兽,都是全由自己独吞,把越人忘在一边。
于是,有邻人讥笑越人说:“你供给那狗好吃好喝,客气得不得了,可它眼里根本没有你,它猎获的野物,从没你的份,你还要这狗干嘛?”越人一听,醒悟过来,也很生狗的气。
于是等狗捕猎到野兽,就跟狗平分兽肉,并且每次都给自己多留一些。
那狗终于翻了脸,它不愿越人分享它的猎物。
一天,它突然扑到越人身上,咬住他的脑袋,撕断了他的脖子和双腿,然后便离开越人的家跑走了。
越人不能识破这条凶残贪婪的狗的真面目,开始还一味娇宠它,终至这条恶狗翻脸不认人。
越人招进强盗,自食恶果的教训是深刻的。
有一只猴子住在山林里,它非常羡慕人类。
它觉得,人实在太快乐了。
果实熟了的时候,他们可以一担一担往家挑,不像猴子,一年到头四处寻觅食物,找一个吃一个,饥一餐饱一餐的;冬天里刮风下雪,人可以呆在自己的家里,一家人亲亲热热在一起,家里有过冬的粮食,不像猴子,一到冬天,只能冷冰冰地蜷缩在石洞里,又冷又饿。
这只猴子想,来世我一定不再做猴了。
后来,这只猴子真的死了,它去到阴间拜见阎王。
阎王问猴子说:“来世你还想做猴吗?”猴子连忙说:“不想做猴了,请大王让我变人吧!”阎王说:“也好。
不过想变人有个条件,那就是必须将你身上的毛全部拔掉。
”说完,阎王命一个夜叉将猴子带到掌管超度变人的地府去。
猴子到了地府,接受地府鬼的“超度”。
地府鬼让猴子趴下,准备给它拔毛。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精选8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精选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精选8篇)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古代寓言故事(精选23篇)

古代寓言故事古代寓言故事(精选23篇)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寓言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寓言故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代寓言故事篇1传说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变作“伥”(chang),伥会死心塌地地为老虎奔走效劳。
有个叫马拯的读书人,爱好游历山水。
这一天,他来到五岳之一的南岳衡山。
衡山风景秀丽,马拯忘情山水,在松林间转悠,不知不觉到了黄昏,看来这个晚上他是走不出去了。
马拯正着急,忽然看到前面大树上搭着一个窝棚,上面一个猎人正朝他示意。
马拯一低头,看见原来就在前面不远是猎人设的一个陷阱,马拯吓了一跳说:“好险!”猎人从树上跳下来,问道:“你是什么人?怎么天黑了还在林子里转悠?”马拯把自己贪恋山水而忘了时间的事说给猎人听了。
猎人说:“这里老虎很多,十分危险,你一个人不要再走了,就在我这里过一夜吧。
”猎人边说,边走到陷阱边,架好捕虎用的机关,然后带马拯登上大树的窝棚。
马拯一个劲道谢。
半夜里,马拯从睡梦中醒来,忽听得树下叽叽喳喳有许多人在讲话,声音越来越近。
马拯警觉起来,借着月光,看见前面走来一大群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总共怕有几十人。
这些人走到马拯和猎人栖身的大树近旁时,忽然走在前面的那人发现了陷阱,十分生气地叫起来:“你们看!是谁在这里暗设了机关陷阱,想谋害我们大王!真是太可恶了!是谁竟敢如此大胆!”说着,和另外两个人一起将猎人设在陷阱上的机关给拆卸下来,然后才前呼后拥互相招呼着走过去了。
待这伙人走后,马拯赶紧叫醒猎人,把刚才的一幕告诉了猎人。
猎人说:“那些家伙叫做伥,他们原本都是被老虎吃掉的人,可是他们变作伥鬼后,反而死心塌地为老虎服务,晚间老虎出来之前,他们便替老虎开路。
”马拯听后明白了,他对猎人说:“那他们刚才所说的大王一定是老虎了。
老虎可能不多久就要来了,你赶快再去把机关架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选对牛弹琴原文: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
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出自《牟子》)译文:公明仪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埋头吃草。
牛并非没有听见,而是这种曲调不适合它听。
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子、牛虻的叫声,以及小牛犊寻找母牛哞哞的声音。
牛立刻摇着尾巴,竖起耳朵,走来走去地听起来了。
高山流水《列子》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林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像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
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
钟子期说:“好啊!高峻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的。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
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
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
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您听曲子好啊,好啊!心里想象就好像我的心意啊。
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韩娥善歌《列子·汤问》原文: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丽,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过逆旅,逆旅人辱之。
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
遽而追之。
娥还,复为曼声长歌。
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
乃厚赂发之。
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仿娥之遗声。
译文:从前韩娥东行到齐国,不料缺乏钱粮,(她在)经过齐国的雍门时,以卖唱来换取食物。
(她)离开后,那美妙绝伦的余音还仿佛在城门的梁柱之间缭绕,三天不绝于耳,周围的人以为她并没有离开。
有一天,韩娥来到一家旅店投宿时,旅店里的人羞辱她。
韩娥为此拖着长音痛哭不已。
她那哭声弥漫开去,竟使整个村子的人们,大家泪眼相向,愁眉不展,人人都难过得三天吃不下饭。
(人们)急忙追赶且挽留她。
韩娥回来了,又拖长声调高歌,引得乡里的老少个个欢呼雀跃,不能自禁,大家忘情地沉浸在欢乐之中,将以往悲苦都忘了。
送给她丰厚的财物。
所以雍门那的人,至今还善于唱歌表演,那是效仿娥留下的歌唱(技艺)啊。
后羿射箭原文:夏王使羿射于方尺之皮①,径寸之的②。
乃命羿曰:“子射之,中③,则赏子以万金之费;不中,则削子以千里之邑④。
”羿容无定色⑤,气战于胸中⑥,乃援弓而射之⑦,不中,更射之,又不中。
夏王谓傅弥仁曰⑧:“斯羿也⑨,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 则不中的者,何也?”傅弥仁曰:“若羿也,喜惧为之灾,万金为之患矣。
人能遗其喜惧⑩,去其万金,则天下之人皆不愧于羿矣(11)。
(选自《说苑》)注释:①羿(yì)——又称后羿,传说是夏王太康时东夷族首领,是著名的射箭手。
方尺之皮——指用一尺见方的兽皮做的箭靶。
②径寸之的(dì)——直径为一寸的靶心。
③中(zhòng——动词,射中。
④邑(yì)——古代人民聚居的地方,大的叫都,小的叫邑。
这里指夏王分封给后羿的土地。
⑤羿容无定色——后羿的面色红一阵白一阵,变化不定。
⑥援——拉,引。
⑦傅(fù)——保傅,古代官职。
⑧斯——这个。
⑩遗——抛弃,去除。
(11)不愧于羿——不会比后羿的本领差。
愧,惭愧译文:有一天,夏王让他表演箭术,靶子是用一尺见方的兽皮制成的,夏王对他说:“你射中了,就赏你一万两黄金;射不中,剥夺你拥有的封地。
”后羿听了,顿时紧张起来,脸色一阵红一阵白,胸脯一起一伏,怎么也平静不下来。
就这样,他拉开了弓,射出第一支箭,没有中。
射出了第二支箭,又没有中。
夏王问大臣弥仁:“后羿平时射箭是百发百中的,为什么今天连射两箭都脱靶了呢?”弥仁说:“后羿是被患得患失的情绪害了。
大王定下的赏罚条件成了他的包袱,所以,他的表现很不正常。
如果人们能够排除患得患失的情绪,把厚赏重罚置之度外,再加上刻苦训练,那么,普天下的人都不会比后羿差的。
”导读:后羿是古代传说中射箭技艺精湛的人,但就是这样的人,因为夏王给他加了万金筹码,再让他射箭,他就射不中了,原因是他有了患得患失的心乱了方寸,因而发挥不出平时的水平。
智①子疑邻原文:宋②有富人,天雨③墙坏④,其子曰:“不筑⑤,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⑥。
暮⑦而果⑧大亡⑨其财。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⑩邻人之父。
出处:选自《韩非子·说难》,作者韩非,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
战国末期的韩国人,其著作收录在《韩非子》中。
著名哲学家,法学说集大成者,散文家。
注释:①智:聪明,这里的意思是“以为……聪明”、“认为……是聪明的”②宋:指宋国。
③雨:yǔ,(古今异义)下雨。
名词用作动词,是意动用法④坏:毁坏。
⑤筑:修补。
⑥亦云:也这样说。
云:说;亦:也⑦暮:晚上。
⑧果:果然。
⑨亡:丢失。
⑩疑:怀疑⑪之:zhī,的⑫父:fǔ,老头。
一词多义:1.暮:夜晚。
(年老) 2.果:果然。
(瓜果)3.亡:丢失。
(逃跑) 4.其:他/她。
(大概)5.之:他/她。
(的//语气助词:不译//去、到)译文:宋国有一个富人,因天下大雨,他的墙坍塌下来。
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进来。
”邻居的老人也这么说。
(可富人不听他们的话。
)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
这家人认为儿子是聪明的,却怀疑偷盗的是邻居的老人。
启示:它告诫准备讲话的人能从中得到这样的启发:当你说话的时候,不能只考虑自己的话对与不对,还要想一想自己的地位和处境,是否适合发表这样的意见。
而对于听话的人则应该有这样的启示:由于存在偏见,同样的事,可以作出完全不同的判断。
主旨:它告诫人们,如果不尊重事实,只用感情上的亲疏远近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就会主观臆测,得出错误的结论,还会伤害自己。
邻居家的老人这方面,告诉我们给别人提意见,要尽量用能让别人欣然接受的方式。
同样的事发生在不同人身上却不同对待,这是不正确的。
做人做事要公平,实事求是。
要求公正地对待事情。
纪昌学射甘蝇是古代出名的神箭手。
只要他一拉弓,射兽兽倒,射鸟鸟落。
飞卫是甘蝇的学生,由于勤学苦练,他的箭术超过了老师。
有个人名叫纪昌,慕名来拜飞卫为师。
飞卫对他说:“你先要学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眨眼睛。
有了这样的本领,才能谈得上学射箭。
”纪昌回到家里,就仰面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两眼死死盯住一上一下快速移动的机件。
两年以后,即便拿着针朝他的眼睛刺去,他也能一眨不眨了。
纪昌高兴地向飞卫报告了这个成绩。
飞卫说:“光有这点本领还不行,还要练出一副好眼力。
极小的东西你能看得很大,模糊的东西你能看得一清二楚。
有了这样的本领,才能学习射箭。
”纪昌回到家里,就捉了一只虱子(虱,shī),用极细的牛尾巴毛拴住,挂在窗口。
他天天朝着窗口目不转睛地盯着它瞧。
十多天过去了,那只因干瘪而显得更加细小的虱子,在纪昌的眼睛里却慢慢地大了起来;练了三年以后,这只虱子在他眼睛里竟有车轮那么大。
他再看看稍大一点的东西,简直都象一座座小山似的,又大又清楚。
纪昌就拉弓搭箭,朝着虱子射去。
那支利箭竟直穿虱子的中心,而细如发丝的牛尾巴毛却没有碰断。
纪昌高兴极了,向飞卫报告了这个新的成绩。
飞卫连连点头,笑着说:“功夫不负苦心人,你学成功啦!”[提示]从纪昌学射的故事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学好基本功的极端重要性。
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艺,都必须有顽强的毅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打下扎扎实实的基础,然后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
不费力气的“窍门”“捷径”是没有的。
我们阅读寓言故事,主要是从寓言说明的道理中接受启发和教育。
对故事中描述的具体做法,不要随便模仿,比如象纪昌那样去锻炼眼力,弄得不好,可能会得到相反的效果。
[原文]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①。
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
飞卫曰:“尔先学不瞬②,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③,以目承牵挺④。
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⑤。
以告飞卫。
飞卫曰:“未也,亚学视而后可⑥,视小如大,视微如著⑦,而后告我。
”昌以■悬虱于牖⑧,南面而望之。
旬日之间⑨,浸大也⑩;三年之后,如车轮焉。
以睹余物(11),皆丘山也。
乃以燕角之弧(12),朔蓬之■射之(13),贯虱之心(14),而悬不绝(15)。
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膺曰(16):“汝得之矣(17)。
”——《列子》[注释]①觳(gòu)——把弓拉满。
②尔——人称代词,你。
瞬(shùn)——眨眼。
③偃(yǎn)卧——仰面躺着。
④承——接。
这里指用眼睛盯住。
牵挺——旧式织布机下的脚踏板。
用两根绳子连着机上的部件,用脚上下蹬踏,牵动织布机上的部件。
⑤锥末——锥子尖。
倒眦(zì)——刺到眼眶子眼前。
⑥亚——其次。
视——眼力,视力。
⑦微——不明显。
著——显著,明显。
⑧■(máo)——牦(m áo)牛尾,这里指牦牛尾巴毛。
牖(yǒu)——窗户。
⑨旬——十日为一旬。
⑩浸(jìn)——逐渐。
(11)睹——看。
(12)燕角之弧(hú)——用燕国出产的牛角做装饰的弓。
弧,弓。
(13)朔蓬之■(gǎn)——用北方出产的蓬草茎做的箭秆。
朔,北方。
■,小竹,可以做箭杆。
这里指箭杆。
(14)贯——穿过。
(15)悬——这里指那根用来悬吊虱子的牛尾巴毛。
绝——断。
(16)高蹈——跳起来。
蹈,顿足,踏地。
拊膺(fǔyīng)——拍着胸脯。
拊,拍。
膺,胸。
(17)汝——人称代词,你。
截竿进城鲁国有个人扛着根又粗又长的毛竹进城。
到了城门口,他把毛竹竖起来拿,被城门卡住了,他把毛竹横着拿,又被两边的城墙卡住了。
他折腾了半天,累得气喘吁吁,还是进不了城。
旁边有个老头儿边看边乐:“你可真是个大草包!脑袋瓜里就只有一根弦!我这一大把年纪,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你怎么不请教请教我呢?”卖毛竹的人连忙向他打躬作揖:“您老多指教吧!”老头儿捋(lǚ)着白胡子说:“这事儿简单。
你把毛竹锯为两段,不就进去了吗?”“毛竹锯断了就不顶用了。
”“那总比你卡在城外强吧!”卖毛竹的人就借了把锯子,把毛竹锯断,拿进城去了。
[提示]如果说卖毛竹的人愚蠢可笑的话,那么,那个喜欢摆老资格、教训人的白胡子老头儿更加蠢笨。
有些“老资格”总是喜欢按老经验、老规矩办事,他们不善于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考虑极简单的、甚至是一般常识范围内的问题,结果,出了很多馊主意。
[原文]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①,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
计无所出。
俄有老父至②,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③(《笑林》)[注释]①执——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