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六上课本古诗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8《古代诗歌五首》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 秋思》简析
前三句全属写景,但又句句写出游子的客愁和乡思。“枯 藤”一句写秋末之景,干枯的老藤,苍老的树木,乌鸦哀鸣, 渲染出一种萧瑟荒凉的意境,含蓄地表示出游于无家可归之意。 “小桥”一句推出一幅幽雅恬静的画面,与前句形成鲜明的对 照,更加引动游子的乡思。“古道”一句写古道荒凉,西风骤 起,马也因长途跋涉而累瘦了,从侧面反映出游子在客途中的 孤苦寂寞的心情。以上为第一层。
景物描写,“生”“入”运用拟人手法,使诗人 顿生思乡之情。同时富含哲理,揭示了旧事物中 蕴含着新事物的道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唐代诗人,字 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著 有《白氏长庆集》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8/2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9
谢谢欣赏!
最后两句为第二层,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 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透露了诗人怀才 不遇的悲凉情怀,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这 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罗列, 就把浓重的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因此,被后人称赞为 “秋思之祖”)。
默写训练
山东六年级必背古诗词上册

山东六年级必背古诗词上册山东六年级的同学们,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背诵古诗词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还能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
以下是你们在六年级上册需要掌握的一些必背古诗词,希望你们能够认真学习并背诵。
1.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7.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8.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9. 《悯农》(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0.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1. 《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2.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些古诗词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在思想内容上也富有哲理和情感。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背诵这些诗词,更好地理解诗词背后的文化和思想,培养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最新鲁教版(五四制)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代诗歌五首》资料王湾诗集(精品)

《古代诗歌五首》资料王湾诗集马怀素请校正群籍,召学涉之士,分部撰次,湾在选。
中秘书罢撰,又与陆绍伯等同校丽正院书,终洛阳尉。
湾词翰早著,代表作《次北固山下》各《唐诗三百首》选本多有辑录,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之句,当时称最,张说手题于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
诗十首(见全唐诗上卷第一百一十五)。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观搊筝(一作祖咏诗)虚室有秦筝,筝新月复清。
弦多弄委曲,柱促语分明。
晓怨凝繁手,春娇入曼声。
近来唯此乐,传得美人情。
奉使登终南山常爱南山游,因而尽原隰。
数朝至林岭,百仞登嵬岌。
石壮马径穷,苔色步缘入。
物奇春状改,气远天香集。
虚洞策杖鸣,低云拂衣湿。
倚岩见庐舍,入户欣拜揖。
问性矜勤劳,示心教澄习。
玉英时共饭,芝草为余拾。
境绝人不行,潭深鸟空立。
一乘从此授,九转兼是给。
辞处若轻飞,憩来唯吐吸。
闲襟超已胜,回路倏而及。
烟色松上深,水流山下急。
渐平逢车骑,向晚睨城邑。
峰在野趣繁,尘飘宦情涩。
辛苦久为吏,劳生何妄执。
日暮怀此山,悠然赋斯什。
晚夏马嵬卿叔池亭即事寄京都一二知己忝职畿甸淹,滥陪时俊后。
才轻策疲劣,势薄常驱走。
牵役劳风尘,秉心在岩薮。
宗贤开别业,形胜代希偶。
竹绕清渭滨,泉流白渠口。
逡巡期赏会,挥忽变星斗。
逮此乘务闲,因而访幽叟。
入来殊景物,行复洗纷垢。
林静秋色多,潭深月光厚。
盛香莲近拆,新味瓜初剖。
滞拙怀隐沦,书之寄良友。
丽正殿赐宴同勒天前烟年四韵应制金殿忝陪贤,琼羞忽降天。
鼎罗仙掖里,觞拜琐闱前。
院逼青霄路,厨和紫禁烟。
酒酣空忭舞,何以答昌年。
奉和贺监林月清酌华月当秋满,朝英假兴同。
净林新霁入,规院小凉通。
碎影行筵里,摇花落酒中。
消宵凝爽意,并此助文雄。
晚春诣苏州敬赠武员外苏台忆季常,飞棹历江乡。
持此功曹掾,初离华省郎。
贵门生礼乐,明代秉文章。
嘉郡位先进,鸿儒名重扬。
爰从姻娅贬,岂失忠信防。
最新鲁教版(五四制)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代诗歌五首》教案第五课时(精品)

最新鲁教版(五四制)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代诗歌五首》教案第五课时(精品)《古代诗歌五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能朗读、背诵《天净沙·秋思》。
2. 能了解元散曲中小令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1. 能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初步具有创造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与探究相结合。
课前准备教材、多媒体设备。
课时安排5课时(第5课时)。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化之邦,在他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曾涌现了许多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
文学家、诗词曲作家更是占据着举足重轻的地位,他们留下的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是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
像李白、杜甫、苏轼、韩愈、范仲淹、欧阳修……都是中国古代的文坛泰斗,他们的作品,影响深远,直至今天,仍光芒四射。
而在距今七百多年前的元代,有一位散曲作家,他简短的二十八字小令,却同样赢得了非常高的赞誉。
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元散曲作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去感受漂泊羁旅的游子之心。
【板题】:天净沙·秋思2、新课学习学生自读课文一遍,初步感知课文。
文学常识1. 简介作者:(课件)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有“曲状元”之称。
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
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
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
鲁教版初中语文六年级语文上----观沧海)

2,给下列划线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1)东临碣石( A) 临 A 来到 B 登上 C 面 ( 2 )水何澹澹( A ) 何 A 多么 B 什么 C 姓氏
3,判断正误
a 《观沧海》以一个"观"字领起全诗,由近及 远,先写整体,然后写岛上树木百草,再后写海 √ 上秋风洪波,最后写天上日月星汉.( ) b "水何澹澹……百草丰茂"写的是实景,"秋风 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 灿烂,若出其里"写的是虚景.( ) × c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 )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这两 句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 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译文:太幸运了, 译文:太幸运了, 用诗歌来唱出(自己)的志向! 用诗歌来唱出(自己)的志向!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若出其 . , 以 .
课后作业:
1,根据诗歌描述的情景画一幅 画. 2,摘录一首描写大海的诗作, 朗读并体味与本诗有什么异同点.
祝同学们学习愉快 再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写作背景
东汉末年,正当军阀逐鹿中原之时, 东汉末年,正当军阀逐鹿中原之时,居住在辽西 一带的乌桓强盛起来,他们南下攻城掠地, 一带的乌桓强盛起来,他们南下攻城掠地,成为河北 一带的严重边患.建安十年, 一带的严重边患.建安十年,曹操摧毁了袁绍在河北 的统治根基,袁绍呕血而死,其子袁谭, 的统治根基,袁绍呕血而死,其子袁谭,袁尚逃到乌 勾结乌桓贵族多次入塞为害.当时, 桓,勾结乌桓贵族多次入塞为害.当时,曹操处于南 北夹逼的不利境地:南有盘踞荆襄的刘表,刘备, 北夹逼的不利境地:南有盘踞荆襄的刘表,刘备,北 有袁氏兄弟和乌桓.为了摆脱被动局面, 有袁氏兄弟和乌桓.为了摆脱被动局面,曹操采用谋 士郭嘉的意见,于建安十二年夏率师北征, 士郭嘉的意见,于建安十二年夏率师北征,五月至无 秋七月遇大水,傍海大道不通,后接受田畴建议, 终,秋七月遇大水,傍海大道不通,后接受田畴建议, 断然改道,经徐无山,出庐龙塞,直指柳城, 断然改道,经徐无山,出庐龙塞,直指柳城,一战告 九月,胜利回师,途经碣石等地,借乐府《 捷.九月,胜利回师,途经碣石等地,借乐府《步出 夏门行》旧题,写了这一有名的组诗. 夏门行》旧题,写了这一有名的组诗.诗中描写河朔 一带的风土景物,抒发个人的雄心壮志, 一带的风土景物,抒发个人的雄心壮志,反映了诗人 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 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
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语文上册优质课件 课外古诗词背诵《泊秦淮》 课件

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关于题目
• 泊:
动词,停泊。 秦淮:河名,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溧 (Lì )水县东北,经南京流入长 江。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 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 河。
关于作者
• 杜牧: 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 万年人。晚唐诗人。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 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 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著有《樊川文 集》。
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 的内容或情境吗?
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互文】 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 隔着江水还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 杜牧生活于晚唐时期,他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 朝表示忧虑。统治集团腐朽昏庸,藩镇拥兵自固,边患频繁,他 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
• 评价:清代评论家沈德潜推崇此诗为“绝唱”,管世铭甚至称其 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
, 。
• 2.“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描绘 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 3.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 情,借古讽今,写下了这篇悲愤的七绝,用来抨击那些沉迷酒色, 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愤。
关于字词
• 笼: 动词,笼罩。 • 商女: • 江:
歌女,在酒楼或船舫中以卖唱为生的女子。
此指秦淮河。
乐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以此曲填歌词者,今存 • 后庭花: 数种,而以南朝陈后主陈叔宝所作最为有名,词调淫 靡凄伤。因陈后主是亡国之君,所以后人又把他所爱 的《玉树后庭花》当作亡国之音的代名词。
最新鲁教版(五四制)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代诗歌五首》资料东临碣石(精品)

《古代诗歌五首》资料东临碣石: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粲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一首《观沧海》,写的可谓是大气磅礴。
其中所蕴含的气吞山河的雄心壮志更令人敬佩。
它一直都是我中华千古传颂的诗篇,可以说,上至夕阳红的古稀老人,下至七八岁的懵懂孩童,都耳熟能详。
毛主席曾有诗赞曰: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毛主席的诗文既是对这首《观沧海》的赞美,更是对这一首汉乐府作者的赞美。
要知道,毛主席是一位千古伟人,能入得他眼的人,必定不是一般人。
怎么着,也是一位天王级的人物,而毛主席所赞美的这一位历史界的“天王”,即诗中的“魏武”,这指的便是大名鼎鼎的魏武帝曹操。
要说起这曹操,在中国民间,知名度可是很高的,那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借用一句广告词:地球人都知道。
曹操之所以知名度这么高,无异于是受到了一本小说的影响,这本小说就是《三国演义》。
但,虽说这本书让曹操名气飙升,同时也让他遭受世人唾骂。
因为,在这本小说中,所塑造的曹操这一形象,是一个反面人物,为人阴险狡诈,心狠手辣。
据此,后人还送个他个外号:“奸绝”。
这无疑是对曹操的一种贬低,在历史上真实的曹操,乃是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并不是一个阴险狡诈的小人。
这一点,从毛主席的诗中也可以映证。
可曹操的这一民间形象,实在太深入人心了。
因此,笔者仅以此三寸之笔,穿越古今,重回三国,再现这个早被丑化的英雄光辉闪耀的一生,以及那段被人们深深铭记的乱世风云。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代诗歌五首 1鲁教版最新优选公开课件

说明当时的风是怎样的?
“风正”说明风顺,而且平和。 只有“正”,帆才“悬”。风太大,
帆就“鼓”了。
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江 面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开阔了。“风正 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 挂的样子。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 “悬”。写景极为传神。
诗人写此诗正值什么时候?根据什么作此判断?
sǒng zhì
曹操(155-220)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 qiáo县人(今安徽省亳bó 县)。东汉末年的政治家、 军事家和诗人。与曹丕、曹 植合称“三曹”。
他善诗歌,有《步出夏门 行》等篇。他的诗歌散文清 峻整洁,气魄雄伟,慷慨悲 凉,篇中抒发了自己的政治 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民的 苦难生活。
写作背景:《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是乐府
举例说明本诗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几处早莺争暖树”和“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和“浅草才能没马蹄”
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对偶,简单的说就是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
从莺和燕的动态中,把大自然从冬睡中 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了,使人想 象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莺飞 的景色就会到来。
颈 乱花渐欲迷人眼, 从植物的变化 联 浅草才能没马蹄。 写早春景象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 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 没马蹄。
尾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
联
的美景,游览不足
律 1.共有八句
诗 的
2.二、四、六句押韵
特 征
3.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4.颔联对偶句,颈联对偶句
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水,倚长江而立。 客路:行客前进的路。 青山:指北固山。 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风正一帆悬:顺风行船,风帆垂直悬挂。 悬:挂。 海日:海上的旭日。 生:升起。 残夜:夜将尽之时。 入:到。 乡书:家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上课本古诗词课内:《观沧海》东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江月》南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课外:《龟虽寿》东汉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浣溪沙》北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如梦令》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观书有感》南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课内补充:1、《绝句》南宋志南和尚(春天)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金陵酒肆留别》(唐)李白(仲春)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3、《相见欢》南唐李煜 (暮春)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4、《卜算子·咏梅》南宋陆游(初春)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5、《海棠》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霏霏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