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章节练习

合集下载

化学人教课标版九年级课题1 溶液的形成习题精选

化学人教课标版九年级课题1 溶液的形成习题精选

化学人教课标版九年级课题1 溶液的形成习题精选习题精选选择题(A)1.溶液是一种( )A.机械混合物B.化合物C.纯净物D.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2.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液态氨B.敌敌畏乳油C.泥水D.白酒3.物质在溶解时,溶液温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A.吸收热量B.放出热量C.吸收热量等于放出热量D.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不相等4.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混合后,经搅拌后得到的不是溶液的是()A.酒精中放入碘的晶体B.水中放入蔗糖C.水中放入细沙D.汽油中放入油脂5.一杯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是()A.不相同的B.相同的C.上面跟下面不同D.无法比较6.把下列物质溶于适量的水中,溶液温度明显下降的是()A.硝酸铵B.浓硫酸C.氢氧化钠D.食盐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条件不变时,溶液放置时间稍长,溶质不会分离出来B.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C.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D.凡是均匀、澄清、透明、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参考答案:1.答案D提示:溶液是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至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因此,它不是纯净物,不是化合物,也不是机械化合物.2.答案D提示:氨气液化为液态氨,是纯净物而不是溶液。

敌敌畏乳油是乳浊液,不是溶液。

泥水是悬浊液,不是溶液.白酒是酒精溶于水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所以白酒是溶液。

3.答案D提示:任何物质的溶解过程都即有物理过程又有化学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中都伴随着热量的变化。

物理过程发生时吸收热量.化学过程发生时放出热量.由于吸收和放出的热泪盈眶量不相等,因此使溶液的温度发生变化。

4.答案C提示:碘溶于酒精形成了均一稳定的碘的酒精溶液。

蔗糖溶于水形成了均一的稳定的蔗糖水溶液。

油脂溶于汽油形成了均一稳定的油脂的汽油溶液。

而细沙放入水中搅拌后形成的是悬浊液。

5.答案B提示:当条件不变化时,一杯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

(含答案)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课时练《第九单元课题1 溶液的形成》(1)

(含答案)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课时练《第九单元课题1 溶液的形成》(1)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1溶液的形成》课时作业一、单选题1.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弹簧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①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可能是()A.稀盐酸和碳酸钠B.水和生石灰C.锌和稀盐酸D.水和硝酸铵2.下列物质溶于水,充分搅拌后,能得到溶液的是()A.植物油B.碘C.高锰酸钾D.面粉3.溶液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面粉与水混合一定能形成溶液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C.NH4NO3、NaCl、CaO三者分别溶于水,所得溶液的温度逐渐降低D.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4.糖水是溶液,原因是()A.由两种物质组成的B.食盐水是透明的液体C.食盐水的熔点小于0℃D.蔗糖分子均匀分散在水分子中5.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洁净的空气B.合金C.冰水共存物D.碘酒二、多选题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稀盐酸、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H+B.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C.将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会升高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7.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B.高锰酸钾和碘两种物质分别加入汽油中都能形成溶液C.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的原理D.根据溶液的稳定性来推理,温度不变、水分蒸发,蔗糖和水不分离8.抗击“新冠肺炎”时常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消毒。

初四化学 第二单元 溶液课题一 习题

初四化学 第二单元 溶液课题一 习题

第二单元 溶液 课题一 溶液的形成自主学习1. 溶液● (1)如右图,蔗糖放进水中后,很快就“消失”了,蔗糖表面的分子在_________的作用下,向水里扩散,并均一的分散到 __________中间,形成一种稳定的混合物,其中糖叫做 ________,水叫做_________,糖水叫做___________。

● (2)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散到________________里,形成________的、_______的_________,叫做溶液;①溶液的特征 性和 性;②溶液的组成---------a 溶剂:_______________的物质,_________是最常见的溶剂b 溶质: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

溶质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

⏹ 区分溶剂和溶质◆ 固体(或气体)与液体混合——_______________是溶质,___________是溶剂。

◆ 液体和液体混合——_________的为溶质,_________的为溶剂。

如果其中一种液体是水,那么水是溶剂。

◆ 当两种物质完全反应后,___________________是溶质,而析出的沉淀或产生的气体不是溶质,溶剂仍是______。

例如锌溶于稀硫酸后,所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

(3)说出右图现象,完成下列表格● 溶液的命名:“[溶质]的[溶剂]溶液”。

如果没有指明溶剂,我们就认为水是溶剂。

● 水和酒精能以任意体积互溶。

探究水与乙醇能否互溶时,要先滴入红墨水(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一 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课后习题】一、选择题1、蔗糖水是溶液,因为它是( )A.由两种物质组成B.无色透明的液体C.加热至沸腾也不分离D.蔗糖分子均匀分散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 2、生活中的下列物质, 不属于溶液的是( ) A 、矿泉水 B 、糖水 C 、冰水 D 、食盐水 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通常是液体,溶质一定是固体B .凡是溶液一定是混合物C .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液体是溶液D .无色透明的液体是溶液4、配制溶液时最常用的溶剂是( )A 、水B 、汽油C 、酒精D 、花生油 5、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溶液,后一种是化合物的是 ( )A.乙醇、二氧化碳B.稀硫酸、液氧C.汽水、干冰D.冰水混合物、氧化铜 6、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是化合物B.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C.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D.溶液都是由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组成的 7、厨房中的下列物质,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植物油B. 食盐C. 白糖D. 食醋 8、下列混合物这的物质,不能称为溶质的是 ( )A .碘酒中的碘B .食醋中的醋C .泥水中的泥沙D .生理盐水这的盐 9、溶液可以是五颜六色的,下列溶液为无色的是( )A .碘酒B .高锰酸钾溶液C .蔗糖溶液D .硫酸铜溶液 10、下列物质溶于水后,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高锰酸钾B .氯化钠C .汽油D .面粉 二、非选择题1、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________的_______叫做溶液.2、 2%的碘酒中的溶剂是_______;二氧化碳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3、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溶液练习题

溶液练习题

课题1 溶液的形成基础达标1.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豆浆B.牛奶C.稀饭D.糖水2.将家庭中常用的四种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醋B.蔗糖C.花生油D. 食盐3.关于溶液有如下说法:①溶质只能是固体;②溶剂一定是水;③一种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④溶质一定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溶剂中。

其中错误的是 ( )A.①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③④4.一杯食盐溶液,从溶液的上部取出一些,测得它的密度为a g/cm3;再从下部取出一些,测得它的密度为b g/cm3,则a与b的关系正确的是( )A.a=bB.a<bC.a>bD.无法确定5.如图所示将一种物质加入另一种物质中,其中能得到乳浊液的是( )6.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因为洗涤剂( )A.可以软化水B.具有乳化的功能C.可以沉淀杂质D.溶于水时放热7.小琪同学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温度升高、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

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蔗糖B.硝酸铵C.氯化钠D.氢氧化钠8.我们已经接触到的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主要原因是( )A.反应速率快B.易于操作C.不需加热D.设备简单9.有下列物质:①铁水;②无水酒精;③葡萄糖注射液;④泥水;⑤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CO2后的液体;⑥锌溶解在稀盐酸中形成的液体,其中属于溶液的是_____,溶液中的溶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碘酒中溶剂是_____,溶质是_____,碘酒是_____(填“溶液”或“乳浊液”);澄清石灰水中,溶质名称是_____,化学式为_____;医用酒精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为3∶1,该医用酒精的溶剂是_____。

11.用水鉴别物质有一定的规律,掌握其规律会使学习更轻松。

现有四种白色固体,分别是NaOH、CuSO4、NaCl、CaCO3,只提供蒸馏水,将其鉴别开。

溶液练习题

溶液练习题

第九单元课题1 溶液的形成1.下列关于溶液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溶液的体积一定都等于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B.溶液的质量一定都等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和C.溶液中各部分的浓稀、性质都是一样的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2.溶液名称溶剂溶质碘的酒精溶液(简称“碘酒”)碘的CCl4溶液硫酸溶液蔗糖溶液盐酸过氧化氢溶液澄清石灰水油漆的汽油溶液3.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中属于乳浊液的是()A.蔗糖水B.食盐水C.蒸馏水D.牛奶4.下列物质中既存在离子又存在分子的是()A.氯化钠晶体B.金刚石C.氯化钠溶液D.液态氧5.同学们做完实验后的玻璃试管中常附着难清洗的物质。

下列清洗方法错误的是( ) A.内壁有碘的试管用酒精清洗B.内壁有铜粉的试管用稀硫酸清洗C.内壁有碳酸钙的试管用稀盐酸清洗D.内壁有植物油的试管用洗洁精清洗6.下列洗涤或除污过程应用乳化原理的是( )A.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B.用刷子刷除杯子上的污垢C.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D.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7.小明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木板上的水结了冰,他加入的物质是()木板A.食盐B.生石灰C.硝酸铵D.氢氧化钠固体8.小明设计了趣味实验装置(见图),其气密性良好。

若要使B中尖嘴导管有“喷泉”产生,则A中加入的固体和液体可能是()A.氯化钠和水 B.硝酸铵和水C.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D.铜和稀硫酸9.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接触。

若试管①中的水迅速出现倒吸现象,则液体A和固体的组合可能是()A.水和氯化钠B.水和氢氧化钠C.水和硝酸铵D.稀硫酸和锌粒10.小华在实验室里帮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老师告知是NaOH、CuSO4、NaCl、CaCO3中的一种。

小华思考片刻后认为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水中就能确定其成分,她的理由是:(1)若不溶于水,则是;(2)若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则是;(3)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则是;(4)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则是;11.建筑工地上,我们常常看到刚买来的生石灰(氧化钙)加水时热气腾腾,这是因为生石灰加水“煮”成了熟石灰(氢氧化钙)的缘故。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章 溶液 课题1 溶液形成的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章 溶液 课题1 溶液形成的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课题1 溶液的形成》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 (2017重庆)餐桌上的饮品种类丰富,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A.酸奶B.玉米糊C.冰水D.可乐2.(2015邵阳)“恒大冰泉”是来自长白山的天然矿泉水,判断“恒大冰泉”属于溶液的依据是①无色②混合物③化合物④均一性⑤稳定性()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③⑤D.③④⑤3.(2016•永州)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以下物质,其中形成的溶液温度降低的是A.生石灰B.氢氧化钠C.氯化钠D.硝酸铵()4.(2018泰州)下列厨房用品中,易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A.花生油B.面粉C.白糖D.辣椒粉5.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A.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D.用稀盐酸洗去水壶内的水垢6. 关于溶液有如下说法:①溶质只能是固体;②溶剂一定是水;③一种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④溶质一定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溶剂中。

其中错误的是()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7. 铁和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A.只有硫酸亚铁B.只有铁C.只有硫酸铁D.有硫酸亚铁和硫酸8.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点来推理,蔗糖溶液应该是A.无色透明B.上层溶液与下层溶液一样甜()C.混合物D.水分、温度不变时,蔗糖和水不分离9. 用如图装置(气密性良)进行试验,将水压入瓶中时,可观察到U形管中红色水柱左高右低,广口瓶中的固体物质可能是()A.氢氧化钠B.硝酸铵C.氧化钙D.氯化钠10.将铁分别放入下列四种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会减轻的是()A.H2SO4 B.AgNO3 C.Zn SO4 D.MgSO41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碘粒,再加入适量的汽油,振荡,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 )12.关于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种溶剂中只能溶解一种溶质B. 将20%的食盐水,分成4等份,每个等份溶液浓度是5%C. 食盐溶液与蔗糖溶液混合后仍为溶液D. 同一种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浓度不一定相同13.小琪同学往右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温度升高、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A.蔗糖B.硝酸铵C.氯化钠D.氢氧化钠14. (2018仙桃)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涤剂的水可除去C.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15.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只用水就能鉴别的是( )A.固体:氯化钾、氯化钠、氯酸钾B.固体: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C.液体:汽油、水、酒精D.固体:硝酸铵、氢氧化钠、氯化钠二、填空题16.写出下表中的溶质的化学式和溶剂(填名称):17.请你各举一个实例,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一课一练《课题1 溶液的形成》习题1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一课一练《课题1 溶液的形成》习题1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课题1 溶液的形成》习题一、选择题1、名称中有“水”字的物质可能是溶液,下列有“水”字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硬水B、油水C、泥水D、蒸馏水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盐水的沸点比水低B、无色澄清液体一定是溶液C、只有固体能作溶质D、溶液的各部分性质均相同3、市场上有一种“摇摇冰”的罐装饮料。

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文帝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A、硝酸铵B、固体氢氧化钠C、食盐D、生石灰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质和溶剂化合而成的化合物叫溶液B、溶液是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冰和水混合在一起,冰是溶质,水是溶剂D、油脂溶解在汽油中,油脂是溶质,汽油是溶剂5、将沾有油渍的衣物放入洗衣机中,加水喝适量洗涤剂搅拌搓洗,油污被除去的原因是()A、加入洗涤剂后,使油滴溶于水中B、加入洗涤剂后,使油滴分散,稳定地乳化在水中C、加入洗涤剂后,使油滴聚集,上浮分层D、加入洗涤剂后,使油滴密度增大,下沉分层6、如下左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接触。

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的组合不可能是()A、双氧水和二氧化锰B、水喝生石灰C、水和双氧水D、水和硝酸铵(第6题图)(第7题图)7、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上右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化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

从而得到淡水。

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进行分析,正确的是()A、溶质的质量增加B、溶剂的质量减少C、溶液的质量不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8、用水做试剂,不可能区分开来的一组物质是()A、石灰石、食盐、烧碱B、汽油、酒精、浓硫酸C、无水硫酸铜、大理石、碳酸钠D、氯化钾、硝酸铵、硫酸钠9、在一定温度下将a g氯化钠溶于b g水中,向得到的食盐水中加入c g氯化钾,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A、a gB、(a+b)gC、(a+c)gD、(a+b+ c)g10、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②溶液中各部分都是均一稳定的;③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④气体、液体、固体均可做溶质;⑤任何条件下的溶液都是稳定的;⑥两种液体互溶时,量少的一定是溶质;⑦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速率快;⑧食物里的养料经消化变成溶液才能被吸收;⑨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⑩溶质在溶解时,扩散过程中吸收热量,水合过程中放出热量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④⑤⑥⑦⑧C、②④⑥⑦⑧⑩D、②④⑦⑧⑨⑩11、乳化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下列各用途与乳化有关的是()①用洗衣粉洗去衣服上的油渍;②用盐酸洗去铁块表面的铁锈,得到黄色液体;③农药、医药制剂的配制;④将浓硫酸加入水中放出的大量的热;⑤金属表面油污的清洗;⑥各种日用洗涤剂和化妆品的配制A、①②③④⑤⑥B、仅①②③⑤⑥C、仅①③⑤⑥D、仅①③④⑤⑥12、下列化学反应后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的是()A、CO2通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中B、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的产物溶于水C、镁带投入足量的稀硫酸收集H2后的剩余物D、把KClO3和MnO2加热制O2后的剩余物溶于水震荡二、填空题13、某同学进行“物质溶解的吸热或放热”的探究实验。

9.1溶液的形成习题及答案解析

9.1溶液的形成习题及答案解析
A、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所以m(溶液)>m(溶质)+m(溶剂),故A错;
B、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无法判断大小关系,有的溶液中大于,有的溶液中小于,有的溶液中等于,故B错;
C、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无法判断大小关系,有的溶液中大于,有的溶液中小于,有的溶液中等于,故C错;
D、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所以m(溶液)>m(溶质),故D正确。
C.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D.固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与溶剂质量无关
4.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酒精清洗内壁有碘的试管
C.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D.用餐具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5.有关溶液、溶质、溶剂质量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m(溶液)≥m(溶质)+m(溶剂)
B.m(溶质)≠m(溶剂)
C.m(溶质)≤m(溶剂)
D.m(溶液)>m(溶质)
6.小琪同学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塑料片掉了下来。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蔗糖B.硝酸铵
C.氯化钠D.氢氧化钠
二、填空题
7.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名称:
8.NaClCuSO4•5H2OAgNO3HCl
【解析】
【详解】
(1)生理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溶质是氯化钠,故填:NaCl;
(2)从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析出的蓝色晶体是蓝矾,故填:CuSO4•5H2O;
(3)硝酸银溶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银,故填:AgNO3;
(4)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其中的溶质是氯化氢,故填:HCl。
(2)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B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面粉 B.泥土 C.蔗糖 D.汽油
2、下列洗涤方式应用乳化作用的是(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
C.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D.用盐酸清洗水壶的水垢
3、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A.用食醋除水垢 B.用酒精清洗试管内壁上的碘
C.用盐酸除铁锈 D.用洗洁精清洗油污
4、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 B.牛奶 C.食盐 D.植物油
5、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6、通常状况下,下列溶液的溶质为液体的是()
A.蔗糖溶液B.酒精溶液C.氯化钠溶液D.澄清石灰水
7、将少量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8、“恒大冰泉”是来自长白山的天然矿泉水,判断“恒大冰泉”属于溶液的依据是()
①无色②混合物③化合物④均一性⑤稳定性.
9、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生理盐水 B.消毒酒精 C.液氧 D.碘酒10、医疗上用的碘酒中,溶质是( )
A.水 B.碘酒 C.碘 D.酒精
11、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溶液组成中一定有水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不相同
12、厨房里常用的下列物质,溶于水后能配制成溶液的是()
A.面粉 B.食盐 C.食用油 D.奶粉
13、溶液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是的()
A.碘酒 B.澄清的石灰水 C.生理盐水 D.酒精
14、以下饮料和食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A.豆浆 B.牛奶 C.矿泉水 D.果酱
15、下列常见的医用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葡萄糖注射液 B.生理盐水 C.消毒酒精 D.碘酒16、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粉笔灰 B.植物油 C.蔗糖 D.生铁
17、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波尔多液”是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食用油溶于汽油,食用油是溶质,汽油是溶剂
C.洗涤剂去除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D.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明显降低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解答】解:A、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悬浊液,故A错;
B、泥土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悬浊液,故B错;
C、蔗糖易溶于水,形成了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正确;
D、汽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乳浊液,故D错.
故选C.
【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2、【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乳化作用的定义考虑:洗洁精或洗衣粉等物质使使拥有以细小的液滴均匀分散到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属于乳化作用.
【解答】解:A、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来达到目的,利用的是溶解原理,不属于乳化作用,故A错误;
B、用水冲洗水果渣,使水果渣与水形成溶液或浊液而被冲洗掉,不属于乳化作用,故B错误;
C、洗洁精是洗涤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属于乳化作用,故C正确;
D、铁锈不溶于水,但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不属于乳化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洗涤油污的原理有三种,一是利用乳化作用,二是利用溶解原理,三是利用物质与油污发生化学反应,理解洗涤油污时利用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3、D
4、【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要能形成溶液,一定要是能溶于水的物质,面粉、牛奶、植物油都不溶于水,故选C
5、解:A、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有些溶液是带有颜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水不是可以溶解任何物质,一些物质难溶于水,如硫酸钡难溶于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C、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混合物,不是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D、浓稀溶液是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如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为稀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6、解:A、蔗糖溶液是蔗糖的水溶液,蔗糖是溶质,水的溶剂,溶质为固体,故选项错误.
B、酒精溶液是酒精的水溶液,酒精是溶质,水的溶剂,溶质为液体,故选项正确.
C、氯化钠溶液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氯化钠是溶质,水的溶剂,溶质为固体,故选项错误.
D、澄清的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氢氧化钙是溶质,水的溶剂,溶质为固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B.
7、选:D.
解: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
8、选:B解: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
9、C
10、【考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方法(即气体、固体溶于液体中,液体是溶剂,气体、固体为溶质;液体和液体相溶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有水时,不管量多量少,一般把水看作溶剂;没有指明溶剂时,常把水看作溶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碘(固体)是溶质,酒精(液体)是溶剂.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掌握常见溶液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11、【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水是常用的溶剂,汽油、酒精等也可以做溶剂;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
A、大多数溶液是无色的,但有的溶液也显示不同的盐酸,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溶液组成中不一定有水,如碘酒中就是碘和酒精的混合物,无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溶液具有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均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溶液的组成、溶液的本质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
【解答】解:A、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B、氯化钠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
C、食用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D、奶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为: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D
14、【考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
【解答】解:A、豆浆中的营养物质有的溶于水,有的不溶于水,豆浆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
B、牛奶中的营养物质有的溶于水,有的不溶于水,牛奶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
C、矿泉水中的矿物质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和水形成溶液;
D、果酱中的营养物质有的溶于水,有的不溶于水,果酱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溶液的特征,解答时要从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如果物质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就属于溶液,反之则不属于溶液.
15、D
16、C
17、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