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感觉》
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人体的“司令部”:2.神经》教学设计

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人体的“司令部”:2.神经》教学设计课程标准: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1、能够开展实验探究不同部位、不同人的神经反应速度并进行解释。
2、能够开展模拟活动,认识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1、能够对大脑、脊髓和神经是怎样协同工作的做出简单的解释。
●科学知识1、知道在人体活动中大脑、脊髓和神经是怎样协同工作的。
2、知道人体活动中神经传导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探索神经传递信号的秘密充满兴趣。
2、乐意探究反应速度的差异和解释其原因。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知道在人体活动中大脑、脊髓和神经是怎样协同工作的。
知道人体活动中神经传导的过程。
能够开展实验探究不同部位、不同人的神经反应速度并进行解释。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不知道在人体活动中大脑、脊髓和神经是怎样协同工作的。
层次2:知道在人体活动中大脑、脊髓和神经是怎样协同工作的。
不知道人体活动中神经传导的过程。
层次3:知道在人体活动中大脑、脊髓和神经是怎样协同工作的。
知道人体活动中神经传导的过程。
探究能力:层次1:能够开展实验探究不同部位、不同人的神经反应速度,不能进行解释。
层次2:能够开展实验探究不同部位、不同人的神经反应速度并进行解释。
层次3:能够开展实验探究不同部位、不同人的神经反应速度并进行解释。
能够开展模拟活动,认识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教学材料:人体神经图纸、相关图书、视频资料、水杯、暗袋、漫画、大头针橡皮教学步骤:教学反思: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人体的“司令部”:3.感觉》教学设计课程标准:了解感觉器官的作用,知道人体的各种感觉是对外界的反应。
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和小实验了解感觉的形成原理。
2、学会探究视觉、听觉、味觉和嗅觉等的形成过程。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人体的“司令部”(旧)感觉

感觉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形成的机理。
2.知道人体也会出现错觉,了解错觉形成的原因。
3.知道嗅觉和味觉是密切相关的。
、过程与方法:1.在不同的体验活动中认识人体的各种感觉。
2.能够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和小实验了解感觉的形成原理。
3.学会探究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愿意合作和交流。
2.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学情分析本课选自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人体的“司令部”》的第三课,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大脑》、《神经》之后,通过《感觉》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大脑功能的了解。
在四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耳的构造和声音的传递,在经过呼吸器官和消化器官的学习,已经了解了眼睛、皮肤、耳朵、鼻子、舌头等感觉器官的基础上。
本节课将通过一系列的实验与资料学习,使他们对感官的认识再升一级,即:当感官接受到的刺激经过大脑的分析处理后,人才能产生感觉,从而意识到人体的各种感觉是对外界的各种刺激的反应。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人体的各种感觉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实例用科学的语言解释感觉产生的机理。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活动一一、活动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幸福拍手歌,让学生随着音乐做出相应的动作。
师:刚才的活动中,我们用到了身体的多个感觉器官,耳朵,眼睛等,感觉是怎样形成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感觉。
板书:感觉活动2【讲授】活动二二、认识感觉的形成机理(一)认识视觉的形成1.仔细观察图片,你看到了什么?(出现色盲图,风景动物图)2.①大家真是火眼金睛,能看清画面的内容,这是我们运用了身体的哪个感觉器官?(眼睛)仅仅是眼睛的功劳吗?(不是)那请联系我们学过的《大脑》和《神经》学过的知识在小组内讨论:眼睛是怎样产生感觉的?可借助活动记录单上的眼球模型画图或通过其他的方式。
学生分组讨论。
②全班交流。
让学生结合画的图解释说明,借用眼球模型到讲台前演示。
小学科学_《感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在不同的体验活动中认识人体的各种感觉。
2.能够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和小实验了解感觉的产生过程。
科学知识1.知道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的产生过程。
2.知道人体也会出现错觉,了解错觉形成的原因。
3.知道嗅觉和味觉是密切相关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科学的神奇和趣味,培养学习兴趣。
2.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愿意合作和交流。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和经验,已经了解眼睛、耳朵、皮肤、鼻子、舌头这些感觉器官及其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实验与资料学习,使他们对感觉的认识再升一级。
教学重点:理解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的产生机理。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实例用科学的语言解释感觉产生的机理。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魔术导入,认识感觉器官:1.(课前出示上节课P58反射图作潜移。
)魔术引起学生的视觉反应,留意表情,鼓掌,代表摸手与饮料罐,奖喝茶(先闻)。
2.理一理魔术互动中身体的哪些感觉器官参与了活动?带给我们的是什么感觉呢?(板书)3.这些感觉器官可以直接产生感觉吗?人的各种感觉是怎样产生的呢?揭题。
(师生一起板书)活动2【讲授】二、认识感觉的产生过程(一)认识视觉的形成1.学生观察两幅色觉检查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2.提问:(1)我们能看到眼镜和101,仅仅是眼睛的“功劳”吗?(2)如果让一个从没有学习过数字的人看第二幅色觉检查图,它会和我们一样说出那是101吗?这说明视觉的形成还可能和什么有关?借助图形讲解视觉的形成原因。
(3)简单概括(板书)。
3.出示易形成错觉的圆柱图片,圆柱体的高与直径相等吗?(随机补充P84图)4.师生交流讨论:错觉形成的原因。
5.小结,板书。
6. 我们也可利用错觉为我们服务。
(二)认识听觉的形成1.敲出声音,学生闭目聆听2.提问:你是用什么接受声音信号的?用什么分辨清楚这些声音是--3.你认为听觉是怎么产生的?4.课件出示听觉的产生视频,学习巩固。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课本答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问题解答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叫机械问题1、举例说明什么叫机械?像这些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做机械。
有些机械很简单,如钳子、刀、筷子等,它们属于简单机械;有些机械较复杂,它们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这些较复杂的机械通常叫做机器。
2、举例说明机械的作用有哪些?答:羊角锤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拔钉子,啤酒起子可以帮助我们起啤酒瓶盖,刀可以切菜等。
总之,它们或者降低工作难度,或者省力。
2、怎样移动重物问题1、什么叫杠杆?答:一根棍子用它撬重物时,它就是一个简单机械——杠杆。
2、杠杆有什么作用?举例说明它只要以分为哪几类?答:使用杠杆有时可以省力,有时可以省距离,有时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杠杆按省力情况可分为:省力杠杆:如钳子、铡刀、压水井杆、撬棍、指甲刀等;费力杠杆:如镊子、钓鱼杆、缝纫机脚踏板、理发用的剪刀等;等臂杠杆:如天平。
3、杠杆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答:生活中的费力杠杆有:镊子、理发用的剪刀、赛艇的桨、钉书机、钓鱼杆等。
生活中的省力杠杆有:钳子、小推车、羊角锤、啤酒起子、指甲刀等。
生活中的等臂杠杆有:天平,它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4、大科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如果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他说得有道理吗?答:他说得有道理。
条件是需要找到一个支点,并且杠杆要足够长,正所谓“四两拔千斤”。
3、斜坡的启示问题1、斜坡是一种简单机械吗?答:斜坡就是斜面,斜面也是一种简单的机械。
2、生活中常见的斜面有哪些?答:生活中常见的斜面有:简单直观的斜面:如,助残通道、立交桥、锛和凿、斧子、向汽车上推东西所用的直板等;斜面的变形之一:楔子和斜面的曲折,如,拉链、台阶等;斜面的变形之二:螺旋,如开瓶器、螺丝钉、螺旋楼梯、盘山公路等。
3、怎样才能较容易地骑自行车上陡坡?答:为了减缓陡坡的程度,骑自行车上陡坡时可以走螺旋形,这样就能比较容易的上陡坡,但这样也增加了行走的距离。
《感觉》教学设计

《感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人体的“司令部”》第三课内容。
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大脑》、《神经》之后,通过《感觉》的学习来进一步加深对大脑功能的了解。
作为复杂的大脑机制,目前我们人类不是十分了解,所以本节课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人体中有些器官负责接收外界的各种刺激,然后传到中枢神经系统,称为感觉器官。
一般所指的感觉器官包括眼睛(视觉)、耳朵(听觉)、鼻子(嗅觉)、舌头(味觉)和皮肤(触觉)。
眼睛是视觉器官,使我们可以看见形形色色的事物。
耳朵是听觉器官,具有收听声音以及平衡身体的功能;鼻子是嗅觉器官,对于各种气味的刺激很敏感。
舌头是味觉器官,可以接受甜、酸、苦、咸等不同味道的刺激。
皮肤是触觉器官,是接受温度、压力、疼痛等的感受器。
通过眼、耳、鼻、舌、皮肤可以将外界信息传向大脑,从而使人产生各种感觉。
这些感觉器官收集到的信息,通过传入神经传入大脑,由大脑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再通过传出神经,控制肌肉,使之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l、在不同的体验活动中认识人体的感觉器官。
2、能用语言、图画等各种形式对感觉进行正确描述。
知识与技能:1、知道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等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
2、初步了解视觉、听觉、触觉形成的原理,能用语言正确表述。
3、知道人体也会出现错觉,了解错觉形成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到小组合作学习、分享研究成果的乐趣。
2、愿意在生活中用我们的感觉去认识周围的事物。
教学重点:理解人体的各种感觉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
教学难点:认识错觉的成因。
教学准备:PPT课件、音视频资料;冰块、细针、钩码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几件宝贝,它们能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世界,你知道他们是谁吗?(课件出示)它们统称为“感觉器官”。
2、讲解:每种器官都有与之对应的感觉:眼睛对应视觉,耳朵对应听觉,鼻子对应嗅觉,舌头对应味觉。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感觉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感觉课题:感觉教材: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目标:1. 了解感觉是人体的基本能力,有五种基本感觉。
2. 学习感觉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帮助人们观察世界,获得信息。
3. 掌握运用感官器官来感受事物、刺激的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感觉的种类和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感觉与人的生活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教学板书。
2. 感官器官图示。
3.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实物或图片。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引入话题:“大家好!我们每天与周围的事物接触时,会有什么感觉呢?”引导学生谈论,了解学生对感觉的基本认识。
步骤二:感觉的概念(10分钟)1. 要求学生先听音乐,然后带领学生谈论自己在听音乐过程中的感觉和感受。
2. 引导学生明确感觉的概念,解释感觉是人体在接触、观察、接受刺激时的反应。
步骤三:感觉的种类和作用(15分钟)1. 教师介绍感觉的种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并给出相应的图示。
2. 分别介绍每种感觉的作用,如视觉帮助我们观察和辨认事物,听觉帮助我们听到声音和语言,嗅觉帮助我们闻到味道等。
3.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感觉对人的生活的重要性,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讲解。
步骤四:感官器官的作用(15分钟)1. 准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感受。
2. 让学生依次用感官器官感受实物或图片,多方位地感知事物。
3. 引导学生总结感官器官的作用,如眼睛可以看见世界,耳朵可以听见声音等。
步骤五:感觉和生活的关系(10分钟)1. 分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思考不同感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用视觉辨认路标、用嗅觉闻出食品的味道等。
2. 学生代表展示小组讨论结果,并与全班分享。
步骤六: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复习感觉的种类和作用。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人体的保护作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体验感觉,了解感觉的种类和作用,以及感觉与生活的关系。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目录(2021新苏教版)

模拟温度变化对岩石的影响 模拟风对地表的影响
√√ √√
18 五 4.13
人造雾
√√
19 五 4.14
人造露和霜
√√
20 五 4.15
模拟雨的形成
√√
21 五
比比谁的反应快
√
5.17
5.17 22 五
23 五 5.18
24 五
25 五 5.19
26
五
专项 学习
体验人的本能反应 测试人体不同部位皮肤的敏感性
序 号
年级
单元
1 五 1.1 2五
1.2 3五 4 五 1.3 5五
1.4 6五 7 五 2.5 8五
2.6 9五
小学科学上册教学实验目录 实验名称
点燃蜡烛,观察它燃烧发光的过程 研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 做小孔成像实验 玩镜子 制造“彩虹” 做色光混合实验 研究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研究热在水中的传递 研究热在空气中的传递
测试身体不同部位反应的快慢 认识大脑的轻重与模样 制作降落伞
√ √ √ √√ √√
教师 学生
演示
分组
课 外
√√
√√
√√
√√
√√
√√
√√
√√
√√
10 五 2.7
制作简易太阳灶
√√
11 五
比较不同材料传热的快慢
√√
12 五
2.8 体验光脚站在瓷砖、地板、地毯上的 感觉
√
13 五
模拟火山喷发
√
3.10
14 五
模拟岩层褶皱和地震的形成
√15 五 3.11 Nhomakorabea模拟地球板块的漂移与碰撞
√√
16 五 3.12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全册科学知识(完整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1、一天中气温随着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太阳越(高),气温也越(高)。
2、(日晷)也叫太阳钟,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是根据(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
3、日晷有(赤道日晷)和(地平日晷)两种。
4、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5、[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形成)的现象。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一天),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6、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7、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运动,昼夜的形成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8、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
9、月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10、月球明亮部分的形象叫做(月相)。
月亮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变化,形成不同的月相。
11、月相的变化规律:从月初至月末依次是:(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蛾眉月。
12、(昼夜的交替) 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
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
13、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有(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
光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14、常见光源:(太阳)、(星星)、(萤火虫)、灯、蜡烛火等,月亮不是光源。
15、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发现(小孔成像)现象。
16、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小孔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颠倒)。
17、当光线照射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反射), (潜望镜)就是利用了光的反射的原理。
18、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表面越(光滑),反射效果越好,(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
19、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直立的虚像,(大小)和实物相等。
20、(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味的能力就会下
降很多。
1.4、触觉
冷热
压力
疼痛
2、课程回顾
• 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有哪些?它们之间完 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等。密切联系 全独立吗? •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是怎么产 生的? 感觉信号,传入神经,中枢神经,神经信
号,传出神经 ,身体各处,作出反应
• 大脑受到来自皮肤的刺激以后,能产生什 么感觉? 冷热、压力、疼痛 • 大脑对眼睛观察到的现象所作出的判断一 定正确吗?有时候会出现错觉
当我们“看不清楚”图像的真正含 义时,要动手量一量、测一测,帮助大 脑形成正确的判断。
1.2、听觉
1号声音
2号声音
3号声音
你听到了什么?
听觉形成的过程
听觉中枢
听觉神经
1.3、嗅觉与味觉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嗅觉
视觉
味觉
一颗花生,捏着鼻子吃; 另一颗花生,直接吃。
色、香、味俱 全的食物,吃起来 会感觉格外香。一 旦嗅觉失灵、或者 食物的品相太差,
L/O/G/O
第5单元
第3节 感觉
2014年5月
温故
1、感觉器官
• 眼睛 • 耳朵 • 鼻子 • 舌头 颜色、大小… 声音… 香、臭… 酸、甜、苦、 辣、咸…
这 些 感 觉 是 怎 么 产 生 的 呢的过程
视觉中枢
视网膜 90%的信息来源于眼睛
视神经
眼睛也会“欺骗”我们吗?
3、人工视网膜
电子皮肤
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系副教授鲍哲南团 队发明了一种可模拟人类皮肤的高灵敏度 柔性塑料薄膜材料。这种电子皮肤可以感 知一只蝴蝶停在上面的压力,可以被广泛 用于假肢、机器人、手机和电脑的触摸式 显示屏、汽车方向盘和医学等。
补充:
眼睛也会“欺骗”我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