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作业题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思考题P323.连接技术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技术,试对各种连接方式进行分析。
答:连接工艺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材料零部件连接在一起的工艺和技术,是产品设计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产品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都是由不同材料、不同功能的零部件组装而成。
连接工艺按照不同的连接原理,可以分为机械连接结构,焊接和粘接三种连接方式;而按照连接后的功能特征可以分为动连接不同的连接方法,其连接性能、适用范围有较大差别,连接方法的选择不仅与连接性能的要求有关,而且和装配的材料件的种类和性能要相适应。
1.机械连接机械连接是采用机制螺钉、螺栓、螺母、自攻丝螺钉、铆钉等机械坚固件,将需连接的零部件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过程。
各零部件相互的连接是靠机械力来实现的,随着机械力的消除,接头可以松动或拆除。
机械连接的优点是连接快速、连接强度高、耐久性好。
但由于大部分紧固件是金属的,由此也带来诸如增加重量、接合区域局部高应力、不同材料因温度升高导致的热膨胀失配以及美学上的问题等。
2.焊接焊接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零件或组件连接于一体的一种工艺方法,主要是采用热熔的方法,将连接部分加热至融合或焊缝间填以焊料进行连接。
焊接主要用于金属之间的连接,也用于部分非金属部件间的连接。
焊接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材料的种类、结构要求、美学要求、制件形状、尺寸及公差要求以及技术经济因素等。
3.粘接技术粘接技术是借助溶剂或胶黏剂在构件表面上产生的黏合力,将同种或者不同种材料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实现同种材料或不同种材料间紧密连接的一种技术。
粘接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能够连接多种不同种类的材料;○2垂直于粘接表面的应力分布均匀;○3相对于机械连接而言,是一种可以减轻重量的轻型连接设计;○4粘接过程可以在常温下进行,避免了热应力和热变形的产生;○5对连接处具有一定的密封作用;○6可以实现较大面积的自动连接工艺。
粘接技术适用于金属、塑料和木材等多种材质。
通常用在需要永久性的非拆卸的连接件中,也常与机械紧固件结合使用。
包装设计材料与工艺

Packaging
三片罐 — 焊接罐
加工工艺: 剪切下料 → 弯曲 → 切角或切缺 → 端折 → 成圆 → 涂
焊药 → 踏平 → 焊接 → 冷却 → 翻边 → 罐身完成
Packaging
三片罐 — 粘接罐
加工工艺: 切好罐身板 → 切角 → 成圈 → 罐身粘接 → 压平急冷 →
优点: 纸面洁白、平滑度高、粘着力大、防水性强
主要: 多色套版印刷、印刷礼品盒和出口产
品的包装及吊牌。克度低的薄铜版纸 适用于盒面纸,瓶贴,罐头贴和产品 样木。
制作工艺:原料 — 涂刷 — 干燥 — 上卷成
卷筒状 — 压光分切— 选纸 — 打包
加工工艺:原纸 — 印刷 — 纸筒形成 — 切
断 — 制底 — 纸袋
Packaging
纸的分类 — 防油纸
定义 不压光的玻璃纸。 : 优点: 工艺性好、便于印刷
用途: 适用于食品包装,包括脱水汤料包装袋,糕点,和冷冻混合物的原包
装,面包和冰糕的单层纸袋以及包装咖啡,糖和饼干的双层或多层包 装袋
制作工艺:原料 — 打浆 — 细磨 — 涂布
— 磨光 — 完成
加工工艺 印刷 — 模切 — 去除边角料
缺点:
1、阻隔性低; 2、耐水性差; 3、强度较低,尤其是湿强度低
纸的分类
—— 常见纸类 —— 新型纸类 —— 加工纸类
纸的分类 — 瓦楞纸
定义 主要用作瓦楞纸板的瓦楞芯层(中层),对瓦楞纸板的防震性能起重要作
:
用。也可单独用作易碎物品的包装用纸。
优点: 重量轻、成本低、易加工 、便于储存和运输 、防震
:
— 成型 — 表面加工处理
Packaging
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

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材料与设计材料贯穿于人类进化的过程, 是人类文明和时代进步的标志,是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标志。
产品造型设计的过程事实上是对材料的理解和结识的过程, 是应用的过程。
列举古希腊的石椅, 我国明代的椅子, 及国外椅子的发展创新历程, 说明设计造型的变化与发展和材料的应用与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 材料的分类设计材料按材料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金属、高分子材料、木材、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设计材料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黑色金属 有色金属纤维:天然纤维、合成纤维橡胶:通用橡胶、特种橡胶塑料: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特种塑料水泥 玻璃耐火材料 陶瓷:传统陶瓷、特种陶瓷 树脂基金属基 陶瓷基力学性能(机械性能) 高低温性能: 抗蠕变, 抗脆化物理性能:化学性能: 抗腐蚀工艺性能:一. 金属的分类:通常将金属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 黑色金属 通常指铁, 锰、铬及它们的合金(重要指钢铁)。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材料的性能黑色金属有色金属二. 金属的分类与特性1.黑色金属的分类及特性种类特性用途铁是一种光亮的银白色金属。
密度7.86克/厘米3。
熔点1535℃, 沸点2750℃。
常见化合价+2和+3, 有好的延展性和导热性。
也能导电。
纯铁既能磁化, 又可去磁, 且均很迅速。
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是一种良好的还原剂。
工业部门铬(铬钢)银白色金属, 质硬而脆。
密度7.20克/厘米3。
熔点1857±20℃, 沸点不锈钢, 汽车零件, 工具, 磁带和录像带2.有色金属的分类三. 钢铁的牌号1.碳钢的牌号表达方法2.普通碳素钢结构钢的牌号和用途3.合金钢:在优质碳素结构钢的基础上, 适当加入合金元素制成, 以调节钢材性能。
按所含元素不同可分为:锰钢、铬钢、铬镍钢、铬钼钒钢等24个钢组, 共77个常用普通低合金结构钢的牌号说明: 牌号: 20MnV(含碳0.17%--0.24%、含锰1.30%--1.60%、含钒0.07%--0.12% )。
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

1、设计材料的分类按材料的来源分类:第一代的天然材料——不改变在自然界中所保持的状态,或只施加低度加工的材料,入木材、竹、棉、毛、皮革、石材等。
第二代的加工材料——利用天然材料经不同程度的加工而得到的材料,加工程度从低到高,有人造板、纸、水泥、金属、陶瓷、玻璃等。
第三代的合成材料——利用化学合成方法将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原材料制造而得的高分子材料,入塑料、橡胶、纤维等。
第四代的复合材料——用有机、无机非金属乃至金属等各种原材料复合而成的材料。
第五代的智能材料或应变材料——随环境条件变化具有应变能力,拥有潜在功能的高级形式的复合材料。
2、按材料的物质结构分类黑色金属(铸铁,碳钢,合金钢)金属材料有色金属(铜,铝,及合金等)无机材料:石材,陶瓷,玻璃,石膏等有机材料:木材,皮革,塑料,橡胶等复合材料:玻璃钢,碳纤维复合材料3、按材料的形态分类:线状材料:钢管,钢丝,铝管,金属棒,塑料管等板状材料:木材,石材,泡沫塑料,混凝土,铸钢,铸铁,油泥,石膏等块状材料:4、金属材料的特性:(1)具有晶格结构的固体,由金属键结合而成(2)是电和热的良导体(3)具有金属所特有的色彩与光泽(3)具有良好的展延性(4)可以制成金属间化合物,可以与其他金属或氢,硼,碳、磷等非金属元素在熔融状态下形成合金,改善金属的性能(5)化学性能比较为活泼,易氧化生锈,生成腐蚀。
5、金属成型加工(1)铸造(2)塑性加工(3)切削加工(4)焊接(5)粉末治金6、金属铸造的分类及工艺特点(1)砂型铸造:适应性强,不受铸件形状,尺寸,重量及金属的种类的限制,工艺设备简单,成本低(2)熔模铸造:尺寸精确,表面光洁,无分型面,不必加工,或少加工,工序转多,生产周期长受型壳强度的限制,铸件的重量不超过25公斤。
(3)金属型铸造:表面光洁度和尺寸精度均优于砂型铸件,组织结构致密,力学性能高(4)压力铸造:尺寸精确,表面光洁,组织致密,生产效率高(5)离心铸造:组织致密,力学性能好,可减少气孔夹渣等缺陷7、金属塑性加工方法,以及相应工艺特点和用途(1)总特点:改善材料饿组织结构和性能,产品可直接制取或便于加工,无切削,金属损耗小(2)方法:A、锻造,可做金属工艺品,刀具,机械零件B、轧制:热轧变形抗力小,变形量大,生产效率高,适合轧制大断面尺寸,塑性较差或变形量较大的材料,如圆钢,方钢,角钢,工字钢等。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的考试重点1

1 .材料的派生特性包括材料的加工特性、材料的感觉特性、环境特性和材料的经济特性2、机械连接是采用机制螺栓、螺母、自攻丝螺钉、铆钉等机械紧固件将需连接的零部件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过程。
3、、机械连接的优点是连接快速、连接强度高、耐久性好。
4、焊接主要是采用热熔的方法。
5、从产品造型设计出发,表面处理的目的是:一是保护产品,及保护材料本身赋予产品表面的光泽、色彩、机理等而呈现出外观美,并提高产的耐用性,确保产品的安全性,由此由此有效的利用材料资源;二是根据产品造型设计的意图,改变产品表面状态,赋予表面更丰富的色彩、光泽、机理等,提高表面装饰效果,改变表面的物理性能(光性能、热性能、电性能等)、化学性能(防腐蚀、防污染、延长使用寿命)及生物学性能(防虫、防腐、防毒等),是产品表面有更好的感觉特性。
6、造型材料表面处理的分类;表面精加工、表面层改质、表面被覆。
7、质感设计的主要作用1、提高适用性2、增加宜人性3、塑造产品的精神品味4、达到产品的多样性和经济性5、创造全新的产品风格。
8、线材形态类别;直线线材和曲线线材。
9、面材形态类别;直面形态和曲面形态。
10、块材的类型:直面块材和曲面块材。
11、绿色设计的基本原则----6R设计原则:及研究(research)、保护(reserve)、减量化(reduce)、回收(recycling)、重复使用(reuse)、和再生(regeneration)12、金属材料以其优良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和独特的表面特性,成为现代产品设计中的一大主流材质。
13、按金属材料构成元素分为黑色金属材料、有色金属材料、和特殊金属材料。
14、按金属材料主要性能和用途分为金属结构材料和金属功能材料。
15、金属材料几乎都是具有晶格结构的固体,有金属键组合而成。
16、金属的材料特性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金属材料表面具有金属所特有的色彩,良好的反射能力、不透明性及金属光泽。
2、优良的力学性能3、优良的加工性能(包括塑性成型性、铸造性、切削加工及焊接等性能)。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修订版)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修订版)(章节总结)班级:工业设计101姓名:柳佳学号:201010131指导老师:王斌修目录第一章……………………………………………(1-2)第二章……………………………………………(2-4)第三章……………………………………………(4-5)第四章……………………………………………(5-7)第五章……………………………………………(7-9)第六章……………………………………………(9-11)第七章……………………………………………(11-12)第八章……………………………………………(12-14)第九章……………………………………………(14-15)第十章……………………………………………(15-16)第十一章…………………………………………(16-17)第一章概论纵观人类进化历史,材料的开发、使用和完善都贯穿其中,是人类文明和时代进步的标志,是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标志。
材料是人类生产各种所需产品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人类改造世界的创造性活动,是通过利用材料来创造各种产品得以实现的。
人类的设计意识与使用材料是并生共存的,任何设计都需要通过材料来实现。
产品造型设计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材料的理解和认识的过程,是“造物”与“创新”的过程,是应用的过程。
列举古希腊的石椅,我国明代的椅子,及国外椅子的发展创新历程,说明设计造型的变化与发展和材料的应用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
通过不断的是研究和实践,设计师们在材料的运用上给我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
依托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给材料运用更大的发展空间。
产品科学的发展,使产品形态产生了根本变化。
产品造型设计是工业产品技术功能设计与美学设计的结合与统一,集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经济和艺术为一体。
造型设计是一种人造物的活动,是人们在一定文化艺术指导下,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人类科学文化发展的优秀成果,用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将各种材料转变为具有一定价值或具有商品性的工业产品的创造活动。
产品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教案

工艺:材料的成型工艺、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工艺。是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材料并实现产品造型的技术手段。
材料与工艺是设计的物质技术条件,与产品的功能、形态构成了产品设计的三大要素。而产品的功能和造型的实现都建立在材料和工艺上。
材料的派生特性包括材料的加工特性、材料的感觉特性、环境特性和材料的经济性。
1讲述法
2启发法
3讨论法
4示范法
辅助手段:多媒体
实物展示
产品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第周周第节
课次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作业指导课□其他□
课时
安排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二章材料的工艺特性
1.4设计材料的分类
1.按材料的来源分类:①天然材料②技工材料③合成材料④复合材料⑤智能材料或应变材料
按材料的物质结构分类:①金属材料②无机材料③有机材料④复合材料
按材料的形态分类:①线状材料②板状材料③块状材料
1.5材料特性的基本特性
从材料特性包括:①材料的固有特性,即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②材料的派生特性,即材料的加工特性材料的感觉特性和经济特性。
上机学时
学分
类别
必修课(√)选修课()理论课(√)实验课()
任课
教师
段骏平
职称
授课
对象
专业班级:
基本
教材
和主
要参
考资
料
《产品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江湘云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产品造型设计材料及工艺》作 者:王玉林等著‘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3年10月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答案

2014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期末总结第一章概论1.产品造型设计的三个要素及相互关系。
产品设计的三要素:产品的功能、产品的形态、材料与工艺功能与形态建立在材料与工艺基础上,各种材料的的特性因加工特性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材质美,从而影响产品造型设计。
2.材料的特性有哪些?固有特性:物理特性:(1)物理性能:密度、硬度(2)(力学)机械性能:强度、弹性和塑性、脆性和韧性、刚度、耐磨性等(3)热性能:导热性、耐热性、热胀性、耐燃性、耐火性(4)电性能:导电性、电绝缘性(5)磁性能:铁磁性、顺磁性、抗磁性(6)光性能:对光的反射、折射、透射化学特性:(1)抗氧化性(2)耐腐蚀性(3)耐候性派生特性:(1)加工特性(2)感觉特性(3)环境特性(4)经济性第二章材料的工艺特性1 什么是材料的工艺性?材料适应各种工艺处理要求的能力。
材料的工艺性包括成型加工工艺、连接工艺、表面处理工艺2 材料成型加工工艺的选择。
(1)去除成形(减法成形)在坯料成形过程中,将多余部分去除而获得所需形态,如车削、铣削、刨削、磨削等。
(2)堆积成形(加法成形)通过原料堆积获得所需形态。
如铸造、焙烧、压制、注射成型。
(3)塑性成形坯料在成形过程中不发生重量变化,只有形状的变化,如弯曲、压制、压延等。
3 材料表面处理的目的、工艺类型及选择。
表面处理的目的:(1)保护产品(2) 赋予产品一定的感觉特性工艺类型及选择A 表面精加工工艺技术:研磨、抛光、喷砂、蚀刻效果:平滑、光亮、肌理B 表面层改质工艺技术:化学处理、阳极氧化效果:特定的色彩、光泽C 表面被覆技术:镀层、涂层(PVD、CVD)、珐琅、表面覆贴效果:覆盖产品材料,表面呈现覆贴材料的效果。
4 快速成型的原理及特点,了解几种快速成型技术。
快速成型的原理:是基于离散、堆积原理而实现快速加工原型或零件的加工技术。
过程:1)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建立零件的三维模型;2)对该三维(3D)模型进行分层离散处理,将三维模型数据变成二维(2D)平面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材料与工艺NO.11、什么是材料的固有特性?包括那些方面?1)、材料的固有特性是由材料本身的组成、结构所决定的,是指材料在使用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性能,它受外界(即使用条件)的制约。
2)、包括两个方面:a、材料的物理性能:1、材料的密度2、力学性能(强度、弹性、和塑性、脆性和韧性、刚度、硬度、耐磨度)3、热性能(导热性、耐热性、热胀性、耐火性)4、电性能(导电性、电绝缘性)5、磁性能6、光性能b、材料的化学性能:1、耐腐蚀性2、抗氧化性3、耐候性2、什么是材料的派生性能?包括哪些内容?1)、它是由材料的固有特性派生而来的,即材料的加工特性、材料的感觉特性和环境特性。
2)、材料的派生特性包括材料的加工特性、材料的感觉特性、环境特性和环境的经济性。
3、工业造型材料应具备哪些特征?产品是由一定的材料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而构成的,一件完美的产品必须是功能、形态和材料三要素的和谐统一,是在综合考虑材料、结构、生产工艺等物质技术条件和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将现代社会可能提供的新材料,新技术创造性的加以利用,使之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4、简述材料设计的内容?产品材料中的材料设计,是以包含“物-人-环境”的材料系统为对象,将材料的性能、使用、选择、制造、开发、废气处理和环境保护看成一个整体,着重研究材料与人、社会、环境的协调关系,对材料的工学性、社会性、历史性、生理性和心理性、环境性等问题进行平衡和把握,积极评价各钟材料在设计中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使材料特性与产品的物理功能和心理功能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
使材料具有开发新产品和新功能的特性,从各种材料的质感去获取最完美的结合和表现,给人以自然、丰富、亲切的视觉和触觉的综合感受。
5、材料设计方式有几种?各有什么特征?1)、产品材料造型设计其出发点在于原材料所具有的特性与产品所需性能之间的充分比较。
其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从产品的功能、用途出发、思考如何选择或研制相应的材料二是从原材料出发,思考如何发挥材料的特性,开拓产品的新功能,甚至创造全新产品。
2)、第二种方式特征:a、当它有合适的材料可供选择时,以现有材料为前提。
b、当没有合适的现有材料可供选择时,则应利用合适的原材料进行结构设计,研制能高度满足产品性能要求的新材料。
c、研制与开发产品过程中的应用技术,在要求产品所具有高度性能的现代设计中,从材料直接变成产品的情况极少。
第二种方式特征刚好与方式一相反,哪一方面,与材料的用途开发一样,是一再利用、再资源化而引人注目的废弃物的用途开发。
6、什么是材料的连接工艺?包括哪些方法?1)、连接工艺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材料零部件连接在一起的工艺和技术,是产品设计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产品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的,都是由不同材料、不同功能的零部件组装而成。
7、选择材料加工工艺要考虑哪些原则?材料成型工艺的原则是高效、优质、低成本,即应在规定的周期内,经济的生产出符合技术要求的产品,其核心是产品品质。
根据零件类别、功能、用途、使用性能要求、结构形状与复杂程度、尺寸大小、技术要求等可基本确定应用的材料与成型方法。
1)、产品材料种类:一般而言,当产品的材料选定后,其成型工艺的类型也就确定了。
2)、产品的尺寸精度要求:产品尺寸精度的高低与成型工艺密切相关。
3)、产品的形状与复杂程度:决定了成型工艺的方法。
4)、产品的批量:会影响材料成型和工艺的选择。
5)、现有生产条件:在选择材料成型时,必须考虑企业的实际生产条件、技术条件的工艺水平。
6)、充分利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可能性。
NO.21、什么是材料的感觉特性?材料的感觉特性又称材料质感,是人的感觉系统因生理刺激对材料作出的反映或由人的知觉系统从材料表面特征得出的信息,是人对材料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它建立在生理基础上,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材料作出的综合印象。
2、什么是材料的人为质感以及触觉质感?1)、材料的人为质感:是人有目的地对于材料表面进行技术性和艺术性的加工处理,使其具有材料自身非固有的表面特征。
2)、材料的触觉质感:是人们通过手和皮肤触及材料的表面特性,是人们感知和体验材料的主要感受。
3、什么是材料的美感?包含哪些方面?美感是人们通过视觉、触觉、听觉、在接触材料时所产生的一种赏心悦目的心理状态,是人对美的认识、欣赏及评价。
材料的美感包括:色彩、光泽、形态、肌理、质地。
4、质感的设计作用有哪些?1)、提高适用性:良好的触觉质感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适用性。
2)、增加宜人性:良好地视觉质感设计,可以提高工业产品整体设计的宜人性。
3)、塑造产品的精神品位:产品的意境。
4)、达到产品的多样性和经济性:良好地人为质感设计可以替代和弥补自然质感,达到工业产品整体设计的多样性和经济性。
5)、创造全新的产品风格: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产品造型设计的观念也受到影响。
5、表面处理有哪些功效?分哪些类别?1)、保护产品(即保护材料本身赋予产品表面的光泽、色彩、肌理等而呈现出的外观美,并提高产品的耐用性,确保产品的安全性由此有效的利用材料能源。
2)、是根据产品造型设计的意图,改变产品的表面形态,赋予表面更加丰富的色彩、光泽、肌理等提高装饰效果,改善表面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及生物学性能使产品表面有更好的感觉特性。
材料感觉特性包含两个属性:1)、生理心理属性:即材料表面作用于人的触觉和视觉系统的刺激信息2)、物理属性:即材料表面传达给人的知觉系统的意义信息,是一种表面特征,也就是材料的类别、性能等。
材料的感觉特性按人的感觉可分为触觉质感和视觉质感;按材料本身的构成特性可分为自然质感和认为质感。
a、材料的触觉质感:是人们通过手和皮肤触及材料而感知材料的表面特性,是人们感知和体验材料的主要感受。
b、材料的视觉质感:是靠眼睛的视觉来感知材料表面特征,是材料被视觉感受经大脑综合处理产生的一种对材料表面特征的感觉和印象。
c、材料的自然质感:是材料本身固有的质感,是材料的成分、物理化学特性和表面肌理等物质组织所显示的特征。
d、材料的人为质感:是人有目的对材料表面进行技术性和艺术性的加工处理,使其具有材料自身非固有的表面特征。
7、材质美是产品美的一个重要方面。
产品的材质美可通过哪些方式来体现?材料的美感主要通过材料本身的表面特征,即色彩、光泽、肌理、质地、形态、等特点表现出来。
色彩美感:材料是色彩的载体,色彩不可能游离材料而存在。
肌理美感:材料是天然的肌理组织结构或人工材料的人为组织设计而形成的。
光泽美感:人类对材料的认识,大多都依赖不同角度的光线。
质地美感:是材料本身的固有特征所引起的一种赏心悦目的心理综合感受,具有较强的感情色彩。
形态美感:作为材料的存在形式,是造型的基本要素。
8、在设计中如何体现材料的美感?材料的美感与材料的组成、性质、表面结构及使用状态有关,每种材料都有自身的个性特色。
材料的美感主要通过材料本身的表面特征,即色彩、光泽、肌理、质地、形态等特点表现出来。
在造型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材料自身的不同个性,对材料进行巧妙的组配,使其各自的美感得以表现,并能深化和相互烘托。
形成符合人们审美追求风格的各种情感。
主要体现在:材料的色彩美感、材料的肌理美感、材料的光泽美感、材料的质地美感、材料的形态美感。
NO.31、简述绿色设计的6R原则?1)研究:重视研究产品的环境对策,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从设计伦理学和人类社会的长远利益出发,以满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详尽考察研究新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对自热环境和人的影响,即在设计过程的每个决策中都充分考虑到环境效益,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2)保护: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避免污染,尽可能减缓由于人类的消费而给环境增加生态负荷,减少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减轻各种技术,工艺对环境的污染。
3)减量化:这一目标是减少物质消费与环境破坏,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即产品设计中的减少体量、精简结构、生产中的减少消耗、流通中低成本与消耗中的减少污染。
4)回收:这一原则包含三个方面:a、通过立法形成全社会对资源回收和再利用的普遍共识。
b、通过材料的供应商与产品销售商的联手建立材料回收运作成为可能。
c、通过产品结构设计的改革,使产品的部件与材料的回收成为可能5)重复使用:包含两个层次:一、将废弃产品可用零部件用于合适结构中,继续发挥其作用二、是更换零部件,使原产品重新返回使用过程产品重复使用的频率越高,越是降低了废弃物产生的速率6)再生:将尚有资源利用价值的废弃物回收后,重新加工制成有利用价值的原料和产品。
这一原则包含两个方面:一、通过回收材料并进行资源再生产的新颖设计,使得资源再利用的产品得以进入市场。
二、通过宣传与产品开发的成功,使再生产品的消费为消费者接受和欢迎。
2、什么是材料的环境协调性?环境协调性:减轻地球环境的负担,提高资源利用率,对枯竭性资源的完全循环利用,使人类的活动范围同外部尽可能协调。
通过使用绿色材料,达到材料与环境想协调,这就是环境协调性。
3、绿色设计材料应具备什么特征?绿色设计应具备三个明显的特征:一、先进性:发挥材料的优异性能。
为人类开拓更广阔的活动范围和环境。
二、环境协调性:减轻地球环境的负担,提高资源利用率,对枯竭性资源的完全循环利用,使人类的活动范围同外部尽可能协调。
三、舒适性:使人们乐于接受和使用,使活动范围中的人类生活环境更加繁荣、舒适。
NO.41、什么是绿色材料?绿色材料是指具有良好使用性能,对资源和能源消耗小,对生态环境污染小,可再生利用率或课降解循环利用率高,在材料的制备、使用、废弃及到再生循环利用的整个过程中,都与环境共存的材料。
2、金属的铸造的性能是指什么?其铸造方法有几种?1)、流动性:液态合金本身的流动能力。
2)、收缩性:铸造合金从液态凝固、冷却及室温过程中产生的体积和尺寸的锐减。
3)、吸气性:提高液态金属或合金的浇注温度能改善其流动性,提高成型能力。
4)、氧化性:金属获得电子的能力,得电子能力越强,氧化性越好。
方法:A、砂型铸造:俗称翻砂,用砂粒铸型进行铸造的方法。
B、熔模铸造:又称失蜡铸造,为精密铸造方法之一。
C、金属型铸造:用金属材料制作铸型进行铸造的方法,又称永久铸造和硬型铸造。
D、压力铸造:简称压铸,在压铸机上用压射活塞以较高的压力和速度将压室内的金属压射到模腔中,并在压力作用下使金属液迅速凝固成铸件的铸造方法。
E、离心铸造:将液态金属浇入沿直轴或小平轴旋转的铸型中,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金属液附着于铸型内壁。
3、金属基本性能特征是什么?1)、金属表面具有金属所特有的色彩,良好的反射能力,不透明性及金属光泽。
2)、优良的力学性能,金属材料具有高的弹性模量与结合能,因此使得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熔点、强度、刚度及韧性等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