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版]药理学_药理学教案
《药学导论》教案 药理学

《药学导论》教案药理学一、教学目标:1. 了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 掌握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3. 了解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4. 掌握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对药物效果的影响。
5. 了解药物的副作用、毒性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
二、教学内容:1. 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学科,主要研究药物的药效、作用机制、剂量效应关系等。
2. 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根据药物的作用靶点和作用机制,将药物分为不同的类别,如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等。
3.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药物通过口服、注射等方式进入体内,经过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最终发挥药效。
4. 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谢,进而影响药物的效果和副作用。
5. 药物的副作用、毒性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可能会产生副作用和毒性作用,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药物的吸收和排泄过程等内容,使学生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的药物案例,使学生了解药物的副作用、毒性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对药物效果的影响,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对药理学基本概念和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所提交的讨论报告质量。
3. 课后作业:通过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吸收和排泄过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药学导论》教材或相关药理学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药理学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等内容。
3. 案例资料:收集相关的药物案例资料,用于案例分析。
药理学药理学教案知识讲解

药理学-药理学教案知识讲解.doc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了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2. 掌握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3. 了解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4. 掌握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对药物效果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 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2. 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3.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4. 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对药物效果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2. 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对药物效果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 教案和教学PPT。
2. 相关药物样本或图片。
3. 教学视频或动画。
五、教学过程:1. 引入:介绍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引起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包括各类药物的代表药物和作用原理。
3. 互动:提问学生关于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 演示:通过教学视频或动画展示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5. 练习:给学生发放相关药物样本或图片,让学生识别和解释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对药物效果的影响。
7.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药理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拓展:1. 介绍药物的副作用和毒性反应。
2. 探讨药物的临床应用和药物治疗管理。
3. 分析药物相互作用的原因和结果。
七、教学案例分析:1. 提供具体药物案例,分析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效。
2. 讨论药物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3. 分析药物过量或不足时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
八、教学实践操作:1. 安排学生参观药房或药店,观察药物的存放和销售。
2. 指导学生进行药物使用的基本操作,如准确测量剂量、正确给药等。
3. 让学生参与模拟药物治疗的情境,提高其药物使用的实际能力。
九、教学互动讨论: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药物使用的理解和经验。
药理学-药理学教案知识讲解

药理学教案知识讲解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内容。
2. 使学生掌握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3. 培养学生对药物的合理应用和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药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药物的作用机制3.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4. 药物的剂量与疗效的关系5. 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原则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药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药物的剂量与疗效的关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原则。
2. 教学难点: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详细过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地讲解药理学的基本知识。
2. 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药物合理应用的经验和看法。
五、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多媒体课件。
2. 相关药物不良反应的案例资料。
3. 讨论题:如何判断药物的合理应用和如何处理药物不良反应。
4. 课堂小测验,测试学生对药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介绍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讲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包括受体学说、酶学说等。
3. 讲解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结合图表进行讲解。
4. 讲解药物的剂量与疗效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药物的个体差异。
5. 分析药物不良反应的案例,让学生了解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和处理方法。
6.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药物合理应用的经验和看法。
7. 课堂小测验,测试学生对药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9. 课后辅导,解答学生疑问。
10. 收集学生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针对学生的疑问,加强课后辅导,确保学生对药理学知识的掌握。
六、教学内容:1. 常见药物分类及其作用特点2. 心血管系统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3. 抗感染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4.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5. 消化系统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常见药物分类及其作用特点,心血管系统药物、抗感染药物、抗肿瘤药物、消化系统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药理学精品教案

药理学教案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言【目的要求】1.掌握药理学、药物、药效动力学、药代动力学的概念。
熟悉药理学的学科任务。
2.了解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教学内容】(一)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1.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和规律及原理的一门学科。
2.药物(drug)是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在理论上指凡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及(或)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都属于药物的范畴。
3.药效动力学(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 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规律及作用原理。
4.药代动力学(药动学, pharmacokinetics)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及作用规律。
5.药理学的学科任务(1)阐明药物作用机制;(2)提高药物疗效;(3)研究开发新药;(4)发现药物新用途;(5)探索细胞生理、生化及病理过程。
(二)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史1.药物学阶段中国的《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为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药理学的发展德国化学家F.W. Serturner(1783-1841)分离吗啡;后来相继发现士的(1819),咖啡因(1819),奎宁(1820),阿托品(1831);德国微生物学家P. Ehrlich(1906)发现新胂凡纳明;德国R. Buchhneim(1820-1879)建立第一个药理学试验室;J N. Langley(1905)提出受体学说;20世纪药理学新领域及新药的发现:抗生素、抗精神病药、抗高血压药、镇痛药、基因药等。
我国药理学家在麻黄碱、吗啡镇痛作用部位及青蒿素的研究方面做了重要贡献。
3.药理学从实验药理学到器官药理学,进一步发展到分子药理学;并出现了许多药理学分支如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生化药理学(Biochemical pharmacology)、分子药理学(Molecular pharmacology)、免疫药理学(Immunopharmacology)、心血管药理学(Cardiovascular pharmacology)、神经药理学(Neuropharmacology)、遗传药理学(Pharmacogenetics)、化学治疗学(Chemotherapy)等。
2024完整word版药理学药理学教案x

完整word版药理学药理学教案x•药理学概述与教学目标•药物效应动力学基础•药物代谢动力学基础•常见药物分类及作用特点目录•临床合理用药原则与实践•实验设计与操作技能培养药理学概述与教学目标药理学定义及研究内容药理学定义研究内容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与技能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各类药物的分类、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等。
过程与方法通过理论讲授、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药理学专业的兴趣和热爱,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严谨的学术态度,增强医德医风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操作理论讲授通过实验课程,使学生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多媒体教学课程安排与时间分配课程内容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确保知识点的全面覆盖和重点突出。
时间分配合理分配理论讲授、实验操作、课堂讨论等教学环节的时间,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同时,留出一定的时间供学生自学和复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药物效应动力学基础受体机制酶促机制细胞膜离子通道机制基因表达调控机制药物作用机制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01020304量效关系最小有效量最大效应效能药物相互作用及影响因素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药物效应发生改变的现象。
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疾病状态、环境因素等均可影响药物相互作用。
两种药物同时使用时,效应增强。
两种药物同时使用时,效应减弱或消失。
药物相互作用影响因素协同作用拮抗作用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需要增加剂量才能维持原有药效的现象。
耐受性依赖性停药反应合理用药原则长期反复使用某种药物后,机体对这种药物产生生理性或精神性的依赖和需求。
长期使用某种药物后,突然停药或减量时出现的反跳现象或原有疾病加剧的现象。
根据病情和药物特点,合理选择药物、剂量和疗程,避免不必要的用药和滥用药物。
药理学药理学教案

药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掌握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机制。
3. 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效学的基本原理。
4. 掌握常见药物的分类和作用特点。
5. 培养学生的药物应用能力和临床思维。
二、教学内容1. 药理学概述:药物的定义、分类和作用机制。
2. 药物的吸收与分布:口服吸收、生物膜透过机制、药物分布的规律。
3. 药物的代谢与排泄:肝脏代谢、肾脏排泄、药物代谢与排泄的影响因素。
4. 药效学的基本原理:剂量与效应关系、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时效曲线。
5. 常见药物分类及作用特点:抗生素、抗炎药、心血管药物、抗高血压药物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作用机制和药物分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药物的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机制。
4. 实践操作法:进行药物剂量的计算和药物治疗的案例设计。
四、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药理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药物分类和作用特点的掌握。
3. 实践报告:评价学生对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4. 期末考试:综合测试学生对药理学的整体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药理学教材或相关医学参考书籍。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药理学课件。
3. 案例资料:提供相关药物的临床应用案例。
4. 实验材料:进行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实验所需的材料。
六、教学计划1. 第六周:药理学概述与药物吸收药物的定义、分类和作用机制药物的口服吸收过程和影响因素生物膜透过机制的研究2. 第七周:药物分布与代谢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规律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的基本过程药物代谢与排泄的临床意义3. 第八周:药效学原理与应用剂量与效应关系的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解析药物时效曲线的解读与应用4. 第九周:常见药物分类与作用特点抗生素的分类、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抗炎药的作用机制及代表性药物心血管药物和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与作用5. 第十周:药理学实验与实践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实验操作药物剂量计算的实际案例药物治疗的临床案例设计讨论七、教学活动1. 第六周:药理学概述讲解、药物吸收的课堂讨论、药物吸收影响因素的案例分析。
《药理学》电子教案

《药理学》电子教案一、课程概述《药理学》是医学和药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主要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等。
通过对《药理学》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标1、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规律。
2、掌握常见药物的分类、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能够正确合理地使用药物。
3、了解药物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最新进展,培养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
4、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药品安全和公众健康。
三、课程内容1、总论1、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理作用3、药物的分类和剂型4、药品管理和法律法规2、神经系统药物1、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抗精神病药、镇痛药等3、心血管系统药物1、抗高血压药、抗心律失常药、抗心绞痛药等4、内分泌系统药物1、抗糖尿病药、抗甲状腺药、抗肾上腺药等5、抗感染药物1、抗生素、抗真菌药、抗病毒药等6、抗肿瘤药物1、细胞毒药物、抗肿瘤抗生素等7、其他类药物1、解热镇痛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等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采用多媒体课件、案例分析、动画演示等多种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规律。
2、实验实训:通过实验实训,让学生亲手操作,掌握常见药物的分类、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等知识。
3、自学指导:提供相关学习资料和一、课程概述《生理学》是医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介绍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及其调节机制。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人体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后续医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掌握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及其调节机制。
2、理解人体内环境平衡的维持机制。
3、熟悉生理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
4、能够运用生理学知识解释人体生命活动的现象和调节机制。
5、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1、细胞生理学基础2、组织生理学基础3、器官生理学基础4、系统生理学5、内分泌系统与生殖生理学6、生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7、生理学前沿进展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药理学药理学教案完整版

药物毒性实验
通过给动物或细胞施加不同浓度 的药物,观察其毒性反应和程度, 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使用范围。
创新性实验设计思路探讨
基于新技术的药物筛选实 验设计
利用高通量测序、蛋白质组学等新技术,设计 针对特定靶点的药物筛选实验,提高药物研发 的效率。
药物联合作用实验设计
通过设计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的实验方案,研究药物之 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和方法。
合理用药原则及实践
01
合理用药实践
02 了解病情和药物性质,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03 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随意更改用药方案。
合理用药原则及实践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和药物反应,及时 调整用药方案。
避免滥用药物,尤其是抗生素和激素 类药物。
06
实验指导与案例分析
实验基本操作规范
实验前准备
熟悉实验流程,检查实验器材 和试剂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确 保实验环境安全。
通过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治疗尿路感染。
生殖系统药物
性激素及促性激素类药物
通过补充或调节性激素水平,治疗性功能障碍、 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
避孕药及抗早孕药
通过抑制排卵、改变子宫内膜环境等机制,达 到避孕或抗早孕目的。
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药物
通过改善阴茎海绵体血液供应,治疗勃起功能障碍。
抗感染药物
抗生素类药物
用药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实验教学和病例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 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手段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包括PPT课件、视频、动画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效果。同时,还将利用在线课程、学习通等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版]药理学_药理学教案厦门大学医学院药理学教案题目药理学总论-绪论,药动学学时 21简介药物的概念研究内容目的及发展目的2掌握药物转运的类型基本规律要求 3要能够运用Handerson-Hasselbalch公式说明药物在体内的分布状态4掌握药物在体内的吸收规律及影响吸收的因素重点1被动转运 Handerson-Hasselbalch公式难点 2 吸收速度程度与给药途径的关系,首关效应习题什么是药物、药理学、药效学及药动学, 作业教学内容、过程、方法、手段、及时间分配的设计 1药物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药效学治疗学 10分钟介绍与解释上述药理学概念,药物代谢动力学与药效学的区别药物与毒物的区别2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10分钟详细讲解药物的体内过程,各过程的特点,如吸收的影响因素分布式与蛋白质的结合,肝药酶的特点,肾脏排泄的特点 3被动转运 Handerson-Hasselbalch公式 30分钟推导上述Handerson-Hasselbalch公式以介绍弱酸性药物为例介绍公式的用法,如在胃吸收时,及在肾脏排泄时的规律 4主动转运 10分钟介绍主动转运特点5吸收速度程度与给药途径的关系,首关效应 30分钟给药途径的关系重点介绍首关效应的特点题目药理学总论-药动学学时 31掌握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分布、代谢与排泄规律、特点,对临床的影目的响。
一级动力学要求 2连续多次给药后CSS、ASS 、 R计算重点1重点讲述药物体内过程对药物作用的影响难点 2一级动力学,连续多次给药后CSS、ASS 、 R计算名词解释:首过消除、肝药酶、肝药酶诱导剂和抑制剂、肝肠循环、一级动力习题学消除、零级动力学消除、生物利用度、表观分布容积、消除半衰期、血浆清作业除率、血浆稳态浓度等。
教学内容、过程、方法、手段、及时间分配的设计 1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 20分钟介绍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动态平衡,药物与毒物的区别 2药物在体内分布 25分钟详细讲解药物的体内分布的特点,如分布与蛋白质的结合与酸碱性的关系3药物的转化或代谢 25分钟在肝脏的转化,肝药酶的特点,抑制剂与诱导剂4排泄 20分钟肾脏排泄的特点5时量曲线 20分钟 -kt C=Ce t0一级动力学 logC=logC-K/2.303*t t0t=0.693/K C1/2SS6零级动力学 t=0.5C/V=0.5C/K 5分钟 1/20max07 V房室模型 10分钟 d8单次及多次连续给药后体内存量分析 10分钟C、A计算,R= C*A*0.693/ t SSSSSSd1/2题目药理学总论-药效学学时 3掌握药物的治疗作用、不良反应,量效关系的特点、意义及有关的名词概念,如最小有效量、常用量、极量、最小中毒量、最小致死量、最大效应、效目的价强度、ED、LD、治疗指数等。
5050要求掌握受体、配体、亲和力、内在活性、受体激动剂、受体拮抗剂的概念。
了解药物的基本作用、构效关系、药物作用机制。
1.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重点2.药物量效关系。
难点3.药物作用的受体机制。
1.药物量效关系的特点和意义。
习题2.受体的亲和力和内在活性,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的量效关系曲线特点及其意作业义。
教学内容、过程、方法、手段、及时间分配的设计 1药物效应分析 10分钟 2量效曲线量反应E,potency 35分钟 max质反应LD ED TI 50503构效关系 10分钟 4作用机制 10分钟 5受体的概念、性质、分类、存在 10分钟 6占领学说理论affinity,intrinsic,activity,K,P,PA25分钟 DD22 7速率学说及二态模型学说 5分钟 8药物-受体相互作用后的细胞反应 5分钟 9受体的生理调节与药物作用的关系 5分钟 10药物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20分钟治疗作用的对因治疗,对症治疗不良反应重点为副作用于毒性反应题目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及拟胆碱药学时 21.明确传出神经递质及受体分类目的2.掌握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基本原理要求 3.掌握拟胆碱药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1(教学重点: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和受体毛果芸香碱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重点2. 教学难点: 受体激动后效应难点毛果芸香碱对眼的作用1 药理学第五版杨宝峰、苏定冯主编参考2 The 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 Alfred Goodman and Gilman资料习题试述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基本作用方式作业教学内容、过程、方法、手段、及时间分配的设计教学内容1.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和受体 30 分钟2(传出神经系统药物作用机理 15 分钟3(乙酰胆碱的药理作用 10 分钟4(毛果芸香碱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 30 分钟小结 5分钟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抗胆碱酯酶药、胆碱酯酶复活题目学时 2 ?理论课 ?实验实习课药及抗胆碱药1 掌握新斯的明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2 了解毒扁豆碱的药理学作用特点目的3 .掌握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原理及解救原理要求 4.掌握阿托品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5 了解其他阿托品类生物碱的药理作用特点6 了解N 受体阻断剂药理作用1.教学重点: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原理及解救原理重点阿托品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难点 2.教学难点:阿托品竞争性拮抗作用N2受体阻断药肌松药的分类1 药理学第五版杨宝峰、苏定冯主编参考2 The 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 Alfred Goodman and Gilman 资料习题1 试述新斯的明的药理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作业 2 从药理学角度来分析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原理及主要临床表现教学内容、过程、方法、手段、及时间分配的设计教学内容1 新斯的明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 15 分钟2 毒扁豆碱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 10 分钟3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原理及解救原理 20 分钟4 阿托品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0 分钟5 其他阿托品类生物碱的药理学作用特点 15 分钟6 N胆碱受体阻断药的药理学作用特点 10 分钟教学方法与手段:板书及多媒体教学题目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学时 2 ?理论课 ?实验实习课1. 掌握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异丙肾上腺素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目的2(掌握多巴胺、麻黄碱、去氧肾上腺素等的药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要求1.教学重点: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异丙肾上腺素药理作用,临床应用重点2.教学难点: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难点1 药理学第五版杨宝峰、苏定冯主编参考2 The 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 Alfred Goodman and Gilman 资料习题1 为什么青霉素过敏性休克首选肾上腺素进行抢救作业 2 试述去甲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教学内容、过程、方法、手段、及时间分配的设计教学内容1(复习肾上腺素代谢过程及相应受体的分布和功能 5 分钟2 拟肾上腺素药的基本化学结构和构效关系 10 分钟3(以去甲肾上腺素为代表药,介绍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的药理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20 分钟4 其他类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如间羟胺、去氧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特点 10 分钟5 以肾上腺素为代表药介绍α、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的药理学作用及临床应用特点 20 分钟6 其他类α、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如多巴胺、麻黄碱的药理学作用特点7 以异丙肾上腺素为代表药介绍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的药理学作用及临床应用 15 分钟8 其他类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如多巴酚丁胺、沙丁胺醇的药理学作用特点5分钟教学手段:板书、多媒体教学题目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学时 2 ?理论课 ?实验实习课1 了解肾上腺素α受体阻断药的基本药理作用目的2 掌握肾上腺素β受体阻断药基本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要求1.教学重点:酚妥拉明及普萘洛尔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重点2.教学难点:普萘洛尔药理作用难点1 药理学第五版杨宝峰、苏定冯主编参考2 The 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 Alfred Goodman and Gilman 资料习题酚妥拉明属何类药物,为什么能用于治疗难治性急性心肌梗塞及充血性心力作业衰竭,教学内容、过程、方法、手段、及时间分配的设计教学内容1(a 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30 分钟2(a 受体阻断药酚苄明及哌唑嗪的药理作用 20 分钟3(ß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30 分钟4 其他ß受体阻断药的药理学作用特点 10 分钟5 a、ß受体阻断药如拉贝洛尔的药理学作用特点 5 分钟教学手段:板书及多媒体教学题目局麻药;镇静催眠药学时 2 ?理论课 ?实验实习课1、学习理解局部麻醉药的药理作用,作用原理和局麻药的用途及应用方法。
2、掌握苯二氮卓类及熟悉巴比妥类的药理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及其他镇静目的催眠药的作用特点。
要求1.教学重点:常用局麻药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丁卡因的药理作用特点,作用重点强度,毒性及临床应用;苯二氮卓类的药理作用、作用机理难点2.教学难点: 脂溶性与药代动力学的差异; 机体对药物的耐受性、成瘾性及不良反应; 急性巴比妥类中毒及其解救参考1 药理学第五版杨宝峰、苏定冯主编资料 2 The 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 Alfred Goodman and Gilman 习题1 简述增加局麻药的浓度延长作用持续时间的可行性作业 2 请比较地西泮和苯巴比妥所致中毒作用及解救的方法教学内容、过程、方法、手段、及时间分配的设计1 常用局麻药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丁卡因的药理作用特点,作用强度,毒性及临床应用。
30min2 局麻药的应用方法:表面麻醉,浸润麻醉、传导麻醉、蛛网膜下麻醉、硬脊膜外麻醉。
20min3 常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安定、利眠宁等的体内过程特点、临床应用。
30min4 巴比妥类的药理作用及其特点,作用机理; 常用巴比妥类药物的分类( 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及硫贲妥钠的体内过程与作用快慢及作用持续长短的关系。
15min5 其他镇静催眠药的简介. 5min教学方法及手段:幻灯、多媒体课件抗癫痫药、抗惊厥药及抗帕金题目学时 2 ?理论课 ?实验实习课森氏病药目的1 掌握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物的作用原理和临床应用要求 2 熟悉抗帕金森氏病药作用原理和临床应用。
1苯妥英钠治疗大发作及精神运动性发作的机理2苯妥英钠体内过程特点、毒性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重点3左旋多巴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