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鱼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河豚鱼中毒

河豚鱼中毒关于《河豚鱼中毒》,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日常饮食注重的是一个保健养生的功效,假如以便图个新鮮,乱吃东西就不好了,因此我们吃东西前,先要问问自身,这种东西吃下去对人体到底是有利還是沒有益处,一些东西吃下去乃至会要了你的命,比如我们都了解河豚鱼的肉十分的美味,可是另外我们也常常听见河豚鱼中毒了的事儿。
那麼为什么会出現河豚鱼中毒了的状况呢,碰到那样的状况我们要怎么处理呢,河豚鱼中毒了的临床症状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要怎样确诊和鉴别出是河豚鱼中毒的症状,河豚鱼中毒了我们可以怎么治疗呢。
河豚毒素中毒了是因进餐河豚鱼后产生中毒了的一种危症。
河豚鱼别名钝鱼、气泡鱼、鲅等,产自在我国沿海地区等地,类型许多,肉味美味,但它的一些内脏器官及组织中都带有内毒素,其毒副作用平稳,经炒煮、盐腌和风吹日晒等均不可以被毁坏。
河豚毒素有似箭毒样的毒副作用功效,关键使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产生麻木:起先觉得神经痉挛,次之健身运动神经痉挛,最终呼吸中枢和血管中枢神经麻木,出現感觉障碍,瘫痪,呼吸衰竭等如不积极主动救护,常可造成身亡。
1.肠胃病症:吃完没多久既有恶心想吐、呕吐、腹痛或腹泻等。
2.神经痉挛病症:刚开始有嘴唇、舌头、手指尖发麻;进而全身麻木、上睑下垂、四肢无力走动不稳、共济失调,肌肉硬瘫和腱反射消退。
3.吸气、流回衰退病症:呼吸不畅、紧促浅表而不规律紫绀,血压降低,眼瞳先变小后散大或两边不一样,言语障碍,昏迷,最终丧生吸气、流回衰退。
医治标准1.吐、洗胃、导泻、清除有害物质。
2.运用吸收剂降低有害物质的消化吸收。
3.打点滴、有利排尿推动内毒素的代谢。
4.拮抗内毒素功效。
5.应用肾上腺生长激素,提升组织对内毒素的耐受力。
6.对症治疗援助医治。
服药标准1.一般病案以服药框限“A”主导。
2.对出現吸气麻木者,行得通气管切开或气管切开,给与人工服务輔助吸气。
3.对用药治疗实际效果不佳,出現高宽比房室传导阻滞者,行得通心脏起搏术。
河豚中毒如何急救

河豚中毒如何急救你知道河豚中毒如何急救吗?河豚,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其营养价值丰富,肉滋味鲜美,但河豚不是随便能吃的,会引起中毒,那末你知道河豚中毒如何急救吗?由小编为你介绍。
文章目录河豚中毒如何急救1、河豚中毒如何急救1.1、轻者当场催吐:用筷子或者压舌板刺激咽部催吐,或者口服 1%硫酸锌 50-200ml 水溶液催吐。
1.2、洗胃:用 1:2000 高锰酸钾液或者 0.5%药用炭悬浮液反复洗胃。
口服硫酸钠或者硫酸镁 20g 导泻。
缓慢静脉注射丁溴东莨菪碱 20mg/次,3 次/日,维持 1-2 天。
1.3、补液:静脉滴注 10%葡萄糖液 1000ml 加入维生素C0.5g 医学教`育网整理,能加速排毒。
1.4、吸氧:呼吸衰竭时吸氧,还可用尼可刹米、山梗菜碱、安纳咖等药物,参照说明书用量,交替注射。
1.5、升压:血压下降可用阿拉明、多巴胺等升压药。
应呼急救站来援救或者送医院。
河豚鱼的毒素很猛烈,一旦中毒,会让人的神经系统瘫痪,并让人最后死于呼吸衰竭,而且河豚毒素发作时间是很快的,没有什么潜伏期,所以一旦河豚鱼食物中毒发作,就必须快速施救,不然是会造成生命危(wei)险的。
2、引起河豚中毒的原因河豚鱼营养高,相信大家都知道吧!但是可不要随便的吃,特别是对于河豚鱼内脏不够了解的人,不要盲目的吃河豚鱼,中毒的几率是很大的,普通河豚鱼引起中毒的因素是由于河豚鱼身体内有毒素,被人体食用后导致的,所以小编提醒大家平时需要多引起注意,避免中毒事件的发生。
河豚是海洋的鱼类,河豚的毒素主要是河豚毒和河豚酸两种,普通会集中在河豚的卵巢,睾丸,内脏还有血液之中, 河豚的肌肉内是没有毒素的,而且河豚的性别不同,不同的鱼体,不同的季节,那末河豚的毒素的含量也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3、河豚中毒的症状3.1、口唇感觉异常,胃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甚至便血等胃肠道症状。
3.2、四肢和躯干感觉异常,末梢运动麻痹,但反射正常 ; 口唇、舌尖、全身麻木,以至肢端麻木、四肢无力、上睑下垂、共济失调、松弛性瘫痪、呼吸艰难,普通发生在中毒 4~ 6h 内,如超过 8h 可望恢复。
河豚鱼中毒患者救治流程的临床应用

有毒动物之河豚中毒

有毒动物之河豚中毒
有毒成分:河豚毒素,对热稳定,煮沸、盐腌、日晒均不能破坏。
以卵巢毒性最强,肝脏次之。
中毒机制:河豚毒素是神经毒素,可直接作用于胃肠道引起局部刺激作用,还作用于神经系统,阻碍神经传导,引起神经末梢和中枢神经麻痹,严重者脑干麻痹,呼吸和血管运动中枢麻痹,危及生命。
中毒特征:春季多发。
发病激素而剧烈,潜伏期短,起初感觉手指、口唇、和舌有刺痛,然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伴四肢乏力、肢端麻痹和眩晕。
重者全身麻痹、瘫痪。
急救治疗:尚无特效解毒方法,以排出毒物和对症处理为主,改善呼吸循环功能。
预防:新鲜河豚需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放血、去内脏、去鱼头、扒皮后反复冲洗去血污后,经专职人员检定合格后方可食用。
5例重度河豚鱼中毒患者的抢救护理

道后湿度逐渐升至体温水平 , 并可使相对湿度达到维持纤毛活
动 的 生 理 要 求 , 防 气 道 水 分 丢 失 过 多所 至 的分 泌 物 粘 稠 和 排 预
出障碍 。应用呼吸机机械通 气的患者 必须专人监护 ,除监护
病 人 病 情 外 ,还 应 密 切 监 护 呼 吸 机运 转 情 况 、各 种 管 道 情 况 。 避 免 病 人 出现 不 良后 果 及 医 疗 纠 纷 。
维普资讯
20 年 5 第 5 第 5期 08 月 卷
Wol H ahDgs r el i t d t e
・
专科 护理 ・
思考 、 究和探 索,提高了业务水平;从而使护 士工作更加认 研 真负责、细 心谨慎 ,特别是无菌技术操作一丝不苟 ,业务技术 上刻苦钻研 ,精益求精,不断的更新知识 ,不断的完善 自我,
鱼 中毒,即用 草药 “ 百果 ” 腾 ,煎水服,腾 百果 一个加 5 0毫 0 升水 煎成 2 0 0 0  ̄3 0毫升分 2-3 " 次服用 , - 腾百果为海边野 生如
护 ,严密观察体温 、心律 、呼吸、血压 、血氧饱和度变化 。尤
其血氧饱和度是很重要的监护指标 。 因呼吸机麻痹是河豚鱼 中 毒死亡 的主要原因之一 。血氧饱 和度低于 9 % 0 应加大氧流量, 每分钟氧流量增大至 6 ~8升,若血氧饱和度仍不能提高 ,考 虑 呼吸机麻痹应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接呼吸机辅助呼吸 。 同 时观察病人 的变化及各种生理反射 。 问病史 , 询 告诉病人 出现 口舌 麻木 加重 ,四肢无力加重 时应及 时告诉 医务人员 。 本组中
一旦发生河豚鱼中毒,可按如下方法抢救: (1)中毒早期应 …

一旦发生河豚鱼中毒,可按如下方法抢救:活性炭悬液或1:5000高锰酸钾液反夏洗胄;最后给中毒者口服硫酸镁或硫酸钠20毫升导泻。
(2)中毒者出现呼吸衰竭时,应进行人工呼吸,有条件的可予吸氧。
(3)民间解河豚毒验方:鲜橄搅和鲜芦根各200克,洗净后捣汁口服。
南瓜根1000克,洗净切片,用清水4大碗煎取浓汁2经过上述初步处理后(或同时),尽快将中毒者送往医院抢救。
6.木薯和苦杏仁中毒(1)中毒早期应以催吐、洗胄和导泻为主。
抢救者立即用手指或筷子、鹅毛等刺激中毒者舌后根、咽后壁催吐,亦可灌麻油催吐木薯又名树薯、葛薯等,我国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等地均有种植。
生食木薯或食用前未经合理加工处理,可引起中毒。
樱桃及李等的核仁,也可因生食而中毒。
山杏种子的核仁,我国河北、山东、山西及湖北各地均有出产。
杏仁分苦、甜两种,甜杏仁可食,苦杏仁常发儿童误食而中毒。
其它们的有毒物质是氰甙,在酸或适当水解酶的作用下,可分解产生氢氰酸,因而具有很强的毒性。
苦杏仁须经水浸泡1~2天后,煮全。
7.毒蕈食物中毒用。
木薯含氰甙量以皮中最高,鲜薯应先去皮切片,浸水3~5天后捞出晒干;或去皮切开后煮熟,在水中浸48小时以上,然后蒸蕈类通称蘑菇,为大型真菌,可分为食蕈、条件可食蕈和毒蕈三类。
食蕈味道鲜美,有一定营养价值,我国约有300多种;条件可毒常由于个人或家庭采集野生鲜蕈食用,缺乏经验,误食毒蕈引起。
过加热、水洗或晒干等方法处理后方可食用的蕈类(如白乳菇等);毒蕈指食后可引起中毒的蕈类,我国有100余种,其中剧毒者毒蕈的有毒成分比较复杂,一种毒蕈常可含多种毒素。
几种毒素同时存在时,有的互相拮抗,有的互相协同,而且毒蕈含毒素量又毒蕈中毒的抢救方法是:生长条件不同而不同,因而患者症状也较为复杂。
个人的体质、烹调方法和饮食习惯等均与能否引起中毒或中毒的轻重有密切关系(1)立即催吐、洗胃、导泻。
对食毒蕈不久而无明显呕吐者,可先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其舌根部催吐;而对呕吐明显者则不必2000~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浓茶水、0.5%活性炭混悬液等反复洗胃。
河豚中毒应如何急救

河豚中毒应如何急救
一、河豚中毒应如何急救1. 河豚中毒催吐急救方法2. 河豚中毒解毒急救方法 3. 河豚中毒的症状辨析二、河豚食用的注意事项三、食物中毒的分类
河豚中毒应如何急救
1、河豚中毒催吐急救方法首先我们必须知道一点,河豚的毒素是很猛烈的,一旦中毒,会让人的神经系统瘫痪,并让人最后死于呼吸衰竭,而且河豚毒素发作时间是很快的,没有什么潜伏期,所以,一旦发作,就必须快速施救,不然是会造成生命危险的。
我们必须要进行催吐,让病人把吃进肚子里的河豚都全部吐掉,可以通过吃肥皂水,扣喉咙等方式,让病人剧烈呕吐掉胃里的食物残渣。
2、河豚中毒解毒急救方法服用中草药如橄榄粉或鲜芦根、鲜橄榄各200克洗净捣汁冲服,可以解毒。
还要多喝温开水或冷茶水以增加排泄。
让休克患者平卧,头稍低,注意保暖。
对昏迷、呼吸困难者应及时消除口腔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并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3、河豚中毒的症状辨析河豚鱼的毒为钝毒,毒性稳定,加热、日晒、盐渍均不能破坏。
钝毒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和神经末梢,尤其是呼吸肌和呼吸中枢,可造成呼吸麻痹而致死。
河豚鱼中毒时,潜伏期短,为10分钟至3小时,早期症状是口唇、舌、指尖发麻,眼睑下垂,不久即可出现消化道症状,主要有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渴、便血,进而出现口唇、舌尖及肢端麻木、四肢无力或肌肉麻痹、共济失调等神经系统症状。
重症者出现瘫痪、言语不清、声嘶、紫绀、呼吸困难、神志不清、休克,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河豚食用的注意事项1、河豚哪个部位有毒河豚肉虽鲜美,但若处。
河豚毒素中毒症状 河豚毒素的主要特点与防治

河豚毒素中毒症状河豚毒素的主要特点与防治河豚毒素是豚鱼类及其它生物体内含有的一种生物碱,是自然界中所发现的毒性最大的神经毒素之一。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河豚毒素中毒症状有哪些,了解一下河豚毒素的主要特点与防治要点。
一、河豚毒素中毒症状毒素对肠道有局部刺激作用,吸收后迅速作用于神经末梢和神经中枢,可高选择性和高亲和性地阻断神经兴奋膜上钠离子通道,阻碍神经传导,从而引起神经麻痹而致死亡。
河豚毒素的毒性比氰化物还要高1250多倍,0.5毫克即可致人于死命。
河豚毒素中毒潜伏期很短,短至10~30分钟,长至3~6小时发病,发病急,如果抢救不及时,中毒后最快的10分钟内死亡,最迟4~6小时死亡。
二、河豚毒素的主要特点河豚毒素对热稳定,于100℃处理24小时或120℃处理20~60分钟方可使毒素完全破坏。
中国古书曾记载“河豚出于江海,有大毒,能杀人。
”明代黄省曾的《鱼经》云:“凡烹调者,腹之子、目之精、脊之血必尽弃之。
”“凡洗宜极净,煮宜极熟,治之不中度,不熟则毒于人。
”这说明在烹调过程中河豚毒素是很难除去。
三、河豚毒素中毒防治方法河豚毒素中毒一般采用综合对症治疗措施,如早期服用1%硫酸铜100毫升催吐。
用1:5000高锰酸钾或0.2%活性炭悬浮液洗胃。
静脉注射高渗或等渗葡萄糖溶液,以促进毒素的尽快排泄。
维持呼吸。
解毒,莨菪类药物包括阿托品、东莨菪碱、山莨菪碱、樟柳碱等大剂量应用对救治河豚鱼类中毒有显著效果。
肌肉麻痹者可肌注1%盐酸士的宁2毫升及维生素b2、b6去麻痹,咖啡因、山梗烷醇酮和硫代硫酸钠与生理盐水一起静脉注射也有显著疗效。
同时可采取补液等对症治疗措施。
四、食用河引起的中毒事件河豚鱼的食用在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并逐渐形成特有的河豚饮食文化。
日本还将河豚宴视作国宴,招待贵宾。
然而,即使对河豚烹调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饭店得到卫生部门许可及实施特许经营,如加工处理不当,还会引起食物中毒及致残致死事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豚鱼中毒的急救与护理目的:探讨河豚鱼中毒的急救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及影响河豚鱼中毒患者预后的因素,提高急救技术及护理质量。
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30例河豚鱼中毒患者临床资料,均在中毒3 h内出现呼吸困难、口唇紫绀、意识模糊、自主呼吸不规则甚至呼吸、心跳骤停等症状。
在给予催吐、洗胃、导泄、利尿等综合治疗后,按照急救流程进行院前、院中急救及后续的护理干预。
记录救治成功率及死亡率,比较急救护理前后血气、血压指标变化差异。
结果:30例患者,抢救成功25例,成功率83.3%。
经急救护理干预后PaO2、PaCO2及呼吸频率、心率均较急救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河豚鱼毒性剧烈,中毒后不及时救治极易导致死亡。
关于河豚鱼中毒尚无特效药物,及时正确的护理抢救是治疗的关键。
第一时间排毒解毒,进行机械通气,按照急救流程做好抢救和基础护理,能大大提升救治效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标签:河豚鱼;中毒;急救;护理河豚鱼体内含有剧毒成分河豚毒素(TTX),其毒性是氰化物毒性的1000倍,毒性稳定,即使经过蒸煮、暴晒等处理仍不能被稀释[1]。
已有研究表明,0.5 g 的河豚毒毒素即可毒死体重达70 kg的成年人[2]。
TTX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末梢神经有较强的麻痹作用,通过作用于神经系统导致神经麻痹、脑干麻痹,诱发呼吸衰竭,是导致死亡最主要的原因[3]。
对于河豚鱼中毒,目前仍无特效药物,仍然有赖于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和护理。
笔者随机选取2016年1-12月所在医院急诊科接收的30例河豚鱼中毒患者进行回顾研究,探讨河豚鱼中毒的急救措施、方法及流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及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6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接收河豚鱼中毒患者30例,均有食用或误食河豚鱼史,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22~75岁,平均(41.3±3.3)岁;发病时间30 min~3 h,平均(1.1±0.5)h;食用河豚鱼至转入急诊科时间20 min~4 h,其中30 min内转入17例,30 min以上13例。
并发严重呼吸衰竭23例,占总数的76.7%。
1.2 临床表现全部患者食用或误食河豚鱼后,早期症状表现为感觉神经麻痹,如口腔、四肢末梢麻木等。
之后开始出现四肢肌无力、肌麻痹等运动神经麻痹症状,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如呕吐、腹泻等。
摄入河豚鱼半小时到4 h内,相继出现中枢、血管神经中枢麻痹症状,其中全部患者表现为呼吸窘迫、口唇紫绀、意识模糊等,10例患者发生中毒性休克,7例呼吸不規则,5例出现呼吸、心脏暂停等严重反应。
经血气分析,23例患者并发重度呼吸衰竭。
经心电图监护,5例显示窦性心动过速,2例过缓,4例表现为ST-T改变,2例Q-T延长。
1.3 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查阅病历资料、询问主治医师和护理人员、询问患者本人及家属等途径,对本次急救及护理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个人资料、症状表现、救治措施、基础护理及救治结局等进行研究分析。
最后采用医学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结论。
1.4 急救护理措施1.4.1 院前急救护理(1)催吐。
对神志清醒患者,采用压舌板或棉签等反复刺激咽喉部方式进行催呕,把握节奏,以最快的速度促使患者将胃内容物全部呕出,阻止毒素再吸收。
待催吐完净后插管胃管洗胃,达到彻底清除胃内毒物。
对于意识模糊或休克无法催吐的患者,立即插管洗胃。
一般选择清水或5%碳酸氢钠溶液反复清洗,直至洗出液无混浊为止。
建议尽量选择较大型号的胃管,利于充分清洗。
(2)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大剂量静脉注射葡萄糖溶、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甘露醇、维生素C等促进毒素排泄,清除胃肠道内残留毒素。
部分药物用药方法:维生素C 6~8 g/d;糖皮质激素甲基强的松龙160 mg,2次/d;增强应激能力;对药物吸收不佳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机械通气。
对重度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根据患者特点挑选适宜的鼻(面)罩及单向阀,参数:自主/自动控制切换呼吸模式(S/T)模式,罩旁孔给氧,呼吸频率14~20次/min,氧流量5~8 L/min,吸气压以10 cm H2O(1 cm H2O=0.098 kPa)开始,逐渐增加至25 cm H2O,呼气压力3~5 cm H2O,上机2~3次/d,每次3~4 h,待患者病情趋于稳定后脱机。
对于出现呼吸抑制或停止,合并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心功能不稳患者及气道淤塞大量分泌物患者改为气管插管通气或其他通气方式。
同时注意检查呼吸机管道有无扭曲、折叠,衔接口有无漏气、脱管等故障,确保气管导管的固定、通畅。
(3)心理介入。
河豚鱼中毒后病情进展快,事发突然,患者及家属往往情绪起伏大,影响抢救治疗,还可能加重病情。
要坚持抢救与心理介入同步,及时向家属讲解病情和治疗措施,特别是介绍抢救成功案例,增强患者及家属对治疗的信心,消除不必要的进展和忧虑,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治疗和护理,争取早日出院。
1.4.2 院中护理(1)主要是吸痰处理,把握好气管内吸痰的指征:容量控制通气时吸气峰压升高,潮气量降低;呼吸功能增加表现;分泌物潴留引起的肺不张;可闻及痰鸣音。
吸痰时采取仰卧位或半仰卧位,吸引压力控制在0.04~0.05 MPa,负压不超过-120~-80 mm Hg,每次抽吸时间不超过10~15 s,抽吸前辅助吸入100%氧,呼吸次数3~6次。
(2)药物干预。
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增强组织对毒素的耐受性。
可选择东莨菪碱,该药能迅速阻断各种炎性细胞和炎症介质的聚焦和释放,保护细胞,改善微循环,并对抗呼吸中枢麻痹。
辅助5%的盐酸氢钠碱化血液以降低河豚素毒性,给予纳洛酮降低毒素对呼吸、循环功能的抑制。
(3)并发症护理。
急救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头晕、血压升高等并发症,除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外,叮嘱其卧床休息,适时更换体位,补充电解质。
不建议直接服用降压药,待患者症状平稳后血压会自行下降。
1.4.3 出院指导(1)指导患者做好日常的口腔护理,常漱口,避免口腔溃疡或细菌感染;定期叩背翻身,避免褥疮。
(2)做好健康教育,注意饮食卫生,向患者及家属宣教河豚鱼知识,分析河豚鱼中毒案例及食用注意事项,原则上不建议食用河豚鱼。
当食用或误食后出现恶心、吞咽困难、口唇麻木等早期症状时,要第一时间就诊。
1.5 观察指标记录30例患者救治情况,包括成功率、死亡率等;对比30 min内与30 min 以上就诊患者救治成功率;比较救治护理前后血气指标、呼吸指标变化情况。
1.6 统计学处理将上述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救治结局30例患者,抢救成功25例,成功率83.3%;5例因呼吸衰竭搶救无效死亡,死亡率16.7%。
2.2 急诊时间与救治成功率关系比较进食河豚鱼30 min内就诊患者,抢救成功率100%;进食河豚鱼30 min以上就诊患者,抢救成功率61.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进食河豚鱼30 min以上就诊患者,死亡5例,占38.5%,表明30 min内就诊成功率高,超过30 min后就诊死亡率较高,见表1。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呼吸指标比较经急救护理干预后,血气指标PaO2、PaCO2及呼吸频率、心率均较急救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河豚毒素属于神经毒,会直接麻痹周围神经和脑干中枢,造成感觉神经麻痹,进而引起运动神经麻痹,使呼吸变慢,脉搏迟缓,最终导致急性呼吸衰竭[4]。
目前对于河豚鱼中毒尚无特效的药物,一些治疗药物也存在起效慢效果难以令人满意问题。
因此,当患者确诊为河豚鱼中毒时,原则是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催呕、洗胃、导泄等对症处理,尽快清除体内残留毒物,阻止毒素再吸收,同时辅助机械通气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重度中毒无法自主呼吸时,及时气管插管辅助呼吸维持呼吸功能,对赢得抢救时间,甚至改善预后十分重要[5]。
从表1结果看,进食河豚鱼30 min内就诊的患者,其抢救成功率100%,而在进食30 min 以上就诊患者死亡率高达38.5%,说明中毒后就诊越早,抢救成功率就越高。
从临床实践看,关于河豚鱼中毒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较多,对于可能预见的并发症、意外事件均有相应措施,然而如何提升急救效率,最大限度缩短急救时间逐渐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毕竟对于急性中毒患者而言时间意味着生命和预后质量[6]。
笔者在本次研究中重视急救流程的梳理和规范化,将急救划分为清除毒素阶段、药物应用阶段和维持有效通气阶段,其中清除毒素阶段包括催吐、洗胃、导泄,目的是加速促使毒物排泄,阻止毒素再吸收[7-9];药物干预阶段主要是给予糖皮质激素药减轻毒素反应,给予东莨菪碱阻断各种炎性细胞和炎症介质的聚焦和释放,保护细胞和改善微循环;维持通气阶段主要是针对呼吸衰竭致死这一主要原因,及时气管插管或无创机械通气,维持有效通气,改善血气指标和呼吸状况[10-12]。
从结果2看,经急救护理干预后PaO2、PaCO2及呼吸频率、心率均较急救前明显改善(P<0.05),表明遵循抢救护理流程进行急救和护理,能大大提升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1]黄刚.23例急性河豚鱼中毒救治体会[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4,35(6):34-36.[2]杨蓉蓉,高夏蓉.急诊护理在农药中毒患者急救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6):68-69.[3]陈庆青,胡晓峰,郑运江,等.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河豚鱼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4,42(12):1736-1738.[4]张秀尧,蔡欣欣,贾俐挺.一起食用河豚鱼干中毒死亡事件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14,26(1):86,89.[5]胡艳敏,张峰,芦丽嫦.一起食用养殖河豚鱼中毒死亡事件的调查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4):420-421.[6]李素琴,冯志坚.血液净化治疗砷化氢中毒患者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9):1778-1780.[7]刘秀梅,龚平.超大剂量地高辛中毒患者的成功抢救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4):352-354.[8]黄淑华,陈倩怡,莫希玲,等.快捷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20):83-85.[9]杨莹.急性群体性甲醇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7):171-172.[10]方玲翠,周南南.急性苯胺群体中毒43例的急救与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5,14(7):637-638.[11]陈昶宜.急救流程再造与应急管理在基层医院突发群体性硫化氢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5(7):1741-1743.[12]中国毒理学会中毒与救治专业委员会.化学毒剂与有毒化学品中毒急救处置中国专家共识2015[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5,27(11):865-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