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分析与新闻语言

合集下载

新闻报道的话语分析分析

新闻报道的话语分析分析
看这场报道的背景,中国女排的现状以及 美国排球的现状,里约奥运会前,中国排名世界第三, 美国排名世界第一。 在08年奥运会后,中国女排的状况起起伏伏,而美国 多次跻身世界第一,差距还是有的。
2、主题分析 新华社的这篇报道的主题就是中国女排战胜巴西排进入四强, 太令人惊喜,令人感动。 标题:痛快!中国女排逆袭巴西闯进奥运会四强 (1)中国女排与两届奥运会冠军巴西队苦战5局,在先失一 局的情况下以3比2险胜东道主,挺进半决赛。 (2)这场荡气回肠的逆袭之战,让万里之外的中国观众不能 不动容,她们每每在关键时刻的呐喊,临危之时的爆发,都 唤起国人内心熟悉的感觉:女排精神,女排魂。 美国雅虎的这篇报道的主题则是中国女排战胜巴西女排进入 强,则是为美国女排夺冠提供机会 。 标题:巴西被中国扫出局,美国夺冠的最好时机到了 (1)重要的是,巴西队出局为美国夺冠开启了一扇巨大的窗户 (2)巴西队出局,似乎没有什么能再阻挡美国队拿下金牌 (3)因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美国队都 输给了巴西队,只斩获银牌 (4)小组赛中,它已经打败了目前挺进四强中的所有对手
从对这两篇报道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同一则新闻 不同国家的媒体有不同的报道,这里的不同可以是阶级的 不同、意识形态的差别,新闻没有国界,新闻媒体是有国 别的,每一个新闻媒体都是在为自己的国家、阶级服务的。 每一个新闻媒体在报道一篇新闻时,都是有自己的立场的, 毫无疑问,这个立场肯定是符合本国的阶级立场,是和本国 的社会价值体系相吻合的。
美国雅虎: 巴西队出局是排球界的大冷门!要知道,巴西队在小组赛中未丢一局 ,而中国在小组赛中是以2:3艰难出线,小组赛只击败了意大利和波多 黎各,分别输给了荷兰、塞尔维亚和美国,以2胜3负的成绩排名小组第 四。 作为两届奥运会冠军,巴西女排在小组赛豪取五连胜,显示出强势的 冠军气势。然而,它还是被中国队打败了。重要的是,巴西队出局为美 国夺冠开启了一扇巨大的窗户,因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伦敦奥 运会中,美国队都输给了巴西队,只斩获银牌。而现在,阻挡美国队夺 冠的唯一队伍出局了,这或许是美国队夺冠的最好时机。 巴西队出局,似乎没有什么能再阻挡美国队拿下金牌,毕竟,小组赛 中,它已经打败了目前挺进四强中的所有对手:荷兰、塞尔维亚和中国 。如果美国队今年还是拿不下冠军,他们就只能责怪自己了,毕竟你最 强大的对手巴西已经被中国队扫出局了 这篇文章的主题对巴西女排以及中国女排在小组赛的情况作了分析, 从而更好的表达出美国对这块金牌的渴望。另外我觉得这篇文章的美式 思维很明显,直接表达出对胜利的渴望,赤裸裸,不加掩饰,这与中国 惯有的思维方式还是有明显的区别,中国一贯都是冠军拿到手还说承让 的表达方式

新闻传播学中的话语分析研究

新闻传播学中的话语分析研究

新闻传播学中的话语分析研究一、引言话语分析是新闻传播学中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通过对新闻报道中的语言表述和表达方式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新闻传播过程中的语言特点、理解其背后的思想和意图,从而更好地理解新闻传播的机制和方式。

本文将对话语分析的研究内容、方法和应用进行综述,探讨其在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二、话语分析的研究内容话语分析是一种基于语言学的交际分析方法,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语言文字、语境和话语三个方面。

1.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话语分析的基本内容之一,它涉及新闻报道中的各种言语元素,如语法、词汇、形式、意义等。

通过对这些元素进行分析,可以探究报道的语言特征、风格和语用功能等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新闻对读者的表达方式和意图。

2.语境语境是指新闻报道发生的具体环境和背景,包括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因素。

话语分析关注的是报道对这些因素的反应和表达方式,通过分析不同语境下的报道,可以发现语言表述和背后的思想情感之间的联系,并揭示报道和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3.话语话语是指新闻报道中的具体表述,包括语言句子、文章段落、标题等。

话语分析的研究重点在于发现话语中的隐含语言,探究话语中所传递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和社会规范,从而更好地理解新闻报道对受众的影响和作用。

三、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本分析、交互分析和话语语料库分析等。

1.文本分析文本分析是话语分析的基本方法之一,其核心在于对整个新闻报道的结构、风格、内容和语言表述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揭示报道背后的意图、观点和思想。

文本分析的重点在于发现报道中的社会、文化因素和语言现象,并探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交互分析交互分析是一种对口头或书面语言的交互行为进行分析的方法,其核心是研究说话者和听众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理解他们之间的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方式。

在新闻报道中,可以通过交互分析来研究记者和受众之间的互动关系,揭示报道对受众的影响和作用。

说新闻的言语行为分析

说新闻的言语行为分析

说新闻的言语行为分析说新闻是新闻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通过口头方式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受众可以通过听取新闻来了解最新的社会动态、政治事件、经济情况等内容。

新闻的言语行为分析,即对新闻报道中的语言运用和表达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探讨其背后的意义和影响力。

本文将从语言运用、表达方式、情绪导向、影响力等角度,对说新闻的言语行为进行分析。

语言运用在说新闻中,语言运用是一种执行性行为,通过对词语、句子和语气的选择和组合,报道者传达新闻信息,使受众能够理解、接受并传播。

语言运用的特点包括简练、明了、客观、准确等。

一则政治新闻报道中,报道者使用了简短明了的语句,准确客观地描述了事件的整个经过,让受众能够清晰地了解事件的发生和影响。

语言运用的方式也与新闻报道的性质有关,比如严肃的政治新闻使用的语言风格通常偏正式、严谨,娱乐新闻则更加轻松活泼。

表达方式表达方式是说新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声音、语速、语调、停顿等元素,通过表达方式将新闻信息传递给受众。

表达方式的选择对新闻报道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重大灾难事件的新闻报道中,报道者常常会采用低沉、缓慢的语速和语调,以凸显事件的严重性和悲痛感,让受众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事件带来的影响,从而引起共鸣和反思。

而在一些轻松活泼的娱乐新闻中,报道者通常会选择明快、活泼的语速和语调,增加趣味性和吸引力。

情绪导向在说新闻中,情绪导向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体现了报道者对新闻事件的态度和情感表达。

情绪导向可以是客观冷静的,也可以是激动激昂的,甚至是悲痛伤感的。

报道者的情绪导向会对受众产生一定的情感影响,引发共鸣或审视。

比如在报道一场重大的自然灾害时,报道者的语言和表达方式通常会带有深深的悲悯之情,以引起受众的关注和同情心,从而促进社会的援助和救助行动。

情绪导向也会受到新闻报道的内容和性质的影响,新闻报道可能会选择不同的情绪导向来达到不同的效果。

影响力说新闻的言语行为不仅仅是一种信息传递方式,更是一种影响力的体现。

新闻语篇中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新闻语篇中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新闻语篇中的批评性话语分析【摘要】批评性语篇分析主要分析新闻语篇,以揭示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

其方法论主要建立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基础上,从及物性、情态和转换三个方面分析了英语新闻语篇中的某些形式和结构可能具有的意识形态意义。

语篇的及物性、转换、情态、谈话描述等的选择体现作者的立场、观点、交际意图和社会语境的影响和制约。

【关键词】批评性话语意识形态新闻语篇一、概述批评性语篇分析(CDA)又叫批评语言学、批评性语言研究或语言学批评,是1979年由Fowler、Hodge、Kress、Trew等人在《语言与控制》一书中提出的。

它旨在透过表面的语言形式,揭露意识形态对话语的影响、话语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以及两者是如何源于社会结构和权势关系,又是如何为之服务的。

批评性话语分析(CDA)被认为是批评语言学最有影响的一个分析,它通过分析大众语篇揭示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和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

CDA坚持以语言学为主体,利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把语言看作是社会符号的观点,集中分析语篇中语言是如何反映权力关系,分析语篇是如何被人为地用来产生和维持社会不平等关系,揭示语篇中隐藏的意识形态,增强人们“批评语言意识”(Critical language awareness),提高人们对语言运用的鉴赏和批评能力,帮助人们对自己作为语篇生产者和接收者而介入的实践有更多意识,以便更好地应付语言对当今社会生活越来越广泛的介入。

二、及物性概念功能(包括经验部分和逻辑部分)用来表达新的信息或是给听话者传递一定的未知内容整个及物性系统是概念内容的一部分,是表现概念功能的一个语义系统。

及物性体现了语言的概念功能。

本文提到及物性与传统的及物性有着根本的区别。

传统语法中的及物性只是句法上的区别,即动词带宾语。

Halliday认为及物性是人们用语言描述现实的基石。

它把人们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闻描述成各种不同的过程,并指明各种过程的参与者(participant)和环境成分(circumstantial element)。

新闻语篇的批评话语分析

新闻语篇的批评话语分析
1前 言 .
2 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 , 随着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 公众语篇越来 越 深 入 到 社 会 发 展 的 进程 中 , 不 断 影 响 人 们 的 思 想 和行 为 。 言 学 家 并 语 也 开 始 重 新 审 视 语 言 的社 会 功 能 和 语 言 学 的 任 务 ,从 一 种批 评 角 度 分 析公众语篇 以及其他非文学性语篇 。 批评语言学应运 而生 , 批评话语分 析也随 即产生 。“ 批评语言学”最早 出现于福勒等人于 17 9 9年出版的 《 语言与 控制》 Lnu g adC n o)这 本书里 。1 8 ,费尔克 劳 ( agae n o t 1 r 9 9年 (a e u h 在他的著作《 言与权力》 Ln a d o e) Fil ) rog 语 ( ag g a w r中又提出了 u e P n “ 批评性语篇分 析” c t adsor ayi 简称 C (ri l i us al ss ic c en , AD) 这个概念 。( 辛 斌 ,0 5 5 批评话语 分析强调语 言和社 会文化语境之 间的关系 , 其 20 :) 尤 关注语篇的政治和意识形态意义 。 语篇不仅是对现实 的反映 , 而且是一 股社会行为力量。 批评话语分析 的目的在于发现语篇 中意识形态的作 用, 使读者注意到语言在塑造人 的社会身份中的作用 。 批 评 语 言 学 通 常将 系统 功 能语 言学 作 为批 评 话语 分 析 的 主 要 理 论 方法 , 注重语篇 在其产生 、 传播和解 释中的作用 。分析 的 目的是揭示语 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 意义 , 与其是那些人们 习以为 常的偏见 、 和对 歧视 事实的歪曲等。 本文将 运用批评语言学 的理论 , 从分类 系统(l s ct n 、 ca i ai )及物性 sf o i 系统 (r s it)情态系统( d l 和转换 系统( r s r ai ) 角 Ta ivy 、 n ti Moai t y) Ta f m tn 等 n o o 度, 分析《 时代在线) 0 9年 1 2o 2月 2 1日的一 篇有 关哥本哈根气候峰会 的报道。报道 中阐明了英 国首相布朗对峰会的态度 , 呼吁组建新团体以 解 决 全 球 环 境 问题 。

引导学生进行话语分析

引导学生进行话语分析

引导学生进行话语分析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通过语言的运用,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意图。

然而,语言的运用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字句组合,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和意义。

因此,引导学生进行话语分析,有助于他们深入理解语言的运用和背后的意义。

一、话语分析的定义和目的话语分析是对语言进行细致研究和解读的过程,旨在揭示话语背后的意义和信息。

通过话语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话语的结构、语言特点、隐含意义以及话语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

二、话语分析的方法和步骤1. 选择合适的话语在进行话语分析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话语作为研究对象。

可以选择来自不同媒体、文学作品、社交网络等不同来源的话语,以便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2. 词汇和语法分析对于选定的话语,可以从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词汇分析可以包括对词义、词性、词频等的研究,通过分析词汇的选择和使用,揭示话语背后的意图和情感。

语法分析则可以关注句子结构、语序、修辞手法等,从语法角度解读话语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3. 语境分析话语的意义和信息不仅仅取决于词汇和语法,还与语境密切相关。

因此,在进行话语分析时,需要考虑话语所处的具体语境。

可以从时间、地点、社会背景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话语的意义和目的。

4. 隐含意义分析除了表面意义,话语往往还蕴含着更深层次的隐含意义。

通过分析话语中的暗示、隐喻、修辞等手法,可以揭示话语背后的真实意图和情感。

此外,还可以考虑话语的目标受众和社会文化背景,以更全面地理解话语的意义。

三、话语分析的实践案例1. 广告语的分析广告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话语形式,经常采用夸张、悬念、情感等手法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通过对广告语的分析,可以了解广告背后的营销策略和消费心理。

2. 新闻报道的分析新闻报道是一种充满信息的话语形式,通过对新闻报道的词汇、语法、语境等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新闻媒体的立场、报道的角度以及对事件的解读。

3. 文学作品的分析文学作品是艺术性较强的话语形式,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词汇、语法、隐喻等进行分析,可以揭示作者的创作意图、情感表达以及作品所反映的社会文化背景。

说新闻的言语行为分析

说新闻的言语行为分析

说新闻的言语行为分析新闻的言语行为分析是一种针对新闻内容的、系统性的语言学分析方法。

它旨在探究新闻报道里所包含的言语行为类型和特征,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评价新闻语言的功能和效果。

通过对新闻报道里的言语行为进行分析,可以深入挖掘新闻背后所蕴含的社会、政治、文化和心理等方面的信息,对于加深人们对新闻产生的认识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言语行为理论,人类语言可以被归纳为几种基本的言语行为类型,包括陈述、询问、命令、承诺、威胁等。

在新闻报道中,这些言语行为类型均有所涉及。

例如,新闻报道中的陈述性内容通常包括某件事件的发生事实、当事人的身份背景、现场情况等;而新闻报道中的询问性内容则主要用于提出问题、向读者寻求信息、引出讨论等。

在新闻报道中,命令性和承诺性内容也常有所体现,例如报道中的“敦促”、“要求”、“承诺”的用语,以及政府机构和企业发布的通告等等。

言语行为分析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对新闻报道的语篇结构和语言风格进行分析。

新闻报道通常采用标准的、简洁明了的语言风格,以求达到最佳的信息传递效果。

在语篇结构上,新闻报道也采用了一定的固定结构,包括报道开头的“导语”、中心内容的“主体”以及结尾的“结论”等。

这些结构和语言风格的选择都与新闻报道的目的、受众和社会背景等方面因素有关。

除了语言形式和结构,新闻报道里的隐含意义和语言效应也是言语行为分析的研究对象。

新闻报道中使用的词汇、句式、图表等都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对事件的态度和评价。

例如,一篇对某公司发布新产品的报道中,如果报道中使用了“具有革命性的”、“颠覆市场”的词汇,那么读者对这个新产品的评价就会有所差异。

此外,在语言效应方面,新闻报道也经常采用“头条效应”、“印象反向效应”、“言外之意效应”等手法,以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之,言语行为分析为理解新闻语言的功能和效果提供了有力的工具,通过对新闻报道中的言语行为类型、语篇结构、语言风格、隐含意义和语言效应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新闻诉求、传递的信息和影响效果,对于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果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新闻语体的话语分析及对听力教学的启示

新闻语体的话语分析及对听力教学的启示

新闻语体的话语分析及对听力教学的启示随着时事新闻报道越来越多,新闻语体及其在不同情景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新闻语体作为一种话语类型,既能满足民众的知识和信息需求,又能提升民众的语言水平,受到广大语言学者和听力教学者的重视。

本文就新闻语体的话语分析及对听力教学的启示进行讨论。

首先,在新闻语体话语分析方面,一般可以进行词汇、句法和句式的分析。

首先,词汇分析中可以看到,新闻语体的词汇贴近生活,有很多常用的、意义明确的词,这样的词汇让新闻的传达更加清晰,有助于新闻的阅读和理解。

其次,新闻语体的句法和句式也很简洁明了。

简洁的句式使得表达的话语更加的清晰简洁,而重复结构则进一步加强了传达的功能。

另外,新闻语体中还有许多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等,它们能给读者带来很多艺术性的感受,同时也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其次,新闻语体对听力教学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听力教学者应该使用新闻语体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既可以让学生锻炼分析新闻语体的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新闻动向,以及新闻的重要性。

同时,新闻语体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发音和非熟练度。

总之,新闻语体是一种重要的话语类型,它的话语分析及其教学意义都值得我们重视。

语言与新闻交叉交织,承载着不可估量的信息。

只有深入分析,才能更好地洞察新闻语体及其在话语教学中的重要启
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彭宣维.英汉语篇综合对比[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 版社,2002.
[3]辛斌.批评语言学与英语新闻语篇的批评性分析[J]. 外语教学,2000,(10).
[4]LEEcH G.En出ish Grammar for Today[M],kndon:rI’Ile
Macmillan Press.1982.
话语的定义颇多。黄国文认为,话语“通常是 指一系列连贯的语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它 “不是形式单位,而是意义单位”。这个概念包含了 两个要素:第一,话语是表层语言的集合;第二,话语 含交际意图。这是最简单、最基础的二元划分。然 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话语分析开始广泛吸收
收稿日期:2005旬3—06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新闻语言研究”(JM04204)。 作者简介:李建利【1965一),男,陕西西安人,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参考文献:
法加以比较,也能够揭示新闻报导媒体对这些利益方 之间控制与被控制关系的态度。
迄今为止,话语分析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认知 分析法、社会文化分析法、批评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 五大类¨4|,但话语分析家一般不执著于一种分析 法,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论起点和分析目的,结合两种 或两种以上的分析法,对话语进行综合分析。
153
尤其是与概念功能相关的及物性被进一步分解 为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 程和存在过程。这六个过程与表意的小句对应(含动 词或系动词)。同一现实过程可以用不同的语言过程 来表达,同一语言过程也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在 这些表达方式中,除一种为适合表达(congment word. ing)外,其余为隐喻表达(metaphoric wording)。“选 择隐喻表达的动机很多,其中之一是为了隐去动作的 执行者,以达到推卸动作执行者责任的目的。”¨纠另 外,如果纵向把用于新闻报导中利益各方的词汇、句
的 考察放在了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下,认为语言并不 是一个自足的系统,它只是必需的物质基础,其内容 则是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反映。
20世纪初,索绪尔(Saussure)创建了结构主义 学派。该学派注重语言特点的分析。乔姆斯基 (chomsky)的《句法结构》一书更是引发语言学家们 对“破解语言创造之谜”的兴趣。但是结构主义是 一种静态的分析方法。在美国,萨皮尔(E.s印ire)、 布龙菲尔德发展了描写语言学,却各有侧重。布龙 菲尔德(B100r血eId)“专注于语言本体”,有“行为主 义态度和实证主义取向”;而萨皮尔涉及面广,“除 语言研究外,更从文艺、心理、人类诸学人手探讨语 言本质”。¨1弗斯(Firth)强调语境的重要性。之后, 韩礼德(M.A.K.Hauiday)从语言的社会功能角度, 建立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模式。旧。语言是社 会、历史、文化的表现形式,来自于人类的社会历史 经验,而人类又根据已有经验解读语言,因而抛开社 会、历史、文化背景谈语言,只能使语言研究变得越 来越抽象、脱离实际,其研究价值也将受到质疑。有 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不单纯反映社会,它还“直接参
[5]陈明瑶,莫莉莉.网上新闻英语篇章特殊性探析[J].外 “语教学,200l,(1).
[6]Bmwll,G&Yule,G.Discourse Analysis[M].Beijing:
Fore咖LangIl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7]张延续.批评语言学和大众语篇[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 报,1998,(6).
话语分析的方法也在不断完善。首当其冲的是 新闻话语的连贯问题。话语的连贯不仅可以用连接 词、语意重复等手法表现,而且新闻作者的选词也可 以在一定程度上从侧面反映作者的态度。通过分析 新闻中明显带有作者感情色彩和立场倾向的词语, 以及通过句法层的因果关系的分析,挖掘了“新闻 报导语篇的意识导向性”¨¨。
万方数据
是它分析的物质基础,社会历史文化语境是它分析 的内容。相对于新闻报导这样一种文体,它最有用 武之地,因为新闻报导最善于将明确的意图用最简 短、合适的语言表现出来。因此,话语分析可用来解 剖新闻语言,从而发现新闻语言背后广阔的社会历 史空间与内容。
三、话语分析对新闻语言分析的有效性
话语分析必然是分析使用中的语言∞J。20世 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 语言学家开始注意到大众媒体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的 思想行为的影响;开始意识到语言并不像以往语言 学家宣称的那样是一种单纯的传播媒介,而更可能 是“一种社会实践,是社会过程的介入力量”。-3-他 们发现不能孤立地看待语言结构,必须放在一定的 语境中来理解。当它“频繁的出现于特定语篇和语 境中或者当它与其他结构相结合时”口1,便带有特 定的社会意义。这表明语言学家开始摆脱实证主义 和行为主义的影响,把语言看作社会、历史的构成, 在具体的语境中分析语言与社会各权力、利益因素 的互动。不仅关注语言在语言使用中“是什么”的 问题,而且开始意识到知道“为什么”的重要性。
和根据已有经验判断的语境¨4 o(P80),因而语境不再 是静态的存在,而是动态发展着的,而且因人而异。 文化模式是我们对理想化的现实世界的一种看法,它 有两个特点:(1)由经验产生;(2)投射人的观点态度 (或社会地位)。它考察的主体包括:作者;读者/译 者;隐性话语(即互文性);其他话语(ot}ler Discour- ses),通过对语言中表现的这些要素之间关系的分 析,揭示文本、媒介、社会活动、社会交往、社会机构支 撑下的主模式代表的利益。他还提出了判断主模式 的四个标准:集中性,一致性,范围,语言细节。其实 詹姆士借助的还是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理论,但它形成 了比较完善的方法论,尤其还涉及到了判断标准,使
英语新闻文体在中国的研究可分为以传统修辞 学和文艺文体学为理论基础的研究、以转换生成语 法和形式文体学为理论基础的研究、以功能主义和 功能文体学为理论基础的研究和以功能主义、话语/ 语篇文体学、社会历史/文化文体学为理论基础的研 究。¨刮新闻文体研究受普通语言学和文体学两门学 科的双重影响,到目前为止主要也是以韩礼德的系 统功能理论为框架,但缺乏对于影响新闻文体的社 会文化、权力关系、利益团体制衡等方面的分析。20 世纪60年代,话语分析的出现结束了“语内研究” 与“语外研究”的分野,它既分析语言的形式,也在 广阔的社会历史语境中寻求语言的内涵。表层语言
152
万方数据
哲学、美学、符号学、人类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心 理学、交际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学等学科的研究成 果,同时随着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它形成了一套系统 的、丰富的话语分析理论和方法。
二、新闻语言分析的历史回顾
新闻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口语化。“口语 体能增强可读性和认同感,为进一步影响读者创造 条件。”【刊此外,新闻具有时效性,应在第一时间编 写,不像一般的书面语言那样经过反复修改,因此它 也更多地保留了口语特征。
话语分析如何能有效地分析新闻语言?最初的分 析局限于经验论,新闻工作者或少数读者根据写作经 验和读报经验对新闻语言有一些直观性的评论。.
国内20世纪80年代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 下,讨论得最多的是新闻语言特色,从读者角度谈标 题特色、词汇特色、语法特色,并强调正确读报需了解 英美背景知识;或从新闻特色出发,系统介绍英语新 闻的语言特色,包括新闻标题、导语、正文、词?[、新闻
詹姆士(James Paul Gee)采用的就是综合分析 法。【141他归纳和提出了话语分析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情景 意义和文化模式,为词义会随语境变化,而词汇 的情景意义又联系着社会群体的不同的文化模式。 情景意义和文化模式都是分析工具,且最终要回到文 化模式上来。这里的语境意义相对于以前更推进了 一步,它不是特定的语境,而是我们根据事实说明的
新兴学科,也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年轻学科。各社 会学科基本上都从自己的学科特点出发发展了使用 于本学科的话语理论。
大体上新闻话语分析目前仍从属于话语分析,没 有尝试从新闻学的理论与方法出发来运用话语分析 方法,因而也无法为话语分析做出任何理论贡献。然 而基于新闻学这门学科涵盖语言面广、内容新的特 点,如得到合理发展,新闻话语应该更有一番作为。
摘要:通过阐述话语分析出现之前新闻语言分析状况及话语分析为分析新闻报导语言做出
的贡献,旨在找出用话语分析这种方法分析新闻报导的优势。
关键词:话语分析;话语;新闻语言
中图分类号:H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_2731(2005)06旬152D3
20世纪以来的语言学研究一直存在“语内研 究”与“语外研究”的分野。“语内研究”派把语言结 构放置在研究的中心,目的在于找到语言的共核,探 究不同语言的共同规律。“语外研究”则把对语言
话语分析的有效陛有了一定的保障。 话语分析是迄今为止涉及学科门类最多的一门
[1]Robins,R.H:A shon History《“ngllistics衄d Reading Guide by YaoⅪaoping[M].Beijing:Forei印LangIlage
Teaching aIld Research Press,2001.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11月,第35卷第6期,Nov.,2005,V01.35,No.6 J叫m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话语分析与新闻语言
李建利
(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710069)
各种句 式等旧J。这一时期国内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 语言的表层,虽然也认识到“背景知识”的重要性,但
没有进入语言本身与社会历史文化的紧密关系这个 层面上来。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计算机发展,语料库语 言分析法使得语料处理速度更快、精确度高、统计可 靠。更重要的是,它引入了对语言的定量研究,“定量 分析与定性解释相结合,对语言的描述更客观、更全 面”。旧1这种语言分析法用于新闻语言分析后,通过资 料的可靠性、方法的客观性进一步证明了之前通过“手 工操作”发现的新闻语言特征的正确性,但分析范围依 然是新闻标题、导语、正文的语法、句长、句型等,停留 在语言层面。从宏观上说,也是深受结构主义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