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第四章读书笔记
水浒传第四章读书笔记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水浒传第四章读书笔记篇一:水浒传读书笔记水浒传读书笔记《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从上学伊始,就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景阳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一篇篇精彩的故事伴随着我的成长。
在上学的假日里,也曾抱着施耐庵先生的原著囫囵吞枣的啃读,为的是梁山好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匡扶正义的血脉喷张;为的是梁山好汉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义薄云天的气概;为的是梁山好汉金戈铁马、塞北江南,报效祖国的忠义。
随着时间的流逝,笔者也逐渐到了而立之年。
利用业余的时光重读了《水浒传》,温故而知新,重温水浒人物、重读水浒故事,也有了不一样的感触。
鲁达的形象更加光辉起来,纵观全书,108好汉不一定全是好汉,好比菜园子张青、母夜叉孙二娘、双枪将董平等,未必称得上是真好汉。
而真正称得上好汉的,鲁达首屈一指。
从拳打镇关西到大闹桃花村,从野猪林搭救林冲到南征北战生擒方腊,鲁达的出手从来都是该出手时就出手,可却从未因为自己而出手,从来都是为他人、为国家,所以后来才有智真长老的“徒弟一去数年,杀人放火不易!”,因为他杀的都是该杀之人。
就是因为他的光辉亮相,才奠定了《水浒传》108好汉是好汉的基础。
而整部《水浒传》也以拳打镇关西开始,而以鲁达在浙江六和寺坐化而结束。
在此之前的九纹龙史进是为了引出鲁达而做的铺垫,在鲁达坐化之后,整部《水浒传》就没有什么精彩的故事可言。
“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
江湖驰誉望,京国显英雄。
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
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这是在第十一回《林教头雪夜上梁山》中林冲在朱贵酒店白粉墙上写下的诗,也是林冲一生的写照。
林冲出身枪棒师家庭,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过着安分守己的小康生活。
他对下层百姓具有恻隐之心,是一个有正义感的将官,为人光明磊落、仗义疏财。
林冲早期的表现,从衙内结仇、误入白虎节堂直至野猪林被救,无一不是逆来顺受。
水浒传第四回读书笔记5篇

水浒传第四回读书笔记5篇水浒传第四回读书笔记3李逵见宋江父子团聚后,也想念自己的老母,便去沂水县的百丈村接自己的母亲。
去时,途上遇见李鬼扮成的假李逵威胁,李鬼战败求饶,说他尚有九十岁老母,杀他就是把他和他的老母一块杀了。
李逵可怜他,便饶了他,而且还给了他一锭银子,让他走了。
我觉得是作者很反感像李鬼这样的人,所以就让李鬼和李逵再次遇上,而且让李逵把他杀死。
一是作者可以出一下气,二是让那些读者也赞同他,并看完后有一种豪迈气质,似乎自己就是李逵。
李逵杀李鬼是很精彩。
但是后来的李逵背着老母过沂岭时杀虎的场景最为精彩。
先是去打水,然后发现老母不见了,又发现两只小虎和两条人腿,愤怒之下杀死小虎,公、母虎分别来寻仇都被杀。
只可惜杀了虎,还被人请到家里做客,后又被擒。
这让人看完之后,都想替李逵打抱不平,可见作者的用心良苦。
对仁义礼智,信行忠良一窍不通的高俅,只因善于踢球,就成了宋徽宗赵佶面前的红人,步步高升;武艺高强,技惊三军的杨志却落得个卖宝刀为生,最后逼上梁山的下场。
施耐庵并没有着更多笔墨刻画朝廷的腐朽,官场的黑暗,可那股“腐败”之气却萦绕在字里行间。
刚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不懂为什么书中的“好汉”宁可背上杀人犯的罪名,被通缉,亡命天涯,也不愿报官,让官府还他们一个公道;可渐渐地我明白了,就算告到官府那儿,也不过是官官相护,不了了之。
犯错的人不会得到应要的惩罚,正义根本得不到维护!毕竟,几乎没有一个官会为了一介素不相识的平民而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与其这样让犯人逍遥法外,还不如由他们自己动手,为民除害。
在这本书中,我最钦佩的人当属梁山泊的军师――吴用了。
他并不是人如其名,而是真真的有大用。
他的计谋让晁盖和阮氏三兄弟不折损一兵一卒就成功地从杨志手中劫走生辰纲,更是为梁山招来几员大将,这可谓是“运筹于股掌之间”。
他的大脑中仿佛藏了一个无底洞,里面尽是奇妙的法子。
他的这份足智多谋和诸葛亮的有的一拼,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能找出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化难为易,轻松处理难题。
水浒传4-6回读书笔记

水浒传4-6回读书笔记这几章的内容,真可谓是精彩纷呈,让我读得那叫一个过瘾!在第四回中,鲁智深因为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被迫逃离渭州。
一路上东躲西藏,那日子过得可谓是提心吊胆。
但鲁智深这人物,真就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
他的性格直爽豪迈,根本不在乎什么前途命运,只凭着心中的一股正义之气行事。
就说他打镇关西那一段,那拳头挥出去,真是毫不留情。
镇关西那厮平日里作威作福,欺负弱小,鲁智深看在眼里,气在心头。
上去就是三拳,一拳比一拳狠,打得镇关西一命呜呼。
这场景,我读的时候,感觉就像在眼前发生一样,那叫一个痛快!鲁智深逃跑的路上,又发生了不少有趣的事儿。
他饿得前胸贴后背,好不容易看到一家酒馆,那简直就是看到了救命稻草。
一进门,就大声嚷嚷着要酒要肉。
店家见他那副模样,心里有点犯嘀咕,但又不敢得罪,只好赶紧给他上菜。
鲁智深可不管那么多,端起酒碗就往嘴里灌,那喝酒的架势,就像是在跟酒拼命似的。
一碗接一碗,不一会儿,几大碗酒就下了肚。
肉也是大口大口地吃,吃得满嘴流油,那模样真是又滑稽又可爱。
到了第五回,鲁智深跑到了五台山文殊院出家当了和尚。
这可真是个稀罕事儿!一个五大三粗、性格暴躁的汉子,要守那些清规戒律,想想都觉得不可能。
果不其然,鲁智深在寺里可没少惹麻烦。
他不习惯寺庙里的种种规矩,经常偷偷跑出去喝酒吃肉。
有一次,喝得醉醺醺地回到寺里,还大闹了一场。
把那些和尚们吓得够呛,可又拿他没办法。
记得有一回,鲁智深又偷偷跑出去喝酒,回来的时候已经醉得不省人事。
他摇摇晃晃地走进寺院,看到一尊佛像,竟然把它当作是坏人,上去就是一顿拳打脚踢。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寺里的和尚们纷纷赶来制止。
鲁智深哪里听得进去,还在那胡言乱语,说什么“洒家打的就是你这鸟佛”。
这一幕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一个醉鬼和尚在寺院里撒泼,那场面别提多热闹了。
再说说第六回,鲁智深被打发到大相国寺。
这一路上,他也是经历了不少波折。
到了大相国寺,被安排去看守菜园子。
水浒传读书笔记4回

水浒传读书笔记4回一、鲁达的侠义之心读第四回,我可真是被鲁达给圈粉了。
鲁达那是真侠义啊,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
你想啊,金氏父女被镇关西欺负成那样,鲁达一听就坐不住了。
他那火爆脾气,“呸!这镇关西算个什么东西,竟敢如此欺负人!”鲁达就像是一头被激怒的狮子,立马就要去为金氏父女讨公道。
他的侠义不是嘴上说说,而是实实在在地去做。
他不仅给金氏父女盘缠让他们跑路,还亲自去找镇关西算账。
这就好比你在大街上看到有人被欺负,你会袖手旁观吗?肯定不会啊,鲁达就是这么个直肠子的好人。
二、镇关西的可恶之处镇关西,哼!这就是个典型的恶霸。
他在当地那是横着走,就像一只到处咬人的恶狗。
他强占金翠莲,还虚钱实契,这手段多卑劣啊。
金翠莲在他面前就像一只任人宰割的小绵羊,只能哭哭啼啼。
镇关西以为自己有权有势就可以为所欲为,他哪知道这个世界还有像鲁达这样的好汉容不得他这么张狂。
他压榨穷苦百姓,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种人难道不该受到惩罚吗?三、鲁达的智慧与鲁莽鲁达找镇关西算账的时候,那也是有智慧的。
他刚开始没直接动手,而是让镇关西切肉。
他就像一个聪明的猎人,一点点把猎物引入陷阱。
“镇关西,你给我切十斤精肉,要细细地切作臊子。
”鲁达这是在故意刁难镇关西,想先激怒他。
可鲁达也有鲁莽的一面啊。
他最后三拳就把镇关西给打死了。
这就像一把锋利的剑,虽然能斩断邪恶,可有时候也会因为用力过猛而伤到自己。
鲁达当时肯定是气极了,他的愤怒就像火山爆发一样不可收拾。
不过这也正体现了他的真性情,他容不得这种恶霸在世上逍遥。
四、众人的反应鲁达打死镇关西后,周围的人那反应可有趣了。
那些小商贩啊,就像一群受惊的小鸟,四处逃窜。
他们害怕被牵连啊。
而那些平时被镇关西欺负的人呢,心里可能暗暗叫好,可又不敢表现出来。
这就像你看到一个大坏蛋被收拾了,你心里高兴,但是又怕惹祸上身。
还有那些和镇关西一伙的人,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慌了神。
他们想抓鲁达,可是又被鲁达的气势给吓住了。
水浒传第四章读后感

水浒传第四章读后感《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
第四章是《水浒传》的开篇,它描绘了宋江被逼入草庙,与好友卢俊义相逢的故事。
这一章节以其精彩的情节、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人性描写,深深地吸引了读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第四章中,我们首先见到了主人公宋江。
在宋江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矛盾的人物形象。
他有着一颗仁爱之心,对待朋友忠诚无比,但又不甘屈居于人下。
他在草庙中遭受了不公正的对待,但却并没有选择报复,而是选择了逃避。
这种矛盾的性格使得宋江成为了一个极具魅力的人物。
与宋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卢俊义。
卢俊义是一个豪爽豁达的人,他在得知宋江被逼入草庙后,毫不犹豫地前去相助。
他的义气和胸怀让人感到敬佩,也给予了宋江极大的帮助。
卢俊义的形象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他的义气和豁达成为了宋江最大的精神支持。
在第四章中,我们还见到了一些其他的人物形象,比如宋江的妻子晁盖和好友武松。
他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性格特点,使得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多彩。
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也让读者对他们的命运更加关注。
除了人物形象外,第四章还展现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在草庙中,宋江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但他并没有选择报复,而是选择了逃避。
这种选择,既显示了宋江的仁爱之心,也让人们对他的命运更加关注。
这种对人性的深刻思考,使得整个故事更加有思想深度。
总的来说,第四章是《水浒传》的开篇,它以其精彩的情节、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人性描写,深深地吸引了读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阅读第四章,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宋江、卢俊义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还可以对人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这使得《水浒传》成为了一部具有深刻思想的文学作品,值得我们深入品味。
水浒传第4回读后感(精选6篇)

水浒传第4回读后感(精选6篇)水浒传第4回篇1在半夜时,史家被三四百士兵团团包围了,朱武等人为了保史家安宁,请求史进把他们捆绑起来,带出去领赏,但史进不同意,还点燃了房子,四人一起突围出去,一边杀人一边前进,士兵们吓坏了,都四散逃命去了。
几天过去了,史进有点后悔,便要找他的师傅王进。
朱武他们想留下史进,但史进想法已定,于是只好告别。
史进在一家茶馆遇见了鲁达,还找到了原来的师傅李忠。
正在他们喝酒时,听到外面有哭声,一看,是一个老汉和一个妇人,他们因为欠了郑屠户的钱,郑屠户非要强媒硬娶,出于无奈才哭的。
鲁达听了,愤怒无比。
第二天,他来到老汉住的客栈,找到店小二,让老汉走,店小二不放,鲁达打了他两拳,打的他口吐鲜血,满地找牙。
他还与郑屠户故意找碴,不小心三拳打死了郑屠户,便赶快逃走了。
我觉得郑屠户和鲁达做的都不对,郑屠户不应该因为别人欠点儿钱就霸占别人的女儿啊!鲁达不应该过于急燥了,见了坏人就打,应该把坏人交给官府,让官府来评判他。
水浒传第4回读后感篇2话说杨志杀泼皮了牛二,被索去见官,被梁中书看重他的义气和才能,救下在府中听用,并有意让他在军中谋个差使。
为免人说词,便放言公开比武招聘。
先有副牌军周谨和杨志比开,第一合比枪术,为避伤人,拿白布包了枪头抹石灰,结果30回合下来,杨志只有肩头一个白点,而周谨却满身皆是。
第二合比骑箭,由周谨先射,第一箭杨志侧身躲过,第二箭用弓挡过,第三箭用手接着。
轮到杨志,第一箭拉了空弦,第二箭手下留情,射了周谨左肩……周谨师傅索超不服气,请战,结果二人苦斗50回合未分高低……梁中书大喜,将两人都升做了管军提辖使。
接下庆祝,酒后,梁中书回,索超,杨志各策马在左右侧,路上百姓欢呼。
梁中书问:过去倒是没听你们欢呼过?百姓答:从没见过两个这么勇猛的将士比武。
当下,梁中书高兴坏了,认为自已用杨志是对的。
水浒传第4回读后感篇3他嫉恶如仇,见义勇为。
这一点可算梁山泊英雄的共同特点。
鲁达拳打镇关西这一段充分说明这一点。
水浒传第4回读后感(精选56篇)

水浒传第4回读后感水浒传第4回读后感(精选56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水浒传第4回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浒传第4回读后感篇1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水浒传》,令我感慨万千。
《水浒传》中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农民起义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那些英雄汉不占领城池,不打劫人民,是一大批梁山好汉。
《水浒传》中的人物性格也不一样,其中的黑旋风李逵生性鲁莽,性格暴躁。
及时雨宋江为人仗义,善于用人。
豹子头林冲他武艺高强。
花和尚鲁智深勇而有谋,侠肝义胆。
智多星吴用,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行者武松,他有仇必复有恩必报,崇尚忠义。
在书的世界中,我忘记了时间,只因为一个故事。
水浒传第4回读后感篇2《水浒传》是一本著名的小说,它讲的是宋朝的起义军——驻扎在水泊梁山上的一群好汉,行侠仗义,替天行道的故事。
他们的头领叫宋江,他手下还有很多的将领,其中著名的有鲁智深,武松等人,一共是108名将领。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故事如武松景阳冈打虎,李逵怒杀四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但是,最后他们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去攻打另一个起义军,然后失败了。
故事最终以悲剧结尾,令我感觉非常可惜。
这本书很棒,属于四大名著之一,另外的三个名著是有《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
我相信,将来还会有这样的小说。
水浒传第4回读后感篇3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塑造了一百零八个英雄好汉的不同人物性格。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百零八位仗义疏财的好汉因受小人陷害,陆续被逼梁山起义,后归顺朝廷,帮助官府平山贼,斩方腊,东征西讨,为大宋立下了汗马功劳,后遭奸臣所害。
没被战死的好汉都被炸死,但他们的英勇事迹去被人们永远的歌颂与传扬。
《水浒传》深刻揭示了起义社会的根源,满枪热情的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水浒传第四章的读后感(精选5篇)

水浒传第四章的读后感(精选5篇)水浒传第四章的读后感(精选5篇)《水浒传》主要讲了一百零八个好汉全都投奔梁山,替天行道,伸张正义。
当认真读完《水浒传》这本书,你有收获到什么新的心得体会呢?不妨借此来写一篇水浒传读书笔记。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水浒传第四章的读后感”,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水浒传第四章的读后感【篇1】四大名着之一的《水浒传》总算被我啃完了。
《水浒传》是作者施耐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北宋农民大起义而写成的一部伟大的小说。
小说倾向鲜明地描写了人民群众反抗压迫的行动。
概括了当时不同阶层的人们从觉醒到反抗的斗争道路。
从这本书里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书中的人物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宋江面黑身矮(人们都叫他“黑宋江”)。
他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只要有人来投奔他,无论职位高低,都留在庄上供养,若要走时,也尽力资助。
且常常好行方便,排难解纷,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
因此,在山东、河北相当闻名,人们都称他作“及时雨”,意思是把他比做天上能救助万物的及时雨一般。
宋江的乐于助人、忠义两存的精神为以后各路好汉梁山泊聚义提供了基础,我对宋公明印象最深。
其次,我对性格刚烈、艺高胆大的武松也留下了比较深刻印象。
有一次他喝酒后醉了,就跟人相争,并一拳打得那人昏沉。
另外,一般人喝了3碗“透瓶香”,又叫“出门倒”的酒,就醉了,过不了景阳冈,但他却喝了18碗,足足是平常人的6倍,但他依然不理阳谷县告示中景阳冈有老虎的消息,踉踉跄跄、双脚不稳地走向景阳冈,不巧的是,他真的在途中碰到了告示中的那只老虎。
他一个人左手紧紧地揪住大虫的顶花皮,右手攥成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劲平身力气,只顾打。
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逆出血来。
这本书让我感觉到我们要学习宋公明乐于助人、忠义两存;武松艺高胆大的精神,在努力学习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水浒传第四章的读后感【篇2】《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想必大家都读过吧!《水浒传》里的人物有鲁达(鲁智深)、武松、宋江、柴进、李逵……《水浒传》里的鲁达,武艺高强,粗武钢勇,他的武器是两把斧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水浒传第四章读书笔记
篇一:水浒传读书笔记
水浒传读书笔记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从上学伊始,就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景阳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一篇篇精彩的故事伴随着我的成长。
在上学的假日里,也曾抱着施耐庵先生的原著囫囵吞枣的啃读,为的是梁山好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匡扶正义的血脉喷张;为的是梁山好汉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义薄云天的气概;为的是梁山好汉金戈铁马、塞北江南,报效祖国的忠义。
随着时间的流逝,笔者也逐渐到了而立之年。
利用业余的时光重读了《水浒传》,温故而知新,重温水浒人物、重读水浒故事,也有了不一样的感触。
鲁达的形象更加光辉起来,纵观全书,108好汉不一定
全是好汉,好比菜园子张青、母夜叉孙二娘、双枪将董平等,未必称得上是真好汉。
而真正称得上好汉的,鲁达首屈一指。
从拳打镇关西到大闹桃花村,从野猪林搭救林冲到南征北战生擒方腊,鲁达的出手从来都是该出手时就出手,可却从未因为自己而出手,从来都是为他人、为国家,所以后来才有智真长老的“徒弟一去数年,杀人放火不易!”,因为他杀的都是该杀之人。
就是因为他的光辉亮相,才奠定了《水浒传》108好汉是好汉的基础。
而整部《水浒传》也以拳打镇关西开始,而以鲁达在浙江六和寺坐化而结束。
在此之前的九纹龙史进是为了引出鲁达而做的铺垫,在鲁达坐化之后,整部《水浒传》就没有什么精彩的故事可言。
“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
江湖驰誉望,京国显英雄。
身
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
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这是在第十一回《林教头雪夜上梁山》中林冲在朱贵酒店白粉墙上写下的诗,也是林冲一生的写照。
林冲出身枪棒师家庭,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过着安分守己的小康生活。
他对下层百姓具有恻隐之心,是一个有正义感的将官,为人光明磊落、仗义疏财。
林冲早期的表现,从衙内结仇、误入白虎节堂直至野猪林被救,无一不是逆来顺受。
从中也可看出他性格中忍辱负重的特质和委曲求全的忍耐性格。
从棒打洪教头到风雪山神庙,林冲压抑已久的内心开始爆发,
火并王伦是他内心爆发的高潮,至此以后,林冲随梁山众好汉参加各种大小战役,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武功高强、马上征战的将士形象。
同时,林冲又是梁山众头领中少数内心具有敬畏之心谨小慎微的细致个性的好汉,这点,在林冲平时的点点滴滴有所体现。
而武松的故事,基本上是耳熟能详。
从结拜宋江开始,到打虎遇兄,再引发以后的血溅鸳鸯楼、落草二龙山,乃至后来的大聚义、南征北战结束。
然而,细细读来,武松以打虎开始,以追黄狗坠落水中结束,虎头狗尾。
打虎也并非自己的初衷,而是怕“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醉打蒋门神的背后是一场黑吃黑的较量,他的拳头,不是复仇就是充当黑社会的打手,比起鲁达的锄弱扶强低的不止一个层次。
最后武松在征讨方腊的战斗时,武松为包道乙暗算失去一臂,这时候的武松却犹如断臂的维纳斯,告别了那个只会用拳头办事的自我,得到了真正的升华,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后班师时武松拒绝回汴京,在六和寺出家,被封为清忠祖师,赐钱十万贯,以终天年,最后以享年八十善终。
成为了在众梁山好汉里比较好的结局。
被“逼上梁山”之前,重好汉个性十足,故事也是精彩纷呈。
进入梁山聚义之后,大多都进入各自角色,言语不多,听从宋江的领导,开始了南征北战的生活。
而鲁莽李逵在这种情况之下,越发显得出众。
为人心粗胆大、率直忠诚、仗
义疏财,而有时又能粗中有细,令人拍案叫绝,李逵当官就体现了他的这一点。
从出场被宋江以10两银子收买之后,他就成为了宋江的“心腹人”,每次出现都伴随着对他人而言是一连串的灾难,但对宋江却是一连串的好事。
江州劫法场,虽救得宋江,但也“杀得性起,逢人便砍”;残忍杀害小衙内,逼朱仝上山;打死殷天锡,引柴进被捕,宋江虽然发兵攻打了高唐州,但柴进的家产也一并拉上梁山了;招安时,李逵虽大闹不满,宋江虽假意砍其头,但梁山众好汉所有的矛盾的焦点却都转移到李逵身上,招不招安的问题倒成了“怎么招安”的问题。
所以,一反面是肯定李逵的天真、直率、极质朴的道德观念及反抗意识,但同时也要批评他极端鲁莽嗜血和不加掩饰的兽性本能。
读《水浒》,不能少了宋江。
宋江这个人非常难评价,不像其他梁山好汉,个性鲜明,特点突出。
这是一个矛盾重重的人物,虽然是梁山好汉中武功最差的,但却是内心最为复杂的。
从书中的种种描述,可以看到说他真心待人,却又时时现实虚伪做作;说他义薄云天,却又心机重重,城府极深;说他谋反,却又对朝廷衷心耿耿,甚至将“聚义厅”改为了“忠义堂”;说他为人仁厚,却又时长坐下凶残之事,令人发指;嘴上时常“卑微小吏”,却胸怀“他年若得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但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怒杀阎婆惜,刺配江州,晁盖带兵攻打江州后带16名头领梁山入伙,随后一点一滴
架空晁盖,将梁山做大做强,逼得朝廷不得不招安。
虽然最后梁山众好汉们下场各异,令人唏嘘,却为梁山好汉们洗去“草寇”之名,没坏去“忠义”之名。
上面分析的这几个人物是108好汉的缩影,鲁达是青面兽杨志、双鞭呼延灼、大刀关胜等军官投水波梁山的典型代表;林冲是属于“恶了高太尉”,得罪了权贵,被“逼”上梁山那部分的代表如插翅虎雷横解珍解宝等;像武松,是属于因报仇杀人而上梁山型的,如病关索杨雄、母大虫顾大嫂等;像李逵这种,是主动投靠梁山型的,如金钱豹子汤隆、鼓上骚时迁等。
整部《水浒传》人物形象的塑造写出了复杂的性格内容,人物性格的形成有环境的依据,同时随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发展。
人物形象带有理想色彩,同时又深深地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
《水浒传》不单以情节的生动紧张取胜,还有较丰富真实的细节描写。
它辉煌的艺术成就将继续彪炳文学史册。
篇二:水浒传读书笔记
读明清小说《水浒传》有感
——《水浒传》
姓名:张雪雷
学号:20XX330154
中国的政治体制,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到清朝的覆灭,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主义。
在这几千年中,世世代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