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2)
沪教版初中化学第二章第一节(1)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本节课学习的三个化学反应
汞 + 氧气 Hg O2 氧化汞 HgO 高温
红色粉末) 氧化汞 (红色粉末) HgO 汞 + 氧气 Hg O2 点燃
红磷 + 氧气 P O2
(白色固体, 白色固体, 五氧化二磷 红磷燃烧时 生成的白烟 P2O5 即为五氧化 二磷) 二磷)
测定氧气含量测定氧气含量-实验现象
人工制得 的氮气
第一节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各组分气体的体 积分数大约是:氮气 积分数大约是: 78%,氧气21% 21%, 78%,氧气21%,氦、 氖、氩等稀有气体 0.94%, 0.94%,二氧化碳 0.03%, 0.03%,其他气体和 杂质0.03% 杂质0.03% 通常情况下空气 里各组分含量的比值 相对稳定。 相对稳定。
第二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
第一节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首先, 首先,在5分钟内完成011导学案里的 分钟内完成011导学案里的 011 温故知新和 温故知新和自主学习 并思考交流合作里的问题: 并思考交流合作里的问题: 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你怎样证明空 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你怎样证明空 气的存在? 气的存在?
测定氧气含量测定氧气含量-实验设计
燃烧匙 止水夹:可将胶管夹住, 止水夹:可将胶管夹住, 阻止液体流通 (1)将集气瓶的容积划分 等份,并加以标记。 为5等份,并加以标记。 (2)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 燃烧匙内装过量红磷 过量红磷, 燃烧匙内装过量红磷,将胶 管上的止水夹夹紧, 管上的止水夹夹紧, 水
第一节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一、探究空气的成分 拉瓦锡设计了实验探究空 气的组成
一、探究空气的成分
银白色液体 红色粉末 拉瓦锡将少 水银) 量汞(水银)放 密闭的容器里 在密闭的容器里 连续加热12天 加热12 连续加热12天。 结果发现, 结果发现,有一 部分银白色的汞 变成红色粉末, 变成红色粉末, 同时容器里的空 气的体积 体积差不多 气的体积差不多 减少了1/5 1/5。 减少了1/5。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章第一节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终于发现在空气中还存在着一种性质
极不活泼的气体——
。氩
此后,又相继发现了氦、氖、氩、 氪、氙、氡等稀有气体。
2021/12/11
第二十页,共五十页。
2、空气 的组成 (kōngqì)
氮气(N2)
78%
体 积
氧气 (O ) (yǎngqì)
2
21%
(tǐjī)
分 数
稀有气体
0.94%
二氧化碳(CO2) 0.03%
钟后进行交流。
2021/12/11
第四十七页,共五十页。
对空气成分的研究
作出重要 贡献的科学家 (zhòngyào)
舍
勒(瑞典(ruì diǎn))
氮气占78% C、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
一定是空气 D、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它是由空
气一种成分组成。
2021/12/11
第四十四页,共五十页。
友情提醒
(1)同桌两人互相协作
(2)红磷足量 (3)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气瓶 (4)装置密封 (5)等装置冷却(lěngquè)到室温后 才能打开止水夹进行读数
[实验指导]
认真看实验2-1观察与思考,注意领
3 会操作要领 , (yàolǐng) 分钟后能按正确步骤
完成实验。
2021/12/11
第八页,共五十页。
一、探究空气的成分(chéng fèn)
(一)空气中O2含量的测定
1、原理:红磷燃烧消耗了密闭容器内的O2, 使瓶内气压减少,打开止水夹后,在大气压的 作用下,烧杯中的水倒流进瓶中,占据了瓶内
第十四页,共五十页。
常见 装置 (chánɡ jiàn)
2021/12/11
第十五页,共五十页。
初三化学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试题答案及解析1.空气中含量最多且性质很稳定的是()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答案】B【解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A、氧气占21%,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故选项错误;B、氮气占78%,是空气中含量最多且性质稳定,故选项正确;C、稀有气体占0.94%,含量比较少,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占0.03%,含量比较少,故选项错误。
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点评: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对于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
2.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严重问题。
有下列几种说法:①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紫外线;②温室效应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③酸雨主要是由于空气受到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污染所致;④光化学烟雾主要是有汽车排放的尾气引起的;其中正确的是()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全部正确【答案】D【解析】根据常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分析即可。
①臭氧可以吸收紫外线,则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紫外线,故①正确;②温室效应是指地球表面变热的现象,故②正确;③酸雨分为硫酸型酸雨和硝酸型酸雨,主要是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造成的,故③正确;④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汽车排放的尾气中氮的氧化物造成的,故④正确。
故①②③④都正确,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目前环境污染问题,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及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
3.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B.通电时会发出有颜色的光C.是空气中含量最少的气体D.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答案】C【解析】稀有气体是空气的成分之一,稀有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0.94%。
它是氦、氖、氩等气体的总称。
沪教版初中化学第二章第一节(2)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北京PM2.5超标事件 北京PM2.5超标事件 PM2.5
曾有网友根据信息公开原则, 曾有网友根据信息公开原则, 要求北京市环保局公布PM2.5 PM2.5的监 要求北京市环保局公布PM2.5的监 测数据,但遭到了拒绝, 测数据,但遭到了拒绝,北京市环 保局的书面回应是,PM2.5监测数 保局的书面回应是,PM2.5监测数 据目前只能作为研究使用, 据目前只能作为研究使用,所以不 予公布。 予公布。 美国驻华使馆会将使馆区域内 监测到的PM2.5 PM2.5数值发布到互联网 监测到的PM2.5数值发布到互联网 2011年12月04日 上,2011年12月04日,美国驻华使 馆监测到的空气质量指数超过了最 高值500 再次爆表。 500, 高值500,再次爆表。Biblioteka 第一节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 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小组讨 论氮气的用途( 分钟) 论氮气的用途(5分钟)
第一节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氮气的用途
第一节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大豆 根部 含有 根瘤 菌的 组织 氮元素是植物生长必须的元素, 氮元素是植物生长必须的元素,大气中有丰富 的氮含量,但是无法被植物直接利用, 的氮含量,但是无法被植物直接利用,大豆可以与 根瘤菌共生共利将空气里的氮元素固定下来, 根瘤菌共生共利将空气里的氮元素固定下来,满足 自身需求并可以增强土壤的肥力。 自身需求并可以增强土壤的肥力。
第一节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二、氮气和稀有气体
N2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它在常温下难与 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在高温下氮气也能与一 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氮气无色, 氮气无色,可用加压液化的方式制得液 液氮沸点为77K 77K( ),常用于保 氮,液氮沸点为77K(-196 ℃ ),常用于保 持低温。 持低温。
沪教版初中化学目录

沪教版初中化学目录
九年级化学第一册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
1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2 化学研究些什么
3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
第2章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
1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2 性质活泼的氧气
3 奇妙的二氧化碳
4 自然界中的水
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与检验
基础实验2 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检验
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
1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2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3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4 物质的组成的表示方法
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燃烧燃料)(燃烧与灭火) 1 常见的化学反应(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2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
3 化学方程式本章综合
基础实验3 物质燃烧的条件
第5章金属与矿物
1 金属与金属矿物
2 铁的冶炼合金
3 金属保护和废金属的回收
4 石灰石的利用
基础实验4 常见金属的性质
九年级化学第二册
第6章溶解现象
1 物质的溶解
2 溶液组成的表示
3 物质的溶解性本章综合
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1 溶液的酸碱性
2 常见的酸和碱
3 酸和碱的反应
4 酸、碱、盐的应用
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1 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2 淀粉和油脂
3 蛋白质和维生素
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
1 化学与能源
2 化学与材料
3 化学与环境。
化学初三沪教版第二章第一节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教案

化学初三沪教版第二章第一节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
气教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要紧成分和各体积分数;
2、认识纯洁物和混合物。
过程与方法:
1、能用实验说明空气是混合物;
2、通过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初步学习科学实验方法,进行观看、记录,并初
步学习如何分析实验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培养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2、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化学学习爱好,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逐
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1、用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纯洁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区分。
学习过程:。
空气的成分(第2课时)(教案)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空气的成分(2)单元空气、物质的组成学科化学年级九年级学习目标1.能够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2.通过探究吸入和呼出气体的成分,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作用,提升科学探究能力,学会设计和完成简单化学实验。
3.了解空气污染物、空气污染情况,以及保护措施,形成环保意识。
重点纯净物和混合物;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实验;空气污染物难点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实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复习:空气的组成。
空气由多种气体组合而成的混合气体,每一种成分都保持着自己特有的性质。
像空气这样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我们就把它叫做混合物。
而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单独存在时我们就称它们是纯净物。
回答问题温故而知新自然过渡讲授新课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注意以下问题。
1.什么是纯净物?什么是混合物?2.纯净物、混合物各有什么特点?总结: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
混合物中的各成分含量并不固定,每一种成分都保持自己独特的化学性质。
如空气、泥土、糖水等。
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有着自己固定的组成与性质。
如氧气、水等。
列表比较混合物与纯净物。
阅读、思考回答问题、总结能够区分辨别纯净物、混合物实验实验:我们的呼吸作用提出问题:我们吸入体内的气体与呼出体外的气体成分含量有差别吗?已有知识、经验:人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
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越多,燃烧越旺。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越多,澄清石灰水越浑浊猜想与假设:1.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大于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
2.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小于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
3.吸入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小于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
实验与事实:取四个集气瓶空气,再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都用玻璃片盖好。
(1)分别将燃着的木条,深入盛有空气、呼出气体的集气瓶。
注意观察木条燃烧情况。
(2)分别向盛有空气、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加入等量的饱和澄清石灰水。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柳山镇中小学集体备课卡科目化学课时 4 年级九课题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成分以及各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
2、能用实验事实说明空气是混合物,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混合物和纯净物。
3、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4、了解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认识保持空气洁净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重点:说明空气是混合物,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难点: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操作、观察和分析。
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教学方法与手段 1、通过“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练习实验操作、观察和分析推理能力。
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教学设计课内探究备课区修改区阅读课本P26“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讨论交流:1、学生思考: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2、拉瓦锡用定量方法研究空气成分实验方法原理:曲颈甑(盛空气)中加热汞。
汞+氧气氧化汞氧化汞汞+氧气实验现象分析:1)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红色粉末,(氧化汞)2)容器里空气体积减少约__________【氧气(O2)】剩余气体约__________【氮气(N2)】实验结论:空气是由和组成的。
3、稀有气体有哪些?[自主探究]一、认识空气的成分:引入:空气就像一个“大家族”,其各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是不相同的。
如何用实验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呢?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审查组组长签字备课教师签名:使用教师课内探究(1)将图2-3所示集气瓶水面上的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加以标记。
(2)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满.红磷,将胶管上的止水夹夹紧,把燃烧匙内的红磷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并迅.速.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把导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打开止水夹,观察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完成本节课的习题1、2、3、4、9。
2、做本节课的课时训练作业
七、教学后记
2.氮气的用途也很广泛,下列属于氮气用途的是()
A.合成氨制作氮肥B.充入灯泡作保护气
C.作为火箭发射的推进剂D.医疗上可作为危重病人的急救气
3、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通电时一般都能发出有色光B.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一定不能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D.是空气中含量最少的气体
4、电工使用的“试电笔”内充有一种气体,此气体是( )
四、当堂训练
1、氮气物理性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性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豆科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用的肥料较其它农作物少得多,原因是豆科植物根上具有根瘤菌,能直接固定空气中的某种气体成为作物养料,这种气体是_______________。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属于_______________变化。
课题: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2)
主备人:马树国
审核:
教学目标
1、了解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认识空气污染的原因,知道如何防治空气污染。
3、通过对空气污染危害的了解,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空气污染危害的了解,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树立正确的环境意识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
A.氧气B.氮气C.氖气D.氦气
5、空气受到污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现在我国某些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主要原因是防止( )
①空气污染②噪声污染③发生火灾④环境污染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④
五、学习体会,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补充栏
一、课前预习检测
1、空气的主要成分?
2、测定空气成分时剩余的气体有什么样的性质?
二、创设情境,的氮气,根据实验现象,你认为它有什么样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呢:
三、师生互动,导学达标
阅读课本后小结:
氮气: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1)污染指数和空气质量状况的关系是: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
(2)目前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有: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等。
请举出发生在你周围影响空气质量的一个事例,并指出是因何种污染物造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