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肢动物门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教学课件第三节第2课时 节肢动物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教学课件第三节第2课时 节肢动物

有无触角 触角是否分节
有.分节
瓢虫
是 是.有差别
有.分节
蜘蛛
是 是.有差别
没有
蜈蚣
是 是.有差别
有.分节

是 是.有差别 有.分节
有无翅
有几对足, 足是否分节


3.是
3.是



4.是
多对.是
5.是
外骨骼 蝉蜕 但外骨骼会限制昆虫的发育和长大。
昆虫的蜕皮
所以昆虫需要定期蜕皮。
外骨骼作用: 1、保护 2、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有无翅
有几对足, 足是否分节


3.是
3.是



4.是
多对.是
5.是
二.呼吸
气门
气管
气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
气门是氧气和二氧化碳出入昆虫身体的门户。
小实验:将两只蝗虫分别放在甲乙两支装满水的试管中,
甲:头部朝下
乙:胸腹部朝下
甲和乙两个试管中 哪一只蝗虫先死亡?
乙先死亡.
甲乙
练一练
一、以下是描写的 昆虫 。
身体分为头胸腹; 两对翅来三对足; 头上两根感觉须; 里头是肉外是骨。 二、判断对错; (1)昆虫是节肢动物。 (2)节肢动物是昆虫。
触角 外骨骼
(√) (×)
六.节肢动物与人类
虾、蟹等为人类和其他的海 蜜蜂等昆虫为地球上几十万 洋生物提供了动物蛋白。 种开花植物传播花粉。
六.节肢动物与人类
蝎、蜈蚣、蝉蜕等可以入药, 果蝇是非常经典的实验材料。 治疗疾病。
一.形态结构
内脏器官 运动 感觉与摄食 腹部 胸部 头部
触角 翅

动物的类群--节肢动物

动物的类群--节肢动物
平衡囊位于第一对触 角基节内,内有刚毛, 平衡石。
排泄系统
基节腺:后肾管演变而成,但肾孔封闭, 1~2对。
马氏管:1对,中后肠之间发出,细长而分 支,末端封闭。来源于中胚层。与昆虫马氏管 来源于外胚层不同。
藤壶
剑水蚤
茗苛儿 龟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虾姑
糠虾
樱虾
日本对虾
肉球蟹
豆蟹
卷折馒头蟹
长奇蛛形蟹
红棘馒头蟹
昆虫的胚后发育 A蝗虫的不完全变态;B蝶类的完全变态
◆渐变态:卵→若虫→成虫。若虫与成虫的 形态、生活习性均相似,只是翅未长成,生殖器 官未成熟。如蝗虫、蟋蟀等。
◆半变态:卵→稚虫→成虫。稚虫与成虫的 形态、生活习性均不同。如蜻蜓。
昆虫纲动物介绍
衣鱼
豆娘
日本大蠊 人体虱
竹节虫 蝉
黄足蚁蛉
人蚤
一、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异律分节;分节的附肢;外骨骼和肌肉; 体腔和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排泄系统;神经系统;生殖和发育
1.异律分节
异律分节就是动物身体前后体节的形态构造和机能都不一 样的分节现象,身体最前一节称为顶节,最末一节称为尾节, 节数因种类不同,最多有200节,节肢动物的身体是异律分 节,异律分节高度开展的结果,会使整个动物身体形成明显 的分部。
节肢动物蜕皮过程
4. 肌 肉
横纹肌成束,两端着生于坚厚的外骨骼上。躯干肌 按节成对出现(背纵肌、腹纵肌)相互起拮抗作用。 每只附肢一般有3对附肢肌,可以使附肢朝前后、 上下、内外各种不同方位运动。
5.循环系统
多对心孔的管状心脏+心脏前端的动脉 血体腔:节肢动物的体腔,内含血液,由囊胚腔和 体腔囊体腔〔囊壁中胚层不形成体腔膜〕混合而 成,也称混合体腔。各组织间隙内直接充满了血 淋巴,以获得营养物质,而且液压较低可以防止 大量出血。大多数节肢动物的血液只输送养料, 氧气和碳酸气由气管输导。

2.11 节肢动物门

2.11 节肢动物门
拟态——动物在形态上与其生活环境或其他动植物相象的一种适应现象,
用于保护自己。即动物在进化中形成的外表形态或色泽斑纹,同其他生 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昆虫中最为常见。 木叶蝶——形似枯叶 竹节虫——像竹节或树枝
三、幼 体
•甲壳动物
无节幼虫(nauplius) 前蚤状幼虫(protozoaea) 蚤状幼虫(zoaea)
(卵圆形,1个中 眼,3对附肢)
变态
前蚤状幼虫
(体分头、胸、腹 三部分)
成虫
康虾幼虫
(胸部附肢 二肢型)
变态
变态
蚤状幼虫
(腹部分节)
(四)蛛形纲动物的发育
一般为直接发育,幼蛛经若干次蜕皮逐渐变为成蛛。 蜱螨需经过幼螨、若螨而发育为成螨。幼螨3对足,若螨4对足。
无变态——节肢动物原始的无翅类群,幼虫与成虫相比,除身体较小和性器
昆虫纲:头部、胸部和腹部
三叶虫纲:头部、胸部和尾部
甲壳纲、肢口纲和蛛形纲:头胸部、腹部
多足纲:头部、躯干部
(三)附 肢
每体节有1对附肢。附肢本身也分为若干节,称为肢节(podite)。附肢内有 肌肉,通过关节与躯体相连。肢节与肢节之间由关节或节间膜相连接。不仅身体 分部而且附肢还分节,故名节肢动物。 (对比:环节动物的疣足)
(NEW) 。 8. 完全消化系统,有口和肛门。 9. 大多数种类雌雄异体,体内受精。
二、成 虫
(一) 类群多,体型多样。 • 化石三叶虫身体呈扁平椭圆形
• 鲎体形似瓢 • 虾体长,侧扁 • 蜘蛛形似葫芦
(二) 异律分节
节肢动物相邻的一些体节愈合,机能相同的体节组合形成了体区。不同的 体区分工完成不同的生理功能:头部是取食和感觉中心,若干对附肢形成触角、 口器;胸部是运动中心;腹部则为营养、代谢和生殖中心。

高中生物课件-节肢动物门

高中生物课件-节肢动物门
足目:体背腹扁平,无明显的头部。 胸部第一对附肢为颚足,后7对为 步足且相似。鼠妇(陆生)、栉水
虱(淡水)、海蟑螂(海岸水虱)。 如:十足目:头胸部愈合,8对附 肢,前3对为颚足,后5对为步足。 鳃发达。对虾、沼虾、河蟹等。
三、肢口纲
• 1.身体背腹扁平,分为头 胸部和腹部。
• 头胸部:背面被1块向上 弓起而半圆形的宽大厚甲, 特称盾甲
囊体腔(囊壁中胚层不形成体腔膜)混合而成,也称混合 体腔.内充满血液,又叫血腔。 • 2.开管式循环:血压低,所以在折断附肢时不会引起大量 失血,遇到敌害折断附肢是节肢动物的本能。是节肢动物 的一个适应性。
• 血液无色,多为血青蛋白。
开管式循环血压较小,所以在折断附肢时不会引起大量失血, 遇到敌害折断附肢是节肢动物的本能。是节肢动物的一个 适应性。
7.昆虫纲:分头,胸,腹,三对足,二对翅,一对触角。如:蝗虫,蜚蠊.
二、甲壳纲
(一)生活习性: (二)外形特征
• 分头胸部和腹部。共 20体节,头部6个体节, 胸部8体节愈合成头胸 部。具头胸甲,除尾节 外,各节均具有一对附 肢(共19对).头胸甲 具额剑(分类依据)
• 部位 • 头部 • • • • • 胸部 • • • • • 腹部 • •
• 有些种类胃内角质膜 增厚,形成骨板和
硬齿,碾碎食物, 特称为胃磨。
3.呼吸系统
• 叶鳃和丝鳃两种,由鳃 轴和鳃丝组成.
• 从第二颚足→第五步 足,每足的基部都有一 对鳃.共7对。
• 水→鳃腔后面→鳃腔 前面
• 水流的动力:第二小 颚呼吸板的拨动。
4.体腔和循环系统
• 混合体腔,开放式循环. • A. 围心腔三角形,位于头胸部后背.心孔三对,有活
• 在节肢动物以前的动物肌 肉都是平滑肌,从节肢动 物开始形成横纹肌,获得 高度发达的运动机能。

节肢动物门-10 现代动物学课件

节肢动物门-10 现代动物学课件

肢口纲Merostomata
分头胸部、 腹部和一剑 尾
无触角
螫肢、脚须 各1对
呼吸器官:书鳃
排泄器官:基节腺
发育:有幼虫期
Carcinoscorpius rotundicauda
Limulus sp.
Tachypleus gigas Tachypleus sp.
蛛 形 纲
Arachnoida
Thereuopoda sp.
倍足纲Diplopoda Julus sp.
Julus scandinavius
Balanus amphitrite
软甲纲Malacostraca
• 甲壳动物最高等、形态结构最复杂的一 类,包括蟹、虾、虾蛄等。身体虾形, 或缩短为蟹形
• 头胸甲发达,躯干部一般由15节构成, 极少数为16节;其中胸部8节,腹部7节 (个别8节),各节都有附肢1对;最末 节为尾节,除叶虾目外均无尾叉。
毒厉螨
格氏血厉螨
Sarcoptes scabiei Leptotrombidium pallidum Tetranychus sp.
螯肢动物与人类-益
• 1、用鲎制成的一种特殊试剂—鲎试剂,可以 快速、灵敏、简便地检查药物中的热原;从鲎 的血液中提取某些物质,在临床上可用于早期 癌症的检验
• 2、蝎和蜘蛛中的某些种类可作药材; • 3、蜘蛛丝 • 4、仿生学:依据鲎的眼睛视觉原理,设计电

Ixodes persulcatus
蜱的危害
• 1、森林脑炎:东北、新疆 • 2、出血热 • 3、斑疹热 • 4、Q热 • 5、蜱媒回归热 • 6、土拉伦菌病(野兔热) • 7、布氏杆菌病 • ?8、鼠疫 • 9、原虫病 • 10、新型布尼亚病毒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节肢动物》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节肢动物》精品教学课件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第2课时
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 物类群,目前命名的 种类120万种以上, 占所有已知动物种数 的80%以上。
节肢动物有哪些特征呢?
一、多种多样的节肢动物 蛛形类
多足类
蜘蛛
蚰蜒
蜈蚣 蝎
甲壳类 虾
昆虫类
种类最多



昆 虫 的 结 构Fra bibliotek二、节肢动物的代表——昆虫
昆虫的身体分部
头部 胸部
3)寻找配偶
点 4)寻找适宜的产卵场所
胸部——运动中心
昆虫的腹部 内含消化、呼吸和生殖器官
蝗虫的呼吸 体表的气门用于呼吸 腹部——集中容纳内脏器官
气门
昆虫的外骨骼
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 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限制昆虫的发育和生长 蜕皮
昆虫的特征 一对触角 三对足 两对翅 附肢分节
三、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 体表有外骨骼 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腹部
昆虫的头部
触角 分节,有触觉和嗅觉 单眼 感光
触角 复眼
复眼 成像
口器 摄食
头部——感觉和摄食中心
口器
昆虫的胸部 蝗虫足的特点:
三对足,足分节 前足和中足爬行 后足发达,适于跳跃

前足 中足
后足
蝗虫翅的特点 两对翅 前翅革质,起保护作用 后翅呈薄膜状,适于飞翔
1)寻找食物
飞 2)躲避敌害
行 优
四、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提供动物蛋白
传播花粉
治疗疾病
实验材料
农林益虫
传播疾病
果蝇
七星瓢虫

分类:昆虫类、甲壳类、蛛形类、多足类
代表:昆虫——一对触角、两对翅、三对足

多种多样的动物《节肢动物》课件

多种多样的动物《节肢动物》课件
感觉器官发达
为了适应陆地环境,节肢动物的感觉器官非常发达,如触 角、复眼等,能够敏锐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确保生存和 繁殖的成功。
水生生活习性
水中呼吸方式
独特的运动方式
感觉器官适应水生环境
繁殖方式多样
水生节肢动物通常通过鳃或气管进行呼吸 ,以确保在水中的呼吸需求得到满足。有 些种类还能够通过皮肤进行氧气交换。
01
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经济价值
食品来源
某些节肢动物,如昆虫和甲壳类 ,在许多地区被作为重要的食品 来源。它们富含蛋白质和其他营 养物质,对人类的饮食健康具有
重要作用。
药用价值
节肢动物中的一些物种,如蜘蛛 和蝎子,其毒液具有药用价值。 通过科学研究和提取,这些毒液 可用于生产治疗心脏病、疼痛等
疾病的药物。
水生生物:甲壳纲动物大多 生活在水中,包括海洋、淡 水等环境。它们具有各种适 应水生生活的特征,如扁平 的身体、发达的鳃等。
多样性:甲壳纲动物的物种 数量也相当丰富,包括了许 多经济价值较高的种类,如 虾、蟹等海鲜。
经济价值:甲壳纲动物是人 类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尤 其是在沿海地区。此外,部 分甲壳纲动物还具有药用价 值,如贝壳可以作为中药材 。
重要性:昆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 传粉、分解有机物、控制害虫等。此外,许多昆 虫对人类具有经济价值,如蜜蜂产蜜、蚕丝制作 等。
蛛形纲
蛛形纲包括蜘蛛、蝎子、蜈蚣等动物 。它们具有八条腿,身体分为头胸部 和腹部两部分。以下是蛛形纲的一些 特点
网状结构:蜘蛛是蛛形纲中的代表动 物,它们能够编织出复杂而精美的网 状结构,用于捕捉猎物和保护自己。
02
重点内容回顾
课程中,我们重点探讨了节肢动物的生理特征、生态习性以及与人类的

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节肢动物课件

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节肢动物课件
昆虫特征:成虫有三对足,能爬行,大多数有翅, 能飞行,昆虫是唯一能飞的节肢动物类群。
五、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蜘蛛能捕食农业害虫; 2.七星瓢虫能帮助人类消灭棉蚜虫; 3.蜜蜂能为农作物和牧草传粉; 4.虾蟹等营养丰富,是餐桌上的佳肴; 5.家蚕结的蚕丝是纺织原料; 6.蜻蜓捕食蚊、蝇和蛾类,是益虫;
坚硬,适 于咀嚼
上颚
上唇
下唇

感觉和分泌
下颚
把握食物, 触觉
1.蝗虫各部分的特征 (2)胸部 ---运动中心
胸部腹侧有三对分节的 足 ,前足 和中足适于爬 行,后足 发达,适于跳跃。胸部背面有一对前翅
和一对后翅,适于飞行
头部 胸部 腹部
前翅
---------------------
前足 中足 爬行器官

甲乙
气门 气管
气门是气体出入的门户
思考:蝗虫有哪些结构特点使它成为一 种严重的农业害虫?如何进行防治? 1.有咀嚼式口器,以植物的茎、叶为食, 食量很大。 2.有善于跳跃的足和善于飞行的翅。
防治措施: ①生物防治 ②化学防治
2.蝗虫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①体表有外骨骼,保护和支持内部结构, 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第四章 多种多样的动物 第五节 节肢动物
蝗虫
沼虾
-------------------------------
一、蝗虫的外部特征
头部 胸部 腹部
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分头 、胸 、腹 三 部分,体表有坚韧的 外骨骼,起 保护 作用, 并能防止 体内水分蒸发 。体表的外骨骼使蝗虫 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
二、沼虾各部分的结构
1.身体分部: 头胸部 、腹部 ;
2.足和触角 分节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成集中型链索状神经系统。 (图)
几丁质外骨骼: 覆盖在节肢动物外表面的坚硬外壳,由上
皮细胞分泌形成,主要成分是几丁质。
3、横纹肌连成束,按节排列。 (图)
节肢动物的肌肉不象环节动物等形成皮肌囊,而是肌纤 维集合成肌肉束,且往往按节排列;肌肉束收缩更加强大有 力;且两端附着在骨骼上,通过骨骼的杠杆作用,运动可调 整和放大,以增强效能。总之,运动能力得以增强。
疣足与节肢(arthropodium)的比较
节肢动物的附肢与环节动物的疣足有何不同?
昆虫纲:(蝗虫)头部:感觉摄食中心;胸部:运动中心
腹部:代谢生殖中心
甲壳纲、肢口纲、蛛形纲:头胸部:感觉摄食运动中心
腹部:代谢生殖中心
有爪纲、多足纲:头部;躯干部 生物学意义:体节的愈合和分部,使结构与机能既分化又
鳃呼吸
书鳃
书肺
蝗虫气管
螺旋丝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微气管
气管末端细胞的核
昆虫的气管
表皮
外骨骼
甲壳纲的触角腺
末端囊
排泄囊
排泄小管 迷宫
雌蝗虫内部结构 马氏管
6、神经系统为集中型链索状神经系统,感官发达且多样
(1)节肢动物的感觉器官多样化。 (2)节肢动物异律分节,体节聚集的部位,神经节也愈合,
血液→心脏→动脉→血体腔→组织间隙→静脉→呼吸器 官→围心腔→心孔→心脏
5、呼吸器官和排泄器官形式多样,适应广。
(1)呼吸器官: (2)排泄器官:
A、后肾管演变而成的排泄系统:甲壳纲的触角腺和小颚腺 鲎的基节腺。 (图)
B、消化道一部分演变而来的排泄系统—马氏管 (图)
从中肠和后肠之间发出的细盲管,直接浸浴在血腔 #马氏管: 的血淋巴中,从中吸收大量尿酸,通过后肠,与食
1、身体异律分节且分部,附肢也分节 2、身体外被几丁质外骨骼 3、横纹肌连成束,按节排列 4、具有混合体腔,具有开管式循环系统 5、呼吸器官和排泄器官形式多样,适应广 6、神经系统为集中型链索状神经系统,感官发达 7、出现内分泌系统 8、生殖和发育特点
9、生存策略:拟态,警戒色,保护色,假死等(图)
鳃 前基节 基节 原肢
内肢
怎么理解?
双肢型附肢
※疣足与节肢的比较
疣足
节肢
1) 按节分布,数量多 体部分布数量少
2) 形态划一
形态多样
3) 与身体之间无关节 身体之间有关节
附肢不分节
附肢分节
4) 无肌肉附着
有大量肌肉附着
2、身体外被几丁质外骨骼。 (图)
①几丁质(甲壳质):是一种含氮的多糖类化合物 (醋酸酰胺葡萄糖(C32H54N4O21 )。
结构,充满毛细血管。如虾、蟹等。 3)书鳃:由足基部体壁向外突起折叠成书页状,有血管分
布。为水生种类鲎的呼吸器官。 4)书肺:由体壁向内凹陷折叠成书页状,为陆生的节肢动
物蜘蛛、蝎的呼吸器官。 5)气管:由体壁内陷形成分支的管状结构,为陆生节肢动
物昆虫、马陆、蜈蚣等的呼吸器官。气管上无 毛细血管分布,是直接将氧气输送到呼吸组织。
集中,从而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3)附肢也分节。
它与身体相连处有关节,可以活动;附肢的各个肢节也能 相对运动;附肢具有多方面进化,多功能适应的特点,其基本 类型有双肢型和单肢型。身体的不同部位附肢形态多样化,机 能多样性;而且不同的动物,同部位的附肢,形态也不相同, 机能多样。具有感觉、呼吸、摄食、生殖、防卫、运动(爬行 、游泳、跳跃)等功能。 (图)
②节肢动物的坚硬的外骨骼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和蛋白质,最 外层含有蜡质。几丁质外骨骼是由上皮细胞分泌到体外形成
③坚硬的外骨骼具有保护身体、防止水分蒸发、运动杠杆作 用。这也是节肢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必要条件。
④外骨骼的发达限制了身体的生长,因而出现蜕皮现象。新骨 骼皱褶且柔软,身体得以生长。蜕皮受激素控制
间的混合体腔,充满血淋巴,也称血体腔。
(2)开管式循环系统的主要部分为心脏,呈管状,多对心孔。 开管式循环:血淋巴通过动脉离开心脏,泛流在身体各部 分的组织间及血腔中。
开管式循环对节肢动物的生存有何益处?
什么是开管式循环:
• 血淋巴通过动脉离开心脏,泛流在身体各部分的组织
间及血腔中。
节肢动物的开管式循环系统的主要部分为心脏,呈管状 (多对心孔), 心脏前端发出的一条短动脉。
在节肢动物以前的动物肌肉都是平滑肌或过渡态的斜纹肌, 从节肢动物开始形成横纹肌,获得高度发达的运动机能。
平滑肌和横纹肌有何不同?
肌肉 外骨骼 节肢动物外骨骼与肌肉的关系
肌肉 内骨骼
脊椎动物内骨骼与肌肉的关系
4、具有混合体腔,具有开管式循环系统。 (图)
节肢动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真体腔和假体腔 (1)混合体腔:沟通成混合体腔;节肢动物这种体壁和内脏之
节肢动物每一体节几乎都有一对附肢 具有节肢(arthropodium):它与身体 相连处有关节,可以活动;附肢的各 个肢节也能相对运动,十分灵活; 基本类型有双肢型和单肢型: 附肢具有多方面进化,多功能适应的 外肢 特点,身体的不同部位附肢形态多样 化,机能多样性;而且不同的动物, 同部位的附肢,形态也不相同,机能 多样。
1、身体异律分节且分部,附肢也分节。
(1)象环节动物那样身体分节,能增强运动的灵活性;而且 它是异律分节,体节间发生分化,不同的体节具有不同 的形态,用于不同的目的。(图)
(2)节肢动物不仅异律分节,同时多数机能相同的体节又组
合在一起,形成体区(tagmata),使身体分为若干个
部。例 (3)附肢也分节。
物残渣一起排出体外。
节肢动物循环系统的复杂程度与呼吸系统的 复杂程度有关:
呼吸系统简单(局限于身体某一部分),循环系统 复杂如虾。 呼吸系统复杂(分散在全身各部分),循环系统简 单, 如昆虫。 用体表呼吸的小型节肢动物循环系统消失,如水蚤。
(1)呼吸器官: (图)
1)体壁:低等的小型甲壳动物,如水蚤。 2)鳃:水生甲壳动物在足的基部由体壁向外突起薄膜状的
第八章 节肢动物门(3学时)
第八章 节肢动物门
节肢动物门是动物界最大的一个门,共约110-120万种,占 动物总种数的4/5以上,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凡是有生 物的任何环境中都有节肢动物。具有多方面进化,多功能适应 的特点。
一、门的主要特征 二、主要类群 三、进化地位 复习思考题:
一、门的主要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