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职业暴露知识讲座

合集下载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预防及处理培训课件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预防及处理培训课件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预防
(三)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 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 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发生以后 的处理
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伤口的处理 风险的评估 预防性用药的实施 暴露后抗体监测及健康追踪 登记与报告 做好对发生职业暴露当事人的咨询与相关
一点总结…
提高个人防护意识 正确掌握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控知识 建立一个完善的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控 管理制度
谢谢!
20.11.307:40:4207 :4007:4020.11.320 .11.307:40
谢谢
07:4007:40: 4220.11.320 .11.307:40:4 2
暴露源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是判定职业暴露 是否成立的唯一条件以及需要采取何种控制措 施的关键。
风险的级别
评估 确定
暴露级别
暴露源 病毒载量水平
一级
二级
三级
轻度
重度
暴露源 不明一级暴露 Nhomakorabea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 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 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职业暴露当事人的咨询与保密工作
暴露后咨询 随访期咨询 相关保密工作
案例分析1
发生地点:广州市某大学附属医院实验室 事故当事人:蔡技师 事故发生过程:9月16日,患者吴因发热、 咳嗽入急诊内科治疗,医生让其到门诊实 验室做血象检查。 8:30,蔡技师为其扎 手指取血时,不慎划破左手手套,左手食 指侧见一小伤口,伤口处稍红肿,但未见 出血。
我们必须在失败中寻找胜利,在绝望中寻求希望

9、
。上 午7时40 分42秒 上午7 时40分0 7:40:42 20.11.3

培训资料-艾滋病职业暴露培训

培训资料-艾滋病职业暴露培训

预防措施
1
认知和宣传
加强艾滋病的认知和宣传,提高职业暴露预防意识。
2
防护用具
介绍和强调正确使用防护用具(如手套、面具等)的重要性。
3
紧急处理和咨询
提供紧急处理和咨询的方法,确保及时得到支持和帮助。
职业安全意识
工作环境安全
重点强调良好的工作环境安全防护用品的方 式和重要性,如手套、面具等。
培训资料-艾滋病职业暴 露培训
学习如何防止职业暴露以及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风险,提高对艾滋病的 认知,保障职业健康。
艾滋病是什么
定义和传播途径
详细概述艾滋病的定义以及传播途径,包括性传 播、血液感染等。
病毒结构和病因
介绍艾滋病病毒的结构和引发艾滋病的主要病因, 加深对艾滋病的了解。
职业暴露的风险
勤洗手
提醒员工勤洗手以防感染,加强 个人卫生和职业意识。
组织支持与指导
1 政策和制度
介绍组织相关的政策和制度,以支持员工在职业暴露方面的保护。
2 培训资源
提供艾滋病职业暴露培训的相关资源,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常见问题
如何判断是否职业暴露
提供一些指南,以帮助员工判断自己是否有可能职业暴露。
应该怎么应对
介绍员工职业暴露后的正确应对方法,减少潜在风险。
1 艾滋病传播风险
解释职业暴露对艾滋病传播的风险,强调工作环境中的潜在危险。
2 预防的重要性
强调职业暴露预防的重要性,提供一些预防方法。
艾滋病职业暴露培训的目的和意义
培训目的
阐述为什么需要进行艾滋病职业暴露培训,提高 工作人员的保护意识。
意义
强调进行培训的意义,如保障职业健康、阻断艾 滋病传播链等。

艾滋病职业暴露与预防PPT课件

艾滋病职业暴露与预防PPT课件
1、轻度类型: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
2、重度类型: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且滴度高、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
3、暴露源不明型: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 毒阳性者(附表2)。
33
HIV(--)
表2 暴露源程度
暴露源的情况
12
七、暴露途径与感染HIV的危险度(二)
13
七、暴露途径与感染HIV的危险度(三)
❖ 在HIV感染者的护理中,医务人员的风险明显较高, 特别是针刺伤,是一个重要的危险根源。
❖ 在被确认的52例健康工作者之中:
最主要的职业是护士和实验室技术员。 除外三名实验室人员是暴露于HIV病毒培养以外,
全部是由于血液或体液。 到现在为止,外科医生和被缝合针刺伤没有发生
22
九、防护措施(五)
安全处置废弃物 ❖ 运输废弃物的人必须戴厚质乳胶手套。 ❖ 处理液体废弃物必须戴防护眼镜。 ❖ 没有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废弃物,可按
一般性废弃物处理。
23
九、防护措施(六)
❖ 医疗机构要成立职业暴露领导和专家小组 ❖ 组织全员培训 ❖ 负责药品保管的要保证药物的及时供给 ❖ 有条件的单位可储备应急处理1-2次事故的用
10
六、职业暴露常见人群(三)
❖ 血库或化验室的工作人员: 被带有HIV的针头或玻璃损伤;或有
伤口的部位接触到被HIV污染的血液、 含血体液; ❖ 尸检人员: 在给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做尸检时, 被手术刀割伤;
11
七、暴露途径与感染HIV的危险度(一)
美国23项研究表明: 医务工作者被HIV污染的针具刺伤后,HIV感 染概率为20/6135(0.33%); 黏膜表面暴露的感染概率为1/143(0.09%); 皮肤暴露的2712例无一例感染。表明职业暴 露感染的 危险性是存在的。

HIV职业暴露培训 ppt课件

HIV职业暴露培训  ppt课件

伤口的性质及暴露范围的大小
是否为开放性暴露或是否刺破了静脉或动脉; 伤口的深度及是否有可见的血液从伤口溢出
暴露源的类型(如血液、含血体液、针头特性等); 感染者/病人体内的病毒载量;
暴露时间的长短;
暴露后是否及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PPT课件
12
12
不会发生HIV职业暴露感染的情况
(4)HIV阳性血液或体液体内直接注入等。
PPT课件
15
15
职业暴露的预防

二道防线
预防暴露
暴露后预防


PPT课件
16
16
一、坚持普遍性防护原则
WHO推荐的普遍性防护原则认为,在为病人
提供医疗服务时,无论是病人还是医务人员的血
液和体液,也不论他们是阳性还是阴性,都应当 作为具有潜在传染源加以防护。
防用药可能失败。

在暴露严重的情况下预防可能失败。 用药开始时间延迟,病毒已经在靶细胞内大量繁殖或病 毒已经在外周血中出现,药物的预防作用会减低。

服药的依从性差(用药剂量不够,疗程过短)。
PPT课件
32
32
(五)HIV监测及随访

暴露源检测:最好做快速试验,如暴露源有急性HIV综合 症的症状,应同时检测VL。

本底检测: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抽取被暴露者的血样做 HIV抗体本底检测,以排除是否有既往HIV感染。

定期检测:即使本底检测结果阴性,且未选择暴露后预防
服药,均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4周、8周、12周和6月后
时分别进行HIV抗体检测,以明确是否发生感染。

预防性服药的毒副作用检测:全血、肝功能、肾功能等。 33 PPT课件

艾滋病职业暴露病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

艾滋病职业暴露病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

定期监测
定期进行HIV抗体检测, 以监测是否感染HIV病毒。
暴露后预防性用药
预防性用药时机
在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后 尽快开始预防性用药,最 好在2小时内开始。
药物选择
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情况 选择适当的预防性用药方 案,包括抗逆转录病毒药 物、抗生素等。
用药时间
预防性用药一般需要持续 28天,并定期监测药物不 良反应和疗效。
护知识和技能。
完善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理体系
加强职业暴露监测和报告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 暴露事件。
建立健全的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理制度,明确各级责任 和义务。
定期评估职业暴露防治工作效果,及时调整和完善相 关措施,确保防治工作的持续改进。
谢谢观看
02
风险较高的医务人员包括手术室 医护人员、急救医护人员、临床 实验室工作人员等。
其他行业职业暴露风险
公安、司法等执法人员在进行监管、强制戒毒等工作中,因接触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的血液、体液或破损皮肤而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
美容美发、修脚等行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因接触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血液、体液 或破损皮肤而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传染病,主要 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导致身体虚弱,容易感染其他疾病。艾滋 病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总结词
明确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了解如何避免感染。
详细描述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包括共用 针头、输血等;母婴传播发生在感染艾滋病的母亲将病毒传给胎儿或新生儿。
挤压伤口
轻轻挤压伤口周围,尽量挤出 伤口处的血液。
包扎伤口
用无菌敷料包扎伤口,注意不 要直接接触皮肤。

HIV职业暴露及防护-任小滨

HIV职业暴露及防护-任小滨

母婴传播

感染了HIV的妇女可在怀孕、分娩或哺 乳时将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其概率大约 为20%~35%。受感染的儿童存活时间较 短,50%大约在2岁前死亡,80%存活不到 5岁。在世界范围内,不同的地区其传播概 率有所不同,非洲大约为25%~40%,美 国和欧洲大约为15%~25%。
被污染的 HIV 针 刺 伤主要内容• • • • 一、关于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二、职业暴露的危险 三、职业暴露的预防 四、职业暴露后处理
一、关于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艾滋病主要通过那些途径传播
• 有传染性的体液包括 • 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脑脊液、 羊水、胸水、腹水、心包液、滑膜液 • 一切有可见的血液污染的体液 • 目前研究表明,人体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 径感染HIV
公司
徽标
HIV职业暴露及防护
一枝梅
感性认识
• 这是一个极其微小的病毒,形象地说,在 一个标点符号里足以容下2.3亿个病毒。 • 感染HIV只需1.4毫微升血液,HBV只需0.4 毫微升血液。 • 每毫升血液中含HBV病毒就有一亿个感染 剂量。
你的世界
• 每年有数百万病人接受静脉输液治疗和各 种侵入性手术治疗。 • 以许你就是这项技术的执行者。随着各项 技术的执行,无形中也增加了由血液暴露 引起的血源性疾病感染的机会。 • 每年你所接触的大量病人以及你数以百次 可能的被血液感染的潜在危险,其严重后 果是什么?你想过吗?
四川省艾滋病流行现状
• 2004年底报告感染者4333例 新发现感染者同比增长95.9% 20~40岁 占82% 凉山、达州、攀枝花占70%
住院
确 诊
就 诊
出现症状
静脉吸毒者占83%
• 2005年,中国65万。

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置--ppt课件优选全文

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置--ppt课件优选全文

置96小时,仍然具有活力。即使是针尖大小一滴血,如果遇到新鲜的 淋巴细胞,艾滋病病毒仍可在其中不断复制,仍可以传播。病毒含量
低的血液,经过自然干涸2小时后,活力丧失;而病毒含量高的血液,
即使干涸2-4小时,一旦放入培养液中,遇到淋巴细胞,仍然可以进入
其中,继续复制。
ppt课件
7
临床特征
是一种病死率高的慢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多 样,目前还没有疫苗和特效药。但现有的抗病毒 治疗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疾病进程,提 高患者生活质量。
40
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 工作中要时刻保持警惕!
ppt课件
41
可以传播HIV的体液
体液中病毒颗粒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
血浆或血清>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尿液
血液 18,000
精液
11,000
阴道 分泌液
7,000
羊水 4,000
唾液 1
每毫升中HIpVpt病课件毒颗粒平均数
42
感染HIV的危险性
ppt课件
48
安全预防措施
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 伤或者划伤。
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 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 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 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6、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 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 头、刀片等锐器。
接触血液的量
200μl新鲜血液经皮肤针刺 伤致感染 注入5ml库存血可致感染
血液离开体内的时间 时间越长,传染危险性愈低
ppt课件
16
三、经母婴传播
宫内感染 围产期感染 母乳传播
ppt课件
17
三种传播途径的有效性不同:

艾滋病职业暴露知识讲座课件

艾滋病职业暴露知识讲座课件

避免共用注射器
遵守操作规程
避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牙刷、刮胡刀等 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物品,以降低血液传 播的风险。
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 程,避免意外刺伤或接触感染者的血液、 精液、阴道分泌物等。
处理流程
01
02
03
04
迅速处理伤口
若发生职业暴露,应立即对伤 口进行清洗、挤压,以尽可能
信息和病情。
合理防护
医务人员应当采取合理的防护 措施,避免职业暴露和交叉感 染的风险。
告知义务
医务人员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 和治疗方案,并尊重患者的知 情权和自主权。
社会责任
医务人员有义务参与艾滋病防 治工作,为社会公共卫生事业
做出贡献。
保护隐私与权益
01
02
03
保护患者隐私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患 者信息保密制度,确保患 者隐私不受侵犯。
维护医务人员权益
医疗机构应当为医务人员 提供必要的职业安全保障, 维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法律责任
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 规范的医务人员将承担相 应的法律责任。
05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 享
成功预防的案例
案例一
某医生在为艾滋病患者手术时,严格 遵守防护措施,包括穿戴隔离衣、手 套、护目镜等,术后及时处理医疗废 物,未发生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暴露于艾滋病病毒后,可能会面临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恐慌,影响工作和生活。
预防与处理
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如使用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等,以及在发生 职业暴露后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如清洗消毒伤口、尽快服用抗病毒药物等,以降低感染风 险。
02
艾滋病病毒传播方式及 特点
血液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