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

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 916年称帝,建立契丹政权 定都上京,后来改国号为辽
党项族首领元昊 1038年称大夏国皇帝, 定都兴庆,史称西夏。源自幽云十六州澶州之战
澶渊之盟
后周大将赵匡胤 960年建立宋朝 定都汴京,史称北宋
。 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
契丹族原为鲜卑族的一支,居住在 辽水上游的潢水(今西拉木伦河) 流域,以游牧为主。
∨ C、寇准
D、赵普
2、宋辽澶渊之盟在客观上起的重 要作用是
A、增强了契丹的实力 B、延缓了北宋的灭亡 C、消除了民族矛盾
∨ D、维持了长期和平
:北_宋中后期 女真 完_颜 部统一女真;11_15 年阿_骨打 在_ 会宁 称帝,建立金。
2.金灭北宋
a、靖康之变”: 1127年“靖康之变”是北宋灭亡的标志。 b、北宋灭亡的原因 ①金军强大,是北宋灭亡的外部原因,也是客观原因。 ②北宋统治集团腐败是北宋灭亡的内部原因,也是主 要原因。
2、__91_6___年,契丹首领_耶_律__阿_保_机__称帝,
建立契丹政权,定都__上_京___。后来契丹改 国号为__辽____。
3 、澶渊之盟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
A .辽和西夏 B .北宋和辽 C .北宋和西夏 D .北宋和吐蕃 、
( B)
二、选择题
1、北宋澶州之战的主战派宰相是
A、李纲 B、文天祥
讨论:澶渊之盟的历史作用
返回
西夏的建立
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国。 图为李元昊之墓 下一页
西夏铜牛
下一页
西夏飞天壁画
返回
1044年
宋夏和约
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 916年称帝,建立契丹政权 定都上京,后来改国号为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共20张PPT)

A.阿骨打
B.赵匡胤 C.元昊 D.耶律阿保机 )之间的盟约
D.南宋与金
3.历史上的“澶渊之盟”是(
A.北宋与辽
B.南宋与辽 C.北宋与西夏
4.宋真宗时,辽军大举进攻北宋,主张坚决抵抗的北宋宰相是( ) A.寇准 B权之间的交战情景(
A.辽与北宋 B.西夏与北宋 C.辽与西夏 D.金与南宋
上京 东京 (开封)
兴庆
1038年 党项族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1)辽的扩张
辽太宗时,辽夺取了燕云十六州
后晋皇帝石敬瑭为了皇位,将 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不料却 导致了后来宋朝为夺取该地区而 与辽苦战数十年
占领幽云十六州
十六州所辖土地囊括了当时中国东北与 北部地区最重要的险关要塞与天然屏障。 这一地区的丧失,使长城及其要塞完全 失去作用,致使华北大平原全部裸露在 北方游牧民族的铁蹄之下。
辽、西夏与宋的关系特点:
有战有和
澶 澶 州 战是短暂的,是历史的支流 渊 大 之 兴庆 战 和是长久的,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盟 北宋
议一议:怎么看待北宋与辽、西夏的战争?
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争,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 内部的兄弟之争,不是侵略和反侵略的战争。
就其正义性而言,当时的辽、西夏政权是以劫掠和 扩大势力为目的而发动战争,是非正义的;北宋军民 的抗辽、与西夏的斗争维护了中原和南方社会的相 对稳定和生产发展,是正义的。
)
6.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时夺取了燕云十六州( )
A.阿骨打
B.元昊
C.辽太宗
D.阿保机
7.“赤峰辽国第一京,寂寞犹在忆皇城。游人难步草盈尺,不知从何 觅市声。”是刻在上京遗址的一首诗。诗中的辽国是哪一少数民族 建立的( ) A.契丹族 B.党项族 C.突厥族 D.女真族 8.他是党项族的英雄,贺兰山上飞翔的雄鹰。他受汉文化的影响, 设太学,译汉文书,积极吸取中原文化。“他”是( ) A.松赞干布 B.元昊 C.阿保机 D.阿骨打 9.“澶渊之盟”的后果有( )①增加了北宋人民的负担②宋辽之间仍 处于战争状态③宋辽之间展开了经济文化交流④加剧了北宋政府的 财政危机 A.①②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学习汉人的生活习俗
探史明理
1、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争性质就交战 双方来说有何不同?
北宋与辽、西夏战争,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 内部的兄弟之争,不是侵略和反侵略的战争。 就其正义性而言,当时的辽、西夏政权是以劫 掠和扩大势力为目的而发动战争,是非正义 的;北宋军民的抗辽、西夏斗争维护了中原和 南方社会的相对稳定和生产发展,是正义的。
课堂练习
7、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A ) ①阿保机称帝 ②赵匡胤建立北宋 ③北宋澶渊之盟 ④宋夏和议 ⑤西夏建立 A ① ② ③ ⑤ ④ B ② ⑤ ④ ③ ① C ① ② ④ ③ ⑤ D ② ① ③ ⑤ ④
1044年
三、碰撞中的融合
学会农耕
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融合的表现有哪些?
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
模仿汉字创造文字 学习汉人的生活习俗
契丹小字 契丹大字
印 章
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西 夏
西夏
辽
钱 币
器 物
辽
西 夏
西夏“兽面瓦当” 西夏贡米
西夏铜牛
西夏飞天壁画
碰撞中的融合
学会农耕
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
模仿汉字创造文字
后周大将赵匡胤
北 宋
960年
赵匡胤 汴京
杯酒释兵权,加强中央集权
契 丹 ( 辽 )
建立时间: 916年 建立者:耶律阿保机 都城:上京
建立时间: 960年
北
宋
建立者:赵匡胤 都城:汴京
幽云十六洲示意图
2、澶渊之战
宋辽地形图 辽
幽云十六州有多重要? 你能根据地图指出吗?
十六州所辖土地囊括了当时 中国东北与北部地区最重要 的险关要塞与天然屏障。这 一地区的丧失,使长城及其 要塞完全失去作用,致使华 北大平原全部裸露在北方游 牧民族的铁蹄之下。
初一历史课件: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3 辽太宗时,后晋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今北京、天津 以及河北、山西北部)割让辽国。从此,辽与中原王朝冲突加 剧。
4 辽与北宋关系多次反复,宋真宗时双方订立“澶渊之盟”, 双方议和,辽军撤军,北宋给辽岁币。(寇准与宋真宗)
民族政权并立
动动手,填填空
政权 民族
名称
辽 (契丹)
契丹族
建国 时间
10世 纪初
建立 都城
者
耶律 上京 阿保机 临潢府
北宋
汉族Biblioteka 960年 赵匡胤 东京 (开封)
西夏
党项族
11世纪 前期
李元昊 兴庆府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1、辽与北宋的和战
北宋
关系
中原政权
冲突加剧
宋太祖晚年 宋太宗
宋真宗
友好和平 战争
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 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学习目标:
1.契丹族、党项族的崛 起及政权的建立
2.辽与北宋、西夏与北 宋的和战等基本史实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契丹族——辽的崛起
学习汉族 先进的文化
汉化
契丹族——辽的建立
时间:10世纪初907 民族:契丹族 人都物城::耶律阿保机
澶州之战
辽
辽太宗 辽 辽
辽
1、辽与北宋的和战
澶州之战
在位皇帝: 宋真宗 主战宰相: 寇准 战役地点:澶州城 签订和约: “澶渊之盟” 合约内容:
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
宋军打退了辽军,为何还要给辽岁币?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

1、寇准劝帝亲征,北宋取得了胜利,为什么从宋真宗到大臣 却主张与辽议和? 2、怎样评价澶渊之盟?
皇帝 宋太祖 宋太宗
宋真宗
战争 与辽三次对战 高粱河之战(979年) 满城之战 雁门关之战 瓦桥关之战(980年) 歧沟关之战(986年) 辽攻宋(999年) 辽攻宋(1003年) 澶州之战
战争结果 北宋均失败
辽 北宋
二、辽夏与北宋的和战
劝帝亲征,澶州退敌
997年,宋太宗驾崩,太子赵恒继位,即宋真宗 。辽国乘宋主新 立,更加频繁地骚扰边境。999年,辽军大败宋军于高阳关,大掠而还。 1003年,辽军再侵高阳关,宋军又败。1004年九月,20万辽军大举攻 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威胁都城开封。北宋朝廷一片恐慌。 一些大臣主张迁都,希望用躲避辽国的办法,应付辽国的入侵。宋真宗 本来就无心抗敌,更表现得惶恐不安。宰相寇准坚决主张抵抗,力劝宋 真宗亲征。怯弱的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宋真宗亲临澶州时,辽军先锋萧挞览在澶州城下被宋军射杀,极大地动 摇了契丹军心。
遭遇排挤 罢去相职
从积极抗敌到澶渊之盟,寇准功冠朝臣,朝野上下有目共睹。 但是有功之臣却由此招来不测之祸。王钦若是曾被寇凖斥之为 “罪可斩首”的妥协派首领,对寇凖恨之入骨。澶渊之盟后,王 钦若对宋真宗说:“陛下听说过赌博吧。那些赌徒在钱快要输完 时,就尽其所有押了上去,输赢在此一着,这就叫‘孤注一掷’。 陛下在澶州时不过是寇凖的‘孤注’罢了,真是危险啊!”从此, 宋真宗对寇凖就冷淡起来。1006年,寇准遭诬陷被免去相职。
材料一 辽“以国制治契丹,以 汉制待汉人”,置南、北面官。南 面官设三省、六部、台、院、寺、 监。 材料二 辽圣宗时开始采用科举取 士。西夏中后期开始科举取士。 材料三 (西夏)其官分文武班, 曰中书,曰枢密,曰三司。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律 阿
保
都 城: 上京临潢府
机
措 施: 1.以汉人为谋士 2.学习汉族政治制度,设置州县
后唐皇帝女婿石敬瑭,趁后唐 内乱,以割让幽云十六州为代价, 获取契丹支持,推翻后唐,建立后 晋。
幽云十六州一失,北部边防从 此几乎无险可守,胡人铁骑纵横驰 奔于繁华富庶的千里平原,昼夜即 可饮马黄河。
割让幽云十六州,成为影响中 国政治格局和历史进程的一件大事, 此后四百余年中,收复幽云十六州 成为每一个汉人王朝梦寐以求的理 想。
2. 宋朝节省了巨额战争开支, 岁币(30万)的支出不及用 兵的费用(3000万)百分之 一,避免了重兵长年戍边的 造成的过量徭役和朝廷赋税 压力。
3. 促进了宋辽之间的经济文化 交流。
消极
1. 禁军河北军和京师军“武备 皆废”。
2. 以金钱换和平。北宋不再居 安思危,宋、辽皆为女真建 立的金国击败。
李
都 城: 兴庆府(今宁夏银川)
元
昊
党项族属西羌族的一 支,过着半农耕半游牧 生活。隋唐时内附中原 称臣,受唐王朝赐李姓。
西夏的发展:
• 创制西夏文字 • 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 • 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
西夏货币
西夏文字
西夏买牛契约
西夏铜牌
西夏“鎏金铜牛”
1038年李元昊称帝。北宋拒绝承认其 帝位,遂起兵讨伐。
材料 鲜演大师墓碑刻文:“高丽外邦, 僧统 倾向,大辽中国,师徒翘首。”
——盖之庸《内蒙古辽代石刻文研究》
(辽)道宗日:“...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中 华,何嫌之有?”
——洪浩《松漠纪闻》
“澶渊之盟是一种地缘政治的产物,表示这两种 带竞争性的体制在地域上一度保持着力量的平衡”
——黄仁宇
北宋与辽,西夏的并立

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齐读上面文字,思考:这是在哪件事之后出现的情况?
元昊像
元昊墓
建立时间:1038年 西
建立者:元昊
夏
都城:兴庆
建立时间: 916年
契 丹 ( 建立者:耶律阿保机 辽 )
都城:上京
建立时间: 960年
北 宋 建立者:赵匡胤
都城:东京
探究活动
有人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条 约,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也有人说,澶渊之盟结束了两国多年的 战争,增进了两国的交往,促进了社会 的发展。
讨论:澶渊之盟的历史作用
澶渊之盟的评价:
弊: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 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 宋人民的沉重负担。
利: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 展史看,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 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 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促进了双 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北宋与辽的关系:
宋太祖后期:友好关系
和
宋太宗:由主动进攻到消极防御
战
宋真宗:1004年澶州之战
1005年澶渊之盟
和
澶 渊 之 战
内容:
辽军撤回; 北宋每年送给辽岁币。
甚至《澶渊之盟》时,宋真宗闻听协 议内容时的欢喜反应,也成了“岁币 轻”的又一佐证。一开始宋真宗误以 为是每年给三百万“岁币”,吓了一 跳却也认了,后来确认是三十万,当 场就喜不自胜,把负责谈判的宋朝大 臣曹利用一顿重赏。
次取得胜利。 原因
的 关
和 宋夏议和
内容
系
影响
宋夏议和
内容:双方订立和约,夏对宋称臣,
北宋每年送给西夏“岁币”,重新方的正 常生产和贸易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一、选择题1.下列政权中没有出现并立现象的是()A.西夏与北宋 B.辽与北宋C.金与北宋 D.辽与南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的历史准确识记。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辽朝,又称契丹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人在916年建立的的一个封建王朝,在北宋的东北,与北宋并立。
北宋时960年赵匡胤建立的政权。
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
夏在宋的西北,史称西夏,与北宋并立。
金是女真族在1115年建立的政权,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同年南宋建立。
所以辽与南宋不可能并存。
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2.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A. 国家统一 B.政权并立C.三国鼎立 D.和平共处【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
960年北宋建立,916年,阿保机建立辽,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至此出现了辽、西夏、金并立的局面。
1125年金灭辽,出现了金、西夏和北宋并立的局面。
1127年金灭北宋,南宋建立,又出现了金、西夏和南宋并立的局面。
所以政权并立是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故选B。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3.北宋、辽、夏、金四个政权从建立的时间排列顺序是()A.北宋、辽、夏、金B.辽、金、北宋、夏C.北宋、辽、金、夏D.辽、北宋、夏、金【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的历史准确识记。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辽朝,又称契丹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人在916年建立的的一个封建王朝,在北宋的东北,与北宋并立。
北宋时960年赵匡胤建立的政权。
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 西夏
“澶渊之盟”
(1005年)
北宋
“澶渊之盟” 的影响:
辽宋在很长时间内保持着和平局面。
辽与北宋,西 夏与北宋的关系, 有什么共同之处? 都向北宋学习先进 的生产技术和政治制 度; 辽、西夏和 与北宋发生战争使 北宋的并立 双方损失很大; 达成和约,北宋给它们岁币,双方经济发展。
第8课
③双方以淮水至大散 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以北归金,以南归宋 南 宋
后来,金迁都燕京, 改名中都。
)
如何评价宋金议和?(消极\积极) ①宋金议和是南宋以屈辱的条件换来的和平,
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②使社会较为安定,南北方交流密切;
③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南方经济的发展;
④有利于民族交融的加强和社会的进步。
民族政权并立
辽、北宋、西夏并立 南宋与金对峙
西夏
辽 西夏 金
(女真族) (党项族) (契丹族)
北宋
南宋
用图表表示五个政权
政权名称 建立 时间 建立民族 建立者 都城
辽
北宋 西夏
10世纪初
960年
11世纪前期 1115年
契丹族
阿保机 赵匡胤
元昊 阿骨打
上京 开封
兴庆 会宁
汉族
党项族
金 南宋
女真族
1127年
北宋灭亡 (靖康之变)
二、金灭辽及北宋
思考:北宋为什么在金兵的 攻击下这么快就灭亡了?
靖康二年四月(1127),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俘 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 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北宋政治腐败、军事无能; 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 政治腐败影响军队士气,与金交战时常常不战而逃。
重文轻武
当金军攻到黄河岸边时,防守黄河南岸的宋军全都望风而 逃。金军连续好几天渡河,没有受到任何抵抗。对此,金军 的将领感叹道:“南朝可谓无人矣,若有一二千人守河,吾 辈岂能渡哉!”
三、南宋的偏安
1127年,靖康之变时宋徽宗、宋钦宗 被金国所俘,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 在南京应天府继承大宋皇位,为了延 续宋朝皇统和法统,定国号仍为宋, 史称南宋,后迁都临安。
败,被灭;胜,老皇帝会回来。 同时,不论胜败,人民武装都 会在战争中得到发展。威胁着我 的皇位。不如,趁胜和金人讲和。
宋高宗
秦桧
不杀岳飞,放虎归山,一 旦抵抗派得势,我的地位 不保,底细必然泄露。 杀掉他可得金人欢心。
为什么让他们跪在那里?
秦桧妻 王氏
秦桧
他们是杀害岳飞的刽子手。
反映了人民爱憎分明,用这种方式 称颂历史上保护人民利益的功臣,强烈 谴责杀害功臣的罪人。
民族交往的过程中,有冲突,也有友 好交流,共同发展。在民族政权并立的时 代,一共经历了200多年的时间,在这200 年的时间里,宋辽战争进行了25年,宋金 战争进行了17年,此后的时间,处于相对 稳定的局面。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
辽、西夏与宋的战和关系,和是民族 关系的主流。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的 密切交往,对奠定祖国的辽阔疆域,开 发边疆地区,促进社会的进步,都作出 了巨大的贡献。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1.契丹族与党项族 2.辽与北宋的和战 3.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
五 代 十 国 形 势 图
1、契丹的兴起
思考:契丹的兴起与逐渐强大的原 因是什么? 行营到处即为家,
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
四时畋猎是生涯。
接受汉族文化,重视农耕。
契 丹 人 引 马 图
北宋
思考:北宋是否统一了全国?
北宋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 分裂局面,但随之而来的是几 个民族政权并存的局面,因而 北宋政权并不是一个统一了全 中国的王朝。
3.辽和北宋的关系
材料一 北宋建立后,宋朝试图收复燕云十六 州失败,宋真宗时,辽军大军南下。 材料二 1004年,辽兵直抵黄河北岸的澶州, 但孤军深入,粮饷不继,所过城市仅攻下两 城,其余诸城皆在宋军手中。 材料三 宋真宗接受宰相寇准建议御驾亲征, 宋军士气大振,大败辽军。
2.金的建立
金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 立的北方政权。女真原为辽朝臣 属,天庆四年(1114年),金太 祖阿骨打统一女真诸部后起兵反 辽。于翌年在上京会宁府建都立 国,国号“大金”。并于1125年 灭辽朝,1127年再灭北宋。
金太祖阿骨打
二、金灭辽及北宋
金 灭 辽
1125年,辽 朝灭亡
金 灭 辽 和 北 宋
辩一辩
正方:北宋与辽签定澶渊之盟用岁币换 和平的方式可取。 反方:岁币加重了人民负担,用岁币换 和平的方式不可取。 提示:从三方面展开:对于辽;对于北宋; 从中华民族的发展史;
北宋与西夏的和战
战
西夏与北宋多次进行战争
和 1044年,西夏与宋订立和约,
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思考: 议和后有何影响?
如果你是宋真宗,你接下来会采取什么行动? 历史上结果如何?
澶州
东京
宋真宗
寇准
宋真 1004年,辽军大举南征时,宋真宗亲自领兵 宗 到澶渊抵御,并与辽签订了“ 澶渊之盟”。
寇 准
辽派使臣到宋营议和,宋真宗便再派
曹利用去辽营谈判,应允每年向辽方输纳 银10万两,绢20万匹,以白沟河为界分治, 并约定在1005年1月28日(宋景德元年十 二月十七日)与辽方在澶州议和订约。澶 州亦名澶渊郡,因而称“澶渊之盟”。
题临安邸南宋· 林昇
山外青山楼外楼南 宋
1.这首诗讽刺的是哪朝统治者? 临 安
河南开封 南宋统治者荒淫腐化,只图偏安江南, 2.杭州当时称什么?
3.汴州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不思恢复北方失地和中原故都。
4.此诗讽刺的是该朝统治者怎样的丑态?
传说,岳飞出世 时,有一只大鸟从岳 家屋顶飞过,还叫了 几声。岳飞的父亲感 抗金名将—— 到几分惊讶,满怀希 望地给刚出生的婴儿 取名为「飞」,字 「鹏举」,寄望他将 来像大鹏鸟一样展翅 高飞,前程万里。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huī) (zhì)
一、女真族的崛起
女真族的崛起
金朝为什么要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来变革旧俗?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
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
真势力迅速壮大。 ►为了适应对先进农耕地区的 管理,学习先进的中原文化, 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
满江红
岳飞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 踏破贺兰山阙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怒发冲冠凭栏处 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南宋的偏安
内容: ①南宋向金称臣 金 ②给金岁币(银25万
两,绢25万匹)
1140年,金军大将兀[zhú]术率领1万多骑兵猛攻 郾[yǎn]城(今属河南)地区的南宋军队。岳飞巧妙 布阵,以少胜多,郾城大战告捷。
这是岳飞的手迹:还我河山。 表达了岳飞对金兵南下入侵的 极大愤慨和一定要收复中原的 决心。
撼 撼山 岳易 家, 军 难 。
冻 死 不 饿拆 死屋 不, 掳 掠 。
辽的建立: 阿保机所建,定国号“契丹”
,也称“辽”,定都上京。
辽的扩展: 辽太宗时,辽从后唐将领石敬
瑭手中夺取了幽云十六州。
占领幽云十六州
10世纪 阿保机 建立契丹国 定都上京
辽太宗时期 夺取 幽云十六州
治国措施
• 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 力不断增强
契丹文字
契丹货币
2.西夏的建立
岳飞抗金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①汉族人民的支持。 (金兵残杀汉人,抗金是在保护汉族人 民生命财产) ②岳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 ③岳飞个人的才华与品质。
正当岳飞节节胜利、捷报频 传之际,宋高宗和秦桧向金求和, 一连发出十二道金牌,下令岳飞 班师。
1141年,宋高 宗指使秦桧以 “莫须有”(或 许有)的罪名将 岳飞父子杀害于 风波亭。 思考:岳飞抗金明 明是好事,为什 么宋高宗等人要 杀害他?
汉族
赵构
临安
金灭辽:1125年
金
建国: 1115年
岳飞抗金 南宋 建立
和宋 金 议
对南 峙宋 和 金 的
金灭北宋 1127年
1.下列有关辽和北宋灭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政治腐败 B 都被金所灭 C 北宋比辽灭亡早 D 辽、宋、金同时并立 2.岳飞赢得广大人民的尊重,主要是因为( A 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B 岳飞主张抗金,但被投降派杀害 C 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D 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广大人民的意愿 )
党项族杰出首领 元昊于1038年称 帝,国号大夏, 史称“西夏”,定 都兴庆。
西夏武士想象图
元昊:拓跋氏,是北魏皇室鲜卑拓跋氏之后,远祖拓跋思恭,在唐朝时因 功再次被赐李姓。
治国措施
• 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 法律 • 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 • 创制西夏文字
西夏货币
图示
契丹(辽)
岳飞为什么受到人民的尊敬?
金军多次南下,一路烧杀抢 掠,使人民受到很大灾难;岳 飞领导的抗金斗争是正义的斗 争,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因 此受到人民尊敬。
请思考:岳飞是民族英雄吗??
• 岳飞是抗金名将。 • 女真是现在满族的前身。 • 纵观辽、宋、西夏、金的并立, 战争与和平是交替存在的。但和 平友好是各族友好关系的主流,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共同缔造 的。所以,岳飞是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