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电学实验综合应用
研究电的应用初二物理实验教案

研究电的应用初二物理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初中学生将了解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规律,并探究电的应用。
二、实验器材:1. 平衡电桥实验装置2. 导线3. 电池4. 电灯泡5. 开关6. 其他辅助材料三、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a) 将平衡电桥实验装置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确保实验安全和稳定。
b) 将电池连接到电桥装置的电源输入端,确保连接正确。
c) 将电灯泡和其他电阻器件连接到电桥装置的电路桥臂上,注意接线规范。
2. 实验操作:a) 打开电池开关,使电流通过电桥装置。
b) 观察电灯泡是否发光,记录实验现象。
c) 通过调节电桥装置上的阻值,平衡电桥。
3. 实验记录:a) 记录电桥中各个桥臂上的电流和电压值。
b) 判断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规律。
c) 总结电流与电阻、电压之间的关系。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记录和观察到的现象,学生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当电流通过电路时,电灯泡发出光亮。
2. 当电桥装置达到平衡状态时,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规律是均匀的。
3. 电流(I)与电压(U)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即Ohm定律:I =U/R(其中R为电阻值)。
基于这些结论,学生们可以进一步讨论电的应用,如:1. 电的应用于生活:a) 电灯泡:提供人们光亮的照明环境。
b) 电扇:产生空气流动,提供凉爽的空气。
c) 电热水壶:加热水,方便日常生活。
2. 电的应用于工业:a) 电动机:推动机械运转,如风力发电机、汽车发动机等。
b) 电子设备:计算机、手机、电视等,用于信息传输和通讯。
通过讨论这些应用,学生们将对电的实际意义有更深入的了解。
五、实验延伸: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更深入的研究,如:1. 探究电流与电阻、电压的关系:通过改变电阻或电压,学生们可以观察到电流的变化,进一步验证Ohm定律。
2. 比较不同电源的电流强度:学生们可以使用不同电压的电池,观察到电流强度的变化,并制作实验报告分析结果。
3. 研究电路中的并联与串联:学生们可以尝试不同的电路连接方式,如并联和串联,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变化规律。
高中物理电学综合实验教案

高中物理电学综合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电阻与电流关系的研究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电阻与电流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电学知识的理解。
实验器材:电源、导线、电阻器、安培表、伏特表
实验原理: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器两端的电流和电压成正比,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值,即I=U/R。
实验步骤:
1. 搭建电路:将电阻器连接在电路中,连接上电源、安培表和伏特表。
2. 设置电压:调节电源的电压,使其保持一个固定值。
3. 测量电流:通过安培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值。
4. 测量电压:通过伏特表测量电阻器两端的电压值。
5. 记录数据:记录电压和电流的数值,计算出电阻器的阻值。
6. 重复实验:多次改变电阻器的阻值,重复以上步骤,得到不同电阻值下的电流和电压数据。
实验结果及分析:
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曲线图,将电阻与电流的关系进行分析,验证欧姆定律。
实验总结:
通过此实验,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电阻与电流之间的关系,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扩展实验:
1. 探究电阻器的温度对电阻值的影响。
2. 研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分布情况。
实验注意事项:
1. 操作仪器时要谨慎,避免电击危险。
2.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关闭电源,保持实验室安全。
3. 实验数据的记录要准确,实验结果的分析要完整。
以上为电阻与电流关系的研究实验的教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祝教学顺利!。
高中物理3-1综合复习_电学实验综合训练

枣庄三中2013——2014学年度高二物理学案使用日期:2014年_月__日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23.《电学实验》能力提升训练1.某同学用量程为1 mA、内阻为120 Ω的表头按图(a)所示电路改装成量程分别为1 V和1 A的多用电表。
图中R1和R2为定值电阻,S为开关。
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a)所示的电路,在图(b)所示的实物图上连线。
(2)开关S闭合时,多用电表用于测量_________(填“电流”、“电压”或“电阻”);开关S断开时,多用电表用于测量_________(填“电流”、“电压”或“电阻”)。
(3)表笔A应为________色(填“红”或“黑”)。
(4)定值电阻的阻值R1=_______Ω,R2=_______Ω。
(结果取3位有效数字)2.要测绘一个标有“3 V0.6 W”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灯泡两端的电压需要由零逐渐增加到3 V,并便于操作。
已选用的器材有:电池组(电动势为4.5 V,内阻约1 Ω);电流表(量程为0~250 mA,内阻约5 Ω);电压表(量程为0~3 V,内阻约3 kΩ);电键一个、导线若干。
①实验中所用的滑动变阻器应选下列中的_____(填字母代号)。
A.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 Ω,额定电流1 A)B.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 750 Ω,额定电流0.3 A)②实验的电路图应选用下列的图_____(填字母代号)。
③实验得到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
如果将这个小灯泡接到电动势为1.5 V,内阻为5 Ω的电源两端,小灯泡消耗的功率是________W。
3.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一个阻值约为5 Ω的电阻R X的阻值。
(1)现有电源(4 V,内阻可不计)、滑动变阻器(0~50 Ω,额定电流2 A)、开关和导线若干,以及下列电表:A.电流表(0~3 A,内阻约0.025 Ω)B.电流表(0~0.6 A,内阻约0.125 Ω)C.电压表(0~3 V,内阻约3 kΩ)D.电压表(0~15 V,内阻约15 kΩ)为减小测量误差,在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_____,电压表应选用_____(选填器材前的字母);实验电路应采用图1中的_____(选填“甲”或“乙”)。
初中物理电学综合实践教案

初中物理电学综合实践教案一、活动背景电学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分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学知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我们设计了这次初中物理电学综合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深入了解电学原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增强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二、活动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并掌握电学基本概念,如电流、电压、电阻等;学会使用电压表、电流表等实验器材;掌握简单的电路连接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三、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掌握电学基本概念,学会使用电压表、电流表等实验器材,掌握简单的电路连接方法。
2. 活动难点:理解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能分析并解决实际电路问题。
四、活动准备1. 器材准备: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灯泡、导线、开关等。
2. 场地准备:实验室或教室。
五、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电学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电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连接电路,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数据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探讨影响电流、电压、电阻的因素。
4. 问题解决: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实际电路问题,如灯泡亮度的调节、电路故障的排查等。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提供指导。
5. 成果展示:每组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分享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教师点评,总结优点和不足。
6. 总结与反思: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
教师对学生的报告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活动评价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如动手能力、团队合作、问题解决等。
2. 同伴评价:同伴之间相互评价,给出建议和鼓励。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报告撰写、问题解决等方面进行评价,给予综合评分。
电学实验专题(一)测电动势和内阻

电学实验专题(测电动势和内阻)(1)直接法:外电路断开时,用电压表测得的电压U 为电动势E ;U=E (2)通用方法:伏安法测要考虑表本身的电阻,有内外接法;①单一组数据计算,误差较大②应该测出多组(u ,I)值,最后算出平均值③作图法处理数据,(u ,I)值列表,在u--I 图中描点,最后由u--I 图线求出较精确的E 和r 。
(3)特殊方法(一)即计算法:画出各种电路图r)(R I E r)(R I E 2211+=+=122121I -I )R -(R I I E =122211I -I R I -R I r =(一个电流表和两个定值电阻)rI u E r I u E 2211+=+=211221I -I u I -u I E =2112I -I u -u r =(一个电流表及一个电压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rR uu E r R u u E 222111+=+=21122121R u -R u )R -(R u u E =21122121R u -R u R )R u -(u r =(一个电压表和两个定值电阻)(二)测电源电动势ε和内阻r 有甲(内接)、乙(外接)两种接法,如图甲法中:不考虑电流表分压的影响,但是要考虑电压表分流。
所测得ε和r 都比真实值小,ε/r 测=ε测/r 真;乙法中:不考虑电压表分流的影响,但是要考虑电流表分压。
ε测=ε真,且r 测=r+r A 。
(三)电源电动势ε也可用两阻值不同的电压表A 、B 测定,单独使用A 表时,读数是U A ,单独使用B 表时,读数是U B ,用A 、B 两表测量时,读数是U ,则ε=U A U B /(U A -U )。
结论:电源内阻小的时候,用内接法;用外接法测的误差总比内接法测来得大。
测电源内阻用内接法如图甲;测电动势用外接法,如图乙。
电阻的测量①伏安法测:要考虑表本身的电阻,有内外接法;多组(u ,I)值,列表由u--I 图线求。
怎样用作图法处理数据②欧姆表测:测量原理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 o 使电表指针满偏,得I g =E/(r+R g +R o )接入被测电阻R x 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I x =E/(r+R g +R o +R x )=E/(R 中+R x )由于I x 与R x 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使用方法:机械调零、选择量程(大到小)、欧姆调零、测量读数时注意挡位(即倍率)、拨off 挡。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专题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专题(总10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专题实验专题一:伏安法测电阻一. 伏安法测电阻基本原理伏安法测电阻的基本原理是欧姆定律RUI,只要测出元件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即可由欧姆定律计算出该元件的阻值。
二.认识电流表和电压表:1.理想表:理想电流表内阻=0, 理想电压表内阻 =∞,用理想电表测量电路,对电路不产生影响。
2.实际表:实际电流表内阻很小,但不为零;实际电压表内阻很大,但不会是无穷大。
因此,电流表和电压表对测量电路造成影响,产生误差。
为了减小误差,必须考虑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接法。
三.电流表的两种接法(一)电流表外接法1、电路如图所示电压表示数= R电流表示数=+>测量值 ,小于R的真实值只有当R<<时,才有≈R,因此外接法适合测小电阻2、“小外”的含义:在实际应用中,如果推导整个过程很费时,若形象地用“小外”来描述电流表外接法的特点,学生记忆起来很方便。
“小外”含义:小电阻用外接法。
(二)电流表内接法 1.电路图如图所示 电压表示数=+电流表示数= R 测量值 ,大于R 的真实值 只有当R >>时,才有≈R,因此外接法适合测大电阻2、“大内”的含义:在实际应用中,如果推导整个过程很费时,若形象地用“大内”来描述电流表外接法的特点,学生记忆起来很方便。
“大内”含义:大电阻用内接法。
四.电流表内、外接法的选择为了达到减小误差的目的,小电阻用电流表外接法,大电阻用电流表内接法。
但电阻阻值为多大算是大电阻电阻阻值大小依什么电阻为标准下面我们一起探讨:(一) 定量判定法:当被测电阻R 的大约值和R A 、R V 已知时,可用比较和大小来确定1. 若>,则说明R 远大于,选用电流表内接法。
2. 若>,则说明R 远小于, 选用电流表外接法。
3. 若= ,选用两种接法都可以。
(二)试触法:在利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若不知道被测电阻的大约值,可借助试触法确定内、外接法.具体做法是:如图所示组成电路,其中电流表事先已经接好,拿电压表的一个接线柱去分别试触M 、N 两点,观察先后两次试触时两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如果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比电压表示数变化明显(即UU I I ∆>∆),说明接M 点时电压表分流作用引起的误差大于接N 点时电流表分压作用引起的误差,这时应采用内接法(即电压表接N 点);如果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比电流表示数变化明显(即UU I I ∆<∆),说明接N 点时电流表分压作用引起的误差大于接M 点时电压表分流作用引起的误差,这时应采用外接法(即电压表接M 点).五.总结所谓内、外接法是相对电流表的位置而言的.无论哪种接法,都会由于电表的内阻影响而带来测量误差.从下表的分析可以看出,合理的选择接法有利于减小误差.比较项目电流表内接法电流表外接法电路误差原因 由于电流表内阻分压的影响,电压表测量值偏大,结果偏大由于电压表内阻分流的影响,电流表测量值偏大,结果偏小测量结果 I UR =测>RxIUR =测<Rx 适用条件 Rx 远大于RARx 远小于RV六. 同步训练1.如图所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10V 和 ,已知电流表的内阻为Ω,那么待测电阻的 测量值比真实值 ,真实值为2.某同学在利用伏安法测电阻时,由于不知待测电阻的阻值范围,而无法确定电流表是内接还是外接,他利用试触法进行确定.当如下图(a)所示,○V 的示V ARxV ARx数为,○A的示数为;改为如右图(b)所示,○V的示数为,○A的示数为.该同学要获得较精确的测量结果,应选取 ; 被测量电阻的阻值是(a) (b)3.某待测电阻估值在100左右,电压表内阻为3000,电流表内阻为,采用伏安法测电阻时,电流表选择何种接法,测量误差小()A.内接B.外接C.内接、外接均可D.无法确定4.一只小灯泡,标有“3V、”字样。
青岛二中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讲练:电化学原理的综合应用【答案+详解】

电化学原理的综合应用1.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甲池为原电池装置,Cu电极发生还原反应B.实验过程中,甲池左侧烧杯中NO-的浓度不变3C.若用铜制U形物代替“盐桥”,工作一段时间后取出U形物称量,质量会减小D.若甲池中Ag电极质量增加5.4 g时,乙池某电极析出1.6 g 金属,则溶液乙中的某盐溶液可能是AgNO3解析:选D A项,甲池有盐桥,乙池中两电极材料相同,甲池为原电池,乙池为电解池,因为活泼性Cu>Ag,所以甲池中Cu电极为负极,负极发生氧化离子由甲池右侧烧杯向左侧烧杯定向移动,左侧烧杯中反应,错误;B项,NO-3的浓度增大,错误;C项,若用铜制U形物代替“盐桥”,甲池的左侧烧杯为NO-3电解池,右侧烧杯为原电池,U形物插入右侧烧杯中的Cu为负极,电极反应为Cu-2e-===Cu2+,插入左侧烧杯中的Cu为阴极,电极反应为Cu2++2e-===Cu,根据电子守恒,工作一段时间后取出U形物称量,质量不变,错误;D项,甲池中Ag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e-===Ag,若甲池中Ag电极质量增加5.4 g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物质的量为n(e-)=n(Ag)=5.4 g÷108 g/mol=0.05 mol,乙池某电极析出1.6 g金属,乙池中盐溶液的阳离子应为不活泼金属的阳离子,若乙中的某盐溶液是AgNO溶液,根据电子守恒,乙池中阴极先后发生的电极反应3↑,正确。
为Ag++e-===Ag、2H++2e-===H22.钴酸锂电池是目前用量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用它作电源按如图装置进行电解。
通电后,a电极上一直有气泡产生;d电极附近先出现白色沉淀(CuCl),后白色沉淀逐渐转变成橙黄色沉淀(CuOH)。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已知钴酸锂电池放电时总反应为Li1-x CoO2+LixC6===LiCoO2+6C,则Li1-x CoO2作负极,失电子B.当外电路中转移0.2 mol电子时,电极b处有2.24 L Cl2生成C.电极d为阴极,电解开始时的电极反应式为Cu+Cl--e-===CuClD.随着电解的进行,U形管Ⅱ中发生了如下转化CuCl+OH-===CuOH+Cl-解析:选D A项,LixC6中C为负价,根据电池总反应,LixC6作负极,则Li1-x CoO2作正极,得电子,故A错误;B项,没有说明是否是标准状况,因此无法直接计算生成氯气的体积,故B错误;C项,d电极发生的变化Cu→CuCl是氧化反应,故d极为阳极,d极反应式为Cu+Cl--e-===CuCl,故C错误;D项,d 电极先产生白色沉淀(CuCl),白色沉淀逐渐转变成橙黄色沉淀(CuOH),发生的反应是CuCl+OH-===CuOH+Cl-,故D正确。
实验专题二 电学实验综合--2025版高考总复习物理

第10章 电路及其应用
(5)误差分析:当闭合S2时,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大于原电流表的 满偏电流,而此时电流表半偏,所以流经R2的电流比电流表所在支路的 电流大,R2的电阻比电流表的电阻小,而我们把R2的读数当成电流表的 内阻,故测得的电流表的内阻偏小。
返回导航
第10章 电路及其应用
返回导航
第10章 电路及其应用
(2)实验步骤 ①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 ②断开 S2,闭合 S1,调节 R1,使电流表读数等于其量程 Im; ③保持 R1 不变,闭合 S2,调节 R2,使电流表读数等于12Im,然后读出 R2 的值,则 RA=R2。 (3)实验条件:R1≫RA。 (4)测量结果:RA 测=R2<RA。
(1)基本原理:定值电阻 R0 的电流 I0=I2-I1,电流表 两端的电压 U1=(I2 -I1)R0。 (2)可测物理量: ①若 R0 为已知量,可求得电流表 的内阻 r1=(I2-I1I1)R0; ②若 r1 为已知量,可求得 R0=I2I-1r1I1。
返回导航
第10章 电路及其应用
2.电压表差值法(如图所示)
返回导航
第10章 电路及其应用
[解析] (1)因滑动变阻器阻值较小,所以选择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 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返回导航
第10章 电路及其应用
(2)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以保证通电后电压表所在支路分压最小;闭 合开关S1、S2,调节R1,使电压表的指针满偏;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 位置不变,断开S2,调节电阻箱R0,使电压表的指针半偏;读取电阻箱 所示的电阻值,此即为测得的电压表内阻。 (3)断开S2,调节电阻箱使电压表成半偏状态,电压表所在支路总电阻增 大,分得的电压也增大;此时R0两端的电压大于电压表的半偏电压,故 R′V>R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些 点 作 出 U - I 图 象 , 并 由 图 线 求 出 : E = ________V , r =
________Ω。
2020/4/12
质量为 m 的飞机静止在水平直跑道上。飞机起飞过
程可分为两个匀加速运动阶段,其中第一阶段飞机的加速度为
a1,运动时间为 t1。当第二阶段结束时,飞机刚好达到规定的 起飞速度 v0。飞机起飞过程中,在水平直跑道上通过的路程为 x,受到的阻力恒为 f。求第二阶段飞机运动的加速度 a2 和运动 时间 t2。
2020/4/12
三、电学仪器的选择
电学实验器材和电路选择的原则是安全、精确和方便。具体 如下:
(1)电源的选择 一般可以根据待测电阻的额定电流或额定电压选择符合需要 的直流电源。 (2)电表的选择 一般根据电源的电动势或待测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选择电压表; 根据待测电流的最大电流选择电流表;选择的电表的量程应使电 表的指针摆动的幅度较大,一般应使指针能达到半偏以上,以减 小读数的偶然误差,提高精确度。
2020/4/12
【答案】(1)ABDEFGH
(2)电路如图所示
(3)UI-R3 电压表读数 U、电流表读数 I
2020/4/12
【解析】(1)由于待测电流表内阻较小,且量程较小,即使给
待测电流表串联上定值电阻 R3,二者两端的总电压 Im(RA+ R3)=
0.01×(10+8)V=0.18 V,所以电压表应选 B;根据电压表的示数 能从零开始调节的要求,可知滑动变阻器需要连成分压式,则应选 总电阻较小的滑动变阻器,即选 D;为使滑动变阻器便于调节且保
2020/4/12
【答案】 (1)0~3 V R1 (2)略 (3)略 【解析】 (1)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 E 约 1.5 V,内阻 r 很小,
为了减小读数误差,电压表量程选择 0~3 V, 电流表量程选择 0~
0.6
A,回路最小总电阻约 R≈10..56
V A=2.5
Ω,故滑动变阻器选择
总阻值 20 Ω 的 R1 进行调节即可。 (3)描点连线,E-I 图象为倾斜直线,对明显偏离直线的点必
【点评】 本题通过给电流表串联一个定值电阻 R3 解决了
电流表和电压表量程不匹配的问题,这是电学实验设计中一个 常用的手法。另外,常见的解决量程不匹配问题的方法就是进 行电表改装。本题是一道测电阻的题目,下面的变式题则是一
道测电动势 E 和内阻 r 的题目。
2020/4/12
用伏安法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 E 和内阻 r,所给的器
D.滑动变阻器 R1(最大电阻 10 Ω); E.滑动变阻器 R2(最大电阻 500 Ω); F.定值电阻 R3(阻值 10 Ω); G.电源 E(电动势 3 V);
H.开关 S 及导线若干。
2020/4/12
要求测量结果尽可能精确且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能从 零开始调节。
(1)器材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 (填器材序号字母); (2)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并标明符号;
护电表不被烧毁,需用滑动变阻器 R2 作为保护电阻,即选 E;为了
使电压表 B 的示数能超过其量程的13,需要给电流表串联一个调节
电阻 R3,即 F。
2020/4/12
(2)本题由于要测电流表内阻,所以电流表应内接;根据 电压表的示数能从零开始调节的要求,滑动变阻器应连成分压
式。(3)根据电路可得电流表 A 内阻的表达式为 RA=UI-R3,其 中 U 为电压表读数、I 为电流表读数。
定律。具体问题中涉及纯电阻阻值的测量、电表内阻的测量、 电源内阻的测量,其主要方法是伏安法、替换法等。
2020/4/12
Hale Waihona Puke 例 1 现要测量某小量程电流表的内阻,其内阻在 5~8 Ω, 可选用的器材如下:
A.待测电流表 A(量程 10 mA); B.电压表 V1(量程 0.3 V,内阻约 500 Ω); C.电压表 V2(量程 3 V,内阻约 3 kΩ);
2020/4/12
二、控制电路的确定方法
滑动变阻器控制电路的方式有分压和限流两种,下列几种情况 必须选用分压接法:
(1)要求被控制电路的电流(或电压)从零开始可连续调节时(如: 测定导体的伏安特性电路);
(2)被控制电路的电阻Rx远大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R0时;
(3)实验要求的电压变化范围较大(或要求测量多组数据)时; (4)若采用限流接法,电路中实际电压(或电流)的最小值仍超 过电表或电器的额定值时。
(3)电流表 A 内阻的表达式为 RA=____________,式中各
符号的物理意义为______________。
2020/4/12
【点拨】 (1)电流表可以显示其电流情况,只要能测得其 两端电压即可得到电流表内阻,但本题电流表两端的电压很小, 电压表量程较大,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2)电流表、电压表的 示数能从零开始调节,这对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有什么要求呢?
2020/4/12
(3)变阻器的选择 所选用的变阻器的额定电流应大于电路中通过变阻 器的最大电流,以确保变阻器的安全;为满足实验中电 流变化的需要和调节的方便,在分压式接法中,应选用 电阻较小而额定电流较大的变阻器,在限流式接法中, 变阻器的阻值不能太小。
2020/4/12
► 探究一 测量性实验 电学测量性实验的核心是电阻的测量,其基本原理是欧姆
2020/4/12
电学实验是高考必考内容,考查的重点包括仪器的选择、 读数、实验器材的连接、实验数据处理、误差分析,以及多 用电表的使用、测电阻的方法、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电流表 和电压表的使用等。 高考电学实验考查的重点是测量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而实 验的创新与设计是当前高考对实验考查的一项核心能力。
材有: A.电压表 V:0~3~15V B.电流表 A:0~0.6~3A
C.滑动变阻器 R1(最大总阻值 20 Ω) D.滑动变阻器 R2(总阻值 100 Ω)
E.开关 S 和导线若干 (1)电压表量程选用________;滑动变阻器选用________(选填
“R1”或“R2”);
(2)在图 5-12-1 中将电压表接入实验电路中; (3)在图乙中已画出七组实验数据所对应的坐标点,请根据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