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复习提纲
《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笔记整理打印版(通用)之令狐文艳创作

叶徐版语言学纲要复习重点令狐文艳导言重点名词概念: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一、语言学、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三、语言学的基本类别根据研究的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
四、语言学流派各个语言学流派的观点、代表人物有所了解即可,注意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学)都属于结构主义学派,是这一学派的三个分支。
关于语言学流派的具体内容阐述,不作考试要求。
元音的音色是由舌位的前后、舌位的高低、圆唇与否三个方面决定的。
舌位是指发元音时舌头隆起部分在口腔中所处的位置。
前,指舌的前部隆起;后,指舌的后部隆起;高,指舌位隆起点距离上腭的位置,口腔开口度越小,隆起点离上腭越近,舌位就越高;低:口腔开口度大,隆起点离上腭越远,舌位就越低;如i.e.a的相同点是舌位前,不同点是舌位高低不同。
嘴唇的圆展,指发元音时双唇是拢圆还是自然展开。
不同元音的音色就是上述三个方面协同作用形成的。
重点掌握8个基本元音的发音和汉语普通话中所有的元音如y.-i.-i.e等,这样既可以弄清楚不同元音之间的差别,又可以为学习其它元音打下基础。
二、辅音辅音的发音特点可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来认识。
1.发音部位: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口腔受到阻碍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
肺部呼出的气流总要在口腔的某个部位受到阻碍,气流受阻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
例如发辅音[p],双唇闭合阻挡气流,发[k]时,舌后部抬起,与软腭接触形成阻碍。
人类语言所能构成阻碍的部位约有十余种,汉语普通话有六种发音部位,从前往后依次是双唇、唇齿、舌尖前、舌尖后、舌面前、舌面后。
2.发音方法:发音方法就是发音时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的方式。
发音部位相同,发音方法不同,也能形成不同的音素。
辅音的发音方法主要有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颤音、闪音,汉语普通话有前五种发音方法。
北京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汉字学复习资料

北京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汉字学复习资料汉字学资料第一章汉字的性质和特点1.什么是文字?(名解或填空)文字是记录和传播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扩大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际功能的文化工具。
2.世界上所有的自源文字都起源于图画。
汉字是自源文字。
3.古埃及的圣书字,古代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以及中国商代的甲骨文,都是起源于图画的古老文字体系。
4.文字的共性:(1)文字是记录和传播语言的符号系统。
(2)文字既表音又表意。
5.文字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6.汉字和拼音文字有那些共同点和不同点?共同点,都是记录和传播言语的符号系统,都是视觉符号,都是即表意又表音。
[语音是语言的形式,语义是语言的内容,二者密不可分,文字作为书写语言的视觉符号记录的只能是音义的结合体,而不是单纯的语音或单纯的语义。
不同点:一是汉字区别性能好,准确地记录了语言,适应了分辨同音语素的需要。
形声字占汉字大多数,汉字能够很好的达到分辨同音语素和同音词的要求。
汉字的信息量大而强,孤离性非常强,以语素定型,拼音文字没有这一特性。
二是如果在脱离语境或上下文的情况下,汉字能独立的表达出实在的意义,拼音文字,不能区分它所要表达的具体意义。
三是至于多音节词,汉字不用分词连就可以直接作到,但拼音文字则没有办法达到此效果。
四是汉字对词义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汉字是用表意的方法来记录语言,汉语用语素(汉字)造词方便,拼音文字是表音的方法来记录语言,造句不是很方便。
] 7.为什么说只有生产力的发展构成了产生文字的需求和可能,文字才能产生?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
文字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只有生产力的发展构成了产生文字的需求和可能,文字才会产生。
[生产力的情况达到了一定程度,国家产生了,管理国家需要文书,生产力发展达到一定程度,需要知识的传播,需要克服时空的局限,语言只是听觉符号,不能达到把知识传播到子孙后代和传播到异地的要求,只有视觉符号才能突破语言这一时空的局限,有这种需要和可能的时候,文字就产生了。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语言学纲要复习资料及试卷

《语言学纲要》复习资料◆导言1、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2、中国、印度、希腊—罗马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3、(1)《普通语言学教程》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开端,其作者索绪尔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
(2)布龙菲尔德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人,他的《语言论》对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有重要作用。
(3)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大流派:描写语言学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
(4)《语言学纲要》是普通语言学的一种。
4、在我国,古代书面语——文言文——的使用一直延续到本世纪初,围绕着阅读先秦典籍的需要,人们抓住汉字,分析它的形体,讲究它的古代读音和意义,形成了统称“小学”的文字、音韵、训诂的我国传统语文学。
5、语言本身的构成很复杂,对它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语音、词汇和语义、语法三个部分。
6、怎样理解语言和言语的关系?答:(1)区别:①从运用的角度看,言语是自由的,无穷的;语言是不自由的,有规则的,有限的。
②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言语包括言语行为、语言符号、言语作品;语言是言语中较为确定的部分。
③从表现形式看,言语是个人的,有个人特点;语言是社会的,具有共同性和社会性。
④从哲学角度看,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个别的。
总的来说,语言是一种工具,一种规则,言语是人们利用这一工具和规则而产生的结果,语言不同于说话,语言存在于说话或话语中。
(2)联系:两者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①语言存在于言语当中,言语是语言存在的形式;②语言存在以说话的需要为前提,没有言语就无所谓语言;③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是运动语言行为和结果;④言语包括语言成分和语余成分;研究语言必须从观察言语着手,必须注意言语中表现的大量普遍的语言事实。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1、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是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2、(1)语言:语言实质上是一种体系,是音义结合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有共时和历时两种状态。
古代汉语复习提纲

古代汉语复习一、填空题:1、什么叫文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中。
2、什么叫古、近代汉语?古代汉语分两大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言;另一个是六朝以后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古代白话。
(或者是在“五四”以前的悠久的历史时期内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都可以称为古代汉语)近代汉语指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之间以早期白话文献为代表的汉语。
3、许慎是怎么解释象形、会意的?象形: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会意: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伪,武信是也。
4、什么是古文字?今文字?分水岭是什么书?(1)古代文字:商--金文、甲骨文。
周金文。
战国西方周秦的“籀文”属大篆文字。
东方六国系统的文字是“古文”。
秦小篆、秦隶。
(2)今文字:汉隶、魏晋真书(楷书)。
分水岭:隶书5、词义古今的演练?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6、说文解字P546页作者许慎、9353字头?540部首?P548页:《经籍籑诂》清代阮元平水韵106韵.7、古代注音方法?古书中,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用两个汉字合注一个汉字的读音的方法叫反切.叶音法.8、什么是字的本义?就是字的本来意义,造字之初在字形上及文献上可以得到反映的词的意义。
二、名词解释:(5小题)1、六书: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
六书指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反映的是汉字形意联系。
2、反切:用两个汉字合起来为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
是中国传统的注音方法。
有时单称反或切。
3、异体字:异体字:(1)狭义的异体字指读音相同,意义相同,而形体不同的文字。
(2)广义的异体字除包括狭义异体字外,还包括文献中通用的假借字和古今字。
本教材讨论的是前者。
4、宾语前置:古代汉语特有的动宾结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置于动词前面。
5、词类活用:汉语的词类划分,在上古就已奠定了基础。
汉语言文学专业训诂学复习重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训诂学复习重点训诂学复习纲要第一讲训诂学·绪论【训诂】就是解释的意思,即用易懂的语言解释难懂的语言,用现代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用普通话解释方言。
“训”和“诂(故)”经常连用,称为“诂训”“训故”“故训”“训诂”等,后来发展成为一个双音词。
第二讲训诂小史一、萌芽时期—先秦的训诂(一)萌芽表现:文献正文里的训诂+随文释义的注疏1.形训《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文止戈为武。
”《左传昭公元年》:“于文皿虫为蛊。
”2.声训《礼记乐记》:“是故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
”《管子心术上》:“义者,谓各处其宜也。
”《庄子齐物论》:“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
”3.义训《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者三代共之。
”《韩非子·解老》:“凡失其所欲之路而妄行者之渭迷。
”二、兴盛时期—两汉的训诂(一)兴盛的原因(l)统治者尊经、博士讲经,促进了训诂的发展(2)秦火之后,要抢救古籍(3)隶书通行,人们看不懂古文经籍,需要注解(二)兴盛的表现(1)儒家经典的注释大批涌现(2)道家和其他著作也有一些注释(3)出现了通释语义的专著(三)两汉训诂的特点(1)确定了随文注解和通释语义两种基本形式词义系统∈本义、基本义—引申义—语境义(2)开始从语文学领域进入语言学领域(3)把形音义三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4)经今文学与经古文学之争对训诂的影响汉代经学中今文学派与古文学派的斗争,对训诂影响极大,这两个学派都重师承、讲家法,成为汉代训站的又一特色。
三、继发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的训诂魏—唐训诂的特点1.内容上:扩大了训诂的范围经部—史部、子部、集部2.体式上:出现了义疏和集解(义疏:是兼释经注的一种训诂形式,它萌芽于汉末,而盛行于六朝。
后泛指补充和解释旧注的疏证。
《五经正义》:《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
集解:一种是汇辑诸家对同一典籍的语言和思想内容的解释,断以己意,以助读者理解。
汉语言文学复习资料一

汉语言文学复习资料一汉语言文学是中国传统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涵盖了许多学科,例如语言、文学、哲学、历史等,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所在。
为了帮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更好地复习,我们整理出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一、语言学语音学语音学是研究人类声音系统的科学。
它主要探讨发音、音位、音系等相关内容。
在汉语言文学中,语音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因为汉语句子的意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对它的正确读音。
以下是一些汉语语音学的知识点:•韵母:在说汉语时,韵母是起到连接声母和声调的作用的,可以理解为声母和声调的连字符。
•声母:声母是汉语中最基本的发音单位,它是声音的起始部分,在发音中用来传递意义。
•声调:汉语是一个声调语言,声调是词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词汇语法词汇语法是一门研究语言中词类、句式结构及其语法复合形式的学科。
在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中,词汇语法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
以下是一些汉语词汇语法的知识点:•名词:名词可以用来表示人、事、物或概念,名词在句子中常作主语、宾语等成份。
•动词:动词用来表示动作或是状态,它在句子中表示主谓关系,也可以带上对象等宾语。
•形容词:形容词是用来描述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况的词语,可以用来修饰名词或充当补语。
汉语语法汉语语法是汉语言文学的核心部分,它是研究汉语语言结构特点的学科,包括语义、语用、句法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一些汉语语法的知识点:•句子的主谓宾结构:在中文语言中,往往是主语在前,谓语在中,宾语在后。
例如,“我明天去上海”。
•句子成分的识别:在中文语言中,词语之间的顺序通常是不固定的,根据它们词义关系在句子中的位置不同,可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等。
二、文学学诗词曲诗词曲是汉语文学的三个基本门类之一,包括古诗、唐诗、宋词、元曲等。
以下是一些汉语诗词曲的知识点:•五言绝句:五言绝句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它以五个字为一个句子,且不押韵。
代表作品有杜甫的《登高》、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
古代汉语复习提纲

古代汉语复习提纲古代汉语复习提纲1、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民族的共同语言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大致说来它有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言;一个是唐宋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古白话。
2、汉语字典辞书编排的方式:(1)按音序排列:在拼音方案公布前按注音字母顺序排列,在古代则大多数按平水韵106韵排列(2)按部首和笔画排列:把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画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笔画少的列前,笔画多的列后。
(3)按编码排序:把汉字按照一定的原则分别编出号码,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
四个角的顺序是先左上角;次右上角;再次左下角,最后是右下角。
3、康熙字典:《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奉敕编纂的,它是在明代梅膺祚的《字汇》和张自烈的《正字通》的基础上编写的。
分成214部,部首又按十二地支,分成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集,每集又各分上、中、下三卷。
全书共收字47035个,这部字典的释字体例是先音后义。
4、说文解字:《说文解字》的作者是东汉许慎,这是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它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1163个。
许慎所说解的字义是他认定的本义,许慎在分析小篆的形体结构时,从中概括五百四十个偏旁作为部首,然后把所收集的九千多个字列入这五百四十个部首中去,这是他的一大创造,对后世的检字法有很深的影响。
5、经籍纂诂:《经籍纂诂》是清代阮元主编的,这是一部专门收集唐代以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
它在编排上用的是韵母排列法,按平水韵106韵编次被释的字;以一韵为一卷,全书106卷,每字之下,罗列唐以前各种古书注解对这个字的解释,这对我们阅读唐以前的古书很有帮助。
6、经传释词:《经传释词》是清代学者王引之所著,全书共解释虚词160个,编排次序是按照古声母的顺序排列的。
这本书在虚词的特殊用法上,引证丰富的材料,分析排比,作出了许多精彩的结论,纠正了前人的失误。
汉语言文字学复习提纲

汉语言文字学复习提纲第一部分《古代汉语》一、古代汉语复习提纲上册第一单元文选重点篇目:《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蝜蝂》《巫山、巫峡》《岳阳楼记》其他的篇目略做了解重点:汉字的结构和发展;古今词义的异同;词的本意和引申义词义分析举例熟记字的古义、引申义、例子文选重点篇目:《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鞌之战》《晏婴论季世》《勾践灭吴》《触龙说赵太后》《孙膑》《韩信破赵之战》《张骞传》《华佗传》古代汉语常识重点:词类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古代汉语的词序:宾语前置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副词;代词;介词;语气词和词头词尾词义分析举例:词的本义要熟记第二单元文选重点篇目:《谏逐客书》《论贵粟蔬》《报任安书》《出师表》《答李翊书》《封建论》《神灭论》《原臣》第三单元古代汉语常识重点:古代的历法,古汉语常用工具书词义分析举例熟记字的古义、引申义、例子下册第四单元文选重点篇目:《季氏将伐颛臾》《逍遥游》《齐桓晋文之事》《许行》古代汉语常识重点:古书的注解词义分析举例:词的本义要熟记第五单元古代汉语常识重点: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二、模拟试题《古代汉语》(一)(50分)一、单项选择(10分,每小题1分)①下列各组字,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鱼、末B.牧、逐C.江、莫D.上、须②“汤”的本意是()A. 专指温泉B.煮东西的汁液C.热水D.中药的剂型③“报”的本意是()A.告诉B.报恩 C报仇 D.判决罪人④下列个组字,共为异体字的一组是()A.凭憑B.蚤早C.聖圣D.酤沽⑤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 )A.响:回声—声音B.色:脸色—颜色C.狱:案件—监狱 D坟:土堆—坟墓⑥下列各句中,不是判断句的是:( )A.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D.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⑦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为使动用法的是()A.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B.晋侯饮赵盾酒C.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D.范增数目项王⑧下列句中的“而”字表示顺接关系的意思的是()A.水浅而舟大也B.子产而死,谁其嗣之?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D.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言文字学复习提纲第一部分《古代汉语》一、古代汉语复习提纲上册第一单元文选重点篇目:《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蝜蝂》《巫山、巫峡》《岳阳楼记》其他的篇目略做了解重点:汉字的结构和发展;古今词义的异同;词的本意和引申义词义分析举例熟记字的古义、引申义、例子文选重点篇目:《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鞌之战》《晏婴论季世》《勾践灭吴》《触龙说赵太后》《孙膑》《韩信破赵之战》《张骞传》《华佗传》古代汉语常识重点:词类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古代汉语的词序:宾语前置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副词;代词;介词;语气词和词头词尾词义分析举例:词的本义要熟记第二单元文选重点篇目:《谏逐客书》《论贵粟蔬》《报任安书》《出师表》《答李翊书》《封建论》《神灭论》《原臣》第三单元古代汉语常识重点:古代的历法,古汉语常用工具书词义分析举例熟记字的古义、引申义、例子下册第四单元文选重点篇目:《季氏将伐颛臾》《逍遥游》《齐桓晋文之事》《许行》古代汉语常识重点:古书的注解词义分析举例:词的本义要熟记第五单元古代汉语常识重点: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二、模拟试题《古代汉语》(一)(50分)一、单项选择(10分,每小题1分)①下列各组字,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鱼、末B.牧、逐C.江、莫D.上、须②“汤”的本意是()A. 专指温泉B.煮东西的汁液C.热水D.中药的剂型③“报”的本意是()A.告诉B.报恩 C报仇 D.判决罪人④下列个组字,共为异体字的一组是()A.凭憑B.蚤早C.聖圣D.酤沽⑤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 )A.响:回声—声音B.色:脸色—颜色C.狱:案件—监狱 D坟:土堆—坟墓⑥下列各句中,不是判断句的是:( )A.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D.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⑦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为使动用法的是()A.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B.晋侯饮赵盾酒C.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D.范增数目项王⑧下列句中的“而”字表示顺接关系的意思的是()A.水浅而舟大也B.子产而死,谁其嗣之?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D.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
⑨《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太后之色少解。
”“少”的词性和意义是( )A.副词,逐渐B.形容词,稍.副词,稍. 形容词,逐渐⑩.下列工具书中,用部首编排、注音吸收“叶音”,基本上罗列古书旧注的一部是( )A.《说文解字》B.《康熙字典》C.《汉语大字典》D.《词诠》二、.简答(15分)1.举例说明古代汉语中“或”字的主要用法(5分)2.说说《说文解字》是怎样的一部著作。
(5分)3.古代汉语有引用的修辞格。
引用分为几类?举例说明之。
(5分)三、.给下面的古文加上标点(13分)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四、翻译上面古文中的句子(12分)1.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2. 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参考答案:一单选、二、简答1.“或”字是肯定性无定代词,一般指人,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的人”、“某人”,只用作主语。
如“或劳心,或劳力”《孟子》;有时候“或”字前面出现先行词,“或”字指代其中的某些人或某一个人。
例如“宋人或得玉”《左传》;“或”字还常常前后呼应,表示列举不同的情况,这时“或”仍然是无定代词,它既可以指人,又可以指物。
如“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孟子》。
2. 《说文解字》的作者是东汉·许慎。
《说文解字》收录篆文9353个、重文1163个。
按照部首排列,共540个部首。
正文分为十四篇,书末的叙和目录别为一篇,共十五篇。
每篇又分为上下。
书中在每一篆文下面先释义,再分析形体结构,最后或说明读若某。
《说文解字》综合研究了小篆、籀文和古文的形体结构,因形见义。
根据它,可以上求造字的根源,下辨字体的变迁。
它不但是研究甲骨文、金文的桥梁,而且也是当前文字改革的重要依据。
《说文解字》总结了汉代训诂学家对经传文字的训释,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考求本义的字典。
它是研究先秦典籍中字义词义必备的工具书。
3. 引用的类别有三:引言,引事,引文。
引言就是引用那些不见于书本的格言、俗语、谚语等,以加强文章的说服力。
如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史记》。
引事就是在行文时引用历史故事。
如《报任安书》中司马迁一连引用了三个历史故事。
引文就是引用见之于载籍的文字。
先秦时候的著作以引经书为主,如《孟子》引《诗经》达26次,《荀子》引《诗经》达70次。
三、加标点郑子产有疾。
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
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
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
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
故宽难。
”疾数月而卒。
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
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
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
”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四、翻译句子1、只有有道德的人能够以宽大来使百姓服从,那德行次一等的人不如采取严厉的政策。
2、火很猛烈,百姓看见就害怕,所以,很少有人死在火里。
水很柔弱,人们因亲近喜欢而轻视它,所以,很多人死在水里。
因此宽柔很难。
《古代汉语》(二)一、.单项选择(10分,每小题1分)①下列各组字中全是形声字的是()A.虎行逐武B.颖贼修闷C.取莫双牧D.末林森及②“极”字的本义是()A.北极星 B.准则、标准 C.边际、尽头D.房屋的正梁③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A.睡:打盹—睡觉B.臭:气味—臭味C.恨:遗憾—仇恨D.涕:眼泪—鼻涕④在“天下之水,莫大於海”中,“莫”的的语法分析应是()A. 否定副词作状语B. 禁止副词作状语C. 否定副词作主语D.无定代词作主语⑤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为使动用法的是()A.怪之可以,而畏之非也B.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C.失期,法皆斩D.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⑥《庄子·逍遥游》:“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的意思是()A.表示推测,有“大概”“恐怕”的意思B.劝勉、期望C.加强反问语气D.无意义⑦“都”的本义是()A.国都B.文雅C.聚集D.大城邑⑧首先发现岁差的是文学家()A.祖冲之B.虞喜C.何承天D.刘焯⑨下列句中的“之”表示修饰关系的是()A.是炎帝之少女B.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C.甚矣,汝之不惠D.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⑩解释汉字形、音、义,并且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一部大型语文工具书是()A.《说文解字》 B.《康熙字典》C.《汉语大词典》D.《汉语大字典》二、简答(15分)1.举例说明古今字和通假字的区别。
2.名词用作状语有几种情况?举例说明3、常用的注音方式有哪三种?三、给下面的古文加上标点(14分)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公曰诺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四、翻译(11分)1.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2.吾恶紫臭3.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参考答案:一、单选、二、.简答1.古今字与通假字,是我国传统训诂学中的两个不同术语。
古今字,是指一个古字由于含义较多,便在古字的基础上增加或改变偏旁,另造一个新字来分担古字的某个含义或引申义。
如“莫”字,它的本意是“傍晚”之意。
后来由于语言的发展,兼有“没有什么,没有谁”,“不要”和“不能”等意。
通假字,是指古文中本有其字不用而借用一个音同或音近、但意义并无内在联系的字来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
其实,古今字和通假字虽然时有交叉,但它们有三个方面的不同:一、古今字与通假字在时间上有明显差别。
古今字有先后之分,须先有古字,才能有今字。
二、古今字与通假字在性质上有明显差别。
古今字是一种造字现象,即是在一个古字的基础上产生出来。
它标志着汉字的发展。
三、古今字与通假字在意义上有明显的区别。
在古今字的古字和今字之间,意义上有必然的联系,即今字所表示的字义有的是古字的本义。
2.(1)表示方位或处所。
如“河渭不足,北饮大泽”(2)表示工具或依据。
如“失期,法皆斩”(3)表示多对人的态度。
如“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4)表示比喻。
如“嫂蛇行匍伏”3.(1)直音。
即用同音字注音。
如《康熙字典》中的"戌音恤"、"汜音祀"之类。
(2)反切。
反切是用两个字来拼合被切字的读音,反切上字取其声母,反切下字取其韵母和声调。
如:同,徒红切。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三、加标点齐恒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
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
恒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
’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
公曰:“诺”。
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
四、翻译句子1、因此在那时,五匹没有染色的布也换不到一匹紫色的布。
齐桓公对此十分忧虑2、我非常厌恶紫色衣服的气味3、就在这一天,没有郎中再穿紫色衣服了;在那第二天,国都中也没人再穿紫色衣服了;到第三天,国境之内也没人再穿紫色衣服了。
第二部分《现代汉语》一、现代汉语复习要点“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以马列主义语言学理论和国家的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为指导,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运用汉语的能力。
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语言的社会本质及其作用,掌握有关现代汉语的基本概念,认识汉语的特点和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意义。
对现代汉语课程的性质、内容、学习方法有明确的了解。
一、语言和语言学语言是语音语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二、口语和书面语口语和书面语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有不同的风格。
三、普通话和方言(一)普通话即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它是在近代汉语基础上形成的,白话文学的流行和“官话”的推广促进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发展。
(二)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与方言的辩证关系,其中尤其应注意弄清为什么以北方话作基础方言。
(三)现代汉语七大方言的基本情况:使用人口、代表城市、通行的大致范围。
四、现代汉语的特点通过与古代汉语和印欧语系比较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