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色度值的测量
2-2色度测量方法

回目录
48
1) CIEXYZ 系统 光谱三刺激值计算公式为 :
20
1) CIEXYZ 系统
21
2) CIELAB 系统
22
2) CIELAB 系统
X、Y、Z是物体的三刺激值; 、 、 是物体的三刺激值 是物体的三刺激值; X0、Y0、Z0为CIE标准照明体的三刺激值; 标准照明体的三刺激值; 标准照明体的三刺激值 L 表示心理明度; 表示心理明度; a 、b 为心理色度
光谱反射率测量曲线
回目录
46
(6)数据存储 :选择输出的数据类型 )
回目录
47
输出数据种类选择
四、色度测量在印刷中的应用
1. 印刷材料的质量控制。 印刷材料的质量控制。 2. 印刷条件校色。 印刷条件校色。 3. 分析打工艺中所用颜料的色度特性 4. 印刷过程中的色彩控制。 印刷过程中的色彩控制。
第二节 色度测量方法
3
第二节 色度测量方法
颜色感觉形成
光源 物体 观察者
4
(二)颜色的表示
1. 显色系统法 依据实际色物体的搜集给予有系统的排 列及描述而得
5
1)孟塞尔表色系统
6
1)孟塞尔表色系统
色相:R、Y、 色相: 、 、 G、B、P ; 、 、 YR、GY、 BG 、 、 PB、RP 。 、
40
回目录
该设备的使用步骤如下 :
(1)设备连接 ) (2)进入 )进入Colorshop软件测色软件 软件测色软件 (3)确认设备连接 ) (4)仪器校准 ) (5)测量及获取结果 ①测量过程 ②获取结果
回目录
41
42
色度测量结果
色差测量
回目录
43
色度测定实验报告

色度测定实验报告
《色度测定实验报告》
在化学实验室中,色度测定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用于测定物质的颜色深浅。
色度测定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质的浓度、纯度和反应程度,是化学分析中不可
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一次色度测定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实验目的:通过色度测定方法,测定某种溶液中某种物质的浓度。
实验原理:色度测定是利用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来测定其浓度的方法。
当物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时,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而被测物质的浓度与
其吸收光的强度成正比。
通过测定溶液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可以确定被
测物质的浓度。
实验步骤:
1. 首先准备一定浓度的被测物质溶液。
2. 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该溶液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
3. 根据吸收光的强度,利用标准曲线或者比色法计算被测物质的浓度。
实验结果:通过色度测定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被测物质的浓度为Xmol/L。
实
验结果与理论值相符,表明该色度测定方法准确可靠。
实验结论:色度测定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测定物质浓度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可
以快速准确地测定溶液中物质的浓度,为化学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认识到了色度测定方法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相信在
今后的化学研究中,色度测定方法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色度的测定方法

∙【色度的测定原理】按一定比例将氯铂酸钾、氯化钴和盐酸配成水溶液(铂-钴标准溶液),所得溶液的色调与待测样品的色调在多数情况下是相近的,因此用目视比色法比较样品与铂-钴标准溶液的色泽,可以得出样品的色度。
∙【铂-钴标准溶液组成及配制方法】当你需要测定色调接近铂-钴标准溶液的澄清透明的液体的色度时,你首先要完成的工作是配制500黑曾单位铂-钴标准贮备液。
配制方法是:准确称取2.000g氯化钴,2.491g氯铂酸钾,溶于20mL盐酸和适量水中,稀释至2000mL,摇匀。
配好后的溶液用1cm吸收池,以水为参比进行分光光度测定。
按GB 605-88规定测出的溶液的吸光度应在下表所列的范围内。
500黑曾单位铂-钴标准溶液吸光度允许范围∙操作步骤说明一、配制500黑曾单位铂-钴标准贮备液配制好的500黑曾单位铂-钴标准溶液应在暗处密封保存,有效期为六个月。
若超过六个月,而溶液的吸光度仍在GB 605-88所规定的范围内,还可继续使用。
测定时你可以吸取不同体积的500黑曾单位铂-钴标准溶液,稀释至100mL,这样就可以得到不同黑曾单位的稀铂-钴标准系列。
移取500黑曾单位铂-钴贮备液的体积可以用下式计算:V=(N×100)/500式中:V—配制100mL,N黑曾单位的铂-钴标准溶液所需500黑曾单位铂-钴标准溶液的体积N-欲配制的稀铂-钴标准溶液的黑曾单位数1、准确称取2.000g氯化钴,2.491g氯铂酸钾,溶于20mL盐酸和适量水中,稀释至2000mL,摇匀并贴上标签。
2、配好后的溶液用1cm吸收池,以水为参比进行分光光度测定。
吸光度的允许范围可参见教材或GB 605-88。
3、配制好的铂-钴标准贮备液应在暗处密封保存,有效期为六个月。
若超过六个月,而溶液的吸光度仍在GB605-88所规定的范围内,还可继续使用。
二、色度的测定1、选择一套100mL(或50mL)合格的平底具塞比色管,洗涤后置比色管架上。
实验十三物体色度值的测量

X = 0.490R + 0.310G + 0.200B Y = 0.177R + 0.812G + 0.011B Z = 0.010G + 0.990B
(3)
对应的光谱三刺激值记为 x(λ ) 、 y(λ )、 z(λ).其中 y(λ )曲线被调整到恰好等于明视 觉光谱光效率函数V (λ ).因而用 y(λ )曲线还可以用来计算一个色光的亮度特性. x(λ ) 、 y(λ )、 z(λ)按波长的变化如图 1 所示.
除颜色的明度可直接由 Y 表示外,其余的三个色度坐标分别为
【实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测色原理; 2.了解 1931CIE xy 色度图的作用; 3.计算滤色镜的色度值.
【实验原理】
1. 色度学的两个实验结论 通过大量的有关人眼对颜色的实验,可总结出两个基本的实验事实:一个事实是三原 色合成法则,即任何颜色都能用不多于三种的合适的单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得到,这三种 色光被称为三原色.这三种单色光一般选取R(红)、G(绿)、B(蓝)三色;第二个 事实是颜色的加法法则,即在一定的观察条件下,颜色的混合满足简单相加关系,而这个 一定的观察条件是相当宽的,一般的应用中都能够满足. 在很多地方我们都可看到这两个法则的运用.最直接的,大家贴近仔细地瞧正在发光 地的电脑显示屏或电视机显示屏,就可看到白色的屏,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小发光 点或条组成的. 2. 颜色三刺激值和色度空间 国际照明委员会(简称 CIE)规定 R、G、B 三原色的波长分别为 700 nm、546.1 nm 和 435.8 nm.在颜色的匹配实验(所谓匹配,就是用三原色去凑到与待测的色光一致)中 发现,当这三原色光的相对亮度比例为 1.0000:4.5907:0.0601 时就能匹配出等能白光.所 以 CIE 选取这一比例作为红、绿、蓝三原色的各自单位量,分别记为(R)、(G)、(B), 即当颜色为等能白光时(R):(G):(B)=1:1:1.显然,当(R)、(G)、(B) 不等份时,混合的结果为色光,颜色匹配可用颜色方程表示
色度测定原理

色度测定原理
色度测定是一种用于描述颜色特性的方法,主要通过测量样品对光的吸收、反射或透射情况来获取相关数据。
在进行色度测定时,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比色法、光谱法和色差法。
比色法是一种常见的色度测定方法,通过将待测样品与标准样品进行比较,来确定颜色的相对差异。
比色法通常使用色度计或分光光度计来测量样品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或反射情况,然后根据测得的数值与已知色标相比较,得出样品的色度值。
光谱法是一种精确的色度测定方法,利用光谱仪等仪器来测量样品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和反射情况。
通过对样品反射或透射光的光谱进行分析,可以得到辐射能量与波长的关系图,从而确定样品的颜色特性。
色差法是一种常用的色度测定方法,用于测量不同样品之间的颜色差异。
色差测量通常涉及比较样品与标准色板或标准光源之间的色差值。
常见的色差测量仪器包括色差计和色度计,它们可以通过对样品的色调、饱和度和明度等特征进行定量分析,来确定样品与标准颜色之间的差异程度。
总的来说,色度测定可以通过比色法、光谱法和色差法等方法来获取样品的颜色特性。
这些方法都基于样品对光的吸收、反射或透射情况进行测量或分析,从而得出样品的色度值或色差值,进而描述样品的颜色特征。
色度检测标准

色度所谓色度是指含在水中的溶解性的物质或胶状物质所呈现的类黄色乃至黄褐色的程度。
溶液状态的物质所产生的颜色称为“真色”;由悬浮物质产生的颜色称为“假色”。
测定前必须将水样中的悬浮物除去。
通常测定清洁的天然水是用铂钴比色法。
此法操作简便,色度稳定,标准色列如保存适宜,可长期使用。
但其中氯铂酸钾太贵,大量使用很不经济。
铬钴比色法,试剂便宜易得。
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与铂钴比色法相同,只是标准色列保存时间较短。
3.1 铂钴标准比色法3.1.1 测定范围本法最低检测色度为5度,测定范围5~50度。
即使轻微的浑浊度也干扰测定,故浑浊水样需先离心使之清澈,然后取上清液测定。
3.1.2 方法提要用氯铂酸钾和氯化钴配成与天然水黄色色调相同的标准比色列,用于水样目视比色测定。
规定每升水含有1mg铂和0.5mg钴所具有的颜色作为一个色度单位,称为1度。
3.1.3 试剂3.1.3.1 铂钴标准溶液:称取1.246g氯铂酸钾(K2PtCl6)t 1.000g氯化钴(CoCl2·6H2O),溶于100mL纯水中,加入100mL盐酸,用纯水定容至1000mL。
此标准溶液的色度为500度。
3.1.4 仪器、设备3.1.4.1 50mL成套高型具塞比色管。
3.1.4.2 离心机。
3.1.5 分析步骤3.1.5.1 取50mL透明水样于比色管中。
如水样浑浊应先进行离心,取上清液测定。
如水样色度过高,可少取水样,加纯水稀释后比色,将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3.1.5.2 另取比色管11支,分别加入铂钴标准溶液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和5.00mL,加纯水至刻度,摇匀。
配成的标准色列依次为0,5,10,15,20,25,30,35,40,45和50度。
此标准色列可长期使用,但应防止此溶液蒸发及被玷污。
3.1.5.3 在光线充足处,将水样与标准色列并列,依白纸为衬底,使光线从底部向上透过比色管,自管口向下垂直观察比色。
材料色度、光泽度、透光性能的测定

实验十三色度、光泽度、透光度的测定一、目的意义1.了解什么叫色度、什么叫光泽度、什么叫透光度。
2.了解造成色度、光泽度、透光度测量误差的原因。
3.了解影响色度、光泽度、透光度的因素。
4.掌握色度、光泽度、透光度的测定原理及测定方法。
二、基本原理各种物体对于投射在它上面的光,发生选择性反射和选择性吸收的作用。
不同的物体对各种不同波长的光的反射、吸收及透过的程度不同,反射方向也不同,就产生了各种物体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光泽度及不同的透光度。
光线照射在材料试样上,可以发生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镜面透射与漫透射。
漫反射决定了材料表面的色度,镜面反射决定了材料表面的光泽度,镜面透射决定了材料的透光度。
我们的生存空间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环境中几乎每时每刻都能见到大自然物体的各种颜色。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人工制造物体的颜色也随处可见。
因此,色度指标值的测量和检验,已成为全世界各行各业生产中质量控制和产品检验的关键。
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彩色水泥、彩色玻璃制品,彩色陶瓷制品、搪瓷用彩色珐琅等,都要涉及颜色的测量。
此外,纺织、印染、造纸、化工、家用电器、食品等于行业也需要对颜色进行测定。
试样要求与制备待测试样可以是陶瓷墙地砖、平板玻璃等成型制品,也可以是水泥等粉末状制品。
1.块状样品的制备对于成型制品,每批取样一般不少于三块(件)。
①试样切割对于陶瓷墙地砖,用切害蝴将其切成6."5×6."5cm的小块做试样。
对于玻璃,用玻璃刀将其切成6."5×6."5cm的小块做试样。
试样切割之后,擦净备用。
②试样处理在一般情况下不必烘样。
如果试样受潮影响其测量结果时,应将其置于105~ 110℃的干燥箱中烘1小时。
取出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备用。
2.块状试样板的制备采用恒压粉体压样器,将粉体待测试样压制成粉体试样板。
试样板的表面应平整、无纹理、无疵点和无污点。
色度的测定—目视比色法

色度的测定—目视比色法1.把握样品的采集和保存办法。
2.把握标准色列的配制及目视比色测定色度的办法。
(二)试验原理该办法用氯铂酸钾与氯化钻配成铂钻标准色列,再与水样举行目视比色,确定水样的色度,测定结果用度表示。
(三)仪器 50mL成套具塞比色管。
(四)试剂标准溶液(铂钴色度为500度):称取1.2468(K2PtC16)及1.000g氯化钴(COC12.6H2O),溶于100mL水中,加入100mLHCl,定容到1000mL,保存在密塞玻璃瓶中,放于暗处。
(五)试验操作办法 1.配制标准色列取比色管12支,分离加入相应体积的铂钻标准溶液,加纯水至刻度,摇匀。
各管加入的铂钻标准溶液和铂钻色度值,见表2-10。
2.水样测定取50mL透亮水样于比色管中。
如水样浑浊应先举行离心,取上清液测定。
将水样与标准色列举行目视比色。
观看时,可将比色管置于白瓷板或白纸上,使光芒从管底部向上透过液柱,目光自管口垂直向下观看,登记与水样色度相近的铂钴标准色列的色度。
如水样色度过高,可少取水样,加纯水稀释后比色,将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六)结果计算假如水样没有经过稀释,可挺直报告与水样最临近标准色列的色度值。
假如水样经过稀释,则根据下列公式举行计算。
A0(度)=A1×V1/V0 式中A0——水样的色度,度; A,——稀释后水样的色度,度; V1——水样稀释后的体积,mL; Vo——取原水样的体积,mL。
(七)解释及注重事项 1.如水样浑浊,则放置澄清,亦可用离心法使之清亮,然后取上清液测定。
假如样品中有泥土或其他簇拥很细的悬浮物,虽经预处理而得不到透亮水样时,则只测“表观色彩”。
但不能用滤纸过滤,用滤纸能汲取部分色彩。
2.可用重铬酸钾代替氯铂酸钾配制铂钻标准色列。
铂钴标准溶液(铂钴色度为500度):称取0.0437g重铬酸钾及l.000g硫酸钴(COSO4·6H2O),溶于少量水中,加入0.5mLH2SO4,定容到500mL,保存在密塞玻璃瓶中,放于暗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IE-RGB光谱三刺激值
CIE-RGB光谱三刺激值是317位正常视觉者, 用CIE规定的红、绿、蓝三原色光,对等能光谱 色从380 nm到780 nm 所进行的专门性颜色混合 匹配实验得到的。实验时,匹配光谱每一波长为 的等能光谱色所对应的红、绿、蓝三原色数量, 称为CIE-RGB光谱三刺激值,它是CIE在对等能光 谱色进行匹配时用来表示红、绿、蓝三原色的专 用符号.因此,匹配某波长的等能光谱色的颜色 方程为
光的色度学参数测量
前面已指出,任何颜色光都可以被分解为三 个对人眼的颜色刺激值X、Y、Z.所以颜色的测 量就归结于如何计算X、Y、Z.而计算的基础就 是人眼的光~色转换规律:光谱三刺激值.显然
对一般的不是单一波长的多波长色光,应该按波
长对光谱三刺激值求和,又考虑到一般色光的功
率是随波长变化的,而光谱三刺激值是在等能光
1931CIE-XYZ标准色度系统:
CIE 1931标准色度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上面 介绍的表色系统称为1931CIE-RGB 真实三原色 表色系统,但在实际应用中十分不便,因此CIE推荐 了一个新的国际色度学系统—1931CIE-XYZ系统,又 称为XYZ国际坐标制.它是通过对R、G、B三刺激值 进行坐标转换完成的.其转换关系如下:
物体色度值的测量
实验目的:
1.理解测量物体色度的原理,及1931CIE xy色度图的作用;
2. 了解单色仪的构造并学会使用单色仪测
定光源的光谱; 3.计算彩色面光源的色度值。
实验仪器
WDP500-E光栅单色仪、标准光源A(钨丝灯)、 可调彩色光源、光学高温计、计算机等. 单色仪: 狭缝、平面光栅、光电倍增管、测光仪
实验原理
1.颜色匹配
白光(W)可由红(R)、绿(G)、蓝(B)三基色相加 而得,它们的光通量比例为:
ΦR:ΦG:ΦB = 1:4.5907:0.0601 2. 配色方程可写成 C=R(R) + G(G) + B(B)
3. 光谱三刺激值
如果色光是单一波长的光,那么匹配所得到的 份数就是这个单色光的刺激值.如果波长遍及可 见光范围,则得到刺激值按波长的变化,这个变 化称为光谱三刺激值.
X 0.490R 0.310G 0.200B Y 0.177R 0.812G 0.011B Z 0.010G 0.990B
z 对应的光谱三刺激值记为: x y 其中曲线被调整到恰好等于明视觉光谱光效率函数。 因而用曲线还可以用来计算一个色光的亮度特性。
y 0.8 0.7 0.6 0.5 0.4 0.3 0.2
紫红
兰
520 510
绿
530 540 550 560 570 580 590 600 S 620 650 700
橙 红 黄 黄 绿
Q 500
0.1 480 470 380 450 0.1 0.2 0.3 0.4 0.5
兰绿
E C4900.6源自0.7 X K S C ( ) x( ) 380 色坐标公式 780 Y K S C ( ) y ( ) 380 780 Z K S C ( ) z ( ) 380
X x X Y Z Y y X Y Z Z z X Y Z
x
标准照明体和标准光源
照明光源对物体的颜色影响很大.不同的光 源,有着各自的光谱能量分布及颜色,在它们的 照射下物体表面呈现的颜色也随之变化.为了统 一对颜色的认识,首先必须规定标准的照明光 源.因为光源的颜色与光源的色温密切相关,所 以CIE规定了四种标准照明体的色温标准:标准 照明体A:代表黑体在2856K发出的光(X = 109.87,Y= 100.00,Z = 35.59)色温为2856 K 的充气螺旋钨丝灯,其光色偏黄 。
光谱三刺激值 x y z 按波长的变化如图
2.0
三 刺 激 值
1.5
z ( ) y ( )
1.0
x ( )
0.5
0.0 400 500 600 700 800
波 长
(nm)
在XYZ标准色度系统中,色度坐标也用三原色各自在 ( X+Y+Z )总量中的相对比例来表示.显然X、Y、Z分别为 三条曲线下所包含的三块面积.
在用标准C光源照明时,可由C点过Q作一直线至光谱 轨迹相交处,即得知颜色Q的主波长为511.3 nm.此 处的光谱轨迹上的颜色就相当于Q的色调(绿色)愈 靠近光谱轨迹处,颜色的纯度愈高. QS联线上将能 得到橙绿两种颜色相混合后的各种中间色.过C点的 直线交于光谱轨迹上两个交点,系表示此两种颜色成 互补关系.即是说,凡过C点所有直线的端点对应出 的这两个颜色经适当混合后将会得到中性色。
C r R g G b B
色度计算公式
Y k S y d Z k S z d
780
X k S x d
K 100/ S C ( ) y ( )d
380 780
x y z 1
任何颜色光都可以被分解为三个对人眼的 颜色刺激值X、Y、Z.至此,包括光源颜色, 物体的透、反射颜色等等自然界所能观察到的 任何颜色均能由Y、x、y这三个参数来表征。 其中x、y表示了色调、饱和度,而Y表示了明度。把 上述的规律归纳起来,可以表示在1931CIE-xy色度 中。如图:色度图的x坐标相当于红原色的比例,y 坐标相当于绿原色的比例。
因为z = 1-(x+y),则蓝原色的比例就无需给 出,图中的偏马蹄形曲线是光谱轨迹,连接400 nm 和700 nm的直线是可见光谱色中所没有的紫红色, 它是由光谱两端的红和紫色混合后所得到的非光谱
凡是偏马蹄形曲线内部的所有坐标点(包括 这条封闭曲线本身)都是物理上能够实现的颜色。 由于三原色的份量各占1/3,所以色度坐标 为E点称为“等能白”。这是一个假想的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