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中考初中文言文常用词语汇编(140字)
(完整版)初中文言文常用词语汇编(140字)

具
1此人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具答之。(《桃花源记〉〉)
绝
1以为妙维。(《口技》)
2群响毕绝。(《口技》)
3佛印纠类弥勒。(《核舟记〉〉)
可
1高可二黍许。(《核舟记〉〉)
2刿曰“未可。”(《曹刿论战〉〉)
怜
1楚人怜之。(《陈涉世家〉〉)
2仍怜故乡水(《渡荆门送别》)
2丢失 暮而果大匚其财。(《智子疑邻〉〉)
3使……灭亡 且秦灭韩亡魏。(《唐雎不 辱使命》)
4通“无”,没有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 公移山》)
微
1微斯人。(《岳阳楼记〉〉)
2土膏微润。(《满井游记〉〉)
委
委而去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山峦为晴雪所洗。(《满井游记》) 谓为信然。(《隆中对》)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见
1胡不见我于王。(《公输》)
2曹刿请见。(《曹刿论战〉〉)
3子墨子见王。(《公输》)
将
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薪以东(《陈涉世 家》)
贝U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隆 中对》)
3将尉醉。(《陈涉世家》)
贝U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隆
2太守风而宾客从也。(《醉翁亭记〉〉)
3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过
1以其境过活。(《小石潭记〉〉)
2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 乐》)
3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好
1好鸟相鸣。(《与朱元思书》)
2外结好孙权。(《隆中对〉〉)
初中语文常考文言文词语汇总

初中语文常考文言文词语汇总1. 安: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②养(衣食所安.)2. 卑:①低下(非天质之卑.)②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①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②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③准备。
(犹得备.晨炊)4. 被:①影响(被.于来世)②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①边境(蜀之鄙.有二僧)②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③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6. 毕:①尽(毕力平险)②全部(群响毕绝)7. 薄:①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②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③厚度小。
(薄如钱唇)8. 策:①马鞭。
(执策.而临之)②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③记录。
(策勋十二传)④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 长:ch eng①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②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③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④永远。
(死者长.已矣)⑤zh m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⑥zh m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10. 称:①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②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①诚心(帝感其诚)②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①苦于(惩.山北之塞)②惩罚13. 驰:①骑(愿驰.千里足)②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①发、起(方其出.海门)②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③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④产生(计将安出.)15. 辞:①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①编次。
(吴广皆次.当行)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17. 箪:①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②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18. 当:①承当,承受。
(当.之无愧)②应当。
(当.奖率三军)③将要。
初中文言文常用140字

初中文言文常用140字1. 中学文言文必考字简表140字释义有哪些1、比①比,《说文》“密也”。
本义,靠得很近。
古字像两人紧贴之形。
②引申:并列、靠近、勾结、亲密等。
③比较、比拟。
④及,等到。
⑤法律术语,同“例”。
比附照行的各类案例。
2、鄙①“鄙,边邑也。
”“鄙”是“野”中的偏远部分,是和邻国接近的地区。
(边疆,边远的地方。
)②见识浅陋。
(庸俗,浅陋。
)目光短浅(肉食者鄙)③鄙夫;鄙人(自谦);鄙俚;鄙吝④鄙薄;鄙弃;鄙夷(轻视厌弃)⑤卑鄙,身份低下,出身微贱。
⑥比较:鄙;敝3、兵①兵,《说文》“械也”。
军械、武器。
(本义,兵器、武器。
)古字双手举斧斤形。
例:兵器;兵库;兵工厂;兵不血刃;短兵相接。
铸兵。
②士兵,手执武器的人。
战士或军队。
③战争、军事。
兵贵神速(军队);兵连祸结(战争);兵不厌诈(用兵作战)。
兵力(作战能力)4、病①病,《说文》“疾加也”。
一般的病称“疾”,重病称“病”。
②引申:凡疲劳过度、饥饿过度造成的困苦不堪、软弱无力的状态也叫“病”。
③引申:心理状态,忧虑、担心、苦恼、困顿比较:病;疾5、察①察,《说文》“复审也”。
“察”是对已知但却知之不深,知之不详的事物进行仔细、详尽、反复的观测、考核,目的是弄清楚事物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变化过程,是把事情看得一清二楚。
②“察”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如观察、省察、体察、考察、访察、核察……这些“察”都为了了解真相。
③ 举荐。
④ “察”的结果是明;“察察”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6、彻① “彻”,《说文》“通也”,《小尔雅·广诂》“达也”。
(通达;贯通。
)②“彻”表通时重在一通到底,是由此及彼、由外及里、从头到尾、从上到下的贯通。
(深透;透彻。
)② 中古之后,“彻”更广泛地用于声音、颜色、光线、温度、气味等的渗透到底上。
(日光下彻;穿透)7、乘①“乘,升也”。
登车、坐车。
② 引申:驾车、驭马。
③ “乘”,趁着,引申:冒着④ 欺凌,欺压。
⑤ 追逐⑥ 计量,计算。
2020-2021中考初中文言文常用词语汇编(140字)

中考初中文言文常用词语汇编(140字)安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马说》)②养衣食所安.。
(《曹刿论战》)比①等到比.至陈。
(《陈涉世家》)②类比每自比.于管仲。
(《隆中对》)③靠近其两膝相比.者。
(《核舟记》)鄙①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
(《曹刿论战》)②见识短浅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兵①兵士行收兵.。
(《陈涉世家》)②兵器,武器兵.甲已足。
(《出师表》)并一起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策①马鞭执策.而临之。
(《马说》)②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③记录策.勋十二转 (《木兰诗》)诚①果真诚.如是。
(《隆中对》)②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③诚心帝感其诚.。
(《愚公移山》)乘①[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车六七百乘.。
(《陈涉世家》)②坐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从①跟随从.先人还家。
(《伤仲永》) 隶而从.者。
(《小石潭记》) 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②由,自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小石潭记》)③顺从,听从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曹刿论战》)④堂房亲属赠从.弟。
(《赠从弟》)旦①日出的时候;早晨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②第二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殆①有害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则》)②大概此殆.天之所以资将军。
(《隆中对》)道①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
(《陈涉世家》)②道义伐无道.。
(《陈涉世家》)③方法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④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堵墙环堵.萧然。
(《五柳先生传》)而①表并列关系,不译中峨冠而.多髯者。
(《核舟记》)②表承接关系,然后、接着温故而.知新。
(《〈论语〉十则》)③表递进关系,而且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醉翁亭记》)④表转折关系,但是、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完整版初中文言文常用词语汇编140字

①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则》) . 140字)初中文言文常用词语表(②此殆天之所以资将军。
(《隆中对》) .安道 ) 《马说》求其能千里也。
(①安.①会天大雨,道不通。
(《陈涉世家》) .) (《曹刿论战》②衣食所安。
.②伐无道。
(《陈涉世家》) .比③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 ①比至陈。
(《陈涉世家》.④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 (《隆中对》②每自比于管仲。
.堵环堵萧然。
(《五柳先生传》) .) 《核舟记》者。
(③其两膝相比.而鄙①中峨冠而多髯者。
(《核舟记》).) 肉食者鄙。
(《曹刿论战》①.②温故而知新。
(《〈论语〉十则》) .) 《出师表》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③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醉翁亭记》).兵④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马说》) ) ①行收兵(《陈涉世家》。
..⑤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 《出师表》甲已足。
②兵 (..⑥既而儿醒(《口技》) ) 驱如故。
(《狼》而两狼之并并骨已尽矣,..凡策①凡所应有。
(《口技》) ) 《马说》(执策①而临之。
..②凡三往,乃见。
(《隆中对》) )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②..方 ) (策勋十二转《木兰诗》③.①方其远处海门。
(《观潮》) .诚②荆之地方五百里,宋之地方五百里。
(《公) 诚①如是。
(《隆中对》...输》)) ②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③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愚公移山》) .) 。
(《愚公移山》帝感其诚③.④)《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
( .乘奉 ) 《陈涉世家》 (车六七百乘①。
.①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鱼我所欲.) 《曹刿论战》 (公与之乘②,战于长勺。
.也》) 从②奉命于危难之间。
(《出师表》) .隶而从 (从①先人还家。
《伤仲永》) ..③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送东阳马.《曹刿 (。
战则请从《小石潭记》(者。
) .生序》)) 论战》负命夸娥氏父子负二山。
初中语文常考文言文词语汇总

初中语文常考文言文词语汇总1.安: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②养(衣食所安.)2.卑:①低下(非天质之卑.)②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备:①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②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③准备。
(犹得备.晨炊)4.被:①影响(被.于来世)②同“披”,穿(皆被.绮绣)5.鄙:①边境(蜀之鄙.有二僧)②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③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6.毕:①尽(毕.力平险)②全部(群响毕.绝)7.薄:①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②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③厚度小。
(薄.如钱唇)8.策:①马鞭。
(执策.而临之)②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③记录。
(策.勋十二传)④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①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②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③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④永远。
(死者长.已矣)⑤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⑥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10.称:①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②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诚:①诚心(帝感其诚.)②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惩:①苦于(惩.山北之塞)②惩罚13.驰:①骑(愿驰.千里足)②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出:①发、起(方其出.海门)②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③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④产生(计将安出.)15.辞:①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次:①编次。
(吴广皆次.当行)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17.箪:①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②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18.当:①承当,承受。
(当.之无愧)②应当。
(当.奖率三军)③将要。
2020-2021中考语文文言文重要实词(150个)和重要虚词(7个)汇总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要实词(150个)和重要虚词(7个)汇总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 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1、编次。
2020-2021中考语文文言文重要实词(150个)和重要虚词(7个)汇总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要实词(150个)和重要虚词(7个)汇总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 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1、编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初中文言文常用词语汇编(140字)安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马说》)②养衣食所安.。
(《曹刿论战》)比①等到比.至陈。
(《陈涉世家》)②类比每自比.于管仲。
(《隆中对》)③靠近其两膝相比.者。
(《核舟记》)鄙①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
(《曹刿论战》)②见识短浅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兵①兵士行收兵.。
(《陈涉世家》)②兵器,武器兵.甲已足。
(《出师表》)并一起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策①马鞭执策.而临之。
(《马说》)②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③记录策.勋十二转 (《木兰诗》)诚①果真诚.如是。
(《隆中对》)②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③诚心帝感其诚.。
(《愚公移山》)乘①[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车六七百乘.。
(《陈涉世家》)②坐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从①跟随从.先人还家。
(《伤仲永》) 隶而从.者。
(《小石潭记》) 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②由,自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小石潭记》)③顺从,听从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曹刿论战》)④堂房亲属赠从.弟。
(《赠从弟》)旦①日出的时候;早晨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②第二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殆①有害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则》)②大概此殆.天之所以资将军。
(《隆中对》)道①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
(《陈涉世家》)②道义伐无道.。
(《陈涉世家》)③方法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④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堵墙环堵.萧然。
(《五柳先生传》)而①表并列关系,不译中峨冠而.多髯者。
(《核舟记》)②表承接关系,然后、接着温故而.知新。
(《〈论语〉十则》)③表递进关系,而且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醉翁亭记》)④表转折关系,但是、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马说》)⑤表修饰关系,地、着(或不译) 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⑥既而.儿醒:时间副词词尾,不译(《口技》)凡①凡是凡.所应有。
(《口技》)②总共凡.三往,乃见。
(《隆中对》)方①当……时方.其远处海门。
(《观潮》)②指面积荆之地方.五百里,宋之地方.五百里。
(《公输》)③指面积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愚公移山》)芳香花野芳.发而幽香。
(《醉翁亭记》)奉①通“俸”,侍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鱼我所欲也》)②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
(《出师表》)③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送东阳马生序》)负背命夸娥氏父子负.二山。
(《愚公移山》)更①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孙权劝学》)②古时计时单位是日更定(《湖心亭看雪》)孤①幼而无父的人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大道之行也》)②封建时代侯王对自己的谦称孤.不度德量力。
(《愚公移山》)股大腿屠自后断其股.。
(《狼》) 两股.战战。
(《口技》)故①旧的知识温故.而知新。
(《〈论语〉十则》)②所以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出师表》)③原因,缘故公问其故.。
(《曹刿论战》)固①顽固、固执汝心之固.。
(《愚公移山》)②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顾①回头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②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观①观赏予观.夫巴陵胜状。
(《岳阳楼记》)②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岳阳楼记》)国①国都去国.还乡。
(《岳阳楼记》)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故事两则》)②国防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两章》)躬亲自臣本布衣,躬.耕与南阳。
(《出师表》)苟①苟且苟全性命于乱世。
(《出师表》)故不为苟得也。
(《鱼我所欲也》)②如果苟富贵,勿相忘。
(《陈涉世家》)规①计划欣然规.往。
(《桃花源记》)归①归依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②回家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醉翁亭记》)③聚集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过①过于以其境过.清。
(《小石潭记》)②犯错误人恒过.然后能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③到,经过及鲁肃过.寻阳。
(《孙权劝学》)好①美丽,容貌美好.鸟相鸣。
(《与朱元思书》)②友好外结好.孙权。
(《隆中对》)③hào喜欢,喜爱好.为《梁父吟》。
(《隆中对》)号①别号宅边有五棵柳,因以为号.焉。
(《五柳先生传》)②取别号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亭记》③命令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陈涉世家》④宣称号.为张楚。
(《陈涉世家》)河黄河饮与河.、渭;河.、渭不足。
(《夸父逐日》) 河.阳之北 (《愚公移山》)恨遗憾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出师表》)患忧患;灾祸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会①适逢,正赶上会.宾客大宴: (《口技》) 会.天大雨:适逢,恰巧遇到(《陈涉世家》②体会,领会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五柳先生传》)惠①恩惠小惠.未徧 (《曹刿论战》)②通“慧”,聪明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或①有时而或.长烟一空。
(《岳阳楼记》)②或许或.异二者之为。
(《岳阳楼记》)③有的人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陈涉世家》)及①到了及.郡下。
(《桃花源记》)②如,比得上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极①尽头,极点此乐何极.。
(《岳阳楼记》)②非常初极.狭。
(《桃花源记》)集鸟停息在树上沙鸥翔集.。
(《岳阳楼记》)计①计算可计.日而待也。
(《出师表》)通计.一舟。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核舟记》)②盘算,谋划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陈涉世家》)加①增加而山不加.增。
(《愚公移山》)②益处万钟于我何加.焉。
(《鱼我所欲也》)③虚报弗敢加.也。
(《曹刿论战》)假借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送东阳马生序》)间①夹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②参与又何间.焉。
(《曹刿论战》)③中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④间隔,隔开遂与外人间.隔。
(《桃花源记》)简①挑选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②选拔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见①引见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②召见,接见曹刿请见.。
(《曹刿论战》)③拜见子墨子见.王。
(《公输》)将①就要;将要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统率;率领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陈涉世家》)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隆中对》)③将军,将领将尉醉。
(《陈涉世家》)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隆中对》)津①渡口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尽①完,没有了林尽.水源。
(《桃花源记》)②全部取得利尽.南海。
(《隆中对》)景日光春和景.明。
(《岳阳楼记》)就①完成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伤仲永》)②接近,趋向蒙乃始就.学。
(《孙权劝学》)③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
(《隆中对》)居①经过居.数月。
(《塞翁失马》)②居住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举①举起,抬起举头望明月。
(《静夜思》)②发动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陈涉世家》)具①详细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桃花源记》)②全,都具.答之。
(《桃花源记》)绝①极点以为妙绝.。
(《口技》)②消失群响毕绝.。
(《口技》)③极,很佛印绝.类弥勒。
(《核舟记》)可①大约高可.二黍许。
(《核舟记》)②可以刿曰“未可.。
” (《曹刿论战》)怜①爱戴楚人怜.之。
(《陈涉世家》)②爱恋仍怜故乡水(《渡荆门送别》)寇入侵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公输》)类像佛印绝类.弥勒。
(《核舟记》)临①面对执策而临.之。
(《马说》)②到临.溪而渔。
(《醉翁亭记》)③靠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记》)④将要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出师表》)名①命名名.之者谁。
(《醉翁亭记》)②有名的,著名的有仙则名.。
(《陋室铭》)乃①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②是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③才凡三往,乃.见。
羽、飞乃.止。
(《隆中对》) 去后乃.至。
(《陈太丘与友期》)④竟然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⑤于是,就屠乃.奔倚其下。
(《狼》)戚①忧愁,悲伤不戚.戚于贫贱(《五柳先生传》)②亲,亲属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①人称代词,他(们)的、它(们的) 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指示代词那、那些其人视端容寂(《核舟记》)③指示代词这、这片欲穷其林(《桃花源记》)④表揣测、反问、期望或命令,不译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期①约定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②期望期.在必醉。
(《五柳先生传》)③期限度已失期.。
(《陈涉世家》)启开,打开启窗而观。
(《核舟记》)且①况且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②将近年且.九十。
(《愚公移山》)③尚且存者且.偷生。
(《石壕吏》)穷①走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②生活困难,贫穷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鱼我所欲也》)③穷尽子子孙孙无穷.匮。
(《愚公移山》)趋快走尝趋.百里外。
(《送东阳马生序》)去①离开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陈太丘与友期》)②距离③除掉入进入,与“出”相对出入之迂也。
(《愚公移山》)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善善于,擅长京中有善口技者。
(《口技》)少稍微宾客意少舒。
(《口技》)胜①旧读shēng,能承担,能忍受高处不胜寒(《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②优美的予观夫巴陵胜状。
(《岳阳楼记》)市①买愿为市.鞍马。
(《木兰诗》)②集市东市.买骏马。
(《木兰诗》)食①通“饲”,喂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马说》)②吃食.不饱,力不足。
(《马说》)③食物百姓孰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隆中对》)使①出使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唐雎不辱使命》)②命令,派遣,让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唐雎不辱使命》)③假使,假若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鱼我所欲也》)适①正好而此地适.与余近。
(《满井游记》)②适合,适宜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归园田居》)书①书写乃丹书.帛曰。
(《陈涉世家》)②书信家书.抵万金。
(《春望》)舒①展开柳条将舒.未舒。
(《满井游记》)②伸展,松弛宾客意少舒.。
(《口技》)孰①谁,哪个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②仔细孰.视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属①类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②动词,连接属.引凄异。
(《三峡》)③类似神情与苏黄不属.。
(《核舟记》)④下属召令徒属.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