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分析 陈德祥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园林绿化设计是一门涉及多个方面的学科,其中植物造景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既可以营造自然的氛围,又可以丰富景观的层次,提升空间的品质。
接下来,本文将从植物造景的作用和艺术手法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植物造景的作用1、营造自然的氛围植物是园林绿化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植物的树姿、枝干、叶片、花朵等不同部位的轮廓和形态具有极高的美感。
植物的生长特点和自然属性,给人以自然、舒适、宁静的感受。
通过选择适宜的植物,在园林中营造自然的氛围,使人们感到亲近自然,缓解压力,享受休闲时光。
2、丰富景观层次植物的色彩、形态、高矮、密度等都有所不同,这些都为园林景观的层次实现提供了丰富的设计空间。
通过植物的高矮差异、树冠的排列组合、花草的颜色和种植形式等方面的设计,可以使得园林空间具有丰富多样的层次感,增加了空间的美感。
植物造景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园林绿化的视觉效果和空间品质。
3、强化艺术效果植物能为园林设计提供增色的工具,从而呈现出更加具有魅力和艺术感的视觉效果。
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是实现景观艺术的重要手段,设计师可以运用植物的特点,进行抽象、象形、意象的设计,强化景观的意境,创造出更加优美、深刻的艺术效果。
二、植物造景的艺术手法1、树姿造型树木树姿可以影响整个园林环境从而塑造园林的形态,不同树种的树姿也有所不同。
在园林中,可以通过对树姿的设计,达到增加景观韵律、巧妙的缩小区域空间、画龙点睛等效果。
例如,选择高大挺拔的树种做为背景墙,辅以修剪后的别致形态,能够增强赏析效果。
2、景观色彩搭配季节性花卉的色彩,季节性植物的树叶颜色,有时甚至是室内植物的颜色都可以在园林中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
色彩搭配应该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植物间和植物下和谐统一的颜色是必不可少的。
3、空间布局安排灌木、植株和树木的大小、高低、密度、排列等不同布局方式会带来不同美感。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造景是通过选取合适的植物种类、进行合理的布置和组合,以及运用特定的艺术手法,达到美化环境、塑造景观的效果。
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增添景观的观赏性,还能够提升人们的舒适感和活动空间的使用价值,同时还能够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植物造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丰富景观层次:通过选择植物种类,可以在空间上划分不同的层次感。
在公园或者庭院的边界可以选择高大的乔木或者竹子,形成天然的屏障,并起到隔离的作用。
而在空旷的场地中,则可以使用低矮的灌木、草本植物来填补空间,形成丰富的地面层次。
不同层次间的衔接和过渡,能够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变化性。
2. 起到框景的作用:植物造景能够很好地利用植物的高度、形态和色彩等特点,将景观框选起来,突显出美景。
通过植物的形态,可以将景观的重点突出,并引导人们的视线。
在庭院的入口处可以选择高大、有观赏价值的乔木或者矮灌木,形成一个绿色的门廊,不仅能够引人注目,还能够控制人们的视线,增加神秘感。
3. 营造自然氛围:植物是自然界最常见的元素之一,通过合理的搭配和布置,可以使人们感受到自然的气息和生机。
通过运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自然氛围,例如花海、草原、山林等。
这些自然氛围给人们带来舒适和愉悦的感受,同时也能够减轻城市环境的压力,提升人们的身心健康。
在植物造景中,艺术手法的运用至关重要。
艺术手法是指设计师根据景观的特点、需求和主题,通过设计搭配和布局的方式,使植物的形态、色彩和纹理等与周围环境和其他景观元素产生协调的效果,从而达到美化环境的目的。
常见的植物造景艺术手法包括:1. 对比与衬托:通过选择不同的植物种类、形态和颜色等,使其相互对比和衬托,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
在庭院中可以选择植物的冷暖色调相间,绿色与红色的植物相互衬托,使庭院显得更加生动和丰富。
2. 重复与节奏:通过重复使用具有相似形态、颜色和高度的植物,形成一种节奏感和连续性。
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

2019年第14期现代园艺季相变化也是植物配置在现代城市园林造景中应用和创新的重点,主要是因为随着季相的变化,植物同样进行着四季的演变。
因此,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季相变化是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植物配置在现代城市园林造景应用和创新中,需要将季相变化因子考虑在内,主要是因为季相变化,植物可以呈现出不同园林景观效果,且这种效果主要是因不同的植物配置综合表现的结果。
植物配置在现代城市园林造景应用和创新中,针对季相变化,要做到避免出现之物配置单一,线条生硬、大同小异。
因此,需要调整植物配置,尽可能形成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叶色多变,冬季银装素裹,景观各异,近似自然风光,使人感到大自然的生长规律和自然变化,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愉悦感。
另外,根据季相变化,还需要考虑气温、气候变化情况配置植物。
2.4空间布局城市园林造景以植物为主体,经过合理的空间布局,组成适应植物景观的空间环境。
园林空间的创作是根据地形、地貌条件,利用植物配置划分空间。
而植物配置在平面构图上的林缘线和在立面构图上的林冠线,是实现园林空间布局的必要手段。
相同面积的地段经过植物配置,可以划分成或大或小的空间;或在大空间中划分小空间,或组织透景线,增加空间的景深;在植物配置林冠线起伏不大的植物中,如突出1株特高的孤立树,可以起到标志和导游的作用。
同时,由于树木分枝点有高有低,在植物配置的林冠线,也可根据人体的高度,创造开敞或封闭的植物配置空间。
经过植物配置的空间布局,通常都有主景,而且大多以观赏价值高的乔木或灌木为主景。
以乔木作主景时,一般多为孤植;以灌木作主景时,一般为群植。
植物空间边缘的植物配置宜疏密相间,曲折有致,高低错落,色调相宜。
3结语综上所述,植物配置是确保现代城市园林造景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需要加强城市园林造景中植物配置的作用,同时创新植物配置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作用。
其目的主要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浅析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

浅析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摘要: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城市化水平发展越来越快,人们对美的认知也有了不用的理解,因此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园林绿化设计要不断地完善与发展。
植物造景是园林绿化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植物造景要遵循科学和理性的概念,人与自然相适应,并通过各种艺术手法对植物造景进行改进与创新来突出了对美学的展现。
植物造景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还向我们展示了园林绿化的多样性与重要性,植物造景对城市发展和园林绿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根据植物造景的作用和艺术手法进行剖析。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造景;艺术手法前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化建设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
这使得我们对园林绿化的需求越来越大。
园林绿化不仅能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为大家提供更好的娱乐、休息的场所,更能够减少污染、净化空气,减少水土流失,增加绿色生活。
因为人们对美的认知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对植物造景的要求也不断提升。
因此,造景手法要不断改进创新,以适应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
植物造景要具备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人与自然相适应,突出植物的美,使园林设计更具价值与意义。
一、园林绿化设计与植物造景相关概述1.1园林绿化设计特征园林绿化设计是通过植物与设计方法的改变来营造不一样的美,使人得到视觉与心理的舒适感。
可以通过人为的手法来改变植物的形态、色彩,让植物在改变后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园林绿化具有连续性,将不同的植物设计在一起达到渐进感,降低转变性和色彩的差异,使设计不会过于突兀。
园林绿化设计通过植物的造景手法来提高园林绿化设计的质量与水平。
同时也要尊重自然景物,在不影响附近生态环境的情况下进行,借助艺术手法,在自然景观原有的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为大家提供更美更高质量的观赏体验。
1.2植物景观设计的艺术特点植物景观可以体现设计理念所展现出的魅力。
艺术特点可以由艺术效果的变化性、自然与人工的综合性和个体与群体的综合性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及艺术手法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及艺术手法摘要:植物造景不仅能赋予园林新的生机与活力,还可减少噪音与空气污染,园林建设通过植物景观与建筑相结合的方法有机融合,营造出绿色健康的人性化环境,让人们在工作生活之余,能够在这一片净土中感受休闲、轻松的氛围,舒缓身心。
本文首先说明了植物造景对于园林设计工作的重要作用,然后分析了植物配置和造景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阐述了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艺术手法。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造景;空间;色彩;建筑一、植物造景对于园林设计工作的重要作用(一)提升安全防御工作的效果在园林绿化中使用植物造景等方式构建绿色植物景观,能够在实现环境美化的基础上增强对相关自然灾害的实际防御能力。
在园林绿化工作中,合理的进行植物的配置与科学的种植,能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一定程度上还能具有防震防火的功能。
所以,在园林设计阶段,设计人员要充分结合各类型植物的特性,科学的对不同类型的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与栽种,才能利用植物的生命力创造既有防御功能又有审美价值的绿化工程。
(二)满足人们精神放松的需求通过科学合理的植物造景,能给人们带来更多观赏与放松的机会,满足不同的观赏需求,同时还能使人们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压力得到充分释放,促进人们自我情操的陶冶。
此外,还能在满足居民审美需求的基础上,使人与自然的距离得到科学的缩小,为城市居民的精神放松提供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城市园林设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通过开展科学的园林设计工作,能直接美化城市的整体环境,使城市的景观搭配更加合理。
园林设计的本质是实现园林的美观效果及艺术效果,同时利用结合植物本身的特性实现空气质量的有力提升。
在园林绿化中科学的应用植物造景等方式,能直接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植物配置和造景中存在的问题(一)合理性不足在园林工程中,植物造景普遍存在植物单一的情况,容易造成人们视觉疲劳,无法带来真正的精神享受,同时园林景观也无法达到设计效果和整体质量要求。
探究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及艺术手法

探究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及艺术手法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作为重要的设计元素,不仅仅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更是展现设计者对自然的理解和创造力的表现。
植物造景的作用和艺术手法成为了园林设计师们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及艺术手法。
一、植物造景的作用1.美化环境植物造景是园林绿化设计中最直观的作用之一,通过植物的颜色、形态和生长习性等特点,可以使整个环境变得更加美丽、和谐。
植物的繁茂、艳丽都会让人感到愉悦,增添生活情趣。
2.创造氛围不同种类的植物所呈现出的气质和感觉是各不相同的,园林设计师可以通过选择和搭配不同的植物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氛围,如清新、浪漫、神秘等,从而满足人们不同的情感需求。
3.增加活动性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布局和景观的设置可以引导人们的活动轨迹,增加场地的活动性和可玩性。
通过对植物进行精心布置,可以创造出休闲座椅、观赏走廊、步行小径等,为人们提供舒适的活动场所。
4.改善生态环境植物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生态环境组成部分,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可以通过引入多样性的植物种类和生态群落,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二、艺术手法1.植物选择在植物造景中,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是至关重要的。
园林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环境、生长周期、株形特征、色彩特点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
植物的群植和结合也需要进行精心的设计,以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
2.植物组合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的组合搭配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环节。
不同的植物种类、形态、色彩和生长习性相互搭配,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景观效果。
可以通过搭配高大乔木、灌木和花卉,形成丰富的层次和结构感,使得景观更加立体和生动。
3.植物构图植物造景的构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园林设计师需要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和设计目标,进行精心的布局和构图,将植物的景观特点和功能要素融入到整体的设计中。
在庭院设计中,可以通过对植物的精心布置和构图,创造出各种不同的视觉效果和生活氛围。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摘要:植物造景主要是通过科学园林艺术手法来将植物的自然美与意境美融入到园林绿化设计当中,以将植物的功能作用及其观赏特性有效发挥出来。
其在园林绿化设计当中发挥了极为重要作用。
为此,下文将对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设计;植物造景;作用;艺术;手法一、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一)美化作用园林绿化目的在于能够打造一个舒适、健康生态环境,在进行园林绿化设计中采取植物澳景的方式不但能够达到建设要求,而且还能够将植物自身的线条展现出来,通过人工设计与修剪的方式来让植物变得形态万千,从而让整体景观丰富多彩。
此外,在进行植物造景过程中还能够通过合理搭配不同种类、花期植物来园林不同季节均能够呈现出多样化的景观。
而且,利用植物造景能够让植物不同层次变化来呈现出不一样的景观,为整体园林增添色彩,让人获得视觉享受。
(二)生态作用园林植物能够对城市生态环境起到改善的作用,除了园林中工艺有绿色植物具有此作用外,部分植物不但艺术形态良好,并且能够对空气进行净化。
如夹竹桃、大叶黄杨等,其不但修建起来较为便捷,并且还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
又如睡莲、荷花等水生植物其不但能够对水源进行净化,而且还能吸收有毒物质。
所以进行植物造景时能够将不同类型植物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并通过合理的配搭与组合能够对起到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三)造景与休闲作用大部分之外枝繁叶茂,且花果秀丽,对其进行植物造景时,通过对植物进行设计与修剪不但能够起到观赏的作用,而且还能够在烈日下为人们遮挡阳光,提供一片绿色。
此外,可以通过设置园林小品或是各类棚架来达到双重作用,及造景与休闲作用。
不仅如此,园林植物还可以起到空间分割或是障景的作用,例如,在苏州园林中采取各类攀缘植物来对游客游览起到引导的作用等。
(四)防护作用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还发挥着防护作用,这主要是得益于植被所具备的水土保持、水资源涵养以及防尘降噪等特性。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植物造景是园林绿化设计的主要内容,合理的植物造景,对提升园林设计的艺术性、美观性及设计品质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基于此,本文结合理论实践,在简要阐述植物造景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分析了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设计中的作用和常用方式,并提出艺术手法的具体应用。
标签:园林绿化;植物造景;生产经济;艺术手法1、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设计原则第一,意在笔前。
意在笔前是园林植物绿化景观设计的重中之重,在设计之前,要先对植物造景进行立意,然后围绕立意轮廓进行补充设计。
立意的关键在于充分体现区域地方特色,融入当地的历史文化,避免千篇一律,实现化平庸为神奇。
第二,因地制宜。
在园林绿化植物造景设计中,要因地制宜的选择花草树木。
我国地大物博,植物种类非常庞大,但不同地区,气候环境、地质水文等存在较大差异,生长的树种也不尽相同。
要尽量选择乡土植物。
合理引进国外无害,且观赏价值高的树种、花种,丰富园林绿化景观。
2、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设计中的作用2.1美化环境植物是营造园林绿化景观的主要原材料,不同植物有特殊的自然线条,或大或小,或柔或刚,或高或低,不同植物的外形外貌及姿态千变万化。
合理搭配种植,在相同地点,不同时节,也可以形成时空变化,以提升园林绿化景观的艺术性和美观性。
此外,不同绿化植物的质地、色彩在视觉上也存在较大不同。
将植物园林中的山水、亭台楼廊相互配合,交相辉映,有助于拓展园林空间,提升植物景观的层次美,创造出一种同场不同景,人在“画中游”的视觉冲击,使人们产生不同的审美心理和无限遐想。
2.2生态作用绿化植物对提升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城市市容市貌有独特作用。
植物的叶片在光合作用下,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净化空气,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此外,有的植物甚至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气体,比如:大叶黄杨、夹竹桃等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樱花、臭椿等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氯气。
而荷花、睡莲等可以吸收水体中的有毒物质,有利于净化水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分析陈德祥
发表时间:2019-04-29T15:57:30.02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作者:陈德祥
[导读] 本文主要结合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展开了研究分析。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工程投资有限公司云南省 650000
摘要:新形势下,城市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做好经济建设,还需要结合城市园林景观做好园林绿化设计。
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应该注重对不同植物的生长状态和植物生长习性的把握,结合相应的艺术设计和审美观念做好园林景观设计,以此来达到更加协调和美感的景观造景,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欣赏美景和休闲的好去处,本文主要结合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展开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园林绿化设计;植物造景;作用与艺术手法;研究分析
园林景观设计对于提高一个城市的发展质量和反映出城市发展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借助园林景观设计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和欣赏美景的好去处,所以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中,要综合把握好植物的生长特点和形体变化,做出更加优质的绿化设计,本文结合植物造景的内涵展开分析,并具体阐述了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生态作用和防护作用以及美化作用和社会经济以及造景休闲作用,并对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艺术手法进行阐述,希望对植物景观设计有所启发。
一、植物造景的内涵
所谓植物造景,指的是在现代园林的植物搭配中,借助艺术类手法,将植物自然与意境美融入到植物搭配设计中去,更好的发挥出植物的作用与观赏机制,从而确保植物间的协调搭配,实现植物和自然环境相互协调,为社会创造出更加适宜的生态环境。
进行园林绿化设计,也就是对园林植物的设计,以此来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效果。
我国一直注重对园林方面的设计,植物在园林的美感和环境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二、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
(一)生态作用。
众所周知,植物作为绿色资源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社会的生态环境和其质量,能够有效进行光合作用,将城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从而更好地净化控制,提高城市大气质量。
这点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夹竹桃可以抗二氧化硫,荷花可以吸收有毒的物质,达到净化水源的效果。
绿色植物对于园林景观的作用十分重大,应该加以重视。
(二)防护作用。
园林植物可以有效达到涵养水源和净化水土以及减少环境污染的效果,比如悬铃木可以缓解尘土,水杉和云杉可以起到截流降水、涵养水源的效果;乔灌木能够可以降低城市社会的噪音;部分攀援植物能够有效防止墙体塌落。
这些都能够看出植物在园林景观的重要作用。
(三)美化作用。
一般来说,在进行园林植物的景观设计中,应该把握和了解每种植物的生态形态,将园林植物的生长形态进行协调搭配,并遵循其他植物的生长规律,来进行搭配种植,以此来提高整个园林景观设计的效果,发挥出植物的装饰美。
每种植物都会有不同的生长差异和色彩差别,借助植物的这些生长差异,可以有效达到扩展园林空间和美化环境的效果,当然,植物搭配设计更多的能够表现出景观之美,通过植物搭配可以为社会居民创造出更加舒适宜人的景观场景,为社会居民创造出更加丰富的审美空间。
(四)社会经济作用。
社会总体经济形势在不断变化发展,借助植物进行设计搭配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比如很多商业交易过程中,都会注重对商业谈判和交易环境美化,以此来创造出更加和睦的商业洽谈环境,当然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建设良好的园林景观绿化带,可以起到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影响力的效果,为进一步招商引资起到促进作用,这点在大连市能够有效体现出来。
(五)造景休闲作用。
园林植物多数都具有自己的树枝和树干,在夏季往往能够起到遮挡阳光,庇荫乘凉,给社会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去处,当然在园林中可以设置一些棚架,以此来让一些藤本植物进行攀援,不仅可以起到美化园林景观,同时可以创造出休息设施的效果,植物还能够有效阻隔空间,组织路线,设置障景等效果,苏州园林在植物设计中,就使用攀援的植物引导游客
三、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艺术手法
植物绿化设计的效果和质量高低,主要体现在植物设计中是否包含科学性和艺术性,是否达到植物设计与自然环境的统一。
所以在进行植物设计时,应该注重体现出个体美与群体美,当然还需要照顾到社会居民审美能力的差异,达到高中有低的植物美感设计,满足更多人的审美需要。
(一)遵循生态原理,树立生态园林观念。
进行园林绿化设计,应该要遵循生态原理,结合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搭配,比如在进行乔、灌、草构建植物群时,应该确保有高有低,虚实相生,从而更好的体现出自然的美感。
首先应该因地制宜的进行植物设计,结合地区的环境发展条件和植物生长特点与环境要素来进行园林植物设计,确保植物能良好生长。
当然还应该结合植物的生长习性进行搭配,不要盲目引进外地植物,以免造成生态环境失衡。
;另外要结合植物多样性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每个植物和自然群落都是多种植物和生物的有效组合,要注重对植物的有效组合,确保每种园林植物的设计搭配与自然生态相适应,应该要做到乔、灌和草结合,常绿与落叶树种结合,以此达到和谐共生的效果。
(二)遵循美学原理,重视景观功能。
进行植物景观设计,应该要做好对植物景观和色相的把握。
每个植物的颜色各有不同,而且在实际的生长过程中也会有所变化,在进行植物绿化设计时,应该合理配置不同的植物景观,植物会随着季节变化和不同时期的生长产生变化,在不同的季节和地区中都会产生不一样的景象,每个景象都各有各的特点,比如在不同的地段进行地形改造之后,就会出现开合与密疏的对比,所以应该把握季节变化对植
物生长的影响,积极做好植物的组合。
另外还需要结合植物的不同寓意来做好植物景观设计,一般来说,每个植物可能会有自己的独特寓意,进行园林景观设计要做好把握,比如植物中的“四君子” 红豆相思、松柏苍劲、莲荷的吉祥这些植物都需要做好相应的设计搭配,将各式各样的植物进行不同的组织和搭配,从而更好的提高植物的意境美,为社会居民带来不一样的绿化体验,也能够提高园林设计的美感。
(三)从实际需要出发,注重景观整体效果。
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应该结合不同园林设计的要求,做好植物设计搭配,让园林发挥出不同的效果。
比如针对公园和道路边的园林设计,要明确这些园林景观主要是为社会居民提高休闲的场所,所以要调整和营造。
针对古典园林设计中又做好对植物功能的有效组合,使园林达到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相统一的效果,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一定要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群体景观的设计中,要协调好不同植物的轮廓和树冠线,把握不同的植物生长形态和特点,以此达到整体园林景观的协调。
针对不同的植物要做好动态和意境设置,可以借助模仿和象征的意义进行设计,将植物景观与意境结合在一起,达到美感和环境相协调的效果。
结语
总体来说,新形势下,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借助园林景观设计可以反映出城市发展质量,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和欣赏美景的好去处,所以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中,应把握植物造景的内涵展开分析,明确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生态作用和防护作用以及美化作用和社会经济以及造景休闲作用,遵循生态原理,树立生态园林观念;遵循美学原理,重视景观功能;从实际需要出发,注重景观整体效果,以此不断提高园林绿化设计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思美.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及艺术手法[J].吉林农业,2018(23):106.
[2]李秋芳.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及艺术手法[J].江西农业,2018(20):71.
[3]甘尚锐.风景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5):194.
[4]汪彦辰,毛岸奇.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分析[J].现代园艺,2018(04):95.
[5]于蓉.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设计中的重要性与相应的艺术手法分析[J].现代园艺,2017(2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