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造景的表现手法
植物设计造景手法详细讲解

植物设计造景手法详细讲解中国园林以深邃含蓄、曲折多变而闻名于世,究其原因不外乎园林空间的分隔与组合。
所谓分景就是以山水、植物、建筑及小品等在某种程度上隔断视线或通道,造成园中有园,景中有景,岛中有岛的境界。
分景的作用在于增加景色的量和质,使园景虚实变换,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分景可以把游人的注意力缩小到一定空间范围内,使其能集中精神细致观赏,分景依功能与景观效果的不同,可分为障景与隔景。
一障景是园林中用于遮挡视线,促使视线转移方向的屏障物。
障景往往用于园林入口自成一景,位于园林景观的序幕,增加园林空间层次,将园中佳景加以隐障,达到柳暗花明的艺术效果。
障景因材料不同可分为山石障、院落障、影壁障、树丛、树群或数者结合。
障景手法在传统与现代园林中均常见应用,如北京颐和园用皇帝朝政院落及其后一环假山、树林作为障景,自侧方沿曲路前进,一过牡丹台便豁然开朗,湖山在望。
二隔景是用以分割园林空间或景区的景物。
隔景的材料有各种形式的围墙、建筑、植物、假山、堤岛、水面等。
隔景的方式有实隔、虚隔和虚实相隔。
1 实隔:游人视线基本上不能从一个空间透入另一个空间。
以建筑、实墙、山石密林分割形成实隔。
2 虚隔:游人视线可以从一个空间透入另一个空间。
以水面、疏林、道、廊、花架相隔,形成虚隔。
3 虚实相隔:游人视线有断有续地从一个空间透入另一个空间。
以堤、岛、桥相隔或实墙开漏窗相隔,形成虚实相隔。
园林风景区的面积不拘大小,但在有限空间获得无限的意境,就要巧妙地借取园内外景物。
所谓借景就是将视线所及范围内的美景,组织到园内或景区内,以丰富园林景色,扩大园林空间。
三借景的方式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因时因地而借。
1 远借:将园林远景借入园中。
园外远景较高时,可用开辟平视透视线的方法借景。
如北京香山饭店园林“烟霞浩渺”景观,就是巧借南部的西山红叶形成的。
当人们站在“溢香厅”前平台南望,视线透过二株大银杏,直达700米以外山巅,山上黄栌,万树含烟,入秋如霞。
6大造园手法

6大造园手法
造园的手法多种多样,其中包括了以下六大造园手法:
1. 植物组合:通过植物的选择和搭配来创造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植物组合可以根据色彩、形态、季节特性等进行设计,打造出视觉上的丰富性。
2. 水景设计:利用水体、喷泉、小溪等水景元素来营造出宁静、清爽或流畅的氛围。
水景设计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提供听觉和视觉上的愉悦感。
3. 地形塑造:通过地形、山石、小土丘等的设计与布局,创造出丰富的地形变化和景观层次感,使整个园林更加生动有趣。
4. 景观雕塑:以雕塑、装饰艺术等方式,将艺术元素融入到园林设计中,增添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效果。
5. 构筑物布局:建筑、亭台楼阁、廊桥等构筑物的布局和设计,能够增加园林空间的层次感和深度,同时提供休憩和观赏的场所。
6. 道路通廊:合理设计和规划园林中的道路、步道、通廊等,不仅可以连接各个景点,还能引导游客流线,使整个园区更加通畅和互通有无。
这些造园手法的运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相互结合,通过巧妙的设计和布局,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园林景观。
园林造景手法

园林造景手法
1、集中装饰法:顾名思义就是将植物的群落特点放在植物中心处,并紧密结合起来,使景色更加美观,布置成一片绿意盎然,十分漂亮。
2、散布装饰法:就是把植物布置在合适的位置,而不在一块,夹
杂着就散布开来,这样就可以 was randomly scattered on the site to create more scenery.
3、空间雕刻法:就是建筑布置的位置和布局的决策,更加的讲究
位置和形式的安排,来达到改变景象布局的目的。
4、平面装饰法:这种手法将许多相似的植物放到一起,形成视觉
的表面层,模拟绿色的景观氛围来提升空间的整洁度和绿色环境的合
理性,以此来创造出平坦绿油油的景致。
5、全景方法:这种园林造景方法,就是用自然景观来表现其完整
的美景,并将所有的元素结合在一起,形成立体的空间,把子景深入
融合在大景中,从而形成给人深刻感受的景象。
园林植物造景的表现手法

(六)密满花相 花或花序密生全树各小枝上, 使树冠形成一个整体的大花团,花感最为强 烈。例如榆叶梅、毛樱桃等。衬式如火棘等。
(七)干生花相 花着生于茎干上。种类不多, 大抵均产于热带湿润地区。例如槟榔、枣椰、 鱼尾葵、山槟榔、木菠萝、可可等。在华中、 华北地区之紫荆,亦能于较粗老的茎干上开 花,但难与典型的干生花相相比拟。
• 另外,园林植物裸露的根也是中国人民自 古以来的追求。在露根上,效果较为突出的 树种有松、榆、楸、榕、蜡梅、山茶、银杏、 鼠李、广玉兰、落叶松等。
第25页/共37页
第二节乔木在园林中的造景功能
• 一、乔木的主要类型及观赏特性 • 1.常绿类 • 2.落叶类 • 3.观花类 • 4.观叶类 • 5.观果类 • 6.观枝干类 • 7.观树类
4、叶的色彩 • 叶片的颜色具有极大的观赏价值,根据叶色
的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10页/共37页
(1)绿色类 绿色是叶片的基本颜色,但将不同绿色 的树木搭配在一起,能形成美妙的色感,例如在暗绿 色针叶树丛前,配植黄绿色树树冠,会形成满树黄花 的效果。
• ① 叶色呈深浓绿色者 油松、圆柏、雪松、云杉、 侧柏、山茶、女贞、桂花、槐、榕、毛白杨、构树等。
• ② 叶色呈浅淡绿色者 水杉、落羽松、金钱松、七 叶树、鹅掌楸、玉兰等。
(2)春色叶类及新叶有色类 • 园林植物的叶色常因季节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对春季
新发生的嫩叶有显著不同叶色的,统称为“春色叶 树”,例如臭椿、五角枫的春叶呈红色,黄连木春叶 呈紫红色等。
第11页/共37页
(3)秋色叶类 • 凡在秋季叶片有显著变化的树种,均称为“秋色叶
第26页/共37页
• 二、乔木的配置方式及在园林中的应用 • 1.进行配植时,应以其自身的特性及生态关
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手法及其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手法及其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手法是指利用植物进行景观设计,以营造园林的美感和气氛。
这些手法经常被用于现代园林中,以提供一个更加自然和平静的环境。
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手法及其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1.庭院园林:庭院园林是以四合院为基础的传统园林,其中植物通常用来烘托和呈现传统园林的美感与气氛。
现代园林应用:如今,庭院园林被应用于现代住宅的设计中,以提供一个美丽、安静和自然的空间。
2.园林石景:园林石景是指运用石头、树木、水、花卉等自然元素来创造园林景观,同时也可以通过运用传统园林手法来美化园林环境。
现代园林应用:园林石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现代园林设计中,以营造自然、雅致、浪漫的环境。
3.园林水景:园林水景是指利用自然水源或人造水池、喷泉、水槽等水景元素来创造园林景观。
现代园林应用:园林水景广泛应用于现代公园、商业广场和居民小区等场所,使园林环境更加宜人。
4.园林假山:园林假山是指运用石头、混凝土等材料构建起来的人造假山景观。
现代园林应用:园林假山广泛应用于现代园林设计中,使园林环境更加自然。
5.园林草木:园林草木是指通过植物选择和植物排列来营造园林的景观。
现代园林应用:在现代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选择和植物排列被广泛应用,使园林环境更加美丽和和谐。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手法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受到了很好的关注和重视。
浅析园林植物造景的手法

浅析园林植物造景的手法园林植物是园林景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植物的使用不仅可以为园林景观提供美丽的绿色画卷,还可以为人们带来健康和愉悦的心境。
而如何使用园林植物去创造出优美、形态各异的园林景观也成为了许多园林设计师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造景手法的角度,浅析园林植物的造景手法。
第一,形势造景手法。
形势造景手法指的是利用地形、水体与建筑等园林环境要素为园林植物的生长与分布提供有利的条件。
例如,可以利用坡地、河堤或者水边等地形条件,借助自然的升降、流动或者反射等特点,创造出众多具有动态美感的园林景观。
这种手法对于山地和水系的园林设计非常重要,同时,也能够起到保护生态、节约使用水资源等功能。
第二,色彩造景手法。
色彩造景手法指的是利用园林植物色彩之间的搭配与相互衬托,营造出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园林景观效果。
例如,在园林中使用红、黄、蓝等鲜艳的颜色,可以创造出热情、欢快、明亮的视觉效果;而在园林中使用绿色来装点,不仅可以给人带来清新、自然的感觉,还可以减轻人们的视觉疲劳,从而起到放松身心的作用。
第三,结构造景手法。
结构造景手法指的是利用园林植物的生长方式、形态和适应性等特点,创建出不同形式、各具特色的园林景观作品。
例如,可以利用园林植物的生长方式,将其培育为条形、球形、锥形、带棱角等不同形态的造型,或者根据园林植物的适应性,将其作为独立艺术形式来利用。
第四,文化造景手法。
文化造景手法指的是利用园林植物来表达文化人文、历史风貌的手法,同时融合景观设计原理,为人们创造出新的文化场所。
例如,在园林中利用中式园林特色的小桥、流水、琉璃瓦等元素,营造出具有浓郁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景观效果;或者在园林中营造出热带雨林、荒漠、高原冰川等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让人们深刻领略自然环境对于人类文化发展的影响。
综上所述,园林植物造景是园林景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精湛的造景手法往往可以带来更为出色的园林景观。
相信随着园林设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园林植物的应用也会变得更加多样化、创意化。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介绍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介绍园林造景是园林设计的主要内容,所谓造景主要是指在满足工程技术要求和遵循园林艺术法则的前提下,运用各种造景手法,合理组织各种造园要素,使之成为若干具有审美价值的景观和空间环境,下面由店铺为你整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介绍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一、主景与配景主景或主景区是风景园林的构图中心,处理好主配景关系,就取得了提纲挚领的效果。
突出主景的方法:1.主景升高或降低法如“主峰最宣高耸,客山须是奔趋”,或四面环山,中心平凹。
2.轴线对称法包括绝对与相对的对称手法。
3.“百鸟朝凤”或“托云拱月”法,也叫动势向心法即把主景置于周围景观的动势集中部位。
4.构图重心法把主景置于园林空间的几何中心或相对重心部位,使全局规划稳定适中。
5.园中之园法不少大面积风景区或园林在关键部位设置园中园,以其局部之精徽而取胜。
二、层次与景深没有层次就没有景深。
中国园林,无论是建筑围墙,还是树木花草、山石水景、景区空间等,都喜欢用丰富的层次变化来增加景观深度。
景深一般分为前(景)、中(景)、后(背景)三个大层次,中景往往是主景部分。
当主景缺乏前景或背景时,便需要添景,以增加景深,从而使景观显得丰富。
尤其是园林植物的配植,常利用片状混交、立体栽植、群落组合、季相搭配等方法,取得较好的景深效果。
有时为了突出主景简洁、壮观的效果,也可以不要前后层次。
三、借景与屏景《园治》云:“嘉则收之,俗则屏之”,讲的是周围环境中有好的景观,要开辟透视线把它借进来,如果是有碍观瞻的东西,则将它屏障起来。
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可透视、感受的范围中来,称为借景。
借景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手法。
一座园林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为了丰富游赏的内容,扩大景物的深度和广度,除了运用多样统一、迂回曲折等造园手法外,造园者还常常运用借景的手法,收无限于有限之中。
借景的类型有:1.远借就是把园林远处的景物组织进来,所借物可以是山、水、树木、建筑等。
园林常见造景手法

园林常见造景手法
园林常见造景手法包括填土造山、挖土成水、石质景观、草木构筑等。
填土造山是通过填充土壤而创造山丘或丘陵的效果,可增添园林的高低起伏和景观层次感。
挖土成水是通过挖掘地面并引入水源而创造水景的效果,如池塘、喷泉、小溪等,可以为园林带来清新自然的氛围。
石质景观则是利用各种形态的石材进行堆砌、穿插、营造出各种独特的景观效果,如石桥、假山、山洞等,可以增强园林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草木构筑则是通过种植花卉和树木来创造园林的景观效果,如花坛、林荫道、花墙等,可以增加园林的色彩和生命力。
以上造景手法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组合搭配,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如芭蕉、椰子、棕榈等,而产于寒冷干燥 地区的植物,叶较多,如榆、槐、槭等。
可编辑ppt
8
2、叶的形状 • 一般将各种叶形归纳为以下几种基本形态。
(1)单叶 • ① 针形类:包括针形叶及凿形叶,如油松、雪松、柳
杉等。 • ② 条形类(线形类):如冷杉、紫杉等。 • ③ 披针形类:包括披针形如柳、杉、夹竹桃等及倒披
可编辑ppt
14
(4)常色叶类 • 常色叶树 有些树的变种或变型,其叶片常年
呈异色,而不必分春秋季的来临。全年呈紫色 的有紫叶小檗、紫叶欧洲槲有金叶鸡爪槭、 金叶雪松、金叶圆柏、金叶女贞等;全年叶呈 斑驳彩纹的有金心黄杨、银边黄杨、变叶木、 洒金珊瑚等。 (5)双色叶类 • 某些树种,其叶背与叶表的颜色显著不同,此 称“双色叶树”。例如,银白杨、胡颓子、青 紫木、红背桂、广玉兰等。
可编辑ppt
2
• 可以产生韵律感、层次感。为了突出广场中心喷 泉的高耸效果,可在其四周种植浑圆形的乔灌木; 为了与远景联系并取得呼应,可在广场后方的通 道两旁各种植树形高大的乔木一株,这样可以在 强调主景的同时又引出新的层次。
• 姿态独特的植物单株宜孤植点景,可作为视觉中 心、转角强调的标志。
• 通常各种园林植物的树形可分为下述各类型。
针形如黄瑞香、鹰爪花等。 • ④ 椭圆形类:如金丝桃、天竺桂、柿及长椭圆形的芭
蕉类等。
可编辑ppt
9
• ⑤ 卵形类:包括卵形及倒卵形叶,如女贞、玉兰、毛 叶丁香等
• ⑥ 圆形类:如圆形及心形叶、如山麻杆、紫荆、泡桐 等。
• ⑦ 掌状类:如五角枫、刺楸、梧桐等。 • ⑧ 三角形类:包括三角形及菱形,如钻天杨、乌桕等。 • ⑨ 奇异形:包括各种引人注目的形状,如鹅掌楸、马
第四章 各类植物造景的表现手法
可编辑ppt
1
第一节 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
• 园林植物姿态各异,色彩丰富,是植物配置与 造景的重要因素。
一、园林植物的树形及其观赏特性 • 在绿化配置中,树形是构景的基本因素之一。 • 加强地形起伏.为了加强小地形的高耸感,可
在小土丘的上方种植长尖形的树种,在山基栽 植矮小扁圆形树木,借树形的对比来增加土山 的高耸之势;
枫香、地锦、小檗、樱花、盐肤木、黄连木、柿、南天竹、 花楸、乌桕、石楠、卫矛、山楂、红槲、黄栌等。
• ② 秋叶呈黄色或黄褐色类 银杏、白蜡、鹅掌楸、加拿 大杨、柳、梧桐、榆、白桦、无患子、复叶槭、紫荆、栾 树、悬铃木、胡桃、水杉、落叶松、金钱松等。
我国北方每于深秋观赏黄栌红叶,而南方则以枫香、乌桕 红叶著称;在欧美的秋色叶中,红槲、桦类等最为奇目, 而在日本,则以槭树最为普遍。
可编辑ppt
6
3、树木的人工造型
• 除上述各种天然生长的树形外,对枝叶密集和 不定芽萌发力强的树种,可采用修剪整形,将 树冠修整成人们所需要的形态,如枝叶密集的 小叶黄杨、小叶女贞、毛叶丁香、桧柏等,可 修剪成球形、立方形、梯形;种成绿篱的树种, 可修剪成圆弧形、立方形等。
可编辑ppt
7
二、园林植物的叶及其观赏特性 • 对园林植物叶的观赏特性来讲,一般着重在以
4、叶的色彩 • 叶片的颜色具有极大的观赏价值,根据叶色的
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类:
可编辑ppt
12
(1)绿色类 绿色是叶片的基本颜色,但将不同绿色的 树木搭配在一起,能形成美妙的色感,例如在暗绿色针 叶树丛前,配植黄绿色树树冠,会形成满树黄花的效果。
• ① 叶色呈深浓绿色者 油松、圆柏、雪松、云杉、侧 柏、山茶、女贞、桂花、槐、榕、毛白杨、构树等。
不同的形状和大小,具有不同的观赏特性。例如棕榈、 蒲葵、椰子、龟背竹等具有热带情调;大形的掌状叶 给人以素朴的感觉,大形的羽状叶给人轻快、洒脱的 感觉。
可编辑ppt
11
3、叶的质地 • 叶的质地不同,观赏效果也不同。革质的叶片,
具有光影闪烁的效果;纸质、膜质的叶片常给 人恬静之感;粗糙多毛的叶片,则富于野趣。
褂木的鹅掌形或长衫形叶、羊蹄甲的羊蹄形叶、变叶 木的戟形叶以及银杏的扇形叶等。
可编辑ppt
10
(2)复叶 • ① 羽状复叶:包括奇数羽状复叶及偶数羽状复叶,以
及二回或三回羽状复叶,如刺槐、锦鸡儿、合欢、南 天竹等。 • ② 掌状复叶:小叶排列成掌形,如七叶树等,也有呈 二回掌状复叶者,如铁线莲等。
可编辑ppt
3
1、乔木类 (1)主干直立,有中央领导干的乔木。 • ① 塔形:主枝平展,主枝从基部向上逐渐变短变细,
如雪松、冷杉、落羽杉、南洋杉等。 • ② 圆锥形:主枝向上斜伸、树冠紧凑丰满,呈圆锥体,
如桧柏、毛白杨、七叶树、水杉、圆柏等。 • ③ 倒卵形:中央领导干较短,至上部也不突出,主枝
向上斜伸,树冠丰满,如深山含笑、千头柏、樟树、 广玉兰等。 • ④ 圆柱形:中央领导干较长,上部有分枝,主枝贴近 主干,如黑杨、加杨等。 • ⑤ 棕椰形:如棕树、蒲葵、槟榔等。 • ⑥ 风致形:主枝横斜伸展,如油松、枫树、梅树等。
• ② 叶色呈浅淡绿色者 水杉、落羽松、金钱松、七叶 树、鹅掌楸、玉兰等。
(2)春色叶类及新叶有色类
• 园林植物的叶色常因季节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对春季新 发生的嫩叶有显著不同叶色的,统称为“春色叶树”, 例如臭椿、五角枫的春叶呈红色,黄连木春叶呈紫红色 等。
可编辑ppt
13
(3)秋色叶类
• 凡在秋季叶片有显著变化的树种,均称为“秋色叶树”。 • ① 秋季呈红色或紫红色类 鸡爪槭、五角枫、茶条槭、
可编辑ppt
4
(2)中央领导干不明显,或主干直立但至 一定高度即分枝。
• ① 卵圆形:如悬铃木、玉兰等 • ② 圆头形:如元宝枫、栾树、馒头柳等 • ③ 平顶伞形:如合欢、千头赤松等。 • ④ 垂枝形:主枝虬曲,小枝下垂者,如
垂柳、龙爪槐、龙爪柳等。
可编辑ppt
5
2、灌木类 灌木无直立主干,呈丛生状 • ①圆球形:如黄刺玫、玫瑰、小叶黄杨等。 • ②卵形:如西府海棠、木槿等。 • ③垂枝形:如连翘、金钟花、垂枝碧桃等。 • ④匍匐形:如铺地柏、迎春、爬墙虎等。 • ⑤攀援形:如金银花、紫藤、葡萄、凌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