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园林绿化设计是一门涉及多个方面的学科,其中植物造景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既可以营造自然的氛围,又可以丰富景观的层次,提升空间的品质。
接下来,本文将从植物造景的作用和艺术手法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植物造景的作用1、营造自然的氛围植物是园林绿化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植物的树姿、枝干、叶片、花朵等不同部位的轮廓和形态具有极高的美感。
植物的生长特点和自然属性,给人以自然、舒适、宁静的感受。
通过选择适宜的植物,在园林中营造自然的氛围,使人们感到亲近自然,缓解压力,享受休闲时光。
2、丰富景观层次植物的色彩、形态、高矮、密度等都有所不同,这些都为园林景观的层次实现提供了丰富的设计空间。
通过植物的高矮差异、树冠的排列组合、花草的颜色和种植形式等方面的设计,可以使得园林空间具有丰富多样的层次感,增加了空间的美感。
植物造景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园林绿化的视觉效果和空间品质。
3、强化艺术效果植物能为园林设计提供增色的工具,从而呈现出更加具有魅力和艺术感的视觉效果。
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是实现景观艺术的重要手段,设计师可以运用植物的特点,进行抽象、象形、意象的设计,强化景观的意境,创造出更加优美、深刻的艺术效果。
二、植物造景的艺术手法1、树姿造型树木树姿可以影响整个园林环境从而塑造园林的形态,不同树种的树姿也有所不同。
在园林中,可以通过对树姿的设计,达到增加景观韵律、巧妙的缩小区域空间、画龙点睛等效果。
例如,选择高大挺拔的树种做为背景墙,辅以修剪后的别致形态,能够增强赏析效果。
2、景观色彩搭配季节性花卉的色彩,季节性植物的树叶颜色,有时甚至是室内植物的颜色都可以在园林中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
色彩搭配应该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植物间和植物下和谐统一的颜色是必不可少的。
3、空间布局安排灌木、植株和树木的大小、高低、密度、排列等不同布局方式会带来不同美感。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造景是通过选取合适的植物种类、进行合理的布置和组合,以及运用特定的艺术手法,达到美化环境、塑造景观的效果。
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增添景观的观赏性,还能够提升人们的舒适感和活动空间的使用价值,同时还能够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植物造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丰富景观层次:通过选择植物种类,可以在空间上划分不同的层次感。
在公园或者庭院的边界可以选择高大的乔木或者竹子,形成天然的屏障,并起到隔离的作用。
而在空旷的场地中,则可以使用低矮的灌木、草本植物来填补空间,形成丰富的地面层次。
不同层次间的衔接和过渡,能够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变化性。
2. 起到框景的作用:植物造景能够很好地利用植物的高度、形态和色彩等特点,将景观框选起来,突显出美景。
通过植物的形态,可以将景观的重点突出,并引导人们的视线。
在庭院的入口处可以选择高大、有观赏价值的乔木或者矮灌木,形成一个绿色的门廊,不仅能够引人注目,还能够控制人们的视线,增加神秘感。
3. 营造自然氛围:植物是自然界最常见的元素之一,通过合理的搭配和布置,可以使人们感受到自然的气息和生机。
通过运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自然氛围,例如花海、草原、山林等。
这些自然氛围给人们带来舒适和愉悦的感受,同时也能够减轻城市环境的压力,提升人们的身心健康。
在植物造景中,艺术手法的运用至关重要。
艺术手法是指设计师根据景观的特点、需求和主题,通过设计搭配和布局的方式,使植物的形态、色彩和纹理等与周围环境和其他景观元素产生协调的效果,从而达到美化环境的目的。
常见的植物造景艺术手法包括:1. 对比与衬托:通过选择不同的植物种类、形态和颜色等,使其相互对比和衬托,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
在庭院中可以选择植物的冷暖色调相间,绿色与红色的植物相互衬托,使庭院显得更加生动和丰富。
2. 重复与节奏:通过重复使用具有相似形态、颜色和高度的植物,形成一种节奏感和连续性。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
它不仅可以使园林更加美观,还可以使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机。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植物造景的作用以及一些常用的艺术手法。
一、植物造景的作用植物造景作为园林绿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空间感和视觉效果,并使得园林更加和谐、自然、生动。
植物造景作为园林设计中的一种形式,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美化环境:植物造景可以使园林变得更加美丽,可以烘托出各种不同的气氛和魅力,使人们身心愉悦。
2.调节气候:植物造景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起到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园林空气质量的作用,还可以调节温度和湿度等因素。
3.增加绿化:植物造景可以增加园林绿化面积,提高城市绿化率。
4.营造空间感:植物造景可以通过不同种类、颜色、高低、形态、质地等方面的组合,创造出不同的空间感和美感,使人们更加自然地融入园林环境中。
二、常见的植物造景艺术手法1.色彩艺术:在园林绿化设计中,色彩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
不同的颜色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
冷色调的植物比如蓝色和紫色的花朵,可以适用在比较温暖的景区;暖色调的植物,如黄色和橙色花朵或树叶,会使园林显得更温馨、亲切。
2.质感艺术:通过植物的质感来表现园林的美感,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手法。
树的树皮质感、花草的叶子质感、果实的脆度等,都可以产生触觉上的感受,使人们更加自然地融入园林环境。
3.形态艺术:植物的形态同样也是创造良好园林环境的重要手法之一。
即使是同种植物,也存在着不同的形态。
利用植物的形态,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装饰和造型,比如喷泉、花坛、石景、水池等。
4.立体艺术:立体艺术指植物在空间上的表现艺术,即植物的高低、密度、大小等。
将不同的高度和大小的植物结合在一起,可以形成的丰富的立体空间,增加园林的空间层次。
5.季节艺术:季节艺术是指在园林里根据季节、天气等变化而改变园林植物的形态和布局。
探究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及艺术手法

探究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及艺术手法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能够为人们创造一种和谐、舒适、美丽的自然环境,追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以下将探究植物造景的作用以及常见的艺术手法。
1. 植物造景的作用(1)美化环境,增加景观效果植物造景是园林绿化设计的核心之一,也是人们最直观感受到的。
对于一些公共空间、社区、居民小区以及城市公园等场所,通过植物造景能够让原本孤寂、荒凉的环境更加美丽、生机盎然。
植物造景能够扮演“点缀”的角色,让整个空间更加分明、鲜活,起到增加景观效果的作用。
(2)填补空缺,解决不利因素植物造景还可以弥补一些环境的缺陷或者解决不利因素。
比如在城市中,一些高楼大厦或者公路铁路等等建筑设施,容易造成环境噪音、气体污染等不利因素,通过植物造景能够起到缓解、吸收等作用,提高环境的舒适度。
在一些狭窄的胡同小巷、居民楼之间的空地中,通过植物造景能够让这些空地变得更加丰富、美丽,促进当地居民的交流与活动。
(3)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植物造景能够改善空气、水质,防止自然环境的进一步破坏和污染。
通过植物的吸收作用,能够有效地减少有害气体、重金属等对环境的危害,抑制灰尘的产生。
而且植物造景能够为生态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营造出更加自然、宜人的环境。
(1)春花秋月,四季鲜花植物的四季变化对于植物造景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春季开花的樱花、杏花、海棠等等,在园林中可以用来创建樱花小径、樱花园等等,让人们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而在夏季,洁白的荷花、郁郁葱葱的草坪、花灌木等等,在园林中创造出夏日的富饶与热情。
在秋季,金黄的银杏树、红枫树、紫叶李等等,能够为园林增添丰富的色彩,让人们感受到秋天的柔美。
冬季,雪景、枯草、枯枝等等都可以用来创造寒冷、萧条的冬季景色。
四季的鲜花营造了一个独特、变化无穷的环境氛围,令人沉醉其中。
(2)客观画意,形成意境植物造景要顺应自然,力图在客观形象和人的主观感受之间建立联系,以此形成高尚优美的意境。
探究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及艺术手法

探究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及艺术手法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造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增加绿化面积,改善环境,还可以美化景观,丰富人们的视觉享受。
植物造景是通过对植物的选择、摆放和组合,以及与其他景观元素的配合,创造出具有美感和艺术性的景观效果。
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美化环境:植物的色彩、形态和质地的变化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绿树成荫、花香弥漫的景观会让人感到愉悦和放松,提高生活质量。
2. 空间分隔:植物的布置可以形成自然的屏障,将空间分隔成不同的功能区域。
通过种植大面积的绿篱或行道树,可以营造出私密而宁静的空间。
3. 营造氛围:植物的选择和配搭能够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风格。
种植色彩鲜艳的花卉和多叶树木,可以营造出热情和活力的氛围;而种植浓绿的常绿植物,则能营造出稳重和安静的氛围。
4. 强调主题:植物可以成为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元素,强调主题和风格。
在中式园林中,常常使用竹子、水杉等传统的中国植物,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布景,营造出浓厚的中国文化氛围。
在植物造景的实践中,设计师可以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来提高景观的艺术性和观赏价值:1. 色彩搭配:植物的颜色是园林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元素。
设计师可以通过研究不同植物的花色、叶色和枝干颜色的搭配,创造出丰富多彩而和谐统一的景观效果。
2. 空间层次:通过植物的高矮、茂密和稀疏等特点来组织空间层次,创造出丰富的景观层次感。
可以通过选择不同高度和形态的树木、灌木和花卉植物,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形成多层次、立体感的景观效果。
3. 构图和形态:设计师通过对植物的布局和形态的刻画,创造出具有艺术性的景观构图。
可以利用对称、重复和对比等形式来创造出规则而有序的景观效果。
4. 与其他景观元素的配合:植物造景需要与其他景观元素进行协调和配合,从而形成整体的景观效果。
可以通过植物与水景、石景、建筑物等景观元素的关联,打造出动静结合、有机统一的景观空间。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造景是一种将植物、地形、空间组合在一起的艺术手法,通过选择不同种类、分布、形态、颜色等方面的植物,以及对地形、空间进行巧妙布局,使其呈现出一种美感和生态效益的关系。
它不仅能够美化环境,提升景观质量,还能为人们提供一种身心愉悦的享受和文化内涵,成为城市绿化、社区绿化、公园绿化等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它可以营造出一种和谐、自然的环境,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
例如,将不同形态、颜色的花卉、草本、乔木搭配种植,在视觉上形成了多种颜色层次的视觉效果,丰富了景观的层次感,使人们能够在其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和谐。
其次,植物造景也可以提高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通过考虑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可以选择适宜的植物更好地发挥其植被覆盖和空气净化功能。
例如,在城市中,可以选择一些可以吸收废气、减少噪音的植物,如百合、金兰等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在植物造景中,有许多艺术手法可以应用。
例如,通过颜色的运用来营造出浪漫、适度冷静、积极向上、庄严典雅等多种视觉感受。
在颜色运用中,应该根据场所的特点、气氛的要求、文化内涵等因素进行搭配。
比如,浅粉色的底色,再适当加入红色、黄色等亮色搭配,可以营造出一种浪漫、甜美的视觉感受。
而深蓝色、绿色等宁静的颜色则可以营造出气质高雅的感受。
另外,形态也是植物造景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植物的形态多种多样,如大树、灌木、花卉、藤蔓等。
通过对形态的变化和搭配,可以构建出世界各地独具特色的园林造景。
比如,根据丰富的园林植物,可以将树木与灌木、草花雕琢成形态、色彩各异的造景,使人们在其中感受到丰富多彩的自然之美。
还有就是植物材料的运用,在不同的设计场景下将植物材料组合运用,达到不同的效果。
如在玄关处运用绿植进行装饰,可以增加空气湿度,使空气更加清新自然;在走廊里运用怒江铁线莲、风铃草等低矮的灌木,使整个走廊随风摇曳,为人们提供愉悦的视觉效果和丰富的触觉体验;在室外运用绿色廊架,让藤蔓缠绕其上,增加公园环境的绿色氧气,给人们提供自然的阴凉之地。
探究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及艺术手法

探究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及艺术手法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造景,是指利用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美观特点,在园林中进行自然和艺术的组合和安排,以营造出满足人们视觉、审美和情感需要的景观效果。
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设计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首先,植物是生命的象征,能够为园林景观带来生机和活力。
美丽的植物景观能够打造出自然、舒适、愉悦的氛围,为人们带来身心放松和愉悦的感受。
其次,植物造景是园林中最直观、最容易引人注目的景观元素之一,不仅可以增强总体景观的视觉效果,而且能够突出园林中特定区域的主题和风格,从而增加了空间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最后,植物造景还可以发挥生态和环境保护的作用,在园林中组合安排具有生态功能的植物,可以保护空气、水质、土地等环境,维护了自然生态平衡,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鲜空气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植物造景的艺术手法主要分为三种:单一景观布局法、组合景观布局法和重复景观布局法。
单一景观布局法是将同种或同系植物放置在同一区域内,使园林中的植物具有明显的重复和连续性,增加了整体的和谐感和气氛。
这种布局法适用于园林中注重整体和谐感和平衡感的场景,如园林大道和公园广场等。
组合景观布局法是将形态、色彩、高低、曲直等不同特征的植物进行组合,营造出丰富多彩、层次分明的景观。
这种布局法适用于园林中需要突出主题和创造变化丰富、有层次感的场景,如园林花坛和庭院景观中。
重复景观布局法是将同样形态、色调、高度等相近或相同的植物重复放置在不同的场景中,使园林中的景观具有类似的主题和视觉统一性。
这种布局法适用于宣扬特定主题和强化特定风格的园林场所,如园林中的花境和绿化带等。
除了以上的艺术手法,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造景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形态特征的考虑。
不同形态的植物在园林中能够带来不同的景观效果,如营造出丰富多彩的层次感和变化感。
其次是色彩特征的考虑。
花草植物的颜色也能够为园林增添色彩,营造出鲜明的对比和视觉冲击效果。
第三是在植物造景中要注意植物的大气特点,如高度、树冠形状等。
探究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及艺术手法

探究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及艺术手法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作为重要的设计元素,不仅仅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更是展现设计者对自然的理解和创造力的表现。
植物造景的作用和艺术手法成为了园林设计师们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及艺术手法。
一、植物造景的作用1.美化环境植物造景是园林绿化设计中最直观的作用之一,通过植物的颜色、形态和生长习性等特点,可以使整个环境变得更加美丽、和谐。
植物的繁茂、艳丽都会让人感到愉悦,增添生活情趣。
2.创造氛围不同种类的植物所呈现出的气质和感觉是各不相同的,园林设计师可以通过选择和搭配不同的植物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氛围,如清新、浪漫、神秘等,从而满足人们不同的情感需求。
3.增加活动性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布局和景观的设置可以引导人们的活动轨迹,增加场地的活动性和可玩性。
通过对植物进行精心布置,可以创造出休闲座椅、观赏走廊、步行小径等,为人们提供舒适的活动场所。
4.改善生态环境植物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生态环境组成部分,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可以通过引入多样性的植物种类和生态群落,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二、艺术手法1.植物选择在植物造景中,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是至关重要的。
园林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环境、生长周期、株形特征、色彩特点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
植物的群植和结合也需要进行精心的设计,以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
2.植物组合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的组合搭配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环节。
不同的植物种类、形态、色彩和生长习性相互搭配,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景观效果。
可以通过搭配高大乔木、灌木和花卉,形成丰富的层次和结构感,使得景观更加立体和生动。
3.植物构图植物造景的构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园林设计师需要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和设计目标,进行精心的布局和构图,将植物的景观特点和功能要素融入到整体的设计中。
在庭院设计中,可以通过对植物的精心布置和构图,创造出各种不同的视觉效果和生活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
发表时间:2019-08-06T15:15:26.2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作者:陈晓琼
[导读] 摘要:近年来,虽然我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与诸多显著成果,但是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污染破坏,因此政府选以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力度为问题完善途径,大幅提升了城市绿化覆盖率,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自愈能力。
深圳华熙环境建设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近年来,虽然我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与诸多显著成果,但是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污染破坏,因此政府选以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力度为问题完善途径,大幅提升了城市绿化覆盖率,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自愈能力。
与此同时,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过程中也不能过度追求对绿化覆盖率的提升,需要适当提高整体设计方案的艺术观赏性与美观性,为人民群众提供舒适的公共休闲区域。
因此笔者对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开展探究。
关键词:园林绿化设计;植物造景;作用分析;艺术手法
植物造景主要指,设计人员以园林绿化工程中所配置、栽种的绿化植物为基础设计要素,并根据绿化植物的种类、枝干分布状况、色彩搭配情况以及植物生长高度,来针对性将绿化植物各类设计要素加以适当结合,并辅以修形剪枝作业,从而将绿化植物创造为园林景观,从而赋予整体园林绿化工程更高的艺术观赏性与美观体现程度。
在当前我国园林绿化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植物造景手法也是最为普及常用的造景艺术手法,发挥出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在园林绿化设计阶段中,灵活运用植物造景手法的主要作用与应用必要性分析
(一)对园林绿化工程美观性与艺术观赏性的优化提升作用
在园林绿化工程设计阶段中,设计人员对于植物造景手法的应用,会将所栽种的绿化植物与整体园林工程加以完美融合,从而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美观性与艺术观赏性。
例如在植物造景手法应用过程中,设计人员如若想实现将绿化植物塑造成景观,则需要根据不同绿化植物的枝干分布与生长线条、植物色彩等自然美感作为基础设计元素,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二次创作。
例如在园林绿化工程的湖泊区域中,设计人员主要借助于绿化植物创造出山水—植物的自然景观。
而在园林绿化工程临道区域中,设计人员则借助于绿化植物二创造出建筑—植物的自然景观。
此外,设计人员借助于植物造景艺术手法所创造出的园林景观,也是整体园林绿化工程设计风格的主要构成部分。
例如设计人员将园林绿化工程分为四个具有较高独立性与色彩鲜明性的分支区域,不同分支区域的植物造景手法、所配置栽种绿化植物的颜色、枝干分布情况与线条也有所不同,从而形成“春、夏、秋、冬”四个鲜明季节的园林植物景观,并以此来展现出整体园林绿化设计方案中“四季轮回”的设计理念与设计风格。
(二)对园林绿化工程生态系统运行稳定性的提升作用
在传统的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过程中,不但在美观性与观赏性层面上有所不足,且园林工程的生态系统也缺乏稳定性,时常受到城市浑浊的大气系统,以及受到污染的水循环系统影响干扰,从而出现各类问题。
而随着植物造景手法的广泛应用,设计人员需要配置栽种多种类别的绿化植物来提高色彩丰富性,这也使得园林绿化工程的生态运行稳定性有显著提升。
例如,所栽种的树木绿化植物具有吸收城市大气系统中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的作用。
而部分所栽种的花卉绿化植物则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将城市大气系统中所含有的细密性颗粒加以适当吸附,从而降低雾霾等自然灾害气候的出现概率。
(三)植物造景手法的应用具有休闲作用
上述提及,近年来我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社会物质基础极大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而在这一总体时代背景下,人们也更注重于对精神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
因此在当前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过程中,部分绿化工程的设计风格都充分融入了当地的地域文化,或是将设计风格选定为主题园林设计风格。
而笔者上述城市园林绿化设计风格的实现,都离不开对植物造景艺术手法的灵活应用。
例如在泛东南亚主题园林绿化工程设计阶段中,则注重于对自然园林风情的展示,设计人员可借助于植物造景艺术手法,实现对园林绿化工程整体清爽感的体现。
例如将绿化植物创作成园林绿化工程外观墙体景观。
此外,设计人员也可以在园林内部亭台处周边区域,借助于植物造景艺术手法,将绿萝、鱼尾葵等具有东南亚风情的绿化植物栽种,形成高低错落分明的自然景观。
二、在园林绿化设计阶段中,植物造景艺术手法应用要点分析
(一)设计人员对造景绿化植物选择要点分析
在园林绿化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应用植物造景艺术手法时,需要注重以下三方面造景绿化植物选择要点:第一,造景绿化植物种类选择适配性要点。
我国各区域生态系统皆是经过长期进化而逐渐自然形成的,生态系统内的植物、动物都经过极为残酷的物种竞争,从而相互之间形成排斥、适应与共生的内在关系。
然而在设计人员选择配置、栽种外来绿化植物用于造景时,则会导致外来物种入侵问题出现,可能索赔中绿化植物被园林绿化工程旧有的生态系统所排斥、枯萎死亡,也可能会对旧有生态环境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
因此设计人员在造景植物选择阶段中,应优先从园林绿化工程周边区域所栽种、成活绿化植物种类中加以选择;第二,造景绿化植物配置多样性要点。
在园林绿化工程设计以及建设过程中,如果设计人员所选择配置的造景绿化植物色彩、种类过于单一,虽然在整体上会适当提升园林工程的设计风格统一性,但是也会产生严重的审美疲劳问题,与设计初衷相违背。
因此在造景绿化植物选择阶段中,设计人员应注重于丰富造景绿化植物的色彩搭配比例、种类的多样化;第三,造景绿化植物配置实际性要点。
最后,在园林绿化工程设计阶段中,设计人员也需要注重与从实际着手,在园林绿化工程实际施工情况、结构布局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植物造景艺术手法,并配置适当的造景植物。
(二)在园林绿化工程设计阶段中,植物造景艺术手法的常用方式分析
首先,在园林绿化工程设计阶段中,设计人员在应用植物造景艺术手法时,时常选择借助于植物造景艺术手法,进一步衬托出园林绿化工程的自然美感、自然韵味,而在这一设计背景下,植物造景艺术手法的应用形式也被称为自然式手法。
值得注意的是,在植物造景自然式艺术手法应用过程中,主要有两方面应用途径:一方面,上述提及,设计人员借助于植物造景艺术手法,在园林绿化工程旧有的自然景观基础上加以适当点缀,从而进一步衬托出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天人合一”的整体设计风格;另一方面,设计人员借助于植物造景艺术手法,在园林绿化工程内模拟、创造出天然森林、天然湖泊等自然景观。
其次,在园林绿化设计阶段中,设计人员借助于植物造景艺术手法,将所栽种的绿化植物排列、修剪为诸多几何图形,这一手法也被
称为植物造景几何式艺术手法。
这一植物造景手法的前身来源于欧洲、古埃及的几何式园林,设计者将所栽种不同绿化植物排列、修剪为一个个独立的几何图形,并在整体园林绿化设计方案上将不同植物景观进行二次排列,从而形成整体几何图形。
例如在欧洲中世纪,英国国王便在牛津修剪了一座举世闻名的“迷园”,便是将整体园林借助于几何式植物造景艺术手法,修建为一个迷宫。
而在同一时代,法国巴黎圣保罗教堂庭院中也修建了达达罗斯宫,宫殿配套的绿化园林更为突显了对于几何线条的运用。
三、总结
近年来,在我国园林绿化工程建设阶段中,植物造景艺术手法已被广泛普及应用,极大提高了园林绿化设计方案的艺术观赏性与美观性。
但是在这一艺术手法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仍旧存在着应用要点模糊的问题。
因此笔者对植物造景的主要作用与艺术手法应用要点加以阐述,具体如上。
参考文献:
[1]张文习.浅谈植物造景在我国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与财富,2015(02):97-98.
[2]何修俊.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J].科教论坛(下半月,2016(06):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