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造景的设计艺术与构建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林晶晶(厦门市迪一园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福建厦门361000)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我国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和完善。
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建设逐渐加快,园林绿化设计作为对城市改造以及美化环境的一种关键措施,对于城市的建设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在园林绿化设计中经常会用到植物造景的方法,即利用灌木、乔木等草本植物来创造出特定的景观造型,来和园林本身的风格相结合。
在造景之初,我们需要先综合考虑所选植物的特征,将植物的形状、造型和颜色,通过艺术的手法表现出来,进而增强园林景观的美感。
本文主要阐述了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的作用并对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所采用的艺术手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造景;作用;艺术手法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0)20-0078-020引言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首先需要确定园林设计的整体风格和传达的理念,一般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方面是绿化设计整体的搭配要体现统一性,植物不论是单独成景,还是和其他景色相互衬托,都能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
园林设计说到底是植物、山、石、和建筑的设计,通过搭配设计,彰显独特的艺术魅力,植物景观要结合园林的设计风格,与当地的人文地理和环境特色相协调,从而形成良好的设计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
另一方面要考虑园林绿化的整体设计要符合生态平衡的理念,让植物造景融入园林景观中,自然而贴合。
放眼中国四大园林的设计,每一种植物的选择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设计,最终才达到如今的整体效果。
由此可见,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1植物造景过程中采用艺术手法的作用在园林绿化设计中,采用艺术手法的表现形式,将植物造景与园林本身风格的有机结合,使园林绿化更加的自然,富有自然形态的自然美,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
不仅如此,我们还将植物造景附加文化气息,打造成多样化的景观效果,增强植物造景的感染力,再加上亭台楼阁的点缀,使人备感惬意怡然。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造景是通过选取合适的植物种类、进行合理的布置和组合,以及运用特定的艺术手法,达到美化环境、塑造景观的效果。
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增添景观的观赏性,还能够提升人们的舒适感和活动空间的使用价值,同时还能够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植物造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丰富景观层次:通过选择植物种类,可以在空间上划分不同的层次感。
在公园或者庭院的边界可以选择高大的乔木或者竹子,形成天然的屏障,并起到隔离的作用。
而在空旷的场地中,则可以使用低矮的灌木、草本植物来填补空间,形成丰富的地面层次。
不同层次间的衔接和过渡,能够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变化性。
2. 起到框景的作用:植物造景能够很好地利用植物的高度、形态和色彩等特点,将景观框选起来,突显出美景。
通过植物的形态,可以将景观的重点突出,并引导人们的视线。
在庭院的入口处可以选择高大、有观赏价值的乔木或者矮灌木,形成一个绿色的门廊,不仅能够引人注目,还能够控制人们的视线,增加神秘感。
3. 营造自然氛围:植物是自然界最常见的元素之一,通过合理的搭配和布置,可以使人们感受到自然的气息和生机。
通过运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自然氛围,例如花海、草原、山林等。
这些自然氛围给人们带来舒适和愉悦的感受,同时也能够减轻城市环境的压力,提升人们的身心健康。
在植物造景中,艺术手法的运用至关重要。
艺术手法是指设计师根据景观的特点、需求和主题,通过设计搭配和布局的方式,使植物的形态、色彩和纹理等与周围环境和其他景观元素产生协调的效果,从而达到美化环境的目的。
常见的植物造景艺术手法包括:1. 对比与衬托:通过选择不同的植物种类、形态和颜色等,使其相互对比和衬托,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
在庭院中可以选择植物的冷暖色调相间,绿色与红色的植物相互衬托,使庭院显得更加生动和丰富。
2. 重复与节奏:通过重复使用具有相似形态、颜色和高度的植物,形成一种节奏感和连续性。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与施工(4篇)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与施工(4篇)目录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与施工(4篇) (1)1论园林植物配置景观的设计 (3)【关键词】植物造景植物配置园林景观设计原则及技巧 (3)一、植物造景的景观基础与环境建设的相互关系 (3)1.植物造景的景观基础 (3)2.植物造景与环境建设关系 (3)二、必须重视和提倡以园林植物造景为主的指导思想 (4)三、园林植物造景的设计原则和艺术技巧 (4)1.设计基本原则 (4)2.植物造景的艺术技巧 (5)四、植物造景的园林设计首先要了解植物 (6)3.了解植物与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的关系。
(7)五、植物造景要强调乡土树种的运用和应用 (7)六、结束语 (7)2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的设计策略 (7)1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设计应当遵循的原则 (8)2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设计的关键问题 (8)3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的设计策略 (9)3.1选择 (9)3.2配置 (10)3.3空间分配 (10)4结束语 (11)3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与施工 (12)一、前言 (12)二、设计与施工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重要意义 (12)三、提高风景园林施工管理水平的措施 (13)四、植物景观的设计与施工 (14)4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原则分析 (16)关键词:景观设计;园林;植物;配置原则 (16)1 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原则 (16)1.1 季节性原则 (16)1.2 植物层次性原则 (16)1.3 植物多样性原则 (17)2 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方式 (17)2.1 规则式的配置方法 (17)2.2 孤植配置方法 (17)2.3 群植配置方法 (18)2.4 花群配置方式 (18)3 结语 (18)1论园林植物配置景观的设计【摘要】随着我国风景园林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文化艺术素质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新兴的城市,需要创造出环境优美,生态环保的植物景观,这是园林设计师、观规划师共同追求和方向。
园林植物造景的设计艺术与构建

园林 植物造 景是应 用各种 乔木 、 木 、 灌 藤本 和草本植 物进 行合 理地 配置 与组 织 景观 , 园林植 物 之间 在 及 与其 它园林要 素配置过 程 中 , 充分发挥 出各类植 物 的形体 、 条 、 态 、 线 姿 色彩 等 自然美 的特 点 , 满足人 们 的观 赏需 求… 。随 着生态 园林 建设 的深入 和发展 , 以及 景观 生 态学 、 全球 生态学 等 多学 科 的引入 , 植物 造
景 的内涵也 随着 景观概 念 的外 延不 断扩 展 , 不再仅 仅是利 用植物 来营造 视觉效果 的景观 , 包含着 生态景 还 观、 文化 景观等 J 。这是对 我 国传 统园林 中 自然 山水 园林 理 论 的新 发 展 , 植 物造 景 的科 学 性 和艺 术性 使 及实用性 在生态 园林 的建设 中更臻 完美 J 3。园林植 物 造 景 的设 计 艺术 是指 园林 建 设 的各 个环 节 中造 景 得 以实现 的工作 方法 和手段 ; 它是现代 园林发展 中 的重 要 时代 特征 和理论 和 实践统 一 的基 础保 障 。本文 试 析园林植 物造景 中的设计 艺术及植 物配置 与构建技术 。
Ab ta t sr c :Plnt r h s mp ra t ra sf rg r e a d c p n a sa et emo ti o tntma e il o a d n ln s a i g.Ga d n p a o s r c i n r e lntc n tu to
第2 5卷
第 1 期
金 陵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J UR ALOFJNL NG I S T E OFT C O N I I N TI UT E HNO OG L Y
Vo . 125. No. 1 M a ., 0 r 2 09
植物造景设计说明

植物造景设计说明植物造景设计说明是为了阐述植物造景设计的理念、原则、方法及预期效果,为植物景观的营造提供指导和依据。
以下是一个植物造景设计说明的示例:一、设计概述本次植物造景设计的目标是营造一个具有生态、景观、文化等多重功能的植物景观,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生态环境的追求。
设计理念以“尊重自然、以人为本、文化传承”为核心,注重生态平衡、景观协调和文化内涵的体现。
二、设计原则1.适地适树原则:根据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乡土树种,适当引入成熟的外来树种,保证植物能良好地适应栽植地的环境,发挥良好的景观效果。
2.生态性原则:遵循生态学原理,选择合理的植物种类,以“乔、灌、地被、草”的多层复合绿化打造结构稳定的植物群落,打造层次丰富、风景优美的园林景观。
3.功能性原则:满足园林绿地的功能要求,根据绿地性质及景观氛围选择合适的树种,实现观赏、遮荫、环保等多重功能。
4.经济性原则:合理利用名贵树种及经济树种,节约建设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5.艺术性原则:遵循统一与协调的原则,通过整体的基调树种、统一的配置手法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景观风格。
同时,注重空间布局的意境营造、四季景观色彩的变化、林冠线与林缘线变化的合理与艺术性。
6.文化传承原则:通过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树种的使用,打造具有当地人文、历史、社会风情等特色的植物景观,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
三、设计方法1.植物选择:根据立地条件、生态要求和景观效果,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
同时考虑季相变化、生长速度、观赏特点等因素。
2.空间布局:根据地形、道路、建筑等要素,合理安排植物的空间布局。
注重植物群落的层次感、林冠线和林缘线的变化,营造丰富的空间感。
3.配置手法:采用自然式和规则式相结合的配置手法,形成疏密有致、开合有度的植物景观。
同时注重植物之间的搭配关系,实现整体效果的和谐统一。
4.色彩搭配:利用不同植物的季相变化和天然色素,合理搭配植物的色彩。
通过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营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氛围。
浅析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 罗静静

浅析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罗静静摘要:现阶段,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就是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
人们对园林艺术的植物造景的追求也是人们对品质追求的表现之一。
园林是优化人们生活环境的工程之一,为人们提供了休憩的场所,也为人们提供了视觉的享受。
园林的设计者利用植物造景的手法对园林的整体进行设计,但是根据现阶段人们的需要,不仅仅要注意植物造景的使用还要注意园林的绿化设计,而植物造景的手法如何才能与绿化设计巧妙地结合,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文章将针对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所起的作用以及所采用的艺术手法进行详细分析。
浅析了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造景园林绿化是改善和美化人类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的城乡工程项目,园林中的植物景观不仅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而且还可以为广大人民提供休息和娱乐活动场所。
而植物造景是园林绿化设计的最基本手法,同时在园林绿化设计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
一、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作用1. 植物造景具有生态美化作用。
在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通过对植物造景手法进行有效运用,可起到生态美化作用,在植物造景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进行设计,依据园林设计理念,对植物进行适当选择,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净化空气作用。
这主要是由于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大量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同时,还能够释放出氧气,从而对空气进行净化。
在植物造景过程中,可对具有较强空气净化作用的植物进行适当选择,如夹竹桃,若园林中有水源还可适当种植荷花与萍蓬草等植物,这些植物在净化空气方面均具备一定作用。
2. 植物造景具有环境保护作用。
在园林设计过程中,还应当对环境保护进行考虑。
随着当前空气污染程度不断加重,各个地区经常出现雾霾现象,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而园林自身能够防尘防沙、净化空气及减少污染,在园林绿化设计中若能够适当进行植物造景,便能够对环境进行更好地保护。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
它不仅可以使园林更加美观,还可以使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机。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植物造景的作用以及一些常用的艺术手法。
一、植物造景的作用植物造景作为园林绿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空间感和视觉效果,并使得园林更加和谐、自然、生动。
植物造景作为园林设计中的一种形式,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美化环境:植物造景可以使园林变得更加美丽,可以烘托出各种不同的气氛和魅力,使人们身心愉悦。
2.调节气候:植物造景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起到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园林空气质量的作用,还可以调节温度和湿度等因素。
3.增加绿化:植物造景可以增加园林绿化面积,提高城市绿化率。
4.营造空间感:植物造景可以通过不同种类、颜色、高低、形态、质地等方面的组合,创造出不同的空间感和美感,使人们更加自然地融入园林环境中。
二、常见的植物造景艺术手法1.色彩艺术:在园林绿化设计中,色彩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
不同的颜色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
冷色调的植物比如蓝色和紫色的花朵,可以适用在比较温暖的景区;暖色调的植物,如黄色和橙色花朵或树叶,会使园林显得更温馨、亲切。
2.质感艺术:通过植物的质感来表现园林的美感,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手法。
树的树皮质感、花草的叶子质感、果实的脆度等,都可以产生触觉上的感受,使人们更加自然地融入园林环境。
3.形态艺术:植物的形态同样也是创造良好园林环境的重要手法之一。
即使是同种植物,也存在着不同的形态。
利用植物的形态,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装饰和造型,比如喷泉、花坛、石景、水池等。
4.立体艺术:立体艺术指植物在空间上的表现艺术,即植物的高低、密度、大小等。
将不同的高度和大小的植物结合在一起,可以形成的丰富的立体空间,增加园林的空间层次。
5.季节艺术:季节艺术是指在园林里根据季节、天气等变化而改变园林植物的形态和布局。
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园林设计是一个综合艺术,其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是为了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来创造出更加美丽、舒适和宜人的环境。
本文将从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两个方面,对园林设计中的植物运用进行浅析。
一、植物配置在园林设计中,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可以进行植物功能配置。
公园中需要有草坪、花圃、树木林地等,而居住区的园林则更注重绿化环境和景观效果。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考虑到园林的使用功能,并根据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植物的合理配置。
在园林设计中,对于不同的区域和场所,需要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进行配置。
在阳光充足的地方选择耐阳光的植物,而在阴凉潮湿的地方选择适合的植物品种。
同时还需要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根系、叶型等特点,以便在园林设计中起到更好的装饰效果。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布局配置也是至关重要的。
植物的数量、大小、颜色、形状等都需要进行精心的布局设计,以便在整体环境中起到更好的装饰效果。
可以通过对植物的高低错落、植物的颜色搭配等方式来进行植物的布局配置,从而营造出更加美丽的园林景观。
二、植物造景2.1、植物景观设计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景观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植物的布局、搭配和造型都可以通过精心设计来营造出多姿多彩的植物景观。
可以通过植物的形态来设计出山水、湖泊、小岛等不同的景观,从而打造出美丽的园林风景。
植物园艺造景是园林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对植物的修剪、整形、造型等手法,可以将植物打造成各种艺术品,从而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植物园艺景观。
可以通过对灌木修剪成动物形状、对树木修剪成各种艺术造型等方式来进行植物园艺造景,从而为园林景观增添几分艺术气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植物造景的设计艺术与构建
摘要:植物是园林的主体,植物造景是园林景观设计学中重要且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但在园林植物造景设计过程中存在的许多缺陷,值得我们去注意,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园林的景观设计的水平及人民生活的质量。
本文主要对园林造景设计中主要的植物造景方法进行阐述,以此促进园林景观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园林植物造景;艺术设计;植物配置;特性;艺术效果
植物造景是城市园林景观工程建设中常用的建造方式,主要是利用各种植物的群落的种类、结构等方面创造出来的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让人产生一种实在的美的感受和联想,其对丰富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园林植物的配置与构建是园林造景得以实现的工作方法和手段,体现现代园林发展的时代特征和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植物造景各特性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才能创造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绚丽植物景观,实现其价值。
1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
1.1 生态设计层面
生态设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生态理论控制设计,并借助相关设计反过来影响生态系统,将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园林的生态功能。
生态设计是一种人为干扰下的设计,但它又不等同于单一的人工生态系统,而属于一种复合生态系统。
生态设计的优质化可使园林景观得以持久、有序发展,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协调性。
由于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空气等环境因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影响重大,在设计中应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使周围环境的生态条件和植物的生态习性基本上统一,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
1.2 文化设计层面
随着城市化发展道路的不断加快,人们在追求物质需求的同时,也比较重视精神层面的相关需求。
植物造景在设计时,应注意遵循一定的文化内涵以及人文景观,打造优质的文化氛围。
如松、竹、梅的“岁寒三友”,梅、兰、竹、菊的“四君子”,红豆的相思,垂柳的惜别,松柏的苍劲,竹之虚以有节,梅之独傲霜雪,兰之幽幽清香,莲荷的吉祥如意等寓意造景。
选择不同的树种,创造不同的景观效果,感受不同的寓意,从观赏植物的形态美到植物的文化美、意境美。
随着科技发展的浪潮不断涌进,城市主题文化也在不断更新,在进行城市园林设计时,需要深入到地区老街、居民居住区去提取地区文化特色,并以此为设计基础运用到城市植物造景和规划设计中。
通过市花、市树、特色植物等体现城市的文化特色,增强城市的可识别性和文化底蕴。
1.3 功能设计层面
在进行植物造景时,首先要确定设计区域的景观功能,根据绿地性质或绿地类型来明确植物要发挥的功能。
不同性质或类型的绿地选择不同的树种,体现不同的园林功能。
如以工业为主的城市,应先考虑园林的防护功能。
街头绿地、住宅绿地、校园绿地、城市广场绿地等不同的绿地形式,功能不同,营造的植物景观也要相应变化。
节日广场,应营造出欢快、喜庆的氛围,烈士陵园应以庄严、肃穆为基调,道路绿化不阻挡交通视线等。
1.4 立体设计层面
早在20个世纪中期,园林设计师们就改变了传统的单轴设计方式,将立体设计理念融入到景观设计中。
现如今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绿化用地紧张,植物立体
造景作为向空间拓展绿量的有效形式,应用越来越广泛。
将植物与廊架、栏杆、
围墙等设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见缝插绿,软化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立面,提升城
市的人文魅力,为城市的蓬勃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2 园林植物造景中的植物配置
2.1 功能明确
在进行园林建设中,不同区域园林绿地其所发挥的功能不尽相同,有的区域
是专门供游客进行观赏的,有的区域是供人们在旅途的奔波中暂时休息放松的。
由于各园林绿地所具有的功能不同,相应地在植物的选择上也应具有一定的差异。
设计人员在进行园林植物生态设计过程中,应按照不同场地的实际功能,选取恰
当的植物种类进行搭配。
比如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起到保护屏障的作用,所以在
选择植物时应挑选高大的乔木为主,再辅以一定的灌木,形成复层的保护效果。
而在公园绿化中,因其主要功能是供游人休憩观赏的,这时可选择色彩较为丰富
的花卉及草坪为主要设计理念。
为了给人们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可种植一些冠
大枝粗的落叶乔木为人们遮荫挡雨。
2.2 色彩与季相的有效搭配
在进行植物造景时,应注意色彩与季相的有效搭配,形成“春季繁花似锦,夏
季绿意盎然,秋季叶色多变,冬季银装素裹”的景观效果。
做到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相配置,使秋冬季景观不会太荒凉。
植物都具有一定的生长规律,有一定的季
相变化,在配置过程中应了解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科学有
效的种植方法,为市民提供不一样的自然景观感受。
2.3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在园林绿地方面应重视自然规律,把握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
适地适
树主要讲的是根据植物的相关特性,改变土壤结构,或者根据土壤结构去选择适
当的植物进行种植。
每种植物对环境的需求不尽相同,所以在利用植物进行造景时,首先应了解植物的相关特性以及对环境的需求,根据植物的种间关系进行科
学有效的种植。
2.4 主次分明,层次清晰
园林植物造景时要主次分明,疏密有度。
为了凸显绿化主题,可在某一块园
林绿地或者某一区域选取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植物,进行恰当的搭配,起到衬托主
题的目的。
倘若在种植过程中不分主次,将所有的植物混合处理,一方面影响园
林的景观效果,另一方面也不能发挥其真正的有效性。
同时植物配置时,还要考
虑一个景区内树木搭配协调,要与原有树木有机组合好,与相邻窄间或远处的树木、背景及其它景物彼此相互呼应,取得艺术构图上的完整性,师法自然,避免
人工之态。
3 园林植物造景中的群落构建
3.1 群落构建技术
植物群落的稳定性不仅与空间结构的多样性以及总生物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且还与生物的抗干扰能力密不可分。
因此,在园林植物造景中应科学合理
地配置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从绿地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层面去综合权衡,
最大限度地利用光合效率,形成稳定、错落有致的生态植物群落,增强群落结构
的稳定性,为城市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在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
设的同时,还应尽可能地扩大绿地规模,构建绿色生态网络系统,形成文化底蕴
深厚的城市生物多样性模式,为城市的发展添砖加瓦。
3.2 群落培育管理的有效方式
对园林植物群落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病虫害对植物的侵蚀,确保植物得以健康、茁壮的成长。
衡量城市绿地群落优良的标准如下:一是植物根深叶茂、无病虫害的侵蚀;二是人或者车辆等不会对植物正常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三是高大乔木不与架空线发生干扰,没有安全事故的发生;四是植物周围土壤疏松透气,植物根部无其他污染物。
3.3 群落演替及科学管理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应注意种植设计一定要遵循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对每种植物的生长习性以及生活需求有一全面的认识,合理分布乔、灌、草的比例及引进的外来树种与本地树种的比例。
在树种的选择方面,应重视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将耐阳植物与耐阴植物进行有机搭配,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胡乱设置,也不能将所有的喜阳植物都种植在一个区域,我们都知道一个自然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待这些喜阳植物长成参天大树后会出现竞争,势必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除此之外,在种植时还应着重考虑本地树种的种植方式,结合当地人工植物群落的自然更替,科学有效地引进外来树种进行搭配种植,从而有效保护生物多样化,为城市的持久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4 结论
综上所述,园林设计的基础是植物造景设计,完美的植物造景是科学性、艺术性、时间性等特性的综合表达,也是完整而系统的景观序列。
因此,在园林景观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各种植物的特征要有深入研究,要相互协调好植物造景各特性间的关系,进而使用艺术的手法,在造景中充分发挥出各类植物的形体、线条、姿态、色彩等自然美的特点,以此形成好的观赏效果,创造出人们需要的、满意的园林景观,从而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同时促进城市的经济、生态效益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家群.风景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方法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3)
[2]郑永箐.有关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方法分析[J].现代园艺,2012(22):116-116
[3]李冠衡.从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的角度探讨植物造景艺术[D].北京林业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