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案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遗传学习题集精简版

遗传学习题集(精简版)赤峰学院生命科学系陈海伟整理绪论1.名词解释遗传学遗传变异2.遗传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3.遗传学发展有几个重要的里程碑?4.为什么说遗传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科学和带头学科?5.你认为遗传学在21世纪会有哪些重要发展?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一、名词解释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姊妹染色单体非姊妹染色单体联会二价体染色质核型分析二、简答题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在那里?从遗传的角度来看,着两种分裂各有什么意义?2、玉米孢子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2n=20)请写出下列各组织细胞染色体数目:(1)根尖(2)子叶(3)胚(4)营养核(5)胚囊(6)胚乳(7)反足细胞(8)卵细胞3、牛有30对染色体,蛛猴有17对染色体,而负鼠则有11对染色体。
(1)此三中动物各产生多少种精子或卵子?(2)假设此三种动物的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有完全不同的染色体,那么三种动物最多能产生多少种合子?4、水稻的正常的孢子体组织,染色体数目为12对。
下列各组织的染色体数目是多少?(1)胚乳(2)花粉管的管核(3)胚囊(4)叶(5)根尖(6)种子的胚(7)颖片5、一个男子的10对基因是杂合的,每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问:(1)他可能产生多少不同类型的配子?(2)如果10对基因位于5对染色体上,每对染色体上都有两对基因,又可能产生多少不同类型的配子?6、人的染色体数为2n=46。
写出下列各时期的染色体数目和染色单体数。
(1)初级精母细胞(2)精细胞(3)次级精母细胞(4)第一极体(5)后期Ⅰ(6)末期Ⅱ (7)前期Ⅱ (8)有丝分裂前期(9)前期Ⅰ (10)有丝分裂末期7、将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花粉给基因型为aaBb的雌穗受粉。
所得到子粒,其胚乳的基因型有哪几种?8、玉米抵抗某种霉菌的能力是由基因h决定的。
他对易感基因H呈完全隐性。
如果抗病植株(♀)接受易感纯和植株(♂)的花粉,写出下列基因型:(1)雌性亲本(2)雄性亲本(3)精子(4)卵子(5)极核(6)F1胚(7)F1胚乳(8)F1珠心表皮9、某生物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一对是中央着丝粒;另一对是端部着丝粒。
遗传学简答题

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有丝分裂的遗传意义:1、核内每个染色体,准确地复制,为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在遗传组成上与母细胞完全一样提供了基础。
2、复制的各对染色体有规则而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核,从而使两个子细胞与母细胞具有同样质量和数量的染色体。
3、既维持了个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也保证了物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减数分裂的特点和遗传学意义:特点:1.核分裂两次,染色体复制一次,染色体数目减半。
2.前期I各对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
后期I同源染色体分开。
后期I非同源染色体随机的组合。
n对染色体有2n种配子组合类型。
3.粗线期同源染色体内非姊妹染色单体的交换。
意义:1.保证了有性生殖生物个体世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
2.为有性生殖过程中创造变异提供了遗传的物质基础。
细胞的有丝分裂的过程:间期合成前期(G1):细胞分裂周期第一个间隙,它为DNA合成作准备。
DNA合成期(S):DNA复制,DNA含量增加1倍合成后期(G2):DNA合成后期至核分裂开始之间的第二个间隙前期:细胞核内出现细长而卷曲的染色体,以后逐渐缩短变粗,每个染色体含有两个染色单体。
核仁和核膜逐渐模糊不明显。
中期:核仁和核膜消失,细胞内出现由来自两极的纺锤丝所构成的纺锤体。
各个染色体的着丝粒均排列在纺锤体中间的赤道面上。
后期: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为二,各条染色体单体各成为一个染色体,由纺锤丝拉向二极。
末期:核仁和核膜重新出现,染色体又变得松散细长,一个母细胞内形成两个子核.接着细胞质分裂,在纺锤体的赤道板区域形成细胞板,分裂为两个子细胞。
细胞的减数分裂的过程:前期I细线期:染色体细长如线,由于间期染色体已经复制,每个染色体含有两个染色单体。
偶线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二价体(四合体)。
粗线期:二价体缩短加粗,非姊妹染色单体间出现交换。
双线期:各个联会了的二价体虽因非姊妹染色单体相互排斥而松解,但仍被一、二个以至几个交叉联结在一起。
终变期:染色体变得更为浓缩和粗短。
遗传学

农业推广硕士遗传学考试大纲(50分)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第一节染色体1、染色质与染色体:掌握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基本概念,明确二者是同一物质在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的两种表现形态;何谓常染色质、异染色质?二者在细胞分裂周期中表现的区别?2、染色体的形态:掌握着丝点、染色体臂、主缢痕、次缢痕、随体等染色体基本形态;根据着丝点位置将染色体按形态分为不同类型,在细胞分裂后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了解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的基本概念,掌握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依据。
3、染色体的数目:同种生物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性细胞中的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了解主要农作物染色体的数目。
第二节细胞的分裂和细胞周期1、细胞周期: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前者由可分为合成前期、合成期、合成后期,后者又可分为核分裂和胞质分裂两个阶段。
2、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特征;了解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3、减数分裂:了解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可分为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每次分裂又分为前、中、后、末4个时期,减数发生在第一次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又分为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了解不同时期染色体的形态特征;了解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第三节配子的形成和受精1、雌雄配子的形成:掌握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基本概念;了解植物雌、雄配子的形成过程,每个胚囊母细胞形成1个雌配子体,每个花粉母细胞可形成4个雄配子体。
2、植物的授粉与受精:掌握授粉、受精的基本概念,重点掌握双受精的概念,了解通过双受精发育成的种子其各组成成分遗传组成来源的不同;掌握花粉直感与果实直感的概念及区别并能各举实例。
3、无融合生殖:了解无融合生殖基本概念及其几种主要类型(单倍配子体无融合生殖、二倍配子体无融合生殖、不定胚、单性结实)第二章孟德尔遗传第一节分离规律1、性状分离现象及解释:在熟悉单位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理解孟德尔对性状分离现象的发现及合理解释。
遗传部分自测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一.名词解释1.染色体: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细胞分裂期出现的结构,因其极易被碱性染料染色,故称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一个二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两组同样的染色体,其中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每对染色体。
3.联会: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两成对平列靠拢的现象称为联会。
4.姊妹染色单体:染色体经过复制由一个着丝粒相连的两条染色体。
5.二价体:联会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
6.交换:在减数分裂的粗线期,非姊妹染色单体间互换片段的现象。
7.交叉:由于交换的发生,形成二价体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彼此排斥分开,但发生交换的部位仍连接在一起。
8.双受精:植物受精方式之一。
指一个精核及卵细胞结合发育成种子的胚,另一精核及两个极核结合发育成种子胚乳。
二、填空题1.从到染色体的四级结构是(核小体)、(螺线管)、(超螺线管)和(染色体)。
2.减数分裂前期Ⅰ可分为(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浓缩期)。
3.某二倍体生物2n=4,则减数分裂中非同源染色体共有(4)种组合形式。
4.植物种子的(胚)和(胚乳)是双受精的产物,而(种皮)属于母体组织。
5.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中期)和减数分裂的(终变期)是鉴定植物染色体数目的最好时机。
6.着丝粒可将染色体分为(长臂)和(短臂)。
7.减数分裂过程中,由同一条染色体复制出来的两条染色单体称为(姊妹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两两成对平列靠拢的现象称为(联会)。
8.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分裂过程不同,有丝分裂经过(1)次分裂,而完整的一次减数分裂要经过(2)次分裂。
三、选择题1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B)。
A中期Ⅰ B后期Ⅰ C中期Ⅱ D后期Ⅱ2.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D)。
A中期Ⅰ B后期Ⅰ C中期Ⅱ D后期Ⅱ3.DNA的半保留复制发生及(B)。
A.前期B. 间期C.后期D.末期4.被子植物的胚乳是由一个精核和(D)结合形成的。
遗传育种学习题及答案

1遗传的细胞学基础3.如果在一个细胞里含有3对染色体的个体中,其中三条&、B、C)来自父本;另外三条&‘、B'、 C')来自母本,那么,经过减数分裂后能够产生多少种配子?写出各种配子的染色体组成。
4.在玉米中,①5个小抱子母细胞可以产生多少配子?②5个大抱子母细胞可以产生多少配子?③5-个花粉细胞可以产生多少配子?④5个胚囊可以产生多少配子?答:①20②5③5④55.写出下列情形分别属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①染色体在赤道面上排列;②核膜重新形成,发生细胞质分裂;③染色体可见,开始形成纺锤体;④姐妹染色单体移向细胞的两极。
①中期②末期③前期④后期6.将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的花粉给基因型为aaBb的雌穗授粉。
所得到子粒,其胚乳的基因型有哪几种?2遗传的基本规律一、名词解释等位基因一同源染色体上位置相同,支配相对性状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基因型一生物体全部遗传基础的总和(如RR、Rr、rr),称为基因型(或遗传型),是性状发育必须具备的内在因素,是肉眼看不到的,要通过杂交试验才能检定。
表现型一生物体所有性状的总和(如红花、白花)称为表现型(或表型),是基因型和环境相互作用下最终表现出来的,可以观察到的具体性状。
二、问答1.分离规律的实质是什么?等位基因分离。
2.用两个不同性状的纯合体杂交,为什么果性状表现一致?全部为杂合体。
F2性状表现不一致?分离3.怎样验证分离定律?测交。
5.测交在遗传学上有什么意义?隐性纯合体只能产生一种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在形成合子时,它不会掩盖*配子中基因的作用,能使吃的掩盖基因完全表现出来,这样,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其比例就能反映出吃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
16.为什么会出现不完全连锁?交换8.在性状连锁遗传的研究中,用的最多的植物实验材料是什么?玉米9.基因互作为几种类型,各出现什么比例?10.在杂交试验中,如果F2的分离比例不符合9:3:3:1,而是亲组合的实得数大于理论数;而重组合的实得际数少于理论数:这是什么遗传?连锁遗传11.在连锁遗传的情况下,吃不表现独立遗传的典型比例,原因是什么?基因不在同源染色体上12.如何根据重组值判断是自由组合还是连锁互换? <50连锁13.在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中,为什么有的表现出自由组合而有的表现为连锁互换?两对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出现自由组合,两对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出现连锁互换。
林木遗传育种学习题集

林木遗传育种学习题集绪论名词解释1.变异 2.遗传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一.回答问题1.一般染色体的外部形态包括哪些部分?2.假如观察到1000个处于分裂事情的洋葱根尖细胞,其中有690个处于分裂前期,101个处于中期,34个是后期,175个末期。
根据这些数据,你能指出洋葱有丝分裂各分裂时期的相对持续时间的长短吗?3.姊妹染色单体间能否发生交换?细胞学上能否鉴定出来?4.简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5.在细胞分裂周期中,什么时期最容易鉴别染色体的形态特征?6.试区别染色单体和染色体?7.姊妹染色单体在细胞分裂周期中的哪一时期形成?从哪一时期起形态可见?8.某物种细胞染色体数为2N=2X=24,分别指出下列各细胞分裂时期中的有关数据:a.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数b.减数分裂后期I染色体着丝点数c.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数d.减数分裂末期II染色体数9.果蝇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8,假设在减数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分离,被拉向同一极,那么:a.二分子的每个细胞中有多少条染色单体b 若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时所有的姊妹染色单体部分开,则产生四个配子中各有多少条染色体?c.用N表示一个完整的单倍染色体组,应怎么样表示每个配子的染色体数?10.通过杂交产生基因重组的细胞学基础是什么?11.你在观察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实验中,常采用哪种固定液?如何配制?说明固定的作用是什么?12.一种低等植物,有绿色和蓝色之分。
在它们的生活史中,二倍体阶段和单倍体阶段只有一个阶段是肉眼可看见的,用绿色和蓝色杂交,后代中绿色和蓝色个体数目相等。
这个肉眼可见的阶段是二倍体阶段还是单倍体阶段?13.在细胞周期中,是染色体先分裂还是细胞先分裂,这有什么意义?14.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说明理由;a.一个成熟的卵细胞中有36条染色体,其中有18条一定是来自父本b.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有34条染色体,其中12条来自父本c.25个花粉母细胞可产生100个花粉d.50个胚囊母细胞可产生200个胚囊15.试述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重要意义?16.怎么样从细胞学上识别:a.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分裂中期I细胞b.有丝分裂前期和减数分裂前期I细胞c.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后期II细胞17.一个基因型为Aa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或者减数分裂,其子细胞将各有哪些基因型?18.下列各种情况是符合于减数分裂?还是符合于有丝分裂?或者两者都符合?还是两者都不符合?a.亲代细胞与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等b 二倍体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有一个减半的过程c 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中只有每对染色体中的一个d 在二倍体生物中,子细胞中有每对染色体的两个成员19.先天愚型患者的染色体数为47,通常是由于第21对染色体多了一个。
遗传学课后答案

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p32-33)4. 某物种细胞染色体数为2n=24,分别指出下列各细胞分裂期中的有关数据:(1)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数。
(2)减数分裂后期I染色体着丝点数。
(3)减数分裂中期I的染色体数。
(4)减数分裂末期II的染色体数。
[答案]:(1)48;(2)24;(3)24;(4)12。
[提示]:如果题目没有明确指出,通常着丝点数与染色体数都应该指单个细胞或细胞核内的数目;为了“保险”(4)也可答:每个四分体细胞中有12条,共48条。
具有独立着丝点的染色体才称为一条染色体,由复合着丝点联结的两个染色体单体只能算一条染色体。
5. 果蝇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8,假设在减数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分离,被拉向同一极,那么:(1)二分子的每个细胞中有多少条染色单体?(2)若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时所有的姊妹染色体单体都分开,则产生的四个配子中各有多少条染色体?(3)用n表示一个完整的单倍染色体组,应怎样表示每个配子的染色体数?[答案]:(1)两个细胞分别为6条和10条染色单体。
(2)四个配子分别为3条、3条、5条、5条染色体。
(3)n=4为完整、正常单倍染色体组;少一条染色体的配子表示为:n-1=3;多一条染色体的配子表示为:n+1=5。
[提示]:正常情况下,二价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分配到两个二分体细胞。
在极少数情况下发生异常分配,也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形成的原因之一。
6. 人类体细胞染色体2n=46,那么,(1)人类受精卵中有多少条染色体?(2)人的初级精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精子、卵细胞中各有多少条染色体?[答案]:(1)人类受精卵中有46条染色体。
(2)人的初级精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精子、卵细胞中分别有46条、46条、23条、23条染色体。
7. 水稻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小麦中有42条染色体,黄瓜中有14条染色体。
理论上它们各能产生多少种含不同染色体的雌雄配子?[答案]:理论上,小稻、小麦、黄瓜各能产生212=4096、221=2097152、27=128种不同含不同染色体的雌雄配子。
遗传学复习附答案(朱军)

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遗传学(genetics):2.遗传(heredity):3.变异(variation):是指后代个体发生了变化,与其亲代不相同的方面。
4.表型(phenotype):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所有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称为表型。
5.基因型(genotype):个体能够遗传的、决定各种性状发育的所有基因称为基因型。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6.生殖(reproduction):生物繁衍后代的过程。
7.有性生殖(sexual reproduction):通过产生两性配子和两性配子的结合而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称为有性生殖。
8.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 chromosome):生物的染色体在体细胞内通常是成对存在的,即形态、结构、功能相似的染色体都有2条,它们成为同源染色体。
9.非同源染色体(non-homologous chromosome):形态、结构和功能彼此不同的染色体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
10.授粉(pollination):当精细胞形成以后,花粉从花药中释放出来传递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授粉。
11.双受精(double fertilization):被子食物授粉后,花粉在柱头上萌发,长出花粉管并到达胚囊。
2个精子从花粉管中释放出来,其中一个与卵细胞结合产生合子,以后发育为种子胚,另一个与2个极核结合产生胚乳原细胞,以后发育为胚乳,这一过程称为双受精。
107. 常染色体(autosome):在二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绝大部分同源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是同型的,称为常染色体。
99. 等位基因(alleies):位于同源染色体相等的位置上,决定一个单位性状的遗传及其相对差异的一对基因。
116. 核型(karyotype):每一生物的染色体数目、大小及其形态特征都是特异的,这种特定的染色体组成称为染色体组型或核型。
117. 核型分析(karyotype analysis):按照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着丝粒位置、臂比、次缢痕、随体等形态特征,对生物河内的染色体进行配对、分组、归类、编号和进行分析的过程称为染色体组型分析或核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异固缩:显微镜下观察染色质着色不均匀、深浅不同的现象。
2、染色质:在细胞分裂间期,细胞核中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纤细的网状物。
3、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期出现的一类能被碱性染料强烈染色的棒状小体。
是细胞间期染色
质结构被紧密包装的结果。
4、端粒:染色体末端特化的着色较深部位,由端粒DNA和端粒蛋白组成。
5、B染色体:许多生物除了具有一定数目的形态、结构稳定的常染色体外(A染色体),还
有一些额外染色体。
这些额外染色体称为B染色体。
B染色体通常比正常染
色体小,着丝粒一般在端部,大部分由异染色质组成,不载有通常说的基因。
6、细胞周期:指从一次细胞分裂完成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全过程。
包括分裂间
期和分裂期。
7、联会:性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偶线期,同源染色体彼此靠拢,进行准确的配对,称为联
会。
8、二价体: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称为二价体(四分体)。
9、姐妹染色单体:二价体中的同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互称姐妹染色单体,它们是
间期同一染色体复制所得。
10、联会复合体:是同源染色体联会过程中形成的非永久性的复合结构,两条同源染色体的
主要部分(染色质DNA)分布在联会复合体的外侧,中间部分以蛋白质为主,
也包含部分DNA (称为横丝) 。
11、染色体组型分析:根据染色体数目、大小和着丝粒位置、臂比、次缢痕、随体等形态特
征,对生物核内染色体进行配对、分组、归类、编号、进行分析的过
程。
12、体联会:双翅目昆虫幼虫的消化道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同源染色体联会的现
象,所以染色体只呈现单倍数。
二、是非题
(×)1、在细胞分裂中期,被碱性染料着色较浅的是常染色质。
(√)2、几乎所有生物细胞中,包括噬菌体在内,均存在染色体。
(√)3、染色质和染色体都是由同样的物质构成的。
(×)4、灯刷染色体出现于唾腺细胞减数分裂的双线期。
(√)5、有丝分裂使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的染色体数都相等。
(×)6、联会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个成员,在减数分裂的后期Ⅱ时发生分离,各自移向一极,于是分裂结果就形成单倍染色体的大孢子或小孢子。
(×)7、在减数分裂后期Ⅰ,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细胞的两极,实现染色体数目减半。
(×)8、在细胞减数分裂时,任意两条染色体都可能发生联会。
(×)9、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线期染色体已完成复制,每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的双重结构。
三、填空题
1、次缢痕末端具有的圆形或略成长形的染色体节段称为随体。
2、多线染色体是存在于双翅目昆虫幼虫的消化道细胞(或唾腺细胞)中、有丝分裂间
期核中的、一种可见的、巨大的染色体。
3、在有丝分裂时,观察到染色体呈L字形,说明这个染色体的着丝粒位于染色体的一
端,如果染色体呈V字形,则说明这个染色体的着丝粒位于染色体的中间。
4、有丝分裂包括两个紧密相连的过程:核分裂、细胞质分裂。
5、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I可细分为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五个时期。
6、减数分裂中后期Ⅰ发生的事件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向两极移动,染色体数目减半,
后期Ⅱ发生的事件是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向两极。
7、在玉米中,5个小孢子母细胞可以产生20 个配子,5个大孢子母细胞可产生 5 个
配子,5个花粉细胞可产生 5 个配子,5个胚囊中包含有 5 个配子。
8、小鼠的5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20 个配子,5个次级精母细胞可产生10 个配子,
5个初级卵母细胞可产生 5 个配子,5个次级卵母细胞可产生 5 个配子。
四、选择题
1、分裂间期相应于细胞周期的(C)部分
A.G0+S+G1B.SC.G1+S+G2D.G1+S+G2+M
2、通过着丝粒连结的染色单体叫(A)
A.姐妹染色单体B.同源染色体C.等位基因D.双价染色体
3、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已知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那么,该生物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基因的走向是( D )
A.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B.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
C.A与a走向一极,B与b走向另一极D.走向两极的均为A、a、B、b
4、联会现象出现在减数分裂前期I的( B )。
A.细线期B.偶线期C.粗线期D.双线期
5、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换发生在减数分裂前期I的( C )
A.细线期B.偶线期C.粗线期D.双线期
6、减数分裂染色体的减半过程发生于( C )
A.后期Ⅱ B.末期Ⅰ C.后期ⅠD.前期Ⅱ
7、下列各项哪项不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前期Ⅰ(E)
A.染色体浓缩B.同源染色体配对C.交叉形成
D.交叉的端化E.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8、一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是2n=10。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I,每个细胞含有多少条染色单体( C )
A.10 B.5 C.20 D.40
9、水稻体细胞2n=24条染色体,有丝分裂结果,子细胞染色体数为(C )
A.6条B.12条C.24条D.48条
10、马是二倍体,共有64条染色体,驴也是二倍体,共有62条染色体。
骡是由母驴和雄马杂交而生成的,它能生存但无生育能力,骡的细胞中有多少条染色体?(B)A.62B.63C.64D.32
11、一个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四个大孢子,最后形成( C )
A.四个雌配子B.两个雌配子C.一个雌配子D.三个雌配子
五、简答题
1、唾腺染色体的特点?
答:唾线染色体又称多线染色体,存在于双翅目昆虫幼虫的消化道细胞中、有丝分裂间期核中的、一种可见的、巨大的染色体。
其特点为:
1、巨大性和伸展性:唾腺细胞有丝分裂停止在间期,染色质多次复制而着丝点不分开,多个染色质重叠成类似染色体状结构,比一般染色体长100~200倍,粗1000~2000倍。
2、体联会:体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同源染色体联会的现象,所以染色体只
呈现单倍数。
3、有横纹结构:深色部位—带纹区,浅色部分—间带区。
4、多线性:多个染色质(500~1000条)重叠。
5、染色中心:唾腺染色体着丝粒和近着丝粒的异染色质区聚于一起形成一个染色中心,从染色中心处伸出5长臂,1短臂。
2、简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自的遗传学意义?
答:细胞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1)保证了细胞上下代之间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维持个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细胞减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1)雌雄性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保证了亲代与子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并保证了物种相对的稳定性;(2)由于染色体重组、分离、交换,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物质基础,有利于进化
3、下列事件是发生在有丝分裂,还有减数分裂?或者两者都发生,还是都不发生?
答:1、子细胞染色体数与母细胞相同:有丝分裂
2、染色体复制:两者都发生
3、染色体联会:减数分裂
4、染色体发生向两级移动:两者都发生
5、子细胞中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一个:减数分裂
6、子细胞中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个成员:有丝分裂
7、着丝点分裂:两者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