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遗传学第七章基因突变

合集下载

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7章-多基因病

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7章-多基因病

第七章多基因遗传病〔一〕选择题(A型选择题)1.质量性状的变异的特点为。

A.基因符合孟德尔遗传方式B.呈正态分布C.基因间呈显隐性关系D.基因间没有显隐性关系E.可分为2~3个高峰2.多基因遗传病患者同胞的发病率约为。

A.0.1%~1% B.1%~10% C.1/2或1/4D.70%~80% E.20%~30%3.下列疾病中,不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的是。

A.冠心病 B.唇裂C.先天性心脏病D.糖尿病 E.并指症4. 下列关于多基因遗传的错误说法是______。

A.遗传基础是主要的影响因素B.多为两对以上等位基因作用C.微效基因是共显性的D.环境因素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E.微效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5.多基因病的遗传学病因是______。

A.染色体结构改变B.染色体数目异常C.一对等位基因突变D.易患性基因的积累作用E.体细胞DNA突变6.在多基因遗传中起作用的基因是______。

A.显性基因 B.隐性基因 C.外源基因D.微效基因 E.mtDNA基因7.累加效应是由多个______的作用而形成。

A.显性基因 B.共显性基因C.隐性基因D.显、隐性基因 E.mtDNA基因8.多基因遗传与单基因遗传的共同特征是______。

A.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明确B.基因的作用可累加C.基因呈孟德尔方式传递D.基因是共显性的E.不同个体之间有本质的区别9.如果某种遗传性状的变异在群体中的分布只有一个峰,这种性状称______。

A.显性性状 B.隐性性状 C.数量性状D.质量性状 E.单基因性状10. 有两个唇腭裂患者家系,其中A家系有三个患者,B家系有两个患者,这两个家系的再发风险是。

A.A家系大于B家系B.B家系大于A家系 C.A家系等于B家系D.等于群体发病率 E.以上都不对11.某多基因病的群体发病率为1%,遗传度为80%,患者一级亲属发病率为。

A. 1%B. 2%C. 1/4D. 1/10E.1/412. _______是多基因病。

医学遗传学在诊断基因突变和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医学遗传学在诊断基因突变和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医学遗传学在诊断基因突变和疾病防治中的应用引言医学遗传学是研究人类遗传变异及其所致疾病的学科,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学遗传学的主要任务是发现、鉴定、分析、防治各种遗传疾病。

基因突变是遗传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医学遗传学在诊断基因突变和疾病防治中具有重要应用。

本文将从基因突变诊断和疾病防治两方面介绍医学遗传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基因突变的诊断基因突变是导致遗传病的原因之一,而基因突变的诊断对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至关重要。

医学遗传学中的分子遗传学技术和基因诊断技术是诊断基因突变的主要手段。

1. 分子遗传学技术分子遗传学技术主要包括PCR、Southern blotting、Northern blotting、Western blotting、RFLP等技术。

这些技术通过对基因序列进行扩增、分离、分析、检测,以确定遗传突变的类型和位置。

例如,PCR技术可以扩增出某个特定基因,再通过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其序列表达情况,从而确定是否存在基因突变。

2. 基因诊断技术基因诊断技术主要包括PCR-RFLP、ASO-PCR和DNA芯片等技术。

这些技术可针对具体的基因突变进行检测,便于快速得出基因突变的诊断结果。

例如,ASO-PCR技术可对单个突变进行快速检测,对于偏基因型的患者诊断特别有用。

基因突变的诊断可以为对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指导,有助于更精准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

疾病的防治医学遗传学在疾病的防治上有着重要的应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帮助人们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1. 遗传咨询通过遗传咨询,可以及早发现可能遗传疾病携带者,并进行指导和干预。

遗传咨询旨在帮助患者、家人或社会了解可能遗传疾病的风险,及时引导出具体的预防、干预、诊断和治疗方案。

遗传咨询信息只提供给授权的接受者,同时保证咨询的秘密性。

2. 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或其他技术,将正常基因导入病变细胞或组织中,来修复或替代受损基因或基因功能。

医学遗传学中的基因突变检测

医学遗传学中的基因突变检测

医学遗传学中的基因突变检测医学遗传学是关注人体遗传信息的一门科学,它旨在研究各种遗传疾病的发生原因与机制以及相关治疗方法。

基因突变检测作为医学遗传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寻找特定基因区域的变异,进而为基因疾病的诊断、预测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一、基因突变检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基因突变是指基因本身及其功能的异常改变,它可能由内在因素(如突变、转座、插入/删除)、外在因素(如辐射、化学物质、病毒)或二者共同作用而引起。

基因突变检测则是一项检测基因序列和对应蛋白质序列的技术,主要包括单基因疾病的突变筛查和基因组水平的变异分析。

通过这项技术的应用,可以快速准确地发现基因突变,为人体遗传疾病的诊断提供帮助,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并预防亲属的遗传风险。

二、基因突变检测的方法和技术1. 基因测序技术基因测序技术被认为是当前最高效、最精确的基因突变检测技术,在医疗和生物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常用的基因测序方法包括Sanger测序、Nanopore测序、Illumina测序等,它们能够在不同的尺度和深度中检测基因的变异、结构变化和表观修饰等。

2. 基因芯片技术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高通量的检测基因变异的技术,它通过同步检测多个基因位点的变异状态,实现实时高效地检测基因突变。

常用的基因芯片检测平台有Illumina HumanOmniExpress、Affymetrix Genome-Wide Human SNP等。

3. PCR-测序技术PCR-测序技术是一种流行的简便、灵敏、快速和经济的基因突变筛查技术,它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目标序列,然后使用测序技术检测扩增产物中的基因变异。

这项技术在单个基因的突变检测方面很有用,但在大规模变异分析中则缺乏效率。

三、基因突变检测在医学遗传学中的应用基因突变检测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医学遗传学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协助医生识别和预测遗传疾病、协助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评估患者家族遗传风险、进行遗传咨询等。

遗传学课件基因突变

遗传学课件基因突变
(4) 烷化剂:这是一类具有一个或多个活性烷基的化合物。常见的 烷化剂有甲基磺酸乙酯(EMS)、硫酸二乙酯(DES)、乙烯亚胺(EI)等。
羟胺(hydroxylamine,HA)
可使胞嘧啶(C)的化学成分发生改变,而不能 正常地与鸟嘌呤(G)配对,而改为与腺嘌呤(A) 互补。经两次复制后,C-G碱基对就变换成T-A碱基 对。
在DNA复制过程中由互变异构作用引起的突变
DNA复制中的错误环出产生的碱基插入和缺失
(二)、自发的化学损伤
1、脱嘌呤
脱嘌呤是自发化学变化中最常见的一种,它是由 于碱基和脱氧核糖间的糖苷键断裂,从而引起一个鸟 嘌呤或一个腺嘌呤从DNA分子上脱落下来。
研究发现,在37℃条件下培养一个哺乳动物细胞 20小时,会有数以千计的嘌呤通过脱嘌呤作用自发地 脱落。如果这种损伤得不到修复,就会引起很大的遗 传损伤,因为在DNA复制过程中,无嘌呤位点将没有 特异碱基与之互补,而可能随机地选择一个碱基插进Biblioteka 去,结果导致突变。一、静态突变
二、动态突变
一、静态突变(static mutation)
是在一定条件下生物各世代中以相对稳定 的频率发生,并且能够使之随着世代的繁衍、 交替而得以稳定传递的基因突变。
可分为点突变和片段突变。
点突变(point mutation)
DNA链中单个碱基或碱基对的改变,包括 两种形式:碱基替换和移码突变。
碱基替换(base substitution)
DNA分子中原有的某一特定碱基或碱基对 被其他碱基或碱基对置换、替代的突变形式。
转换(transition):一种嘌呤-嘧啶对被另一种
嘌呤-嘧啶对所替换。
颠换(transvertion):一种嘌呤-嘧啶对被另

基因突变名词解释医学遗传学

基因突变名词解释医学遗传学

基因突变名词解释医学遗传学嘿,咱今儿就来说说这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啊,就好像是生命这场
大游戏里的一个意外小插曲。

你想想看,咱的基因就像是一个超级精
密的代码系统,平时都好好运行着,可突然有一天,出了个小岔子,
这就是基因突变啦!
比如说吧,有个人本来身体好好的,没啥毛病,可突然就得了一种
怪病,查来查去,最后发现原来是基因变了。

这就像是一辆原本跑得
稳稳当当的汽车,突然某个零件出了问题,车子就开始不对劲了。

在医学遗传学里,基因突变可不是小事儿。

它能带来各种各样的影
响呢!可能会让一个人更容易生病,或者有一些特殊的身体特征。


好像有的人天生就对某些东西过敏,这说不定就是基因突变在捣鬼呢!
你知道吗,基因突变有时候还挺神秘的。

它可能毫无征兆地就出现了,让人摸不着头脑。

“哎呀,怎么就突然这样了呢?”就像你走在路上,突然天上掉下个东西砸到你面前,你肯定会吓一跳,然后想这是
咋回事啊!
而且啊,基因突变还不挑人呢!不管你是大人还是小孩,男人还是
女人,都有可能碰上。

这多让人无奈啊!
咱再想想,要是基因突变发生在胚胎时期,那影响可就更大啦!可
能会让宝宝一出生就带着某些问题。

这多让人心疼啊!
总之,基因突变在医学遗传学里可是个重要的角色。

它就像个调皮的小精灵,时不时地出来捣捣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

我们可得好好研究它,搞清楚它的脾气,才能更好地应对它带来的挑战呀!我觉得我们一定要重视基因突变,不能小瞧了它的影响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身边人的健康啊!。

遗传学知识:基因突变

遗传学知识:基因突变

遗传学知识: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DNA链上的一个或多个核苷酸的改变。

这种改变可以是单个碱基的改变,也可以是一长段DNA链的改变。

这种突变有时候可能是有利的,但通常情况下,它们会导致基因功能的改变或者失调,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会引发一些疾病或者症状。

因此,对于基因突变的研究和理解对于人类的健康和生命都极为重要。

基因突变可以分为两类:点突变和结构性突变。

点突变是指单个碱基在DNA链上的改变,它可以被进一步分类为以下三类: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和同义突变。

错义突变是指一个核苷酸的改变导致一个氨基酸的改变,从而会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无义突变是指一个核苷酸的改变导致一个终止密码子的出现,从而使得蛋白质的合成过早地结束。

同义突变则是指一个核苷酸的改变没有引起氨基酸的改变,这种变异通常不会对蛋白质的功能造成明显的影响。

与之相反的是结构性突变,结构性突变是指一段DNA链上的一长段核苷酸发生了改变,它可以被进一步区分为以下四个类别:插入突变、缺失突变、倒位突变和重复突变。

插入突变是指一段DNA链上的核苷酸发生了加入,这种变异通常会导致蛋白质的合成串错,从而失去形态和功能。

缺失突变则相反,指的是一段DNA链上的核苷酸被删除了,这种变异通常会导致蛋白质的形态和功能的严重缺陷。

倒位突变是指某一段DNA链上的一段被逆转,导致其中的基因顺序发生了变化,可能会影响该基因的表达或失配。

最后,重复性突变则是指一些重复序列区间的缩短或延长,常见于一些遗传病的表现。

基因突变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足够的影响,它通常会引发疾病或者症状。

比如,在先天性基因突变中,一些突变会导致一些遗传病,如黑色素瘤,囊性纤维化等,而这些疾病通常在出生时就会表现出来。

此外,还有一些基因突变和性别、年龄因素有关,如乳腺癌、黑色素瘤等遗传病,通常具有显著的侵袭性、复发性和死亡率高的特征。

因此,针对这些疾病的早期检测和治疗非常重要,可以减少病患的长期痛苦和死亡的风险。

第七章 基因与基因组学

第七章 基因与基因组学
•2001年8月26日,人类基因组 “中国卷”的绘制工作
宣告完成。六国联合体:2001年2 月15日《Nature》 Celera公司:2001年2 月16日《Science》
•2003年4月14日,中、美、日、德、法、英6国科学家
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 所有目标全部实现(弗朗西斯·柯林斯)。温家宝等六 国首脑联名祝贺(标志着后基因组时代来临) 。
(三)第三代基因工程技术——途径工程
第二节 动物基因组学
一、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20世纪人类科技发展史上的三大创举 90年代人类基因组计划 60年代人类首次登上月球
40年代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1986年,杜尔贝科在《Science》短文《癌症研究
的转折点--人类基因组测序》 。
•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沃森担任
(5)猪的EST专门数据库: /
(6)小鼠单倍型图谱:
/haplotype_map.html (7)QTL在线分析系统:
/ (8)免费医学杂志(含遗传学):
要意义,中国基因组研究中心的测序 能力已跃居世界6大测序大国的16个 测序中心的第7位。
• 以人类基因组和拟南芥基因组为例说明你对生 物基因组全序测定工作的科学意义与社会意义 的认识(8分)
中国科学院2002年 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分子遗传学试题
二、 动物基因组计划
2005年“中-丹家猪基因组计划” 1999年线虫基因组测序 2002年小鼠基因组测序 2005年家蚕基因组测序 2004年斑马鱼基因组测序 2005年绵羊基因组测序 2000年果蝇基因组测序
▪定向测序(Derected or ordered approaches)
▪ 克隆排序(Generate ordered clones ▪ Minimal redundance sequencing) ▪ 引物步移(Primer walking) ▪ 转座子插入(Transposon insertion) ▪ 限制性酶切片段亚克隆(Restriction

医学遗传学 基因突变

医学遗传学 基因突变


芳香族化合物
吖啶类和焦宁类等扁平分子构型的芳香族化合物可以
嵌入 DNA 的核苷酸序列中,导致碱基插入或丢失的移
码突变。
三、生物因素
病毒
风疹、麻疹、流感、疱疹等


真菌和细菌 毒素
第三节 基因突变的形式

静态突变 动态突变


一、静态突变(static mutation)

是在一定条件下生物各世代中以相对稳定的频率

其他物理因素
电磁辐射 高温 严寒

二、化学因素 羟胺(hydroxylamine,HA) 可使胞嘧啶(C)的化学成分发生改变,而不能正

常地与鸟嘌呤(G)配对,而改为与腺嘌呤(A)
互补。经两次复制后,C-G碱基对就变换成T-A碱
基对。
羟胺引起DNA碱基对的改变

亚硝酸或含亚硝基化合物
可使碱基脱去氨基(-NH2)而产生结构改变,从而引起碱 基错误配对。
呤-嘧啶对所替换。
颠换(transvertion):一种嘌呤-嘧啶对被另一种
嘧啶-嘌呤对所替换 。

同义突变(same sense mutation)
碱基被替换之后,产生了新的密码子,但新旧密码
子同义,所编码的氨基酸种类保持不变,因此同义
突变并不产生突变效应 。

无义突变(non-sense mutation)
碱基替换使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变成终止密码UAA、UAG 或UGA。

错义突变(missense mutation)
碱基替换使编码某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变成编码另
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从而使多肽链的氨基酸种
类和序列发生改变。
错义突变引发疾病——镰刀状红细胞贫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突变的类型
1、根据突变的分子机理,突变可分为以下三 种:
1.转换(transition):指DNA分子中的嘌 呤为另一种嘌呤或嘧啶为另一种嘧啶所取代 而引起的突变。
2.颠换(transversion),指DNA分子中的嘌 呤被嘧啶取代或嘧啶被嘌呤取代所引起的突 变。
3.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指DN A分子中插入或缺失一个或少数几个核苷酸, 使整个阅读框改变而引起的突变。
9
第一节 基因突 变的概 说 一、基 因突变 率 二、体 细胞突 变与生 殖细胞 突变
三、基 因突变 的时期 四、突 变的类 型 五、突 变的特 征
二、基因突变的时期 ●时期
在任何时期都可发生,即体细胞和 性细胞都能发生突变。基因突变通常是 独立发生的。
●体细胞和性细胞突变频率 性细胞的突变频率比体细胞高,这 是因为性细胞在减数分裂末期对外界环 境条件具有巨大的敏感性。
第七章 基因突变
第一节 基因突变的概说 第二节 基因突变与性状表现 第三节 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 第四节 生物体的修复机制 第五节 基因突变的检出
1
第一节 基因突变的概说
一、基因突变率 二、体细胞突变与生殖细胞突变 三、基因突变的时期 四、突变的类型 五、突变的特征
2
第一节 基因突变 的概说 一、基因 突变率 二、体细 胞突变与 生殖细胞 突变
○大多数是有害的
○致死突变
例: 植物的白化突变
绿株WW

绿株Ww

1WW:2Ww:1ww
3绿苗:1白苗(死亡)
29
多数为隐性致死(recessive lethal),也有 少数显性致死(dorminant lethal)。
○伴性致死(sexlinked lethal) 即致死突变发生在性染色体上。
IA、IB对i为显性, IA和IB无显性隐性关系,可各 自发生作用,组成6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 表现型(血型) 基因型
A
IAIA ,IA
B
IB IB ,IB
AB
IA IB
O
ii
26
P 配子
F1
O×O血型 ii ii ↓↓ ii
ii O血型
AB×O血型 IA IB ii
配子IA IB i
IAi
IBi
A型 B血型
27
人类ABO血型的复等位基因
人类红细胞表面抗原的特异性由3个复等位基因IA,IB,i决定。 其中IA,IB对i均为显性; IA,IB间为共显性。 3种基因两两组合可能形成6种基因型、4种红细胞表面抗 原反应类型,如下表所示(其中用IO表示i):
28
3、突变的有害性和有利性
●有害性
突变率
二、体细 胞突变与 生殖细胞 突变
三、基 因突变的 时期 四、突变 的类型
五、突变 的特征
正反突变的频率不一,一般正>反, 即U>V,原因野生型内基因座都可能 发生突变,但回复只有已改变的基因 再返回。
23
2、突变的多方向性和复等位基因 ●多方向性 A→a1, A→a1, A→a2,……
A→an
三、基 因突变的 时期 四、突变 的类型 五、突变 的特征
一、基因突变率
●突变的概念
○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基因 突变(gene mutation):是指一个基因内 部可以遗传的结构改变,是基因分子内部 在某种条件作用下所发生的一个或几个核 苷酸的改变,导致结构蛋白或酶的改变, 从而影响有机体的大小、品质、颜色、结 构和生长率等性状的改变。
突变当代表现突变性 状。
突变当代不表现突变性 状,其自交后代才可能 表现突变性状。
生 物
突变当代表现为嵌合 突变当代不表现突变性
体细胞 体,镶嵌范围取决于 状,往往不能被发现、
突变发生的早晚。 保留。
单 倍 体
Hale Waihona Puke 低 等 生 物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
表现突变性状 表现突变性状
表现突变性状 表现突变性状
(
)
15
突变率
二、体细 胞突变与 生殖细胞 突变
三、基 因突变的 时期 四、突变 的类型
五、突变 的特征
1、突变的重演性和可逆性 ●重演性 同一突变可以在同种生物的不同个
体间多次发生,称突变的重演性。表71列举玉米子粒的7个基因的前6个在多 次试验中都出现过类似的突变。
21
第一节 基因突变 的概说 一、基因
4.生化突变(biochemical mutation):指没有形态效 应,但导致某种特定生化功能改变的突变。
17
与突变有关的几个概念 same sense or synonymous
mutation):指虽然基因已发生突变,但仍编码同 一种氨基酸,这是因为密码子有简并性。
nonsense mutation):是指由于突 变而使其某一编码子突变为终止密码子 (UGA,UAG,UGG)。
高等植物中基因突变率为1×10-51×10-8,即在十万至一亿个配子中 只有一个发生突变,可见自然突变 的频率很低。
6

表 玉米子粒7个基因的自然突变率
基 因 表现的性状 测定配子数 观察到的 每百万个配子

突变数 中平均突变率
R 子 粒 色 554,786
273
492.0
I
抑制色素的形成 265,391
6.抑制基因突变(suppressor mutation): 是指一个基因的突变表型可因另一基因的 突变而发生改变,后一个基因就称为抑制 基因。
7.极性突变(polarity or polar mutation): 指操纵子中靠近操纵基因的结构基因发生 突变(无义突变),除了影响它自身外, 还将影响下游基因听编码的蛋白质的量, 这种现象称为极性效应,这种突变就称为 极性突变。
11
第一节 基因突 变的概 说 一、基 因突变 率 二、体 细胞突 变与生 殖细胞 突变
三、基 因突变 的时期 四、突 变的类 型 五、突 变的特 征
○体细胞
显性突变,当代表现,同原来性状 并存,形成镶合体。突变越早,范围 越大,反之越小。果树上许多“芽变” 就是体细胞突变引起的,一旦发现要 及时扦插、嫁接或组培加以繁殖保留。 “芽变”在育种上很重要,有不少新 品种是通过芽变选育出来的,如温州 早桔就是源于温州密桔的芽变。
28
106.0
Pr 紫
色 647,102
7
11.0
Su 非 甜 粒 1,678,736
4
2.4
Y 黄 胚 乳 1,745,280
4
2.2
Sh 饱 满 粒 2,469,285
3
1.2
Wx 非 糯 性 1,503,744
0
0
7
第一节 基因突 变的概 说 一、基 因突变 率 二、体 细胞突 变与生 殖细胞 突变
mis-sense mutation):又称歧义突 变,是指由于突变而导致多肽链上氨基酸的改变, 大多数的突变属于此类。
.延长突变(elongation mutation):这是一类刚 好与无义突变相反的突变,是由于终止密码子突变 为编码子,使肽链延长。
18
5.回复突变(back or reverse mutation): 是指由突变型四复为野生型的突变。
●复等位基因
○定义:位于同一基因座位上的 各个等位基因。
24
如上,A、a1、a2、……an彼此组成 一对等位基因,它们全体组成复等位 基因。
○复等位基因存在于同一类型的不 同个体里
如AA,Aa1,a2 a3, aman ……
举例
玉米自交不亲和性有25个复等位
基因, S1 S2 ……S15
25
人类的ABO血型遗传 三个等位基因IA、IB、i
基因突变一般在染色体结构上是看不到 的,所以又称点突变(point mutation)。3
4
第一节 基因突 变的概 说 一、基 因突变 率 二、体 细胞突 变与生 殖细胞 突变
三、基 因突变 的时期 四、突 变的类 型 五、突 变的特 征
○ 突变体(mutant)或称突变型。由
于基因突变而表现突变性状的细胞或个体。 ●突变率(mutation rate)的估算
突变率的估算因生物生殖方式而不同: ○ 有性生殖的生物。是用每一配子发生 突变的概率,即用一定数目配子中的突变 配子数表示。
5
第一节 基因突 变的概 说 一、基 因突变 率 二、体 细胞突 变与生 殖细胞 突变
三、基 因突变 的时期 四、突 变的类 型 五、突 变的特 征
举例:玉米子粒7个基因的自然突变 率,彼此各不相同(表7-1)
12
表7-1 玉米子粒7个基因的自然突变率
基 因 表现的性状 测定配子数 观察到的 每百万个配子
突变数 中平均突变率
R 子 粒 色 554,786
273
492.0
I
抑制色素的形成 265,391
28
106.0
Pr 紫
色 647,102
7
11.0
Su 非 甜 粒 1,678,736
4
2.4
Y 黄 胚 乳 1,745,280
1×10-10,变异幅度很大。 8
二、 体细胞突变与生殖细胞突变 1、体细胞突变 克隆(clone):一个祖先细胞由无性繁殖而
产生的相同细胞群体。 体细胞突变常形成一个“突变体区”,体细胞
突变发生愈早, “突变体区”愈大。 体细胞突变不能遗传给后代,可通过有性途径
传递。 2、生殖细胞突变 发生在种系中,可通过参与受精而传给下一代。
致死突变一般不利,但也有利,如用于检 测基因突变和控制♀♂个体的平衡致死品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