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
中国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

中国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为了更准确、更方便地开发符合国际CDM 规则以及中国清洁发展机制重点领域的CDM 项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研究确定了中国区域电网的基准线排放因子,可作为CDM 项目业主、开发商、指定经营实体在编写和审定项目文件和计算减排量的参考和引用。
一、 区域电网划分为了便于中国CDM 发电项目确定基准线排放因子,现将电网边界统一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和南方电网,不包括西藏自治区、香港澳门和台湾省。
由于南方电网下属的海南省为孤立岛屿电网,海南电网的排放因子单独计算。
上述电网边界包括的地理范围如下表所示: 电网名称覆盖省市 华北区域电网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山东省、内蒙古自治区 东北区域电网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 华东区域电网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 华中区域电网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四川省、重庆市西北区域电网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自治区、新疆自治区南方区域电网广东省、广西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 海南电网 海南省二、 排放因子计算方法根据方法学ACM0002,计算电量边际排放因子(OM )采用了“简单OM ”方法,公式如下:∑∑⋅=j yj j i j i y j i y simple OM GEN COEF F EF ,,,,,,, (1)其中:F i ,j, y 是省份j 分别在y 年份消耗的燃料i 的数量(按质量或体积单位); COEF i,j y 是燃料i 的CO 2排放系数(tCO 2/燃料质量或体积单位), 考虑了y 年省份j 所使用燃料(原煤、燃油和燃气)的含碳量和燃料氧化率;GEN j,y 为由省份j 向电网提供的电量(MWh)。
CO 2排放系数COEF i 由下式获得:i i CO i i OXID EF NCV COEF ⋅⋅=,2(2)其中:NCV i 为燃料i 单位质量或体积的净热值 (能源含量),为国家特定值; OXID i 为燃料的氧化率,为IPCC 缺省值;EF CO2,i 为燃料i 每单位能量的CO 2潜在排放因子, 为IPCC 缺省值。
2012~2010 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

2012 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
2012 Baseline Emission Factors for Regional Power Grid
<註1>使用第2欄位的EFgrid,OM,y為2012年的電力排放係數, OM 为2008-2010 年电量边际排放因子的加权平均值。
<註2>排放因子(係數)單位 tCO2/MWh = kg CO2/kWh; 即每用1度電(1 kWh),排放多少公斤的二氧化碳。
<註3>绝大部份的区域的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即通称的电力排放系数)都降低了!这表示用电效率提高, (电厂)对环境污染降低了
010 年电量边际排放因子的加权平均值。
h),排放多少公斤的二氧化碳。
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
r Grids in China
低了!这表示用电效率提高, (电厂)对环境污染降低了一些些….。
2018 年度中国区域电网二氧化碳基准线排放因子BM计算说明

式中: EFgrid,BM,y EGm,y EFEL,m,y m y
∑
,
,,
∑
,, ,
(1)
是第 y 年减排项目所在电力系统的容量边际排放因子 BM(tCO2/MWh); 是第 m 个样本机组在第 y 年的净发电量(MWh); 是第 m 个样本机组在第 y 年的单位供电量排放因子(tCO2/MWh); 是计算 BM 所选取的新增机组样本群; 是能够获得发电历史数据的最近年度。
∣
,,
, , (4)
是第 m 个“新增电厂”样本的装机容量(MW),m 相当于一个(A,t,k)的既定组合;
, , 是某个既定省域(A)、既定年份(t)、既定机组类型(k)的新增装机统计数据; 是区域电网所覆盖的各个省级地域(省、自治区、直辖市);
报告|2015年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光伏发电43.18GW占可再生能源发电近9%

报告|2015年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光伏发电43.18GW占可再生能源发电近9%国际能源网讯:国家能源局23日对外发布《2015年度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报告》。
报告显示,到2015年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4.8亿千瓦,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超过20%。
据报道,其中,水电装机3亿千瓦,发电量10985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19.6%;风电装机1.29亿千瓦,发电量1863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3.3%;光伏发电装机4318万千瓦,发电量392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0.7%;生物质发电装机1031万千瓦,发电量527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0.9%。
报告还显示,去年,全国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约为5%。
原文如下:国家能源局关于2015年度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的通报(国能新能[2016]2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内蒙古电力公司,各有关单位:为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科学评估各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状况,确保实现国家2020年、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分别达到15%和20%的战略目标。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建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引导制度的指导意见》(国能新能[2016]54号),我局委托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汇总有关可再生能源电力建设和运行监测数据,并与各地区能源主管部门和电网企业进行衔接和复核,形成了《2015年度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报告》(以下简称监测评价报告)。
现将监测评价报告予以通报,以此作为各地区制定可再生能源相关发展规划及实施工作的基础数据,请各有关地区和单位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和提高利用水平,为完成全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国家能源局2016年8月16日。
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

2016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征求意见稿)为了更准确、更方便地开发符合清洁发展机制(CDM)规则的CDM项目和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CCER项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研究确定了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并征询了相关部门和部分指定经营实体(DOE)的意见。
上述机构一致认为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数据真实、计算合理、结果可信。
现将计算过程及结果公布如下,可供CDM 项目和CCER项目业主、开发商、DOE等在编写和审定项目文件以及计算减排量时参考引用。
一、区域电网划分为了便于中国CDM和CCER发电项目确定基准线排放因子,现将电网边界统一划分为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北和南方区域电网,不包括西藏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上述电网边界包括的地理范围如下表所示:二、 排放因子计算方法(一)电量边际排放因子(OM )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 )下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CDM EB )颁布的最新版“电力系统排放因子计算工具”(版),计算电量边际排放因子(OM )。
采用该计算工具中“简单OM ”方法中选项B ,即根据电力系统中所有电厂的总净上网电量、燃料类型及燃料总消耗量计算。
公式如下:yiy i,CO2,y i,yi,y OMsimple,grid,EG )EF NCV (FCEF ∑⨯⨯=(1)式中: EF grid,OMsimple,y 是第y 年简单电量边际排放因子OM (tCO 2/MWh); FC i,y 是第y 年项目所在电力系统燃料i 的消耗量(质量或体积单位);NCV i,y是第y 年燃料i 的净热值 (能源含量,GJ/质量或体积单位);EF CO2,i,y 是第y 年燃料i 的CO 2排放因子(tCO 2/GJ); EG y是电力系统第y 年向电网提供的电量(MWh),不包括低成本/必须运行电厂/机组;i 是第y 年电力系统消耗的化石燃料种类;y是提交PDD 时可获得数据的最近三年(事先计算)。
2012~2010 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

2012 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
2012 Baseline Emission Factors for Regional Power Grid
<註1>使用第2欄位的EFgrid,OM,y為2012年的電力排放係數, OM 为2008-2010 年电量边际排放因子的加权平均值。
<註2>排放因子(係數)單位 tCO2/MWh = kg CO2/kWh; 即每用1度電(1 kWh),排放多少公斤的二氧化碳。
<註3>绝大部份的区域的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即通称的电力排放系数)都降低了!这表示用电效率提高, (电厂)对环境污染降低了
010 年电量边际排放因子的加权平均值。
h),排放多少公斤的二氧化碳。
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
r Grids in China
低了!这表示用电效率提高, (电厂)对环境污染降低了一些些….。
关于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计算方法及结果的说明

2009年中国低碳技术化石燃料并网发电项目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为了更准确、更快捷地开发符合CDM方法学ACM0013-“使用低碳技术的新建并网化石燃料电厂的整合基准线和监测方法学”的发电项目,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研究确定了针对该方法学的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并征询了指定经营实体(DOE)意见,可供CDM项目业主、开发商、技术咨询服务机构、DOE等在编写和审定项目设计文件、计算减排量时参考和引用。
一、区域电网划分为了便于中国CDM发电项目确定基准线排放因子,现将区域电网统一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和南方电网,不包括西藏自治区、香港、澳门和台湾省。
上述区域电网边界包括的地理范围如表1所示:表1 区域电网划分二、 基准线排放因子计算方法根据方法学ACM0013(04版),基准线排放因子是最终确定的基准线的排放因子(选项1)、区域电网内效率排名前15%电厂的平均排放因子(选项2)两者中的数值最低者。
本公告是针对选项2计算的基准线排放因子。
对于选项2,区域电网内效率最高的前15%电厂j (即在同一类电厂1中)平均排放因子的计算公式如下:∑∑**=jjjFF,j j CO BL EG coEF NCV FC EF 22.(1)其中:EF BL,CO2 基准线排放因子 (tCO 2/MWh)FC j 参考年v 电厂j 的煤炭消耗 (体积/质量单位)NCV j 参考年v 电厂j 消耗的煤炭的净热值(GJ/质量或体积单位) EF FF ,CO2 电厂j 消耗的煤炭的CO 2排放因子(tCO 2 /GJ ) EG j 电厂j 在参考年v 的净上网电量(MWh)j 在确定的区域电网内,与拟建项目具有相似规模和负荷、并使用煤炭作燃料的所有电厂中,效率排在前15% 的电厂j (不包括热电联产,包括已注册的CDM 项目)确定效率排在前15% 的电厂j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1: 确定与项目活动类似的电厂类似电厂的样本群包括所有以煤炭为主要燃料的发电厂(不包括热电联产)。
中国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计算结果概要

中国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计算结果概要为了更准确、更方便地开发符合国际CDM 规则以及中国清洁发展机制重点领域的CDM 项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研究确定了中国区域电网的基准线排放因子,可作为CDM 项目业主、开发商、指定经营实体编写和审定项目文件,以及计算减排量的参考。
其适用范围是: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项目(详见ACM0002),以及所有采用电网排放因子计算减排量的CDM 项目。
基准线排放因子的计算方法、数据来源和数值解释如下。
一、 区域电网划分为了便于中国CDM 发电项目确定基准线排放因子,现将电网边界统一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和南方电网,不包括西藏自治区、香港澳门和台湾省。
由于南方电网下属的海南省为孤立岛屿电网,海南电网的排放因子单独计算。
上述电网边界包括的地理范围如下表所示:二、 排放因子计算方法根据方法学ACM0002,计算电量边际排放因子(OM )采用了“简单OM ”方法,公式如下:∑∑⋅=jyj ji ji y j i ysimple OM GENCOEFF EF ,,,,,,, (1)其中:F i ,j, y 是省份j 分别在y 年份消耗的燃料i 的数量(按质量或体积单位);COEF i,j y 是燃料i 的CO 2排放系数(tCO 2/燃料质量或体积单位), 考虑了y 年省份j 所使用燃料(原煤、燃油和燃气)的含碳量和燃料氧化率; GEN j,y 为由省份j 向电网提供的电量(MWh)。
CO 2排放系数COEF i 由下式获得:i i CO i i OXID EF NCV COEF ⋅⋅=,2 (2)其中:NCV i 为燃料i 单位质量或体积的净热值 (能源含量),为国家特定值; OXID i 为燃料的氧化率,为IPCC 缺省值;EF CO2,i 为燃料i 每单位能量的CO 2潜在排放因子, 为IPCC 缺省值。
另外,在电网存在净调入的情况下,在明确知道该特定电厂时,采用调入电量的特定电厂的排放因子;在特定电厂不明确时,采用调出电量电网的平均排放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CVi,y EFCO2,i,y ) EG y
(1 )
式中: EFgrid,OMsimple,y FCi,y NCVi,y EFCO2,i,y
是第 y 年简单电量边际排放因子 OM (tCO2/MWh); 是第 y 年项目所在电力系统燃料 i 的消耗量(质量或体积单位); 是第 y 年燃料 i 的净热值 (能源含量,GJ/质量或体积单位); 是第 y 年燃料 i 的 CO2 排放因子(tCO2/GJ);
为了便于中国 CDM 和 CCER 发电项目确定基准线排放因子, 现将电网边界 统一划分为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北和南方区域电网,不包括西藏自治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上述电网边界包括的地理范围如下 表所示: 电网名称 华北区域电网 东北区域电网 华东区域电网 华中区域电网 西北区域电网 南方区域电网 二、 排放因子计算方法 覆盖省市 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山东省、内蒙古 自治区 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 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 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四川省、重庆市 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自治区、新疆自治区 广东省、广西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海南省
(一)电量边际排放因子(OM) 根据“电力系统排放因子计算工具” (05.0 版) , 计算电量边际排放因子 (OM) 。 采用步骤 4“简单 OM”方法中选项 B,即根据电力系统中所有电厂的总净上网电 量、燃料类型及燃料总消耗量计算。公式如下:
EFgrid,OMsimple,y
(FC
i
i,y
其中第 m 个机组的排放因子 EFEL,m,y 根据“电力系统排放因子计算工具( ” 05.0 版)的步骤 4 “简单 OM”中的选项 B 方法计算。 “电力系统排放因子计算工具” (05.0 版)提供了计算 BM 的两种选择: (1) 在第一个计入期,基于 PDD 提交时可得的最新数据事前计算;在第二个计入期, 基于计入期更新时可得的最新数据更新; 第三个计入期沿用第二个计入期的排放 因子; (2)在第一计入期内按项目活动注册年或注册年可得的最新信息逐年事后 更新 BM;在第二个计入期内按选择(1)的方法事前计算 BM,第三个计入期 沿用第二个计入期的排放因子。 本次公布的 BM 的结果是基于选择(1)的事前计算,不需要事后的监测和 更新。 由于数据可得性的原因,本计算仍然沿用了 CDM EB 同意的变通办法,即 首先计算新增装机容量及其中各种发电技术的组成, 然后计算各种发电技术的新 增装机权重,最后利用各种发电技术商业化的最优效率水平计算排放因子。
1.0416 1.1291 0.8112 0.9515 0.9457 0.8959
EFgrid,BM,y (tCO2/MWh) 0.4780 0.4315 0.5945 0.3500 0.3162 0.3648
注: (1)表中 OM 为 2011-2013 年电量边际排放因子的加权平均值;BM 为截至 2013 年的容量边际排放因 子; (2)本结果以公开的上网电厂的汇总数据为基础计算得出。
EFThermal , y
(6)
其中,CAPTotal,y 为超过现有容量 20%的新增总容量,CAPThermal,y 为新增火电 容量。 三、 数据来源
计算 OM 和 BM 所需的发电量、装机容量、厂用电率和电网间电量交换等数 据分别来源为 2012-2014 年《中国电力年鉴》和 2011-2013 年《电力工业统计资 料汇编》 ; 发电燃料消耗以及发电燃料的低位发热值等数据分别来源于 2012-2014 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统计制度》(国务院机关事务管 理局制定,国家统计局审批,2011 年 7 月);分燃料品种的潜在排放因子和碳 氧化率来源为 2006 IPCC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 Volume 2 Energy, 第一章 1.21-1.24 页的表 1.3 和表 1.4。分燃料品种的潜在排放 因子采用了上述表 1.4 中的 95%置信区间下限值。 四、 排放因子数值 EFgrid,OM,y (tCO2/MWh) 华北区域电网 东北区域电网 华东区域电网 华中区域电网 西北区域电网 南方区域电网
1
EGy i y
是电力系统第 y 年向电网提供的电量(MWh),不包括低成本/必 须运行电厂/机组; 是第 y 年电力系统消耗的化石燃料种类; 是提交PDD时可获得数据的最近三年(事先计算)。
另外,在电网存在净调入电量的情况下,采用调出电力电网的简单电量边际 排放因子(步骤4)。 OM计算中供电量和燃料消耗量的数据选取遵循了保守原则,计算过程详见 附件1。 (二)容量边际排放因子(BM) 根据“电力系统排放因子计算工具”(05.0 版) ,计算容量边际排放因子 BM。 BM 可按 m 个样本机组排放因子的发电量加权平均求得,公式如下:
Coal , y
iCOAL , j
F
i, j, y
NCVi , y EFCO2 ,i , j , y
(3)
F
i, j
i, j, y
NCVi , y EFCO2 ,i , j , y
Oil , y
iOIL , j
F
i, j, y
NCVi , y EFCO2 ,i , j , y NCVi , y EFCO2 ,i , j , y NCVi , y EFCO2 ,i , j , y NCVi , y EFCO2 ,i , j , y
(5) (4)
F
i, j
i, j , y
Gas , y
iGAS , j
F
i, j, y
F
i, jΒιβλιοθήκη i, j, y其中: Fi,j,y NCVi,y 是第 j 个省份在第 y 年的燃料 i 消耗量(质量或体积单位,其中固 体和液体燃料为吨,气体燃料为立方米) ; 是燃料 i 在第 y 年的净热值(固体和液体燃料为 GJ/t,气体燃料为 GJ/m3) ;
2
由于现有统计数据中无法从火电中分离出燃煤、 燃油和燃气的各种发电技术 的容量,本计算过程中采用如下方法:首先,利用最近一年的可得能源平衡表数 据,计算出发电用固体、液体和气体燃料对应的 CO2 排放量在总排放量中的比 重; 其次, 以此比重为权重, 以商业化最优效率技术水平对应的排放因子为基础, 计算出各电网的火电排放因子;最后,用此火电排放因子乘以火电在该电网新增 的 20%容量中的比重,结果即为该电网的 BM。BM 近似计算过程是遵循了保守 原则。 具体步骤和公式如下: 步骤 1,计算发电用固体、液体和气体燃料对应的 CO2 排放量在总排放量中 的比重。
2015 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
为了更准确、更方便地开发符合 CDM 规则和中国清洁发展机制重点领域的 CDM 项目,以及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CCER 项目)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 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研究确定了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 并征询了相关部 门和部分指定经营实体(DOE)的意见。上述机构一致认为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 排放因子数据真实、计算合理、结果可信。现将计算过程及结果公布如下,可供 CDM 项目和 CCER 项目业主、开发商、DOE 等在编写和审定项目文件以及计算 减排量时参考引用。 一、 区域电网划分
4
。 EFCO2,i,j,y 是燃料 i 的排放因子(tCO2/GJ) 脚标 Coal,Oil 和 Gas 分别指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
步骤 2:计算对应的火电排放因子。
EFThermal , y Coal , y EFCoal , Adv, y Oil , y EFOil , Adv, y Gas , y EFGas, Adv, y
EGm,y EFEL,m,y EFgrid,BM,y m EGm,y
m
(2)
式中: EFgrid,BM,y 是第 y 年的容量边际排放因子 BM(tCO2/MWh) ; EFEL,m,y EGm,y m y 是第 m 个样本机组在第 y 年的排放因子(tCO2/MWh) ; 是第 m 个样本机组在第 y 年向电网提供的电量(MWh) ,也即上 网电量; 是样本机组; 是能够获得发电历史数据的最近年份。
(5)
其中 EFCoal,Adv,y,EFOil,Adv,y 和 EFGas,Adv,y 分别是商业化最优效率的燃煤、燃油 和燃气发电技术所对应的排放因子,具体参数及计算过程详见附件 2。
3
步骤 3:计算电网的 BM
EFgrid , BM , y
CAPThermal , y CAPTotal ,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