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鉴定试验

合集下载

(完整版)实验:常见矿物手标本的鉴定

(完整版)实验:常见矿物手标本的鉴定

实验一常见矿物手标本的鉴定一、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二、实验目的(一)熟悉与掌握用肉眼鉴定矿物的方法。

(二)熟练掌握常见矿物的形态特征及物理性质特征,并据此鉴别矿物。

(三)为鉴定岩石打下基础。

三、实验仪器、设备矿物标本,小刀,放大镜,盐酸,瓷板,马蹄形磁铁四、实验原理(一)矿物的形态1.矿物单体的形态:一向延长——柱状或针状二向延长——板状或片状三向延长——立方体或八面体等。

2.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矿物单体如为一向伸长——集合体常为纤维状或毛发状;矿物单体如为二向伸长——集合体常为鳞片状;矿物单体如为三向伸长——集合体常为粒状或块状(二)矿物的光学性质1、透明度:矿物透过可见光的能力矿物薄片能透过光线者,称为透明矿物;基本上不能透过光线者,称为不透明矿物。

2、光泽:矿物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

根据反射能力的强弱可分为:3、颜色与条痕:颜色是鉴定矿物的重要依据。

某些矿物常常由于外来原因呈现出不很固定的颜色,如纯净的石英为无色,由于混有杂质等原因也可呈现各种颜色,许多透明矿物均具有这一特点。

条痕是矿物粉末的颜色。

它对于某些金属矿物具有重要的鉴定意义,如赤铁矿可呈赤红、铁黑或钢灰等色,而它的条痕恒为樱红色透明矿物的条痕都是白色或近于白色,无鉴定意义。

(三)矿物的力学性质1、硬度:在肉眼鉴定中,主要指矿物抵抗外力刻划的能力。

通常用摩氏硬度计作为标准进行测量。

2、解理:晶体受到打击时能够沿着一定结晶方向分裂成为平面(即解理面)的能力。

3、断口:断口是矿物受外力打击后不沿固定的结晶方向断开时所形成的断裂面。

(四)常见矿物特征滑石Mg3[Si4O10](OH)8单晶体为片状,通常为鳞片状、放射状、纤维状、块状等集合体。

无色或白色。

解理面上为珍珠光泽。

硬度1。

平行片状方向有极解理。

有滑感。

薄片具挠性相对密度2.58—2.55。

石膏Ca[SO4]·2H2O单晶体常为板状。

集合体为块状、粒状及纤维状等为无色或白色。

鉴定试验资料

鉴定试验资料
质量
01
质量改进:根 据试验结果和 反馈,对产品 进行改进和优

02
持续改进:建 立持续改进机 制,不断提高 鉴定试验的质
量和水平
03
鉴定试验的合规性与伦理问题
合规性:确保鉴定试验符合相关的法规、标准和规范
伦理问题:关注试验过程中涉及的伦理问题,如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等
06
鉴定试验的实际案例分析
成功的鉴定试验案例分析
资源
鉴定试验的组织与实施
成立试验
组织:成
01
立专门的 试验组织,
负责试验
的策划、
实施和管
实施理试验:
按照试验
03
计划和方
案,进行
试验操作,
收集试验
数据
分配试验
任务:根
据试验计
02
划,分配
试验任务
给试验人

监督试验
过程:对
试验过程
04
进行监督,
确保试验
的顺利进

鉴定试验的资源与人员配置
01 试验设备配置:根据试验需求,配置相应的试验设备 02 试验人员培训:对试验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试验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03 试验人员配置:根据试验项目的复杂性和工作量,配置试验人员 04 试验场地安排:安排合适的试验场地,满足试验的需求
案例背景:介绍成功鉴定试 验的背景和原因
试验过程:描 述成功的鉴定 试验过程和关
键节点
试验结果:展 示成功的鉴定 试验结果和评

经验总结:总 结成功鉴定试 验的经验和启

鉴定试验中的问题与教训
问题分析:分析鉴定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 教训总结:总结鉴定试验中的教训和不足 改进措施:提出针对问题和教训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实验四 根茎类药材的鉴定黄连、大黄、天麻

实验四 根茎类药材的鉴定黄连、大黄、天麻

药用植物与生药学实验
黄连根切面图
药用植物与生药学实验
药用植物与生药学实验
黄连横切面主要观察
木栓层 皮层 石细胞 中柱鞘纤维
薄壁细胞
药用植物与生药学实验
黄连(味连)粉末
鳞叶表皮细胞:长方形,绿黄色或黄棕色, 壁波状弯曲或呈连珠状增厚。 石细胞:形多样,黄色,壁厚,壁孔明显。 纤维:中柱鞘纤维纺锤形或长梭形,壁厚。 木纤维较长,壁较薄,有稀疏的点状纹孔。 淀粉粒:多单粒,类圆形。
药用植物与生药学实验
黄连粉末主要观察
鳞叶表皮细胞 中柱鞘纤维 木纤维 石细胞
导管
药用植物与生药学实验
药用植物与生药学实验
鳞叶表皮细胞
药用植物与生药学鞘纤维
木纤维
药用植物与生药学实验
淀粉粒
药用植物与生药学实验
大黄
[来源] 蓼科植物 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唐古特大黄R. tanguticum、 药用大黄R. officinale的根及根茎。 前两种习称“北大黄”、后一种习称 “南大黄”
药用植物与生药学实验
三、实验器械、材料
器械、材料
玻片、刀片、 镊子、显微镜 、酒精灯、载 玻片、盖玻片 等。 黄连、大黄、 天麻玻片。黄 连、大黄、天 麻粉末。
药用植物与生药学实验
黄连
[来源]毛茛科植物 黄连Coptis chinensis
三角叶黄连C. deltoidea
云南黄连C. teeta的根茎。
4.标本请不要带走。
授课教师:程纪伦 办公电话:22896599
药学教研室
草酸钙簇晶:众多,棱角多短钝。 导管:多网纹导管,非木化。 淀粉粒:单粒脐点星状,类圆形,复 粒由2-5(7)分粒组成。

一般鉴别试验名词解释

一般鉴别试验名词解释

一般鉴别试验名词解释一般鉴别试验是指用特定方法进行的试验,旨在通过比较和观察样品的不同特性、性能或行为来确定其品质等级或鉴别其品种、真伪、纯度等方面的试验。

一般鉴别试验在科学研究、工程实践、产品质量控制等领域被广泛应用,通过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等分析技术的手段,对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鉴定。

一般鉴别试验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样品的品质安全,并帮助人们了解和识别不同样品的特性和属性。

它可以用于各行各业,包括食品、医药、化工、环境科学等领域。

其中,食品相关的鉴别试验,比如食品检验和食品鉴定,对保障公众健康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鉴别试验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制备样品、选择适当的试验方法、实施试验、观察和记录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

制备样品是指根据试验要求,进行样品的采集和处理,以便符合试验的条件和要求。

样品的选取应当具有代表性,样品的数量也应当能够满足试验的需要。

选择适当的试验方法是指根据样品的性质和试验的目的,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和仪器设备。

常用的试验方法有物理性质测试、化学分析测试、生物学鉴定测试等。

实施试验是指按照试验方法的要求,进行试验操作,收集数据和观察样品的相应特征和反应。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实验条件的控制和操作的准确性,以确保试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观察和记录结果是指对样品在试验中的表现进行仔细观察和准确记录,包括样品的外观、颜色、形状、质地等特征,以及样品在试验过程中的反应和行为。

对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是指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根据评判标准和先验知识,对样品的品质、品种、真伪、纯度等方面进行判断和鉴别。

这需要根据试验目的和实验数据进行合理的推理和结论。

总之,一般鉴别试验是一种科学、客观和系统的试验方法,通过比较和观察样品的特性和反应,对样品的品质等级或其他方面进行判断和鉴别。

它在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和质量控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对保障公众健康和食品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可靠性鉴定试验

可靠性鉴定试验

可靠性鉴定试验可靠性鉴定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测试方法,用于评估产品或系统在特定条件下的可靠性水平。

通过模拟实际使用环境和工作负荷,对产品进行长时间运行和检测,以确定其是否能够在不出现故障或失效的情况下持续正常工作。

本文将介绍可靠性鉴定试验的基本原理、常见试验方法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基本原理可靠性鉴定试验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特定的实验环境下对产品或系统进行长时间的运行和监测,以确定其在给定条件下的可靠性水平。

可靠性是指产品或系统按照规定性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的能力,其主要由产品的可靠度和可用度来衡量。

可靠度是指产品在规定时间内正常工作的概率,可用度则是指产品在给定条件下可供使用的时间与总时间之比。

二、常见试验方法1. 退化试验法退化试验法是一种常见的可靠性鉴定试验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提前对产品施加特定的负荷,使其在较短时间内产生故障或失效,从而加速其退化过程。

根据退化曲线和退化参数的变化情况,可以预测产品的寿命和可靠性水平。

2. 加速寿命试验法加速寿命试验法是一种通过对产品施加较高的工作负荷和恶劣环境条件,以加速其老化和疲劳过程的试验方法。

通过在较短时间内对产品进行长时间、高负荷的测试,可以评估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和寿命。

3. 应力分析法应力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对产品使用环境和工作负荷的详细分析,确定其主要应力因素,并进行量化评估的试验方法。

通过分析和评估不同应力因素对产品可靠性的影响,可以优化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水平。

三、应用领域可靠性鉴定试验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对于对产品可靠性要求较高的行业。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1. 电子产品对于电子产品而言,可靠性鉴定试验可以评估其在不同工作负荷和恶劣环境条件下的耐用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电子元件和电路板的鉴定试验,可以提前发现并解决潜在的故障和失效问题。

2. 汽车行业汽车是一种对可靠性要求极高的产品,对其进行可靠性鉴定试验可以评估其在不同行驶条件和环境下的性能和可靠性水平。

简述一般鉴别试验。

简述一般鉴别试验。

简述一般鉴别试验。

鉴别试验是一种对物质进行化学、物理、谱学等测试的方法,以确定它们的成分和性质。

这种试验广泛应用于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是对不同物质进行鉴定和检测的重要手段。

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一些常用的鉴别试验。

物理鉴别试验物理鉴别试验主要是通过对物质的外部特征进行观察和测量,如质地、颜色、形状、密度、熔点、沸点等,来鉴别和区分不同物质。

例如,熔点是一个很常用的特征。

如果两种物质的熔点存在明显差异,就可以通过测试它们的熔点,来确定它们的种类。

化学鉴别试验化学鉴别试验主要是通过对物质的化学反应性能进行检测,来识别不同物质的化学成分和结构。

例如,常见的化学试剂如酸、碱、氧化剂、还原剂等,可以通过与物质的反应,来识别它们对应的功能基团,从而判断它们的种类。

此外,化学鉴别试验也可以通过测定物质的溶解度、pH值、电导率等性质,来对物质进行区分。

光谱学鉴别试验光谱学鉴别试验是一种基于物质的波长吸收谱或者是发射光谱,来确定物质的种类和化学结构的鉴别方法。

例如,常用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质谱等光谱学方法,都在鉴别和区分不同物质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与传统的物理和化学鉴别试验相比,光谱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精确度,能够对物质的微小差异进行判别。

总之,鉴别试验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分析手段,可以通过不同的观测和测试方法,来对物质进行有效的鉴别和区分。

在实践中,鉴别试验需要结合不同的测试手段,并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以达到准确鉴别的目标。

同时,鉴别试验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不同领域的发展和变化。

生药学理化性质鉴别试验汇总

生药学理化性质鉴别试验汇总

生药学理化鉴定试验现象汇总麻黄粉末——微量升华——细小针状或颗粒状结晶大黄断面或粉末——碱液——显红色大黄粉末——微量升华——黄色菱状针晶——高温则得羽状结晶——碱液——结晶溶解,显红色(羟基蒽醌类反应)何首乌粉末——微量升华——黄色柱状或针蔟状结晶——碱液——红色(蒽醌类化合物反应)黄连粉末甲醇滤液——稀盐酸、漂白粉——显樱桃红色(小檗碱检识反应)黄连粉末或切片——稀盐酸或硝酸——镜检——黄色针状结晶簇——加热——结晶显红色并消失川乌粉末——亚铁氰化钾——甲酸——绿色川乌乙醇浸出液——香草醛、硫酸——沸水浴——显红紫色白芍横切面——三氯化铁——显蓝色(鞣质)淫羊藿乙醇浸出液——盐酸-镁粉反应——显红色(检查黄酮)肉桂粉末三氯甲烷浸出液——滴于载玻片挥干——盐酸苯肼试液——桂皮醛苯肼杆状结晶杏仁——加水捣碎——有苯甲醛气味生成黄芪粉末水浸出液——茚三酮——沸水浴——冷后呈紫红色(氨基酸、多肽反应)——α-萘酚乙醇液——浓硫酸——出现紫红色环(糖、多糖反应)黄芪粉末甲醇浸出液——水浴蒸干——用冰醋酸溶解——醋酸酐-浓硫酸试剂——由黄—红—青—污绿色(甾醇反应)甘草粉末——硫酸——黄色渐变为橙黄色(甘草皂苷反应)番泻叶粉末稀醇浸出液——滴于滤纸,晾干——紫外——棕红色荧光(蒽醌类反应)黄柏断面——紫外灯——亮黄色荧光黄柏粉末乙醚浸出液——挥干——加冰醋酸溶解——硫酸——紫棕色(黄柏酮反应)黄柏粉末乙醇浸出液——蒸去乙醇——硫酸——氯气饱和水溶液——红色环(小檗碱反应)丁香粉末——氯仿——氢氧化钠的氯化钠饱和液——镜检——针状丁香酚钠结晶。

或直接加氢氧化钠醇溶液也可形成结晶人参乙醇浸液——蒸干——三氯化锑氯仿饱和溶液——蒸干——显紫色柴胡粉末水溶液——振摇——持久性泡沫(柴胡皂苷)川芎药材横切面——紫外灯——亮淡紫色荧光,外皮显暗棕色荧光马钱取胚乳部分作切片,1.+浓硝酸1滴,-→橙红色(检查马钱子碱)2.+1%钒酸铵硫酸溶液1滴,-→蓝紫色(检查番木鳖碱(士的宁))薄荷叶粉末——微量升华——得到油状物——镜检——针蔟状结晶——硫酸、香草醛——显黄色至橙黄色——水——显紫红色黄芩1、乙醇回流液+醋酸铅试液——桔黄色沉淀2、乙醇回流液+镁粉/盐酸——红色3、稀醇提取液+三氯化铁——灰绿色--紫棕色桔梗粉末或切片遇α-萘酚、浓硫酸试液显紫堇色(菊糖反应)红花稀乙醇浸出液——悬挂一滤纸——五分钟后滤纸放入水中——随即取出——滤纸上部淡黄色、下部淡红色木香切片——70%乙醇浸软——5%α萘酚-浓硫酸各一滴——显紫红色麦冬薄片置紫外光灯下下显亮浅蓝色荧光红花加浓硫酸,颜色变化:深蓝→紫→红棕、红花水试:①水试---放在水中成黄线下沉,柱头膨胀成喇叭状,内有一短缝,散出橙黄色色素,染水成金黄色,花不褪色,水不得呈红色,②水面不得有漂浮物(油类),且置于纸上不得留有油渍③不得有沉淀物(防止矿物类粉末、淀粉及糊精等掺伪。

123.2药物鉴别的项目下

123.2药物鉴别的项目下
一般鉴别试验
6. 无机酸根 氯化物
鉴别一 供试品+稀HNO3酸化后+AgNO3生成白色凝乳状沉淀
Ag+ Cl AgCl
鉴别二 供试品+等量的MnO2+H2SO4生成Cl2,使湿润的KI淀 粉试纸显蓝色。
MnO2 2Cl 4H+ Cl2 Mn2 2H2O
鉴别试验的项目
一般鉴别试验
6. 无机酸根 硫酸盐
供试品溶液(中性)+氨制硝酸银
银镜
苯甲酸盐 苯甲酸盐+ FeCl3 中性 赭色沉淀 +稀HCl
COOH
白色沉淀
鉴别试验的项目
一般鉴别试验
3.芳香第一胺类
稀盐酸 芳香第一胺类 + 亚硝酸钠
碱性β—萘酚试液
橙黄色到 猩红色↓
鉴别试验的项目
一般鉴别试验
4.托烷生物碱类
水解
托烷生物碱类
发烟硝酸
莨菪酸
三硝基衍生物
NO3 H2SO4 HNO3 HSO4
2HNO3
6FeSO4
3H2SO4
3Fe2
SO4
3
2NO+4H2O
xFeSO4 yNO xFeSO4 yNO 棕色
鉴别试验的项目
一般鉴别试验
6. 无机酸根 硝酸盐
鉴别二 供试品+ H2SO4+Cu,加热生成红棕色的蒸汽
3Cu+8HNO3 3Cu NO3 2 2NO 4H2O
鉴别试验的项目
一般鉴别试验
1.有机氟化物
茜素氟蓝 硝酸亚铈
有机氟化物 氧瓶燃烧 无机氟离子
pH4.3
蓝紫色配合物
鉴别试验的项目
一般鉴别试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类鉴定试验
糖发酵产酸试验
微生物具有不同的利用各种碳源的能力,其原理在于不同微生物具有不同的酶系。

绝大多数细菌都能利用糖类作为碳源,但是它们在分解糖类物质的能力上有很大差异。

有些细菌能分解某种糖产生有机酸(如乳酸、醋酸、丙酸等)和气体(如H2、CH4、CO2等),有些细菌只产酸不产气。

溴甲酚紫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在中性时为紫色,碱性时为深红色,而在酸性时呈现黄色。

微生物在进行碳源代谢时可以产生不同的代谢产物,有些产物为酸性物质。

酸性物质的积累有时会超出培养基的缓冲范围,导致pH下降,溴甲酚紫的颜色由紫色转为黄色。

在产酸过程中有时会伴随气体的产生,这可以在杜氏管中的气泡反映出来。

若碳源代谢的终产物为中性化合物,既无颜色变化也无气体产生,表明此时的代谢较为复杂。

不同细菌分解糖类的能力和代谢产物不同。

例如大肠埃希菌能发酵葡萄糖和乳糖;而伤寒沙门菌可发酵葡萄糖,但不能发酵乳糖。

即使两种细菌均可发酵同一糖类,其结果也不尽相同,如大肠埃希菌有甲酸脱氢酶,能将葡萄糖发酵生成的甲酸进一步分解为CO2和H2,故产酸并产气;而伤寒沙门菌缺乏该酶,发酵葡萄糖仅产酸不产气。

过氧化氢酶试验
试剂:3%过氧化氢溶液:临用时配制。

试验方法:挑取固体培养基上菌落一接种环,置于洁净试管内,滴加3%过氧化氢溶液2mL,观察结果。

结果于半分钟内发生气泡者为阳性,不发生气泡者为阴性。

硝酸盐还原试验
有些细菌具有还原硝酸盐的能力,可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氨或氮气等。

亚硝酸盐的存在可用硝酸试剂检验。

试验方法:临试前将试剂的A(磺胺酸冰醋酸溶液)和B(α-萘胺乙醇溶液)试液各0.2ml 等量混合、取混合试剂约0.1ml、加于液体培养物或琼脂斜面培养物表面,立即或于10min 内呈现红色即为试验阳性,若无红色出现则为阴性。

用α-萘胺进行试验时,阳性红色消退很快、故加入后应立即判定结果。

进行试验时必须有未接种的培养基管作为阴性对照。

α-萘胺具有致癌性、故使用时应加注意。

产生吲哚试验
有些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霍乱弧菌等能分解培养基中的色氨酸生成吲哚(靛基质),经与试剂中的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作用,生成玫瑰吲哚而呈红色,是为吲哚试验阳性。

明胶液化试验
有些细菌具有明胶酶(亦称类蛋白水解酶),能将明胶先水解为多肽,又进一步水解为氨基酸,失去凝胶性质而液化。

试验方法:挑取18~24h待试菌培养物,以较大量穿刺接种于明胶高层约2/3深度或点种于平板培养基。

于20~22℃培养7~14天。

明胶高层亦可培养于36±1℃。

每天观察其结果,若因培养温度高而使明胶本身液化时应不加摇动、静置冰箱中待其凝固后、再观察其是否被细菌液化,如确被液化,即为试验阳性。

平板试验结果的观察为在培养基平板点种的菌落上滴加试剂,若为阳性,10~20min后,菌落周围应出现清晰带环。

否则为阴性。

硫化氢试验
测定微生物自含硫氨基酸或无机硫化物等受质中产生硫化氢的能力。

实验原理:微生物产生硫化氢之酦酵途径,主要有两种。

途径一:硫化氢由培养基中蛋白质成份之半胱氨酸还原而产生。

蛋白质经微生物酵素分解,形成含硫之半胱氨酸,此氨基酸经半胱氨酸脱硫酵素作用失去硫原子,而自水分子加入氢形成硫化氢。

途径二:硫化氢由无机硫化合物如硫代硫酸盐(S2O32-)、硫酸盐(SO42-)或亚硫酸盐(SO32-)等所产生,当培养基含硫代硫酸钠时,有些微生物可将其还原为亚硫酸盐,并释出硫化氢。

本实验使用SIM培养基,内含蛋白质与硫代硫酸钠作为硫受质,另含硫酸铵亚铁(Fe(NH4)2SO4)作为硫化氢指示剂(硫化氢为无色气体,不易察觉,硫酸铵亚铁之亚铁离子可与硫化氢反应生成不溶性黑色沉淀硫化亚铁)培养基含0.3%琼脂使其成半固体状,以增强厌氧呼吸,亦可观察微生物的运动性,如具运动性,则微生物生长沿接种线向四周扩散,使培养基呈混浊;如无运动力,则生长仅限于接种线。

实验材料:
菌种:Escherichia coli , Enterobacter aerogenes , Proteus vulgaris
培养基:SIM agar deep tube三支
器材:酒精灯、接种针
试验步骤:
将每支SIM agar deep tube分别标示接种菌及组别。

以无菌操作将各菌分别穿刺接种至培养基中。

将所有试管置于37℃下培养24-48小时。

结果分析:
检视所有SIM培养基,观察接种线有无黑色产生,将结果记录于表格中。

依观察所见,判断各菌是否具有产生硫化氢的能力。

观察微生物是否沿接种线向四周扩散,并判断其是否具运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