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骨质疏松的七大误区
柳建军医生讲解骨质疏松的常见误区

柳建军医生讲解骨质疏松的常见误区随着全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一大难题。
其发病率现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四位。
骨质疏松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在治疗过程中容易碰到的误区值得我们关注。
骨质疏松的常见误区:误区1:骨质疏松与年轻人无关如果年轻时久坐不动,常常挑食或节食,饮食结构不均衡,导致饮食钙的摄入量不足、体型偏瘦,同时又有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就达不到理想的骨骼发育量,就会使骨质疏松有机会侵犯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女性。
因此,骨质疏松的预防要及早开始,使年轻时期获得理想的骨峰值。
误区2:补充性激素防治骨质疏松易患癌症对同时伴有更年期症状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用雌激素替代疗法进行合理治疗,雌激素的使用原则是低剂量、短期,主要目的为改善更年期症状,且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随访。
只要坚持半年内查一次子宫、乳腺和卵巢有无病变,雌激素治疗还是比较安全的。
假如该骨质疏松患者无更年期症状,那就不主张补充雌激素。
误区3:已明确有骨质疏松,无需做骨密度测定。
骨密度测定不但可用于诊断骨质疏松,也可用于随访骨质疏松的病情变化和评价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效果,因此,已经明确患有骨质疏松的病人建议定期进行骨密度测定,以了解骨质疏松的病情变化与评价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效果。
一般来说,可以每年检查一次骨密度。
误区4:有骨质增生,就不可能患有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常常合并骨质增生(也即“骨刺”),而骨质增生常常是继发于骨质疏松后机体的代偿过程中发生钙异位沉积所致,这时钙常常沉积于骨关节表面而形成了“骨刺”,治疗骨质疏松可以纠正机体缺钙状态,从而部分纠正这一异常过程,减少“骨刺”的形成,甚至使已形成的“骨刺”减少,因此骨质增生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仍然需要抗骨质疏松治疗。
骨质疏松的饮食误区:一、骨头汤补钙真的只是一个传说尽管“骨头汤不能补钙”的说法已经被专家们强调了多次,但依然有不少人坚持中国老话“吃哪补哪”的说法,认为喝骨头汤能够达到补钙的作用。
骨质疏松的认识误区你知道吗

骨质疏松的认识误区你知道吗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加重,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更是不断升高,已经发展成世界范围的,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问题。
出现骨质疏松后,非常容易发生骨折,对人们的生活与工作都带来很多不利影响,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骨质疏松,做好早期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一起来说说骨质疏松认识的误区有哪些。
1.误区一:骨质疏松就是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指的是人体骨密度降低,当骨密度值低于正常数值时人体就处于骨质疏松的状态。
然而骨质疏松症是需要进行相关检查后再去确定是否出现了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属于一种系统性骨病,它的特点是骨量发生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受到破坏,骨的脆性增大,也就加大了骨折的危险,无论是否存在外伤,即便只有轻微外伤都更容易发生骨折。
造成骨质疏松症的因素有很多。
发病前也并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女性多发于男性,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和老年人。
1.误区二: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病,年轻人不会出现骨质疏松症可分为原发性的继发性有两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三种。
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在女性间发病率极高,多在绝经后的5-10年间出现;几乎所有年龄超过70岁的老年人都逃不过骨质疏松症疾病的困扰;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则几乎都发生在青少年人群中,到底是何原因引起的还未可知。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生于多种因素下,比如长时间喝酒或者长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者伴有甲状腺亢进、慢性肾病以及糖尿病等人群,这类骨质疏松症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而不仅仅是老年人。
1.误区三:人上了年纪骨脆是正常的,不用刻意干预骨质疏松人群骨骼都很脆弱,很多轻微动作不觉怎样,但却很可能会引起骨折,比如咳嗽时、打喷嚏时、用力提重物时,甚至在用力呼吸时都会引发骨折。
然而这些轻微骨折却大大增加了病人健康的隐患,不仅影响生活质量,甚至还会降低寿命长短。
不仅如此,骨质疏松也会造成病人浑身疼痛,身高降低、出现驼背以及呼吸不畅等,降低生活质量,需要尽早诊断与治疗,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用药治疗,预防浑身疼痛和骨折等不良情况的发生。
老年人骨质疏松五大误区.doc

老年人骨质疏松五大误区作者:来源:《亚太传统医药·都市健康人》2010年第11期什么是骨质疏松?该如何防治骨质疏松?许多老年朋友都是一知半解,甚至容易走进误区,认为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
我们一起来看看生命质量控制工程专家怎么说吧。
误区1:只要补充足够的钙,就不会发生骨质疏松钙是保持骨骼强壮的关键物质,但并非唯一物质。
防治骨质疏松的原则和目的是增加骨骼中骨基质和骨矿物质的含量,防止骨质的分解,促进其合成,单纯补钙并不能使骨质疏松好转。
只有胶原蛋白与钙同时补充,才能起到补充钙的作用。
误区2:骨质疏松是由于衰老造成的,无需治疗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不断增加,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等与增龄相关的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但是并非不需要治疗或没有办法治疗。
骨质疏松既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等科学补钙,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而减轻病人的疼痛,预防骨折的发生,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延长其寿命。
误区3:没有外伤史,就不会发生骨折患有骨质疏松的患者骨骼是非常脆弱的,有些轻微动作常常不被感知(也没有明显的外伤史)时即可引起骨折,如咳嗽、打喷嚏、用力提重物或抱小孩、甚至用力呼吸等等。
常见的骨折部位有脊椎骨、肋骨、桡骨、股骨上端等,这些轻微的骨折可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应注意检查及早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
误区4:治疗骨质疏松等于补钙骨质疏松的治疗不是单纯补钙,而是综合治疗。
治疗的目的是提高骨量、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
其综合治疗措施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如适当的体育锻炼、纠正不良嗜好、防止跌倒等)、补钙,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
误区5:老年人治疗骨质疏松为时已晚很多老年人认为骨质疏松无法逆转,到老年时期治疗已没有效果,为此放弃治疗,这是错误的。
骨质疏松是因为年老后体内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破骨细胞活跃,骨吸收加快,骨形成廷缓,导致骨量不断丢失所致。
只要接受正规的治疗,积极补充骨骼的营养成分,无论何时均可显效,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走出骨质疏松七大误区

走出骨质疏松七大误区作者:暂无来源:《家庭科学·新健康》 2020年第12期文/ 李康我国首次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5 岁以上老年女性患病率为51.6% ,男性患病率为10.7% 。
河南省中医院迎宾路院区创伤外科主任宋鹏介绍,骨质疏松具有高发病率、高患病率的特点,一旦发现骨质疏松,要抓紧治疗,千万不能拖,并且要警惕骨质疏松的七大常见误区。
●误区一:骨质疏松无需治疗骨质疏松是常见的骨科疾病,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损坏、骨的脆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骨质疏松与年龄的增长有关,也就是与自然衰老有关,但是并不意味着无需治疗或者没办法治疗,骨质疏松是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增加钙剂摄入、药物治疗等多种方式来干预的,从而减轻痛苦,提高骨质疏松患者的生活质量。
●误区二:吃钙片就可治疗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的治疗包括很多方面:基础治疗(加强营养和适度运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康复治疗、手术治疗等。
口服钙片只是药物治疗中的一种,钙片属于骨吸收抑制剂,此外,骨吸收抑制剂还包括维生素D、降钙素、二磷酸盐、雌激素等;还有一类为骨形成促进剂,如氟化物、类固醇、甲状旁腺激素等。
●误区三:多吃钙片会引起肾结石宋鹏提到,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肾结石是体内晶体物质和有机质结合沉积到肾脏引发的一种疾病。
机体正常的血钙不会引发结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通过钙制剂抑制肠道对草酸的吸收来治疗肾结石。
所以适量补钙是不会引起肾结石的。
●误区四:有骨质增生不能补钙宋鹏表示,在临床上经常有患者会问到这样的问题:我有骨质增生,又有骨质疏松,还能补钙吗?骨质增生是中老年人比较常见的疾病,从疾病本身来讲跟补钙没有什么关系,但如果骨质增生患者同时合并有骨质疏松,这样是可以补钙的。
骨质增生患者适度补钙可缓解局部疼痛,对骨质增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所以说,骨质增生患者是可以补钙的。
●误区五:喝骨头汤能预防骨质疏松骨头汤中含有的钙质非常少,却含有大量的脂肪,所以喝骨头汤并不能用来预防骨质疏松。
老年人保健 防治骨质疏松要明白九个误区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老年人保健防治骨质疏松要明白九个误区
导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钙在不断的流失,所以骨质疏松会常常发生于老年人,且女性多余男性。
骨质疏松会对老年人的正常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钙在不断的流失,所以骨质疏松会常常发生于老年人,且女性多余男性。
骨质疏松会对老年人的正常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中老年人对于骨质疏松的预防工作是很重要的,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那么,老年人如何防治骨质疏松呢?下面小编就来详细介绍下防治骨质疏松的九个误区。
误区一:与年轻人无关
骨质疏松不是老年人特有,年轻人同样需要注意。
人体骨骼中矿物质含量在30多岁达到最高的峰值骨量。
峰值骨量越高,就相当于人体中的“骨矿银行”储备越多,到老发生骨质疏松的时间越推迟,程度也越轻。
而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节食减肥,体重降下来的同时,对骨骼也产生了严重隐患。
因此专家特意提示,减肥是减掉体内脂肪,不要同时减掉骨骼的重量,最好通过适量运动来保持体型哦。
误区二:补钙等于治疗
骨质疏松是人体内的破骨细胞影响大于成骨细胞造成的,简单讲就是骨骼流失速度超过形成速度造成的,因此,治疗不是单纯补钙,而是要提高骨量、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的综合治疗。
患者应到正规医院的骨质疏松相关科室规范治疗。
误区三:喝骨头汤能预防
实验证明同量的牛奶中钙含量远远高于骨头汤。
同时,骨头汤里的大量脂肪会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其他危害。
应注意饮食多样化,少油、不宜多吃高蛋白质与咖啡因的食物。
生活中的小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骨质疏松十大误区

骨质疏松十大误区误区一:盲目相信广告现在许多城市出售钙制品的商店,为了促销而专门备有检测骨密度的仪器,大肆宣传,免费测试。
因此许多人图方便赶去测量,其结果几乎人人都缺钙,老年人更是人人都是骨质疏松。
显然,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因为,确诊骨质疏松症或缺钙与否,不能通过一项检查就能决定,事实上,这些场所摆放的大多是“单光子骨密度测试仪”,这种测试并不准确,只能测人体手臂的尺骨和桡骨,而骨质疏松的主要危害在于腰椎和髋部。
而且,许多场所检测人员并非正规医务人员。
有广告说,补钙产品卖得越贵,含钙量越高,吸收率就越高,效果也越好。
有的补钙品宣称“沉积好、吸收快”,有的宣称“颗粒小”,甚至推出了“原子钙”、“纳米钙”,让人们觉得钙越细小越易吸收。
实际上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率和钙产品的颗粒大小无关,而且要看是否具有生物活性。
误区二:喝骨头汤能防止骨质疏松中国人有句老话:“吃什么补什么。
”很多骨质疏松患者认为补钙首选骨头汤,为反驳这个观点,有人做了个试验:用5公斤猪骨头加上5公斤水,在高压锅里熬10小时,结果一碗骨头汤中的钙含量不过10毫克。
而同样一碗牛奶中的钙含量达到200多毫克,远远高于一碗骨头汤。
另外,对老人而言,骨头汤里溶解了大量骨内的脂肪,经常食用还可能引起其他健康问题。
骨质疏松的治疗重要的是学会从饮食中摄取必要的钙质。
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少食油腻和含脂肪多的食品,注重摄入一些富含钙量较多的食物,坚持喝牛奶,不宜过多食入蛋白质和咖啡因。
误区三: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特有现象,与年轻人无关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无论男女,如果骨骼健康生长,骨骼最强健的时期是20-40岁,也就是说该时期骨骼达到了最高的骨量和最好的质量,骨骼是否能达到最好状态,与遗传和环境因素等有关。
而一旦过了40岁,骨质流失的速度就超过形成速度,骨量开始下降,骨质逐渐变脆,随着年龄渐渐增大,患骨质疏松或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可能性也增大。
所以,50岁以上的女性,有半数会在有生之年发生一次与骨质疏松有关的骨折。
警惕防治骨松症的七大误区

警惕防治骨松症的七大误区
误区一:
喝骨头汤能防止骨质疏松
专家:骨头汤中的钙含量有待确定,不过骨头汤里的大量脂肪却会对老人的身体造成其他伤害。
应当注意饮食要多样化,不宜多吃高脂肪或含咖啡因的食物。
误区二:
补钙等于治疗骨质疏松
专家:目前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单纯补钙可以替代其他抗骨质松药物治疗。
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时,钙应当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单纯补钙不可治疗骨质疏松。
误区三:
老人治疗骨质疏松为时已晚
专家:人的一生中,骨组织都在不断地新陈代谢,改变老年人代谢状态,减少破骨,促进成骨,就可防止骨质疏松,而且老人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误区四:
自我感觉发现骨质疏松
专家:病人在初期是感觉不到症状的,等到感觉疼痛加剧、明显驼背时,症状已经非常严重,甚至随时可能发生骨折,因此老年人尤其是高危人群,无论有没有症状,都应尽快到医院做检查。
误区五:
得骨质疏松自己吃药就可以了
专家:是药三分毒,滥用药物,不但不能有效治疗疾病,而且还可能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已确认的患者,应及时接受正规而综合的治疗。
误区六:
防骨折,宜静不宜动
专家:体育锻炼对防止骨质疏松具有积极作用,保持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强度,需要不断的运动刺激,缺乏运动会造成骨量丢失,影响关节灵活性,容易跌倒致骨折。
误区七:
骨折手术后骨骼就正常了
专家:骨折手术只是针对局部病变的治疗方式,而全身骨骼发生骨折的风险并未得到改善。
骨质疏松防治十大误区

错 ,但也不必看到 “ 骨质疏松”就草木 皆 兵 ,需要正规的骨密度检查才能最终确诊。
钙是 构成 骨骼 的主要成 分 ,但 骨质 疏松 并不单 纯是 因为缺钙 ,而多是 由于
钙调 节激素失衡f 如雌激素 分泌减少 、维
,破骨细胞 躁匣圄 依据自觉症状或血钙膳食中钙摄入过量
时 ,钙 调 节 激 素 通 过 刺 激 成 骨 细 胞 活 性 ,
即使正 规服用 钙剂 和维 生素 D,如 果没
有 规 范 服 用 抑 制 破 骨 或促 进 成 骨 的药 物 ,对于预防骨折来说仍然是无效 的。
使 多余的血钙沉积于骨。
由 此 可 知 ,血 钙 正 常 并 不 说 明 骨 骼
症” ;降低 1 个标 准差 以上但未达到 2 . 5 个 标准差时,只能称作 “ 骨量减少” 。很多老 人确实存在骨质疏松 ,但严格来说是处于
“ 骨 量减 少 ” 的范 畴 , 尚不 能 诊断为 “ 骨质 疏松症 ” 。所 以 ,重 视 “ 骨 质 疏 松 ”没 有
院做 骨密度检 查 以明确诊 断 ,而不 要等
圜圃
只要钙的摄入量足够 。身体就
不会 缺 钙
哩圊 “ 骨质疏 松”与 “ 骨质 疏松
症”是 一回事 “ 骨质 疏松”和 “ 骨质疏松症”虽仅 有一字之差 ,但含义却不尽相同。根据世 界卫生组织( WH O ) 的定义 ,骨质疏松症是
一
中不缺钙 ,血 钙水平并 不能反 映骨质 疏 松存在 与否 以及 严重程 度 。事 实上 ,原
响骨代谢 的药物。
美 国全 国骨 质疏 松 基金 会 ( N 0 F 姒 为,
的 ,还 要 同 时纠 正 骨 代 谢 失 衡 的 问题 ( 一方 面要促进骨生成 ,另一方 面要 阻止 骨流失) 。换 句话说 ,补 钙必须与抗 骨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治骨质疏松的七大误区
误区1:预防骨质疏松只需要单纯补钙就可以了
缺钙并不是骨质疏松发生的唯一因素,因此不是单纯补钙就可以的。
骨钙的丢失与青年期骨峰的高低有关,补钙也不是越多越好,中老年人最好每晚睡觉前服用1次钙剂,以抵消夜间的低血钙。
如果在服用钙剂的同时加服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效果更好。
另外合理饮食、运动等方式也很重要。
误区2:骨质疏松与年轻人无关
如果年轻时期忽视运动,常常挑食或节食,饮食结构不均衡,导致饮食钙的摄入少、体瘦,同时又有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就不容易达到理想的骨骼峰值量和质量,就会使骨质疏松有机会侵犯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女性。
因此,骨质疏松的预防要及早开始,使年轻时期获得理想的骨峰值。
误区3:补充性激素防治骨质疏松易患癌症
对同时伴有更年期症状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用雌激素替代疗法进行合理治疗,雌激素的使用原则是低剂量、短期,主要目的为改善更年期症状,且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随访。
只要坚持半年内查一次子宫、乳腺和卵巢有无病变,雌激素治疗还是比较安全的。
假如该骨质疏松患者无更年期症状,那就不主张补充雌激素。
误区4: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宜静不宜动
保持正常的骨钙量和骨密度需要不断地运动刺激,缺乏运动就会造成脱钙,出现骨质疏松。
长期卧床的病人或骨折固定都会出现骨质疏松。
运动量减少,不注意体育锻炼,骨丢失加快。
因此,体育锻炼对于防止骨质疏松具有积极作用。
另外,如果不注意锻炼身体,出现骨质疏松,肌力也会减退,对骨骼的刺激进一步减少。
这样,不仅会加快骨质疏松的发展,还会影响关节的灵活性,容易跌倒,造成骨折。
误区5: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一回事
中年以后,人体往往是负钙平衡状态。
每当钙摄入不足时,人体的血钙自稳系统即增加甲状旁腺素的分泌,溶解骨钙,以补充血钙,使血钙维持原来的水平。
如果人体长期缺钙而得不到纠正,会使血钙的稳定系统出现偏差。
甲状旁腺长期受缺钙刺激,持续过量的分泌甲状旁腺素,致使甲状旁腺进入亢进状态,造成骨钙减少,血钙和软组织钙含量增加的反常现象。
高血钙刺激降钙素分泌增加,促进成骨,这就是骨质疏松与骨质增生并存的激素基础。
骨质增生只是机体对骨质疏松的一种代偿而已,人体用这种代偿作用形成的新骨远不能补足大量丢失的旧骨,本应进入骨骼内部的钙却沉积修补在某些受力最大的骨面上,如颈椎、腰椎、足跟骨等,这就是骨质增生。
经常同时折磨中老年朋友的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是因为机体缺钙引起的一对孪生骨病。
误区6:骨质疏松症就是缺钙
很多人认为,人到老年,腰背痛、腿脚痛是因为“缺钙”而造成的,甚至认为这种疼痛不用治疗,挺一挺就能熬过去。
一般来说,骨质疏松症一旦出现明显的疼痛症状时,骨骼中的骨量已经丢失30%-50%以上了。
此时骨破坏大于新骨的生成,骨骼中的矿物质减少,骨骼中的骨小梁变细﹑变脆或发生断裂从而导致上述症状。
此时单纯地服用钙剂效果往往不太理想,需要综合治疗骨代谢失衡的问题,不仅要促进骨生成,同时也要阻止骨流失,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骨质疏松。
误区7:过量补钙会导致肾结石
补钙与肾结石没有必然联系。
肾结石的发生受遗传、环境、营养及尿钙浓度等多因素影响。
目前,推荐的常规补钙剂量(600毫克左右的钙)不会增加肾结石发生的危险,是安全的。
当然在过多补钙时,通过肾脏滤过排出的钙较多,在泌尿系统中,尿钙含量较高,会增加泌尿系统形成结石的机会。
因此,对于那些易发生肾结石的患者,在补充高剂量钙和维生素D前,应适当监测血钙和尿钙水平,若尿钙正常,可以适当补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