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存储器管理练习及参考答案

最新存储器管理练习及参考答案
最新存储器管理练习及参考答案

存储器管理练习及参考答案

、 单 项选择题:

1、存储管理的目的是( C )。 A. 方便用户 C.方便用户和提高主存空间的利用率

2、( A )存储管理不适合多道程序设计。

B. 固定分区存储管

4、提高主存利用率主要是通过( A )实现的。 A. 内存分配 B.内存保护 C.地址映射

D.内存扩充

5、多道程序环境中,使每道程序能在不受干扰的环境下运行,主要是通过( C )功能

实现的。

A. 内存分配

B.地址映射

C.内存保护

D.内存扩充 6、最佳适应分配算法的空闲区是( B )。 A. 按大小递减顺序排序 B.按大小递增顺序排序 C. 按地址由小到大排列 D. 按地址由大到小排列 7、地址重定位的对象是( B )。 A. 源程序 B. 目标程序 C.编译程序 D. 汇编程序 8、采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方式管理主存时,使用移动技术可以( B )。 A. 加快作业执行速度 B.集中分散的空闲区 C.扩大主存容量 D. 加快地址转换

9、如下存储管理方式中, ( A )一般采用静态重定位方式进行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 换。

A.固定分区存储管理方式 C.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方式

10、很好地解决了内存零头问题的存储管理方法是( A )。 A. 页式存储管理 B.段式存储管理

11、设基址寄存器的内容为 1000,在采用动态重定位的系统中,当执行指令“ Load A,2000 ”

时,操作数的实际地址是( C )。 A.1000 B.2000 C.3000 D.4000

12、对主存的研究可归纳为:主存的分配与回收、地址重定位、存储空间的共享与保护、 ( B )。 A. 地址映射 B.虚拟存储 C.分区管理 D. 物理存储器的扩充 13、地址转换或叫重定位的工作是将( C )

A. 绝对地址转换为逻辑地址

B.逻辑地址转换为浮动地址

C.可变分区存储管理

D.页式存储管理 3、静态重定位是在作业的( B )进行的,动态重定位是在作业的( A.编译过程中 B.装入过程中 C.修改过程中 D )进行的。

D.执行过程中

B.提高主存空间的利用率 A.单一连续分区 B.段式存储管理方式

C.多重分区管理

D. 可变式分区管理

C.逻辑地址转换为绝对地址

D. 绝对地址转换为浮动地址

14、段式存储管理中,用于记录作业每个分段在主存中的起始地址和长度的是(

B )。

A. 基址寄存器和限长寄存器

B. 段表

C. 界限寄存器

D. 上、下限寄存器

17、在页式管理中,页表的起始地址存放在( D )中。 A. 内存 B. 外存 C.程序 D.寄存器

18、在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每次从主存中取指令或取操作数,至少需要( B )次访问内 存。

A.1

B.2

C.3

D.4

19、在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每次从主存中取指令或取操作数,至少需要( B )次访问内 存。

A.1

B.2

C.3

D.4

20、下面哪种内存管理方法能更好满足用户要求?( A )。 A. 分段存储管理 B.分页存储管理 C. 可变分区存储管理 D. 固定分区存储管理

21、存储分配后程序不再“搬家”的是( D ),仍然允许“搬家”的是( B )。 A. 动态分配 B. 动态重定位 C.静态分配 D.静态重定位 22、动态重定位技术依赖于( B )。 A. 重定位装入程序 B.重定位寄存器 C.地址结构 D.目标程序 23、虚拟存储器的最大容量( B )。 A. 为内外存容量之和 B. 由计算机的地址结构决定 C.是任意的 D. 由作业的地址空间决定

24、在虚拟存储系统中,若进程在内存中占 3 块(开始时为空) ,采用先进先出页面淘汰算

法,当执行访问页号序列为 1、2、3、4、1、2、5、1、2、3、4、5、6 时, 将产生( D ) 次缺页中断。 A.7 B.8 C.9 D.10

25、在请求分页系统中, LRU 算法是指( B )。 A.最早进入内存的页先淘汰

B. 近期最长时间以来没被访问的页先淘汰

C. 近期被访问次数最少的页先淘汰

D. 以后再也不用的页先淘汰 26、虚拟存储器是( D )。

A.可提高计算机运算速度的设备

B. 容量扩大了的主存实际空间

C. 通过 SPOOLING 技术实现的

D. 可以容纳总和超过主存容量的多个作业同时运行的一个地址空间 15、分页系统的页面是为( B A.用户/操作系统

)所感知的,对( )是透明的。

B. 操作系统 /用户 D. 连接程序 /编译系统

16、段式存储管理中,要求( A.段内地址不连续 C. 段内地址连续 C )。 B. 段与段之间的地址连续 D. 每段不可独立编程

27、请求页式管理中,缺页中断率与进程所分得的内存页面数、( B )和进程页面流的

走向等因素有关。

A. 页表的位置

B.页面置换算法

C.外存管理算法

D.进程调度算法

28、在页式存储管理中,每当CPU 形成一个有效地址时,则要查找页面。这一工作是由

( C )实现的。

A. 查表程序

B.存取控制

C.硬件自动

D.软件自动

29、若处理器有 32 位地址,则它的虚拟地址空间为( B )字节。

A.2GB

B.4GB

C.100KB

D.640KB 不要求将作业全部装入

并不要求一个连续存储空间的管理方式 B. 固定分区存储管理 D. 页式虚拟存储管理 31、在提供虚拟存储的系统中,用户的逻辑地址空间主要受( C )的限制。 A. 主存的大小 B.辅存的大小 C. 计算机编址范围 D. 主存中用户区域的大小 32、虚拟存储管理系统的基础是程序的( A )理论。 A. 局部性 B.全局性 C.动态性 D.虚拟性 33、系统“抖动”现象的发生是由( A )引起的。 A. 置换算法选择不当 B.交换的信息量过大 C.内存容量不足 D. 请求页式管理方案

34、采用段式存储管理的系统中,若地址用 24 位表示,其中 8 位表示段号,则允许每段的

最大长度是( B )。

24 16 8 32

A.2

24

B.216

C.28

D.232

35、在分页系统环境下,程序员编制的程序,其地址空间是连续的,分页是由( 完成的。

二、 填 空题:

1、页式存储管理的逻辑地址由两部分组成: ( )和( );段式存储管理的逻辑 地址由两部分组成: ( )和( )。(页号,页内地址,段号,段内地址)

2、分页和分段的区别是 ( )的大小是固定的, ( )的大小是不固定的; ( ) 对用户是可见的, ( )对用户是不可见的; ( )的地址空间是二维的, ( ) 的地址空间是一维的。 (页, 段, 段, 页, 段, 页)

3、在存储器的管理中,常用( )的方式来摆脱主存容量的限制。 (虚拟存储管 理)

4、虚拟存储器的容量由计算机系统的( )和( )决定的。 (地址结构、内 存)

5、实现虚拟存储技术,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其一是( ),其二是( ),其 三是( )。 (请求分页 / 段的页 /段表机制、缺页 /段中断、地址变换机构)

6、请求页式管理是一种( )页式管理,它的( )与静态页式管理相同,也是通 过查找( )来完成的, 但是静态页式管理要求作业或进程在 ( )全部装入( )。

(具有请求功能和置换功能的、地址变换机构、页表、运行前、内存) 7、主存中一系列物理存储单元的集合称为( )。 (存储空间)

8、在虚存管理中,虚拟地址空间是指逻辑地址空间,实地址空间是指( );前者的大 小只受( )限制,而后者的大小受( )限制。 (物理地址空间、机器的 地址长度、物理内存大小)

9、在段式虚拟存储管理中,程序所使用的最大段数以及段的最大长度是由( )来决 定的。 (逻辑地址结构)

10、在虚拟段式存储管理中,若逻辑地址的段内地址大于段表中该段的段长,则发生

30、在下列存储管理方式中, 是( D )。 A.单用户连续存储管理 C.页式存储管理 A.程序员 B.编译地址 C.用户 D. 系统

()。(地址越界中断)

11、页表表目的主要内容包括();段表表目的主要内容包括()。(页号、块号;段号、段长、起始地址)

三、综合题:

1、画出页式存储管理的地址转换图。

2、什么叫虚拟存储器?其特征是什么?有哪几种实现方式?(虚拟存储器:略;特征:多

次性、对换性、虚拟性;三种实现方式:请求分页、请求分段、虚拟段页式)

3、某分页系统的逻辑地址结构采用16 位,其中高 6位用于页号,低 10 位用于页内地址,

问:这样的地址结构下,一页有多少字节(210字节即1024 个字节)?逻辑地址可有多

少页(26即64 页)?一个作业最大空间是多少(216字节)?有一个程序,访问的逻辑地址分别是 2058(2058 除以页面大小即1024 所得的商的整数部分为页号,余数为页内地址,下同)、 3072 和 1023,请问它们的页号是多少、页内地址是多少?

4、一个由 3 个页面(页号为 0、1、2)、每页有 2048 个字节组成的程序,把它装

入一个由 8 个物理块(块号为 0、1、2、 3、4、5、6、 7)组成的存储器中,装入情况如下表所示,请根据页表计算出下列逻辑地址对应的物理地址。

(1)100 ( 2) 2617 ( 3) 5196

(1)100除以2048 得到商的整数部分是0,余数为100,所以页号为0,页内地址是100,查页表得知该页装入 4 号物理块,物理地址为4×2048+100=8292(2)7× 2048+569

(3)1× 2048+100

5、在一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某作业的页表如下所示,已知页面大小为 1024 字

节,请将逻辑地址 1011、2148、3000、4000 转换为相应的物理地址。

1011:页面号0页内地址10112×

2148:页面号为2

页内地址

100,1× 1024+100=

3000:页面号为2

页内地址

952,1×1024+952=

4000:页面号为3

页内地址

928,6×1024+928=

6、

7、某系统采用段式管理,一个作业由 3 段组成,段表如下,请计算出下列逻辑地址对应的

绝对地址:(1)0,123 (220+123=343)(2)1,30 (1700+30=1730 )(3)2,88 (23+88=111)

8、在下图的段表中,对于下面的逻辑地址,求对应的物理地址。

(1)0,430 (219+430=649 )( 2)3,400 (1327+400=1727 )( 3)1,10 (3200+10=2310 )

(4)2, 500 (500>100 ,越界)( 5) 4, 42 (1954+42=1996 )

9、某页式存储管理系统的主存容量为64KB ,被分成 16 块,块号为 0、1、2、?、15,设

某作业 J有 4 页,被分别装入主存的 2、4、1、5 块中。

(1)写出作业 J 的页表。

( 2)写出作业 J 的每一页在主存中的起始地址。

(1)

2)页面大小为64KB/16=4KB ,所以:0 号页面的起始地址为2× 4KB 1 号页面的起始地址为4× 4KB 2 号页面的起始地址为1× 4KB 3 号页面的起

始地址为5× 4KB

10、试述分页系统和分段系统的主要区别。

11、设有一页式存储管理系统,向用户提供的逻辑地址空间最大为16页,每页 2048 字节,

内存总共有 8 个存储块,试问逻辑地址至少应为多少位(24为16,211为2048,所以逻

辑地址至少为15 位)?内存空间多大(23为8,211为2048,所以内存空间为14 位)?

12、在一个请求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一个作业的页面走向为4、3、2、1、4、3、5、4、3、

2、 1、5,当分配给该作业的物理块数分别为

3、4 时,试计算采用下述页面置换算法时

的缺页率(假设开始执行时主存中没有页面),并比较所得结果。

(1)最佳页面置换算法( 2)先进先出页面置换算法(3)最近最久未使用页面置换算法

13、实现虚拟存储器要那些硬件支持 ?

答: a. 对于为实现请求分页存储管理方式的系统,除了需要一台具有一定容量的内存及外存的计算机外,还需要有页表机制,缺页中断机构以及地址变换机构;

b. 对于为实现请求分段存储管理方式的系统,除了需要一台具有一定容量的内存及外存的计算机外,还需要有段表机制,缺段中断机构以及地址变换机构;

CH4 作业答案

第4章作业 一、选择题 1. cache存储器的内容应与主存储器的相应单元的内容( A) A.保持一致B.可以不一致 C.无关 2.cache存储器的速度应比从主存储器取数据速度( A) A.快B.稍快 C.相等D.慢 3.虚拟存储器的逻辑地址位数比物理地址( A) A.多B.相等 C.少 4.EPROM是指( D) A. 读写存储器 B. 只读存储器 C. 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D. 可擦除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5.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的记忆设备,主要用于(D )。 A.存放程序 B.存放软件 C.存放微程序 D.存放程序和数据 6. 在主存和CPU之间增加cache存储器的目的是(C )。 A. 增加内存容量 B. 提高内存可靠性 C. 解决CPU和主存之间的速度匹配 D. 增加内存容量,同时加快存取速度7.外存储器与内存储器相比,外存储器( B)。 A.速度快,容量大,成本高 B.速度慢,容量大,成本低 C.速度快,容量小,成本高 D.速度慢,容量大,成本高 8.动态RAM的基本存储器件是( A)。 A. 电容 B. 触发器 C. 字节 D. 扇区 9.使用Cache的主要依据是( B)。 A. Cache容量大 B. 存储器访问的局部性 C. 内存容量不足 D. Cache速度慢

10.对于磁盘存储器来说,如下说法错误的是:(D ) A.存储的数据分布在盘片的同心圆上,这些同心圆被称为磁道; B.从磁盘的圆心到磁盘的边缘,磁道上数据的密度逐渐降低; C.对于同一个磁盘,每个磁道上可存储的数据量是相同的; D.磁盘上的任何信息对用户来说都是可以访问的。 11.半导体静态存储器SRAM的存储原理是( A)。 A.依靠双稳态电路B.依靠定时刷新 C.依靠读后再生D.信息不再变化 12.某DRAM芯片,其存储容量为512K×8位,该芯片的地址线和数据线数目为( D )。 A.8,512 B.512,8 C.18,8 D.19,8 13.主存与辅存的区别不包括(A )。 A.是否按字节或字编址 B.能否长期保存信息 C.能否运行程序 D.能否由CPU直接访问 14.某机字长32位,存储容量1MB,若按字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 C )。A. 1MB B. 512KB C. 256K D. 256KB 15.Cache是( C )。 A.主存的一部分 B.为扩大存储容量而设置的 C. 为提高存储系统的速度 D.辅助存储器的一部分 16.某存储器芯片的存储容量为8K×8位,则它的地址线和数据线引脚相加的和为( C ) A. 12 B. 13 C. 21 D. 22 17.存储周期是指(C )。 A.存储器的读出时间B.存储器的写入时间 C.存储器进行连续读和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 D.存储器进行连续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

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ch4-answer

05-ch4参考答案 2. 在一个请求分页虚拟存储管理系统中,一个作业共有5页,执行时其访问页面次序为: (1) 1、4、3、1、2、5、1、4、2、1、4、5。 (2) 3、2、1、4、4、5、5、3、4、3、2、1、5。 若分配给该作业三个页框,分别采用FIFO和LRU面替换算法,求出各自的缺页中断次数和缺页中断率。 答:(1) 采用FIFO为9次,9/12=75%。采用LRU为8次,8/12=67%。 (2) 采用FIFO和LRU均为9次,9/13=69%。 5 给定内存空闲分区,按地址从小到大为:100K、500K、200K、300K和600K。现有用户进程依次分别为212K、417K、112K和426K,(1)分别用first-fit、best-fit和worst-fit 算法将它们装入到内存的哪个分区?(2) 哪个算法能最有效利用内存? 答:按题意地址从小到大进行分区如图所示。 (1)1)first-fit 212KB选中分区2,这时分区2还剩288KB。417KB选中分区5,这 时分区5还剩183KB。112KB选中分区2,这时分区2还剩176KB。426KB无分区能满足,应该等待。 2)best-fit 212KB选中分区4,这时分区4还剩88KB。417KB选中分区2,这 时分区2还剩83KB。112KB选中分区3,这时分区3还剩88KB。426KB选中分区5,这时分区5还剩174KB。 3)worst-fit 212KB选中分区5,这时分区5还剩388KB。417KB选中分区2, 这时分区2还剩83KB。112KB选中分区5,这时分区5还剩176KB。426KB无分区能满足,应该等待。 (2) 对于该作业序列,best-fit算法能最有效利用内存 9 某计算机有cache、内存、辅存来实现虚拟存储器。如果数据在cache中,访问它需要20ns;如果在内存但不在cache,需要60ns将其装入缓存,然后才能访问;如果不在内存而在辅存,需要12μs将其读入内存,然后,用60ns再读入cache,然后才能访问。假设cache命中率为0.9,内存命中率为0.6,则数据平均访问时间是多少(ns)? 答:506ns。 12 某计算机系统提供24位虚存空间,主存为218B,采用分页式虚拟存储管理,页面 尺寸为1KB。假定用户程序产生了虚拟地址11123456(八进制),而该页面分得块

操作系统(最全整理的)

填空题 1.常见的操作系统有哪三个: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 2.虚拟技术有:时分复用技术和空分复用技术 3.操作系统与用户的接口:用户接口和程序系统接口 4.进程的实体包括:程序段、相关的数据段和PCB 5.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就绪、执行和阻塞 6.理解操作系统的主要特性: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和异步性 7.理解并发进程的特征(与顺序程序设计相比):不可再现性、失去封闭性、间断性 8.4种常用的I/O控制方式:程序I/O方式、中断驱动I/O控制方式、直接存储器访问I/O控制方式、I/O通道控制方式。 9.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 10.通信机制:共享存储器系统、消息传递和管道通信。 概念题 进程:是进程实体的运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原语:是由若干条指令组成的,用于完成一定功能的一个过程。 管程:代表共享资源的数据结构,以及由对该共享数据结构实施操作的一组过程所组成的资源管理程序,共同构成了一个操作系统的资源管理模块。 死锁:是指多个进程在运行过程中因争夺资源而造成的一种僵局,当进程处于这种僵持状态时,若无外力作用,它们都将无法再向前推进。 死锁四个条件:互斥条件、请求和保持条件、不剥夺条件、环路等待条件 临界资源:在一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的资源。 属于临界资源的硬件有打印机、磁带机等,软件有消息缓冲队列、变量、数组、缓冲区等。诸进程间应采取互斥方式,实现对这种资源的共享。 SPOOLing:也称作假脱机操作,是指在多道程序的环境下,利用多道程序中的一道或两道程序来模拟外围控制机,从而在联机的条件下实现脱机I/O的功能。 虚拟存储器:是指具有请求调入功能和置换功能,能从逻辑上对内存容量加以扩充的一种存储器系统。 事务:是用于访问和修改各种数据项的一个程序单位。它也可以看做是一系列相关读和写操作。 算法题 生产者与消费者问题 12利用记录型信号量解决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Var mutex,empty, full:semaphore:=1,n,0; buffer:array[0,1,…,n-1] of item; in, out: integer:=0, 0; begin parbegin proceducer: begin repeat … producer an item nextp; … wait(empty);

ch4作业答案

第4章作业 一、选择题 1.cache存储器的内容应与主存储器的相应单元的内容(A) A.保持一致B.可以不一致 C.无关 2.cache存储器的速度应比从主存储器取数据速度(A) A.快B.稍快 C.相等D.慢 3.虚拟存储器的逻辑地址位数比物理地址(A) A.多B.相等 C.少 4.EPROM是指(D) A.读写存储器 B.只读存储器 C.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D.可擦除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5.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的记忆设备,主要用于(D)。 A.存放程序 B.存放软件 C.存放微程序 D.存放程序和数据 6.在主存和CPU之间增加cache存储器的目的是(C)。 A.增加内存容量 B.提高内存可靠性 C.解决CPU和主存之间的速度匹配 D.增加内存容量,同时加快存取速度7.外存储器与内存储器相比,外存储器(B)。 A.速度快,容量大,成本高 B.速度慢,容量大,成本低 C.速度快,容量小,成本高 D.速度慢,容量大,成本高 8.动态RAM的基本存储器件是(A)。 A.电容 B.触发器 C.字节 D.扇区 9.使用Cache的主要依据是(B)。 A.Cache容量大 B.存储器访问的局部性 C.内存容量不足 D.Cache速度慢

10.对于磁盘存储器来说,如下说法错误的是:(D) A.存储的数据分布在盘片的同心圆上,这些同心圆被称为磁道; B.从磁盘的圆心到磁盘的边缘,磁道上数据的密度逐渐降低; C.对于同一个磁盘,每个磁道上可存储的数据量是相同的; D.磁盘上的任何信息对用户来说都是可以访问的。 11.半导体静态存储器SRAM的存储原理是(A)。 A.依靠双稳态电路B.依靠定时刷新 C.依靠读后再生D.信息不再变化 12.某DRAM芯片,其存储容量为512K×8位,该芯片的地址线和数据线数目为(D)。 A.8,512 B.512,8 C.18,8 D.19,8 13.主存与辅存的区别不包括(A)。 A.是否按字节或字编址 B.能否长期保存信息 C.能否运行程序 D.能否由CPU直接访问 14.某机字长32位,存储容量1MB,若按字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C)。A.1MB B.512KB C.256K D.256KB 15.Cache是(C)。 A.主存的一部分 B.为扩大存储容量而设置的 C.为提高存储系统的速度 D.辅助存储器的一部分 16.某存储器芯片的存储容量为8K×8位,则它的地址线和数据线引脚相加的和为(C) A.12 B.13 C.21 D.22 17.存储周期是指(C)。 A.存储器的读出时间B.存储器的写入时间 C.存储器进行连续读和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 D.存储器进行连续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

操作系统(第三版)孙钟秀主编 课后习题4应用题参考答案

CH4 应用题参考答案 1 在一个请求分页虚拟存储管理系统中,一个程序运行的页面走向是: 1、2、3、4、2、1、5、6、2、1、2、3、7、6、3、2、1、2、3、6。 分别用FIFO、OPT和LRU算法,对分配给程序3个页框、4个页框、5个页框和6个页框的情况下,分别求出缺页中断次数和缺页中断率。 答: 只要把表中缺页中断次数除以20,便得到缺页中断率。 2 在一个请求分页虚拟存储管理系统中,一个作业共有5页,执行时其访问页面次序为:(1) 1、4、3、1、2、5、1、4、2、1、4、5。 (2) 3、2、1、4、4、5、5、3、4、3、2、1、5。 若分配给该作业三个页框,分别采用FIFO和LRU面替换算法,求出各自的缺页中断次数和缺页中断率。 答:(1) 采用FIFO为9次,9/12=75%。采用LRU为8次,8/12=67%。 (2) 采用FIFO和LRU均为9次,9/13=69%。 3 一个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使用FIFO、OPT和LRU页面替换算法,如果一个作业的页面走向为: (1) 2、3、2、1、5、2、4、5、3、2、5、2。 (2) 4、3、2、1、4、3、5、4、3、2、1、5。 (3 )1、2、3、4、1、2、5、1、2、3、4、5。 当分配给该作业的物理块数分别为3和4时,试计算访问过程中发生的缺页中断次数和缺页中断率。 答:(1) 作业的物理块数为3块,使用FIFO为9次,9/12=75%。使用LRU为7次,7/12=58%。使用OPT为6次,6/12=50%。 作业的物理块数为4块,使用FIFO为6次,6/12=50%。使用LRU为6次,6/12=50%。使用OPT为5次,5/12=42%。 (2) 作业的物理块数为3块,使用FIFO为9次,9/12=75%。使用LRU为10次, 10/12=83%。使用OPT为7次,7/12=58%。 作业的物理块数为4块,使用FIFO为10次,10/12=83%。使用LRU为8次,8/12=66%。使用OPT为6次,6/12=50%。

操作系统习题及答案精编版

操作系统习题及答案

CH4 应用题参考答案 1 在一个请求分页虚拟存储管理系统中,一个程序运行的页面走向是: 1 、 2 、 3 、 4 、2 、1 、 5 、 6 、2 、1 、2 、3 、 7 、6 、3 、2 、1 、2 、3 、6 。 分别用FIFO 、OPT 和LRU 算法,对分配给程序3 个页框、4 个页框、5 个页框和6 个页框的情况下,分别求出缺页中断次数和缺页中断率。 答: 页框数FIFO LRU OPT 3 4 5 6 16 14 12 9 15 10 8 7 11 8 7 7 只要把表中缺页中断次数除以20,便得到缺页中断率。 2 在一个请求分页虚拟存储管理系统中,一个作业共有5 页,执行时其访问页面次序 为:( 1 ) 1 、4 、3 、1 、2 、5 、1 、4 、2 、1 、4 、5 ( 2 ) 3 、2 、1 、4 、4 、5 、5 、3 、4、3、2、1、5 若分配给该作业三个页框,分别采用FIFO和LRU 面替换算法,求出各自的缺页中断次数和缺页中断率。 答:( 1 )采用FIFO 为9 次,9 / 12 = 75 %。采用LRU 为8 次,8 / 12 = 67 %。( 2 )采用FIFO 和LRU 均为9 次,9 / 13 = 69 %。 3 一个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使用FIFO 、OPT 和LRU 页面替换算法,如果一个作业的页面走向为: ( l ) 2 、3 、2 、l 、5 、2 、4 、5 、3 、2 、5 、2 。 ( 2 ) 4 、3 、2 、l 、4 、3 、5 、4 、3 、2 、l 、5 。 ( 3 ) 1 、2 、3 、4 、1 、2 、5 、l 、2 、3 、4 、5 。

操作系统ch4 存储管理的重点题型

第4章存储管理习题 四、名词解释 重定位(静态、动态):重定位是把逻辑地址转变为内存的物理地址的过程。根据重定位时机的不同,又分为静态重定位(装入内存时重定位)和动态重定位(程序执行时重定位)。 虚拟存储器:虚拟存储器是一种存储管理技术,用以完成用小的内存实现在大的虚空间中程序的运行工作。它是由操作系统提供的一个假想的特大存储器。但是虚拟存储器的容量并不是无限的,它由计算机的地址结构长度所确定,另外虚存容量的扩大是以牺牲CPU工作时间以及内、外存交换时间为代价的。 页表:每一个作业的虚页号到内存的页架号之间的映射关系的表。 快表:很多页式系统都配有一组快速寄存器,用来存放当前运行作业的页表表项,以加速地址变换过程,这种页表称之为快表。快表由CPU中的高速cache或联想寄存器构成。 对换:对换是指系统把内存中暂时不能运行的某部分作业写入外存交换区,腾出空间,把外存交换区中具备运行条件的指定作业调入内存。 联想存储器:一种按内容进行并行查找的一组快速寄存器。当用作为页面快表时,在其输入端有一个输入值页号p时,在联想寄存器中存放页号为p的那一项就立即选中,并输出其变换值页架号b。由于访问联想寄存器比访问主存快得多,故极大地提高了地址变换速度。 碎片:内碎片是指在页面内部没有被使用的存储区域,在页式存储方式中,会出现内碎片。外碎片是指没有得到分配权的存储区域,在段式存储方式中,会产生外碎片。 系统抖动:抖动是指页面在内存和外存之间频繁地调入调出,以至于占用了过多的系统时间,导致系统效率急剧下降的现象。它是由进程发生的缺页率过高而引起的。 五、问答题 1、在存储管理中分页与分段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分页与分段两种方法中,哪个更易于实现 分段方法更易于实现共享。在实现对程序和数据的共享时,是以信息的逻辑单位为基础的。a. 对于分页系统,每个页面是分散存储的,为了实现信息共享和保护,则页面之间需要一一对应起来,为此需要建立大量的页表项; b. 而对于分段系统,每个段都从0开始编址,并采用一段连续的地址空间,这样在实现共享和保护时,只需为所要共享和保护的程序设置一个段表项,将其中的基址与内存地址一一对应起来即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操作系统期末复习

Ch1 1.从用户、资源管理、资源抽象三个角度看,操作系统的作用分别是什么。(p2-3,选择题、简答题) 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2.操作系统是什么软件?位于哪一层之上?(P1填空题,选择题) 操作系统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硬件系统的首次扩充 3.从资源管理的角度看,操作系统的4大主要功能。(P16-19填空题、简答题) (1)处理机管理功能(2)存储器管理功能(3)设备管理功能(4)文件管理功能 4.理解操作系统的主要特性:并发性、共享性和异步性。(P13-14选择题) 5.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 多道批处理系统的优缺点:(1)资源利用率高(2)系统吞吐量达(3)平均周转时间长(4)无交互能力 分时系统的特征:(1)多路性(2)独立性(3)及时性(4)交互性 6.分时系统实现中的关键问题 1)及时接收2)及时处理3)实时系统硬4)实时任务和软实时任务 6.多道程序设计是指什么?(P7-8选择题) 多道程序设计,就是在内存中存放多个进程来执行人们赋予计算机的任务 这些在内存中的多个进程共享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如CPU,各种I/O 设备等等 7.操作系统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之间的接口,用户可通过三种方式使用计算机,这些方式是指什么。(P2填空题) 命令方式、调用方式、图标-窗口方式 Ch2 1.理解进程的定义,进程的3个组成部分。(P35-36选择题、填空题) 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进程是一个程序及其数据在处理机上顺序执行是所发生的活动、进程是具有独立功能的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运行的程序,他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3个组成部分:就绪状态、执行状态、阻塞状态 2.理解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转换及用图表示。(P37选择题,简答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